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arnessing AI-human synergy for deep learning research analysis in ophthalmology with large language models assisting humans
1
作者 罗明杰 张玮星 +5 位作者 张哲铭 庞健宇 林桢哲 赵兰琴 林铎儒 林浩添 《Eye Science》 2024年第1期7-25,共19页
Background:Research innovations inocular disease screening,diagnosis,and management have been boosted by deep learning(DL)in the last decade.To assess historical research trends and current advances,we conducted an ar... Background:Research innovations inocular disease screening,diagnosis,and management have been boosted by deep learning(DL)in the last decade.To assess historical research trends and current advances,we conducted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human hybrid analysis of publications on DL in ophthalmology.Methods:All DL-related articles in ophthalmology,which were published between 2012 and 2022 from Web of Science,were included.500 high-impact articles annotated with key research information were used to fine-tune a large language models(LLM)for reviewing medical literature and extracting information.After verifying the LLM's accuracy in extracting diseases and imaging modalities,we analyzed trend of DL in ophthalmology with 2535 articles.Results:Researchers using LLM for literature analysis were 70%(P=0.0001)faster than those who did not,while achieving comparable accuracy(97%versus 98%,P=0.7681).The field of DL in ophthalmology has grown 116%annually,paralleling trends of the broader DL domain.The publications focused mainly on diabetic retinopathy(P=0.0003),glaucoma(P=0.0011),and age-related macular diseases(P=0.0001)using retinal fundus photographs(FP,P=0.0015)and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P=0.0001).DL studies utilizing multimodal images have been growing,with FP and OCT combined being the most frequent.Among the 500 high-impact articles,laboratory studies constituted the majority at 65.3%.Notably,a discernible decline in model accuracy was observed when categorizing by study design,notwithstanding its statistical insignificance.Furthermore,43 publicly available ocular image datasets were summarized.Conclusion:This study has characterized the landscape of publications on DL in ophthalmology,by identifying the trends and breakthroughs among research topics and the fast-growing areas.This study provides an efficient framework for combined AI-human analysis to comprehensively asses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trends in the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ge language model ai-human collaboration research trends OPHTHALMOLOGY model performance
原文传递
智能时代人因科学研究的新范式取向及重点 被引量:2
2
作者 许为 高在峰 葛列众 《心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3-382,共20页
本文首先提出了“人因科学”这一创新的学科群概念来表征工程心理学、人因工程、工效学、人机交互等相近领域。尽管这些领域的研究角度不一样,但是它们分享共同的研究理念、对象以及目的。我们近期的研究表明,人工智能(AI)新技术带来了... 本文首先提出了“人因科学”这一创新的学科群概念来表征工程心理学、人因工程、工效学、人机交互等相近领域。尽管这些领域的研究角度不一样,但是它们分享共同的研究理念、对象以及目的。我们近期的研究表明,人工智能(AI)新技术带来了一系列新的人因问题,而作为人因科学研究对象的人机关系呈现出从“人机交互”向“人智组队式合作”的跨时代演进。这些变化对人因科学研究提出了新问题和新挑战,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基于非智能技术的人因科学研究范式和重点。在此背景下,本文梳理人因科学研究范式取向跨时代的演进,总结我们近5年所提出的一系列用于丰富人因科学研究范式的新概念模型和框架,其中包括人智协同认知系统、人智协同认知生态系统以及智能社会技术系统的模型和框架。本文进一步从人因科学研究范式取向的角度进一步提升这些概念模型和框架,提出智能时代人因科学研究的三种新范式取向,分析相应的应用意义,并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同时,针对智能时代人因科学研究重点的跨时代转移新特征,本文从“人智交互”“智能人机界面”“人智组队合作”三个方面展望了今后人因科学的研究重点,揭示出人因科学新研究范式取向对未来研究重点的作用。我们认为,人因科学的研究范式取向和研究重点互为影响,互为促进,智能时代的人因科学研究需要多样化、创新的研究范式取向,从而进一步推动人因科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因科学 工程心理学 人因工程 研究范式取向 人智组队
下载PDF
“媒介自延伸”:人机交互中知识权力话语模式变迁及潜在风险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来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45,共15页
以ChatGPT4.0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打破千百年来人类的话语主体地位,更冲出以人为本的“媒介即延伸”发展轴线,转向以媒介自我能力延伸的“媒介自延伸”之轨,人类知识权力话语模式的主体、特征以及权力关系受到巨大冲击。在... 以ChatGPT4.0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打破千百年来人类的话语主体地位,更冲出以人为本的“媒介即延伸”发展轴线,转向以媒介自我能力延伸的“媒介自延伸”之轨,人类知识权力话语模式的主体、特征以及权力关系受到巨大冲击。在梳理人类历史进程中不同媒介时代权力话语模式变迁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当下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人机交互权力话语模式与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算法规制下的智能话语或将人类话语引入范式化与平庸化,造成机器知识内容权力宣示、庸语驱逐俗语以及情感话语蛊惑方面的潜在风险,需从个体“算法启蒙”及社会规制层面采取必要举措并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ChatGPT4.0 “媒介自延伸” 知识权力话语 潜在风险
下载PDF
感受性视角下人智交互研究:主题挖掘、方法识别、未来发展
4
作者 陈静 张璐 《情报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6,共9页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研究正经历从人工智能主义到人本人工智能主义的视角转变。将两视角看作两“桥墩”,感受性因强调人和人工智能代理之间的关系过程,成为架起通向更准确、高效人工智能理解的“桥梁”。以感受性为视角,系统梳理以人智...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研究正经历从人工智能主义到人本人工智能主义的视角转变。将两视角看作两“桥墩”,感受性因强调人和人工智能代理之间的关系过程,成为架起通向更准确、高效人工智能理解的“桥梁”。以感受性为视角,系统梳理以人智交互为对象的相关研究主题、方法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现有国内外文献为基础,借助开放式编码从人智需求识别和人智交互体验两方面以及研究方式、研究方法论、研究方法三方面进行研究主题和方法回顾,继而对感受性视角下人智交互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结果/结论]一方面,以人智能力和信息需求识别为研究主题,利用定性研究方法探索人和人工智能代理双方的认知感受性;另一方面,以人智能力差异和人智体验评估为研究主题,借助定量研究方法量化人和以用户为中介的人工智能代理的感知感受性。[创新/局限]从研究工具升级、研究主题扩展、研究要素嵌套三维度来提升现有研究框架;以定性描述为主,未来需进一步加强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智交互 感受性 人本人工智能主义 通用人工智能 人智需求识别 人智体验评估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在英语教学中的角色 被引量:1
5
作者 许家金 赵冲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0,90,共9页
本文提炼了大语言模型在英语教学应用中扮演的三种角色,即语言顾问、语伴和语言测评专家。在语言顾问角色中,模型为师生提供语言知识,充当母语者或语言学家。在语伴角色中,模型协助用户完成语言交际任务,可以作为听说练习中的对话伙伴,... 本文提炼了大语言模型在英语教学应用中扮演的三种角色,即语言顾问、语伴和语言测评专家。在语言顾问角色中,模型为师生提供语言知识,充当母语者或语言学家。在语伴角色中,模型协助用户完成语言交际任务,可以作为听说练习中的对话伙伴,也可以是读写练习中的小组讨论成员。在语言测评专家角色中,模型分析用户提供的语言材料,并对相关语言表现进行评价。本文主要展示了如何利用提示工程在听、说、读、写、译教学中发挥大语言模型的三类角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教学角色 英语教学 提示工程 人机协同
下载PDF
“人G共生”范式:生成式人工智能视域下的教育转型图景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广录 刘晓峰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4年第6期12-22,共11页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驱动力量,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生产与生活方式,引领社会走向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一种特定类型的人工智能,其创新发展正在引发链式突破,持续嵌入教育业务流程,推...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驱动力量,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生产与生活方式,引领社会走向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一种特定类型的人工智能,其创新发展正在引发链式突破,持续嵌入教育业务流程,推动教育教学领域的变革,深刻改变教育理念、教育空间、教学方式、教育管理模式等,创造新的教育场景和教育生态。以生成学习理论为视角,从动机、学习过程、生成过程和创造过程四个维度阐释人的学习是怎样发生的,为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奠定理论基础;厘清“人G共生”范式中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包括针对性知识生成、差异化教学、量身定制的思维能力培养范式、多模态数据建构认知空间;构想生成式人工智能引领建构教育新生态的四大应用场景,即建构教育与技术的伙伴关系、助力跨学科学习、服务教育公平、智能迭代;总结提炼平等、协作、共享三大“人G共生”的关键原则,从而以一种更为开放、协作、创新的人类与AI关系范式,以及智能化的共生对象共同创生丰富、多元和智能的教育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学习理论 GenAI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教育新生态 人G共生
下载PDF
基于人机混合智能的课堂研究数字化转型理论与实践
7
作者 骆祖莹 李玉顺 +1 位作者 张轶君 段福庆 《现代教育技术》 2024年第10期123-132,共10页
课堂研究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当前的课堂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基于人类智能的传统课堂研究和基于机器智能的全自动分析课堂研究,但这两种方法均存在缺陷,基于人机混合智能的课堂研究方法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但也存在一定的... 课堂研究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当前的课堂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基于人类智能的传统课堂研究和基于机器智能的全自动分析课堂研究,但这两种方法均存在缺陷,基于人机混合智能的课堂研究方法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文章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人机混合智能的课堂研究数字化转型理论,包含基于人机混合智能的音视频采集、剪切与存储,基于机器智能的自动语音识别,基于人类智能的课堂日志生成,基于人机混合智能的课堂研究数字化材料生成,基于人类智能的课堂研究共5个部分。然后,文章面向16节中学语文教学示范课,进行了课堂研究数字化转型应用实践,发现文章提出的数字化转型理论可以快速生成大量课堂研究数字化材料,具有功能丰富、高效灵活的特点,能够满足日常课堂研究需求。文章通过研究,旨在为课堂研究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参考的实施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研究 教育数字化转型 AI+教育 人机混合智能 示范应用
下载PDF
九论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智能时代的“用户体验3.0”范式
8
作者 许为 《应用心理学》 2024年第2期99-117,共19页
基于“以用户为中心设计”理念的用户体验(UX)领域正在迈向智能时代,但是现有的UX范式主要针对非智能系统,缺乏针对智能系统UX的系统化方法。纵观UX的发展历程,UX范式呈现出跨技术时代的演进特征。当前,智能时代对UX范式提出了新要求。... 基于“以用户为中心设计”理念的用户体验(UX)领域正在迈向智能时代,但是现有的UX范式主要针对非智能系统,缺乏针对智能系统UX的系统化方法。纵观UX的发展历程,UX范式呈现出跨技术时代的演进特征。当前,智能时代对UX范式提出了新要求。为此,本文从UX范式出发,提出智能时代的“UX 3.0”范式框架以及相应的方法体系。“UX 3.0”范式框架包括五大类UX方法:生态化体验、创新赋能体验、AI赋能体验、人智交互体验、人智协同合作体验方法,其中每一类方法都包括相应的UX范式取向。“UX 3.0”范式的提出有助于提升现有UX方法,为智能系统UX研究和应用提供方法论支持。最后,本文展望“UX 3.0”范式今后的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用户为中心设计 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范式和方法 人智交互 人智协同
下载PDF
人机协同决策:文献综述
9
作者 胡保亮 梅婕 张素平 《信息与管理研究》 2024年第2期51-64,共14页
人工智能在决策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使得组织决策变得更加高效。然而,人工智能存在各种局限性、例如依靠以往的数据获得洞见,必须结合人类决策者的知识、经验,实现人机协同决策。因此,人机协同决策快速成为一个研究领域。在利用VOSv... 人工智能在决策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使得组织决策变得更加高效。然而,人工智能存在各种局限性、例如依靠以往的数据获得洞见,必须结合人类决策者的知识、经验,实现人机协同决策。因此,人机协同决策快速成为一个研究领域。在利用VOSviewer软件对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人机协同决策的必要性、概念与组织方式、影响因素与结果效应、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应用场景这一架构对人机协同决策进行文献综述,以揭示人机协同决策研究现状,有助于学者和实践者洞察人机协同决策过去和现在的研究,同时为未来研究寻找新的线索提供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类智能 决策 人机协同 人机协同决策
下载PDF
人工智能能否赋能服务业效率提高——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10
作者 马兆良 黄子豪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63-72,共10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于解决服务业低效率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文章选取2007—2019年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人工智能对服务业效率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对提高服务业效率产生了积极...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于解决服务业低效率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文章选取2007—2019年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人工智能对服务业效率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对提高服务业效率产生了积极影响,可以通过间接促进人力资本水平提升推动服务业效率提高。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人工智能对服务业效率提高的促进作用在东北地区和服务业高效率地区表现更明显,同时对传统服务业效率提高的促进作用比现代服务业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服务业效率 人力资本 中介效应
下载PDF
生成式AI模型人智共创中的对齐问题研究
11
作者 谭征宇 王舟洋 杜芃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39,共11页
目的以人工智能对齐的视角,探讨在人智共创中生成式AI模型如何对齐设计师的意图。方法通过要素分析,以人工智能对齐问题中的可解释性与可控性为研究视角,探讨生成式AI技术作为辅助设计工具如何对齐设计求解过程中“探索-创新-评估”三... 目的以人工智能对齐的视角,探讨在人智共创中生成式AI模型如何对齐设计师的意图。方法通过要素分析,以人工智能对齐问题中的可解释性与可控性为研究视角,探讨生成式AI技术作为辅助设计工具如何对齐设计求解过程中“探索-创新-评估”三个设计阶段的具体意图与需求,并分析对齐阶段中需要解决的对齐问题。结果根据对齐阶段的任务构建基于人智设计概念表征交互式对齐方法、表征拓展方法与表征评估方法。结论在三个对齐阶段中分别构建意图对齐、设计空间拓展和设计规则匹配这三种方法,帮助设计师构建可控、可解释的人智共创方法,从而构建可控、可信的人智共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智共创 人工智能对齐 设计求解 设计表征对齐
下载PDF
有限主义视域下的人工智能价值对齐
12
作者 刘永谋 白英慧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现有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价值对齐方案试图借助自然科学的经验证据与实证方法厘清人类道德的自然主义基础,并通过技术手段将其应用到AI对人类价值观的学习之中,忽视了道德的自然主义解释的根本性缺陷,引发了AI价... 现有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价值对齐方案试图借助自然科学的经验证据与实证方法厘清人类道德的自然主义基础,并通过技术手段将其应用到AI对人类价值观的学习之中,忽视了道德的自然主义解释的根本性缺陷,引发了AI价值对齐难题。有限主义认为,现有AI价值对齐方案主张使AI具备类人道德,在本质上遵循AI发展的自由主义进路。这过于乐观化、理想化。在现实中,时空有限性、类人有限性与算法有限性等难题导致AI价值对齐的功能有限性。同时,AI价值对齐的功能有限性又伴随着各类技术风险与社会风险,即AI失控风险、人类机器化风险、无人担责风险与AI滥用风险。对此,应坚持有限主义的AI价值对齐方案,反对通用AI价值对齐的路线,坚持AI价值对齐的去道德化,制度化防止AI道德责任对齐,以及控制AI价值对齐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价值对齐 有限主义 自然主义 类人道德
下载PDF
AI虚拟数字人技术在汽车专业线上教学中的前沿实践
13
作者 吕小勇 潘梦鹞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6期147-149,共3页
在人工智能、智能语音及虚拟成像等技术持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职业院校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跟上新产业和新经济的发展步伐。为强化学生理论知识,丰富课堂和线上教学资源,在传统职业教育的基础上,结合AI虚拟数字人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在线课... 在人工智能、智能语音及虚拟成像等技术持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职业院校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跟上新产业和新经济的发展步伐。为强化学生理论知识,丰富课堂和线上教学资源,在传统职业教育的基础上,结合AI虚拟数字人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在线课程数字视频资源的制作方法。该文通过介绍数字人课件制作路径,讲述了一种将虚拟数字人技术应用于线上课程视频教学资源制作的方法。目的在于丰富教学资源,提升教师制作线上课程教学资源的效率和能力,对现有教与学的模式进行更新补充,培养符合现代科技背景新领域的专业技能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虚拟数字人 在线教学 微课视频 教学资源 信息化
下载PDF
AI+BCI硅基碳基融合新智能的开始
14
作者 尹奎英 遇涛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我们正迎来人类发展的第四次浪潮,正处于从信息社会向人类社会-物理世界-信息空间融合的智能社会的关键转型期。近年来,计算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深度学习的空前普及和成功将人工智能(AI)确立为人类探索机器智能的前沿领域。与此同时,得... 我们正迎来人类发展的第四次浪潮,正处于从信息社会向人类社会-物理世界-信息空间融合的智能社会的关键转型期。近年来,计算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深度学习的空前普及和成功将人工智能(AI)确立为人类探索机器智能的前沿领域。与此同时,得益于器件的革命性进展和人工智能(AI)的发展,脑机接口(BCI)植入技术同样快速落地,这意味着BCI+AI碳基硅基融合的开始,然而,硅基和碳基运算的底层逻辑存在根本差异,脑的智能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索。本研究提出的视觉认知引导的孪生AI深度网络,是由个人意识驱动的深度网络技术,通过捕捉并解析个体的思维模式和创意灵感,为每个用户量身打造独特的视觉世界。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个人都成为自己创造世界的视觉主导者,打破物质和意识的壁垒,得以展现丰富的个性和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脑机接口 人脑视觉表征 脑视觉重构 意识孪生
下载PDF
以人为本的可解释智能医疗综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淑超 陈益强 +2 位作者 于汉超 张迎伟 杨晓东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5-657,共13页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高速发展,“黑盒”模型已逐渐展示出逼近甚至超越人类的能力,尤其在智能医疗等高风险应用场景中,其可解释性是用户在应用中信任和理解AI的关键基础.虽然已有工作提供了大量事前和事后的AI可...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高速发展,“黑盒”模型已逐渐展示出逼近甚至超越人类的能力,尤其在智能医疗等高风险应用场景中,其可解释性是用户在应用中信任和理解AI的关键基础.虽然已有工作提供了大量事前和事后的AI可解释方法,但大都采用通用型解决思路,未考虑不同用户在不同场景下多维度的理解和信任需求.以人为本的AI可解释方法能够针对用户实际需求对AI模型进行可解释分析,近年来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文中聚焦智能医疗应用,对近5年人机交互国际顶级会议的文献进行分析,回顾现有辅助诊断、辅助用药、未病预警方面以人为本的AI可解释方法及系统,从决策时间花费、用户专业度和诊疗工作流程3个维度梳理和定位可解释需求的系统性方法,得出4类典型用户画像和对应案例;并从考虑资源受限、不同用户的多样需求、与现有流程结合3个方面,为如何设计可解释的医疗辅助诊断系统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解释人工智能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智能医疗 人智交互 用户体验
下载PDF
AI人机交互用户个性化推荐中隐私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郝乐 《情报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80,共12页
[目的/意义]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人机交互带来颠覆性影响,也为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带来更大的冲击与挑战。对AI人机交互用户个性化推荐中隐私信息披露及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的研究将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与意义。[方... [目的/意义]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人机交互带来颠覆性影响,也为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带来更大的冲击与挑战。对AI人机交互用户个性化推荐中隐私信息披露及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的研究将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与意义。[方法/过程]文章通过对15名AI人机交互平台用户进行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进行编码分析,识别AI人机交互用户个性化推荐中隐私信息披露所涉及的个人信息类型和敏感信息类型,并对用户的隐私意识和影响用户隐私信息披露意愿的客观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加强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规制及个人信息安全保障的对策建议。[结果/结论]基于编码结果,将AI人机交互用户个性化推荐中隐私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归纳为用户因素、平台因素、社会环境因素、隐私权衡因素4个维度,以此建构理论分析模型,并作为强化AI人机交互用户个性化推荐中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规制及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人机交互 个性化推荐 隐私信息披露 个人信息保护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品牌智能代言人的用户互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17
作者 廖秉宜 李智佳 《现代广告》 2024年第11期4-13,共10页
品牌智能代言人是依托知识库、自然语言理解、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计算机视觉、多模态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在表现形式上具有拟人性,代表特定品牌利益,并与被代言品牌存在商业关联的多模态数字人。品牌智能代言人对于互联网用户... 品牌智能代言人是依托知识库、自然语言理解、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计算机视觉、多模态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在表现形式上具有拟人性,代表特定品牌利益,并与被代言品牌存在商业关联的多模态数字人。品牌智能代言人对于互联网用户而言是一种全新的互动体验,用户互动意愿直接影响着品牌智能代言人营销闭环的实现,值得深入探究。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品牌智能代言人的用户互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互联网用户寻求陪伴的倾向、互联网用户对品牌智能代言人的有用性感知、独特性感知、品牌智能代言人的外貌特征、积极的信息环境等,对互动意愿有正向影响。基于这些发现,本文提出品牌在选择和使用智能代言人时,应明确企业定位,善用智能代言人的“独特性”;优化功能体验,借“即时性”突破场景限制;营造积极的信息环境,激发用户互动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智能代言人 互动意愿 人机传播 智能营销传播
下载PDF
面向大语言模型的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 被引量:1
18
作者 褚乐阳 王浩 陈向东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44,共13页
大语言模型(LLM)作为一种先进的AI技术,正对人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与传统AI技术相比,LLM能够处理大量的文本数据,并在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LLM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推进已经对AI教育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与学习平台产生了显... 大语言模型(LLM)作为一种先进的AI技术,正对人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与传统AI技术相比,LLM能够处理大量的文本数据,并在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LLM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推进已经对AI教育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与学习平台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这些影响也迫切要求青少年AI教育课程与时俱进的变革。为应对这种变革,该研究从课程内容框架、基于LLM的教学模式以及LLM辅助学习平台三个维度设计了一个面向LLM的青少年AI课程架构,并以教学活动设计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如何使该课程架构与学科核心素养紧密契合。基于此架构,设计并开发了一门高中LLM示范课程,重点展示了如何利用自主开发平台(LLM 4 Kids)进行人机协同教学。选取了示范课程中《面向LLM的提示与评估》的单元内容,解释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应用和整合LLM技术。通过提供面向LLM的青少年AI课程架构以及解释案例,为AI教育实践者提供面向LLM的框架体系与课程参考,推动最新的人工智能前沿知识进入中小学课堂,从而有助于青少年适应AI快速发展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人工智能课程 人机协同 LLM 4 Kids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应用的人本主义追求——对UNESCO《教育与研究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指南》的解读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炜 赵帅 黄慕雄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1,共9页
202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教育与研究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指南》。该指南特别强调将人本主义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价值旨归,可以视为GenAI在教育领域创新应用的有益探索和先声回应。《指南》包括的6部分内容从风险与挑战... 202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教育与研究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指南》。该指南特别强调将人本主义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价值旨归,可以视为GenAI在教育领域创新应用的有益探索和先声回应。《指南》包括的6部分内容从风险与挑战、策略与调控、突破与尝试三个维度展开,依次系统分析了GenAI在教育及科研环境中的潜在风险与挑战,设计了全面的治理策略与政策调控方案,并探索了GenAI的教育创新应用。纵览该指南发现,无论是从教育理念到具体实践,抑或是从社会责任到人的发展,GenAI与教育的深度耦合均以“人本”为最终旨归与核心要义。该指南对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具有四重启示:理念层面上,GenAI应促进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确保其先进技术的红利能够普惠所有学习者;实践层面上,GenAI应更加贴合人的自然认知和发展规律,确保其服务于教育的核心价值;社会层面上,GenAI应逐步完善伦理准则和法律框架,应对其带来的社会责任与伦理挑战;人本层面上,GenAI应凸显人的主体角色,确保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并尊重文化和个性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人本主义 人工智能教育 教育数字化转型
下载PDF
智能群体多维感知机器人支持的人机协同研学教学模式--以“孔子”大语言模型会话机器人的研发与教学为例
20
作者 李海峰 李广鑫 汤允凤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24年第4期48-59,共12页
在大语言模型教育应用中,人机会话反馈形式单一问题一直未得到较好解决,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开发具有智能群体多维感知能力的会话机器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为此,研究者以群体感知、同伴反馈和研究性学习理论... 在大语言模型教育应用中,人机会话反馈形式单一问题一直未得到较好解决,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开发具有智能群体多维感知能力的会话机器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为此,研究者以群体感知、同伴反馈和研究性学习理论为基础,利用文心一言、飞书开发平台和学习分析等技术,开发了智能群体多维感知会话机器人“孔子”,构建了人机协同研学教学模式。教学实验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为教学内容,采用准实验研究设计,邀请数学专业学生参与实验。结果表明,与直接使用文心一言的教学相比,人机协同研学教学模式能显著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外在学习动机,但对学习绩效、内在动机和协作学习能力效果欠佳。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研究者需提高多维感知评价精准性、感知维度全面性、情境学习多样性和教师教学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协同研学 生成式人工智能 群体感知 高阶思维 大语言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