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大众哲学》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
被引量:
13
1
作者
薛金慧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4-7,共4页
艾思奇可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第一人,他的代表作《大众哲学》先后出版了30多次。究其成功原因,是书中语言表达尽量避开高深的理论,通俗具体;写作手法上能够对问题反复阐述;写作内容结合实践的需要和人民大众的思想实际;写作特色...
艾思奇可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第一人,他的代表作《大众哲学》先后出版了30多次。究其成功原因,是书中语言表达尽量避开高深的理论,通俗具体;写作手法上能够对问题反复阐述;写作内容结合实践的需要和人民大众的思想实际;写作特色上紧扣时代,做到与时俱进。正是在此书的启发和影响下,千百万在黑暗中徘徊摸索的青年才看到了光明,从而走上革命道路。当前,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项急需研究而且关系重大的问题,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可以为今天的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哲学
艾思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历史经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艾思奇哲学党性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被引量:
2
2
作者
肖亮
姜喜咏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362-367,共6页
哲学党性概念最早由列宁提出,其内涵被概括为哲学党派间的斗争性即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艾思奇哲学党性思想既吸收、继承了列宁哲学党性思想的精华,即哲学上是有党派的,且党派间是有斗争的,也就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且创...
哲学党性概念最早由列宁提出,其内涵被概括为哲学党派间的斗争性即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艾思奇哲学党性思想既吸收、继承了列宁哲学党性思想的精华,即哲学上是有党派的,且党派间是有斗争的,也就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且创造性地将哲学党性思想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深刻阐述哲学党性与阶级性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革命性地提出哲学中一定派别倾向的贯彻是它所属的那个阶级政策的哲学表现等重要新观点。这对深入把握和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助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有着一定的历史和革命意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思奇
列宁
毛泽东
哲学党性
阶级性
无产阶级
阶级斗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力《古代汉语》注释商榷三则
3
作者
李二年
陈泽新
《长春大学学报》
2014年第11期1520-1523,共4页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的文选注释有可商榷之处。《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中"则连有赴东海而死矣"的"有"当是表委婉语气,其他古文献中习见。《诗经·无衣》中"与子同仇"的"仇...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的文选注释有可商榷之处。《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中"则连有赴东海而死矣"的"有"当是表委婉语气,其他古文献中习见。《诗经·无衣》中"与子同仇"的"仇"应该是"朋友、伙伴"。《公刘》"爰方启行"的"启行"当是"开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力
古代汉语
则连有赴东海而死矣
与子同仇
爰方启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大众哲学》看艾思奇认识论思想的深化与发展
4
作者
李兰
崔卫峰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13-17,35,共6页
文章从《大众哲学》前后版本变化的角度入手,分析了艾思奇认识论思想变化的特点和原因,指出他的认识论思想是不断深化和发展的。
关键词
艾思奇
《大众哲学》
认识论
深化与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延安时期艾思奇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路径与启示
5
作者
刘圣兰
刘星
《马克思主义哲学》
2023年第3期65-72,168,共9页
延安时期,艾思奇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延安时期,艾思奇基于日益紧迫的抗战形势,并为纠正党内泛滥的教条主义,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要中国化”即“何以所需”这一时代课题;在...
延安时期,艾思奇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延安时期,艾思奇基于日益紧迫的抗战形势,并为纠正党内泛滥的教条主义,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要中国化”即“何以所需”这一时代课题;在理论探索中率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思想交锋中多维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催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解答“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如何中国化”即“何以实现”;最后站在“何以为鉴”的高度,从坚持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三方面探讨了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现实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艾思奇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原文传递
题名
从《大众哲学》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
被引量:
13
1
作者
薛金慧
机构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出处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4-7,共4页
文摘
艾思奇可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第一人,他的代表作《大众哲学》先后出版了30多次。究其成功原因,是书中语言表达尽量避开高深的理论,通俗具体;写作手法上能够对问题反复阐述;写作内容结合实践的需要和人民大众的思想实际;写作特色上紧扣时代,做到与时俱进。正是在此书的启发和影响下,千百万在黑暗中徘徊摸索的青年才看到了光明,从而走上革命道路。当前,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项急需研究而且关系重大的问题,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可以为今天的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大众哲学
艾思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历史经验
Keywords
public philosophy
ai si-qi
Marxist popularity
historical experience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艾思奇哲学党性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被引量:
2
2
作者
肖亮
姜喜咏
机构
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362-367,共6页
基金
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项目(13JDSZK0033)
文摘
哲学党性概念最早由列宁提出,其内涵被概括为哲学党派间的斗争性即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艾思奇哲学党性思想既吸收、继承了列宁哲学党性思想的精华,即哲学上是有党派的,且党派间是有斗争的,也就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且创造性地将哲学党性思想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深刻阐述哲学党性与阶级性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革命性地提出哲学中一定派别倾向的贯彻是它所属的那个阶级政策的哲学表现等重要新观点。这对深入把握和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助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有着一定的历史和革命意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
艾思奇
列宁
毛泽东
哲学党性
阶级性
无产阶级
阶级斗争
Keywords
ai si-qi
Lenin
MAO Ze-dong
party spirit of philosophy
class nature
proletarian
class struggle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力《古代汉语》注释商榷三则
3
作者
李二年
陈泽新
机构
长春光华学院中文系
长春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长春大学学报》
2014年第11期1520-1523,共4页
基金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课题(GH12358)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3412)
文摘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的文选注释有可商榷之处。《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中"则连有赴东海而死矣"的"有"当是表委婉语气,其他古文献中习见。《诗经·无衣》中"与子同仇"的"仇"应该是"朋友、伙伴"。《公刘》"爰方启行"的"启行"当是"开路"。
关键词
王力
古代汉语
则连有赴东海而死矣
与子同仇
爰方启行
Keywords
Wang Li
Ancient Chinese
Ze Lian You Fu Dongh
ai
Er Si Yi
Yu Zi Tong Chou,
ai
Fang Qi Xing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大众哲学》看艾思奇认识论思想的深化与发展
4
作者
李兰
崔卫峰
机构
石河子大学政治学院
出处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13-17,35,共6页
文摘
文章从《大众哲学》前后版本变化的角度入手,分析了艾思奇认识论思想变化的特点和原因,指出他的认识论思想是不断深化和发展的。
关键词
艾思奇
《大众哲学》
认识论
深化与发展
Keywords
ai si-qi
"Mass Philosophy"
epistemology
deepening and developing
分类号
B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延安时期艾思奇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路径与启示
5
作者
刘圣兰
刘星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马克思主义哲学》
2023年第3期65-72,168,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伟大建党精神及其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1&ZD025)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一般项目“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史料整理研究”(项目编号:19DJ04)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年度项目“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MKS2010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延安时期,艾思奇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延安时期,艾思奇基于日益紧迫的抗战形势,并为纠正党内泛滥的教条主义,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要中国化”即“何以所需”这一时代课题;在理论探索中率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思想交锋中多维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催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解答“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如何中国化”即“何以实现”;最后站在“何以为鉴”的高度,从坚持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三方面探讨了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现实启示。
关键词
延安时期
艾思奇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Keywords
Yan'an period
ai si-qi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分类号
B2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大众哲学》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
薛金慧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艾思奇哲学党性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肖亮
姜喜咏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王力《古代汉语》注释商榷三则
李二年
陈泽新
《长春大学学报》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大众哲学》看艾思奇认识论思想的深化与发展
李兰
崔卫峰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延安时期艾思奇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路径与启示
刘圣兰
刘星
《马克思主义哲学》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