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克里雅河尾闾圆沙三角洲AMS^14C年代学测定及相关历史地理问题刍议 被引量:9
1
作者 夏倩倩 张峰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80-1292,共13页
沿横断面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克里雅河尾闾圆沙古城所在的三角洲北部进行了考察,发现残陶器、砍剁木、房屋遗址等古居民遗迹多处,采集到能够反映古代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变迁的AMS 14C年龄样品9个并进行测定,结合遥感影像、遗址文物... 沿横断面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克里雅河尾闾圆沙古城所在的三角洲北部进行了考察,发现残陶器、砍剁木、房屋遗址等古居民遗迹多处,采集到能够反映古代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变迁的AMS 14C年龄样品9个并进行测定,结合遥感影像、遗址文物、文献记载和已有工作认为:圆沙古城一带于春秋延续至魏晋的绿洲在战国最为发育;史载的汉代扜弥古国虽在克里雅河尾闾的圆沙、喀拉墩地区均留有遗存,但其主体部分却应位于尾闾上游的于田绿洲一带;《水经注》所载“东径扜弥国北”的塔里木“南河”是否存在,仍需商榷,但历史时期在克里雅河尾闾达理雅博依与塔里木河之间应该不存在一条自西至东的大河。基于年代学对圆沙古城一带古环境及相关历史地理问题的新认识可为塔里木盆地环境演变及人类活动变迁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沙漠 克里雅河 圆沙古城 AMS^14c 抒弥 塔里木“南河”
原文传递
南海全新世珊瑚礁AMS^(14)C,^(230)Th/^(234)U和ESR年龄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业渝光 D.J.Donahue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63-65,共3页
用^(14)C(AMS和稀释技术),铀系和ESR方法对南海珊瑚礁进行了测年对比研究,表明这些珊瑚礁形成于全新世早、中期。此外,对测年方法的一些有关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珊瑚礁 AMS^14c ESR 铀系年龄
下载PDF
东海DGKS96—03岩心中微体化石的古海洋学特点、δ^(18)O曲线与AMS^(14)C测年 被引量:13
3
作者 程振波 刘振夏 +3 位作者 石学法 鞠小华 Serge Berne 斋藤文纪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01-505,共5页
运用微体化石的研究结果辨识岩心不同的沉积阶段的沉积特征及古海洋学特点 ,并辅以δ18O曲线及AMS14 C测年去探讨岩心的沉积时代。该岩心是 1996年 5月中国、法国、韩国科学家一起利用法国L’ATALANTE号海洋调查船在东海陆架获取的 17... 运用微体化石的研究结果辨识岩心不同的沉积阶段的沉积特征及古海洋学特点 ,并辅以δ18O曲线及AMS14 C测年去探讨岩心的沉积时代。该岩心是 1996年 5月中国、法国、韩国科学家一起利用法国L’ATALANTE号海洋调查船在东海陆架获取的 17个岩心中的一个 ,分别做了粒度、矿物、CaCO3、微体化石、δ18O、AMS14 C测年等分析 ,初步分析认为 :依据微体化石的冷、暖水种的丰度变化 ,可以辨识出该岩心气候的 7个冷期 (C1、C2 、C3、C4 -1、C4 -2 、C5、C6、C7) ,然后结合岩心中的矿物成份、CaCO3 含量、粒度变化、AMS14 C的测年数据把岩心划分为 4个沉积阶段 ,1.晚更新世早玉木冰期沉积。 2 .玉木亚间冰期沉积。 3 .晚更新世玉木冰期沉积。 4.全新世冰后期沉积。另外 ,利用浮游有孔虫壳体对不同的沉积阶段所做的AMS14 C测年结果分别为 96 90aBP、12 980aBP ,2 6 35 0aBP ,2 796 0aBP ,37410aBP ,412 6 0aB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体化石 沉积特征 δ^(18)O AMS^(14)c测年
下载PDF
泥炭样品的AMS ^(14)C年龄测定:全样、植物残体和孢粉浓缩物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宜垠 魏芳 周力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9-506,共8页
沉积物14C的年龄测定一直是第四纪年代学研究的热点。文章对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内蒙古库伦泥炭剖面的泥炭全样、植物残体和孢粉浓缩物进行了AMS14C测年比较研究。从泥炭沉积物中提取用于AMS14C测年的孢粉浓缩物的关键步骤包括:过筛(... 沉积物14C的年龄测定一直是第四纪年代学研究的热点。文章对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内蒙古库伦泥炭剖面的泥炭全样、植物残体和孢粉浓缩物进行了AMS14C测年比较研究。从泥炭沉积物中提取用于AMS14C测年的孢粉浓缩物的关键步骤包括:过筛(125μm,63μm和10μm),重液浮选(比重1·9)及在180倍的体视显微镜下进行手工挑选。测年结果表明:孢粉浓缩物的测年值比同一层位的泥炭沉积物全样或植物残体的测年值老225~340年;植物残体与孢粉浓缩物的测年结果较为接近。但是,距地表24~27cm处孢粉浓缩物给出了610~780A·D.的年龄值,远老于其下样点的年龄,而泥炭全样为现代样品,二者相差1255年,这可能与该样品孢粉纯度较低、掺杂有一些老碳物质燃烧后形成的微粒杂质有关。因此,提高孢粉纯度对孢粉浓缩物14C测年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浓缩物 AMS^14c测年 泥炭 孢粉提纯
下载PDF
AMS^(14)C测年对福建政和蛙岩古堰塞湖形成与溃坝时代的约束 被引量:2
5
作者 肖爱芳 吴资龙 黎敦朋 《福建地质》 2021年第4期259-265,共7页
政和蛙岩崩塌是一处大型古岩崩遗迹,其堵塞闽江支流七星溪河谷形成外屯—湖屯一带长度超过10.5 km的古堰塞湖,其后的溃坝使堰塞湖水体泄空,细粒堆积物露出地表形成万亩良田。为了约束该古堰塞湖形成与溃坝的时代,对古堰塞湖沉积施工了1... 政和蛙岩崩塌是一处大型古岩崩遗迹,其堵塞闽江支流七星溪河谷形成外屯—湖屯一带长度超过10.5 km的古堰塞湖,其后的溃坝使堰塞湖水体泄空,细粒堆积物露出地表形成万亩良田。为了约束该古堰塞湖形成与溃坝的时代,对古堰塞湖沉积施工了1个深度8.5 m的浅钻,沿不同深度采集了8件AMS^(14)C测年样品,结果表明:堰塞湖沉积从地表至8.5 m深的^(14)C年龄从930~795 Cal BP至1528~1376 Cal BP,根据堰塞湖沉积顶部的最小年龄推测堰塞湖溃坝的时代(~0.8±0.1)ka BP,由沉积速率推算堰塞湖形成时代不早于(2.8±0.1)ka BP,表明蛙岩古堰塞湖形成于全新世晚期,这为古堰塞湖形成与消亡演化提供了一个研究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堰塞湖 AMS^(14)c测年 蛙岩 全新世 福建政和
下载PDF
松嫩平原北部全新世黑土剖面孢粉组合及其对环境演化的制约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凯 宋运红 +4 位作者 杨凤超 戴慧敏 许江 韩晓萌 梁帅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21-2131,共11页
古气候和古环境演化是研究黑土形成演化最关键的问题之一。重建古植被、古气候、古环境,预测黑土区气候环境的演变已成为黑土地研究的热点。在松嫩平原北部克山县典型黑土剖面中采集到15件孢粉样品进行孢粉学研究,并对部分相同层位土壤... 古气候和古环境演化是研究黑土形成演化最关键的问题之一。重建古植被、古气候、古环境,预测黑土区气候环境的演变已成为黑土地研究的热点。在松嫩平原北部克山县典型黑土剖面中采集到15件孢粉样品进行孢粉学研究,并对部分相同层位土壤样品中总有机碳进行了AMS ^(14)C测年。系统分析、鉴定和研究表明,克山县黑土剖面自下而上可划分为3个孢粉组合,下部孢粉组合以Planted Poaceae-Echinate Asteraceae-Tamarix-Polypodiaceae为代表,中部孢粉组合以Tamarix-Chenopodium-Polypodiaceae-Echinate Asteraceae为代表,上部孢粉组合以Pinus-Chenopodium为代表。综合第四纪地质地貌、孢粉、AMS ^(14)C、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认为,典型黑土主要形成于中全新世7500 a B.P.以来的大暖期,形成于松嫩平原温暖半湿润的气候环境,植被为以草本灌木为主的草原植被。新构造运动是控制典型黑土区自然环境演变的主要内动力,晚更新世黄土状亚粘土为克山县典型黑土的成土母质,黑土发育过程即为成土母质黑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北部 典型黑土 AMS^(14)c 孢粉组合 古气候 全新世 克山县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长江古河谷早中全新世沉积物碳埋藏通量与来源解析
7
作者 苟富刚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5-108,共14页
为了研究长江古河谷地区早中全新世沉积物的碳埋藏速率及来源,进行了ZK1孔沉积物总有机碳(TOC)、总氮(TN)及δ^(13)C的测定,结合AMS^(14)C(植物碎屑、贝壳)测年、有孔虫及粒度数据,分析了长江古河谷碳埋藏的时空分布特征与TOC来源。采... 为了研究长江古河谷地区早中全新世沉积物的碳埋藏速率及来源,进行了ZK1孔沉积物总有机碳(TOC)、总氮(TN)及δ^(13)C的测定,结合AMS^(14)C(植物碎屑、贝壳)测年、有孔虫及粒度数据,分析了长江古河谷碳埋藏的时空分布特征与TOC来源。采用历史地理学、沉积地质学结合测年数据进行了年代地层划分,自下而上分别为U1潮汐河道、U2河口湾、U3潮流砂脊和U4前三角洲。沉积物受到水深、径流、河口余环流、潮流、波浪、风暴与再矿化等作用或因素影响,TOC平均值为0.41%,低于长江河口表层沉积物基准值0.46%。ZK1碳埋藏通量(TOC_(BF))介于7.4~110.5g/(m^(2)·a)之间,差异较大。TOC_(BF)数值主要受控于沉积速率。δ^(13)C与TOC/TN(C/N)投影点结果表明,TOC来源表现为多源特征,且整体表现为偏陆源特征。C/N与δ^(13)C线性拟合相关性高,适合采用C/N与δ^(13)C进行TOC来源的定量分析。基于C/N与δ^(13)C采用三端源模型进行了TOC来源分析。U2、U3沉积期处于全新世大暖期,其海源碳与陆源碳较U1、U2沉积单元高,这主要与海洋、陆地初级生产力的提高有关。ZK1海洋浮游植物对TOC的贡献量平均值为31%。河口浮游植物对TOC的贡献量平均值为31%。陆源有机碳对TOC的贡献量平均值为38%。整体来看,陆源有机碳的贡献量大于河口浮游植物与海洋浮游植物的贡献量,这与图解法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 有孔虫 埋藏速率 沉积环境 AMS^(14)c
下载PDF
大兴凸起北部D1钻孔岩心特征及第四纪地层划分 被引量:2
8
作者 石光耀 潘志龙 +6 位作者 李庆喆 吕可欣 张金龙 张欢 张运强 张鹏程 闫浩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32-2141,共10页
为了建立大兴凸起第四纪地层格架,对大兴凸起北部D1钻孔开展了地层划分、沉积相划分和年代地层的研究。将D1钻孔岩心自下而上划分为3套岩性组合,依次代表洪积扇沉积(186.6~203 m)、扇上河道沉积(153.9~186.6 m)、河流相沉积(0~153.9 m)... 为了建立大兴凸起第四纪地层格架,对大兴凸起北部D1钻孔开展了地层划分、沉积相划分和年代地层的研究。将D1钻孔岩心自下而上划分为3套岩性组合,依次代表洪积扇沉积(186.6~203 m)、扇上河道沉积(153.9~186.6 m)、河流相沉积(0~153.9 m)。古地磁实验结果表明,古地磁极性带的布容正极性时、松山反极性时和高斯正极性时对应的钻孔岩心深度分别为0~89.5 m、89.5~132.25 m和132.25~143.5 m。结合岩性地层特征、^(14)C和OSL测年结果,得出D1钻孔下更新统(Qp 1)底界对应的深度为137.9 m,中更新统(Qp 2)底界对应的深度为91.4 m,上更新统(Qp 3)底界对应的深度为34.4 m,无全新世沉积。研究成果为该区第四纪区域地层划分和对比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地层 第四纪 大兴凸起北部 AMS^(14)c测年 OSL测年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神农架大九湖15.753kaB.P.以来的孢粉记录和环境演变 被引量:73
9
作者 朱诚 马春梅 +5 位作者 张文卿 郑朝贵 唐领余 卢雪峰 刘克新 陈惠中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14-826,共13页
根据对大九湖297cm厚的泥炭地层10个AMS^(14)C年龄的测定以及148块孢粉样品的分析,发现每块样品的孢粉(浓度)含量都很高,植物种类繁多,分属于137(科)属,可划分为6个孢粉组合带,植被类型演替大体为含少量常绿树种的针阔叶混交林—含常绿... 根据对大九湖297cm厚的泥炭地层10个AMS^(14)C年龄的测定以及148块孢粉样品的分析,发现每块样品的孢粉(浓度)含量都很高,植物种类繁多,分属于137(科)属,可划分为6个孢粉组合带,植被类型演替大体为含少量常绿树种的针阔叶混交林—含常绿阔叶树种的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含常绿阔叶树种的落叶阔叶林—含少量常绿树种的针阔叶混交林。孢粉带Ⅰ(15.753~11.280kaB.P.)记录了该区域晚冰期及其向全新世过渡时期冷暖波动频繁的气候条件,其中亚带Ⅰ-1(15.753~15.549kaB.P.),Ⅰ-3(14.936~14.505kaB.P.)和Ⅰ-5(12.655~11.280kaB.P.)可能分别对应最老仙女木期、老仙女木和新仙女木冷期,而亚带Ⅰ-2(15.549~14.936kaB.P.)和Ⅰ-4(14.505~12.655kaB.P.)分别对应博令和阿勒罗德暖期。孢粉带Ⅱ(11.280~9.218kaB.P.)代表了由晚冰期冷湿气候向全新世温暖气候转换的早全新世缓慢升温的过渡时期。孢粉带Ⅲ(9.218~7.530kaB.P.)代表中全新世前期的气温波动上升期,7.7kaB.P.前后达到最高温。孢粉带Ⅳ(7.530~4.051kaB.P.)代表中全新世适宜期,水热配置条件最佳。孢粉带Ⅴ(4.051~0.911kaB.P.)体现晚全新世温干的气候。孢粉带Ⅵ(0.911~0kaB.P)反映了大九湖温凉稍湿的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架大九湖 15.753kaB.P.以来 环境演变 AMS^14c年代 孢粉记录
下载PDF
New dating indicates intermittent human occupation of the Nwya Devu Paleolithic site on the high-altitude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during the past 45,000 years 被引量:1
10
作者 Junyi GE Xiaoling ZHANG +9 位作者 Shejiang WANG Linhui LI Wei HE Yingshuai JIN Peiqi ZhANG Bing XU Chenglong DENG John WOLSEN Zhengtang GUO Xing GAO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531-551,共21页
The timing and mechanisms of the human occupation of the demanding high-altitude Tibetan Plateau environment are of great interest.Here,we report on our reinvestigations and dating of the Nwya Devu site,located nearly... The timing and mechanisms of the human occupation of the demanding high-altitude Tibetan Plateau environment are of great interest.Here,we report on our reinvestigations and dating of the Nwya Devu site,located nearly 4600 meters above sea level on the central Tibetan Plateau.A new microblade techno-complex was identified on a lower lake shore at this site,distinct from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blade tool assemblage.These two lithic assemblages were dated to 45.6±2.6 and10.3±0.5 ka using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and 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14)C methods.They represent,respectively,the earliest known Paleolithic and microlithic sites on the interior Tibetan Plateau,indicating multiple occupation episodes of hunter-gatherers during the past 45 ka.Our studies reveal that relatively stable depositional conditions and a paleoenvironment characterized by a comparatively warm climate facilitated these multiple occupations at Nwya Devu.The contemporaneous occurrence of the Upper Paleolithic blade technology on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most of Eurasia between 50 and 40 ka indicates rapid,large-scale dispersals of humans that profoundly affected human demography on a large scale.Combining new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and previously reported genetic data,we conclude that the Tibetan Plateau provided a relatively stable habitat for Upper Paleolithic hunter-gatherers,which may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complex and multiple-origin gene pool of present-day Tibet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etan Plateau PALEOLITHIc Nwya Devu High-altitude adaptation Microblade industry Early Upper Paleolithic OSLdating AMS^(14)c dating
原文传递
现代珠江三角洲地区QZK4孔第四纪沉积年代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双喜 赵信文 +5 位作者 黄长生 孙荣涛 曾敏 刘凤梅 陈雯 邵磊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29-1634,共6页
在地质环境变迁迅速的现代珠江三角洲地区,对于第四纪沉积的年代存在多种认识。结合南中国海的海平面变化记录,通过AMS14C和光释光测年发现,珠江三角洲腹地QZK4孔第四纪岩心底部最老年龄约为43.71ka BP。岩心记录的第四纪环境对南中国... 在地质环境变迁迅速的现代珠江三角洲地区,对于第四纪沉积的年代存在多种认识。结合南中国海的海平面变化记录,通过AMS14C和光释光测年发现,珠江三角洲腹地QZK4孔第四纪岩心底部最老年龄约为43.71ka BP。岩心记录的第四纪环境对南中国海海平面变化有着良好的响应:岩心下部陆相河流沉积和暴露风化层发育于末次冰期至早全新世的低海平面时期,上部滨海—河口湾沉积发育于早中全新世以来的高海平面时期。根据钻孔岩心的环境分析,推测现代珠江三角洲地区第四纪的底界可能较本钻孔记录的更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第四纪 AMS^14c 光释光
下载PDF
辽东湾LDD7孔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层序与古环境演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荣涛 赵京涛 +1 位作者 李军 胡邦琦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60-1469,共10页
对取自渤海辽东湾中部LDD7孔的300个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微体古生物分析,对196个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并选取8个层位的底栖有孔虫混合种进行了AMS^14C测年,利用线形插值方法建立了该孔的年代地层框架。研究结果表明:自晚更新以来辽东湾中... 对取自渤海辽东湾中部LDD7孔的300个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微体古生物分析,对196个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并选取8个层位的底栖有孔虫混合种进行了AMS^14C测年,利用线形插值方法建立了该孔的年代地层框架。研究结果表明:自晚更新以来辽东湾中部保持了相对连续的沉积序列,LDD7孔记录了该区约60.85cal.kaBP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过程。根据垂向上微体化石组合和岩性的变化,将全长50.1m的沉积物柱状样划分为9个沉积单元,分别代表晚更新世冰期旋回中随着海平面的变化,辽东湾中部区域在不同阶段分别处于海相、陆相或海陆过渡相沉积环境;LDD7孔中共识别出两次主要的海侵过程,分别对应着渤海中部Bc-1孔所记录的献县海侵与黄骅海侵;此次测年结果进一步明确了辽东湾中部两次海侵持续的确切时间,分别是45.84~27.66cal.kaBP和10.64~0cal.kaBP。此外,几个相关岩心的年代框架计算结果表明,献县海侵过程中辽东湾南部沉积速率低于中部,而献县海侵之后辽东湾南部的沉降总量和平均沉积速率都明显高于中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湾 微体古生物 海侵层 古环境演化 AMS^14c测年 沉积层序
下载PDF
甘肃省徐家城旧石器遗址的年代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锋 陈福友 +3 位作者 高星 刘德成 王辉 张东菊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2-440,共9页
庄浪县徐家城遗址是甘肃省新发现的含丰富旧石器文化遗物的遗址,主要埋藏于水洛河第二级阶地上覆的马兰黄土中。AMS^14C测年及气候事件对比相结合的综合年代研究显示,遗址主要文化层时代集中在距今4.6~2.3万年间,属于晚更新世晚... 庄浪县徐家城遗址是甘肃省新发现的含丰富旧石器文化遗物的遗址,主要埋藏于水洛河第二级阶地上覆的马兰黄土中。AMS^14C测年及气候事件对比相结合的综合年代研究显示,遗址主要文化层时代集中在距今4.6~2.3万年间,属于晚更新世晚期。遗址所在的陇西盆地发现近50处晚更新世旧石器遗址,测年、黄土地层学等的综合年代学研究利于建立该地区晚更新世完整的年代学框架,为我们进一步讨论晚更新世人类行为演化、人类行为与环境变化的互动等重要学术问题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家城遗址 旧石器时代 AMS^14c测年 气候事件对比 年代框架
下载PDF
东海陆架浙闽沿岸泥质区不同属种底栖有孔虫对^14C测年的影响及其原因初探 被引量:3
14
作者 樊耘畅 丁旋 +6 位作者 樊加恩 印萍 李秋子 王天昊 王晨 胡克 周力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92-798,共7页
底栖有孔虫是浅海陆架区钻孔岩芯^14C测年的良好材料,但由于其个体细小,为了获得足够的样品量,常常采用不区分属种和大小的混合壳体样品,不利于高分辨率的古环境研究.本研究选择东海陆架浙闽沿岸泥质区的两个钻孔沉积物样品,对其中不同... 底栖有孔虫是浅海陆架区钻孔岩芯^14C测年的良好材料,但由于其个体细小,为了获得足够的样品量,常常采用不区分属种和大小的混合壳体样品,不利于高分辨率的古环境研究.本研究选择东海陆架浙闽沿岸泥质区的两个钻孔沉积物样品,对其中不同的底栖有孔虫属种壳体化石分别进行^14C测年,结果显示同一沉积物样品中不同的底栖有孔虫属种壳体化石^14C年龄值存在差异,以Quinqueloculina spp.壳体14C年龄最老,其次是Ammoniacomperessiuscula壳体,最年轻的分别为Elphidium spp.壳体和Bolivina cochei壳体.从底栖有孔虫的生态习性和壳体的结构特征等方面分析推测,同层位不同底栖有孔虫属种壳体年龄差异,不能简单地用它们生活时壳体和所处的微生境水体同位素交换来解释;不同属种有孔虫壳壁构造不同可能是产生壳体化石^14C年龄差异的原因.建议为地质钻孔建立高分辨率年代地层挑取底栖有孔虫AMS 14C测年样品时,尽量选择相同的属种,或微生境相同、个体大小相近、壳壁厚度和壁孔大小密度近一致的类别,以降低属种不同对测年结果产生的影响,为海岸带高分辨率的古环境研究提供高精度的测年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样品 底栖有孔虫 AMS^14c测年 微生境 有孔虫壳壁构造
原文传递
晚更新世以来内蒙古哈素海钻孔地层记录及其年龄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哲 赵华 +3 位作者 杨劲松 宋磊 王成敏 张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1-281,共11页
“河套古大湖”对于研究区域环境及气候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其形成与消亡的时代仍存在争议。依托于哈素海西南岸边获取的HSH钻孔,采用AMS^(14)C、OSL测年方法确定了沉积物年代,结合岩心的岩性、沉积结构等特征,分析了哈素海的演化... “河套古大湖”对于研究区域环境及气候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其形成与消亡的时代仍存在争议。依托于哈素海西南岸边获取的HSH钻孔,采用AMS^(14)C、OSL测年方法确定了沉积物年代,结合岩心的岩性、沉积结构等特征,分析了哈素海的演化历史,并探讨了河套古大湖存亡的时期。结果表明,哈素海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主要经历了以下转变过程:150~70 ka为较稳定的湖泊,70~55 ka湖泊水位下降,为滨湖相沉积,55~27 ka为湖沼沉积,27~0 ka为滨湖相沉积。根据哈素海的沉积演化历史,结合河套盆地相关研究成果,认为河套古大湖早在150~110 ka就已形成,其后水位下降,直至55 ka之后,萎缩消亡,河套盆地局部地区形成湖沼沉积,但已不再是统一的大湖。研究结果对于深入探讨河套盆地演化历史乃至黄河的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素海 晚更新世 OSL测年 AMS^(14)c测年 黄河 内蒙古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贵州雷公坪山地沼泽泥炭年代学和沉积速率研究
16
作者 张辉 李松 +3 位作者 司云云 刘蕊 罗璇 何严华 《贵州地质》 2021年第4期382-386,共5页
通过对贵州东南部雷公坪泥炭进行年代学和有机碳同位素测定,雷公坪泥炭剖面底部150 cm处年龄为13360±40 a B.P.,在中部70 cm处年龄为4570±30 a B.P.,顶部10 cm处年龄为420±30 a B.P.,建立了雷公坪泥炭沉积的年代学序列,... 通过对贵州东南部雷公坪泥炭进行年代学和有机碳同位素测定,雷公坪泥炭剖面底部150 cm处年龄为13360±40 a B.P.,在中部70 cm处年龄为4570±30 a B.P.,顶部10 cm处年龄为420±30 a B.P.,建立了雷公坪泥炭沉积的年代学序列,计算出泥炭层堆积速率由上至下分别为23.81 cm·ka^(-1)、14.46 cm·ka^(-1)、9.10 cm·ka^(-1)。获得泥炭层泥炭有机碳同位素δ^(13)C分别为-27.5‰、-28.8‰、-28.5‰,结合其他区域气候记录推断,说明研究区泥炭发育于相对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坪 泥炭 AMS^(14)c 沉积速率 贵州
下载PDF
贵州龙里山地泥炭年代学及沉积速率特征
17
作者 张辉 司云云 +1 位作者 刘蕊 罗璇 《山东化工》 CAS 2021年第21期119-121,共3页
通过对贵州龙里高山泥炭进行AMS^(14) C年代学测定,获得泥炭层底部110 cm处年龄为(8820±30)a BP,中部75 cm处年龄为(7210±30)a BP,上部10 cm处年龄为(1340±30)a BP,建立了贵州中部高山泥炭沉积的年代学序列,计算出泥炭... 通过对贵州龙里高山泥炭进行AMS^(14) C年代学测定,获得泥炭层底部110 cm处年龄为(8820±30)a BP,中部75 cm处年龄为(7210±30)a BP,上部10 cm处年龄为(1340±30)a BP,建立了贵州中部高山泥炭沉积的年代学序列,计算出泥炭层堆积速率由下至上分别为0.027,0.008和0.023 cm/a。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周边泥炭沉积记录,发现该地泥炭沉积速率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贵州中部古气候变化特征:沉积率较高的8820~7210,1340~0 a BP为暖湿气候,7210~1340 a BP为冷干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里高山草原 泥炭 AMS^(14)c 沉积速率 贵州
下载PDF
东北哈尼泥炭沉积物磁化率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香莲 黄庭 +4 位作者 肖河 吴代赦 张小龙 程胜高 毛绪美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23-1331,共9页
东北哈尼泥炭沼泽位于长白山西麓和龙岗山脉中段,沉积连续,受人为干扰较小,记录了东北地区全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古环境演变信息。本研究采用AMS^(14)C测年技术建立了哈尼泥炭剖面年代学框架,并对泥炭柱心磁化率进行测定,分析其古气候意... 东北哈尼泥炭沼泽位于长白山西麓和龙岗山脉中段,沉积连续,受人为干扰较小,记录了东北地区全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古环境演变信息。本研究采用AMS^(14)C测年技术建立了哈尼泥炭剖面年代学框架,并对泥炭柱心磁化率进行测定,分析其古气候意义,结合相关气候代用指标,重建了东北地区14 ka B.P.以来的古气候与环境演化历史。结果表明,哈尼泥炭磁化率总体偏低,说明在全新世的大部分时间内哈尼泥炭中的磁性矿物颗粒富集程度较低。哈尼泥炭磁化率记录了区域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信息,较高的磁化率表明气候温暖湿润,较低的磁化率表明气候干燥寒冷。磁化率参数变化响应了全新世多次气候干冷事件,如0.4~0.6 ka B.P.(小冰期)、2.8 ka B.P.、4.3 ka B.P.和8.2 ka B.P.等气候突变事件。哈尼泥炭磁化率不仅反映了东北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而且呼应了全新世的多起气候突变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泥炭 磁化率 AMS^(14)c测年 全新世 古气候变化
下载PDF
河北平原三河S9孔岩心特征及第四纪地层划分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石光耀 潘志龙 +5 位作者 张欢 吕可欣 张金龙 张运强 李庆喆 张鹏程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32-1342,共11页
第四纪地层年代学格架的建立对区域地层对比及古地理环境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河北大厂凹陷北部第四系标准孔S9钻孔岩心沉积物颜色、结构构造、岩性组合特征,应用测井曲线、古地磁、AMS^(14)C和OSL测年方法,对S9钻孔剖面进行... 第四纪地层年代学格架的建立对区域地层对比及古地理环境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河北大厂凹陷北部第四系标准孔S9钻孔岩心沉积物颜色、结构构造、岩性组合特征,应用测井曲线、古地磁、AMS^(14)C和OSL测年方法,对S9钻孔剖面进行详细地层划分、沉积相分析和地层年代学格架建立。将S9孔揭示的松散沉积物分为4套岩性组合:第1套岩性组合代表洪积扇沉积;第2套岩性组合代表辫状河沉积;第3套岩性组合代表洪积扇沉积;第4套岩性组合代表泛滥平原沉积和河床沉积。通过对古地磁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0~145.3 m为古地磁极性带的布容正极性时,145.3~212.6 m为古地磁极性带的松山反极性时,212.6~251.8 m为古地磁极性带的高斯正极性时。以磁性地层为主导,以岩性地层特征、^(14)C和OSL测年数据为辅,对S9孔第四纪岩性地层进行初步划分,其第四纪地层的下更新统、中更新统和上更新统的底界对应深度分别为210.9 m、145.4 m和24.0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地层 第四纪 大厂凹陷北部 AMS^(14)c测年 OSL测年
下载PDF
福建赖源泥炭记录的全新世气候演变序列及区域对比分析
20
作者 张晓君 《福建地质》 2022年第3期177-187,共11页
通过对赖源泥炭开展高精度AMS^(14)C测年和正构烷烃、总有机碳同位素(δ^(13)C_(TOC))、烧失量(LOI)等指标的测试分析,可将当地7.490~3.509cal.ka BP期间的气候变化历史恢复如下:气候总体较湿润,全新世气候适宜期(即夏季风强度最大的时... 通过对赖源泥炭开展高精度AMS^(14)C测年和正构烷烃、总有机碳同位素(δ^(13)C_(TOC))、烧失量(LOI)等指标的测试分析,可将当地7.490~3.509cal.ka BP期间的气候变化历史恢复如下:气候总体较湿润,全新世气候适宜期(即夏季风强度最大的时期)为6.3~3.5cal.ka BP,期间分别于7.2~7.0cal.ka BP、6.5~6.3cal.ka BP、5.8~5.2cal.ka BP、4.8~4.6 cal.ka BP、4.0cal.ka BP发生5次快速气候变化事件(即弱季风事件)。经区域对比,赖源泥炭记录的全新世气候适宜期与省内龙岩仙云洞石笋δ^(18)O、福州盆地沉积磁学的分析结果较为一致,亦与东北地区的孤山屯泥炭、天池湖泊的研究结果大致对应,显示其均位于东亚季风区,主要受东亚夏季风的影响;赖源泥炭记录的5次快速气候变化事件既有全球性,又有区域性,也有其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 AMS^(14)c测年 正构烷烃 全新世气候演变 区域对比 福建赖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