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多技术参与的教与学融合性变革——AECT 2022年会综述 |
陈蕙若
程醉
钟琳
唐恒涛
戴弘梧
王小雪
|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2
|
对AECT2005教育技术定义纳入职业道德内容的解析 |
刘新丽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3
|
美国《AECT标准(2012版)》与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的比较研究 |
袁磊
侯晓丹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5
|
|
4
|
AECT2004定义解读 |
刘志波
李阿琴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9
|
|
5
|
以整合的途径迎接挑战——美国AECT2009国际会议综述 |
陈维超
王小雪
|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
2010 |
12
|
|
6
|
对AECT2005教育技术定义的批判分析与思考 |
孟红娟
郑旭东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5
|
|
7
|
对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思考——美国AECT的工作及启示 |
梁林梅
郑旭东
|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
2007 |
8
|
|
8
|
开放教育下的学习分析——2015 AECT夏季研讨会评述与延伸 |
郁晓华
顾小清
|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
2015 |
5
|
|
9
|
AECT2017教育技术定义的评析与思考 |
王胜远
王运武
|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
2019 |
4
|
|
10
|
AECT2017定义与评析——兼论AECT教育技术定义的历史演进 |
李海峰
王炜
吴曦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9
|
|
11
|
AECT2005定义演进的分析与思考 |
李娜
乔贵春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
2006 |
7
|
|
12
|
2005AECT教育技术定义:讨论与批判 |
黎加厚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
2005 |
34
|
|
13
|
从AECT定义演变看教育技术发展趋势 |
雷钢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4
|
|
14
|
“教育技术领域新界定”的再解读——对AECT05教育技术定义的理解和思考 |
张仙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0
|
|
15
|
美国AECT’94教育技术定义给中国电化教育带来了什么 |
张小红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1
|
|
16
|
教育技术学的AECT 1994定义及启示 |
高利明
|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1995 |
23
|
|
17
|
通过AECT2006年会透视教育技术研究现状 |
李红梅
李世改
刘宁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8
|
对AECT 2005教育技术新界定的几点思考 |
谷伟
黎加厚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19
|
教育技术:探索领域、价值追求和从业者的责任——与迈克尔·莫伦达博士对话AECT教育技术2005定义中的几个“风向” |
裴新宁
段敏静
李馨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20
|
简评1977年、1994年AECT教育技术领域的定义 |
庄榕霞
|
《现代教育技术》
|
1997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