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酚类PF树脂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1
1
作者 郑凯 闫振 常建民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1,14,共4页
利用植物酚类化合物代替苯酚制备酚醛树脂胶黏剂,可扩大酚类原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并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对木素胶黏剂、单宁胶黏剂、木材液化产物胶黏剂和木材热解油胶黏剂的研究进展和现状进行系统归纳,指出目前植物酚类化合... 利用植物酚类化合物代替苯酚制备酚醛树脂胶黏剂,可扩大酚类原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并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对木素胶黏剂、单宁胶黏剂、木材液化产物胶黏剂和木材热解油胶黏剂的研究进展和现状进行系统归纳,指出目前植物酚类化合物胶黏剂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做出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酚类化合物 酚醛树脂胶黏剂 可持续性发展
下载PDF
烯丙基醚化程度对BMI改性PF模塑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袁利辉 王汝敏 +1 位作者 胡睿 王道翠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8,共5页
先将线性酚醛树脂(PF)烯丙基醚化,再用双马来酰亚胺(BMI)改性烯丙基醚化的线性PF(AEN),得到AEN/BMI共聚物(BAN),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凝胶化时间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分别分析了BAN的结构和固化工艺,测试了不同烯丙基醚化程度的BAN模... 先将线性酚醛树脂(PF)烯丙基醚化,再用双马来酰亚胺(BMI)改性烯丙基醚化的线性PF(AEN),得到AEN/BMI共聚物(BAN),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凝胶化时间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分别分析了BAN的结构和固化工艺,测试了不同烯丙基醚化程度的BAN模塑料的耐热性、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固化剂为六次甲基四胺时,模压温度为160℃、后处理工艺为140℃/1 h+150℃/1 h+160℃/2 h、烯丙基醚化程度为36.5%时,BAN模塑料的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烯丙基醚化 双马来酰亚胺 模塑料
下载PDF
SVM控制的复合有源箝位ZVS三相PFC变换器
3
作者 冯波 徐德鸿 +1 位作者 徐君 李睿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9-21,共3页
提出了一种采用复合有源箝位(CAC)的三相软开关功率因数校正(PFC)变换器。应用改进的空间矢量控制策略,有效地抑制了桥臂开关反并联二极管的反向恢复,减少了反向恢复损耗,所有的主开关和辅助开关均为零电压开关,而且具有开关器件电压应... 提出了一种采用复合有源箝位(CAC)的三相软开关功率因数校正(PFC)变换器。应用改进的空间矢量控制策略,有效地抑制了桥臂开关反并联二极管的反向恢复,减少了反向恢复损耗,所有的主开关和辅助开关均为零电压开关,而且具有开关器件电压应力较低,开关频率固定,输入波形质量好的特点。研制了一台基于DSP控制的4kW的实验样机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因数/空间矢量 复合有源箝位
下载PDF
磁性PF微球的制备及性质 被引量:3
4
作者 景晓燕 吴颉 +1 位作者 王君 张密林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44-346,354,共4页
运用缩合聚合法制备出PF凝胶,并在此基础上以共沉淀法合成出磁性PF微球.该微球呈珠状,平均粒径为10~20nm,具有较大的蛋白质固载量,可作为载体对多种酶及蛋白质加以固定.结果表明:当PF凝胶的制备条件为:对笨二酚11.1g、甲醛30mL和盐酸4m... 运用缩合聚合法制备出PF凝胶,并在此基础上以共沉淀法合成出磁性PF微球.该微球呈珠状,平均粒径为10~20nm,具有较大的蛋白质固载量,可作为载体对多种酶及蛋白质加以固定.结果表明:当PF凝胶的制备条件为:对笨二酚11.1g、甲醛30mL和盐酸4mL时,所制PF凝胶的蛋白固载量最大;当磁性PF微球的制备条件为:PF凝胶添加量2g,pH值在3~4之间,固定时间2h,磁性PF微球能取得最高的蛋白固载量.同时研究了磁性PF微球的磁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pf微球 pf凝胶 缩合聚合
下载PDF
Optical Microsphere Nano-Imaging:Progress and Challenges
5
作者 Guangxing Wu Minghui Hong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2024年第5期102-123,共22页
The optical diffraction effect imposes a radical obstacle preventing conventional optical microscopes from achieving an imaging resolution beyond the Abbe diffraction limit and thereby restricting their usage in a mul... The optical diffraction effect imposes a radical obstacle preventing conventional optical microscopes from achieving an imaging resolution beyond the Abbe diffraction limit and thereby restricting their usage in a multitude of nanoscale applications.Over the past decade,the optical microsphere nanoimaging technique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a cost-effective solution for overcoming the diffraction limit and has achieved an imaging resolution of up to about k6k8 in a real-time and label-free manner,making it highly competitive among numerous super-resolution imaging technologies.In this review,we summarize the underlying nano-imaging mechanisms of the microsphere nanoscope and key advancements aimed at imaging performance enhancement:first,to change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or modify the peripheral hardware of a single microsphere nanoscope at the system level;second,to compose the microsphere compound lens;and third,to engineer the geometry or ingredients of microspheres.We also analyze challenges yet to be overcome in optical microsphere nano-imaging,followed by an outlook of this techniq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sphere Nano-imaging Virtual imaging microsphere compound lens Engineered microsphere
下载PDF
纳米颗粒组装钼酸二铅空心微纳球及光催化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庆春 李宏焱 +2 位作者 刘成佐 冯蜜 王若迪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310-315,共6页
采用碳微球(CMSs)作为吸附剂和硬模板通过吸附-模板耦合技术(ATCT)制备了新型光催化剂Pb_(2)MoO_(5)空心球。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表征了该分级Pb_(2)MoO_(5)结构。结果表明,Pb_(2)MoO_... 采用碳微球(CMSs)作为吸附剂和硬模板通过吸附-模板耦合技术(ATCT)制备了新型光催化剂Pb_(2)MoO_(5)空心球。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表征了该分级Pb_(2)MoO_(5)结构。结果表明,Pb_(2)MoO_(5)空心球主要由纳米颗粒组装而成,解释了Pb_(2)MoO_(5)空心球的可能形成机制,所得产物Pb_(2)MoO_(5)空心球对紫外光和可见光均有吸收。光催化性实验结果表明,分级Pb_(2)MoO_(5)空心球在紫外光照射下对罗丹明B(RhB)染料的降解有效,5次循环的降解效率不降低。ATCT方法具有普适性,也用于制备分级Pb_(2)CrO_(5)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微球吸附 模板合成 无机纳米材料 半导体铅化合物 分级钼酸二铅结构
下载PDF
壳聚糖复合物微球吸附水中药物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暴佳欣 王连艳 +2 位作者 周志茂 张竞 朱艳华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近年来,药物化合物因潜在的生态毒性而被认为是一种新兴的水体污染物。在各种处理方法中,吸附法因去除率相对较高,以及具有高选择性、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被认为是处理药物污染物的有效手段之一。在介绍壳聚糖交联和接枝改性的基础... 近年来,药物化合物因潜在的生态毒性而被认为是一种新兴的水体污染物。在各种处理方法中,吸附法因去除率相对较高,以及具有高选择性、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被认为是处理药物污染物的有效手段之一。在介绍壳聚糖交联和接枝改性的基础上,综述了壳聚糖复合物微球的分类及其对药物污染物的吸附机理,并列举了磁性壳聚糖微球、壳聚糖基生物炭微球、壳聚糖基MOFs微球和壳聚糖基离子液体微球的一些研究成果及工艺条件,同时结合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药物污染物 复合物 微球 吸附
下载PDF
球形棕囊藻抑藻活性化合物筛选及抑藻微球制备
8
作者 毛奕淋 张乃胜 +2 位作者 龙正康 孙颖颖 王长海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8-333,共6页
首先评价了胆固醇、棕榈酸单甘油酯、玉米黄素、对羟基苯乙醇、豆甾醇、尿嘧啶核苷、亚油酸、十七烷酸、异植醇、半胱氨酸、海藻糖和二十二碳酸甲酯12种化合物对赤潮微藻球形棕囊藻生长的抑制作用,筛选到最具有抑藻剂开发前景的化合物... 首先评价了胆固醇、棕榈酸单甘油酯、玉米黄素、对羟基苯乙醇、豆甾醇、尿嘧啶核苷、亚油酸、十七烷酸、异植醇、半胱氨酸、海藻糖和二十二碳酸甲酯12种化合物对赤潮微藻球形棕囊藻生长的抑制作用,筛选到最具有抑藻剂开发前景的化合物——亚油酸。在此基础上,将亚油酸制备成微球,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得到优化的微球制备条件:亚油酸质量浓度50μg/mL、海藻酸钠质量分数0.500%、CaCl_(2)质量分数1.00%、体系pH 4.0、水浴温度60℃、壳聚糖质量分数0.5%。优化条件下制备得到的亚油酸微球载药率和包封率分别为49.06%、81.76%,对球形棕囊藻的第4天生长抑制率可达52.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藻活性化合物 亚油酸微球 赤潮 球形棕囊藻
下载PDF
空心玻璃微珠填充SMC的制备与性能
9
作者 柳雷 陈伟 +2 位作者 张建峰 刘亚辉 汪俊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23年第5期9-12,共4页
以不同型号的空心玻璃微珠(HGMs)为主要填料,制备了低密度片状模塑料(SMC),记为SMC-H,研究了HGMs的抗压强度、平均粒径、含水率、表面改性方式对SMC-H制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选用含水率不大于0.31%、平均粒径为40μm的38P5500型H... 以不同型号的空心玻璃微珠(HGMs)为主要填料,制备了低密度片状模塑料(SMC),记为SMC-H,研究了HGMs的抗压强度、平均粒径、含水率、表面改性方式对SMC-H制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选用含水率不大于0.31%、平均粒径为40μm的38P5500型HGMs时,SMC-H的实测密度与设计密度趋于一致,且介电常数仅为3.762 F/m;与复配改性剂及不饱和有机酸相比,硅烷偶联剂A-178改性HGMs填充SMC的力学性能最好,其中,拉伸强度为82 MPa,弯曲强度为181 MPa,冲击强度为66 k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玻璃微珠 低密度片状模塑料 表面处理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空心玻璃微珠在有机硅灌封胶中的应用
10
作者 陆瑜翀 李瑶 +2 位作者 蔡耀武 曾荣平 王建斌 《有机硅材料》 CAS 2023年第2期28-31,共4页
将不同真密度和粒径的空心玻璃微珠(HGS)用于填充加成型硅橡胶,制得低密度、低导热有机硅灌封胶。考察了不同种类空心玻璃微珠对有机硅灌封胶密度、黏度、热导率等的影响。在HGS体积分数相同的条件下,真密度小的HGS有助于获得更低密度... 将不同真密度和粒径的空心玻璃微珠(HGS)用于填充加成型硅橡胶,制得低密度、低导热有机硅灌封胶。考察了不同种类空心玻璃微珠对有机硅灌封胶密度、黏度、热导率等的影响。在HGS体积分数相同的条件下,真密度小的HGS有助于获得更低密度的有机硅灌封胶,但HGS的粒径对有机硅灌封胶密度的影响很小;随着HGS真密度的增大,有机硅灌封胶的黏度也逐渐增大。对于相同真密度不同粒径的HGS,其粒径减小时,灌封胶的黏度略有增大;HGS的真密度对有机硅灌封胶热导率的影响不明显,但相同真密度的HGS,粒径大的HGS填充的有机硅灌封胶热导率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灌封胶 空心玻璃微珠 低密度 低导热
下载PDF
聚苯乙烯/聚苯胺核壳型复合材料的合成表征研究
11
作者 豆鹏飞 《橡塑技术与装备》 CAS 2023年第3期19-23,共5页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聚苯乙烯微球。用浓硫酸对聚苯乙烯微球磺化,引入磺酸基,以提高聚苯乙烯微球对苯胺的吸附能力。采用化学氧化方法,制备聚苯乙烯/聚苯胺核壳型复合材料。运用场发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红外光谱等技术,对聚苯乙...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聚苯乙烯微球。用浓硫酸对聚苯乙烯微球磺化,引入磺酸基,以提高聚苯乙烯微球对苯胺的吸附能力。采用化学氧化方法,制备聚苯乙烯/聚苯胺核壳型复合材料。运用场发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红外光谱等技术,对聚苯乙烯/聚苯胺核壳型复合材料形貌和组成进行表征。同时,运用电化学工作站,对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粒径在190~230 nm之间,并具有很好电化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微球 化学氧化 复合材料 电化学活性
下载PDF
淀粉微球的用途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41
12
作者 马素德 郭焱 +2 位作者 李仲谨 邱维 曹直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8,共3页
介绍了淀粉微球的合成原理、特点、用途、合成方法,指出:提高淀粉靶向性,降低微球粒径及降低成本以便工业化是未来发展方向,淀粉微球较一般交联淀粉发展前景广阔。
关键词 淀粉微球 合成 用途 靶向性 微球粒径 生产成本 交联淀粉
下载PDF
不同纳米碳材料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合材料性能的表征 被引量:11
13
作者 薛宝霞 牛梅 +3 位作者 张莹 王欣 杨雅茹 戴晋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70,共6页
以碳微球(CMSs)、碳纳米管(MWNTs)、碳微球(CMSs)与碳纳米管(MWNTs)复配的3种材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分别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进行阻燃改性,制备出不同纳米碳材料阻燃PET复合材料。采用极限氧指数(LOI)法、垂直燃烧法、热重分析、... 以碳微球(CMSs)、碳纳米管(MWNTs)、碳微球(CMSs)与碳纳米管(MWNTs)复配的3种材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分别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进行阻燃改性,制备出不同纳米碳材料阻燃PET复合材料。采用极限氧指数(LOI)法、垂直燃烧法、热重分析、扫描电镜等方法,测试和表征了CMSs/PET、MWNTs/PET、CMSs/MWNTs/PET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能、分散性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1%的CMSs可使PET的LOI明显提高到28.9%,但对其抗熔滴性能的改善并不明显;同质量分数的MWNTs的添加,可有效提高PET的抗熔滴性能,其熔滴数由原PET的24d/min减少为6d/min;且CMSs与MWNTs具有协同阻燃效应,当两者的质量比为1∶2时,CMSs/MWNTs/PET的LOI为27.3%,且其熔滴数仅为4d/min;三者的垂直燃烧级别都由原PET的V-2级上升为V-0级,热稳定性都有所提高,但力学性能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微球 碳纳米管 阻燃 抗熔滴 复配
下载PDF
载药壳聚糖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释放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邵丽 邓阳全 +2 位作者 吴旭 杨银 张志斌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59-961,965,共4页
实验采用乳化交联法,使用复合交联剂(先用甲醛交联,再用戊二醛交联),制得盐酸四环素壳聚糖缓释微球,并考察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原料质量比、交联剂用量、复合交联剂用量、搅拌速度对微球的影响,筛选出最佳条件制备出载药微球,并研究了... 实验采用乳化交联法,使用复合交联剂(先用甲醛交联,再用戊二醛交联),制得盐酸四环素壳聚糖缓释微球,并考察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原料质量比、交联剂用量、复合交联剂用量、搅拌速度对微球的影响,筛选出最佳条件制备出载药微球,并研究了该微球在扫描电镜和倒置式研究型显微镜下的形态及其在pH=7.4,温度为37℃时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复合交联剂的乳化交联法所制得的微球球形好,粒径分布为5~50μm之间,载药量为26.9%,包封率为56.3%,并且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微球 盐酸四环索 复合交联 缓释性能
下载PDF
不同填料增强酚醛树脂模塑料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新林 王汝敏 +1 位作者 闫超 西珊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9-52,共4页
以短切玻璃纤维、维纶短纤维和活性硅微粉等作为自制酚醛树脂(PF)的增强填料,制备立体无规分布的短纤维增强型PF模塑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法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对合成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进行了... 以短切玻璃纤维、维纶短纤维和活性硅微粉等作为自制酚醛树脂(PF)的增强填料,制备立体无规分布的短纤维增强型PF模塑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法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对合成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维纶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韧性等优点,但其耐热性欠佳、力学性能不如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加入15%活性硅微粉后,维纶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明显提高,其收缩率为0.39%(下降54%)、吸水率为0.24%(下降40%)、密度为1.37 g/cm3、弯曲强度为99.6 MPa(提高了17.6%)、马丁耐热温度(143℃)和弯曲模量(6.19 GPa)均提高了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填料 模塑料
下载PDF
磁性高分子微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6
作者 王延梅 封麟先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8,14,共4页
概述了磁性高分子微球的研究近况,讨论了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分类、制备方法、表征手段及其应用,并对这一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磁性 高分子微球 复合结构 核壳
下载PDF
聚合物微球/表活剂复合体系注入方式对调驱效果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文辉 郑玉飞 +3 位作者 铁磊磊 徐国瑞 李翔 张博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8年第9期598-603,共6页
为达到注水开发油田中后期稳油控水的目的,通常采用深部调驱方法调整吸水剖面、扩大波及体积,提高水驱采收率。针对渤海油田储层特征,开展了聚合物微球与表活剂复合调驱的研究。通过驱替模拟实验,研究了聚合物微球与表活剂复合体系的注... 为达到注水开发油田中后期稳油控水的目的,通常采用深部调驱方法调整吸水剖面、扩大波及体积,提高水驱采收率。针对渤海油田储层特征,开展了聚合物微球与表活剂复合调驱的研究。通过驱替模拟实验,研究了聚合物微球与表活剂复合体系的注入方式对调驱效果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复合调驱体系较单独注入微球可提高采收率3.1%~8.3%,并且采用交替注入方式提高采收率的效果要优于混合注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调驱 聚合物微球 表活剂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氨基化二氧化硅荧光微球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清浩 郭金春 +3 位作者 蔡宇廷 冷嘉鹏 刘红彦 陈立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30-2134,共5页
首先合成了荧光量子产率高的不对称罗丹明衍生物,以其为荧光染料,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在酸性条件下,运用包埋法制备了二氧化硅荧光微球。然后采用硅烷偶联剂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二氧化硅荧光微球表面引入氨基功能基团。通过扫描电镜、... 首先合成了荧光量子产率高的不对称罗丹明衍生物,以其为荧光染料,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在酸性条件下,运用包埋法制备了二氧化硅荧光微球。然后采用硅烷偶联剂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二氧化硅荧光微球表面引入氨基功能基团。通过扫描电镜、荧光显微镜、红外光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氨基化二氧化硅荧光微球的形貌、结构和荧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氨基化二氧化硅荧光微球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粒径分布窄,荧光性能好且稳定,并成功的引入氨基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制备 有机化合物 氨基化荧光微球 不对称罗丹明衍生物
下载PDF
基于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实验设计 被引量:6
19
作者 赖婷 朱明芳 +1 位作者 林碧敏 陈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6-28,43,共4页
通过超声处理将Fe_3O_4微球颗粒负载在具有大比表面积的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表面,成功合成了Fe_3O_4微球/氧化石墨烯复合物(Fe_3O_4-GO),并将该复合物应用于有机酚类化合物的测定分析。首先根据Hummers法制备了GO;然后使用溶... 通过超声处理将Fe_3O_4微球颗粒负载在具有大比表面积的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表面,成功合成了Fe_3O_4微球/氧化石墨烯复合物(Fe_3O_4-GO),并将该复合物应用于有机酚类化合物的测定分析。首先根据Hummers法制备了GO;然后使用溶剂热法制备了粒径200 nm左右的Fe_3O_4微球;最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的形貌结构进行探索。结果表明,该合成方法简单有效,制备的复合物能够有效地应用于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并对有机酚类化合物进行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微球 氧化石墨烯 复合物的合成设计实验
下载PDF
磁性壳聚糖复合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谢宇 魏娅 +2 位作者 李明俊 陈素华 胡金刚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9-61,共3页
采用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为磁核,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磁性壳聚糖复合微球,用激光粒度仪和透射电镜对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尺寸和形貌进行分析,考察了壳聚糖浓度、乳化剂用量、交联剂浓度、搅拌速度等参数对壳聚糖成球的影响。结果表明:使... 采用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为磁核,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磁性壳聚糖复合微球,用激光粒度仪和透射电镜对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尺寸和形貌进行分析,考察了壳聚糖浓度、乳化剂用量、交联剂浓度、搅拌速度等参数对壳聚糖成球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4 mL质量浓度为4 g·L^(-1)壳聚糖溶液、0.1 mL司本-80和0.1 mg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经超声分散1 h后,加入0.5 mL4%的戊二醛,在转速350 r·min^(-1)搅拌条件下,室温下反应2 h,可得到形貌光滑、粒径为0.5~2 μm的磁性壳聚糖复合微球,该壳聚糖复合微球具有较好的磁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FE3O4纳米颗粒 复合微球 磁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