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USEAL人工血管内瘘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早期穿刺及护理 被引量:4
1
作者 袁潇 高燕 +2 位作者 章炜 曹莉 葛玉英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6期903-904,共2页
目的探索和总结ACUSEAL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的早期穿刺使用方法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收集分析2018年10月以来收治的5例患者临床资料,5例患者的穿刺部位均在上臂(肱动脉及上臂静脉)。观察术后前臂肿胀等情况,根据患者治疗需要及前臂肿胀... 目的探索和总结ACUSEAL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的早期穿刺使用方法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收集分析2018年10月以来收治的5例患者临床资料,5例患者的穿刺部位均在上臂(肱动脉及上臂静脉)。观察术后前臂肿胀等情况,根据患者治疗需要及前臂肿胀情况决定行人工血管内瘘穿刺的时间,探讨临床护理要点。结果5例患者ACUSEAL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均一次性建立成功。术后上臂均未见重度以上肿胀,本组2例患者最早在术后24h开始穿刺使用。其余3例在术后3~5d开始穿刺。结论ACUSEAL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给多次失败的血液透析通路和不良的血管解剖结构患者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治疗选择,ACUSEAL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建立后24h内即可穿刺使用,避免了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及其后续的并发症,可较为明显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seal人工血管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下载PDF
29例ACUSEAL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建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涛 温静 +2 位作者 任树风 詹申 王玉柱 《中国血液净化》 2018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ACUSEAL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的建立方法,观察早期穿刺使用情况。方法收集入组患者基线资料,超声检查计划手术侧的肱动脉及上臂静脉内径;人工血管与自体血管端侧吻合,建立U型人工血管袢。术后观察前臂肿胀情况,根据患者治疗需要... 目的探讨ACUSEAL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的建立方法,观察早期穿刺使用情况。方法收集入组患者基线资料,超声检查计划手术侧的肱动脉及上臂静脉内径;人工血管与自体血管端侧吻合,建立U型人工血管袢。术后观察前臂肿胀情况,根据患者治疗需要及前臂肿胀情况行人工血管内瘘穿刺,透析结束后拔针局部按压15~20min。结果入组患者中有17例(58.6%)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大部分患者既往有多次置管或动静脉内瘘建立史。吻合动脉平均直径为(3.81±0.67)mm,吻合静脉平均束臂直径为(4.46±1.47)mm。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均一次性建立成功,术后前臂未见中重度肿胀,24例(82.8%)患者在术后1周之内开始穿刺,且76.2%的中心静脉置管者术后1周内拔除导管。结论ACUSEAL人工血管内瘘建立后较少出现肢体肿胀,避免了中心静脉置管或缩短了其留置时间,为内瘘的早期穿刺使用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下载PDF
硅胶层剥脱在ACUSEAL人工血管夹层形成中的应用经验
3
作者 冯晓波 陈太兴 +1 位作者 刘柏基 杨欣欣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3期278-280,284,共4页
目的探讨硅胶层剥脱在ACUSEAL人工血管夹层形成再通术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至2023年7月昆明同仁医院血管外科收治6例硅胶血管ACUSEAL夹层形成致人工血管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随访结果。结果患者... 目的探讨硅胶层剥脱在ACUSEAL人工血管夹层形成再通术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至2023年7月昆明同仁医院血管外科收治6例硅胶血管ACUSEAL夹层形成致人工血管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随访结果。结果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超声提示剥脱硅胶层后的人工血管内壁光滑,血流充盈好。2例患者术后当天行透析,2例术后第1天使用,另外2例分别在术后第2周和1个月使用,干预部位的通畅率为100%。结论ACUSEAL人工血管夹层形成导致的内瘘狭窄和血栓可行部分或全段硅胶层剥脱解决,手术简单、安全且通畅率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人工血管 血管夹层 血液透析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人工血管内瘘围手术期管理及功能不良预防的证据总结
4
作者 张静 姜利 +4 位作者 马骏 朱妍 鄢建军 张仲华 王李胜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9期47-51,共5页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患者人工血管内瘘围手术期管理及功能不良预防相关证据,为科学制定血液透析患者人工血管内瘘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国际指南协作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苏格兰院...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患者人工血管内瘘围手术期管理及功能不良预防相关证据,为科学制定血液透析患者人工血管内瘘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国际指南协作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苏格兰院际指南网、美国国立指南网、加拿大安大略医学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新西兰指南协作网、欧洲血管外科学会官网、美国肾脏病基金网、国际肾脏病协会网站、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中华医学会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有关血液透析患者人工血管内瘘围手术期管理及功能不良预防的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证据总结、随机对照研究,经过文献纳入、评价、证据提取及汇总,形成证据总结。结果本研究纳入文献9篇,包括指南4篇、专家共识1篇、系统评价2篇、证据总结1篇、临床决策1篇,从4个方面总结出21条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为血液透析患者人工血管内瘘护理方案提供了循证依据,在今后临床应用中应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进行专业判断,合理参考证据,让患者从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人工血管内 围手术期 功能不良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下载PDF
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护理知信行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5
作者 张帆 杨雪 +1 位作者 李敏 张如渊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4期2566-2571,共6页
目的:编制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护理知信行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以知信行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回顾、专家咨询、预调查后形成初始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440名血液净化护士进行调查,采用Cronbach′s α系数、重测信度、内容效度... 目的:编制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护理知信行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以知信行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回顾、专家咨询、预调查后形成初始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440名血液净化护士进行调查,采用Cronbach′s α系数、重测信度、内容效度等对该问卷进行评价。结果: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护理知信行问卷由知识、信念、行为3个维度及36个条目构成。总问卷及知识、态度、行为维度的内容效度分别为0.925,0.909,0.922,0.929,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47,0.983,0.887和0.858,重测信度为0.968。结论:本研究编制的问卷具有良好信效度,可作为评价护士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知信行现状的研究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 知信行 护理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改良尿激酶溶栓术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临床效果观察
6
作者 温穗溱 潘玉金 +2 位作者 许元文 李影花 王饶萍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3期204-208,共5页
目的评价改良尿激酶溶栓术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3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发生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导致动静脉内瘘闭塞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6例,超声... 目的评价改良尿激酶溶栓术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3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发生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导致动静脉内瘘闭塞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6例,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血透套管针,抽吸血栓及采用改良方法推注尿激酶。统计并发症情况及人工血管再通率。结果22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使用血透套管针抽取部分血栓并顺利推注尿激酶,术后均能扪及震颤及搏动,4例溶栓失败,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溶栓成功率84.62%(22/26)。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发生急性闭塞时,在超声引导下使用透析套管针行尿激酶溶栓,并采用改良的尿激酶推注方法,人工血管复通率较高,减少了尿激酶用量,且无明显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透套管针 尿激酶溶栓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 血栓形成 动静脉内瘘闭塞
下载PDF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慢性血栓形成腔内治疗的可行性探索
7
作者 郭燕 张丽红 +2 位作者 詹申 苏晓美 王玉柱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4年第5期353-358,共6页
目的观察腔内改良药物机械溶栓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慢性血栓形成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北京市海淀医院因AVG血栓形成且血栓时间大于3 d接受腔内治疗的患者... 目的观察腔内改良药物机械溶栓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慢性血栓形成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北京市海淀医院因AVG血栓形成且血栓时间大于3 d接受腔内治疗的患者,并将入组患者根据血栓形成时间长短分为2组,3~7 d的分为A组,>7 d的分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包括人口学特征、内瘘特征、血栓的特点,观察两组患者腔内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通路干预后通畅率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1例患者,血栓时间分别为A组4(3,5)d,B组14(10,23)d。腔内治疗技术成功率98.77%(80/81)、临床成功率98.77%(80/8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两组的技术成功率分别为A组98.48%(65/66)、B组100%(15/15)。两组的临床成功率分别为A组98.48%(65/66);B组100%(15/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随访1年,干预后30 d、90 d、180 d、270 d、360 d时原发通畅率分别为A组89.39%(59/66)、69.70%(46/66)、50.00%(22/66)、33.33%(22/66)、21.21%(12/66);B组86.67%(13/15)、80.00%(12/15)、46.67%(7/15)、26.67%(4/15)、20.00%(3/15)。两组患者均保持较好的1年累积通畅率,分别为A组78.79%,B组80.00%,两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药物机械溶栓治疗AVG慢性血栓可行、有效、安全,可进一步延长AVG使用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内 慢性血栓 腔内技术 通畅率
下载PDF
预防血液透析病人人工血管内瘘失功审查指标的制定及障碍因素分析
8
作者 官梦蓉 王李胜 +2 位作者 刘晓琴 李进 向钰姣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3期2547-2550,共4页
目的:开展审查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人工血管内瘘(AVG)失功的证据总结,制定循证护理审查指标,分析其临床应用的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首先确定循证问题,然后进行文献检索、证据提取,最后制定审查指标,根据基... 目的:开展审查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人工血管内瘘(AVG)失功的证据总结,制定循证护理审查指标,分析其临床应用的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首先确定循证问题,然后进行文献检索、证据提取,最后制定审查指标,根据基线审查结果分析障碍因素,制定对策。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7条最佳证据,制定14条审查指标,11条审查指标依从率<60%,其中4条审查指标依从率为0。障碍因素为科室尚无AVG维护宣教视频、无专业的血管通路团队和通路联络员,AVG病人未进行建档、护士对超声使用不够熟练、临床工作繁忙、护士对上机前的物理诊疗不够重视、上机穿刺未佩戴无菌手套及消毒待干时间不够、护士对压力监测不够重视、病人对AVG维护及预防失功的意识不强。结论: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人工血管内瘘失功审查指标与临床实践区别较大,临床工作人员,应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分析障碍因素,提出合理的干预措施,促进证据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人工血管内 审查指标 循证护理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人工血管内瘘自我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9
作者 唐惠军 朱妍 +3 位作者 鄢建军 张仲华 马骏 王李胜 《全科护理》 2024年第21期3979-3983,共5页
目的: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人工血管内瘘(AVG)自我管理的相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指南库、肾内科相关专业网站及国内外相关医学数据库中有关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AVG相关文献,文献类型包括指南、专家共识、临床决策、证据总... 目的: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人工血管内瘘(AVG)自我管理的相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指南库、肾内科相关专业网站及国内外相关医学数据库中有关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AVG相关文献,文献类型包括指南、专家共识、临床决策、证据总结、系统评价等,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年11月30日。由循证团队进行文献纳入、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及推荐强度进行汇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文献15篇,其中指南8篇,专家共识1篇,临床决策3篇,系统评价2篇,证据总结1篇。从健康教育、AVG的监测与体格检查、日常维护、并发症识别和质量持续改进5个方面形成27条推荐意见。结论: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AVG自我管理相关证据,可为临床病人对AVG自我管理提供参考,从而提高AVG远期通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人工血管内 自我管理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下载PDF
1例下肢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10
作者 桂小珊 李庆超 于丽玮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6期1177-1181,共5页
一例血液透析患者上肢自体血管资源耗尽后,为维持血液透析,建立下肢动静脉内瘘人工血管的术前、术后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情况,为临床建立下肢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护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工血管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Acuseal人工血管与膨胀性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的临床应用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轲 何兰兰 王小平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2年第10期770-774,共5页
目的比较Acuseal人工血管与膨胀型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trafluoron artificial vessel,ePTFE)人工血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12... 目的比较Acuseal人工血管与膨胀型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trafluoron artificial vessel,ePTFE)人工血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济南市中心医院肾内科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手术的61例患者,按人工血管类型分为观察组(Acuseal组)及对照组(ePTFE组),通过1年的观察,比较2组患者内瘘首次穿刺时间、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s,CVC)使用、通畅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有统计学差异(U=279.000,P=0.024)。2组首次穿刺时间分别为4(3,6)天、31(30,39)天。2组CVC的留置时间有统计学差异(U=167.000,P<0.001),但2组CVC的使用率无明显差别(χ^(2)=0.000,P=1.000)。观察组与对照组6个月初级通畅率分别为54.5%、66.7%,12个月初级通畅率分别为22.7%、38.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934,P=0.334;χ^(2)=1.984,P=0.159),2组6个月累积通畅率分别为90.9%、100%,12个月累积通畅率为81.8%、94.9%,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3.629,P=0.057:χ^(2)=2.758,P=0.097)。2组患者的手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观察组感染后完全移除人工血管。结论Acuseal人工血管允许早期穿刺、具有相似的通畅率,但由于其手术相对困难、感染后整个血管通路的丢弃,反而又增加了CVC的使用,在临床中应该权衡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acuseal人工血管 通畅率
下载PDF
超声诊断仪在尿毒症患者人工动静脉造瘘血管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2
作者 任凤如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45-0048,共4页
观察超声诊断仪在尿毒症患者人工动静脉造瘘血管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对血管通畅性的评估和血管并发症检测的临床价值。人工动静脉造瘘是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重要途径,超声诊断技术能够无创且实时地评估造瘘血管的功能状态,以便及... 观察超声诊断仪在尿毒症患者人工动静脉造瘘血管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对血管通畅性的评估和血管并发症检测的临床价值。人工动静脉造瘘是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重要途径,超声诊断技术能够无创且实时地评估造瘘血管的功能状态,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从而提高透析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尿毒症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在人工动静脉造瘘术后接受超声诊断仪评估血管状况,对照组仅接受常规临床检查。两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分别进行血管通畅性和并发症发生率的评估。采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测量血流速度、内径和血管壁厚度等参数,同时记录各类并发症(如血栓形成、狭窄等)发生情况,并分析两组数据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血管通畅率分别为97.8%、93.3%和9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1%、86.7%和82.2%(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血栓形成发生率为8.9%,狭窄发生率为6.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8%和15.6%(P<0.05)。超声检测的血流速度、内径和血管壁厚度等参数在术后不同时间点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诊断仪在尿毒症患者人工动静脉造瘘血管评估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提高造瘘血管的通畅率,降低血栓和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透析治疗的质量。该技术操作简便、无创性强,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超声诊断 人工动静脉造 血管通畅性 并发症
下载PDF
ACUSEAL即穿型人工血管在上肢血液透析通路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王国胜 林小缘 +1 位作者 罗庚 郭现辉 《微创医学》 2021年第6期773-777,共5页
目的评估ACUSEAL即穿型人工血管在上肢血液透析通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以人工血管建立上肢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VG)作为血液透析通路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选择的人工血管类型将患者分为ACUSEAL组(采用ACUSEA... 目的评估ACUSEAL即穿型人工血管在上肢血液透析通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以人工血管建立上肢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VG)作为血液透析通路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选择的人工血管类型将患者分为ACUSEAL组(采用ACUSEAL即穿型人工血管,n=32)和INTERING组(采用INTERING标准人工血管,n=58)。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首次穿刺时间、术后透析血流量;术后随访1年,评价两组的人工血管初级通畅率和次级通畅率,以及人工血管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ACUSEAL组术后首次穿刺时间明显短于INTERING组(P<0.05)。两组前臂造瘘比例、术后透析血流量、术后随访1年人工血管初级通畅率及次级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年时共有22例患者出现AVG失功能,其中因感染导致AVG失功能13例,因血栓形成失功能6例,因假性动脉瘤形成失功能1例,因窃血综合征结扎1例,因人工血管分层导致失功能1例。两组均没有出现手术相关的死亡病例。两组人工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ACUSEAL即穿型人工血管进行造瘘可以在早期进行穿刺,通畅率高、并发症少,在血液透析通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seal即穿型人工血管 血液透析通路 INTERING标准人工血管
下载PDF
血液透析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及术后闭塞的治疗 被引量:16
14
作者 吴巍巍 刘昌伟 +3 位作者 刘暴 叶炜 陈宇 姜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4-327,共4页
目的评估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建立透析通路的通畅率,总结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8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行上臂人工血管襻式造瘘术的3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8.7... 目的评估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建立透析通路的通畅率,总结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8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行上臂人工血管襻式造瘘术的3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8.7±17.6)个月(8~78个月)。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1年初级通畅率为70.0%,累积次级通畅率为90.0%;2年初级通畅率为56.7%,累积次级通畅率为80.0%。术后并发症包括人工血管初期闭塞13例(43.3%),静脉端吻合口狭窄1例(3.3%),人工血管感染2例(6.7%),肢体肿胀10例(33.3%)。共行修复手术24例次,包括单纯取栓术12例次,取栓加人工血管补片静脉端吻合口成型4例次,同时行动静脉端吻合口成型2例次,吻合口球囊扩张2例次,取栓失败后再次于对侧肢体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1例次,人工血管取出3例次。结论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是自身血管条件差的尿毒症期患者重要的透析备选途经,针对不同病因治疗人工血管闭塞可延长人工血管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下载PDF
下肢袢式人工血管内瘘行血液透析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胡日红 陆美华 +3 位作者 姚国明 王文荣 林日阳 李香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975-3976,共2页
血管通路是血液净化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随着血管通路技术不断发展.血液净化患者存活期明显延长,自体动静脉内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血管通路的需要。目前常规的人工血管内瘘选择上肢肘部进行手术,临床上有部分患者由于上肢血管耗竭... 血管通路是血液净化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随着血管通路技术不断发展.血液净化患者存活期明显延长,自体动静脉内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血管通路的需要。目前常规的人工血管内瘘选择上肢肘部进行手术,临床上有部分患者由于上肢血管耗竭,不得不寻求其他部位的人工血管手术,我院进行了一些下肢的人工血管内瘘手术,现将使用体会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手术 血管内 临床观察 血液透析 下肢 自体动静脉内瘘 袢式 血管通路
下载PDF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和大隐静脉内瘘术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斌 符伟国 +5 位作者 郭大乔 蒋俊豪 杨珏 范隆华 史振宇 王玉琦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68-470,共3页
1996年 4月~ 2 0 0 2年 3月 ,47例尿毒症患者 ( 4 9肢 )接受肱动脉 -头静脉人工血管内瘘术和动脉 -大隐静脉内瘘术。其中 40例行肱动脉 -头静脉人工血管内瘘术 ( 4 1肢 ) ,7例行股动脉 -大隐静脉内瘘术 ( 8肢 )。人工血管内瘘组围手... 1996年 4月~ 2 0 0 2年 3月 ,47例尿毒症患者 ( 4 9肢 )接受肱动脉 -头静脉人工血管内瘘术和动脉 -大隐静脉内瘘术。其中 40例行肱动脉 -头静脉人工血管内瘘术 ( 4 1肢 ) ,7例行股动脉 -大隐静脉内瘘术 ( 8肢 )。人工血管内瘘组围手术期 4例发生急性心功能不全 ,死亡 1例。平均随访 3 4个月 ( 6~ 70个月 ) ,1年初始通畅率为 82 .9% ,再手术通畅率为 95 .1% ;2年初始通畅率为 67.3 % ,再手术通畅率为 78.4%。初始通畅时间最长的为 75个月 ,最短的为 1个月。大隐静脉内瘘组 8例无围手术期死亡。平均随访 13个月 ( 2~ 3 9个月 ) ,1例因脑出血于术后 2个月死亡。 1例术后 6个月血栓形成 ,再行对侧下肢大隐静脉内瘘术至今 3 3个月 ,内瘘通畅。其余 5例均通畅。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和下肢大隐静脉内瘘术虽有操作复杂、创伤相对较大等缺点 ,但可以作为传统方法的重要补充 ,为一部分患者提供一条安全持久的血透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 动静脉/外科学 静脉/外科学 大隐静脉
下载PDF
尿激酶溶栓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 被引量:43
17
作者 郭相江 赵意平 +4 位作者 施娅雪 叶猛 孙敏莉 张皓 张纪蔚 《中国血液净化》 2011年第4期198-200,共3页
目的总结尿激酶溶栓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方法及经验。方法采用人工血管动脉端输液针局部穿刺,尿激酶微量泵持续灌注溶栓作为首选措施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结果共观察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20... 目的总结尿激酶溶栓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方法及经验。方法采用人工血管动脉端输液针局部穿刺,尿激酶微量泵持续灌注溶栓作为首选措施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结果共观察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20例,男性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1.42±13.30)岁。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建立时间1月~8年。急性血栓形成病程1h~6d。溶栓成功14例,溶栓失败6例,成功率70%。平均溶栓时间为(10.73±5.94)h,平均尿激酶溶栓剂量为(81.75±40.01)万U。溶栓成功率与静脉流出道状态显著相关。结论尿激酶直接注射溶栓治疗简便、安全、有效,使进一步球囊扩张成为可能,并减少临时血液透析插管及手术重建及其相关并发症,可作为人工血管内瘘血栓形成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 溶栓 尿激酶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内瘘术 被引量:11
18
作者 袁丽萍 曾海鸥 +3 位作者 林茴 伍强 陈圳炜 杨铁城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3-446,共4页
目的:探讨因上肢血管耗竭不能建立血管通路的尿毒症患者,通过建立股部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内瘘术行血液透析的必要性. 方法:2011年7月至2014年3月15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右侧股部股(浅)动脉-大隐静脉人工血管移植内瘘术,对... 目的:探讨因上肢血管耗竭不能建立血管通路的尿毒症患者,通过建立股部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内瘘术行血液透析的必要性. 方法:2011年7月至2014年3月15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右侧股部股(浅)动脉-大隐静脉人工血管移植内瘘术,对手术方式及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1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且无并发症,术后内瘘通畅,血液透析时血流量>230 ml/min.所有患者随访3~34月,除1例患者术后半年出现血栓形成,取栓成功,半年后再次堵塞取栓失败后改留置右侧颈内静脉半永久导管维持透析.1例血清肿形成大半年后行手术清除,未影响内瘘使用.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滤率、收缩压、血磷、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是内瘘血栓形成独立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上肢血管条件无法行人工血管移植的尿毒症患者,选择股部人工血管移植作为新的血管通路,是有效实用的方法.减少超滤率、预防透析低血压、控制高黏滞血症及高磷血症可减少内瘘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患者 股部 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下载PDF
高压球囊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狭窄的初步体会 被引量:28
19
作者 赵意平 郭相江 +5 位作者 施娅雪 梁卫 陈佳佺 张皓 张纪蔚 张柏根 《中国血液净化》 2015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总结高压球囊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瘘狭窄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仁济医院血管外科应用高压球囊行球囊扩张术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瘘狭窄病例的治疗效果,通畅率及并发症。结果自2013年3月至2013年11月共计治疗24例病例,男... 目的总结高压球囊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瘘狭窄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仁济医院血管外科应用高压球囊行球囊扩张术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瘘狭窄病例的治疗效果,通畅率及并发症。结果自2013年3月至2013年11月共计治疗24例病例,男7例,女17例,平均年龄65.9±14.6岁。病变部位人工血管静脉吻合口狭窄占60%,人工血管内狭窄占33.4%。球囊扩张技术成功率100%,扩张压力10~18atm,无出血等并发症。6个月血透通路初级通畅率75%。术后6个月狭窄部位初级通畅率为69.8%±9.5%,初级辅助通畅率分别为91.3%±5.9%。结论高压球囊是提高人工血管动静脉瘘狭窄病变球囊扩张术技术成功率的保障,尤其是人工血管内的狭窄。但是术后通畅率的提高,有赖于加强术后访视以及更多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人工血管动静脉 球囊扩张术 高压球囊
下载PDF
超声下经皮血管成形术治疗人工血管内瘘狭窄的疗效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世峰 李大庆 +2 位作者 解立怡 刘超 路万虹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33-537,共5页
目的:总结超声监视下经皮血管成形术(PTA)治疗人工血管内瘘(AVG)狭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监视下PTA术治疗AVG狭窄的112例患者的资料。结果:狭窄部位中静脉吻合口占61. 8%,动脉吻合口占13. 2%,人工血管穿刺点占15. 3%,引流静脉占... 目的:总结超声监视下经皮血管成形术(PTA)治疗人工血管内瘘(AVG)狭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监视下PTA术治疗AVG狭窄的112例患者的资料。结果:狭窄部位中静脉吻合口占61. 8%,动脉吻合口占13. 2%,人工血管穿刺点占15. 3%,引流静脉占8. 3%。68. 7%的患者为狭窄合并血栓形成,31. 3%为单纯狭窄。合并血栓患者的狭窄程度高于单纯狭窄患者(87. 1%±6. 2%vs 71. 0%±7. 4%,P<0. 05),而两组患者在狭窄部位的构成上无显著性差异。手术成功率96. 5%,球囊扩张技术成功率100%。>70%的狭窄需要用14 atm以上的扩张压力。PTA术后AVG的初级通畅率为6个月68. 8%±5. 0%和12个月25. 3%±4. 2%,次级通畅率为6个月98. 6%±1. 7%和12个月80. 2%±6. 3%。结论:AVG狭窄最常见的部位是静脉吻合口。狭窄是引起AVG血栓形成最主要的原因。AVG血栓形成与狭窄部位的关系不大,而主要取决于狭窄的程度。超声监视下PTA术是治疗AVG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AVG的血流动力学决定了其特定部位好发狭窄和初级通畅率较低,但重复PTA治疗可获得较高的次级通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内 经皮血管成形术 超声 狭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