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HP-GIS的建筑垃圾逆向物流产业园选址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莺 张鑫 房姿辰 《市政技术》 2024年第7期196-205,共10页
各类新旧建筑在建造和拆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从而给建筑垃圾的管理带来巨大压力。为了有效管理建筑垃圾和实现建筑垃圾逆向物流的系统化、规模化、高效化,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构建了建筑垃圾逆向物流SD模型,并对建筑垃圾... 各类新旧建筑在建造和拆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从而给建筑垃圾的管理带来巨大压力。为了有效管理建筑垃圾和实现建筑垃圾逆向物流的系统化、规模化、高效化,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构建了建筑垃圾逆向物流SD模型,并对建筑垃圾逆向物流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结合产业园选址要求,从经济、环境、社会3个维度,选取10个影响因素,构建了建筑垃圾逆向物流产业园综合效益选址指标体系。通过AHP确定指标权重,并运用ArcGIS软件对指标图层进行叠加,从而实现建筑垃圾逆向物流产业园的选址。以西安市为例,利用ArcGIS软件中欧氏距离分析、重分类分析和栅格计算器等功能模块分析了各指标的适宜性,得到了西安市建筑垃圾逆向物流产业园的最佳选址区域,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该选址方法可为国内其他城市的相关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垃圾 逆向物流 产业园选址 SD模型 ahp-gis
下载PDF
乡村建设行动中“产-景-村”融合度评价及优化研究——基于AHP-GIS混合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馨心 王进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3年第2期249-260,共12页
现代化建设对乡村聚落原乡景观的侵蚀日益严重,是实现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方针的现实瓶颈,成为乡村建设行动中面临的挑战。基于共生理论,从村民视角探讨“产—景—村”融合度,有助于在乡村建设行动中促进现代乡村产业和传统乡村景观的... 现代化建设对乡村聚落原乡景观的侵蚀日益严重,是实现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方针的现实瓶颈,成为乡村建设行动中面临的挑战。基于共生理论,从村民视角探讨“产—景—村”融合度,有助于在乡村建设行动中促进现代乡村产业和传统乡村景观的统筹发展。以河北省保定市大汲店村为例,首先,采用专家评分、问卷调研及实地访谈方法,结合AHP-GIS及SPSS 24.0软件,就该村“产—景—村”融合度指标进行了归纳和提炼,构建出乡村产业景观和聚落景观融合度评价模型。随后,借助Python获取乡村产业POI点,并通过ArcGIS探究乡村产业景观和聚落景观的融合度以及融合特征。结果显示,大汲店村产业景观与聚落景观之间呈现出功能与空间的高度融合、传统人脉与特色生产技艺的低度融合、聚集中心化以及不均匀分布的特点,具体表现为:(1)空间肌理的保存与再造不再是乡村产业景观和乡村聚落景观融合的唯一措施。(2)要素渗透和人本导向层面的融合较易成为乡村产聚景观融合的短板。(3)主体身份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的塑造是加深乡村产业景观与乡村聚落景观融合度的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景观 聚落景观 融合度评价 “产-景-村”融合发展 ahp-gis
下载PDF
基于AHP-GIS的山西省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与时空分异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小娇 张杜鹃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4期81-89,共9页
基于2008年~2013年的统计数据,采用AHP层次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法对山西省11个地级市人居环境质量与时空分异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时间上,山西省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呈上升趋势,但具有阶段性和极值分布性特征,表现为:2008年~2009... 基于2008年~2013年的统计数据,采用AHP层次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法对山西省11个地级市人居环境质量与时空分异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时间上,山西省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呈上升趋势,但具有阶段性和极值分布性特征,表现为:2008年~2009年山西省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2009年~2013年波动上升,发展速度变缓;山西省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极小值点出现在2008年,而极大值点集中分布在2011年~2013年.空间上,呈晋北、晋中、晋南、晋东南多中心性区域分布特征及方向性、非均衡发展特征,表现为:晋北以朔州为中心,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呈"中部高,南北低"的变化趋势;晋中以太原、阳泉为中心,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呈"东高西低"的变化趋势;晋东南长治、晋城人居环境质量普遍较高,位居全省前列;晋南地区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gis 城市人居环境 时空分异 山西省
下载PDF
基于AHP-GIS分析的传统村落景观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鲁俊奇 马长乐 马聪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0期298-306,共9页
在对通海北阁下村进行详细调研与走访的基础上,使用层次分析法对北阁下村建立保护与发展2个景观评价模型,通过4项准则层、22项评价指标因子,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评价指标因子进行可视化处理,对评价因子加权叠加最终生成北阁下村景... 在对通海北阁下村进行详细调研与走访的基础上,使用层次分析法对北阁下村建立保护与发展2个景观评价模型,通过4项准则层、22项评价指标因子,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评价指标因子进行可视化处理,对评价因子加权叠加最终生成北阁下村景观综合评价,将综合评价结果中的一类、二类、三类、四类区域划分为景观保护区、风貌协调区、建设控制区、村落发展区。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得出,景观保护区内应减少大范围的修缮,对局部进行还原性的修护以及保养性维护;风貌协调区内应保持整体风貌与景观保护区相一致,避免大规模的修建改建;建设控制区内应遵循原有村落布局,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村落发展区内应加强管理,结合当地文化发展特色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gis分析法 传统村落 景观评价 北阁下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