目的了解海南省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抗性水平及其击倒抗性(knockdown resistance,kdr)和乙酰胆碱酯酶1(acetylcholnesterase number one,ace-1)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在海南省儋州、三亚、琼中、琼海、昌江和万宁...目的了解海南省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抗性水平及其击倒抗性(knockdown resistance,kdr)和乙酰胆碱酯酶1(acetylcholnesterase number one,ace-1)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在海南省儋州、三亚、琼中、琼海、昌江和万宁采集白纹伊蚊幼虫,测定其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抽取抗性测定存活样品并对其kdr基因和ace-1基因的突变进行检测。结果海南不同地区白纹伊蚊种群成蚊接触溴氰菊酯(0.03%)、氯菊酯(0.40%)、高效氯氰菊酯(0.40%)、高效氯氰菊酯(0.08%)和高效氯氟氰菊酯(0.07%)药膜24 h后的死亡率分别为5.56%~83.33%、29.89%~92.22%、26.67%~97.78%、11.11%~88.89%和40.00%~83.33%;接触残杀威(0.05%)、噁虫威(0.20%)、马拉硫磷(0.50%)、杀螟硫磷(0.20%)、毒死蜱(2.00%)5种杀虫剂药膜24 h后死亡率为94.89%~100.00%,其中昌江白纹伊蚊种群接触残杀威的死亡率为97.78%,三亚、万宁和琼海白纹伊蚊种群接触马拉硫磷的死亡率分别为94.89%、96.67%和96.67%,三亚和琼海白纹伊蚊种群接触杀螟硫磷的死亡率均为97.78%,其他种群死亡率均为100.00%。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测序结果显示kdr基因仅1534位点存在突变,共有4种等位基因,即野生型TTC/F和突变型TGT(TGC)/C、TCC/S、TTG/L,其突变频率分别为40.47%,22.25%、36.44%和0.85%,这些突变共组成7种类型,即野生型纯合子F/F,野生型/突变型杂合子F/C、F/S和F/L,突变型杂合子S/C,突变纯合子C/C和S/S,其突变频率依次为19.92%、6.78%、32.63%、1.69%、11.44%、13.14%和14.41%。在ace-1基因对应的119位点未检测到相关氨基酸突变。结论海南省6个地区白纹伊蚊对拟除虫菊酯类的溴氰菊酯、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均产生较高抗性,而对氨基甲酸酯类和有机磷类杀虫剂敏感或产生可能抗性;抗性基因突变主要以kdr基因1534位点为主,其突变频率可能是导致海南地区白纹伊蚊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原因。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