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P-核糖基化样因子4C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对替莫唑胺敏感性的影响
1
作者 朱平华 王文华 +1 位作者 别峰伟 高江涛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第9期1447-1450,共4页
目的探究ADP-核糖基化样因子4C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对替莫唑胺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脑胶质瘤患者45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替莫唑胺化疗后对患者进行化疗耐药分析,RT-qPCR检测ADP-核糖基化样因子4C水平。结果ARL4C mRNA的表达水... 目的探究ADP-核糖基化样因子4C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对替莫唑胺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脑胶质瘤患者45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替莫唑胺化疗后对患者进行化疗耐药分析,RT-qPCR检测ADP-核糖基化样因子4C水平。结果ARL4C mRNA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WHO分级密切相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性别、年龄无关(P<0.05)。敏感组患者ARL4C水平显著低于耐药组(P<0.05)。ARL4C水平均是影响脑胶质瘤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DP-核糖基化样因子4C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WHO分级关系密切,且与替莫唑胺敏感性有关,旨在为脑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p-核糖基化因子4c 脑胶质瘤 替莫唑胺 敏感性
下载PDF
ADP核糖基化因子样蛋白2通过下调AXL蛋白抑制宫颈癌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魏春清 沈丽君 +1 位作者 梅军华 张志安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10期118-121,共4页
目的检测宫颈癌组织中ADP核糖基化因子样蛋白2(ARL2)的表达情况,探究ARL2/AXL在宫颈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黄冈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组织... 目的检测宫颈癌组织中ADP核糖基化因子样蛋白2(ARL2)的表达情况,探究ARL2/AXL在宫颈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黄冈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组织中ARL2蛋白的表达量。向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中转染vetor/overexpression-ARL2质粒,采用CCK8法、集落形成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过表达ARL2后Hela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vetor/overexpression-ARL2质粒或Control-siRNA/ARL2-siRNA后Hela细胞中ARL2/AXL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宫颈癌组织中ARL2蛋白的表达量降低(P<0.001)。转染vetor/overexpression-ARL2质粒后Hela细胞的增殖速度变慢、集落形成能力减弱、划痕愈合时间延长、侵袭能力减弱(P<0.01)。通过siRNA敲除ARL2后,AXL蛋白表达上升;而转染质粒过表达ARL2后抑制了AXL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ARL2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降低,且ARL2通过抑制AXL蛋白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提示ARL2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宫颈癌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p核糖基化因子蛋白2 AXL 宫颈癌 HELA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ADP核糖基化因子样6相互作用蛋白1(ARL6IP1)低表达对电离辐射所致小鼠小肠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闫华 邢源 +5 位作者 叶雨萌 郝延辉 喻超 贾兆乾 左红艳 李杨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88-594,共7页
目的探讨ADP核糖基化因子样6相互作用蛋白1(ARL6IP1)对电离辐射后小肠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①动物实验:C57BL/6N小鼠进行^(60)Co源γ射线全腹部单次照射,剂量15 Gy,制备小鼠放射性肠损伤模型,Western印迹法测定正常对照组及照射后1,... 目的探讨ADP核糖基化因子样6相互作用蛋白1(ARL6IP1)对电离辐射后小肠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①动物实验:C57BL/6N小鼠进行^(60)Co源γ射线全腹部单次照射,剂量15 Gy,制备小鼠放射性肠损伤模型,Western印迹法测定正常对照组及照射后1,3,7和14 d小鼠空肠组织ARL6IP1蛋白表达。②细胞实验:设计3条不同序列的Arl6ip1-小干扰RNA(siRNA)(Arl6ip1-siRNA-132,Arl6ip1-siRNA-249和Arl6ip1-siRNA-565),以慢病毒LV5(EF-1aF/GFP&Puro)为载体,构建Arl6ip1敲低的小肠上皮IEC-6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上述慢病毒转染细胞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计算转染效率。分别用CCK-8法和免疫荧光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和磷酸化组蛋白H2AX(γH2AX)表达水平。结果①动物实验: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小鼠腹部照射15 Gy后1和3 d,空肠组织中ARL6IP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照射后7和14 d,ARL6IP1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②细胞实验:阴性对照siRNA组和Arl6ip1-siRNA-565组慢病毒的转染效率均>80%,Arl6ip1-siRNA-132和Arl6ip1-siRNA-249组慢病毒转染效率<80%。与阴性对照siRNA组相比,转染Arl6ip1-siRNA-565慢病毒的IEC-6细胞中ARL6IP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照射15 Gy后,与阴性对照siRNA细胞相比,Arl6ip1-siRNA-565转染后Arl6ip1敲低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γH2AX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ARL6IP1低表达可促进照射后细胞DNA损伤,抑制细胞存活,从而加重电离辐射所致小鼠小肠上皮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肠损伤 小干扰RNA adp核糖基化因子6相互作用蛋白1(ARL6IP1) DNA损伤
下载PDF
黄芪甲苷通过抑制氯化物细胞内通道蛋白4/ADP核糖基化因子6信号通路改善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高血压大鼠模型的心肌损伤 被引量:1
4
作者 巩莎 可海霞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0,共8页
目的探究黄芪甲苷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高血压大鼠模型中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分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对照组,模型组,黄芪甲苷低(10 mg/kg)、中(20 mg/kg)、高剂量(50 mg/kg)组和ADP核糖基化因子6(Arf6)特... 目的探究黄芪甲苷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高血压大鼠模型中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分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对照组,模型组,黄芪甲苷低(10 mg/kg)、中(20 mg/kg)、高剂量(50 mg/kg)组和ADP核糖基化因子6(Arf6)特异性抑制剂(NAV-2729)组。建立AngⅡ诱导高血压心肌损伤大鼠模型后给予不同药物或剂量处理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心脏射血分数及短轴缩短率、心肌病理损伤、心肌细胞凋亡以及相关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及Bcl-2关联X蛋白(Bax)表达情况。另选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氯化物细胞内通道蛋白4(CLIC4)过表达联合黄芪甲苷组、腺病毒阴性对照联合黄芪甲苷组及腺病毒阴性对照组。先通过尾静脉注射相应腺病毒,再用AngⅡ诱导高血压模型。2周后观察大鼠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心脏射血分数及短轴缩短率、心肌病理损伤、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模型组大鼠比较,中剂量和高剂量的黄芪甲苷能够改善AngⅡ诱导的高血压心肌损伤模型大鼠的心脏功能及心肌结构,促进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0.36±0.01比0.22±0.02,0.78±0.01比0.22±0.02;均P<0.05),抑制Bax表达(1.51±0.02比2.13±0.03,1.22±0.01比2.13±0.03;均P<0.05)。黄芪甲苷通过抑制CLIC4/Arf6蛋白表达发挥心肌保护作用,过表达CLIC4则减弱这种保护作用。结论黄芪甲苷能够改善AngⅡ诱导的高血压大鼠模型中的心肌损伤,可能通过抑制CLIC4/Arf6信号通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氯化物细胞内通道蛋白4/adp核糖基化因子6 血管紧张素Ⅱ 高血压 心肌损伤
原文传递
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穿心莲内酯抑制HepG2.CW细胞分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作用机制
5
作者 黄曼琼 杨稳 +5 位作者 魏振桥 王晓龙 齐冬梅 戚扬 邢雅玲 王升启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26-434,共9页
目的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抑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分泌的作用机制。方法BALB/c小鼠ig给予穿心莲内酯0(正常对照组),6.25和18.75 mg·kg^(-1),24 h后取肝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采用R包edgeR分... 目的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抑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分泌的作用机制。方法BALB/c小鼠ig给予穿心莲内酯0(正常对照组),6.25和18.75 mg·kg^(-1),24 h后取肝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采用R包edgeR分析穿心莲内酯作用后的差异基因,用2个剂量组差异基因的交集作为穿心莲内酯作用后显著变化的基因。用含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的HepG2.CW细胞作为验证模型,与不同浓度穿心莲内酯(1.5625,3.125,6.25和12.5μmol·L^(-1))分别作用12,24,48或72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差异基因表达水平,对转录组测序结果进行验证;化学发光法检测HepG2.CW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含量。结果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穿心莲内酯6.25 mg·kg^(-1)组小鼠肝组织检出151个差异基因,其中72个基因上调,79个基因下调;穿心莲内酯18.75 mg·kg^(-1)组检出50个差异基因,其中25个基因上调,25个基因下调;2个剂量组同时显著变化的基因共17个,其中ADP核糖基化因子样蛋白4D(Arl4d)基因上调,肝细胞核因子6(HNF6)和Arl8a基因下调。与细胞对照组相比,穿心莲内酯1.5625,3.125和6.25μmol·L^(-1)组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P<0.01),12.5和25μmol·L^(-1)组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差异,50μmol·L^(-1)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穿心莲内酯3.125,6.25和12.5μmol·L^(-1)组细胞内Arl4d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穿心莲内酯各浓度组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细胞内Arl4d mRNA表达水平与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8525,P<0.01)。与细胞对照组相比,穿心莲内酯6.25μmol·L^(-1)作用HepG2.CW细胞12,24和48 h,细胞内Arl4d mRNA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作用72 h,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穿心莲内酯可能通过降低HepG2.CW细胞内Arl4d mRNA的表达,进而抑制HBsAg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转录组测序 adp核糖基化因子蛋白4D 乙肝表面抗原
下载PDF
帕比司他靶向ARL4C抑制肾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研究
6
作者 杨志云 王雪莉 田秀岭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69-1572,共4页
目的探讨帕比司他通过靶向ADP核糖基化因子样蛋白4C(ARL4C)对肾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将肾癌细胞株786-O分为空白组(用磷酸盐缓冲溶液干预)、实验组(用50 nmol·L^(-1)帕比司他干预)、空载体组(先转染空载体,然后用磷... 目的探讨帕比司他通过靶向ADP核糖基化因子样蛋白4C(ARL4C)对肾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将肾癌细胞株786-O分为空白组(用磷酸盐缓冲溶液干预)、实验组(用50 nmol·L^(-1)帕比司他干预)、空载体组(先转染空载体,然后用磷酸盐缓冲溶液干预)、过表达组(先转染ARL4C过表达载体,然后用磷酸盐缓冲溶液干预)、联合组(先转染ARL4C过表达载体,然后用50 nmol·L^(-1)帕比司他干预)。用噻唑蓝法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水平,用酶标仪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水平,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RL4C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空白组、实验组、空载体组、过表达组和联合组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00.00±0)%、(61.08±5.82)%、(101.22±5.92)%、(121.94±6.63)%和(101.78±6.87)%,迁移率分别为(44.59±2.49)%、(29.02±2.09)%、(42.75±2.42)%、(54.19±3.05)%和(41.91±2.75)%,侵袭能力分别为(264.50±6.52)、(182.70±5.83)、(257.80±7.91)、(322.40±8.27)和(266.80±8.15)个,胆固醇水平分别为(72.48±6.21)、(36.48±3.44)、(73.89±5.91)、(89.21±8.89)和(73.06±6.92)mmol·L^(-1),ARL4C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23±0.22、0.24±0.08、1.27±0.25、1.67±0.38和1.27±0.25,ARL4C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6±0.03、0.17±0.04、1.03±0.05、1.37±0.18和1.05±0.08。实验组的上述指标和空白组比较,过表达组的上述指标与空白组和空载体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帕比司他通过下调ARL4C表达,降低细胞内胆固醇水平,从而抑制肾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比司他 adp核糖基化因子蛋白4c 肾癌 细胞增殖 胆固醇
原文传递
BTG2、ARL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病理分型的相关性
7
作者 孙涛 刘仁龙 +3 位作者 段美丽 吕天琳 姜彩丽 杨铁波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1期1030-1033,共4页
目的探讨ADP核糖基化样因子2(ARL2)、B细胞异位基因2(BTG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及其病理分型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非小细胞肺癌的癌组织和癌旁正... 目的探讨ADP核糖基化样因子2(ARL2)、B细胞异位基因2(BTG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及其病理分型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非小细胞肺癌的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60对,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的癌组织作为实验组,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ARL2蛋白和BTG2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ARL2蛋白和BTG2蛋白的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分型相关性。结果实验组中ARL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4%(P<0.05);实验组中BTG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1.4%(P<0.05)。ARL2、BTG2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直径、复发率、病理学分级、复发相关性密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47.6%(29/60),其中ARL2阳性生存率为31.0%(6/20),ARL2阴性生存率为81.0%(30/40);BTG2阳性生存率为96.1%(25/26),BTG2阴性生存率为35.0%(11/34);ARL2阴性、BTG2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率显著增高(P<0.001)。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AR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BTG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证实了ARL2水平的高表达和BTG2的低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ARL2阳性蛋白、BTG2阴性表达与病理分型有着十分密切的相关性,值得未来在预后方面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p核糖基化因子2 B细胞异位基因2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预后
下载PDF
小G蛋白ARL8B是潜在的抗原发性胃低分化黏液样腺癌的药物作用靶标 被引量:1
8
作者 赵京凤 成钟 +4 位作者 王楠 任吉霞 赵晓宏 蔡大勇 谢勇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8年第3期201-206,共6页
目的发现更多表达小G蛋白ARL8B而ARL8A无表达的肿瘤细胞系,以扩大ARL8B在抗肿瘤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范围。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一些肿瘤细胞系中的ARL8B/ARL8A的相对表达量;以ARL8A和ARL8B都表达的细胞系作对照,对新发现的只表达... 目的发现更多表达小G蛋白ARL8B而ARL8A无表达的肿瘤细胞系,以扩大ARL8B在抗肿瘤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范围。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一些肿瘤细胞系中的ARL8B/ARL8A的相对表达量;以ARL8A和ARL8B都表达的细胞系作对照,对新发现的只表达ARL8B的肿瘤细胞系实施siRNA降低ARL8B表达量,用CCK8法检测ARL8B表达量被降低后的细胞活力变化;用Western blot考察ARL8B表达量降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原因。结果发现MGC-803细胞表达ARL8B而ARL8A无表达,胃癌细胞系BGC-823和MKN-45均表达ARL8A和ARL8B。ARL8B被敲低后MGC-803细胞出现了明显的凋亡,BGC-823和MKN-45细胞无明显的凋亡出现。细胞自噬水平显著提高是引起细胞凋亡的原因。结论 MGC-803细胞系来源于胃低分化黏液样腺癌患者,是新发现的表达ARL8B而ARL8A无表达的肿瘤细胞系,降低ARL8B表达能导致明显的细胞凋亡,提示ARL8B是抗胃低分化黏液样腺癌潜在的药物作用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GTP结合蛋白质类 adp核糖基化因子蛋白8B 分子靶向治疗 自噬 原发性胃低分化黏液腺癌
下载PDF
肌苷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的肺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
9
作者 许弄玉 钟江姗 李多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71-1076,共6页
目的探讨肌苷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肺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NC)组、模型(LPS)组、肌苷低剂量干预(IN-L)组、肌苷高剂量干预(IN-H)组,每组5只。气管内滴入脂多糖(LPS)完成建模的大鼠在1、6、12 h后... 目的探讨肌苷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肺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NC)组、模型(LPS)组、肌苷低剂量干预(IN-L)组、肌苷高剂量干预(IN-H)组,每组5只。气管内滴入脂多糖(LPS)完成建模的大鼠在1、6、12 h后采用腹腔注射法给予100 mg/kg肌苷(IN-L组),200 mg/kg肌苷(IN-H组)和生理盐水(LPS组)。NC组在建模和干预阶段均使用等体积生理盐水。在诱导ALI 24 h后采集动脉血测定氧分压(PaO2);取肺组织,计算湿/干质量比(W/D)并进行病理检查;取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测定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制备肺组织匀浆,检测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蛋白88(MYD88)、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结果LPS诱导大鼠肺组织损伤,造成严重的低氧血症,PARP-1、iNOS水平升高,促进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分泌,肺组织中TLR4、MYD88、p-NF-κB p65蛋白表达上调(P<0.05)。肌苷干预后可使肺组织TLR4、MYD88和p-NF-κB p65蛋白表达下降,PARP-1、iNOS、TNF-α和IL-1β的产生减少,肺组织损伤程度减轻,大鼠低氧血症得到改善(P<0.05)。IN-H组上述改变较IN-L组更加明显(均P<0.05)。结论肌苷可减轻LPS诱导的肺部炎症,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其机制可能与肌苷下调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抑制PARP-1活性,减少NF-κB核易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脂多糖类 肌苷 多(adp核糖)聚合酶1 NF-κB Toll受体4 分化因子88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miR-1914-3p介导ARL4C抑制肾癌细胞侵袭和增殖的分子机制
10
作者 谢芳 王小英 +3 位作者 桂定文 徐祖伟 罗帅 黄耿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1326-1330,1335,共6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miR)-1914-3p调控ARL4C表达影响肾癌细胞侵袭和增殖能力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53例肾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4种肾癌细胞系(ACHN、OS-RC-2、786-O、A498)和正常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 目的探究微小RNA(miR)-1914-3p调控ARL4C表达影响肾癌细胞侵袭和增殖能力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53例肾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4种肾癌细胞系(ACHN、OS-RC-2、786-O、A498)和正常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中miR-1914-3p的表达水平。利用脂质体法将无意义序列(NC)和miR-1914-3p mimic分别瞬时转染至miR-1914-3p表达最低的肾癌细胞中,即NC组和miR-1914-3p组。qRT-PCR法检测转染细胞中miR-1914-3p的表达水平。Transwell侵袭实验和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和增殖能力。生物信息学软件和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分别预测和检验miR-1914-3p对靶基因的靶向调控机制。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靶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肾癌组织miR-1914-3p表达低于相应癌旁组织(P<0.01)。肾癌细胞系miR-1914-3p表达低于HK-2细胞(P<0.01),OS-RC-2细胞中miR-1914-3p的表达最低(P<0.01)。NC组和miR-1914-3p组miR-1914-3p的表达分别为(1.04±0.17)和(11.40±0.91),miR-1914-3p组中miR-1914-3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表明转染成功。过表达miR-1914-3p能明显抑制OS-RC-2细胞的侵袭(P<0.01)和增殖能力(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miR-1914-3p的靶基因可能是ADP-核糖基化样因子4C(ARL4C),miR-1914-3p能明显抑制野生型ARL4C-3′UTR的荧光素酶活性(P<0.01)。过表达miR-1914-3p可降低OS-RC-2细胞中ARL4C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降低细胞侵袭表型蛋白(Snail、Slug)及细胞增殖表型蛋白(Mcm2、Mcm7)表达。结论miR-1914-3p在肾癌中低表达,其通过靶向干扰癌基因ARL4C的表达抑制肾癌细胞的侵袭和增殖,参与肾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miR-1914-3p adp核糖基化样因子4c 细胞侵袭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BTG2、ARL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伟鹏 徐曼 +1 位作者 汪海霞 包孟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第12期1945-1950,共6页
目的探讨ADP核糖基化样因子2(ARL2)、B细胞异位基因2(BTG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及与其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2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RL2、BTG2蛋白表达。采用χ2检... 目的探讨ADP核糖基化样因子2(ARL2)、B细胞异位基因2(BTG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及与其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2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RL2、BTG2蛋白表达。采用χ2检验分析ARL2、BTG2蛋白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ARL2蛋白阳性率高于癌旁组(66.7%vs 25.4%),BTG2蛋白阳性率低于癌旁组(20.6%vs 71.4%)(P<0.05)。ARL2、BTG2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与肿瘤最大直径、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复发相关,且肿瘤最大直径至少5 cm、浸润深度越深、TNM分期越高、病理级别越高、出现淋巴结转移、有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ARL2阳性表达率更高,BTG2阳性表达率更低(P<0.05)。ARL2阴性、BTG2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年内生存率明显上升(P<0.05)。肿瘤最大直径至少3cm、TNM分期为Ⅲ~Ⅳ期、浸润深度至少为1 cm、出现淋巴血管浸润、有复发、高病理级别、ARL2阳性、BTG2阴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年内生存率下降明显(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高病理级别、ARL2阳性、BTG2阴性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ARL2蛋白表达升高,BTG2蛋白表达降低;ARL2阳性蛋白、BTG2阴性表达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p核糖基化因子2 B细胞异位基因2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预后
下载PDF
ARL4C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重锦 李振宗 +1 位作者 高华 柴睿超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70-1175,共6页
目的探讨ADP-核糖基化样因子4C(ARL4C)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GGA)数据库(325例)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609例)的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45例来源于2013年7月至201... 目的探讨ADP-核糖基化样因子4C(ARL4C)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GGA)数据库(325例)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609例)的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45例来源于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的胶质瘤手术标本,分别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ARL4C的表达水平。基于数据库资料和45例胶质瘤手术患者的数据,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肿瘤组织中ARL4C的表达水平与其病理学分级以及患者总体生存期的关系。结果CGGA数据库和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1)ARL4C的表达水平随胶质瘤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的升高而增加(均P<0.001);(2)与低表达ARL4C的患者相比,高表达ARL4C的患者异柠檬酸脱氢酶突变率更低,而年龄偏高(均P<0.001);(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RL4C的表达与胶质瘤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ARL4C高表达组的总生存期较ARL4C低表达组短(均P<0.001)。45例脑胶质瘤患者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1)ARL4C的基因表达水平随WHO分级的升高而增加(P=0.01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证实,ARL4C蛋白的表达具有同一趋势(P=0.001);(2)高表达ARL4C患者的生存期短于低表达ARL4C患者(HR=2.590,95%CI:1.193~5.621,P=0.016)。结论脑胶质瘤中的ARL4C表达水平与肿瘤病理学级别有关,高表达ARL4C的患者预后不良。ARL4C可能成为脑胶质瘤治疗和预后评估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基因表达 预后 adp-核糖基化因子4c
原文传递
miR-200c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袁超 孙凯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7期993-997,共5页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其中miR-200家族成员被发现广泛参与了生物体的多种生理病理过程,特别是miR-200c被证实与肿瘤的上皮间质转化过程密切相关,而且对多种肿瘤的...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其中miR-200家族成员被发现广泛参与了生物体的多种生理病理过程,特别是miR-200c被证实与肿瘤的上皮间质转化过程密切相关,而且对多种肿瘤的研究表明,miR-200c的分子生物学地位突出,参与了包括TGF-β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LR4/NF-κB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多个经典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同时还参与构成了miR-200c/锌指E盒结分蛋白(ZEB)双向负反馈回路,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侵袭等过程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细胞间的增殖、凋亡等机制存在一定的共性,本文对miR-200c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希望通过对miR-200c分子生物学的综合认识,能为miR-200c向其他学科的拓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200c 信号通路 转化生长因子 NOTcH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Toll受体4/核因子κB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锌指E盒结合蛋白 结合物蛋白
原文传递
人ARF4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卵巢癌细胞系SKOV3中的稳定表达
14
作者 张逸敏 吴启惠 +8 位作者 任晓磊 曙光 王晶 程俊云 王莹 蔡馨梅 周姗 刘珍宝 殷刚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410-415,420,共7页
目的 建立稳定表达人ADP核糖基化因子-4(ARF4)的卵巢癌SKVO3细胞系.方法 构建pCDH-CMV-MCS-EF1-Puro/ARF4真核表达载体;经测序验证后转染SKOV3细胞,运用实时定量PCR验证ARF4 mRNA的表达量;再将验证后的重组质粒与慢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HE... 目的 建立稳定表达人ADP核糖基化因子-4(ARF4)的卵巢癌SKVO3细胞系.方法 构建pCDH-CMV-MCS-EF1-Puro/ARF4真核表达载体;经测序验证后转染SKOV3细胞,运用实时定量PCR验证ARF4 mRNA的表达量;再将验证后的重组质粒与慢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进行包装,收集重组慢病毒颗粒LV-ARF4,感染SKOV3细胞后用嘌呤霉素筛选稳定表达的细胞系;最后用实时定量PCR与Western Blot测定稳定表达的细胞系内ARF4的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出pCDH-CMV-MCS-EF1-Puro/ARF4真核表达载体;该载体在SKOV3细胞中可明显上调ARF4 mRNA的表达,并在HEK-293T细胞中成功包装成重组慢病毒颗粒.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SKOV3细胞感染ARF4慢病毒载体后ARF4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CDH-CMV-MCS-EF1-Puro/ARF4及慢病毒载体LV-ARF4,并建立了ARF4稳定转染的SKOV3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ARF4在卵巢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克隆 慢病毒载体 adp核糖基化因子-4 SKOV3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