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02篇文章
< 1 2 1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progress on flavonoids from the roots of Sophora flavescens Alt.and their biological activities 被引量:1
1
作者 Guoqing Long Jue Wang +3 位作者 Dongyu Min Yang Xu Jingming Jia Anhua Wang 《As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ines》 CAS 2021年第6期385-397,共13页
Sophora flavescens Alt.,a perennial herb of Sophora in Leguminosae family,wa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 and south of China.Its root is utilized a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clear heat,drain dampness,kill... Sophora flavescens Alt.,a perennial herb of Sophora in Leguminosae family,wa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 and south of China.Its root is utilized a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clear heat,drain dampness,kill insect and promote urination by virtue of bitter and cold.Its chemical components are complex and diverse,mainly including alkaloids and flavonoids.Modern pharmacological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prenylflavonoids and quinolicidine alkaloids are the characteristic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the main active ingredients,with anti-inflammatory,anti-tumor,anti-oxidation,and other various biological activities.This study reviewed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S.flavescens and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flavonoids in it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phora flavescens alt. chemical components biological activities
下载PDF
不同病毒载量的乙型肝炎病毒在不同ALT状态下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分泌的影响
2
作者 高鹏 刘才周 +3 位作者 朱陇东 李俊峰 于海涛 姚立琼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6-1016,共11页
【目的】临床上经常以ALT是否正常等因素将乙型肝炎感染者分为乙型肝炎携带者或乙型肝炎患者,并且以ALT≥2UNL作为临床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之一,但是目前尚缺乏足够的文献阐明其理论学依据,本文借助乙型肝炎病毒对肝星状细胞的影响对此... 【目的】临床上经常以ALT是否正常等因素将乙型肝炎感染者分为乙型肝炎携带者或乙型肝炎患者,并且以ALT≥2UNL作为临床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之一,但是目前尚缺乏足够的文献阐明其理论学依据,本文借助乙型肝炎病毒对肝星状细胞的影响对此进行探讨。【方法】分层随机选取不同ALT状态下不同病毒载量的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132例,作为干扰血清。经干扰血清干预HSC后,分别用MTT法检测HSC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HSC细胞周期,RT-PCR和免疫印迹分别检测TGF-β1、Smad3、Smad7、α-SMA、collagenⅠ、collagenⅢmRNA及蛋白的表达,同时对ALT≥2UNL的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随访24周,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干扰血清对肝星状细胞的影响。【结果】在ALT正常状态下,不同病毒载量的乙型肝炎病毒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分泌无差别性影响。而在ALT异常状态下,特别是ALT≥2UNL组中,随着病毒载量的增加,HSC增殖加速,处于G0/G1期的明显减少,而处于S期,G2/M期的明显增多以及TGF-β1、Smad3、CollagenⅠ、CollagenⅢ、α-SMA mRNA及相应蛋白的表达明显增高,Smad7 mRNA及蛋白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抗病毒治疗前相比抗病毒治疗后,干扰血清对肝星状细胞的影响明显减弱。【结论】本文揭示了在不同ALT状态下乙型肝炎病毒对HSC的差异性影响,并通过抗病毒治疗前后对比分析。补充说明了以ALT为节点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的细胞学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病毒载量 肝星状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细胞分泌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模式对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患者AST、ALT、TBIL指标影响观察
3
作者 李艳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164-0167,共4页
针对性护理模式在重症肝炎患者中的影响。方法 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间住院的重症肝炎患者88例,根据住院时间将其分成甲乙两个组别,所有病人入院后均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之后,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及针对性护理模式,观察两种... 针对性护理模式在重症肝炎患者中的影响。方法 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间住院的重症肝炎患者88例,根据住院时间将其分成甲乙两个组别,所有病人入院后均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之后,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及针对性护理模式,观察两种方法的效果。结果 通过对选定的病人进行针对性护理后,乙组病人的AST、ALT、TBIL和PT指数的提高明显好于常规治疗的甲组,且乙组患者的舒适程度更高,两组患者的一般数据相比,其临床表现有显著性差别,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性护理在本次研究选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使病人的各项指标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也能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减少病人的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 人工肝血浆置换 重症肝炎 AST alt TBIL
下载PDF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血清总胆红素、AST、ALT、ALB水平与蓝光治疗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海云 苌俊明 +7 位作者 赵杰 朱萍 杨柳 张伟业 薛燕 高航 龚辉 王颖源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2期379-382,共4页
目的 研究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血清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水平与蓝光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于南阳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诊治的97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历资料,... 目的 研究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血清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水平与蓝光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于南阳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诊治的97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历资料,根据患儿蓝光照射治疗效果评估结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其中有效组共57例,无效组共4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蓝光照射治疗,并进行血清总胆红素、AST、ALT、ALB检测。比较两组治疗前黄疸指数、血清总胆红素、AST、ALT、ALB水平,并分析患儿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AST、ALT、ALB水平与蓝光治疗效果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有效组黄疸指数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6,P<0.05);有效组血清总胆红素、AST、ALT水平低于无效组,血清ALB水平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5、2.273、2.167、8.689,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总胆红素、AST、ALT水平变化均为影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ALB水平变化为影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儿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AST、ALT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ALB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成反比(P<0.05)。结论 治疗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血清总胆红素、AST、ALT水平越低,ALB越高,可提示患儿病情程度越轻,从而越有利于蓝光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病理性黄疸 总胆红素 AST alt ALB 蓝光治疗
下载PDF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室间质评数据在献血者ALT初筛检测中的应用
5
作者 江妮娜 蒋佳 +3 位作者 金一鸣 陆荣 董丽 王凯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29-132,共4页
目的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室间质评数据评估献血前ALT初筛设备性能,探讨提升献血前ALT初筛设备使用率和检测质量的新方法。方法利用国家卫健委临检中心全国ALT室间质评数据验证、确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性能,设立靶机。将靶机检测的ALT... 目的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室间质评数据评估献血前ALT初筛设备性能,探讨提升献血前ALT初筛设备使用率和检测质量的新方法。方法利用国家卫健委临检中心全国ALT室间质评数据验证、确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性能,设立靶机。将靶机检测的ALT阳性标本在初筛干式生化分析仪进行同步检测、数据比对。结果ALT室间质评数据分析有利于完善设备的性能验证;初筛干式生化分析仪易受到温度和环境影响检测稳定性,有时与靶机差异明显。结论利用室间质评数据确定靶机后进行设备比对的模式,使ALT初筛设备的校验时效性和检测准确性都得到了补充,能够提高血液筛查的准确度、减少血液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质评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性能验证 生化分析仪
下载PDF
HBeAg阳性ALT正常不确定期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立 李俊义 +4 位作者 常丽仙 牟春燕 张映媛 董志坚 刘春云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10-314,共5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不确定期患者肝脏组织纤维化程度,为HBeAg阳性ALT正常不确定期患者的病情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HBeAg阳性ALT正常乙型肝炎病毒载量(HBV DNA)水平低...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不确定期患者肝脏组织纤维化程度,为HBeAg阳性ALT正常不确定期患者的病情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HBeAg阳性ALT正常乙型肝炎病毒载量(HBV DNA)水平低于2×10^(7)IU/ml且高于20 IU/ml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该类患者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并收集患者年龄、性别、感染HBV时间、肝功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水平、HBV DNA载量、基因型、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等,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相关参数评价其效能。结果:178例患者中,Scheuer法分期:S0期6例(3.4%),S1期67例(37.6%),S2期83例(46.6%),S3期14例(7.9%),S4期8例(4.5%),纤维化程度≥S2期105例(59.0%)。Logistic回归分析肝组织显著纤维化与感染时间(OR=1.101,95%CI=1.000~1.212;P=0.049)、HBV DNAlg(OR=1.280,95%CI=1.023~1.600;P=0.031)、门静脉内径(OR=1.611,95%CI=1.100~2.360;P=0.014)和脾脏厚度(OR=1.276,95%CI=1.107~1.469;P=0.001)独立相关,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0.62、0.70、0.67,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APRI)和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4)的AUC分别为0.68、0.57。结论:HBeAg阳性ALT正常不确定期患者中,有相当比例的患者纤维化程度≥S2,具有抗病毒治疗的指征。感染时间、HBV DNA、门静脉内径和脾脏厚度可能对预测其肝组织显著纤维化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AG阳性 alt正常 肝组织纤维化程度 不确定期
下载PDF
血清AST/ALT比值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翟亚丽 王志刚 武晓云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636-64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天氡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AST/ALT)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远期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019年期间在张家口宣钢医院住院治疗的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临床资料,随访12~4... 目的探讨血清天氡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AST/ALT)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远期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019年期间在张家口宣钢医院住院治疗的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临床资料,随访12~48个月,随访的首要终点为全因死亡。根据血清AST/ALT高低分为低AST/ALT组和高AST/ALT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随访12~48个月过程中,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左主干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白细胞计数、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血红蛋白、低分子肝素以及氯吡格雷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低AST/ALT组(n=50)共有1例患者死亡(2.0%),高AST/ALT组(n=50)共有4例患者死亡(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全因死亡、再次血运重建、卒中、心力衰竭与血清AST/ALT主要心血不良事件有关(OR=0.869、0.823、0.816、0.791,95%CI=0.235~0.993、0.302~1.853、0.261~0.981、0.349~0.962,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AST/ALT组死亡、再次血运重建、卒中和心力衰竭的风险较低AST/ALT组显著升高(P=0.015、0.037、0.016、0.023)。Cox风险分析显示,年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使用低分子肝素可作为心力衰竭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血清AST/ALT与合并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远期临床预后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氡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比值 急性冠脉综合征 慢性肾功能不全 预后
下载PDF
早产儿静脉营养与ALT、AST、TBA关系的研究
8
作者 戴清清 曹连 郑燕芳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741-743,共3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静脉营养时间、营养液类型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总胆汁酸(TBA)的关系。方法:以本院2020年9月~2023年6月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人口学、静脉营养、急诊肝功能检测等资料,探讨静... 目的:探讨早产儿静脉营养时间、营养液类型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总胆汁酸(TBA)的关系。方法:以本院2020年9月~2023年6月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人口学、静脉营养、急诊肝功能检测等资料,探讨静脉营养时间、营养液类型与ALT、AST、TBA的关系。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201例,静脉营养时间越长,出院前ALT(B=0.64,95%CI:0.42-0.87)、AST(B=0.66,95%CI:0.27-1,06)、TBA(B=0.79,95%CI:0.48-1.11)值越高。安达美可导致AST值升高,钾钠可导致TBA升高,脂肪乳可导致TBA升高,并均存在时间交互作用;安达美可使TBA升高,维生素可使AST升高,暂未发现时间交互作用。结论:静脉营养时间和营养液类型,可对ALT、AST、TBA值产生影响,但需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 早产儿 alt AST TBA
下载PDF
ALT检测质量控制对无偿献血者招募的影响分析
9
作者 李波 王一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2期162-165,共4页
目的评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检测质量控制对无偿献血者招募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设置为对照阶段,2022年1—12月设置为观察阶段。对照阶段共采集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10457次;观察阶段共采集无偿献... 目的评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检测质量控制对无偿献血者招募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设置为对照阶段,2022年1—12月设置为观察阶段。对照阶段共采集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10457次;观察阶段共采集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9966次。对照阶段采集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应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对ALT进行检测,观察阶段采集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应用仪器试剂同对照阶段完全一致,同时予以检测期间质量控制措施。比较对照阶段、观察阶段无偿献血者标本淘汰率差异,同时对2个阶段无偿献血者标本淘汰占比情况进行计算与对比。结果对照阶段中共检测无偿献血者标本10457次,其中ALT检测淘汰共16次,计算淘汰率为0.15%;观察阶段中共检测无偿献血者标本9966次,其中ALT检测淘汰共3次,计算淘汰率为0.03%;观察阶段ALT检测淘汰率低于对照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阶段中,无偿献血者标本总淘汰数为34次,其中ALT淘汰数为16次,占比为47.06%;观察阶段中,无偿献血者标本总淘汰数为33次,其中ALT淘汰数为3次,占比为9.09%;观察阶段ALT检测淘汰构成比低于对照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T检测质量控制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质量有重要影响,定期对ALT检测设备进行校准以及质量控制可确保ALT初步筛查的稳定性与准确性,对减少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浪费问题,同时对提高无偿献血者献血积极性,稳定献血队伍有积极意义,此文的研究结果为无偿献血者招募质量以及后期标准制定提供了借鉴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招募 检测 alt 质量控制 影响
下载PDF
ALT异常的初治CHB患者抗病毒疗效分析
10
作者 艾骞 赵智蓉 +3 位作者 吴月 李海雯 李晓非 杨永锐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38-43,共6页
目的分析新版指南下ALT异常初治CHB患者给予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4年4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初治CHB患者,分析治疗组和未治疗组在时间段上临床指标变化。结果(1)治疗组48周HBV-DNA载量和HBsAg滴度较治疗前降低... 目的分析新版指南下ALT异常初治CHB患者给予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4年4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初治CHB患者,分析治疗组和未治疗组在时间段上临床指标变化。结果(1)治疗组48周HBV-DNA载量和HBsAg滴度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治疗组呈上升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48周ALT、TBIL、GGT、AF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高病毒载量组GGT较基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治疗组48周ALT、AFP较基线升高,其AFP值较基线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高、低病毒载量患者ALT复常率分别为46.15%(24/52)和57.41%(31/54),未治疗组为9.52%(4/42)。(4)治疗组高病毒载量患者的APRI和FIB-4分别较基线下降0.04和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48周HBV-DNA载量、生化学指标及肝纤维化程度均较未治疗组明显改善,新版指南下对ALT异常初治CHB患者给予抗病毒治疗可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性肝炎 HBV-DNA阳性 alt阈值 抗病毒治疗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ALT水平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HBV-DNA载量的影响
11
作者 邱小琴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4期14-17,共4页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HBV-DNA载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湖北科技学院附属浠水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HBV-DNA载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湖北科技学院附属浠水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2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肝功能指标[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V-DNA载量、生活质量评分、肠道菌群分布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个月后,2组ALT、AST、TBil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2、24周,2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试验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2组HBV-DNA载量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评分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活力及总体健康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生理职能、活力及总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社会功能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乳杆菌、双歧杆菌高于治疗前,肠杆菌、肠球菌、梭菌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0%vs. 6.56%,P=1.000)。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可改善患者ALT、AST、TBil水平,提高HBeAg血清学转换率,降低HBV-DNA载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恩替卡韦 alt HBeAg血清学转换率 HBV-DNA
下载PDF
汕头市无偿献血者ALT异常的因素分析
12
作者 陈晓华 李洁贤 +1 位作者 张锐 肖泽斌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75-277,共3页
目的:分析探索汕头市无偿献血者献血后ALT检查异常的人群分布特征,以便做好献血前动员筛查工作。方法:将本市2021年1月~2022年12月无偿献血者全血样本81364份作为研究样本,对不同性别、血型、采血量、献血者职业、献血者年龄段、初次献... 目的:分析探索汕头市无偿献血者献血后ALT检查异常的人群分布特征,以便做好献血前动员筛查工作。方法:将本市2021年1月~2022年12月无偿献血者全血样本81364份作为研究样本,对不同性别、血型、采血量、献血者职业、献血者年龄段、初次献血与重复献血者以及献血主体等不同项目下ALT异常结果分布特征进行比对。结果:81364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有2342份ALT异常,异常率为2.80%。其中献血者的血型、献血量和献血次数的差异不明显(P>0.05)。ALT异常与献血者的性别明显相关,男性显著大于女性(P<0.005);ALT异常与献血者的职业相关,学生相对较低,公务员和医务人员相对偏高(P<0.005);ALT异常与献血者的年龄相关,25-45岁献血者的异常率比其他年龄段高(P<0.005);团体献血的异常率也明显高于非团体献血者(P<0.005)。结论:本市献血人群的ALT异常与献血者性别、年龄段、职业和献血主体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可根据自己城市的人群特点制定相应的招募计划和献血前征询及初步筛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异常 分布特征
下载PDF
用nR改良海氏法则及PALT评估药物性肝损伤研究进展
13
作者 詹姆斯·布坎南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与药物、草药和其他补充或替代疗法相关的肝毒性一直是全球安全专业人员和监管机构关注的问题。在临床开发和上市后阶段及时识别肝损伤仍是一项挑战。目前,用于识别最有可能发展为肝衰竭或死亡的肝毒性病例标准已经取得最新进展,并建立... 与药物、草药和其他补充或替代疗法相关的肝毒性一直是全球安全专业人员和监管机构关注的问题。在临床开发和上市后阶段及时识别肝损伤仍是一项挑战。目前,用于识别最有可能发展为肝衰竭或死亡的肝毒性病例标准已经取得最新进展,并建立了可用于评估与肝损伤相关肝细胞损失程度的新方法。本文将对这些新方法及其在相关肝毒性持续监测和评估中的应用进行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DILI) 草药 补充疗法 替代疗法 海氏法则 药物引起严重肝毒性的四象限评价图表 R值 nR值 谷丙转氨酶的P值
下载PDF
门冬氨酸鸟氨酸对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HBV-DNA、ALT水平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陈茂伟 周付成 王家猛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9期82-85,共4页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对老年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及HBsAg、HBV-DNA、ALT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本院救治的80例CHB患者,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联合...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对老年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及HBsAg、HBV-DNA、ALT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本院救治的80例CHB患者,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联合用药;试验组除联合用药外,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进行治疗。在治疗3个月、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体征和相关炎症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ALT恢复正常率、e抗原转阴率和HBV-DNA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天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可使病人的血氨、肝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冬氨酸鸟氨酸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alt水平 HBSAG
下载PDF
血库血液检测中ALT初筛的特点及优化思路
15
作者 王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35-0138,共4页
ALT是谷丙转氨酶的简称,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肝脏、心脏、肌肉等组织中的酶。在血库血液检测中,ALT的检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为它是评估肝脏功能和血液安全的关键指标,也是血库血液检测中的重要项目。本文分析ALT在血库血液检测中的... ALT是谷丙转氨酶的简称,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肝脏、心脏、肌肉等组织中的酶。在血库血液检测中,ALT的检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为它是评估肝脏功能和血液安全的关键指标,也是血库血液检测中的重要项目。本文分析ALT在血库血液检测中的初筛特点,探讨优化检测方法的思路,以提高血液检测的准确性和血液安全,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用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库 血液检测 alt 初筛 优化思路
下载PDF
孕妇早孕期血清ALT升高与TORCH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张林丽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7期37-39,共3页
目的 分析孕妇早孕期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升高与TORCH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282例免费孕前优生及早孕TORCH感染患者和同期未感染的282例免费孕前优生及早孕建卡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对象均接受ALT检测,对比分析两组ALT水平,并应... 目的 分析孕妇早孕期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升高与TORCH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282例免费孕前优生及早孕TORCH感染患者和同期未感染的282例免费孕前优生及早孕建卡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对象均接受ALT检测,对比分析两组ALT水平,并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对血清ALT升高与TORCH感染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类型TORCH感染者ALT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血清ALT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期血清ALT升高是TORCH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孕妇早孕期血清ALT升高与TORCH感染密切相关,孕妇在孕前及孕期需积极加强ALT、TORCH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 血清alt TORCH感染 相关性
下载PDF
湖南某高校2020-2022年新生体检ALT的结果分析
17
作者 杨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65-0068,共4页
新生入学体检工作是做好疾病预防控制、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和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为了了解新生身体健康状况,及时建立新生健康档案。方法 收集湖南某高校2020年、2021年、2022年三年共16810名学生的ALT检测结果,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 新生入学体检工作是做好疾病预防控制、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和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为了了解新生身体健康状况,及时建立新生健康档案。方法 收集湖南某高校2020年、2021年、2022年三年共16810名学生的ALT检测结果,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湖南某高校三年来ALT异常检出率分别为3.10%、3.60%、3.69%,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男生检出率为5.43%,女生检出率为2.66%,男生检出率高于女生;检出ALT异常的大部分为轻度异常;ALT异常的主要原因分有:过度肥胖、疲劳或熬夜、肝脏疾病、饮酒、服用药物、饮食不当、其他原因,其中疲劳或熬夜、过度肥胖和饮食不当是引起新生ALT异常的主要原因。结论 通过一个月份ALT复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生活作息,健康饮食对ALT有很大的影响,对复查仍然异常的新生,进行病因筛查,对患病同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为新生及时建立健康档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新生 alt异常结果
下载PDF
铅暴露与排放对中华鲟幼鱼血液中ALT、AST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侯俊利 庄平 +5 位作者 冯琳 章龙珍 张涛 冯广朋 刘鉴毅 徐滨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69-1673,共5页
采用水溶液静态置换法,从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受精卵发育至96h开始,研究了其在0(对照组)、0.2、0.8和1.6mg·L-1Pb2+水溶液中暴露16周,随后排放6周,对中华鲟幼鱼血液中ALT、AST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Pb暴露后幼鱼血液中的ALT... 采用水溶液静态置换法,从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受精卵发育至96h开始,研究了其在0(对照组)、0.2、0.8和1.6mg·L-1Pb2+水溶液中暴露16周,随后排放6周,对中华鲟幼鱼血液中ALT、AST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Pb暴露后幼鱼血液中的ALT和AST活力均表现为随Pb暴露剂量增加而升高的趋势,1.6mg·L-1组ALT活力与其它各组比较呈极显著差异(P<0.01);0.8和1.6mg·L-1组AST活力与对照组比较分别呈显著差异(P<0.05)和极显著差异(P<0.01)。Pb排放后,各暴露组血液中ALT活力降低至对照组水平(P>0.05);1.6mg·L-1组的AST活力依然较高,超出对照组近2倍(P<0.01)。对照组血液的AST/ALT值在2.24~2.32之间;随Pb质量浓度增加,暴露后AST/ALT值呈增加趋势。Pb排放后AST/ALT值降低,但1.6mg·L-1组与其余各组比较仍维持较高值(P<0.05)。初步认为,0.2mg·L-1和0.8mg·L-1Pb2+暴露导致中华鲟幼鱼肝细胞不同程度受损,经Pb排放后,轻度受损的组织细胞能够恢复。血液中的AST/ALT值在判断鱼类组织损伤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暴露 排放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恢复
下载PDF
无偿献血者ALT报废域值与NAT-HBV/HCV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8
19
作者 邹文涛 王铁兵 +3 位作者 何子毅 王德文 刘仁强 刘赴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930-932,共3页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ALT与核酸扩增技术(NAT-HBV/HCV)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为优化血液筛查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本站2006年12月—2007年12月共28 800份无偿献血者样本,用速率法进行ALT检测,ALT单项不合格样本用NAT-HBV/HCV检测...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ALT与核酸扩增技术(NAT-HBV/HCV)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为优化血液筛查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本站2006年12月—2007年12月共28 800份无偿献血者样本,用速率法进行ALT检测,ALT单项不合格样本用NAT-HBV/HCV检测;分析ALT值与ELISA-HBV/HCV-OD值的分布规律。结果共筛查出2 516份ALT单项不合格样本;经NAT-HBV/HCV检测出8份阳性,其中HBV-DNA阳性5份,HCV-RNA阳性3份;ALT≤80 U/L的献血者NAT-HBV/HCV阳性率明显低于ALT>80 U/L献血者(P<0.01);经ELISA-HBV/HCV检测OD值,95%ALT单项不合格样本ELSIA-HBV/HCV的OD值<Cut-off值的40%。结论将ALT报废域值设定为ALT≤70 U/L且ELSIA-HBV/HCV检测OD值<其Cut-off值的40%,能够较好地保证血液的安全性,并可减少血液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alt NAT—HBV/HCV
下载PDF
有氧运动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ALT、AST、IL-10和IL-6等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蔡文丽 张慧 +1 位作者 唐选 牛英鹏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9-92,共4页
目的:建立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探讨有氧运动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后肝功能的影响以及血液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的变化。方法:40只8周龄小鼠随机分为N组(对照组)、E组(运动组)、AL组(酒精灌... 目的:建立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探讨有氧运动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后肝功能的影响以及血液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的变化。方法:40只8周龄小鼠随机分为N组(对照组)、E组(运动组)、AL组(酒精灌胃组)和E+AL组(运动+酒精灌胃组),分别施加有氧运动、酒精灌胃干预。10周后处死取脾脏、肝脏和血清,分别检测IL-10、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和IL-6。结果:(1)血清ALT和AST含量,AL组和E+AL组非常显著高于N组(P<0.01),AL组高于E+AL组(P<0.05);(2)脾脏IL-10含量,AL和E+AL组明显高于N组,E组低于N组,E+AL组高于AL组;AL组和E+AL组血清IL-6含量高于N组(P<0.01),E+AL低于AL组(P<0.05);(3)肝脏T-AOC,AL组、E+AL组低于(P<0.01、P<0.05)、E组高于(P<0.05)N组,AL组低于E+AL组(P<0.05);肝脏SOD,与N组比较,AL组(P<0.05)、E+AL组降低、E组升高,E+AL组高于AL组(P<0.05),MDA含量,与N组相比,E组降低(P<0.05),AL组升高(P<0.01);E+AL组显著性低于AL组(P<0.05)。结论:乙醇在肝脏内代谢过程中会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同时导致肝脏的脂质过氧化损伤;适度的有氧运动干预可提高各实验对象抗氧化能力和抗炎能力,促进机体免疫稳定,减轻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和炎症损伤,对酒精灌胃所致肝细胞损伤、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提高机体免疫稳定能力,但并不能阻止酒精性肝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酒精性肝损伤 alt AST IL-10 IL-6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