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AGM区基质细胞对脐血LTC-IC的支持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惠芹 张绪超 +3 位作者 黄绍良 吴北燕 吴燕峰 包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94-97,共4页
为探讨人主动脉-性腺-中肾(AGM)区基质细胞对脐血长期培养启动细胞(LTC-IC)的造血支持作用,建立了人AGM区基质细胞与脐血CD34+细胞体外长期共培养体系。采用免疫磁珠方法分离人脐血CD34+细胞,接种于已制备好人AGM区基质细胞(hAGMS1-S5)... 为探讨人主动脉-性腺-中肾(AGM)区基质细胞对脐血长期培养启动细胞(LTC-IC)的造血支持作用,建立了人AGM区基质细胞与脐血CD34+细胞体外长期共培养体系。采用免疫磁珠方法分离人脐血CD34+细胞,接种于已制备好人AGM区基质细胞(hAGMS1-S5)饲养层的24孔板中共培养,同时设无饲养层组作为对照,分别于共培养5、6、7、8周时收获细胞行造血细胞集落培养,并采用极限稀释法(LDA)检测与人AGM区基质细胞共培养后的脐血CD34+细胞的LTC-IC含量。结果表明,无饲养层的对照组培养5周后不再产生造血细胞集落,而以hAGMS1-S5作为饲养层,共培养5周后造血细胞仍具有集落形成能力。hAGMS1-S5维持LTC-IC的作用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以hAGMS3与S4组支持作用最强。LDA检测结果显示,hAGMS3和S4维持LTC-IC的能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hAGMS3和S4共培养14天后脐血CD34+细胞中的LTC-IC扩增,分别是达到(176±46)%、(187±52)%,S3和S4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AGM区基质细胞S1-S5对脐血LTC-IC具有维持作用,特别是hAGMS3和S4两株细胞对脐血LTC-IC具有更好的维持及扩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m 基质细胞 长期培养启动细胞 脐血
下载PDF
VEGFA、VEGFC及其受体和angiopoietin-1/angiopoietin-2及其受体在人胚胎卵黄囊血岛、AGM区的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蒋吉英 李爱冬 +5 位作者 梅妍 周鸿鹰 羊惠君 杨淑霞 洪华容 宋红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49-254,共6页
本研究观察VEGFA、VEGFC及其受体和angiopoietin 1、angiopoietin 2及其受体在发育第 3- 12周人胚胎卵黄囊血岛、主动脉 生殖腺 中肾 (AGM )区的表达。在征得意外流产孕妇同意并签字后 ,收集其意外流产的受精龄第 3- 12周的人胚胎 ,用... 本研究观察VEGFA、VEGFC及其受体和angiopoietin 1、angiopoietin 2及其受体在发育第 3- 12周人胚胎卵黄囊血岛、主动脉 生殖腺 中肾 (AGM )区的表达。在征得意外流产孕妇同意并签字后 ,收集其意外流产的受精龄第 3- 12周的人胚胎 ,用 4 %多聚甲醛固定 ,石蜡包埋切片 ,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光镜观察。结果表明 :第2 1- 2 5天人胚卵黄囊血岛血管内皮细胞和造血细胞强表达VEGFA及其受体flt1和flk 1,VEGFC及其受体flt4 ,angiopoietin 2及其受体Tie 2蛋白 ;弱表达angiopoietin 1蛋白。背主动脉和中肾于发育第 4周开始表达上述各种因子及其受体 ,免疫阳性反应物集中在大而圆、有核的造血细胞。阳性细胞的数量到第 7周到达高峰。 8周以后 ,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 ,到 12周几乎所有的血细胞为免疫阴性反应。生殖腺主要在第 6 - 8周表达VEGFA ,flt1,flt4 ,angiopoietin 1,angiopoietin 2和Tie 2蛋白 ,但不表达VEGFC和flk 1。在AGM区的血管内皮细胞未检测到上述各因子的表达。结论 :人胚胎卵黄囊血岛造血细胞和内皮细胞以及背主动脉和中肾共表达多种与血管发生和血液发生相关的因子。人胚内造血发生于第 4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细胞 卵黄囊 血岛 agm VEGF家族
下载PDF
小鼠胚胎AGM区永生化MSC样基质细胞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方妮 侯春梅 +4 位作者 要晖宇 廖丽 贺文艳 张毅 毛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584-588,共5页
为了探讨小鼠胚胎主动脉-性腺-中肾(aorta-gonad-mesonephros,AGM)区基质微环境对胚胎造血的作用,分离鉴定小鼠背主动脉(dorsalaorta,DA)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样基质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like stromal cells,MSC like stromal cells... 为了探讨小鼠胚胎主动脉-性腺-中肾(aorta-gonad-mesonephros,AGM)区基质微环境对胚胎造血的作用,分离鉴定小鼠背主动脉(dorsalaorta,DA)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样基质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like stromal cells,MSC like stromal cells)并研究其生长特性、表面标志和间质分化能力。取E11.5小鼠胚胎,分离获得DA区细胞,转染质粒pSV3neo-SV40,筛选具有G418抗性的阳性细胞,挑取成纤维样细胞,传代培养并检测其增殖能力,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相关表面标志,诱导其向脂肪、成骨和成软骨细胞分化。结果表明:筛选获得的20个细胞克隆多为成纤维样细胞。mDAF3和mDAF18可在体外传代50代以上,稳定表达G418抗性,细胞倍增时间约为24小时,具有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成软骨细胞分化的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其表达CD29、CD44、CD105、Sca-1,弱表达CD34,CD45和CD31。结论:永生化的mDAF3和mDAF18具有MSC的表型特征和分化功能,提示小鼠胚胎DA区可能存在MSC,小鼠胚胎DA区MSC样基质细胞可为研究基质微环境对胚胎造血发育的调控作用提供支持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m DA区 间充质干细胞 基质细胞
下载PDF
人胚胎造血的AGM区基质细胞基因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付劲蓉 陈惠芹 +3 位作者 张绪超 黄绍良 周敦华 黄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726-730,共5页
为了筛选在主动脉-性腺-中肾(AGM)区基质细胞中差异表达的基因,以药物流产的孕30-35天的人胚胎AGM区来源基质细胞为“实验方”,以源自意外而致流产的孕4-5月的水囊引产的胎儿肝组织的基质细胞为“驱动方”,建立了在人AGM区基质细胞中差... 为了筛选在主动脉-性腺-中肾(AGM)区基质细胞中差异表达的基因,以药物流产的孕30-35天的人胚胎AGM区来源基质细胞为“实验方”,以源自意外而致流产的孕4-5月的水囊引产的胎儿肝组织的基质细胞为“驱动方”,建立了在人AGM区基质细胞中差异表达基因的消减杂交文库。进一步用基因芯片技术对所建立的抑制消减杂交文库进行筛选,并挑选其中明显差异表达的18个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构建的AGM抑制消减杂交文库中,经过PCR鉴定有特异性扩增带且扩增带分子量在200-700bp的克隆有211个,阳性率高达76.4%。经过基因芯片筛选,挑选出ratio值大于5的克隆共18个进行序列测定显示,在测序的18个明显差异表达的阳性克隆中,4个为未知基因,14个为已知基因,其中这些已知基因分别参与了细胞迁移、分化、生长、细胞周期、信号转导及血管发生等细胞重要生命过程。这些基因大多数在胚胎分化造血发育中的作用尚未见报道。结论筛选AGM区基质细胞中差异表达的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胚胎造血发育的分化调控的分子机理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m 胎肝 基质细胞 抑制消减杂交 基因芯片
下载PDF
组织培养用于小鼠胚胎AGM区造血发育的研究
5
作者 陈冬波 高娇 +2 位作者 李专 贺文艳 刘兵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1195-1199,共5页
本研究通过建立组织培养方法探讨小鼠胚胎主动脉-性腺-中肾区(AGM)区造血发育规律。选取小鼠胚胎AGM区作为实验对象,体外组织培养2天后,应用集落形成实验观察髓系祖细胞的数量,应用体内移植考察CFU-S11和造血干细胞的发育。结果表明:组... 本研究通过建立组织培养方法探讨小鼠胚胎主动脉-性腺-中肾区(AGM)区造血发育规律。选取小鼠胚胎AGM区作为实验对象,体外组织培养2天后,应用集落形成实验观察髓系祖细胞的数量,应用体内移植考察CFU-S11和造血干细胞的发育。结果表明:组织培养后的AGM区细胞仍然具有形成髓系集落的能力;每个胚胎期10.5天(E10.5)AGM区在致死剂量照射的成年小鼠脾脏中可形成10.8±3.5个CFU-S11。更重要的是,经组织培养的E10.5-E11.5 AGM区能高比例(85.7%)、高嵌合〔(51.12±21.17)%〕、长期(>4个月)重建受致死剂量照射的成年小鼠的造血系统,在受鼠的外周血、骨髓、脾脏、胸腺中均能检测到供体来源的淋系或髓系祖细胞嵌合。结论:应用本研究建立的组织培养体系可对正常或基因突变胚胎AGM区中的多种造血起始细胞(尤其是造血干/祖细胞)进行发育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m 造血干细胞 CFU-C CFU-S 组织培养
下载PDF
内皮细胞特异性缺失PTEN基因对小鼠胚胎AGM区血液血管干细胞发育的影响
6
作者 高娇 要晖宇 +4 位作者 梁晓雷 王晓燕 吴英 刘元林 毛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1230-1233,共4页
本研究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缺失PTEN基因能否影响小鼠胚胎AGM区血液血管干细胞(hemangioblast)的发育。基于Cre/loxP系统,获得Tie2CrePtenloxp/loxp和Tie2CrePtenloxp/wt基因型小鼠胚胎。采用PCR方法进行基因型鉴定;分离E10-E10.5胚胎AGM... 本研究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缺失PTEN基因能否影响小鼠胚胎AGM区血液血管干细胞(hemangioblast)的发育。基于Cre/loxP系统,获得Tie2CrePtenloxp/loxp和Tie2CrePtenloxp/wt基因型小鼠胚胎。采用PCR方法进行基因型鉴定;分离E10-E10.5胚胎AGM区,用胶原酶消化成单细胞,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体系里进行BL-CFC(blastcolony-forming cell)培养,4-5天后计数BL-CFC数目。将单个BL-CFC挑出进行扩增培养,悬浮细胞进行造血集落培养,贴壁细胞在Matrigel上进行体外成血管实验,鉴定其双向分化功能。结果表明:内皮细胞特异性缺失PTEN基因,小鼠胚胎AGM区BL-CFC数量下降;同时,BL-CFC的造血分化能力增强,但BL-CFC来源的内皮细胞体外成血管能力下降。结论:内皮细胞特异性缺失PTEN基因,可以在血液血管干细胞水平影响造血和内皮细胞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血管干细胞 agm BL-CFC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联合AGM基质细胞移植对骨髓移植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
7
作者 陶思 孙汉英 刘文励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67-170,184,共5页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与主动脉-性腺-中肾(Aorta-gonad-mesonephros,AGM)区来源的基质细胞联合移植对同基因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小鼠BMT后骨髓造血的影响。方法建立同基因骨髓移植小鼠模型,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与主动脉-性腺-中肾(Aorta-gonad-mesonephros,AGM)区来源的基质细胞联合移植对同基因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小鼠BMT后骨髓造血的影响。方法建立同基因骨髓移植小鼠模型,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BMT组、BMT联合AGM基质细胞移植组(联合移植组)及川芎嗪组,另设正常组。分别于BMT后第7、14、21、28d检测外周血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NC)、第3、7、10、14、 21、28d检测骨髓组织学变化。结果联合移植组骨髓单个核细胞较川芎嗪组恢复快,联合移植组及川芎嗪组外周血血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骨髓组织恢复均较单纯BMT组快,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BMT联合AGM基质细胞移植对骨髓移植造血重建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性腺-中肾区 同基因骨髓移植 造血重建 造血微环境
下载PDF
AGM区与胚胎期造血 被引量:2
8
作者 田丰 刘爱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64-168,共5页
哺乳动物造血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于不同的解剖部位 ,这些部位参与了原始造血或永久造血。造血干细胞的起源问题一直是造血领域的争论焦点。以往认为 ,它起源于胚外的卵黄囊。然而 ,近年来 ,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 ,造血干细胞最早起源于... 哺乳动物造血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于不同的解剖部位 ,这些部位参与了原始造血或永久造血。造血干细胞的起源问题一直是造血领域的争论焦点。以往认为 ,它起源于胚外的卵黄囊。然而 ,近年来 ,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 ,造血干细胞最早起源于截然不同的区域———胚内中胚层中的主动脉 性腺 中肾区 ,简称AGM区。本文综述了有关造血干细胞在胚胎和AGM区中的起源与定位 ,AGM区造血微环境以及其中的分子调控机制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 造血 造血干细胞 agm
下载PDF
小鼠胚胎AGM区Flk-1^+细胞的造血特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帆 李专 刘兵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46-450,共5页
本研究旨在考察Flk-1分子在胚胎期10.5 d(E10.5)的主动脉-性腺-中肾区(AGM区)不同类型造血前体细胞的表达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低于10%的Flk-1+细胞与CD41、CD45/Ter119有共表达,继而分选出CD31+CD45-Ter119-Flk-1+CD41+(R1,代... 本研究旨在考察Flk-1分子在胚胎期10.5 d(E10.5)的主动脉-性腺-中肾区(AGM区)不同类型造血前体细胞的表达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低于10%的Flk-1+细胞与CD41、CD45/Ter119有共表达,继而分选出CD31+CD45-Ter119-Flk-1+CD41+(R1,代表不成熟的造血前体细胞)和CD31+CD45-Ter119-Flk-1+CD41-(R2,代表内皮细胞)两群细胞,利用造血集落培养和OP9共培养体系分别考察其体外的髓系与淋系潜能。结果表明:仅R1组细胞能在造血集落培养体系中形成典型的造血集落,但与OP9共培养7-9 d后,两组细胞均能产生丰富的造血前体细胞(CD45+c-Kit+)、髓系细胞(Gr-1+/Mac-1+)、红细胞(Ter119+)和B淋巴细胞(CD19+)。结论:E10.5的小鼠胚胎AGM区Flk-1仍然在幼稚的造血前体细胞以及更早期的生血内皮细胞表达,但是此时的造血干细胞前体和造血干细胞是否表达Flk-1仍需通过体内功能实验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性腺-中肾区 造血前体细胞 内皮细胞 淋巴细胞 FLK-1
下载PDF
AGM区基质细胞对异基因骨髓移植后造血重建及GVHD的影响
10
作者 罗曼 孙汉英 +3 位作者 徐慧珍 周晟 刘文励 陶思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AGM区基质细胞对异基因骨髓移植后造血重建及GVHD的影响。方法以7.5Gy60Co γ射线照射的BALB/ C小鼠为骨髓移植模型,将小鼠分为四组,A:正常对照组、B:空白对照组、C:异基因骨髓单个核细胞单纯移植组、 D:异基因AGM区基质细胞... 目的探讨AGM区基质细胞对异基因骨髓移植后造血重建及GVHD的影响。方法以7.5Gy60Co γ射线照射的BALB/ C小鼠为骨髓移植模型,将小鼠分为四组,A:正常对照组、B:空白对照组、C:异基因骨髓单个核细胞单纯移植组、 D:异基因AGM区基质细胞和骨髓单个核细胞联合移植组,计数并比较各组小鼠骨髓移植后第4、11、18d的WBC及BMMNC 数目,观察并记录比较C、D两组小鼠的一般情况和存活时间及存活率等各项GVHD指标。结果联合移植组在照射后第 11、18d的白细胞及骨髓单个核细胞计数均高于单纯移植组,至第18d已趋近于正常。且联合移植组GVHD发生时间较晚, 存活率显著高于单纯移植组。结论 AGM区基质细胞不仅能加快造血重建,还能延缓移植后GVHD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提高移植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m区基质细胞 联合移植 造血重建 GVHD
下载PDF
Irradiation Injury Temporarily Induces Enhancement of APN/CD13 Peptidase Activity on Aorta-gonads-mesonephros (AGM)-derived Stromal Cells
11
作者 朱艳 黄丽芳 +6 位作者 罗小华 孙汉英 冉丹 张可杰 郑邈 周琨 刘文励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7年第2期145-148,共4页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aminopeptidase N (APN)/CD13 on intraembryonic AGM stromal cells, and the change of its enzymatic activity after irradiation injury. The expression of APN/CD13...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aminopeptidase N (APN)/CD13 on intraembryonic AGM stromal cells, and the change of its enzymatic activity after irradiation injury. The expression of APN/CD13 on AGM stromal cells was assayed by RT-PCR and immunihistochemistry. After the stromal cells in AGM region were irradiated with 8.0 Gy of ^60Co T-rays, APN/CD13 enzymatic activity was measured by spectrophotometer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AGM stromal cells strongly expressed APN/CD13. The enzymatic activity of APN/CD13 decreased temporarily after irradiation injury, then increased to higher level 4 h after irradiation, and it returned to the pre-irradiation level 24 to 48 h after the irradiation. The enzymatic activity of APN/CD13 was temporarily enhanced after irradiation injury, which might be one of the compensatory mechanisms that promote the hematopoietic recovery after irrad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N/CD13 aorta-gonads-mesonephros agm region stromal cell irradiation injury enzymatic activity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联合AGM基质细胞移植对骨髓移植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
12
作者 陶思 孙汉英 刘文励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与主动脉-性腺-中肾(aorta—gonad—mesonephros,AGM)区来源的基质细胞联合移植对同基因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小鼠BMT后骨髓造血的影响。方法建立同基因骨髓移植小鼠模型,随机分成4组:...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与主动脉-性腺-中肾(aorta—gonad—mesonephros,AGM)区来源的基质细胞联合移植对同基因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小鼠BMT后骨髓造血的影响。方法建立同基因骨髓移植小鼠模型,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BMT组、BMT联合AGM基质细胞移植组(联合移植组)及川芎嗪组,另设正常组。分别于BMT后7、14、21和28d检测外周血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NC),3、7、10、14、21和28d检测骨髓组织学变化。结臬联合移植组骨髓单个核细胞较川芎嗪组恢复快,联合移植组及川芎嗪组外周血血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骨髓组织恢复均较单纯BMT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MT联合AGM基质细胞移植对骨髓移植造血重建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性腺-中肾区 同基因骨髓移植 造血重建 造血微环境
原文传递
γ射线对小鼠主动脉性腺中肾区基质细胞氨基肽酶N/CD13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艳 黄丽芳 +6 位作者 罗小华 孙汉英 冉丹 张可杰 郑邈 周琨 刘文励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7-310,共4页
目的探讨小鼠主动脉性腺中肾(AGM)区基质细胞氨基肽酶N/CD13(APN/CD13)的表达和放射损伤前后该酶活性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T-PCR检测AGM区基质细胞APN/CD13的表达;^60Coγ射线8.0Gy照射细胞,在不同的时... 目的探讨小鼠主动脉性腺中肾(AGM)区基质细胞氨基肽酶N/CD13(APN/CD13)的表达和放射损伤前后该酶活性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T-PCR检测AGM区基质细胞APN/CD13的表达;^60Coγ射线8.0Gy照射细胞,在不同的时间点用分光光度计检测APN/CD13的酶活性。结果AGM区基质细胞APN/CD13呈强阳性表达;放射损伤后酶活性呈一过性降低,继而升高,4h达高峰,24—48h基本恢复至照射前水平。结论APN/CD13在AGM区基质细胞上呈强阳性表达;在放射损伤后酶活性增高,可能是促进造血功能恢复的一种代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肽酶N/CD13 主动脉性腺中肾区 基质细胞 放射损伤 酶活性
原文传递
一种图像寻的空地导弹的制导控制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邹汝平 陈士超 +1 位作者 陈韵 王玄 《战术导弹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3-98,114,共7页
鉴于图像寻的空地导弹可实现威胁目标要害部位的精确打击,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图像寻的空地导弹的制导控制方法。在图像寻的制导特性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制导控制系统组成,给出了目标指向计算方法。通过倾斜稳定控制、姿态控制、高度控... 鉴于图像寻的空地导弹可实现威胁目标要害部位的精确打击,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图像寻的空地导弹的制导控制方法。在图像寻的制导特性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制导控制系统组成,给出了目标指向计算方法。通过倾斜稳定控制、姿态控制、高度控制、比例导引控制、重力补偿控制、环境适应性补偿控制、落角约束控制等控制方案的设计与有机组合,实现图像寻的空地导弹制导控制方案设计。飞行实验数据表明,采用本文所述方法可实现图像寻的空地导弹的稳定控制,飞行所得弹道和弹体姿态结果与理论设计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 要害部位 空地导弹 制导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