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GS3蛋白及其与成瘾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赵瑛 杨烨 邬丽莎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8-320,共3页
作为G蛋白信号传递激活因子(activators of G protein signaling,AGS)之一的AGS3蛋白在大鼠脑组织、睾丸、肝脏、肾脏、心脏和胰腺组织中有不等量的分布,并且有AGS1、AGS2、AGS4、AGS8等家族成员。AGS3既有不依赖受体的Gβγ亚基信号传... 作为G蛋白信号传递激活因子(activators of G protein signaling,AGS)之一的AGS3蛋白在大鼠脑组织、睾丸、肝脏、肾脏、心脏和胰腺组织中有不等量的分布,并且有AGS1、AGS2、AGS4、AGS8等家族成员。AGS3既有不依赖受体的Gβγ亚基信号传递激活因子的作用,也有二磷酸鸟苷解离抑制因子的作用。研究发现,慢性给予可卡因的大鼠长期戒断后,AGS3在大脑内的表达持续增加;而且还发现,AGS3与可卡因的复吸有关,它可能是引起阿片类药物成瘾复发的关键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s3蛋白 G蛋白 信号转导
下载PDF
AGS3蛋白对吗啡慢性处理大鼠前额叶皮层神经元瞬时外向钾电流的影响
2
作者 赵瑛 邬丽莎 杨烨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1-194,共4页
目的:研究吗啡对大鼠皮层神经元瞬时外向钾电流(IA)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用G蛋白信号转导激活因子3(AGS3)的抗体阻断AGS3作用,观察其对瞬时外向钾电流(IA)的影响,从而探讨AGS3蛋白在吗啡成瘾中的机制。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IA... 目的:研究吗啡对大鼠皮层神经元瞬时外向钾电流(IA)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用G蛋白信号转导激活因子3(AGS3)的抗体阻断AGS3作用,观察其对瞬时外向钾电流(IA)的影响,从而探讨AGS3蛋白在吗啡成瘾中的机制。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IA;吗啡对神经元IA电流密度-电压曲线(I-V曲线)的影响;在全细胞构型下,观察三种不同浓度AGS3抗体对吗啡处理大鼠前额叶皮层神经元IA的影响。结果:吗啡能引起大鼠皮质神经元IA增强;当膜电位+55mV时,10-3μg/L、10-2μg/L、10-1μg/L三种不同浓度的AGS3抗体作用于吗啡处理的神经元,10-3μg/L对电流密度的抑制没有显著差异;10-2μg/L、10-1μg/L的抗体能显著抑制吗啡引起的电流密度升高,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吗啡能引起神经元I的增强,AGS3蛋白在成瘾机体中参与了对I通道进行调节的信号转导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外向钾电流 成瘾 ags3 额叶皮层神经元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下载PDF
a-Fe_(2)O_(3)/Ag/MnO_(2)复合催化体系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3
作者 罗跃中 李忠英 曾志云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11期44-45,共2页
本研究主要聚焦于a-Fe_(2)O_(3)/Ag/MnO_(2)复合催化体系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深入探究。通过湿化学法制备出a-Fe_(2)O_(3),利用浸渍法将Ag和MnO_(2)成功地引入到a-Fe_(2)O_(3)表面,构建出a-Fe_(2)O_(3)/Ag/MnO_(2)复合催化体系。对... 本研究主要聚焦于a-Fe_(2)O_(3)/Ag/MnO_(2)复合催化体系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深入探究。通过湿化学法制备出a-Fe_(2)O_(3),利用浸渍法将Ag和MnO_(2)成功地引入到a-Fe_(2)O_(3)表面,构建出a-Fe_(2)O_(3)/Ag/MnO_(2)复合催化体系。对其表面形貌、结构和性质等各方面的详细分析,确认所制备的复合催化体系具有良好的结构和稳定性。在模拟阳光照射下,于a-Fe_(2)O_(3)/Ag/MnO_(2)复合催化体系展现出了卓越的光催化性能,可以有效地降解有机污染物,如甲基橙等。与单一的a-Fe_(2)O_(3),Ag或MnO_(2)相比,复合催化体系的光催化性能更为出色得益于Ag和MnO_(2)的引入,提高了a-Fe_(2)O_(3)的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和光吸收能力,使得a-Fe_(2)O_(3)/Ag/MnO_(2)复合催化体系在红外光区域具有更强的吸收能力。以上研究成果可为无机-无机复合光催化体系的制备和性能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e_(2)O_(3)/Ag/MnO_(2)复合催化体系 湿化学法 浸渍法 光催化性能 有机污染物降解
下载PDF
AGS3蛋白——可卡因成瘾的新靶点
4
作者 张富强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 ags3蛋白 可卡因 成瘾性 运动敏化
原文传递
一种外壳的锗窗口密封工艺研究
5
作者 程书博 张恒 +3 位作者 刘旭 刘林杰 谷丽 许保珍 《价值工程》 2024年第16期56-59,共4页
红外传感器件往往使用In97Ag3焊料进行锗窗口的真空密封,既能拉开芯片焊接的温度梯度,又能保证管壳的密封性能和内部的真空度要求。但由于In焊料的良好润湿性能和易氧化特性,工艺过程中常常出现焊料缝、焊料结球和漏气等外观或者气密不... 红外传感器件往往使用In97Ag3焊料进行锗窗口的真空密封,既能拉开芯片焊接的温度梯度,又能保证管壳的密封性能和内部的真空度要求。但由于In焊料的良好润湿性能和易氧化特性,工艺过程中常常出现焊料缝、焊料结球和漏气等外观或者气密不良的问题。本文系统地分析了In97Ag3焊料和锗窗的密封工艺参数对密封结果的影响。从焊料设计、模具设计、压力选择和焊接工艺曲线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锗窗口密封工艺在真空环境下加入还原性甲酸气氛,并选择倒装形式的模具设计,再结合优化后的焊接温度曲线,可以实现管壳的密封外观和性能的改善,从而大大提高In97Ag3焊料和锗窗的密封工艺的成品率和生产效率,对降低产品成本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97Ag3焊料 锗窗 真空密封
下载PDF
Ag/Sn_(3)O_(4)微米球的制备及其光催化还原Cr(Ⅵ)
6
作者 张树欣 孟祥龙 +2 位作者 张梦凡 江燕斌 余长林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14,31,共8页
采用一种简单的光沉积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Ag/Sn_(3)O_(4)光催化剂,当Ag的质量分数为3%(3%Ag/Sn_(3)O_(4))时,复合光催化剂表现出最佳光催化活性,对10,20 mg/L的Cr(Ⅵ)污染物的降解率分别为87.72%和76.80%。利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Ⅵ... 采用一种简单的光沉积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Ag/Sn_(3)O_(4)光催化剂,当Ag的质量分数为3%(3%Ag/Sn_(3)O_(4))时,复合光催化剂表现出最佳光催化活性,对10,20 mg/L的Cr(Ⅵ)污染物的降解率分别为87.72%和76.80%。利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Ⅵs DR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手段对Ag/Sn_(3)O_(4)光催化剂进行表征,详细研究了对Cr(Ⅵ)的光催化降解活性和机理。从光致发光(PL)结果可以看出,Ag和Sn_(3)O_(4)组分之间紧密结合改善了电荷的分离和转移,3%Ag/Sn_(3)O_(4)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反应速率常数k分别是纯Sn_(3)O_(4)的7.3、4.6和1.8倍。该研究用少量Ag负载在Sn_(3)O_(4)上高效降解Cr(Ⅵ)污染物,所得到的催化剂Ag/Sn_(3)O_(4)由于富含Ag的活性位点有效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Sn_(3)O_(4) 光催化 金属掺杂 降解
下载PDF
纳米γ-Al_(2)O_(3)负载Ag催化剂催化对硝基酚加氢合成对氨基酚
7
作者 赵倩宇 郑召京 +1 位作者 王爱丽 殷恒波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37-43,共7页
采用湿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纳米γ-Al_(2)O_(3)负载纳米Ag(Ag/γ-Al_(2)O_(3))催化剂。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表明,纳米Ag颗粒很好的分散在载体γ-Al_(2)O_(3)上,纳米金属Ag颗粒平均粒径介于0.8~1... 采用湿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纳米γ-Al_(2)O_(3)负载纳米Ag(Ag/γ-Al_(2)O_(3))催化剂。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表明,纳米Ag颗粒很好的分散在载体γ-Al_(2)O_(3)上,纳米金属Ag颗粒平均粒径介于0.8~1.6 nm之间。在氢气压力1.0 MPa、反应温度150℃反应条件下,5.0%Ag/γ-Al_(2)O_(3)催化对硝基酚加氢完全转化时,对氨基酚选择性为100%。以5.0%Ag/γ-Al_(2)O_(3)催化剂为模型催化剂,采用经验幂函数型反应动力学方程拟合的活化能为26.87 kJ/mol, Ag/γ-Al_(2)O_(3)纳米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对硝基酚加氢制备对氨基酚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γ-Al_(2)O_(3)纳米催化剂 对硝基酚 加氢 对氨基酚
下载PDF
Superwetting Ag/α-Fe_(2)O_(3) anchored mesh with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for efficient water purification 被引量:1
8
作者 Jiakai Li Changpeng Lv +5 位作者 Jiajia Song Xiaoling Zhang Xizhen Huang Yingzhuo Ma Haijie Cao Na Liu 《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89-103,共15页
Superwetting materials have drawn unprecedented att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oily wastewater due to their preferable anti-fouling property and selective oil/water separation.However,it is still a challenge to fabrica... Superwetting materials have drawn unprecedented att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oily wastewater due to their preferable anti-fouling property and selective oil/water separation.However,it is still a challenge to fabricate multifunctional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materials,which can be stably applied to purify the actual complicated wastewater.Here,a Ag/Ag/α-Fe_(2)O_(3) heterostructure anchored copper mesh was intentionally synthesized using a facile two-step hydrothermal method.The resultant mesh with superhydrophilicity and underwater superoleophobicity was capable of separating various oil/water mixtures with superior separation efficiency and high permeationflux driven by gravity.Benefiting from the joint effects of the smaller band gap of Ag/α-Fe_(2)O_(3) heterojunction,inherent antibacterial capacity of Ag/α-Fe_(2)O_(3) and Ag nanoparticles,favorable conductive substrate,as well as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with superwettability,such mesh presented remarkably enhanced degradation capability toward organic dyes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both Escherichia coli(E.coli)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compared with the pure Ag/α-Fe_(2)O_(3) coated mesh.Impressively,the mesh exhibited bifunctional water purification performance,in which organic dyes were eliminated simultaneously from water during oil/water separation in onefiltration process.More importantly,this mesh behaved exceptional chemical resistance,mechanical stability and long-term reusability.Therefore,this material with multifunctional integration may hold promising potential for steady water purification in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wetting Ag/α-Fe_(2)O_(3)heterostructure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Water purification Long-term reusability
下载PDF
原位沉淀法合成高效卤化银/碳酸银光催化剂及其光催化活性
9
作者 覃利琴 王瑞娟 +1 位作者 王蓉 梁春杰 《印染》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1,共6页
以AgNO_(3)和Na_(2)CO_(3)为原料,聚乙二醇为辅助剂,采用水热法合成Ag_(2)CO_(3)光催化剂,再以Ag_(2)CO_(3)、AgNO_(3)与卤化钠为反应物,采用原位沉淀法制得卤化银/碳酸银复合光催化剂。分别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光谱仪... 以AgNO_(3)和Na_(2)CO_(3)为原料,聚乙二醇为辅助剂,采用水热法合成Ag_(2)CO_(3)光催化剂,再以Ag_(2)CO_(3)、AgNO_(3)与卤化钠为反应物,采用原位沉淀法制得卤化银/碳酸银复合光催化剂。分别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光谱仪及荧光光谱仪等分析产物的结构、形貌和性能,并以甲基橙(MO)溶液为模拟染料溶液,对卤化银/碳酸银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和循环使用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AgBr/Ag_(2)CO_(3)复合光催化剂(其中AgBr质量分数为90%)的光催化活性最佳;可见光光照5 min后,0.1 g AgBr/Ag_(2)CO_(3)复合光催化剂对MO的光催化降解率为96.6%,分别是单相AgBr、Ag_(2)CO_(3)、TiO2降解率的1.2倍、4.7倍和5.3倍;复合催化剂循环使用3次后对MO降解率达92.7%。卤化银/碳酸银复合光催化剂对甲基橙溶液的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2CO3 卤化银 光催化性能 原位沉淀法 复合光催剂
下载PDF
Ag/g-C_(3)N_(4)复合材料可见光高效催化降解盐酸多西环素体系的构建
10
作者 刘玉娇 王霞 +3 位作者 许明洋 符袅 王绍仙 何洁丽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9-115,共7页
以三聚氰胺和硝酸银为前驱体制备了不同银负载量的氮化碳复合材料,通过TEM、XRD、UV-Vis、XPS、PL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银的引入改变了氮化碳的结构和性质。以盐酸多西环素为污染物,考察了不同负载质量分数的Ag/g-C_(3)N_(4... 以三聚氰胺和硝酸银为前驱体制备了不同银负载量的氮化碳复合材料,通过TEM、XRD、UV-Vis、XPS、PL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银的引入改变了氮化碳的结构和性质。以盐酸多西环素为污染物,考察了不同负载质量分数的Ag/g-C_(3)N_(4)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5.0%的Ag/g-C_(3)N_(4)对盐酸多西环素具有最佳的降解性能,在可见光下,Ag/g-C_(3)N_(4)在40 min内去除了85%的盐酸多西环素(20.00 mg/L)。与g-C_(3)N_(4)[k=0.172 L/(mol·min)]相比,Ag/g-C_(3)N_(4)体系[k=4.42 L/(mol·min)]的降解速率常数提高了25.7倍。化学捕获实验表明,超氧自由基和空穴是主要的活性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g-C_(3)N_(4) 盐酸多西环素 光催化降解 反应机理
下载PDF
三元复合物Ag/Cu_(2)O/g-C_(3)N_(4)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和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武华乙 游晓平 +2 位作者 陈欢生 熊银 何玮娟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5,52,共6页
以尿素、硫酸铜、乙酸银为原料,采用溶液法制备了三元复合物Ag/Cu_(2)O/g-C_(3)N_(4),通过XRD、XPS、SEM、TEM、UV-Vis等手段对三元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罗丹明B为模型研究了三元复合物的光催化降解性能,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 以尿素、硫酸铜、乙酸银为原料,采用溶液法制备了三元复合物Ag/Cu_(2)O/g-C_(3)N_(4),通过XRD、XPS、SEM、TEM、UV-Vis等手段对三元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罗丹明B为模型研究了三元复合物的光催化降解性能,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模型研究了三元复合物的抗菌性能,并探究了三元复合物的光催化降解机理。结果表明,Ag和Cu_(2)O粒子沉积在g-C_(3)N_(4)片层结构上,Ag、Cu_(2)O和g-C_(3)N_(4)三者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三元复合物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和抗菌性能大幅提高。为构建用于实际水体污染处理的g-C_(3)N_(4)基复合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Cu_(2)O/g-C_(3)N_(4) 可见光 光催化降解 抗菌性能
下载PDF
Ag/Ag_(2)CO_(3)宽电势催化剂电催化还原CO_(2)制CO性能研究
12
作者 陈晨 许春国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37,55,共9页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_(2)RR)催化剂面临稳定性差和选择性低等挑战,开发高性能、宽电势CO_(2)RR催化剂成为研究热点。采用原位制备法,在伏安线性扫描过程中,反应诱导银箔基底与KHCO_(3)电解液原位生成催化剂I-Ag/Ag_(2)CO_(3)。采...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_(2)RR)催化剂面临稳定性差和选择性低等挑战,开发高性能、宽电势CO_(2)RR催化剂成为研究热点。采用原位制备法,在伏安线性扫描过程中,反应诱导银箔基底与KHCO_(3)电解液原位生成催化剂I-Ag/Ag_(2)CO_(3)。采用XRD、XPS、Raman、SEM和TEM等对I-Ag/Ag_(2)CO_(3)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在H型电解池中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I-Ag/Ag_(2)CO_(3)在宽电势(-0.78~-1.78 V)范围内表现出高效的CO_(2)还原制CO催化性能,该催化剂的CO部分电流密度最高可达53 mA/cm^(2)。该催化剂在1 V的宽电势区间内CO法拉第效率(FECO)高于80%,在-1.18 V(参比电极为可逆氢电极,下同)电势下FECO最大值为96%,并能够在-1.0 V、20 h内不低于90%。通过构-效关系分析可知,通过原位制备法获得的I-Ag/Ag_(2)CO_(3)上Ag和Ag_(2)CO_(3)之间形成了特殊异质结构,减小了电子转移至CO_(2)的阻力,提高了CO_(2)RR过程速控步骤的反应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Ag_(2)CO_(3) 电催化还原 CO_(2) CO 宽电势催化剂
下载PDF
Ag/WO_(3)纳米复合材料可见光催化还原废水中六价铬的研究
13
作者 刘丽秀 何爱江 姚霞 《云南化工》 CAS 2023年第7期20-22,共3页
以钨酸钠和硝酸银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得到Ag/WO_(3)纳米复合材料。XRD和SEM结构分析表明,Ag纳米颗粒掺入到WO_(3)结构中,增加了孔隙率和粗糙度,增强了纳米复合材料表面的活性位点,提高了有效比表面积。光催化实验表明,分别以WO_(3)和... 以钨酸钠和硝酸银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得到Ag/WO_(3)纳米复合材料。XRD和SEM结构分析表明,Ag纳米颗粒掺入到WO_(3)结构中,增加了孔隙率和粗糙度,增强了纳米复合材料表面的活性位点,提高了有效比表面积。光催化实验表明,分别以WO_(3)和Ag/WO_(3)为光催化剂处理模拟废水中的Cr(Ⅵ)离子,对应在155 min和130 min的可见光照射后,Cr(VI)离子被完全去除。通过考察Ag/WO_(3)对实际工业废水中Cr(Ⅵ)的光催化还原能力,结果表明,该光催化剂在还原工业废水中的Cr(Ⅵ)方面具有良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WO_(3) 纳米复合材料 水热法 六价铬 光催化还原
下载PDF
Ag_(3)PO_(4)/Ag BiVO_(4)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光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研究
14
作者 李靖 程凯 +2 位作者 杨超思 郭冀峰 卢昶雨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01-2110,共10页
针对抗生素污染水体的修复,采用水热法和原位沉积法制备可见光驱动型Ag_(3)PO_(4)/Ag BiVO_(4)异质结光催化剂,并通过XRD、FT IR、SEM、XPS等手段对其相结构、形貌、化学成分进行表征。Ag_(3)PO_(4)/Ag BiVO_(4)复合材料在可见光(λ>... 针对抗生素污染水体的修复,采用水热法和原位沉积法制备可见光驱动型Ag_(3)PO_(4)/Ag BiVO_(4)异质结光催化剂,并通过XRD、FT IR、SEM、XPS等手段对其相结构、形貌、化学成分进行表征。Ag_(3)PO_(4)/Ag BiVO_(4)复合材料在可见光(λ>420 nm)照射下对盐酸四环素(TCH)降解表现出增强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在Ag_(3)PO_(4)与Ag BiVO_(4)物质的量比为1∶2的Ag_(3)PO_(4)/Ag BiVO_(4)2体系中,150 min内对TCH(20 mg/L)的降解率为81.6%,速率常数为0.01002 min 1。光催化活性的增强可归因于Ag BiVO_(4)与Ag_(3)PO_(4)之间紧密的异质结界面和Ag+掺杂的协同效应。通过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 Vis DRS)、光电流响应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测试证实Ag_(3)PO_(4)/Ag BiVO_(4)具有良好可见光响应和增强的光生电子空穴分离特性,可以促进光生载流子的电荷转移。活性物种捕获试验表明h+和·OH为光催化体系中的主要氧化物质,并基于试验和表征结果提出Ag_(3)PO_(4)/Ag BiVO_(4)复合材料的光降解反应机制。研究表明,Ag_(3)PO_(4)/Ag BiVO_(4)复合材料可作为一种高性能、低成本的可见光驱动型环境污染修复光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Ag_(3)PO_(4)/Ag BiVO_(4) 可见光催化 盐酸四环素 降解机理
下载PDF
Ag/CuWO_(4)/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可见光下降解盐酸四环素
15
作者 朱正如 王若辰 李红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8-122,共5页
利用超声辅助水热法以及光还原法将Ag纳米颗粒与CuWO_(4)/g-C_(3)N_(4)光催化剂复合,并使用XRD、SEM、TEM、FT-IR、XPS、DRS和PL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表面特性和光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通过Ag/CuWO_(4)/g-C_(3)N_(4)光催化剂在氙灯照射... 利用超声辅助水热法以及光还原法将Ag纳米颗粒与CuWO_(4)/g-C_(3)N_(4)光催化剂复合,并使用XRD、SEM、TEM、FT-IR、XPS、DRS和PL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表面特性和光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通过Ag/CuWO_(4)/g-C_(3)N_(4)光催化剂在氙灯照射下降解盐酸四环素的实验,考察了Ag纳米粒子担载的二元复合材对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影响。Ag/CuWO_(4)/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对盐酸四环素(TTCH)的光催化降解率达到95%,降解速率是CuWO_(4)/g-C_(3)N_(4)的1.39倍。Ag担载的CuWO_(4)/g-C_(3)N_(4)复合材料通过Ag表面的等离子共振效应和电子聚集能力促进电子空穴分离,提升了材料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剂 Ag/CuWO_(4)/g-C_(3)N_(4) 复合材料 光降解效率
下载PDF
Ag/g-C_(3)N_(4)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还原低浓度硝酸盐氮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志华 丘一帆 +5 位作者 岳远超 郭珊 卜湘 阳涛 黄烨 张绪霖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999-4009,共11页
采用简单焙烧法及光还原沉淀法制备Ag/g-C_(3)N_(4)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SEM、TEM、XRD、FT-IR、XPS、UV-vis等对其进行表征,并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金卤灯照射下对低浓度硝酸盐(初始质量浓度10 mg·L^(-1))的还原效果.结果表明,采用5%... 采用简单焙烧法及光还原沉淀法制备Ag/g-C_(3)N_(4)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SEM、TEM、XRD、FT-IR、XPS、UV-vis等对其进行表征,并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金卤灯照射下对低浓度硝酸盐(初始质量浓度10 mg·L^(-1))的还原效果.结果表明,采用5%Ag/g-C_(3)N_(4)光催化剂时,硝酸盐氮去除率为58.6%,相比g-C_(3)N_(4)光催剂去除率增加21.9%;pH值为6时,硝酸盐氮还原率和产物中氮气占比最高;在180min时,硝酸盐氮去除率达66.9%,产物中氮气占比为61.6%,氮气选择性为92%.Ag可作为电子捕捉剂减缓g-C_(3)N_(4)光生电子(e^(-))与空穴(h^(+))的复合,促进硝酸盐氮的还原;同时空穴清除剂(甲酸)氧化过程中生成过氧化物自由基(COO^(·-)),也可促进硝酸盐氮的还原.经4次重复实验,硝酸盐氮去除率在65.8%以上,可见该催化剂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g-C_(3)N_(4) 低浓度硝酸盐 光催化 氮气选择性
下载PDF
Ag NPs/H-WO_(3)肖特基结衬底的SERS光谱研究
17
作者 李雨晴 刘书达 刘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55-256,共2页
基于半导体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衬底由于高均匀性和稳定性在分子痕量检测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高效的光诱导电子转移是进一步提高SERS灵敏度的关键。本工作制备了银纳米粒子/三氧化钨空心球(Ag NPs/H-WO_(3))肖特基结,并将其作为S... 基于半导体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衬底由于高均匀性和稳定性在分子痕量检测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高效的光诱导电子转移是进一步提高SERS灵敏度的关键。本工作制备了银纳米粒子/三氧化钨空心球(Ag NPs/H-WO_(3))肖特基结,并将其作为SERS电子转移衬底。采用532 nm激光作为激发源,亚甲基蓝分子(MB)作为拉曼探针分子,对衬底的SERS性能进行了评价。Ag NPs/H-WO_(3)异质结构优异的SERS性能是由于等离子体Ag NPs的电磁效应和Ag NPs/H-WO_(3)肖特基结与检测分子之间有效的电子转移过程的耦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 NPs/H-WO_(3) 肖特基结 SERS
下载PDF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plasma synthesis of Ag/γ-Al_(2)O_(3) catalysts for catalytic oxidation of CO
18
作者 陶云明 胥月兵 +4 位作者 常宽 陈美玲 Sergey A STAROSTIN 许虎君 林良良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8期113-121,共9页
In this study,Ag/γ-Al_(2)O_(3)catalysts were synthesized by an Ar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plasma using silver nitrate as the Ag source andγ-alumina(γ-Al_(2)O_(3))as the support.It is revealed that plasma can r... In this study,Ag/γ-Al_(2)O_(3)catalysts were synthesized by an Ar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plasma using silver nitrate as the Ag source andγ-alumina(γ-Al_(2)O_(3))as the support.It is revealed that plasma can reduce silver ions to generate crystalline silver nanoparticles(Ag NPs)of good dispersion and uniformity on the alumina surface,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Ag/γ-Al_(2)O_(3)catalysts in a green manner without traditional chemical reductants.Ag/γ-Al_(2)O_(3)exhibited good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tability in CO oxidation reactions,and the activity increased with increase in the Ag content.For catalysts with more than 2 wt%Ag,100%CO conversion can be achieved at 300°C.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Ag/γ-Al_(2)O_(3)catalysts is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ize of theγ-alumina,where Ag/nano-γ-Al_(2)O_(3)catalysts demonstrate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Ag/micro-γ-Al_(2)O_(3)catalysts with the same Ag content.In addition,the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plasma-generated Ag/nano-γ-Al_(2)O_(3)(Ag/γ-Al_(2)O_(3)-P)catalys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Ag/nano-γ-Al_(2)O_(3)catalysts prepared by the traditional calcination approach(Ag/γ-Al_(2)O_(3)-C),with the plasma-generated samples demonstrating better overall performance.This simple,rapid and green plasma process is considered to be applicable for the synthesis of diverse noble metal-based cataly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D plasma plasma nanofabrication noble metal nanoparticles CO oxidation Ag/-Al2O3 catalysts
下载PDF
Z型La-SrTiO_(3)/Ag/Ag_(2)O异质结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研究
19
作者 张晨阳 陈晓飞 +5 位作者 祁浩杰 李超 胡广志 邢茜 马磊 李再兴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9-215,220,共8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化学沉淀法和光还原法合成了具有高催化活性的Z型La-SrTiO_(3)/Ag/Ag_(2)O异质结光催化剂。对该光催化剂进行了SEM、TEM、XRD、XPS、UV-Vis、PL和EPR的表征分析,并考察了初始亚甲基蓝(MB)浓度、pH和H_(2)O_(2)浓度等... 采用溶胶-凝胶法、化学沉淀法和光还原法合成了具有高催化活性的Z型La-SrTiO_(3)/Ag/Ag_(2)O异质结光催化剂。对该光催化剂进行了SEM、TEM、XRD、XPS、UV-Vis、PL和EPR的表征分析,并考察了初始亚甲基蓝(MB)浓度、pH和H_(2)O_(2)浓度等相关运行参数对光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制备的La-SrTiO_(3)/Ag/Ag_(2)O复合材料对光具有较大的吸光度,可以有效抑制了光致电子-空穴对的复合。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光催化降解活性,光照120min后对30×10^(-6)的MB降解效率可达到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剂 Z型 La-SrTiO_(3)/Ag/Ag_(2)O 亚甲基蓝
下载PDF
模拟高盐条件下Ag/Al_(2)O_(3)消毒性能研究
20
作者 张建平 陈双红 +1 位作者 任小孟 周宏元 《海军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483-486,共4页
目的 测试海水缓冲液对Ag/Al_(2)O_(3)抗菌材料消毒性能的影响,评估Ag/Al_(2)O_(3)材料应用于海上高盐环境表面消毒的可行性。方法 以海水缓冲液为模拟高盐测试条件、PBS缓冲液为实验对照条件,采用悬液定量实验测试Ag/Al_(2)O_(3)材料... 目的 测试海水缓冲液对Ag/Al_(2)O_(3)抗菌材料消毒性能的影响,评估Ag/Al_(2)O_(3)材料应用于海上高盐环境表面消毒的可行性。方法 以海水缓冲液为模拟高盐测试条件、PBS缓冲液为实验对照条件,采用悬液定量实验测试Ag/Al_(2)O_(3)材料杀菌效率和杀菌性能的稳定性、重复性。采用扫描电镜分析形貌结构,采用衍射分析仪检测晶形。结果 以PBS为缓冲液测试,Ag/Al_(2)O_(3)材料1.5 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杀菌效率达到99.98%~99.99%;以海水为缓冲液测试,Ag/Al_(2)O_(3)材料1.5 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杀菌效率达到99.98%~100%;2组杀菌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g/Al_(2)O_(3)抗菌微球形貌结构稳定,可用于海上高盐环境舰艇表面微生物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艇舱室 高盐环境 表面消毒 Ag/Al_(2)O_(3)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