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Frequency of the v-AKT Murine Thym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ue 1 Gene Amplification among Sudanese Women with Ovarian Cancer: A Cross-Sectional Study
1
作者 Rawia Eljaili Elmassry Aisha Osman Mohammed +7 位作者 Amina Ibrahim Badawy Rasha Saad Abdalhamid Huda Abdalla Eltahir Safa Abass Mohammed Hammad Yahia Abdou Adil Abdelrahim Yousif Zubaida Abohumeda Adam Nazik Elmalaika Husaim 《Open Journal of Genetics》 2023年第2期75-82,共8页
Background: Protein kinase B (AKT/PKB) family is frequently amplified in ovarian cancer (OC). To the greatest of our knowledge, there is a lack of published reports about the amplification of the genes belonging to th... Background: Protein kinase B (AKT/PKB) family is frequently amplified in ovarian cancer (OC). To the greatest of our knowledge, there is a lack of published reports about the amplification of the genes belonging to the AKT family among Sudanese women with OC. 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ct the AKT1 gene amplification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tumour types, grades, and ages among Sudanese women with OC, bearing in mind the ethnic variation. Methods: This institution-based study included 79 cases of women diagnosed with ovarian cancer (OC) at Omdurman Maternity Hospital in the period 2013-2018. Formalin-fixed, paraffin-embedded (FFPE) tissue sections were used to extract RNA. AKT1 gene amplification was assessed using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Results: The mean age (±SD) of included women was 49.29 (±13.612). The amplification of AKT1 gene was observed in 18/79 (22.8%) of OC women, with a high frequency in women with undifferentiated 1/2 (50%), clear cell 2/6 (33.3%), mucinous 3/11 (27.3%), endometrioid 3/17 (17.6%), and serous carcinomas 5/30 OC (16.7%). High frequency was seen in women with low (26.3%;n = 10/28) rather than in higher (19.5%;n = 8/33) grade carcinoma, and in older (25.8%;n = 8/23) rather than younger (18.2%;n = 2/9) women.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AKT1 gene amplification and tumour types, grades, and ages of women was observed (Fisher’s Exact test: p = 0.405, 0.593 and 0.851,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AKT1 gene amplification arises in around one-fifth of Sudanese women with ovarian cancer (OC). It is seen more in undifferentiated, clear cell, and mucinous tumours types, and more frequently in low tumour grade and older women, but not to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level. These outcomes sustenance previous studies suggesting that activated AKT genes have a vital role in OC progression and may offer a plan for targeted therapy and prognostic eval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kt1 gene Amplification Ovarian Cancer Cross-Sectional Study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SUDAN
下载PDF
盐生植物小花碱茅K^+通道PtAKT1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郭强 周向睿 +4 位作者 王沛 张金林 包爱科 伍国强 王锁民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83-688,共6页
为研究小花碱茅(Puainellia tenuiflora)K+/Na+选择吸收分子机制,根据已报道的其他植物AKT1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简并性引物,以小花碱茅根部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克隆出AKT1基因,以期为小花碱茅AKT1全长基因的克隆、表达调控及... 为研究小花碱茅(Puainellia tenuiflora)K+/Na+选择吸收分子机制,根据已报道的其他植物AKT1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简并性引物,以小花碱茅根部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克隆出AKT1基因,以期为小花碱茅AKT1全长基因的克隆、表达调控及其作物改良的研究奠定基础。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长度大约为1019 bp,编码339个氨基酸;所得序列与GenBank中注册的高等植物AKT1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均在85%以上,与其他AKT1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7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碱茅 akt1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Survivin、caspase-3及AKT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2
3
作者 樊勇军 冯一中 +1 位作者 李海 郑晓娟 《实用癌症杂志》 2010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survivin、caspase-3和AKT1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以及三者在大肠腺癌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8例大肠腺癌、12例大肠腺瘤和10例正常大肠黏膜中survivin、caspase-3和AKT1的表达情况,... 目的探讨survivin、caspase-3和AKT1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以及三者在大肠腺癌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8例大肠腺癌、12例大肠腺瘤和10例正常大肠黏膜中survivin、caspase-3和AKT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大肠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大肠腺癌中survivin、caspase-3以及AKT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6%(45/58)、32.8%(19/58)及70.7%(41/58)。Survivin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高于大肠腺瘤以及正常大肠黏膜(P<0.05,P<0.05),cspase-3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低于正常大肠黏膜(P<0.05),AKT1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P<0.05)。Survivin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关系密切(P<0.05),caspase-3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P<0.05),AKT1的表达与TNM分期关系密切(P<0.05)。Survivin的表达与caspase-3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AKT1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Survivin与AKT1在大肠腺癌中高表达,caspase-3在大肠腺癌中低表达,且survivin与caspase-3的表达显著负相关,survivin与AKT1的表达显著正相关,提示survivin可能下调caspase-3的表达而上调AKT1的表达,共同促进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腺癌 SURVIVIN基因 CASPASE-3基因 akt1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AKT1基因rs113021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田莉 谢惠芳 孙高峰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757-759,762,共4页
目的探讨AKT1基因rs113021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法,选择原发性肝癌患者127例(病例组)、肝癌高危者81例(内对照组)、健康体检者103例(外对照组),采用聚合酶联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 目的探讨AKT1基因rs113021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法,选择原发性肝癌患者127例(病例组)、肝癌高危者81例(内对照组)、健康体检者103例(外对照组),采用聚合酶联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AKT1基因rs1130214位点的基因多态性。结果病例组AKT1基因rs1130214位点等位基因G和T的频率分别为76.8%(195/254)和23.2%(59/254),内对照组分别为68.1%(109/160)和31.9%(51/160),外对照组分别为62.1%(128/206)和37.9%(78/206)。3组各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P=0.003)。病例组rs1130214基因型分布纯合子TT型、野生型GG型、杂合子GT型分别为3例(2.3%)、71例(55.9%)和53例(41.7%);内对照组中为4例(5.0%)、33例(41.3%)和43例(53.8%),外对照组为9例(8.7%)、34例(33.0%)和60例(58.3%),3组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P=0.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野生纯合子GG基因型相比,发生肝癌的概率为2.54倍(OR=2.41,95%CI:1.48~4.35),为原发性肝癌的易感基因。结论 AKT1基因rs1130214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有关,突变基因型(GT+TT)可能是原发性肝癌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akt1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人akt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沈岚 李霞 +3 位作者 张自峰 苏金 刘新平 药立波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77-580,共4页
目的:构建带有flag标签的人akt1及豆蔻酰化akt1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方法:应用RT -PCR的方法从人牙髓组织mRNA中出akt1和myr -akt1基因,并在其C 末端带上含24bp的flag标签,克隆到pMD- 18T载体... 目的:构建带有flag标签的人akt1及豆蔻酰化akt1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方法:应用RT -PCR的方法从人牙髓组织mRNA中出akt1和myr -akt1基因,并在其C 末端带上含24bp的flag标签,克隆到pMD- 18T载体并测序,再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1( +),酶切鉴定正确后采用脂质体法瞬时转染COS- 7细胞,Westernblot检测flag akt1 及flag m-yr- akt1 在细胞中的表达,同时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 结果:测序证实从人牙髓组织mRNA中扩增出的flag akt1及flag -myr -akt1融合基因的序列以及读框全部正确;脂质体法转染COS 7后检测到预期目的蛋白的表达. 流式细胞术的结果显示当AKT1过度表达以及过度活化时对COS- 7细胞周期未产生明显影响. 结论:成功构建了C 末端带flag标签的akt1及豆蔻酰化akt1 真核表达载体,并使其在真核细胞COS- 7中表达.但是AKT1对细胞周期的调控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kt1基因 豆蔻酰化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克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PIK3CA基因突变与AKT1/2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蒋健坤 莫维光 《广西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PIK3CA基因第9、20外显子点突变率及其与AKT1/2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和SSCP-PCR(单链构象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42例结直肠癌组织AKT1/2蛋白表达情况和PIK3CA基因第9、20外显子突变...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PIK3CA基因第9、20外显子点突变率及其与AKT1/2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和SSCP-PCR(单链构象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42例结直肠癌组织AKT1/2蛋白表达情况和PIK3CA基因第9、20外显子突变情况,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大肠黏膜作对照。结果AKT1/2蛋白在PIK3CA基因突变组中比无突变对照组有更高表达(P<0.05);AKT1/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P<0.05);AKT1/2蛋白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癌组织浸润程度、临床分期有关(P<0.05);14.3%(6/42)的结直肠癌存在PIK3CA基因突变;PIK3CA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突变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黏膜(P<0.05)。PIK3CA基因突变与AKT1/2蛋白阳性表达低度相关。结论PIK3CA基因在结直肠癌中存在高频率突变,该基因的突变导致AKT1/2蛋白表达上调,可能在结直肠癌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直肠癌 PIK3CA基因 akt1/2 SSCP-PCR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AKT1基因嵌合突变致Proteus综合征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明圣 刘华祯 +3 位作者 张天楠 周煜 凌超 邱正庆 《北京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304-307,共4页
目的对1例AKT1基因嵌合突变致Proteus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遗传学特点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方法对2015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儿科收治的1例Proteus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以“Proteus syndrome”“Proteus综... 目的对1例AKT1基因嵌合突变致Proteus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遗传学特点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方法对2015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儿科收治的1例Proteus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以“Proteus syndrome”“Proteus综合征”为检索词,分别检索Pubmed数据库及中文数据库截至2020年7月收录的文献,对行基因检测的Proteus综合征病例进行文献复习,总结该病临床特征和遗传学特点。结果患儿,女,2岁9个月,生后3个月起逐渐出现面部、头颅、肢体进行性不对称生长。查体:面容不对称,左侧额骨突出。左侧肢体较右侧肢体过度生长,脚底可见脑回状组织痣,颈部及下腹部可见表皮痣。患儿病变组织中检出AKT1基因嵌合突变(c.49G>A,变异频率为25%),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DNA均未检出该突变。文献复习9例患者,均在儿童期起病,4例合并肿瘤,7例病变组织中检出AKT1基因嵌合突变。结论Proteus综合征常累及皮肤、骨骼、脂肪和中枢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不对称的过度生长,易合并肿瘤。病变组织中发现AKT1基因嵌合突变有助于本病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EUS综合征 akt1基因 嵌合突变
下载PDF
检测AKT1基因E17K突变的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HRM) 被引量:1
8
作者 任浩洋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26期6405-6408,共4页
建立并优化HRM方法检测AKT1基因的E17K(49G>A)突变,并在85例非小细胞肺癌中应用该法检测AKT1基因的E17K突变。设计、合成针对AKT1基因的E17K突变的引物、探针,优化不对称PCR条件及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基因突变分析方法。对85例非... 建立并优化HRM方法检测AKT1基因的E17K(49G>A)突变,并在85例非小细胞肺癌中应用该法检测AKT1基因的E17K突变。设计、合成针对AKT1基因的E17K突变的引物、探针,优化不对称PCR条件及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基因突变分析方法。对85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提取的基因组DNA,应用HRM基因突变分析方法和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了AKT1基因的E17K突变情况。经优化后,设计的引物在不对称PCR反应条件下可扩增出良好的条带。检测探针与野生型模板的扩增产物杂交后,其解链温度要高于与突变型产物杂交的解链温度。野生型和突变型的质粒模板所产生的熔解曲线可见显著差异,相应的Tm值相差约3.5℃。经HRM基因突变分析方法和直接测序法检测,在85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检测到1例AKT1基因的E17K位点为杂合突变型,其余均为野生型。本研究建立的对AKT1E47K突变检测的HRM方法是一种灵敏、准确、快速的方法。另外,本研究仅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发现频率极低的AKT1E47K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 akt1基因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AKT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脑膜瘤易感性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黄冠又 郝淑煜 +4 位作者 冯洁 王亮 张力伟 张俊廷 吴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0-374,共5页
目的研究AKT1基因多态性与脑膜瘤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脑膜瘤患者200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200例血液标本并提取DNA,应用SNaPshot基因分型技术对AKT1基因多态位点rs1130214、rs2... 目的研究AKT1基因多态性与脑膜瘤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脑膜瘤患者200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200例血液标本并提取DNA,应用SNaPshot基因分型技术对AKT1基因多态位点rs1130214、rs2494746和rs2494752检测,分析AKT1基因多态性与脑膜瘤的易感性。结果AKT1 rs1130214基因频率在脑膜瘤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99,P=0.510)。AKT1基因多态位点rs2494746和rs2494752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s2494746:χ^(2)=9.236,P=0.010;rs2494752:χ^(2)=9.044,P=0.012)。AKT1位点rs2494746在隐性和加性模型中,携带G等位基因个体脑膜瘤发病风险均增加(P<0.05)。rs2494752在隐性模型下,携带G等位基因个体患脑膜瘤风险增加(P<0.05)。单体型分析结果显示3个单体型(CCA、CGA和CGG)频率在脑膜瘤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KT1基因多态位点rs2494746和rs2494752与脑膜瘤遗传易感性相关,两位点遗传变异均可显著增加脑膜瘤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kt1基因 脑膜瘤 基因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单体型 连锁不平衡
下载PDF
miR-34a-5p及AKT1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冯婉琴 邓月秀 马颖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3-508,共6页
目的探讨miR-34a-5p及AKT1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SC)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6月因良性妇科疾病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妇产科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91例,分为EM组... 目的探讨miR-34a-5p及AKT1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SC)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6月因良性妇科疾病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妇产科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91例,分为EM组(n=68)与非EM组(n=23),获取其子宫内膜组织,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法检测miR-34a-5p及AKT1基因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使用脂质体-3000将miR-34a-5p mimic和阴性对照RNA(miR-NC)对ESC细胞进行转染,构建miR-34a-5p mimic组及miR-NC组细胞模型,培养12、24、48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采用细胞迁移、侵袭、凋亡及自噬能力实验检测miR-34a-5p对ESC增殖、迁移、侵袭、凋亡及自噬的影响。结果EM组子宫内膜组织中的miR-34a-5p阳性表达率低于非EM组(16.2%vs.82.6%,χ~2=34.323,P<0.001),AKT1阳性表达率高于非EM组(72.1%vs.30.4%,χ~2=12.581,P<0.001)。miR-NC组培养12、24、48 h后的细胞增殖率均高于miR-34a-5p mimi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NC组细胞迁移能力(65.00%±5.00%)高于miR-34a-5p mimic组(30.67%±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5,P<0.05);miR-NC组的侵袭能力较miR-34a-5p mimic组明显增强[(88.0±8.5)个vs.(32.3±6.1)个,t=9.179,P<0.05];miR-NC组的细胞凋亡率(9.33%±3.51%)明显低于miR-34a-5p mimic组(18.00%±2.00%);miR-NC组中LC3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miR-34a-5p mimic组[(0.19±0.04)vs.(0.39±0.03),t=8.02,P<0.05]。结论miR-34a-5p可能通过靶向AKT1基因来影响ESC的增殖、迁移、侵袭、凋亡及自噬功能,从而参与EM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miR-34a-5p akt1基因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miR-34a-5p靶向AKT1基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侵袭及自噬的调控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敏娟 邓月秀 马颖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76-782,共7页
目的研究微小RNA-34a-5p(miR-34a-5p)靶向AKT1基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SCs)侵袭及自噬的调控作用。方法原代分离、培养EM患者ESCs,构建negative control RNA(NC)及mimic细胞模型,采用双荧光肾素酶报告系统验证miR-34... 目的研究微小RNA-34a-5p(miR-34a-5p)靶向AKT1基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SCs)侵袭及自噬的调控作用。方法原代分离、培养EM患者ESCs,构建negative control RNA(NC)及mimic细胞模型,采用双荧光肾素酶报告系统验证miR-34a-5p与AKT1基因存在结合位点,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并验证2组细胞miR-34a-5p和AKT1基因的表达及调控关系;检测miR-34a-5p对ESCs的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的影响。结果EM患者ESCs中miR-34a-5p较非EM患者明显降低,而AKT1基因的表达明显升高,且两者变化呈负相关;miR-34a-5p通过特异性结合AKT1基因的3’UTR区对AKT1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转染miR-34a-5p mimic可使ESCs中miR-34a-5p表达升高,AKT1基因表达降低,同时使ESCs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增强,而凋亡及自噬能力下降。结论miR-34a-5p靶向AKT1基因促进ESCs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降低其凋亡及自噬能力,可能在EM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微小RNA-34a-5p akt1基因 子宫内膜基质细胞
下载PDF
AKT1基因PH结构域在亚洲胃肠道肿瘤中的变异研究
12
作者 李玉琴 孙泯丹 +2 位作者 李丽娜 田中康雄 小俣政男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73-1175,共3页
目的分析AKT1基因PH(the pleckstrin homology,PH)结构域第4外显子的碱基序列,探讨中国人和日本人AKT1基因突变与胃肠道肿瘤的关系。方法采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捕获胃癌组织和大肠癌组织的肿瘤细胞,以这些标本的基因组DNA为模板,用聚合... 目的分析AKT1基因PH(the pleckstrin homology,PH)结构域第4外显子的碱基序列,探讨中国人和日本人AKT1基因突变与胃肠道肿瘤的关系。方法采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捕获胃癌组织和大肠癌组织的肿瘤细胞,以这些标本的基因组DNA为模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AKT1基因PH结构域,PCR产物经纯化后直接测序。结果分析测序图发现AKT1基因PH结构域第4外显子第49核苷酸没有出现点突变。结论中国人和日本人的胃肠道肿瘤的AKT1基因PH结构域没有出现点突变,与胃肠道肿瘤发生发展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kt1基因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 胃癌 大肠癌 突变
下载PDF
海神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13
作者 殷悦涵 孙丽颖 田文 《罕见病研究》 2023年第4期626-632,共7页
海神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错构综合征,以肢体不对称的、不成比例的过度生长、结缔组织痣、血管畸形等为形态学特点。其发病机制为位于染色体14q323的AKT1基因发生嵌合性体细胞突变。该病的罕见程度及临床表型变化之多给其诊断和治... 海神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错构综合征,以肢体不对称的、不成比例的过度生长、结缔组织痣、血管畸形等为形态学特点。其发病机制为位于染色体14q323的AKT1基因发生嵌合性体细胞突变。该病的罕见程度及临床表型变化之多给其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目前国际通用的诊断标准条目繁杂,在临床应用时可操作性较差。在治疗方面,手术只能改善过度生长的症状,而不能阻止疾病进展。本文综述了海神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及围术期处理,并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提出了高度疑诊为海神综合征的形态学表现,强调对病变组织进行基因检测是诊断的金标准,靶向治疗可能是治疗海神综合征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神综合征 akt1基因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黄花倒水莲下调miR-369对LPS诱导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代天 杨萍 +3 位作者 赵谦 刘泰民 蒋品 张苏川(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462-2467,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花倒水莲(PFH)下调miR-369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大鼠心肌细胞H9c2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LPS组、LPS+PFH组和LPS+PFH+转染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qRT-PC... 目的:探讨黄花倒水莲(PFH)下调miR-369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大鼠心肌细胞H9c2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LPS组、LPS+PFH组和LPS+PFH+转染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qRT-PCR检测miR-369和AKT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AKT1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369是否靶向AKT1。结果:LPS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升高,细胞中miR-369表达升高,AKT1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FH处理后心肌细胞中miR-369表达降低,AKT1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降低,其中3 g/kg的PFH效果最好;抑制miR-369表达后LPS诱导的心肌细胞增殖抑制率降低,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升高,Bax蛋白表达及心肌细胞凋亡率降低,而过表达miR-369可逆转PFH对LPS诱导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369靶向负调控AKT1表达;抑制AKT1表达逆转了PFH对LPS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论:PFH下调miR-369,靶向激活AKT1活性,保护LPS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心肌细胞 脂多糖 黄花倒水莲 miR-369 akt1基因
下载PDF
非NF2突变型颅底脑膜瘤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15
作者 黄冠又 郝淑煜 +4 位作者 冯洁 王亮 张力伟 张俊廷 吴震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6期40-45,共6页
目的探讨非NF2基因突变AKT1(E17K)、SMO(L412F)、KLF4(K409Q)和TRAF7(G536S)型颅底脑膜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92例颅底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所有脑膜瘤样本进行Sanger基因测序,检测4个非NF2点突变:AKT1(E17K)、SMO(L412F)... 目的探讨非NF2基因突变AKT1(E17K)、SMO(L412F)、KLF4(K409Q)和TRAF7(G536S)型颅底脑膜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92例颅底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所有脑膜瘤样本进行Sanger基因测序,检测4个非NF2点突变:AKT1(E17K)、SMO(L412F)、KLF4(K409Q)和TRAF7(G536S)。结果92例颅底脑膜瘤中共检测出24例非NF2突变型脑膜瘤,1例为WHO 2级(非典型性),23例为WHO 1级。其中,AKT1(E17K)突变7例,SMO(L412F)突变7例,KLF4(K409Q)突变8例,TRAF7(G536S)突变2例。AKT1(E17K)、SMO(L412F)和KLF4(K409Q)突变型多为脑膜上皮型和过渡型,KLF4(K409Q)和TRAF7(G536S)突变型主要为分泌型。KLF4(K409Q)突变型和TRAF7(G536S)突变型的肿瘤体积较小。较小的肿瘤体积对于预测KLF4(K409Q)和TRAF7(G536S)突变型脑膜瘤有一定特异性和敏感性(AUC分别为0.784和0.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KT1(E17K)、SMO(L412F)和TRAF7(G536S)突变型多好发于颅底中线。KLF4(K409Q)突变型肿瘤多位于颅内右侧,其中4例(50%)位于岩斜区。结论非NF2基因突变脑膜瘤多好发于颅底中线处,病理级别多为WHO 1级,AKT1(E17K)和SMO(L412F)突变型病理亚型多为脑膜上皮型和过渡型,分泌型多见于KLF4(K409Q)和TRAF7(G536S)突变型。KLF4(K409Q)和TRAF7(G536S)突变型肿瘤体积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颅底 基因突变 akt1 KLF4 SMO TRAF7
下载PDF
变形综合征1例
16
作者 罗娟 梁盼盼 马寒 《皮肤科学通报》 2020年第1期128-130,共3页
本文报道一例患者男,4岁,自幼出现右足底皮肤脑回状增生,伴右侧下肢肢体发育异常,较左侧延长;左侧大腿外侧可见大片境界清楚的不规则红斑,压之不褪色。右足底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皮突变平,真皮内胶原纤维组织增生致密,呈束状排... 本文报道一例患者男,4岁,自幼出现右足底皮肤脑回状增生,伴右侧下肢肢体发育异常,较左侧延长;左侧大腿外侧可见大片境界清楚的不规则红斑,压之不褪色。右足底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皮突变平,真皮内胶原纤维组织增生致密,呈束状排列。局部组织基因检测结果提示AKT1基因突变。诊断为变形综合征。本篇对此病进行简要综述,以供开阔临床相似患者的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综合征 akt1基因 综述
下载PDF
AKT1基因嵌合性体细胞突变导致Proteus综合征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杨 傅文贞 +2 位作者 何进卫 岳华 章振林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08-513,共6页
目的分析1例罕见的Proteu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进行致病基因突变研究和手术治疗干预,同时复习相关文献。方法详细收集Proteus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生化及放射学检查等辅助检查,采集患者外周血及病变指骨手术样本,分别抽提DNA进行... 目的分析1例罕见的Proteu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进行致病基因突变研究和手术治疗干预,同时复习相关文献。方法详细收集Proteus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生化及放射学检查等辅助检查,采集患者外周血及病变指骨手术样本,分别抽提DNA进行AKT1基因的Sanger测序,并在患者、其父母及25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进行致病基因突变验证。针对患者的受累肢体进行手术矫形。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右侧肢体进行性过度生长,脊柱侧弯且伴有脑形结缔组织痣和双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病变骨组织DNA携带AKT1基因杂合突变(c.49G>A),患者、其父母及25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基因组DNA未检测到该突变。术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明显改善。结论一侧肢体过度生长伴脑形结缔组织痣是Proteus综合征的显著特征,AKT1基因嵌合性体细胞突变为Proteus综合征的致病基因突变之一,矫形手术可能是改善症状的较好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EUS综合征 akt1基因 体细胞嵌合突变
原文传递
PKBα/Akt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许丽红 骆天红 +9 位作者 赵萸 钱镭 张芹 李文毅 张宏利 徐佳 简蔚霞 郑升 张贤玲 李果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Bα亚型(PKBα,也称Akt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利用等位基因特异PCR技术对4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444名正常对照者(NC组)Akt1基因3个标签SNP位点rs2494743、rs24...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Bα亚型(PKBα,也称Akt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利用等位基因特异PCR技术对4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444名正常对照者(NC组)Akt1基因3个标签SNP位点rs2494743、rs2494738和rs3001371进行基因分型。结果位点rs2494738和rs3001371的基因型分布在糖尿病组和NC组之间呈现显著性差异(均P〈0.01);rs2494738和rs3001371等位基因频率在2型糖尿病组和NC组的分布也呈现显著性差异(均P〈0.01);rs2494738的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呈等位基因计量效应关系。但rs2494743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在NC组与2型糖尿病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3个单倍型频率在2型糖尿病组和NC组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均P〈0.01)。结论在上海地区的汉族人群中,Akt1基因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之一;其SNP位点rs2494738和rs3001371变异可能与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akt1 易感性 基因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原文传递
AKT1基因多态性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风险的预警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勇 范平毅 +1 位作者 刘振华 周代锋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09-614,共6页
目的探讨AKT1基因rs1130214、rs2494744两位点多态性对海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风险的预警作用。方法本研究采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海南某医院住院治疗243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其中汉族148人,黎族95人,同期在... 目的探讨AKT1基因rs1130214、rs2494744两位点多态性对海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风险的预警作用。方法本研究采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海南某医院住院治疗243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其中汉族148人,黎族95人,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272人作为对照组,其中汉族197人,黎族75人。所有入组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采集外周抗凝血,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PCR扩增。利用质谱分析技术对rs1130214、rs2494744进行基因分型,利用SPSS 25.0对基因型在脑梗死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进行卡方检验。结果不区分民族的情况下,AKT1基因的rs1130214、rs2494744在脑梗死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s2494744位点三个基因型AA、AG、GG在汉族脑梗死组中的分布频率为44.59%、51.36%、4.05%,在汉族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为47.21%、42.13%、10.6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96,P<0.05)。对三个基因型的独立效应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GG可能是汉族人群脑梗死的抵抗因素(P=0.024,OR=0.354,95%CI:0.139~0.901)。rs2494744三个基因型AA、AG、GG在黎族脑梗死组中的发生例(率)为58(61.05%)、25(26.32%)、12(12.63%),黎族对照组中为28(37.33%)、39(52.00%)、8(10.67%),三种基因型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43,P<0.05),AA在黎族脑梗死人群中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OR=2.631,95%CI=1.410~4.909),AG则相反(P=0.001,OR=0.33,95%CI=0.173~0.627)。结论AKT1基因多态性位点rs2494744基因型AA是黎族人群脑梗死的风险因子,对海南黎族脑梗死人群具有潜在的预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kt1基因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单核苷酸多态性 风险预警
原文传递
AKT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海南黎族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预警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勇 刘振华 周代锋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24-729,共6页
目的探讨AKT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海南黎族高血压性脑出血分子预警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海南省某医院收治的海南黎族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56例、黎族健康对照人群100人... 目的探讨AKT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海南黎族高血压性脑出血分子预警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海南省某医院收治的海南黎族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56例、黎族健康对照人群100人、健康汉族对照203人作为研究对象,提取基因组DNA后进行AKT1基因rs2494739、rs2494744、rs2498794位点分型。利用SPSS 25.0分析上述位点在汉族黎族之间、黎族健康人群与脑出血人群之间的差异性。结果AKT1基因rs2498794位点、rs2494739位点、rs2494744位点多态性在汉族与黎族健康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2498794位点三种基因型AA、AG、GG在黎族HICH患者中的检出率(14.28%、39.29%、46.43%)与黎族健康对照组(44.00%、47.00%、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2494744三种基因型AA、AG、GG在黎族HICH患者中的检出率分别为57.14%、37.50%、5.36%,与黎族健康对照组(20.00%、44.00%、36.00%)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2494739位点三种基因型CC、CT、TT在海南黎族HICH患者中检出率分别为14.28%、46.43%、39.29%,与黎族健康对照(34.00%、41.00%、25.00%)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2494744-A在病例组的检出率(75.89%)远高于黎族健康对照组(42.00%),等位基因A的风险比值比为4.35,rs2498794-G在病例组和黎族健康对照组的检出率分别为66.07%和32.50%,风险比值比为4.04,等位基因rs2494744-A和rs2498794-G与脑出血的发生均具有密切关联(P<0.05)。结论AKT1基因rs2494744-AA、rs2498794-GG以及等位基因rs2494744-A、rs2498794-G是黎族HICH的危险因素,对HICH分子预警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黎族 基因多态性 akt1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