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噬细胞在PM_(2.5)暴露肺泡气血屏障损伤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1
作者 姚梦菲 王国镇 +7 位作者 侯潇楠 唐铎 刘紫佳 盛超 郑雨晨 宗琪 李文可 周志祥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49-858,共10页
目的探究巨噬细胞在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_(2.5))暴露肺泡气血屏障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18只10周龄、体质量24~27 g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n=6):对照组(气管滴注生理盐水)、PM_(2.5)低剂量组与PM_(2.5)高剂量组(... 目的探究巨噬细胞在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_(2.5))暴露肺泡气血屏障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18只10周龄、体质量24~27 g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n=6):对照组(气管滴注生理盐水)、PM_(2.5)低剂量组与PM_(2.5)高剂量组(在实验第1、4、7天气管滴注PM_(2.5)样品悬液,染毒浓度分别为1.8和16.2 mg/kg体质量),末次染毒24 h后检测PM_(2.5)暴露后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总蛋白(total protein,TP)、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释放水平以及肺组织中F4/80蛋白表达水平,观察小鼠肺泡气血屏障的损伤效应及肺组织中巨噬细胞的浸润情况。以肺泡上皮细胞A549和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构建体外肺泡气血屏障模型,结合THP-1巨噬细胞模型,将PM_(2.5)上清、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和PM_(2.5)-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分别与屏障模型孵育24 h,通过检测屏障模型跨膜电阻值(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荧光素钠透过率和屏障细胞LDH释放情况,确认PM_(2.5)暴露诱导屏障受损过程中巨噬细胞的促进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PM_(2.5)暴露后巨噬细胞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和IL-8的表达情况,探究巨噬细胞在PM_(2.5)暴露中炎性应激效应。结果PM_(2.5)暴露可引起小鼠肺组织损伤,且随染毒剂量增加,BALF中TP、LDH、AKP含量及肺组织中巨噬细胞数量随之增加,PM_(2.5)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体外肺泡气血屏障模型暴露结果显示:与150、300μg/mL PM_(2.5)上清或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单独作用于屏障模型相比,将150、300μg/mL PM_(2.5)-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暴露于屏障后,屏障TEER显著降低(P<0.01),透过率显著增加(P<0.01),且300μg/mL PM_(2.5)-巨噬细胞上清处理的组别可以明显提高上皮和内皮屏障细胞LDH的释放(P<0.01)。150、300μg/mL PM_(2.5)刺激后巨噬细胞中TNF-α、IL-1β、IL-6、IL-8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巨噬细胞促进PM_(2.5)引起的肺泡气血屏障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PM_(2.5) 气血屏障 肺泡
下载PDF
Fegeneration of functional alveoli by adult human SOX9^+ airway basal cell transplantation 被引量:22
2
作者 Qiwang Ma Yu Ma +8 位作者 Xiaotian Dai Tao Ren Yingjie Fu Wenbin Liu Yufei Han Yingchuan Wu Yu Cheng Ting Zhang Wei Zuo 《Protein & Cell》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3期267-282,共16页
Irreversible destruction of bronchi and alveoli can lead to multiple incurable lung diseases. Identifying lung stem/progenitor cells with regenerative capacity and utilizing them to reconstruct functional tissue is on... Irreversible destruction of bronchi and alveoli can lead to multiple incurable lung diseases. Identifying lung stem/progenitor cells with regenerative capacity and utilizing them to reconstruct functional tissue is one of the biggest hopes to reverse the damage and cure such diseases. Here we showed that a rare population of SOX9^+ basal cells (BCs) located at airway epithelium rugae can regenerate adult human lung. Human SOX9^+ BCs can be readily isolated by bronchoscopic brushing and indefinitely expanded in feeder-free condition. Expanded human SOX9^+ BCs can give rise to alveolar and bronchiolar epithelium after being transplanted into injured mouse lung, with air-blood exchange system reconstructed and recipient's lung function improved. Manipulation of lung microenvironment with Pirfenidone to suppress TGF-β signaling could further boost the transplantation efficiency. Moreover, we conducted the first autologous SOX9^+ BCs transplantation clinical trial in two bronchiectasis patients. Lung tissue repair and pulmonary function enhancement was observed in patients 3-12 months after cell transplantation. Alto- gether our current work indicated that functional adult human lung structure can be reconstituted by orthotopic transplantation of tissue-specific stem/progenitor cells, which could be translated into a mature regenerative therapeutic strategy in near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ng regeneration TRANSPLANTATION stem cell. bronchiectasis alveoli
原文传递
Numerical study on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packed-bed latent heat thermal energy storage system with biomimetic alveoli structure capsule 被引量:5
3
作者 WANG FuQiang DONG Yan +2 位作者 LI Yang XU Jie ZHANG GuoLia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7期1544-1554,共11页
Bionics provides a positive and beneficial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materials and systems, which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energy storag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and solar thermochemical reactions. In th... Bionics provides a positive and beneficial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materials and systems, which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energy storag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and solar thermochemical reactions. In this paper, the idea of heat storage unit with biomimetic alveoli structure is proposed and introduced to increase the heat transfer area and improve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the packed-bed latent heat thermal energy storage(LHTES) system. The effects of heat storage unit structure on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liquid fraction, thermal storage capacity, and other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conventional model and biomimetic model are analyzed. The nume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biomimetic alveoli structure can improve the thermal response of heat storage unit, increase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achieve a faster heat storage process of the packed-bed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structure. Among various existing models, the double-cell model has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model, the maximum increase of liquid fraction and charging efficiency are 9.8% and 6.4%,respectively. This study can provide references to optimize packed-bed LHTES and improve its thermal performance under practical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ar energy thermal energy storage packed bed BIOMIMETIC alveoli phase change material
原文传递
肺泡一氧化氮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AECOPD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其评估近期预后的价值
4
作者 韩玉霞 杨晓旭 +2 位作者 张瑞娟 张雄慧 任爱梅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577-582,共6页
目的探讨肺泡一氧化氮(CaNO)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其评估近期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85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的外周血EOS水平将其分为A组(EOS%... 目的探讨肺泡一氧化氮(CaNO)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其评估近期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85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的外周血EOS水平将其分为A组(EOS%≥2%,n=528)和B组(EOS%<2%,n=757),并根据入院时的CaNO水平分为C组(CaNO>5 ppb,n=562)和D组(CaNO≤5 ppb,n=723)。比较A、B组以及C、D组之间的临床特征、1年内急性加重发生率和病死率。分析入院时CaNO和外周血EOS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1年内急性加重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关系。绘制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入院时CaNO和外周血EOS水平单独和联合预测AECOPD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和病死的效能。结果A组的第1 s用力呼气的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和氧分压(PaO_(2))均高于B组,住院时间短于B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机械通气率、抗生素联合应用率、肺部及全身激素的使用率、激素应用总量、1年内急性加重发生率和病死率均低于B组(P<0.05)。C组的FEV1%pred和PaO_(2)均低于D组,住院时间长于D组,PaCO_(2)、机械通气率、抗生素联合应用率、肺部及全身激素的使用率、激素应用总量、1年内急性加重发生率和病死率均高于D组(P<0.05)。AECOPD患者入院时CaNO和外周血EOS水平均可影响其FEV1%pred、PaO_(2)、PaO_(2)、机械通气率、抗生素联合应用率、住院时间、1年内急性加重发生率和病死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CaNO和外周血EOS水平联合预测AECOPD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和病死的敏感度和准确性均较高。结论EOS%≥2%患者和CaNO≤5 ppb患者的病情和近期预后情况更佳。CaNO和外周血EOS水平与AECOPD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其近期预后均密切相关,可作为其病情和近期预后评估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 一氧化氮 嗜酸性粒细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病机制相关因子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蕙卉 李秋平 +1 位作者 边佳昕 孙冬梅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296-301,308,共7页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早产儿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症之一。BPD患儿不仅会表现出肺功能受损、运动能力差和气道高反应性等,还会表现出长期的并发症。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引入和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虽然其...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早产儿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症之一。BPD患儿不仅会表现出肺功能受损、运动能力差和气道高反应性等,还会表现出长期的并发症。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引入和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虽然其发病机制尚未被完全了解,但患儿的存活率显著提高。加深理解早产儿BPD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有助于BPD的治疗和护理。本文从肺内皮血管发育、肺部炎症反应和肺泡形成等3个方面综述了BPD相关因子的研究进展,有助于理解BPD的遗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早产儿 病因 血管 炎症 肺泡
下载PDF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的护理
6
作者 张润节 郭红艳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10期923-926,共4页
总结1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患者应用ECMO辅助治疗的护理体会。针对该患者氧合难以维持、肺泡持续出血,采取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治疗。护理要点:预防和控制感染、俯卧位通气护理、精准化容量管理... 总结1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患者应用ECMO辅助治疗的护理体会。针对该患者氧合难以维持、肺泡持续出血,采取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治疗。护理要点:预防和控制感染、俯卧位通气护理、精准化容量管理、严密监测凝血和出血、阶段式康复运动以及个性化心理支持。其中初期抗凝治疗适用性监测及抗凝治疗后管理是该案例的特点和重点。患者第11天成功撤除体外膜肺氧合,第13天脱离机械通气,第30天转出ICU,17 d后顺利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肺泡 出血 体外膜氧合作用 危重病护理
下载PDF
产前给予地塞米松对仔鼠肺泡上皮细胞基底膜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陈尚勤 李昌崇 +5 位作者 郑亚兵 陈超 朱列伟 陈莲 杨毅 林振浪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9-213,共5页
目的 观察产前注射地塞米松对仔鼠肺泡发育的影响。方法 SD孕大鼠于孕18,19,2 0dim地塞米松0 .8mg·kg- 1·d- 1,出生后4和10d仔鼠取肺,做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Ⅳ型胶原的分布和表达强度。电镜观察仔鼠肺泡上皮细胞... 目的 观察产前注射地塞米松对仔鼠肺泡发育的影响。方法 SD孕大鼠于孕18,19,2 0dim地塞米松0 .8mg·kg- 1·d- 1,出生后4和10d仔鼠取肺,做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Ⅳ型胶原的分布和表达强度。电镜观察仔鼠肺泡上皮细胞基底膜。结果 电镜下,正常4d仔鼠外周肺组织上皮细胞基底膜变薄,不连续,胞浆伸出伪足进入间质,与成纤维细胞靠近、接触。地塞米松组4d仔鼠外周肺组织上皮细胞的基底膜的不连续现象较少,上皮间质的直接接触较少。正常仔鼠肺泡上皮细胞基底膜Ⅳ型胶原的表达呈不连续线状,间有缺损,量较少,色较浅;地塞米松组仔鼠肺泡上皮细胞基底膜的Ⅳ型胶原表达较多、色较深、呈连续线状,阳性强度明显上调。结论 孕后期用地塞米松影响仔鼠肺泡上皮细胞基底膜Ⅳ型胶原表达,抑制基底膜发育,从而影响肺泡正常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肺泡 上皮细胞 基底膜 胶原 Ⅳ型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对OLETF大鼠肺泡毛细血管基板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汤秀英 王昱 +3 位作者 郭晓蕙 王书合 柴立军 张烨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电镜观察并定量分析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glucagon like peptide-1,GLP-1)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OLETF(Otsuka Long-Evans Tokushima Fatty)大鼠肺泡毛细血管基板的影响。方法:将OLETF大鼠分为未治疗的OLETF组及GLP-1治疗组(OLETF/G组)... 目的:电镜观察并定量分析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glucagon like peptide-1,GLP-1)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OLETF(Otsuka Long-Evans Tokushima Fatty)大鼠肺泡毛细血管基板的影响。方法:将OLETF大鼠分为未治疗的OLETF组及GLP-1治疗组(OLETF/G组),对照为LETO(Long-Evans Tokushima Otsuka)组大鼠。用透射电镜观察及形态计量学方法测量肺泡毛细血管基板的超微结构及厚度。结果:与LETO组大鼠相比,OLETF大鼠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板与Ⅰ型肺泡上皮细胞基板融合部(F-BL)及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板(Cap-BL)均增厚,分别为(110.60±14.14)nmvs(57.30±11.08)nm和(118.40±19.12)nmvs(66.80±8.63)nm(P<0.01)。OLETF/G组大鼠肺F-BL及Cap-BL均比OLETF组大鼠明显变薄,分别为(79.70±5.44)nmvs(110.60±14.14)nm和(69.80±3.32)nmvs(118.40±19.12)nm(P<0.01)。结论:OLETF大鼠肺泡毛细血管基板发生明显的超微结构变化;GLP-1治疗能减轻OLETF大鼠肺泡毛细血管基板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胰高血糖素样肽1 肺泡 毛细血管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AKT1、PDCD4蛋白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嘉 吕艳超 +2 位作者 许浩然 韩双双 朱振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18,共3页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丝/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蛋白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5例NSCLC患者的手术切除肿瘤组织为NSCLC组,30例受检者的正常肺泡组织为肺泡对照组,30例受检者的正...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丝/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蛋白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5例NSCLC患者的手术切除肿瘤组织为NSCLC组,30例受检者的正常肺泡组织为肺泡对照组,30例受检者的正常支气管断端组织为支气管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三组标本中的AKT1、PDCD4,并分析NSCLC组二者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与支气管对照组和肺泡对照组相比,NSCLC组AKT1表达升高,PDCD4表达降低,P均<0.05。NSCLC组AKT1表达与NSCLC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均<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肿瘤的大小、组织学类型无关;NSCLC组中PDCD4表达与NSCLC组织学类型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无关;AKT1和PDCD4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r=-0.436,P=0.021),在肺鳞癌组织中无关(r=-0.012,P=0.931)。结论 NSCLC组织中AKT1表达升高、PDCD4表达降低,联合检测两者有助于NSCLC的诊治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肺泡 支气管 丝/苏氨酸蛋白激酶1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下载PDF
急性低压缺氧对大鼠肺泡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仁鹏 吕银慧 +2 位作者 张文军 罗德成 田景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9-22,共4页
本实验应用电镜和硝酸镧示踪电镜技术,对模拟6000m高原缺氧48h大鼠肺泡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急性低压缺氧可引起肺泡超微结构的明显改变。其主要改变如下:(1)肺泡上皮和肺泡隔内有许多镧颗粒:(2)Ⅱ型肺泡细... 本实验应用电镜和硝酸镧示踪电镜技术,对模拟6000m高原缺氧48h大鼠肺泡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急性低压缺氧可引起肺泡超微结构的明显改变。其主要改变如下:(1)肺泡上皮和肺泡隔内有许多镧颗粒:(2)Ⅱ型肺泡细胞损伤:(3)肺泡隔内毛细血管床的改变。这些改变可能与高原肺水肿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肺水肿 肺泡 超微结构 大鼠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术中单肺通气患者白介素-8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伟 王剑 +1 位作者 蒋艳波 许梅曦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74-1076,共3页
背景与目的:乌司他丁是一种从健康男子尿液中提取的广谱水解酶抑制剂。目前尚未有乌司他丁对单肺通气时肺泡炎性反应是否有影响的研究。本研究拟观察肺叶切除术中患者单肺通气时肺泡白介素-8(IL-8)水平的改变,以及乌司他丁对单肺通气时... 背景与目的:乌司他丁是一种从健康男子尿液中提取的广谱水解酶抑制剂。目前尚未有乌司他丁对单肺通气时肺泡炎性反应是否有影响的研究。本研究拟观察肺叶切除术中患者单肺通气时肺泡白介素-8(IL-8)水平的改变,以及乌司他丁对单肺通气时肺泡IL-8的影响。方法:术中需行单肺通气肺叶切除术、ASAⅡ~Ⅲ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术前使用5000u/kg乌司他丁的试验组(Ⅰ组)以及对照组(Ⅱ组),每组30例。在单肺通气开始、单肺通气1h、单肺通气2h、手术结束时分别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lavage,BAL)。检测肺泡灌洗液中IL-8浓度水平,并观察其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对照组单肺通气2h后肺泡灌洗液中IL-8浓度水平为(160.85±46.58)ng/L,较单肺通气前犤(128.26±35.35)ng/L犦上升,表明单肺通气和/或手术刺激导致肺泡炎性反应;(2)试验组肺泡灌洗液中IL-8浓度水平在单肺通气2h以及手术结束分别为(140.32±41.25)ng/L、(156.74±43.58)ng/L,较对照组犤(134.48±40.51)ng/L、(160.85±46.58)ng/L、(172.41±52.60)ng/L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减轻单肺通气患者肺泡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术中 单肺通气 白介素-8 广谱水解酶抑制剂 肺叶切除术
下载PDF
博莱霉素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增殖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崔光彬 魏经国 +4 位作者 王玮 潘海英 黄梅 邬秋珍 张晓楠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073-1077,共5页
目的 观察博莱霉素 (BL M)肺损伤早期肺泡 型上皮细胞 (AT )的超微结构和肺表面活性物质 (PS)中磷脂(PL)及其组分的变化 ,探讨与 AT 增殖活性及修复功能的关系 .方法  BL M气管内滴注 (4 mg· m L- 1 ,5 mg· kg- 1 )制作 2 ... 目的 观察博莱霉素 (BL M)肺损伤早期肺泡 型上皮细胞 (AT )的超微结构和肺表面活性物质 (PS)中磷脂(PL)及其组分的变化 ,探讨与 AT 增殖活性及修复功能的关系 .方法  BL M气管内滴注 (4 mg· m L- 1 ,5 mg· kg- 1 )制作 2 8只大鼠肺损伤模型分为 3,7,14,2 8d组 ,分别行肺组织标本电镜组织化学染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 F)的 PS中 PL 及其组分测定并把二者作对照分析 ,观察 PS形态组成成分的质与量的改变与 AT 结构的变化间的关系 .结果 1注药后各组均可见 PS层丧失连续、均匀绒状结构 ,脱落入肺泡腔或聚集成块现象或散落于肺泡腔内 .其中以 3d组较为明显 .钌红阳性表面层的厚度与对照组比较 ,3d组较厚 ,且染色深 ,7,14d组无明显差别 ,2 8d组较淡薄 .BAL F的PS中 PL含量趋于增加 .其中磷脂酰甘油 (PG)含量 3d组升高 ,7,14,2 8d组降低 .磷脂酰肌醇 (PI)含量变化则与此相反 .2 3,7d组可见 AT 变性坏死 ,甚至崩解 ,以 3d组较明显 .AT 增生各组均可见 ,以 7d组较明显 .板层小体 3d组数量减少 ,并呈空泡状 .7d组开始增多 ,以 14,2 8d组较为明显 .33,7d组基底膜水肿、裸露 ,甚至断裂 ,炎性细胞和间隔中的成纤维细胞等渗出到肺泡腔 .14d组可见有 AT 转化为 AT ,并逐渐伸展、粘附于裸露基底膜 ,14,2 8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剂 肺泡 肺纤维化 钌红 磷脂类 博莱霉素
下载PDF
唇受精卵的皮层反应及其引发机制 被引量:20
13
作者 甘光明 张耀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9-487,共9页
唇皮层小泡1-4层,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均具5种形态,由外及内,小泡内颗粒直径逐渐减少。在H.E染 色中,动物极低纬度区和精孔器附近的卵膜和质膜之间,具少量均匀的着色非常深的紫色斑点,与Ⅰ型皮层小泡内 容物形态结构相似,在透射电镜下... 唇皮层小泡1-4层,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均具5种形态,由外及内,小泡内颗粒直径逐渐减少。在H.E染 色中,动物极低纬度区和精孔器附近的卵膜和质膜之间,具少量均匀的着色非常深的紫色斑点,与Ⅰ型皮层小泡内 容物形态结构相似,在透射电镜下,这些斑点和卵膜、质膜有明显的界限,其外没有包被膜相结构,我们称之皮层反 应引发斑,这是在鱼类受精卵中发现的一个新的结构。扫描电镜下,引发斑成絮状。引发斑对皮层反应的引发具 有重要作用。皮层反应可分为潜伏期、始发期、高潮期、衰退期四个时期,潜伏期没有皮层反应发生,始发期只是位 于受精卵外围的少量皮层小泡释放,高潮期为多个皮层小泡相互融合形成一个大的泡状体,泡状体再与质膜接触、 融合后,随后破裂,释放内容物,可分为两个阶段,衰退期释放Ⅴ型皮层小泡和其他残存的皮层小泡以及未完全降 解卵黄颗粒碎屑;皮层反应是由Ⅰ型皮层小泡和引发斑诱导的爆发性的链式反应,卵子外侧的皮层反应可以诱导 内侧皮层反应。皮层反应有两个起始区域,在受精后35s开始于动物极低纬度区,稍后出现在精孔器前庭附近,随 后在这两个始发区向四周扩散,并在前庭以外的区域愈合、打通。皮层小泡分批多次释放,质膜多次重组。精子入 卵位点附近没有皮层小泡,不发生皮层反应,这提示皮层反应对鱼类多精受精的抑制效应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鱼骨] 皮层小泡 皮层反应 引发斑 引发机制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G_1对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申海涛 吕平 +4 位作者 张祥宏 邢欣 邢凌霄 严霞 王俊灵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9-106,共8页
目的进一步研究黄曲霉毒素G1(AFG1)对可能作用的靶细胞SD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T-Ⅱ)损伤的生物学作用。方法以酶消化法原代培养SD大鼠AT-Ⅱ,纯化后培养36h,分别给予不同浓度(0.5,1.0和2.0mg.L-1)的AFG1处理。AFG1作用24h后,收集细胞... 目的进一步研究黄曲霉毒素G1(AFG1)对可能作用的靶细胞SD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T-Ⅱ)损伤的生物学作用。方法以酶消化法原代培养SD大鼠AT-Ⅱ,纯化后培养36h,分别给予不同浓度(0.5,1.0和2.0mg.L-1)的AFG1处理。AFG1作用24h后,收集细胞和培养基上清液及细胞爬片,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生物化学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和碱性磷酸酶(AKP)活力、透射电镜方法观察AT-Ⅱ超微结构的改变、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检测Fluo-3/AM负载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免疫细胞化学、CLSM及流式细胞术(FCM)方法检测AT-Ⅱ特异分化标志物肺表面分泌蛋白C(SP-C)表达情况。结果给予不同浓度AFG1处理后,体外培养AT-Ⅱ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8±3)%,(80±9)%和(72±8)%,明显低于溶剂对照组(101±2)%(n=6,P<0.01);培养上清液中LDH和AKP活力明显增高;透射电镜观察可见上皮细胞板层小体出现空化,线粒体肿胀、空泡化等损伤性变化。CLSM结果显示,AFG10.5,1.0和2.0mg.L-1处理组,AT-Ⅱ细胞内平均钙离子荧光强度分别为200±21,225±14和229±12,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161±28(n=6,P<0.01),有明显浓度依赖关系(r=0.849);免疫细胞化学、CLSM及FCM检测结果显示AFG1处理组AT-ⅡSP-C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溶剂对照组。结论AFG1对体外培养的大鼠AT-Ⅱ具有明显致损伤作用,同时增加细胞[Ca2+]i、降低SP-C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类 肺泡 上皮细胞 表面活性蛋白C
下载PDF
支气管内给予黄曲霉毒素G_1对大鼠肺组织的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申海涛 张祥宏 +5 位作者 吕平 郝庆卯 王丽 邢凌霄 严霞 王俊灵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3-328,共6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支气管内给予黄曲霉毒素G1(AFG1)对大鼠肺组织的影响。方法经支气管一次性给予30μg.kg-1AFG1处理雄性SD大鼠。AFG1处理1,3,7和14 d后,分别处死实验动物,以扫描电镜方法观察大鼠肺组织超微结构变化,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 目的探讨一次性支气管内给予黄曲霉毒素G1(AFG1)对大鼠肺组织的影响。方法经支气管一次性给予30μg.kg-1AFG1处理雄性SD大鼠。AFG1处理1,3,7和14 d后,分别处死实验动物,以扫描电镜方法观察大鼠肺组织超微结构变化,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情况,测定H2O2的降低量代表抗氧化能力。结果溶剂对照组肺组织超微结构、TNFα-mRNA表达和抗氧化能力和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改变。AFG1处理后,扫描电镜观察可见肺泡壁增厚且粗细不均,肺泡腔表面细胞有隆起,细胞肿胀,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变短、消失,病变以AFG1处理后7和14 d为明显。原位杂交法结果表明,AFG1处理后1,3,7和14 d组肺组织肺泡细胞TNF-αmRNA表达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2.1±4.0)%,(20.3±4.2)%,(32.3±4.2)%和(24.7±3.8)%,明显高于溶剂对照1 d组(1.2±0.3)%(n=5,P<0.01)。AFG1处理后除d 1外,d 3,7和14肺组织抗氧化能力分别为(53.4±12.4),(42.7±10.8)和(47.2±11.0)mo.lm in-1.g-1蛋白,明显低于溶剂对照1 d组(61.9±4.3)mo.lm in-1.g-1蛋白(n=5,P<0.05)。结论AFG1对大鼠肺组织有一定的损伤作用,降低肺组织抗氧化能力,上调肺泡细胞TNFα-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G1 肿瘤坏死因子-Α 上皮细胞 肺泡 活性氧
下载PDF
心房钠尿肽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闫志强 魏敏 +6 位作者 李志超 李志斌 刘毅 张博 张齐 彭利静 罗颖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11-1115,共5页
目的:探讨心房钠尿肽(ANP)对脂多糖(LPS)引起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T-Ⅱ)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分离培养AT-Ⅱ,以LPS复制大鼠AT-Ⅱ损伤模型,分别给予10-6、10-7、10-8mol/L等不同剂量的ANP进行治疗,通过观察4h、12h、24h等时点细胞培养上... 目的:探讨心房钠尿肽(ANP)对脂多糖(LPS)引起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T-Ⅱ)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分离培养AT-Ⅱ,以LPS复制大鼠AT-Ⅱ损伤模型,分别给予10-6、10-7、10-8mol/L等不同剂量的ANP进行治疗,通过观察4h、12h、24h等时点细胞培养上清液中LDH、MDA、AKP、总磷脂(TPL)水平及细胞培养上清液的表面张力(ST)变化,研究ANP对LPS引起的AT-Ⅱ损伤的治疗作用。结果:在不同剂量、不同时点条件下,各ANP组细胞培养上清液LDH、AKP活性及MDA含量均明显低于LPS组,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以高剂量组(10-6)和12h时点疗效最佳。以12h时点为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KP活性为:control(43.5±10.4)U/L,LPS(98.1±16.4)U/L,LPS+ANP(10-6)(46.4±10.5)U/L,LPS+ANP(10-7)(60.7±9.5)U/L,LPS+ANP(10-8)(91.3±13.9)U/L。LPS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PL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S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剂量、不同时点的各ANP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PL含量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对应的LPS组,各ANP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ST水平均低于对应的LPS组。结论:ANP可显著减轻LPS引起的AT-Ⅱ损伤,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合成、分泌,且该作用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钠素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泡
下载PDF
维生素C对不同浓度氧环境培养细胞化学发光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薛建华 刘忠权 +1 位作者 李政年 常家文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C(Vit .C) 对培养在不同氧浓度气体环境中的家兔肺泡巨噬细胞(AM) 受激发光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一台可以检测细胞发光的恒温装置培养AM,在连续通气条件下用发光仪记录PMA( 弗波豆蔻乙酸) 激发的AM... 目的探讨维生素C(Vit .C) 对培养在不同氧浓度气体环境中的家兔肺泡巨噬细胞(AM) 受激发光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一台可以检测细胞发光的恒温装置培养AM,在连续通气条件下用发光仪记录PMA( 弗波豆蔻乙酸) 激发的AM 化学发光水平。结果培养在0 .5 % 氧环境5 h 的AM 存活率和发光水平分别为暴露前的50 % 和45 % ,并随培养介质中添加的Vit.C 剂量增加而逐步下降。提高气体氧浓度有利于增强细胞活力,并可部分抵消由Vit.C 引起的AM 受激发光水平降低。结论含氧气体有利于培养细胞的受激发光功能和细胞存活;给培养介质添加高浓度Vit .C 对AM 有明显毒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化学发光 肺泡巨噬细胞 氧环境
下载PDF
国人胎儿肺泡发育与上皮细胞分化的透射电镜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孔祥永 安靓 封志纯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 观察国人胎儿肺泡发育及肺泡上皮的分化过程。方法 自愿水囊引产的国人胎儿10~34周肺组织,HE染色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胎儿10~16周。胎肺的发育以支气管树分支和管壁结构的逐渐完善为主,终蕾上皮为柱状的未分化细胞。17... 目的 观察国人胎儿肺泡发育及肺泡上皮的分化过程。方法 自愿水囊引产的国人胎儿10~34周肺组织,HE染色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胎儿10~16周。胎肺的发育以支气管树分支和管壁结构的逐渐完善为主,终蕾上皮为柱状的未分化细胞。17~24周。支气管树的分支明显增多,上皮细胞的分化趋于成熟。胎儿25周以后,支气管远端形成许多内壁光滑的原始肺泡。其上皮细胞以一种胞核较大。胞质核细胞器较少的原始细胞为主,但开始分化出Ⅱ型肺泡细胞。此时,肺泡上皮亦出现少量扁平的I型肺泡细胞。但以Ⅱ型肺泡细胞为主。32周时,肺泡的发育逐渐成熟,I型肺泡细胞逐渐增多。结论 在人胎肺的发育过程中,Ⅱ型肺泡细胞的出现并不明显早于I型肺泡细胞,原始肺泡上皮所衬的较幼稚的细胞,可能是成熟肺泡上皮细胞的干细胞或祖细胞,I型肺泡细胞的出现是胎肺开始具有换气功能的标志,32周时换气功能趋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 胎儿 肺泡发育 上皮细胞分化 透射电镜
下载PDF
磷脂酶A_2对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蒨 崔乃强 +1 位作者 刘洪斌 李东华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93-595,642,共4页
目的:研究磷脂酶A(2PLA2)及含有PLA2的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大鼠血清对原代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及对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对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进行分离纯化和原代培养,分别加入PLA2及含有PLA2的AHNP大鼠血清,并... 目的:研究磷脂酶A(2PLA2)及含有PLA2的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大鼠血清对原代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及对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对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进行分离纯化和原代培养,分别加入PLA2及含有PLA2的AHNP大鼠血清,并设PLA2抑制剂对照组,各组均孵育4h,离心收集细胞,破碎细胞核提取核蛋白,ELISA法测定NF-κB活性;测定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对培养细胞进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PLA2及AHNP大鼠血清可使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LDH活性及Ⅱ型肺泡上皮细胞NF-κB活性显著增高,透射电镜检查显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受损严重。盐酸阿的平可显著抑制PLA2对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降低LDH活性,抑制NF-κB的表达。结论:PLA2对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是造成胰腺炎肺损伤的重要因素,还与其激活NF-κB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A 肺泡 上皮细胞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NF-ΚB 大鼠 Wistar
下载PDF
小鼠肺泡发育与肺泡上皮细胞分化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卢晓晔 黄中新 王樯 《解剖学研究》 CAS 2000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观察小鼠胚胎及生后肺泡发育及肺泡上皮分化。方法 小鼠胚胎 14天至生后 14天肺组织 ,隔天取材 ,HE染色光镜观察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胚胎 14~ 18天 ,小鼠肺的发育以支气管树分支和管壁结构的逐渐完善为主 ,终蕾上皮为柱状或... 目的 观察小鼠胚胎及生后肺泡发育及肺泡上皮分化。方法 小鼠胚胎 14天至生后 14天肺组织 ,隔天取材 ,HE染色光镜观察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胚胎 14~ 18天 ,小鼠肺的发育以支气管树分支和管壁结构的逐渐完善为主 ,终蕾上皮为柱状或立方状的未分化细胞。胚胎 19天 ,支气管远端形成许多内壁光滑的原始肺泡 ,其上皮分化出Ⅱ型肺泡细胞。生后 1~ 4天 ,肺泡上皮出现少量扁平的Ⅰ型肺泡细胞 ,但仍以Ⅱ型肺泡细胞为主。生后 5~ 14天 ,成熟肺泡形成 ,肺泡上皮以Ⅰ型肺泡细胞为主。结论 出生时 ,小鼠的肺发育只完成了其大体形态的发生 ,肺泡上皮以Ⅱ型肺泡细胞为主。成熟肺泡的形成、数量的增加及Ⅰ型肺泡细胞的大量出现持续到出生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 肺泡上皮 分化 超微结构 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