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海DGKS96—03岩心中微体化石的古海洋学特点、δ^(18)O曲线与AMS^(14)C测年 被引量:13
1
作者 程振波 刘振夏 +3 位作者 石学法 鞠小华 Serge Berne 斋藤文纪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01-505,共5页
运用微体化石的研究结果辨识岩心不同的沉积阶段的沉积特征及古海洋学特点 ,并辅以δ18O曲线及AMS14 C测年去探讨岩心的沉积时代。该岩心是 1996年 5月中国、法国、韩国科学家一起利用法国L’ATALANTE号海洋调查船在东海陆架获取的 17... 运用微体化石的研究结果辨识岩心不同的沉积阶段的沉积特征及古海洋学特点 ,并辅以δ18O曲线及AMS14 C测年去探讨岩心的沉积时代。该岩心是 1996年 5月中国、法国、韩国科学家一起利用法国L’ATALANTE号海洋调查船在东海陆架获取的 17个岩心中的一个 ,分别做了粒度、矿物、CaCO3、微体化石、δ18O、AMS14 C测年等分析 ,初步分析认为 :依据微体化石的冷、暖水种的丰度变化 ,可以辨识出该岩心气候的 7个冷期 (C1、C2 、C3、C4 -1、C4 -2 、C5、C6、C7) ,然后结合岩心中的矿物成份、CaCO3 含量、粒度变化、AMS14 C的测年数据把岩心划分为 4个沉积阶段 ,1.晚更新世早玉木冰期沉积。 2 .玉木亚间冰期沉积。 3 .晚更新世玉木冰期沉积。 4.全新世冰后期沉积。另外 ,利用浮游有孔虫壳体对不同的沉积阶段所做的AMS14 C测年结果分别为 96 90aBP、12 980aBP ,2 6 35 0aBP ,2 796 0aBP ,37410aBP ,412 6 0aB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体化石 沉积特征 δ^(18)O AMS^(14)c
下载PDF
泥炭样品的AMS ^(14)C年龄测定:全样、植物残体和孢粉浓缩物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宜垠 魏芳 周力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9-506,共8页
沉积物14C的年龄测定一直是第四纪年代学研究的热点。文章对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内蒙古库伦泥炭剖面的泥炭全样、植物残体和孢粉浓缩物进行了AMS14C测年比较研究。从泥炭沉积物中提取用于AMS14C测年的孢粉浓缩物的关键步骤包括:过筛(... 沉积物14C的年龄测定一直是第四纪年代学研究的热点。文章对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内蒙古库伦泥炭剖面的泥炭全样、植物残体和孢粉浓缩物进行了AMS14C测年比较研究。从泥炭沉积物中提取用于AMS14C测年的孢粉浓缩物的关键步骤包括:过筛(125μm,63μm和10μm),重液浮选(比重1·9)及在180倍的体视显微镜下进行手工挑选。测年结果表明:孢粉浓缩物的测年值比同一层位的泥炭沉积物全样或植物残体的测年值老225~340年;植物残体与孢粉浓缩物的测年结果较为接近。但是,距地表24~27cm处孢粉浓缩物给出了610~780A·D.的年龄值,远老于其下样点的年龄,而泥炭全样为现代样品,二者相差1255年,这可能与该样品孢粉纯度较低、掺杂有一些老碳物质燃烧后形成的微粒杂质有关。因此,提高孢粉纯度对孢粉浓缩物14C测年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浓缩物 AMS^14c 泥炭 孢粉提纯
下载PDF
探秘三峡悬棺遗址——^(14)C定年手记 被引量:2
3
作者 吴仪 刘睿 吕弋 《大学化学》 CAS 2021年第10期158-162,共5页
以一位考古人员在三峡悬棺考察的故事为载体,介绍了放射性碳定年法的基本原理、常用检测方法和应用,系统地科普了^(14)C定年相关知识;介绍了放射性碳样品分类、取样、分析方法;同时介绍了川渝地区的崖墓文化,向读者展现了古巴蜀的独特... 以一位考古人员在三峡悬棺考察的故事为载体,介绍了放射性碳定年法的基本原理、常用检测方法和应用,系统地科普了^(14)C定年相关知识;介绍了放射性碳样品分类、取样、分析方法;同时介绍了川渝地区的崖墓文化,向读者展现了古巴蜀的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c 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碳 地球化学 加速器质谱
下载PDF
AMS^(14)C测年对福建政和蛙岩古堰塞湖形成与溃坝时代的约束 被引量:2
4
作者 肖爱芳 吴资龙 黎敦朋 《福建地质》 2021年第4期259-265,共7页
政和蛙岩崩塌是一处大型古岩崩遗迹,其堵塞闽江支流七星溪河谷形成外屯—湖屯一带长度超过10.5 km的古堰塞湖,其后的溃坝使堰塞湖水体泄空,细粒堆积物露出地表形成万亩良田。为了约束该古堰塞湖形成与溃坝的时代,对古堰塞湖沉积施工了1... 政和蛙岩崩塌是一处大型古岩崩遗迹,其堵塞闽江支流七星溪河谷形成外屯—湖屯一带长度超过10.5 km的古堰塞湖,其后的溃坝使堰塞湖水体泄空,细粒堆积物露出地表形成万亩良田。为了约束该古堰塞湖形成与溃坝的时代,对古堰塞湖沉积施工了1个深度8.5 m的浅钻,沿不同深度采集了8件AMS^(14)C测年样品,结果表明:堰塞湖沉积从地表至8.5 m深的^(14)C年龄从930~795 Cal BP至1528~1376 Cal BP,根据堰塞湖沉积顶部的最小年龄推测堰塞湖溃坝的时代(~0.8±0.1)ka BP,由沉积速率推算堰塞湖形成时代不早于(2.8±0.1)ka BP,表明蛙岩古堰塞湖形成于全新世晚期,这为古堰塞湖形成与消亡演化提供了一个研究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堰塞湖 AMS^(14)c 蛙岩 全新世 福建政和
下载PDF
年轻石笋平均沉积速率的确定——多方法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殷建军 李红春 +6 位作者 沈川洲 李廷勇 林玉石 覃嘉铭 唐伟 王华 杨会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84-1891,共8页
石笋凭借其准确的年代学和对洞穴外界环境的敏感响应,已经成为第四纪研究的重要力量。亚洲季风区轨道-千年尺度石笋δ18O指示亚洲季风强弱的变化,但是在更短的时间尺度上,石笋δ18O则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近现代、能与器测记录... 石笋凭借其准确的年代学和对洞穴外界环境的敏感响应,已经成为第四纪研究的重要力量。亚洲季风区轨道-千年尺度石笋δ18O指示亚洲季风强弱的变化,但是在更短的时间尺度上,石笋δ18O则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近现代、能与器测记录进行对比的石笋记录研究是衔接现代气候与古气候的关键环节。而这关键环节中的关键问题就是确定石笋的沉积年代。寻找一种适合于无生长纹层、低U含量石笋样品的年代方法对于解决石笋沉积年代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研究选择广西桂林茅茅头大岩一正在生长的年轻石笋。由于低U含量、高232 Th含量,U系-230 Th定年不成功。利用210Pb定年计算出平均沉积速率为1.96±0.23mm/a,但由于多层晶间孔隙的存在,计算结果偏小。由于石笋中14 C基本为核爆产生,AMS 14 C测试结果计算石笋平均沉积速率为2.10mm/a,但由于未测量到核爆前14 C数据,其值可能仍偏小。由于前人研究指出桂林地区石笋记录能记录夏季风降水,结合桂林多年降水数据,综合计算出该石笋平均沉积速率为2.44mm/a,生长时限为2009—1968年。平均沉积速率和沉积时代的确定,为后续的石笋现代气候研究,进而与古气候衔接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石笋 230 Th AMS14 c 210pb 器测校正
下载PDF
甘肃省徐家城旧石器遗址的年代 被引量:7
6
作者 李锋 陈福友 +3 位作者 高星 刘德成 王辉 张东菊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2-440,共9页
庄浪县徐家城遗址是甘肃省新发现的含丰富旧石器文化遗物的遗址,主要埋藏于水洛河第二级阶地上覆的马兰黄土中。AMS^14C测年及气候事件对比相结合的综合年代研究显示,遗址主要文化层时代集中在距今4.6~2.3万年间,属于晚更新世晚... 庄浪县徐家城遗址是甘肃省新发现的含丰富旧石器文化遗物的遗址,主要埋藏于水洛河第二级阶地上覆的马兰黄土中。AMS^14C测年及气候事件对比相结合的综合年代研究显示,遗址主要文化层时代集中在距今4.6~2.3万年间,属于晚更新世晚期。遗址所在的陇西盆地发现近50处晚更新世旧石器遗址,测年、黄土地层学等的综合年代学研究利于建立该地区晚更新世完整的年代学框架,为我们进一步讨论晚更新世人类行为演化、人类行为与环境变化的互动等重要学术问题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家城遗址 旧石器时代 AMS^14c 气候事件对比 代框架
下载PDF
晚更新世以来内蒙古哈素海钻孔地层记录及其年龄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哲 赵华 +3 位作者 杨劲松 宋磊 王成敏 张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1-281,共11页
“河套古大湖”对于研究区域环境及气候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其形成与消亡的时代仍存在争议。依托于哈素海西南岸边获取的HSH钻孔,采用AMS^(14)C、OSL测年方法确定了沉积物年代,结合岩心的岩性、沉积结构等特征,分析了哈素海的演化... “河套古大湖”对于研究区域环境及气候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其形成与消亡的时代仍存在争议。依托于哈素海西南岸边获取的HSH钻孔,采用AMS^(14)C、OSL测年方法确定了沉积物年代,结合岩心的岩性、沉积结构等特征,分析了哈素海的演化历史,并探讨了河套古大湖存亡的时期。结果表明,哈素海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主要经历了以下转变过程:150~70 ka为较稳定的湖泊,70~55 ka湖泊水位下降,为滨湖相沉积,55~27 ka为湖沼沉积,27~0 ka为滨湖相沉积。根据哈素海的沉积演化历史,结合河套盆地相关研究成果,认为河套古大湖早在150~110 ka就已形成,其后水位下降,直至55 ka之后,萎缩消亡,河套盆地局部地区形成湖沼沉积,但已不再是统一的大湖。研究结果对于深入探讨河套盆地演化历史乃至黄河的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素海 晚更新世 OSL测 AMS^(14)c 黄河 内蒙古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基于多同位素联用的雷州半岛中深层地下水年龄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绍恒 陈建耀 +12 位作者 CENDÓN I Dioni 陈宗宇 胡水明 杨国民 清水裕太 FREUNDT Florian 金广哲 吴瑞钦 高磊 梁作兵 龚柔艳 伍祺瑞 田帝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5-103,共9页
地下水年龄是一项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其在识别地下水补给来源,评价地下水可更新能力,研究地下水溶质迁移和地下水模型率定及古气候反演等方面可发挥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对雷州半岛中深层地下水进行样品采集与^(3)H、^(4)He、^(13)C、^(1... 地下水年龄是一项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其在识别地下水补给来源,评价地下水可更新能力,研究地下水溶质迁移和地下水模型率定及古气候反演等方面可发挥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对雷州半岛中深层地下水进行样品采集与^(3)H、^(4)He、^(13)C、^(14)C等同位素测试分析,结合Han-Plummer图形法及同位素校正模型,研究发现从补给区到排泄区地下水年龄逐渐增加,绝大部分地下水样品的^(14)C校正年龄介于1037~40310 aBP,过半地下水样品的校正年龄超过了10000 aBP。地下水样品中的^(4)He同位素含量与^(14)C年龄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根据^(4)He同位素累积率粗略估算地下水年龄。另外,对于不同年龄区段的地下水,电导率与^(14)C校正年龄的关系不同,较年轻地下水年龄与电导率之间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也为简单估算地下水年龄提供了一种间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州半岛 地下水 同位素 ^(14)c 4He
下载PDF
东海陆架浙闽沿岸泥质区不同属种底栖有孔虫对^14C测年的影响及其原因初探 被引量:4
9
作者 樊耘畅 丁旋 +6 位作者 樊加恩 印萍 李秋子 王天昊 王晨 胡克 周力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92-798,共7页
底栖有孔虫是浅海陆架区钻孔岩芯^14C测年的良好材料,但由于其个体细小,为了获得足够的样品量,常常采用不区分属种和大小的混合壳体样品,不利于高分辨率的古环境研究.本研究选择东海陆架浙闽沿岸泥质区的两个钻孔沉积物样品,对其中不同... 底栖有孔虫是浅海陆架区钻孔岩芯^14C测年的良好材料,但由于其个体细小,为了获得足够的样品量,常常采用不区分属种和大小的混合壳体样品,不利于高分辨率的古环境研究.本研究选择东海陆架浙闽沿岸泥质区的两个钻孔沉积物样品,对其中不同的底栖有孔虫属种壳体化石分别进行^14C测年,结果显示同一沉积物样品中不同的底栖有孔虫属种壳体化石^14C年龄值存在差异,以Quinqueloculina spp.壳体14C年龄最老,其次是Ammoniacomperessiuscula壳体,最年轻的分别为Elphidium spp.壳体和Bolivina cochei壳体.从底栖有孔虫的生态习性和壳体的结构特征等方面分析推测,同层位不同底栖有孔虫属种壳体年龄差异,不能简单地用它们生活时壳体和所处的微生境水体同位素交换来解释;不同属种有孔虫壳壁构造不同可能是产生壳体化石^14C年龄差异的原因.建议为地质钻孔建立高分辨率年代地层挑取底栖有孔虫AMS 14C测年样品时,尽量选择相同的属种,或微生境相同、个体大小相近、壳壁厚度和壁孔大小密度近一致的类别,以降低属种不同对测年结果产生的影响,为海岸带高分辨率的古环境研究提供高精度的测年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样品 底栖有孔虫 AMS^14c 微生境 有孔虫壳壁构造
原文传递
辽东湾LDD7孔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层序与古环境演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荣涛 赵京涛 +1 位作者 李军 胡邦琦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60-1469,共10页
对取自渤海辽东湾中部LDD7孔的300个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微体古生物分析,对196个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并选取8个层位的底栖有孔虫混合种进行了AMS^14C测年,利用线形插值方法建立了该孔的年代地层框架。研究结果表明:自晚更新以来辽东湾中... 对取自渤海辽东湾中部LDD7孔的300个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微体古生物分析,对196个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并选取8个层位的底栖有孔虫混合种进行了AMS^14C测年,利用线形插值方法建立了该孔的年代地层框架。研究结果表明:自晚更新以来辽东湾中部保持了相对连续的沉积序列,LDD7孔记录了该区约60.85cal.kaBP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过程。根据垂向上微体化石组合和岩性的变化,将全长50.1m的沉积物柱状样划分为9个沉积单元,分别代表晚更新世冰期旋回中随着海平面的变化,辽东湾中部区域在不同阶段分别处于海相、陆相或海陆过渡相沉积环境;LDD7孔中共识别出两次主要的海侵过程,分别对应着渤海中部Bc-1孔所记录的献县海侵与黄骅海侵;此次测年结果进一步明确了辽东湾中部两次海侵持续的确切时间,分别是45.84~27.66cal.kaBP和10.64~0cal.kaBP。此外,几个相关岩心的年代框架计算结果表明,献县海侵过程中辽东湾南部沉积速率低于中部,而献县海侵之后辽东湾南部的沉降总量和平均沉积速率都明显高于中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湾 微体古生物 海侵层 古环境演化 AMS^14c 沉积层序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末次冰期以来的冰川活动证据及其构造—环境意义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沛全 刘小汉 孔屏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88-602,共15页
本文重点讨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入口地区末次冰期以来冰川活动的地貌学、14C和10Be定年结果及其构造—环境意义。在海拔3,200m的观景台发现距今24~18ka的冰砾阜,说明末次盛冰期时大拐弯入口地区有大规模的冰川下移现象,并阻塞了雅鲁藏... 本文重点讨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入口地区末次冰期以来冰川活动的地貌学、14C和10Be定年结果及其构造—环境意义。在海拔3,200m的观景台发现距今24~18ka的冰砾阜,说明末次盛冰期时大拐弯入口地区有大规模的冰川下移现象,并阻塞了雅鲁藏布江主河道,形成堰塞湖,暗示雅鲁藏布江在末次盛冰期时已经下切到与目前接近的深度。在海拔3,150m的打林村阶地,其4级阶地上的砾石10Be暴露年龄显示该阶地形成于距今9.0~8.7ka的末次冰期与新冰期之间的间冰期,意味着这一期间则隆弄冰川再次下移导致阻江。近60年来则隆弄冰川3次跃动,两度阻江,是20世纪3次气候突变的表征。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入口地区末次盛冰期以来的冰川进退历史对气候变化有良好的指示作用,该历史与大拐弯入口地区的构造地质背景有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则隆弄冰川 冰川地质 ^14c ^10Be 构造一环境意义 藏东南
下载PDF
岷江上游晚更新世湖相沉积的古地震及物源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钟宁 《国际地震动态》 2018年第3期46-48,共3页
青藏高原东缘是中国大陆内部最显著的地貌梯度带,也是青藏高原周缘新构造与活动构造最为复杂、活动断裂发育密度最高的区域。岷江上游地处"南北向地震构造带"中段,受岷江断裂、虎牙断裂及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的影响,不仅强... 青藏高原东缘是中国大陆内部最显著的地貌梯度带,也是青藏高原周缘新构造与活动构造最为复杂、活动断裂发育密度最高的区域。岷江上游地处"南北向地震构造带"中段,受岷江断裂、虎牙断裂及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的影响,不仅强震及大震活动非常频繁,而且崩滑流等外动力地质灾害也极为显著,是内外动力作用耦合最为显著的地区。自2008年汶川MS8.0强震以来,随后又发生了2010年玉树MS7.1、2013年芦山MS7.0、2017年九寨沟MS7.0等4次7级以上地震,使得了解青藏高原东缘在地质和历史时期的地震活动成为迫切的科学需求。然而,岷江上游地区多为高山峡谷地貌,侵蚀作用强烈,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人为破坏严重,使得探槽开挖困难,古地震研究程度偏低。已有的少数古地震研究多数集中在全新世,揭露的古地震事件次数也相对较少。区域广泛分布的古堰塞湖湖相沉积连续性好、分辨率高,可能记录更多的地震事件,使得湖相沉积古地震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在整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对岷江上游晚更新世湖相沉积出露点展开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剖面测量和系统采样等工作。首先,通过沉积学手段进行岩性描述、地层划分、层理识别,分析和划分沉积环境与沉积相。其次,对湖相沉积记录的宏观软沉积物变形和层理构造(丘状交错层理)进行研究,重点对软沉积物变形的类型划分、形态描述、成因厘定、变形过程和演化模型进行分析;然后对软沉积物变形的类型、形态和强弱变化与地震震级和震中位置关系进行讨论。再次,利用地球物理(粒度、磁化率)、地球化学等微观指标,并结合端元模型,对湖相沉积记录的事件层和非事件层进行分析和解释,以期获得湖相沉积中连续的构造和气候信息。采用OSL和14C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湖相沉积年代,获得古地震活动历史、大致震级等参数。最后采用主微量元素和碎屑锆石U-Pb定年,探讨青藏高原东缘到四川盆地碎屑物质的释放、搬运过程和路线等,以及青藏高原东缘构造活动造山带是如何影响四川盆地的?通过上述研究,得到如下认识:(1)通过OSL和14C测年,初步获得了岷江上游新磨村Ⅰ(XMCⅠ)、新磨村Ⅱ(XMCⅡ)和太平(TP)3个湖相沉积剖面的年代,沉积年龄属于末次冰盛期向全新世过渡时期;沙湾(SW)湖相沉积剖面的时代应属末次冰消期到全新世时期。(2)XMCⅠ、XMCⅡ、SW和TP 4个湖相沉积剖面中,共发现17个变形层,7种类型的软沉积物变形,分为韧性变形(负载构造、火焰构造、假结核构造、球枕构造和液化卷曲)和脆性变形(微断层和液化角砾)两种。软沉积物变形最可能的触发机制为地震作用,代表强液化或(和)流化作用。另外,4个湖相剖面中有12个中厚层向上变细的粉砂层,其成因与地震引起的滑坡、碎屑物质及细颗粒粉尘等被风力或流水搬运到湖泊中并快速沉积有关。(3)当沉积物中记录的软沉积物变形(负载、球枕构造)为地震成因时,其代表的震级可能为6.0~7.0级,震中距约为20~70 km。同等变形强度的负载、球枕构造,地震震级最强的为湖相沉积,其次是河湖相沉积和海相沉积。负载、球枕构造变形的宽度和厚度与地震震级具有正相关关系:即变形层宽度越大、厚度越厚,其记录的震级就越大。球状体变形尺度及球状半径大小,也与震级大小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即球状半径越大,其震级越大。而岩性与地震震级大小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利用软沉积物变形所对应的地震震级估算距震中距离,或者采用软沉积物变形距断层距离估算地震震级的方法都是可行的。(4)根据软沉积物变形类型、变形强弱、扰动厚度、累积厚度、最大液化距离等方法进行古地震震级估算。SW剖面可能记录了6次6.0~7.0级和1次7.0级以上地震;XMCⅠ剖面可能记录了3次5.0~6.0级和2次6.0~7.0级地震;XMCⅡ剖面可能记录了2次5.0~6.0级和3次6.0~7.0级地震;TP剖面可能记录了1次6.0~7.0级地震。(5)基于粒度的粒径分布、频率及累积曲线、岩性三角图、C-M图、粒度象限及萨胡判别公式对XMCⅠ、XMCⅡ和TP 3个湖相沉积剖面进行成因厘定,沉积物多为粘土、粉砂和极细砂沉积,均显示风成成因特点,多为近距离风力搬运并迅速堆积到湖泊中;而SW湖相沉积剖面则为风成和水成两种成因特点。通过对XMCⅠ、XMCⅡ、XMCⅢ和TP 4个剖面粒度数据的端元模拟显示,均可以分离出2个粒径端元,其中EM1为非地震期间的湖泊沉积;EM2为极端灾变(地震、滑坡等)期间的湖泊沉积。SW剖面可以分离出3个粒径端元,EM1代表非地震期间的湖泊沉积,EM2和EM3代表极端灾变(地震、滑坡等)期间的湖泊沉积。结合粒度、磁化率、地球化学及端元模型,XMCⅠ、XMCⅡ、XMCⅢ、TP和SW 5个湖相沉积剖面分别识别出22次,18次,26次,23次和12次可能的地震事件层。地震事件层与非地震事件层区别明显,虽然各个事件层所处的演化阶段(AB、BC和CD段)不太一样,但事件层都具有相同或类似的演化模式,即粒度突然变粗,向上缓慢变细,进而逐渐变细到以粉砂质粘土为主的正常沉积。基本对应于地震发生时粗颗粒碎屑物质的突然释放;地震短时间尺度内粗碎屑颗粒与细颗粒物质充分混合阶段;震后长时间尺度,以分选好的细颗沉积阶段。(6)根据宏观软沉积物变形层、微观粒度和磁化率识别的地震事件层,并对这两种方法识别的地震频次、震级大小进行对比分析和相互校正,初步获得了古地震发生的频次和震级大小。其中,XMCⅠ剖面初步识别了15次5.0~6.0级,5次6.0~7.0级,2次7.0~8.0级,共22次地震事件。XMCⅡ剖面初步识别了11次5.0~6.0级,5次6.0~7.0级,2次7.0~8.0级,共18次地震事件。XMCⅢ剖面初步识别了4次5.0~6.0级,18次6.0~7.0级,4次7.0~8.0级,共26次地震事件。SW剖面初步识别了4次5.0~6.0级,5次6.0~7.0级,3次7.0~8.0级,共12次地震事件。TP剖面初步识别了6次5.0~6.0级,15次6.0~7.0级,2次7.0~8.0级,共23次地震事件。(7)新磨村剖面(XMC)共发现227层丘状交错层理,其中XMCⅠ剖面为135层,XMCⅡ剖面为76层,XMCⅢ剖面为16层。二维形态测量显示:长度为1.7~24 cm,平均8.40 cm;厚度仅0.1~2.7 cm,平均0.56 cm,长度与厚度比为10~20;三维形态为波浪的薄板状,波长2.6~10 cm,平均5.9 cm;波高0.4~6 cm,平均2.3 cm;波长与波高比在2~5之间,并有明显的铁锈氧化圈。丘状交错层理的粒度测量显示,沉积物颗粒较细,多为粉砂和极细砂,显示风成成因特点。进一步的地球化学数据表明,沉积物多为近距离风力搬运并迅速堆积到湖泊中。丘状交错层理明显受水流作用影响,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沉积构造,常出现在正常的浪基面与风暴浪基面之间,可能为极端气候条件下的风暴波浪成因。类似的变形构造在堰塞湖中也可以保存。(8)从青藏高原东缘的岷江上游到四川盆地,采集8个样品(基岩、湖相沉积物、现代河砂、风成沉积物)进行碎屑锆石U-Pb定年及粒度测量,结果显示,岷江上游的基岩(XMC15-08、DL15-03和LX15-01),现代河砂(WC15-01)和风成沉积物(DY15-01)的锆石颗粒较粗;而湖相沉积(XMC15-01、DL15-02和LX-14)锆石颗粒较细。有趣的是,河砂样品与风成沉积碎屑锆石颗粒度参数很相似。碎屑锆石主要有5个年龄组分,分别是180~350 Ma(早侏罗纪—石炭纪);350~550 Ma(泥盆纪—寒武纪);700~1 000 Ma(新元古代);1 600~2 200 Ma(中元古代—古元古代);2 200~2 600 Ma(古元古代—新太古代),大致对应于长江流域5次花岗岩岩浆事件的年龄(印支—震旦系/燕山期、海西、加里东期、晋宁期、吕梁期)。基于碎屑锆石年龄分布和非计量多元尺度模拟(MDS)显示:岷江连接着理县的湖相沉积;汶川、乐山、宜宾和大渡河的现代河砂及大邑砾岩,暗示着大邑砾岩是由河流搬运堆积,而非冰川侵蚀搬运。伴随着青藏高原东缘频繁的地震活动,诱发了大量的滑坡等碎屑物质,随后经过河流搬运到四川盆地西部,堆积形成厚的沉积物,并有2个巨厚的沉积中心,而相对较细的沉积物又被地形风或者阵风搬运至四川盆地北部,例如德阳地区。因此,岷江搬运的碎屑物质是四川盆地西部主要的物质来源,同时也为四川盆地北部提供大量的粉尘物质。而嘉陵江和大渡河对四川盆地西部的物质贡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沉积 软沉积物变形 粒度 磁化率 端元模型 地球化学 古地震 丘状交错层理 锆石U-Pb 非计量多元尺度模拟 光释光 14c 晚更新世 岷江上游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东北哈尼泥炭沉积物磁化率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香莲 黄庭 +4 位作者 肖河 吴代赦 张小龙 程胜高 毛绪美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23-1331,共9页
东北哈尼泥炭沼泽位于长白山西麓和龙岗山脉中段,沉积连续,受人为干扰较小,记录了东北地区全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古环境演变信息。本研究采用AMS^(14)C测年技术建立了哈尼泥炭剖面年代学框架,并对泥炭柱心磁化率进行测定,分析其古气候意... 东北哈尼泥炭沼泽位于长白山西麓和龙岗山脉中段,沉积连续,受人为干扰较小,记录了东北地区全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古环境演变信息。本研究采用AMS^(14)C测年技术建立了哈尼泥炭剖面年代学框架,并对泥炭柱心磁化率进行测定,分析其古气候意义,结合相关气候代用指标,重建了东北地区14 ka B.P.以来的古气候与环境演化历史。结果表明,哈尼泥炭磁化率总体偏低,说明在全新世的大部分时间内哈尼泥炭中的磁性矿物颗粒富集程度较低。哈尼泥炭磁化率记录了区域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信息,较高的磁化率表明气候温暖湿润,较低的磁化率表明气候干燥寒冷。磁化率参数变化响应了全新世多次气候干冷事件,如0.4~0.6 ka B.P.(小冰期)、2.8 ka B.P.、4.3 ka B.P.和8.2 ka B.P.等气候突变事件。哈尼泥炭磁化率不仅反映了东北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而且呼应了全新世的多起气候突变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泥炭 磁化率 AMS^(14)c 全新世 古气候变化
下载PDF
河北平原三河S9孔岩心特征及第四纪地层划分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石光耀 潘志龙 +5 位作者 张欢 吕可欣 张金龙 张运强 李庆喆 张鹏程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32-1342,共11页
第四纪地层年代学格架的建立对区域地层对比及古地理环境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河北大厂凹陷北部第四系标准孔S9钻孔岩心沉积物颜色、结构构造、岩性组合特征,应用测井曲线、古地磁、AMS^(14)C和OSL测年方法,对S9钻孔剖面进行... 第四纪地层年代学格架的建立对区域地层对比及古地理环境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河北大厂凹陷北部第四系标准孔S9钻孔岩心沉积物颜色、结构构造、岩性组合特征,应用测井曲线、古地磁、AMS^(14)C和OSL测年方法,对S9钻孔剖面进行详细地层划分、沉积相分析和地层年代学格架建立。将S9孔揭示的松散沉积物分为4套岩性组合:第1套岩性组合代表洪积扇沉积;第2套岩性组合代表辫状河沉积;第3套岩性组合代表洪积扇沉积;第4套岩性组合代表泛滥平原沉积和河床沉积。通过对古地磁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0~145.3 m为古地磁极性带的布容正极性时,145.3~212.6 m为古地磁极性带的松山反极性时,212.6~251.8 m为古地磁极性带的高斯正极性时。以磁性地层为主导,以岩性地层特征、^(14)C和OSL测年数据为辅,对S9孔第四纪岩性地层进行初步划分,其第四纪地层的下更新统、中更新统和上更新统的底界对应深度分别为210.9 m、145.4 m和24.0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地层 第四纪 大厂凹陷北部 AMS^(14)c OSL测
下载PDF
大兴凸起北部D1钻孔岩心特征及第四纪地层划分 被引量:3
15
作者 石光耀 潘志龙 +6 位作者 李庆喆 吕可欣 张金龙 张欢 张运强 张鹏程 闫浩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32-2141,共10页
为了建立大兴凸起第四纪地层格架,对大兴凸起北部D1钻孔开展了地层划分、沉积相划分和年代地层的研究。将D1钻孔岩心自下而上划分为3套岩性组合,依次代表洪积扇沉积(186.6~203 m)、扇上河道沉积(153.9~186.6 m)、河流相沉积(0~153.9 m)... 为了建立大兴凸起第四纪地层格架,对大兴凸起北部D1钻孔开展了地层划分、沉积相划分和年代地层的研究。将D1钻孔岩心自下而上划分为3套岩性组合,依次代表洪积扇沉积(186.6~203 m)、扇上河道沉积(153.9~186.6 m)、河流相沉积(0~153.9 m)。古地磁实验结果表明,古地磁极性带的布容正极性时、松山反极性时和高斯正极性时对应的钻孔岩心深度分别为0~89.5 m、89.5~132.25 m和132.25~143.5 m。结合岩性地层特征、^(14)C和OSL测年结果,得出D1钻孔下更新统(Qp 1)底界对应的深度为137.9 m,中更新统(Qp 2)底界对应的深度为91.4 m,上更新统(Qp 3)底界对应的深度为34.4 m,无全新世沉积。研究成果为该区第四纪区域地层划分和对比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地层 第四纪 大兴凸起北部 AMS^(14)c OSL测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福建赖源泥炭记录的全新世气候演变序列及区域对比分析
16
作者 张晓君 《福建地质》 2022年第3期177-187,共11页
通过对赖源泥炭开展高精度AMS^(14)C测年和正构烷烃、总有机碳同位素(δ^(13)C_(TOC))、烧失量(LOI)等指标的测试分析,可将当地7.490~3.509cal.ka BP期间的气候变化历史恢复如下:气候总体较湿润,全新世气候适宜期(即夏季风强度最大的时... 通过对赖源泥炭开展高精度AMS^(14)C测年和正构烷烃、总有机碳同位素(δ^(13)C_(TOC))、烧失量(LOI)等指标的测试分析,可将当地7.490~3.509cal.ka BP期间的气候变化历史恢复如下:气候总体较湿润,全新世气候适宜期(即夏季风强度最大的时期)为6.3~3.5cal.ka BP,期间分别于7.2~7.0cal.ka BP、6.5~6.3cal.ka BP、5.8~5.2cal.ka BP、4.8~4.6 cal.ka BP、4.0cal.ka BP发生5次快速气候变化事件(即弱季风事件)。经区域对比,赖源泥炭记录的全新世气候适宜期与省内龙岩仙云洞石笋δ^(18)O、福州盆地沉积磁学的分析结果较为一致,亦与东北地区的孤山屯泥炭、天池湖泊的研究结果大致对应,显示其均位于东亚季风区,主要受东亚夏季风的影响;赖源泥炭记录的5次快速气候变化事件既有全球性,又有区域性,也有其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 AMS^(14)c 正构烷烃 全新世气候演变 区域对比 福建赖源
下载PDF
末次冰盛期-全新世东海陆坡滑塌沉积的地质年代与沉积学证据 被引量:1
17
作者 窦衍光 蔡峰 +4 位作者 李军 李清 赵京涛 邹亮 王利波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04-711,共8页
基于东海陆坡区OT12-01孔长度为5.35 m沉积物AMS 14C测年、高分辨率粒度分析和XRF岩芯元素扫描数据,识别出了末次冰盛期(LGM)至全新世期间发生的多次滑塌事件。研究发现,OT12-01孔全新世晚期沉积层缺失,LGM至全新世期间呈现AMS 14C年龄... 基于东海陆坡区OT12-01孔长度为5.35 m沉积物AMS 14C测年、高分辨率粒度分析和XRF岩芯元素扫描数据,识别出了末次冰盛期(LGM)至全新世期间发生的多次滑塌事件。研究发现,OT12-01孔全新世晚期沉积层缺失,LGM至全新世期间呈现AMS 14C年龄模式频繁倒转、沉积物粒度、元素比值垂向上多处突变或"错动"等特征,保存了LGM至全新世非连续的沉积记录。OT12-01孔沉积物主要来源于低海平面时期的长江/黄河物质,OT12-01孔是由中国大陆陆源物质在东海陆架经水动力分选,细颗粒被搬运至东海陆坡后,发生多次滑塌形成。LGM时期物源供给是OT12-01孔形成滑塌沉积的重要因素,末次冰消期海平面快速上升可能是高频滑塌沉积的触发原因,而低海平面时期甲烷水合物溢出、频繁的地震和火山喷发可能是海底滑坡作用发生的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塌沉积 AMS^14c 海平面波动 末次冰消期 东海陆坡
原文传递
南海北部海域北宋年间的古海啸记录及其潜在触发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喻鸣 王玉琨 +3 位作者 李琳琳 许阳 陈晓宏 张培震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690-2708,共19页
鉴识南海北部历史上大规模海啸灾害事件及其指示特征与影响区域,对沿海地区海啸灾害的预测、评估和防范具有重要意义.现有南海北部古海啸灾害研究多集中于沿海陆地或海岛上零星保存的事件沉积物,而对沉积环境相对稳定且不易受后期改造... 鉴识南海北部历史上大规模海啸灾害事件及其指示特征与影响区域,对沿海地区海啸灾害的预测、评估和防范具有重要意义.现有南海北部古海啸灾害研究多集中于沿海陆地或海岛上零星保存的事件沉积物,而对沉积环境相对稳定且不易受后期改造破坏的浅海沉积物关注很少.本文以汕头海门镇和惠州三门岛外海B01和D02钻孔的浅海岩芯为研究对象,通过沉积物粒度分析、地球化学指标、沉积环境和加速器质谱(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AMS)^(14)C年代测定等,分别在B01和D02岩芯的195~228和72~105 cm深度鉴别出“海啸事件沉积层”.两个岩芯的事件层有着相似的形成年龄,介于1048~1108年的北宋年间.该层平均粒径较上下层位显著增加,显示为正粒序单层沉积结构、未见平行或交错纹层.层内贝壳碎屑丰富、“新老”共存,其沉积物特征性地球化学指标明显不同于上下层位,且在界面附近地球化学元素含量或元素比值呈现突变规律.综合南海内部及其周缘同期海啸或疑似海啸记录与历史文献记载,我们认为南海北部上千公里沿岸一带可能发生了与菲律宾、西沙和南沙群岛近于同期的海洋巨灾事件.如此空间规模的极端灾害很可能代表了北宋年间的超级海啸事件,其触发机制应主要受控于该时期马尼拉俯冲带M_(w)>8.0的超强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沉积物 AMS^(14)c 地球化学指标 北宋 超级海啸事件 南海北部陆架
原文传递
安徽巢湖沉积物常量元素特征及其揭示的流域风化强度演变
19
作者 李晨晨 吴立 +2 位作者 毛龙江 马春梅 管后春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758-774,共17页
全新世是人类文明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把握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规律将有助于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科学应对突发气候事件。通过对安徽巢湖SZK1507孔岩芯沉积物的常量元素含量及其比值特征进行分析,结合AMS^(14)C测年重建了巢湖流域10.8 cal.k... 全新世是人类文明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把握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规律将有助于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科学应对突发气候事件。通过对安徽巢湖SZK1507孔岩芯沉积物的常量元素含量及其比值特征进行分析,结合AMS^(14)C测年重建了巢湖流域10.8 cal.ka B.P.以来的风化强度演变过程,揭示了流域气候环境变化和可能存在的气候突变事件,并初步探讨了化学风化强度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环境代用指标化学蚀变指数(CIA)、残积系数(Ki)的谷值与风化淋溶系数(Ba)、退碱系数(w)的峰值均出现在砂层和粉砂层,表明砂层和粉砂层的化学风化程度较弱于其他层位。(2)阶段Ⅰ(10.8~9.9 cal.ka B.P.)和阶段Ⅲ(9.3~5.7 cal.ka B.P.)化学风化作用强烈,阶段Ⅱ(9.9~9.3 cal.ka B.P.)化学风化作用弱,阶段Ⅳ(5.7~2.3 cal.ka B.P.)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减弱,阶段Ⅴ(2.3 cal.ka B.P.以来)化学风化作用变化频繁,整体呈减弱特征;此外,化学风化强度与气候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揭示了全新世以来巢湖流域经历了偏湿→偏干→湿润→湿润转干→变干为主的气候环境演变过程。(3)风化强度变化记录很好地表征出9.3、8.2、4.2和2.8 ka B.P.气候突变事件。通过对巢湖湖相沉积物11000 cal.a B.P.以来的化学蚀变指数、30°N夏季太阳辐射量、神农架三宝洞δ18O记录、神农架大九湖δ^(13)C记录等进行综合对比发现,构造抬升运动提供了稳定的陆源碎屑物质,流域气候环境条件是化学风化强度的控制因素,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植被演替也影响着风化作用强弱,而粒度主要影响着沉积物化学元素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风化强度 环境演变 气候事件 影响因素 常量元素 AMS^(14)c 巢湖
下载PDF
红河断裂带中段北探槽古地震及其标志性地层佐证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君 李西 张彦琪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32-1545,共14页
探槽方法能够揭露地质记录中保存的古地震事件,可弥补仪器地震及历史地震记录的短暂性及局限性。文章通过数字影像分析、地质地貌调查,在红河断裂带中段北变形遗迹保存较好的德苴乡大丫口村段开挖了一个大型组合探槽。根据探槽剖面揭露... 探槽方法能够揭露地质记录中保存的古地震事件,可弥补仪器地震及历史地震记录的短暂性及局限性。文章通过数字影像分析、地质地貌调查,在红河断裂带中段北变形遗迹保存较好的德苴乡大丫口村段开挖了一个大型组合探槽。根据探槽剖面揭露的断裂信息以及断裂切、盖地层关系分析,组合探槽共揭露出了3次古地震事件,从老到新命名为E1、E2和E3。利用OxCal软件对古地震事件断错地层及覆盖地层中的炭屑样品AMS^(14)C测年结果进行校正分析,3次古地震事件分别限定在约1190 BC、341~126 BC和1460~1784 A.D.,最新一次事件E3应对应1652年弥渡M7地震。其中年龄限定较好的两次事件E2、E3的复发间隔约1800~2000 a表明,红河断裂中段北具有复发周期较长的特征。基于铁锰结核很可能是历史上新构造运动地质作用下,土壤环境巨大波动条件下形成的认识,以及组合探槽中揭露的标志性地层——铁锰结核层中多个炭屑样品年龄均为全新世,进一步佐证了红河断裂中段北在全新世期间曾有过多次强地震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断裂带 组合探槽 古地震 AMS^(14)c 复发间隔 铁锰结核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