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Guidance of Platelet Inhibition Rate Detected with Thrombelastogram in Antiplatelet Therapy for Acute Non-Cardiogenic Stroke 被引量:2
1
作者 Yong Liu Xuemei Feng Juan Wang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22年第5期40-44,共5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hrombelastogram(TEG)in the detection of platelet inhibition rate for antiplatelet therapy for acute non-cardiogenic stroke.Methods: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ischem...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hrombelastogram(TEG)in the detection of platelet inhibition rate for antiplatelet therapy for acute non-cardiogenic stroke.Methods: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ischemic non-cardiogenic stroke were selected for this study from September 2020 to October 2021.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50 cases for each group.Before and after 1 week of antiplatelet drug treatment,the platelet inhibition rat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measured with arachidonic acid(AA)and adenosine diphosphate(ADP)by TEG;no platelet inhibition rates detection was conducted for the control group.The dose and type of drugs were adjusted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platelet functions and medication based on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conducted for the control group.The neurological deficits of the discharged patients were scored with NIHSS score,mRS score,stroke recurrence,hemorrhage,and other events were followed up at the 3rd month of discharge.Results: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inhibition rates of AA and AD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both P<0.05).After treatment,the inhibition rates of AA and ADP in dual antiplatelet patie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monoclonal antiplatelets(both P<0.05).The NIHSS score at discharge and the mRS score at the 3rd-month-follow-up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both P<0.05).The incidences of stroke recurrence and hemorrhage ev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a thrombelastogram in the detection of platelet inhibition rate to guide antiplatelet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non-cardiogenic stroke reduces the recurrence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the risk of hemorrhage and improves patients’clinical pro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ombelastogram platelet inhibition rate Ischemic stroke Antiplatelet therapy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双抗血小板治疗反应性与CYP2C19基因型的关系
2
作者 孙春根 施秀芳 +1 位作者 吴义权 夏秋旺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5期804-807,816,共5页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双抗血小板治疗反应性与细胞色素P4502C19(CYP2C19)基因型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在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的96例冠心病患者,术后均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根据血小板抑制...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双抗血小板治疗反应性与细胞色素P4502C19(CYP2C19)基因型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在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的96例冠心病患者,术后均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根据血小板抑制率将患者分为抗血小板治疗高反应组(n=53)和低反应组(n=43),比较两组CYP2C19基因型、一般资料及血液生化指标,采用Logisic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双抗血小板反应性与CYP2C19基因型的关系。结果 低反应组CYP2C19快代谢型比例低于高反应组,中间代谢型比例高于低反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反应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于高反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P2C19基因型、高水平LDL是冠心病患者发生抗血小板治疗抵抗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冠心病双抗血小板治疗反应性与CYP2C19基因型关系密切,CYP2C19慢代谢型与高水平LDL是冠心病患者发生双抗血小板治疗抵抗的危险因素,检测CYP2C19基因型或有利于指导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抗血小板治疗 血小板抑制率 CYP2C19基因型
下载PDF
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李梅花 汤文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1期5-8,共4页
目的 观察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2022年1月—2024年1月湘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CI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研究... 目的 观察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2022年1月—2024年1月湘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CI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研究组予以替格瑞洛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2组均连续用药21 d。比较2组临床疗效,用药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抑制率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4.114,P=0.043)。用药21 d后,2组NIHSS评分降低,Barthel指数升高,且研究组低/高于对照组(P<0.01);2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抑制率升高,血清hs-CRP、PCT水平降低,且研究组高/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0%vs.7.50%,P=1.000)。结论 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ACI的效果显著,能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血小板功能,降低炎性反应,且用药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替格瑞洛 阿托伐他汀 炎性因子 血小板抑制率
下载PDF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Meta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邱石 苗凤茹 +3 位作者 吴涛 李继来 王培福 杜继臣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2期40-43,共4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两者联合应用抗血小板作用的效果。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ce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相关文献,...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两者联合应用抗血小板作用的效果。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ce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收集所有关于以血栓弹力图评价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研究文献。应用RevMan5.2软件对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病例对照研究,其中包括阿司匹林组206例,氯吡格雷组205例,联合应用组300例。氯吡格雷组二磷酸腺苷(ADP)途径血小板抑制率低于阿司匹林组花生四烯酸(AA)途径的抑制率(P<0.05);阿司匹林组AA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显著低于联合应用组(P<0.05);氯吡格雷组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显著低于联合应用组(P<0.05)。结论常规剂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优于常规剂量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抗血小板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血小板抑制率 META分析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评价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其联合应用抗血小板治疗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7
5
作者 陈勇 陈道文 +1 位作者 陈飞 史燕顺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48-350,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血栓弹力图测定血小板抑制率评价脑梗死患者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单药及其合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作用。方法 98例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分为阿司匹林组(39例)、氯吡格雷组(37例)及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组... 目的探讨采用血栓弹力图测定血小板抑制率评价脑梗死患者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单药及其合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作用。方法 98例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分为阿司匹林组(39例)、氯吡格雷组(37例)及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组(22例)。在患者服药21 d时,采用血栓弹力图仪(TEG-5000)检测花生四烯酸(AA)途径和二磷酸腺苷(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值,并与正常对照组(52人)进行比较。结果阿司匹林组和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AA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氯吡格雷组(均P <0. 05)。氯吡格雷组和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ADP途径诱导的抑制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 <0. 05)。结论血栓弹力图可用于评价临床抗血小板药物的效果。服用阿司匹林能起到很好的抗血小板作用,氯吡格雷的效果稍差;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血小板抑制率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双联抗血小板
下载PDF
冠心病PCI术后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7
6
作者 张春英 侯旭敏 仇兴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92-795,共4页
目的分析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后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因素。方法 181例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术后3 d晨起空腹接受血栓弹力图检查,根据对... 目的分析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后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因素。方法 181例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术后3 d晨起空腹接受血栓弹力图检查,根据对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的测定结果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和氯吡格雷敏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和影像学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81例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为33.1%(60/181)。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吸烟史、糖尿病史、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影像学检查各项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女性(P=0.004,OR=3.411,95%CI=1.466~7.940)、吸烟史(P=0.033,OR=4.930,95%CI=1.137~21.371)、糖尿病史(P=0.007,OR=3.226,95%CI=1.378~7.551)、高空腹血糖(P=0.028,OR=2.113,95%CI=1.082~4.125)、高糖化血红蛋白(P=0.000,OR=3.744,95%CI=1.868~7.505)、高三酰甘油(P=0.019,OR=2.639,95%CI=1.173~5.937)和高cTnI(P=0.000,OR=5.631,95%CI=2.942~10.777)。结论女性、糖尿病、吸烟、高血脂和心肌酶增高可能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氯吡格雷 血小板聚集抑制率 支架置入术
下载PDF
TEG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黎安玲 陈薇 +1 位作者 胡汉宁 吕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4-98,共5页
目的评价采用血栓弹力图(TEG)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后血小板抑制效果,以指导患者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的个性化调整。方法选择住院的9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PCI术后患者。其中,76例联合服用阿... 目的评价采用血栓弹力图(TEG)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后血小板抑制效果,以指导患者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的个性化调整。方法选择住院的9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PCI术后患者。其中,76例联合服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作为联合用药组,22例单独用药患者分别单独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组,12例)和氯吡格雷(氯吡格雷组,10例)。采用TEG检测花生四烯酸(AA)和二磷酸腺苷(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分析两组血小板抑制率的差异。结果 TEG检测结果发现阿司匹林组AA途径诱导和氯吡格雷组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分别为(66.35±20.13)%和(50.26±13.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阿司匹林组AA途径和氯吡格雷组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相比,联合用药组AA为(81.37±22.32)%,ADP为(57.66±24.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均能起到很好的抗血小板作用,但氯吡格雷稍差,联合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能起到更强的抗血小板作用。TEG检测能够有效识别患者对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治疗的敏感性,从而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血小板抑制率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下载PDF
蝙蝠葛碱对心血管病患者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际安 丁耀贤 +4 位作者 顾世芬 叶雪明 曾繁典 涂源淑 杨勇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3-36,共4页
蝙蝠葛碱对二磷酸腺苷、肾上腺素和胶原诱导的体外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心血管病患者每日口服本品900mg.血小板聚集抑制率达20%~30%。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表明阿斯匹林、蝙蝠葛碱和硝苯吡啶均降低血小板聚... 蝙蝠葛碱对二磷酸腺苷、肾上腺素和胶原诱导的体外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心血管病患者每日口服本品900mg.血小板聚集抑制率达20%~30%。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表明阿斯匹林、蝙蝠葛碱和硝苯吡啶均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其中阿斯匹林、蝙蝠葛碱组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葛碱 血小板聚集 抑制率
下载PDF
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合并慢性肾病患者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0
9
作者 陈逸伦 李晶晶 +3 位作者 耿晓雯 高洁 任艺虹 刘国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47-649,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使用氯吡格雷的效果与患者自身肾功能的关系,为冠心病合并慢性肾病患者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选取2014-01至2014-09在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认的冠心病患者423例,按照肾小球滤过率(eG FR)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使用氯吡格雷的效果与患者自身肾功能的关系,为冠心病合并慢性肾病患者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选取2014-01至2014-09在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认的冠心病患者423例,按照肾小球滤过率(eG FR)分为两组。eG FR≥90 ml/(min·1.73 m2)为冠心病无慢性肾病组共257例,男182例,女75例,平均年龄(60.39±11.09)岁;eG FR<90 ml/(min·1.73 m2)为冠心病慢性肾病组166例,男107例,女59例,平均年龄(65.80±10.84)岁。两组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0.1 g/d和氯吡格雷75 mg/d>7 d,或者是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服用阿司匹林0.3 g和氯吡格雷300 mg的负荷量后,采用血栓弹力图检测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抑制率和花生四烯酸途径抑制率。结果:平均ADP受体抑制率冠心病无慢性肾病组[(64.9±27.2)%]高于冠心病慢性肾病组[(56.6±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按照ADP受体抑制率、与花生四烯酸途径抑制率临床评价标准,冠心病无慢性肾病组中仅对氯吡格雷不敏感例数[24例(9.4%)]与仅对阿司匹林不敏感例数[25例(9.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冠心病慢性肾病组中仅对氯吡格雷不敏感例数[21例(12.7%)]与仅对阿司匹林不敏感例数[11例(6.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结论:与单纯冠心病患者相比,冠心病合并慢性肾病时氯吡格雷对血小板抑制率下降,药物敏感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慢性肾病 血栓弹力图 血小板抑制率 氯吡格雷
下载PDF
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应用替格瑞洛临床疗效 被引量:14
10
作者 郭云飞 吴永健 +2 位作者 肖文琦 韩萍 宋丽萍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更换为替格瑞洛后其抗血小板聚集效果。方法本研究入选了63例经血栓弹力图结果证实存在氯吡格雷抵抗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被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所有患者接受替格瑞洛(90mg,...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更换为替格瑞洛后其抗血小板聚集效果。方法本研究入选了63例经血栓弹力图结果证实存在氯吡格雷抵抗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被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所有患者接受替格瑞洛(90mg,2次/d)或氯吡格雷(75mg,1次/d)治疗。治疗3天后复查血栓弹力图。评价两组患者血小板抑制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情况。结果对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更换为替格瑞洛后腺苷二磷酸(adenosine diphosphate,ADP)抑制率(36.9%)较继续应用氯吡格雷(16.7%)明显升高(P<0.01)。替格瑞洛应用是安全的,并且替格瑞洛组未出现任何严重出血事件。但是有1例服用替格瑞洛患者因严重呼吸困难而停药。经过平均8.2个月随访后未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或支架内血栓事件。结论氯吡格雷抵抗患者接受替格瑞洛后能获得理想的抗血小板效果。对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尤其存在氯吡格雷抵抗患者而言,替格瑞洛是安全、有效并且可以信赖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抵抗 血栓弹力图 血小板抑制率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检测血小板抑制率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在脑梗死复发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璐璐 陈利达 +7 位作者 芦宏凯 姜蕾 赵儒 郑超 刘希曦 王琪 王文静 曹永彤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549-55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检测的血小板抑制率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在脑梗死复发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中日友好医院2017年1月-12月神经内科入院的复发性脑梗死患者85例作为复发组,年龄51-61岁,男53例,女32例。并收集同期入院的未复发脑...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检测的血小板抑制率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在脑梗死复发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中日友好医院2017年1月-12月神经内科入院的复发性脑梗死患者85例作为复发组,年龄51-61岁,男53例,女32例。并收集同期入院的未复发脑梗死患者41例作为未复发组,年龄52-61岁,男25例,女16例。通过血栓弹力图系统检测2组患者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ADP%)。从2组患者中随机选取95例,用ARMS-PCR方法进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两独立样本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脑梗死复发组氯吡格雷不敏感率为57.6%,未复发组氯吡格雷不敏感率为31.7%,复发组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中,野生型CYP2C19~*1/~*1的基因型频率(19.7%)低于未复发组(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杂合突变型CYP2C19~*1/~*2的基因型频率(40.9%)高于未复发组(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纯合突变型CYP2C19~*2/~*2和CYP2C19~*3/~*3的基因频率(24.6%, 8.2%)高于未复发组(5.9%, 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若按突变位点将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成3组,则中间代谢型和弱代谢型的ADP%(55.61±0.744和15.69±1.196)均低于强代谢型(76.64±0.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弱代谢型的ADP%(15.69±1.196)也低于中间代谢型(55.61±0.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YP2C19基因型与ADP%密切相关(R^2=0.923,F=10.86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和高血压是脑梗死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ADP%是脑梗死患者复发保护因素。结论长期服用氯吡格雷的脑梗死复发患者氯吡格雷不敏感率较高,且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有密切关系。对于需长期服用氯吡格雷的脑梗死患者,关注其血小板抑制率和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于合理用药以及预防脑梗死复发是有重要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复发 CYP2C19基因多态性 血栓弹力图 血小板抑制率
下载PDF
替格瑞洛及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晓红 杨明 +3 位作者 韩凌 陈欣 陈萍 胡文泽 《武警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14-16,20,共4页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06至2015-06医院收取的68例采用PCI治疗的ACS患者,随机分为替格瑞...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06至2015-06医院收取的68例采用PCI治疗的ACS患者,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用药7 d后,复查血栓弹力图(TEG)比较两组血小板抑制率,随访2个月,对比两组的主要不良事件。结果服药7 d后,替格瑞洛组ADP途径血小板抑制率较氯吡格雷组升高[(76.15±12.88)%vs(51.08±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2个月随访,氯吡格雷组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消化道出血各1例,替格瑞洛组1例因明显呼吸困难导致停药。结论在接受PCI的ACS患者中,替格瑞洛抗血小板聚集效果较氯吡格雷更强,且临床验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血栓弹力图 血小板抑制率
下载PDF
艾灸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及抑制率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左静 刘虹 +2 位作者 李金涛 王学杰 叶锋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1043-1045,1050,共4页
目的分析艾灸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及其抑制率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评估心功能治疗效果,观察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分... 目的分析艾灸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及其抑制率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评估心功能治疗效果,观察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分输出量(CO)、血浆脑自然肽氨基端前体蛋白(NT-proBNP)],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二碳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和GMP-140分子数。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治疗总有效率(90.00%)较对照组(78.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CO提高,NT-proBN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心率、NT-proBNP降低,CO、LVEF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AA途径、ADP途径下血小板聚集及GMP-140分子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途径、ADP途径下血小板抑制率及GMP-140分子数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能改善心功能和血小板聚集功能和抑制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阿司匹林 老年冠心病 血小板聚集功能 血小板抑制率
下载PDF
氯吡格雷弱代谢患者改服替格瑞洛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旭东 路雯 +5 位作者 李明哲 刘奕 吴强 王临光 黄宜杰 付强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63-1166,共4页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弱代谢患者改服替格瑞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本院心内科2014年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住院行PCI术后存在氯吡格雷弱代谢的1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每组各68例。两组...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弱代谢患者改服替格瑞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本院心内科2014年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住院行PCI术后存在氯吡格雷弱代谢的1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每组各68例。两组患者分别予以替格瑞洛(90 mg,2次/天)或氯吡格雷(150 mg,1次/天)治疗。治疗3天后予以复查血栓弹力图,并对血小板抑制率进行评价。随访半年,观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天后替格瑞洛组ADP抑制率高于氯吡格雷组,ADP诱导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凝块强度(MAADP)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无严重出血事件、心血管死亡事件发生。氯吡格雷组出现1例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结论替格瑞洛应用于氯吡格雷弱代谢患者中起效迅速,抗血小板效果良好,严重并发症小,与氯吡格雷具有同样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弱代谢 血栓弹力图 血小板抑制率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严洁萍 陈波 +6 位作者 郑水莲 胡颖 张夙 晁健 蒋燕青 杨秀丽 黄萍 《中国药师》 CAS 2020年第7期1355-1358,共4页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样性(*2,*3,*17位点)与氯吡格雷预防缺血性脑卒中(CIS)复发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根据血栓弹力图的结果以及基因检测结果,合理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CIS患者,分...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样性(*2,*3,*17位点)与氯吡格雷预防缺血性脑卒中(CIS)复发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根据血栓弹力图的结果以及基因检测结果,合理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CIS患者,分别检测CYP2C19*2、*3和*17等位基因突变类型。患者连续服用氯吡格雷7 d后,于第8天抽静脉血,2 h内完成血栓弹力图血小板图检测,根据血小板抑制率分析氯吡格雷疗效,随访1年CIS患者的复发及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109例CIS患者,其中超快代谢型4例(3.67%),平均ADP抑制率为(57.23±15.35)%,12个月再发缺血事件为0;快代谢型64例(58.72%),平均ADP抑制率为(51.86±25.06)%,12个月再发缺血事件8例次(12.50%);中代谢型37例(33.94%),平均ADP抑制率为(48.34±22.42)%,12个月再发缺血事件7例次(18.92%);慢代谢型4例(3.67%),平均ADP抑制率为(30.22±17.08)%,12个月再发缺血事件为0。1例快代谢型患者出现颅内外出血,其他基因型均未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超快代谢型2例(50%),快代谢型5例(7.81%),中代谢型1例(2.70%),慢代谢型1例(25%)。不同基因型患者均无死亡病例。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预防CIS复发密切相关。与超快代谢型、快代谢型相比,慢代谢型ADP抑制率显著降低;而CYP2C19*17等位基因增加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缺血性脑卒中 CYP2C19基因多态性 血小板抑制率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抑制率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2
16
作者 段小春 曾玉杰 刘梅颜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第6期739-741,共3页
目的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小板抑制率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入选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收治的STEMI患者82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替... 目的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小板抑制率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入选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收治的STEMI患者82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替罗非班组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30 min内给予盐酸替罗非班,继而持续微量泵入36 h。常规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PCI只干预梗死相关血管。对照组PCI前仅给予肝素,于药物干预前后,检测血小板抑制率和活性,记录两组PCI后3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替罗非班组使用替罗非班治疗24 h后血小板抑制率升高,而活性均下降,[(59.8±17.3)%vs.(80.3±8.6)%],[(58.2±7.3)mm vs.(46.9±11.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替罗非班组PCI后30 d内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5%vs. 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能明显升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抑制率和降低血小板活性,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血小板抑制率 血栓弹力图 心肌梗死
下载PDF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复发与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朱方方 钱伟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01-905,共5页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抵抗(AR)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复发的影响,并分析AR产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TOSAT分型,选择新发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入组,予阿司匹林肠溶片(ASP)抗血小板聚集,1周后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血小板抑制率,并...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抵抗(AR)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复发的影响,并分析AR产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TOSAT分型,选择新发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入组,予阿司匹林肠溶片(ASP)抗血小板聚集,1周后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血小板抑制率,并分为阿司匹林敏感(AS)组和AR组,跟踪至少6个月;根据有无脑梗死复发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最后统计分析。结果 (1)复发组AR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复发组(P<0.05);(2)AR组脑梗死复发率明显高于AS组(P<0.05);(3)复发组与非复发组相关临床指标比较时,年龄、糖尿病、TC、Hcy、Apo-a在两组之间有差异(P<0.05);(4)复发组中AR和AS之间,糖尿病、LDL-C和Hs-CRP在两组间分布不同(P<0.05);(5)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Hs-CRP、TC是AR的危险因素。结论 AR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复发有重要影响,尤其在伴有基础疾病等不良因素时AR更易发生,TEG能方便快速检测AR,这对及时预防脑梗死复发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复发 血栓弹力图 血小板抑制率 阿司匹林抵抗
下载PDF
艾灸治疗对氯吡格雷抵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罗智 杨清 +8 位作者 赵百孝 樊燕琴 杨佳 刘宏 王媛 陈晓丽 白莹 纪冬梅 孙悦 《中国医药》 2017年第5期728-731,共4页
目的探讨艾灸治疗对氯吡格雷抵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3月在北京老年医院诊治的64例氯吡格雷抵抗冠心病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艾灸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维持基... 目的探讨艾灸治疗对氯吡格雷抵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3月在北京老年医院诊治的64例氯吡格雷抵抗冠心病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艾灸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维持基础治疗;艾灸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灸(部位:双内关膻中、中脘、双心俞、双足三里,15~30min/次,1次/d),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二磷酸腺苷(ADP)抑制率,不良心血管事件和皮肤损伤发生率。结果治疗后1、3个月艾灸治疗组ADP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7%(14/30)比12.5%(4/32)、40.0%(12/30)比9.4%(3/32)](P〈0.05)。艾灸治疗组2例患者因ADP抑制率〈10%退出试验,4例患者出现轻度皮肤烫伤,给予对症处理后恢复;对照组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艾灸治疗对氯吡格雷抵抗冠心病患者有一定效果,应用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氯吡格雷抵抗 血栓弹力图 血小板抑制率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服用氯吡格雷患者的CYP2C19基因型与血小板抑制率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付东亮 刘晓飞 +5 位作者 彭文华 张虎 杨鹏 程文立 郑金刚 王勇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6期434-437,共4页
目的 探讨服用氯吡格雷的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CYP2C19基因型与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500例,根据CYP2C19基因型分为氯吡格雷快、中、慢代谢3组,通过血栓弹力... 目的 探讨服用氯吡格雷的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CYP2C19基因型与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500例,根据CYP2C19基因型分为氯吡格雷快、中、慢代谢3组,通过血栓弹力图测定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分析3组CYP2C19基因型与血小板抑制率之间的相关性;对患者进行术后6个月的随访,观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1)500例患者中,氯吡格雷快、中、慢代谢3组的人群分布为42.0%、44.8%和13.2%。(2)氯吡格雷快代谢组的血小板抑制率在0~20%、20%~50%、50%~75%和75%~100%的人群分布为1.90%、14.29%、30.00%和53.81%;中代谢组的人群分布为3.57%、17.86%、22.32%和56.25%;慢代谢组的人群分布为7.58%、21.21%、30.30%和40.91%;3组之间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6个月,氯吡格雷快、中、慢代谢3组发生心血管缺血事件分别有9、13和4例,3组之间的缺血性心血管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本组人群中,CYP2C19基因型与氯吡格雷血小板抑制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推测仅通过CYP2C19基因型不能准确预测氯吡格雷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氯吡格雷抵抗 CYP2C19基因多态性 血小板抑制率
下载PDF
TEG评价AMI患者接受抗血小板治疗风险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欣 秦明照 +1 位作者 史旭波 刘谦 《中国医药导刊》 2014年第11期1373-1374,137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介入治疗(PCI)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患者对出血及心脏缺血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AMI冠脉PCI患者210例,接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于术后第二天TEG检测二磷酸腺苷通道...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介入治疗(PCI)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患者对出血及心脏缺血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AMI冠脉PCI患者210例,接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于术后第二天TEG检测二磷酸腺苷通道血凝块最大强度(MAADP)、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随访1年观察出血事件及心脏缺血事件的相关性。结果:ADP、AA抑制率与心脏缺血事件明显相关;MAADP与出血事件相关。结论:TEG检测对预测AMI PCI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再发心脏缺血及出血事件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介入治疗 血小板抑制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