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含量B4C/Al6061复合材料微弧氧化机制及耐腐蚀性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洪胜 王文先 +1 位作者 武翘楚 李宇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用微弧氧化技术对30%B4C/6061Al复合材料进行了表面改性处理,探索了该材料的微弧氧化机制、表面反应产物和形貌。结果表明:B4C/6061Al复合材料表面生成了一层灰白色的Al2O3层,B4C陶瓷粉末颗粒与基体6061Al微间隙得到闭合,其腐蚀电流密... 用微弧氧化技术对30%B4C/6061Al复合材料进行了表面改性处理,探索了该材料的微弧氧化机制、表面反应产物和形貌。结果表明:B4C/6061Al复合材料表面生成了一层灰白色的Al2O3层,B4C陶瓷粉末颗粒与基体6061Al微间隙得到闭合,其腐蚀电流密度降低约三个数量级,耐蚀性能高于未做表面微弧氧化的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4c/6061 AL 中子吸收材料 微弧氧化 电化学腐蚀
下载PDF
B_4C/6061Al复合材料焊接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
2
作者 李宇力 王文先 +2 位作者 陈洪胜 武翘楚 赵骏超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8-44,共7页
基于碳化硼中^(10)B同位素优良的热中子吸收能力,铝基碳化硼复合材作为中子吸收材料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核电站中。但碳化硼颗粒的加入使该材料的可焊性变差,因此研究其焊接行为变得十分必要。采用钨极氩弧焊(Tungsten inert gas,TIG)和搅... 基于碳化硼中^(10)B同位素优良的热中子吸收能力,铝基碳化硼复合材作为中子吸收材料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核电站中。但碳化硼颗粒的加入使该材料的可焊性变差,因此研究其焊接行为变得十分必要。采用钨极氩弧焊(Tungsten inert gas,TIG)和搅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FSW)对体积分数为30%的B_4C/6061Al复合材料进行焊接,研究不同焊接方法、焊缝填充材料对复合材料对接接头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B_4C/6061Al复合材料焊接接头拉伸性能如下:FSW焊>TIG焊(Al-Si焊丝)>TIG焊(6061Al焊丝)>TIG焊(6061Al-Mg焊丝)>TIG焊(无填充)。TIG焊缝区容易产生气孔、B_4C颗粒分布不均匀及有害生成相是导致其力学性能不佳的主要原因。FSW可以有效避免基体金属与增强相的高温化学反应,使得焊缝区的晶粒细化,增强相颗粒的分布比TIG焊均匀,为30%B4C/6061Al复合材料最佳焊接方法,其接头的室温拉伸强度达247 MPa,为母材强度的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4c/6061Al复合材料 焊接接头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基于SPS方法对B_4C/6061Al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及磨损行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武翘楚 王文先 +3 位作者 李宇力 陈洪胜 赵峻超 刘瑞峰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6-580,共5页
采用化学镀铜的方法对B4C颗粒表面进行改性,以提高颗粒与基体合金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通过等离子放电烧结(SPS)的方法制备颗粒含量为10%~50%的B4C/6061Al复合材料;对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形貌、物相组成进行观察分析,并通过高速... 采用化学镀铜的方法对B4C颗粒表面进行改性,以提高颗粒与基体合金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通过等离子放电烧结(SPS)的方法制备颗粒含量为10%~50%的B4C/6061Al复合材料;对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形貌、物相组成进行观察分析,并通过高速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分析其磨损机制。结果表明:B4C颗粒均匀分布于基体合金中,B4C颗粒表面的镀铜层在等离子烧结过程中与基体发生反应,生成第二相Al2Cu,改善了增强体与基体间的结合情况;相对于B4C/6061Al复合材料,采用镀铜处理后的碳化硼制备出的复合材料表现出较低的磨损率,其磨损机制主要为粘着磨损、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4c/6061Al 复合材料 化学镀铜 放电等离子烧结 摩擦磨损性能
下载PDF
声发射方法表征B_4C/6061Al复合材料疲劳损伤机制
4
作者 赵骏超 王文先 +1 位作者 李宇力 陈洪胜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14,共9页
对B_4C/6061Al复合材料在疲劳载荷作用下的声发射响应和动态弹性模量进行了研究,综合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疲劳损伤与裂纹萌生机制。检测了B_4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应力控制拉-拉疲劳试验下的疲劳性能,通过建立模型分析复合材料的断裂机理并... 对B_4C/6061Al复合材料在疲劳载荷作用下的声发射响应和动态弹性模量进行了研究,综合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疲劳损伤与裂纹萌生机制。检测了B_4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应力控制拉-拉疲劳试验下的疲劳性能,通过建立模型分析复合材料的断裂机理并通过动态弹性模量-声发射耦合方法分析B_4C/6061Al复合材料在疲劳载荷作用下的疲劳损伤机制;同时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复合材料断口形貌,分析其断裂行为;最终通过所建立的模型分析复合材料断裂机理,并通过动态弹性模量-声发射耦合分析B_4C/6061Al复合材料在循环载荷下的疲劳损伤机制,建立复合材料塑性应变能、疲劳应变之间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4c/6061Al复合材料 疲劳损伤 动态弹性模量 声发射
下载PDF
B4C/6061Al复合材料在辐照环境中的老化行为
5
作者 郑越 卢可可 +3 位作者 袁炜 高扬 邰江 王全兆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5-49,共5页
在快中子及γ射线环境中开展了耐辐照试验,并对含26%(质量分数,下同)和31%B4C的B4C/6061Al复合材料的老化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去离子水中经受3.99×1019nvt的快中子注量和3.30×1011radγ射线辐照后,试样表面颜色变深,但... 在快中子及γ射线环境中开展了耐辐照试验,并对含26%(质量分数,下同)和31%B4C的B4C/6061Al复合材料的老化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去离子水中经受3.99×1019nvt的快中子注量和3.30×1011radγ射线辐照后,试样表面颜色变深,但无明显的局部腐蚀和变形,辐照后B4C颗粒尺寸无明显变化,没有脱落现象;辐照后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硬度略有增加,伸长率下降,有一定的辐照效应;辐照前后试样尺寸变化不明显,有轻微的增厚现象,说明表面形成了铝的氧化膜;辐照后材料密度略有降低,但仍然接近理论密度;辐照前后10 B面密度基本没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4c/6061Al复合材料 辐照试验 老化 10b面密度
下载PDF
中子吸收用B4C/6061Al复合材料在硼酸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6
作者 李宁 郑越 +3 位作者 韩雨 王宇欣 吴明 王全兆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15,共6页
对B4C/6061Al复合材料分别进行酸洗、阳极化和喷丸处理,研究了其在硼酸水溶液(90℃)中的均匀腐蚀、缝隙腐蚀和包覆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酸洗、阳极化、喷丸处理试样腐蚀不同时间后的质量、厚度、密度均变化不大;阳极化和喷丸处理试样均... 对B4C/6061Al复合材料分别进行酸洗、阳极化和喷丸处理,研究了其在硼酸水溶液(90℃)中的均匀腐蚀、缝隙腐蚀和包覆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酸洗、阳极化、喷丸处理试样腐蚀不同时间后的质量、厚度、密度均变化不大;阳极化和喷丸处理试样均匀腐蚀后未呈现明显腐蚀现象,酸洗处理复合材料表面颜色随腐蚀时间延长而加深;缝隙腐蚀后,不同表面处理试样非模拟缝隙腐蚀区表面状态良好,而模拟缝隙腐蚀区的腐蚀程度较为严重;包覆腐蚀后,不同表面处理试样均发生局部腐蚀,生成了絮状的铝氧化物,阳极化处理试样的阳极化膜局部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4c/6061Al复合材料 中子吸收 表面处理 硼酸水溶液 腐蚀
下载PDF
B4C/6061Al复合材料中子吸收板在高温和装卸料模拟工况下的老化行为
7
作者 郑越 袁炜 +3 位作者 卢可可 崔岚 吴明 王全兆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6-51,共6页
对B4C质量分数分别为26%和31%的B4C/6061铝合金(6061Al)复合材料中子吸收板在高温(400℃)和装卸料模拟工况(硼酸水浸泡→去离子水清洗→高温干式运输过程)下进行老化试验,通过拉伸性能、尺寸、质量、密度等变化分析了其老化行为。结果表... 对B4C质量分数分别为26%和31%的B4C/6061铝合金(6061Al)复合材料中子吸收板在高温(400℃)和装卸料模拟工况(硼酸水浸泡→去离子水清洗→高温干式运输过程)下进行老化试验,通过拉伸性能、尺寸、质量、密度等变化分析了其老化行为。结果表明:2种复合材料中子吸收板在高温老化过程中的性能稳定,尺寸、质量、密度、B4C含量及10B面密度均无明显变化,高温老化后375℃及室温拉伸性能随老化时间的延长未发生明显变化;模拟工况试验后矩形试样表面无明显的局部腐蚀现象,包覆试样表面局部腐蚀形成氧化膜,试验前后试样的厚度、质量、密度和10B面密度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4c/6061铝合金复合材料 中子吸收板 高温环境 模拟工况 老化行为
下载PDF
B_4C增强相颗粒粒度对Al基复合板材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宇力 张鹏 +2 位作者 高占平 王保东 王文先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1-616,共6页
在颗粒增强相B4C质量分数相同的情况下,研究颗粒尺寸对B4C/6061Al复合材料轧制板材抗拉强度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能谱分析等对B4C/6061Al复合材料板材的组织和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B4C颗... 在颗粒增强相B4C质量分数相同的情况下,研究颗粒尺寸对B4C/6061Al复合材料轧制板材抗拉强度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能谱分析等对B4C/6061Al复合材料板材的组织和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B4C颗粒尺寸的减小,板材相对密度降低,抗拉强度提高,当加入颗粒尺寸不一的混合型B4C颗粒时,试件中的缺陷明显减少,相对密度显著提高,抗拉强度相对单一B4C粒度制备的复合材料提高18%;复合材料板材轧制方向和横向方向的试件拉伸试验表明,试样的纵向抗拉强度比横向提高15%。并探讨了B4C颗粒尺寸对复合材料板材强度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4c/6061Al 复合材料 颗粒粒度 抗拉强度 断口形貌
下载PDF
高含量B_4C/Al基复合材料磨损行为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鹏 张哲维 +2 位作者 陈洪胜 王文先 王保东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0-113,共4页
对质量分数分别为20%、30%和40%的高含量B4C/Al基复合材料的磨损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颗粒含量、载荷变化以及磨损时间对该复合材料磨损性能的影响,探索了该复合材料磨损过程的微观机制。结果表明:B4C/Al基复合材料的磨擦系数随B4C含... 对质量分数分别为20%、30%和40%的高含量B4C/Al基复合材料的磨损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颗粒含量、载荷变化以及磨损时间对该复合材料磨损性能的影响,探索了该复合材料磨损过程的微观机制。结果表明:B4C/Al基复合材料的磨擦系数随B4C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材料耐磨损性能随B4C硬质颗粒含量的增加而提高;随载荷从30 N增加到70 N,B4C/Al复合材料的磨擦系数先减小再增加,材料磨损速率随载荷增加而增大。随磨损进行,整个磨损过程体现出阶段性的变化,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先减小再增加,磨损速率先缓慢增大,然后较快增长。高含量B4C/Al基复合材料磨损过程主要表现为犁削磨损和黏着磨损的磨损方式,同时还伴随有氧化磨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4c颗粒 6061铝合金 金属基复合材料 磨损性能 显微组织
下载PDF
B_4C/6061Al中子吸收材料微观结构及其力学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洪胜 王文先 +4 位作者 李宇力 张鹏 张哲维 武翘楚 张琳琳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42-1847,共6页
采用真空热压后轧制的方法(VHPR)成功制备了混合粒径增强的B4C/6061Al中子吸收材料,B4C含量分别为0%、20%、30%和40%(体积分数)。对中子吸收材料的微观组织形貌及其界面行为进行了观察,对材料的拉伸强度及断口进行了测试分析,对强化机... 采用真空热压后轧制的方法(VHPR)成功制备了混合粒径增强的B4C/6061Al中子吸收材料,B4C含量分别为0%、20%、30%和40%(体积分数)。对中子吸收材料的微观组织形貌及其界面行为进行了观察,对材料的拉伸强度及断口进行了测试分析,对强化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6061Al基体构成了空间网络结构,界面结合处为冶金结合,界面扩散层厚度可达5μm,随着B_4C颗粒含量的增加,中子吸收材料内部小粒径B_4C颗粒出现了局部的团聚现象。中子吸收材料的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断裂方式主要为沿界面开裂和B_4C颗粒的解理断裂。中子吸收材料经过多道次的轧制以后,基体铝晶粒得到细化,在B_4C颗粒周围出现了大的塑性变形区,轧制同时也提高了B_4C颗粒在基体铝中的分布均匀性,减少材料内部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热压 轧制 b4c/6061 中子吸收 界面扩散
原文传递
B_4C/6061Al中子吸收材料FSW接头的纳米压痕和拉伸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洪胜 王文先 +3 位作者 聂慧慧 李宇力 张鹏 武翘楚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2-398,共7页
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了30vol%B_4C/6061Al中子吸收材料板材。通过搅拌摩擦焊(FSW)的方法对4 mm厚30vo1%B_4C/6061A1中子吸收材料板材进行对接焊接,获得了表面成形良好的焊缝。采用纳米压痕法对FSW焊接接头的焊核(WZ)、热力影响区(TM... 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了30vol%B_4C/6061Al中子吸收材料板材。通过搅拌摩擦焊(FSW)的方法对4 mm厚30vo1%B_4C/6061A1中子吸收材料板材进行对接焊接,获得了表面成形良好的焊缝。采用纳米压痕法对FSW焊接接头的焊核(WZ)、热力影响区(TMAZ)、热影响区(HAZ)和母材(BM)4个区域中的微区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对焊接接头的拉伸性能进行了测试。运用扫描电镜对压痕的微观形貌和拉伸断口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同一区域中,随着距颗粒/基体界面距离d(d<11μm)的增加,微区的硬度和弹性模量总体呈现降低趋势。在微区数值均值化后,不同区域的硬度和弹性模量由高到低为WZ、TMAZ、BM和HAZ,压入功恢复率在WZ、TMAZ、HAZ和BM依次为28.10%、25.14%、31.76%和29.30%。在焊接接头不同区域出现性能差别的原因是由于在FSW过程中不同区域的塑性变形程度和热循环作用不同导致的,FSW接头强度可达母材的85.7%,断裂部位在HAZ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b4c/6061A1中子吸收材料 搅拌摩擦焊 纳米压痕
原文传递
高含量B_4C/6061Al复合材料热处理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宇力 王文先 +2 位作者 陈洪胜 赵骏超 王保东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2-26,共5页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30%B4C/6061Al复合材料坯料,经过二次加工(挤压+轧制)后得到复合材料板材,对板材进行T6(530℃保温2 h后中温水淬,175℃时效6.5 h)热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O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热处理前后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形...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30%B4C/6061Al复合材料坯料,经过二次加工(挤压+轧制)后得到复合材料板材,对板材进行T6(530℃保温2 h后中温水淬,175℃时效6.5 h)热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O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热处理前后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形貌进行观察,运用显微硬度仪和万能拉伸试验机对复合材料的热处理前后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退火态时观察到再结晶晶粒和少量位错;时效态时观察到大量的位错和析出相。热处理状态对复合材料伸长率无明显的影响,但对材料的硬度和抗拉强度影响较大,B4C/6061Al复合材料经T6热处理后硬度和抗拉强度分别提高了15%和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6热处理 b4c/6061Al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TEM形貌
原文传递
Microstructure and Dynamic Compression Properties of PM Al6061/B_4C Composite 被引量:1
13
作者 Hong-Sheng Chen Wen-Xian Wang +3 位作者 Hui-Hui Nie Yu-Li Li Qiao-Chu Wu Peng Zhang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1214-1221,共8页
Aluminum 6061 matrix composite reinforced by 35 wt% B4 C particle was fabricated by power metallurgy method. Then, the as-deformed composite was tested by quasi-static(0.001 s-1) and dynamic(760-1150 s-1) compress... Aluminum 6061 matrix composite reinforced by 35 wt% B4 C particle was fabricated by power metallurgy method. Then, the as-deformed composite was tested by quasi-static(0.001 s-1) and dynamic(760-1150 s-1) compression experiments. The Johnson-Cook plasticity model was employed to model the flow behavior. The damage mechanism of composite was analyzed through the microstructure observa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4 C particles exhibited uniform distribution and no deleterious reaction product Al4C3 was found in the composite. Al6061/B4 C composite showed high yield strength, moderate strain rate sensitivity and strain hardening under the dynamic loading, and a constitutive model under dynamic compression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Johnson-Cook model, and accorded well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microstructure damage was dominated by particle fracture and interface debonding, and the disloca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composite at a higher strain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er metallurgy Dynamic compression Johnson-cook model ai6061/b4c composite
原文传递
B4C/6061Al复合材料热压缩断裂行为的多尺度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丽 张鹏飞 +3 位作者 王全兆 肖伯律 马宗义 于涛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11-918,共8页
运用实验和模拟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B4C/6061Al复合材料的热压缩断裂行为,确定了损伤模型及损伤参数。建立了单向多尺度有限元模型,分析了B4C/6061Al复合材料的细观损伤机理。结果表明,由于B4C/6061Al复合材料内部不均匀的细观结构,... 运用实验和模拟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B4C/6061Al复合材料的热压缩断裂行为,确定了损伤模型及损伤参数。建立了单向多尺度有限元模型,分析了B4C/6061Al复合材料的细观损伤机理。结果表明,由于B4C/6061Al复合材料内部不均匀的细观结构,剪切损伤模型不能预测其断裂行为,而GTN损伤模型能准确预测B4C/6061Al复合材料的热压缩断裂行为。通过与实验结果的比较,确定了31% B4C/6061Al (质量分数)复合材料的GTN模型损伤参数,从而使模拟和实验获得的裂纹深度和载荷-位移曲线高度一致。此外,利用单向多尺度有限元法准确地分析了B4C/6061Al复合材料热压缩过程的细观损伤机理,即热压缩过程中出现的宏观裂纹是由颗粒的脆性断裂、基体和界面的脱黏以及基体的延性损伤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4c/6061Al复合材料 热压缩 多尺度法 断裂
原文传递
Constitutive equation and model validation for a 31 vol.% B_4Cp/6061Al composite during hot compression 被引量:9
15
作者 L. Zhou C. Cui +3 位作者 Q.Z. Wang C. Li B.L. Xiao Z.Y. Ma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1730-1738,共9页
An accurate constitutive equation is essential to understanding the flow behavior of B4C/A1 compos-ites during the hot deformation. However, the constitutive equations developed previously in literature are generally ... An accurate constitutive equation is essential to understanding the flow behavior of B4C/A1 compos-ites during the hot deformation. However, the constitutive equations developed previously in literature are generally for low strain rate deformation. In the present work, we modified the general consti-tutive equation and take the high strain rate correction into account. The constitutive equation for a 31 vol.% B4Cp/6061AI composite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flow stresses measured during isothermal hot compression at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375 to 525 ℃ and strain rates from 0.01 to 10 s^-1. The experimental flow stresses were corrected by considering temperature-dependent Arrhenius factor. The modified equation was then verified by using DEFORM-3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o simulate the exper-imental hot compression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ified equation successfully predicts flow stress, load-displacement, and the temperature rise. This helps to optimize the hot deformation process, and to obtain desirable properties, such as reduced porosity and homogenous particle distribution in B4C/AI compo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S b4c/ai constitutive equation Hot compression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Corrosion Behavior of B_4C/6061Al Neutron Absorber Composite in Different H_3BO_3 Concentration Solutions
16
作者 Yu-Li Li Wen-Xian Wang +2 位作者 Hong-Sheng Chen Jun Zhou Qiao-Chu Wu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1037-1046,共10页
In this study, 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 tests, full-soak corrosion tests and associated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corrosion behaviors of B4C/6061Al neutron absorber composites(NACs) ... In this study, 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 tests, full-soak corrosion tests and associated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corrosion behaviors of B4C/6061Al neutron absorber composites(NACs) manufactured by powder metallurgy method in solutions having different boric acid(H3BO3) concentrations(500, 2500 and 10,000 ppm). In 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 tests, B4C/6061Al NACs demonstrate the highest(short-term) corrosion resistance in the 2500 ppm H3BO3 solution. While for full-soak corrosion tests, the B4C/6061Al NACs show the highest(long-term) corrosion resistance in the 500 ppm H3BO3 solution. This difference is found to be mainly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different surface morphologies during these two different corrosion tests. As noticed, a layer of Al(OH)3was formed on the composite surface during full-soak corrosion tests, but it cannot be found in the 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 tests. The full-soak corrosion mechanism of the B4C/6061Al NACs in the H3BO3 solution is found to be primarily determined by the dynamic balance between the formation and dissolution rates of the oxide film, which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density of H~+ ions in the 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4c/6061Al NAcs Powder metallurgy 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 Full-soak corrosion
原文传递
新/乏燃料贮存格架用中子吸收材料B4C—AI复合物
17
作者 张玲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2015年第7期79-81,共3页
核电站运营期间,每间隔一定周期要对燃耗后的核燃料即乏燃料进行更换,并将其贮存到附近的乏燃料贮存水池内,待乏燃料的放射性衰减到可接受操作水平后才会转运到后续处理厂进行处理。乏燃料具有相当高的放射性,在贮存过程中,将不断... 核电站运营期间,每间隔一定周期要对燃耗后的核燃料即乏燃料进行更换,并将其贮存到附近的乏燃料贮存水池内,待乏燃料的放射性衰减到可接受操作水平后才会转运到后续处理厂进行处理。乏燃料具有相当高的放射性,在贮存过程中,将不断释放y射线和中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燃料贮存格架 中子吸收材料 复合物 b4c ai 后续处理 操作水平 贮存过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