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 of otrA expression on morphological differentiation,actinorhodin production,and resistance to aminoglycosides in Streptomyces coelicolor M145 被引量:4
1
作者 Yan-fang ZHAO Dan-dan LU +2 位作者 Andreas BECHTHOLD Zheng MA Xiao-ping YU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9期708-717,共10页
otrA resembles elongation factor G (EF-G) and is considered to be an oxytetracycline (OTC)-resistance determinant in Streptomyces rimosus. In order to determine whether otrA also conferred resistance to OTC and ot... otrA resembles elongation factor G (EF-G) and is considered to be an oxytetracycline (OTC)-resistance determinant in Streptomyces rimosus. In order to determine whether otrA also conferred resistance to OTC and other aminoglycosides to Streptomyces coelicolor, the otrA gene from S. rimosus M527 was cloned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strong ermE promoter. The resulting plasmid, pIB139-otrA, was introduced into S. coeficolor M145 by intergenedc conjugation, yielding the recombinant strain S. coelicolor M145-OA. As expected S. coelicolor M145-OA exhibited higher resistance levels specifically to OTC and aminoglycosides gentamycin, hygromycin, streptomycin, and spectinomycin. However, unexpectedly, S. coelicolor M14-~OA on solid medium showed an accelerated aerial mycelia formation, a precocious sporulation, and an enhanced actinorhodin (Act) production. Upon growth in 5-L fermentor, the amount of intra- and extracellular Act production was 6-fold and 2-fold higher, respectively, than that of the original strain. Consistently,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transcrip- tional level of pathway-specific regulatory gene acUl-orf4 w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in S. coelicolor M145-OA compared with in S. coelicolor M1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trA gene Streptomyces coelicoloc actinorhodin Morph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actll-orf4
原文传递
负调节基因nsdA在链霉菌中同源性及激活沉默抗生素合成基因簇的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余贞 王茜 +1 位作者 邓子新 陶美凤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57-762,共6页
nsdA基因是在天蓝色链霉菌中发现的抗生素合成负调控基因。以nsdA基因片段为探针,通过Southern杂交发现nsdA存在于多种链霉菌中。根据天蓝色链霉菌和阿维链霉菌的nsdA序列设计PCR引物,扩增多种链霉菌中nsdA基因并测序。发现在不同链... nsdA基因是在天蓝色链霉菌中发现的抗生素合成负调控基因。以nsdA基因片段为探针,通过Southern杂交发现nsdA存在于多种链霉菌中。根据天蓝色链霉菌和阿维链霉菌的nsdA序列设计PCR引物,扩增多种链霉菌中nsdA基因并测序。发现在不同链霉菌中nsdA基因的相似性高达77%~100%。其中变铅青链霉菌与天蓝色链霉菌A3(2)的nsdA序列100%一致。变铅青链霉菌通常不合成放线紫红素,中断nsdA获得的突变菌株WQ2能够合成放线紫红素;在WQ2中重新引入野生型nsdA,又失去产抗生素能力。表明nsdA的中断可以激活变铅青链霉菌中沉默的放线紫红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表达;nsdA的广泛存在及其序列高度保守则提示可以尝试用于这些菌种的抗生素高产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 负调节基因nsdA 放线紫红素 基因中断 沉默基因
下载PDF
诱导对卷曲霉素的抗性活化变铅青链霉菌和天蓝色链霉菌的抗生素生产(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琴 朱宝泉 胡海峰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7-62,共6页
目的:建立抗生素菌株选育的新方法。方法:变铅青链霉菌和天蓝色链霉菌A3(2)的relA突变株的合成微量放线紫红素(Act)和十一烷基灵菌红素(Red),通过诱导对卷曲霉素的抗性,筛选能够恢复或活化Act和Red合成的突变株,并应用蛋白质印迹分析考... 目的:建立抗生素菌株选育的新方法。方法:变铅青链霉菌和天蓝色链霉菌A3(2)的relA突变株的合成微量放线紫红素(Act)和十一烷基灵菌红素(Red),通过诱导对卷曲霉素的抗性,筛选能够恢复或活化Act和Red合成的突变株,并应用蛋白质印迹分析考察活化或恢复Act或Red的合成与表达两个抗生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调节蛋白ActII-ORF4或RedD之间关系。结果:一些卷曲霉素抗性突变株(cap)的突变能够恢复relA突变株被损伤的抗生素合成和活化变铅青链霉菌的抗生素(Act和Red)合成,但没有恢复ppGpp合成,暗示着cap突变能够使天蓝色链霉菌不依赖ppGpp分子启动抗生素的合成;变铅青链霉菌66的cap突变株展现不同的表型,其基因突变的位点或类型可能互不相同。结论:建立了一个新的抗生素生产菌株选育方法,即诱导生产菌株对卷曲霉素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紫红素 十一烷基灵茼红素 卷曲霉素 抗性
下载PDF
大肠杆菌乙酰-CoA羧化酶基因异源表达对变铅青链霉菌次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郑华亮 白亭丽 陶美凤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18,共7页
克隆组装了大肠杆菌的乙酰-CoA羧化酶基因acc,以研究其异源表达对变铅青链霉菌中2种"沉默"抗生素放线紫红素和十一烷基灵菌红素合成的影响。大肠杆菌ACC由4个基因编码,通过PCR扩增4个基因,并通过重叠延伸PCR加上ermE启动子,... 克隆组装了大肠杆菌的乙酰-CoA羧化酶基因acc,以研究其异源表达对变铅青链霉菌中2种"沉默"抗生素放线紫红素和十一烷基灵菌红素合成的影响。大肠杆菌ACC由4个基因编码,通过PCR扩增4个基因,并通过重叠延伸PCR加上ermE启动子,构建得到4个重组基因;再将重组基因依次组装得到异源表达质粒pHLZ11,接合转移到变铅青链霉菌中进行异源表达。结果显示:含有异源表达质粒的变铅青链霉菌接合转移子能合成放线紫红素而十一烷基灵菌红素产量提高。表明大肠杆菌acc基因异源表达能够激活变铅青链霉菌沉默抗生素的合成,并提高已有抗生素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铅青链霉菌 大肠杆菌 乙酰-CoA羧化酶 放线紫红素 十一烷基灵菌红素
下载PDF
无机盐对阿维链霉菌接合转移及异源表达放线紫红素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余姣姣 陶美凤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56-1561,共6页
【目的】阿维链霉菌可作为异源表达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良好宿主,但是需要优化含有大片段DNA质粒的接合转移效率。【方法】我们选取MgCl2、NaCl、Ca(NO3)2和CaCl2等4种无机盐,在0-200mmol/L浓度范围内分别研究其对大质粒向阿维链霉... 【目的】阿维链霉菌可作为异源表达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良好宿主,但是需要优化含有大片段DNA质粒的接合转移效率。【方法】我们选取MgCl2、NaCl、Ca(NO3)2和CaCl2等4种无机盐,在0-200mmol/L浓度范围内分别研究其对大质粒向阿维链霉菌接合转移的影响,再设计完全随机试验筛选最佳条件。【结果】CaCl2对阿维链霉菌接合转移有极明显的促进作用,MgCl2也有一定提高作用。通过完全随机试验筛选出最佳的CaCl2和MgCl2浓度组合,使大质粒的接合转移效率提高11倍。同时,本研究还发现阿维链霉菌异源表达放线紫红素的最适培养基,成功表达放线紫红素。【结论】特定无机盐对阿维链霉菌接合转移效率有明显提高作用,并且能促进放线紫红素在阿维链霉菌中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链霉菌 接合转移 异源表达 放线紫红素
原文传递
大肠杆菌甲基转移酶dcm基因的表达对变铅青链霉菌的多效性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高婕 韩铁生 +1 位作者 丰俊 贺新义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25-1931,共7页
【目的】大肠杆菌的dcm基因编码的DNA甲基转移酶可以特异性地将5′CCWGG3′(W=A/T)序列中第二个胞嘧啶变成5-甲基胞嘧啶。Dcm甲基转移酶发现已有37年了,但其确切的功能不明,本篇主要研究其对变铅青链霉菌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克隆... 【目的】大肠杆菌的dcm基因编码的DNA甲基转移酶可以特异性地将5′CCWGG3′(W=A/T)序列中第二个胞嘧啶变成5-甲基胞嘧啶。Dcm甲基转移酶发现已有37年了,但其确切的功能不明,本篇主要研究其对变铅青链霉菌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克隆、接合转移、异源表达及HPLC、酶切、Southern杂交等方法研究dcm基因的表达对变铅青链霉菌的多效性影响。【结果】首次发现变铅青链霉菌基因组中不含5-甲基胞嘧啶修饰,将dcm基因导入变铅青链霉菌后,接合子菌落比正常菌落小很多,并有放线紫红素产生。【结论】基因组的表观遗传修饰能激活沉默放线紫红素基因簇的表达这一现象,为基因组挖掘隐藏的活性天然产物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m甲基化 链霉菌 形态分化 放线紫红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