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ANT1基因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体外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燕 宋耀明 +2 位作者 卢巍 任可 李莹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88-1191,共4页
目的构建大鼠线粒体蛋白ANT1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在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中的表达。方法将大鼠线粒体膜蛋白腺(嘌呤核)苷酸移位酶(adenine nucleotide translocase,ANT)1基因片段克隆至穿梭质粒pShuttle-GFP-CMV上,在... 目的构建大鼠线粒体蛋白ANT1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在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中的表达。方法将大鼠线粒体膜蛋白腺(嘌呤核)苷酸移位酶(adenine nucleotide translocase,ANT)1基因片段克隆至穿梭质粒pShuttle-GFP-CMV上,在细菌中将穿梭质粒和pAdXsi载体进行重组,经脂质体转染HEK293细胞对重组腺病毒包装、扩增,用其感染体外培养的VSMC。采用PCR方法对重组体腺病毒进行鉴定,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用Western印迹检测转染后ANT1在VSMC中的表达。结果酶切鉴定及PCR结果表明ANT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病毒滴度达2×1011pfu/ml,Western印迹检测ANT1在VSMC中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含大鼠ANT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在VSMCs有效表达,为以后将Ad-ANT1应用于VSMCs凋亡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ant1基因 血管平滑肌细胞 凋亡
下载PDF
18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与qacE△1-sul1和Ant(3″)-I基因检测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国栋 么作义 +2 位作者 胡智玲 乔国昱 张蕊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7期1078-1079,共2页
鲍曼不动杆菌(Ab)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具有显著的快速建立耐药性的能力,几十年内就可以建立多重耐药。目前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日益严重,其中的部分菌株甚至对目前所有已知的抗生素均耐药,即"全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鲍曼不动... 鲍曼不动杆菌(Ab)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具有显著的快速建立耐药性的能力,几十年内就可以建立多重耐药。目前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日益严重,其中的部分菌株甚至对目前所有已知的抗生素均耐药,即"全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的环境中分布很广且可长期存活,对危重患者和CCU及ICU中的患者威胁很大,常引起医院获得性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 qacE△1-sul1基因 ant(3″)-I基因
下载PDF
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nt(6)在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金菌中的分布 被引量:3
3
作者 陈菁 李天胜 +2 位作者 丁丽婧 陈力 孙桂芹 《现代实用医学》 2017年第7期951-953,共3页
目的检测ant(6)基因在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金菌中的分布,为该菌链霉素耐药性的快速检测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浙江省3家三级甲等医院的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金菌66株临床分离菌,提取细菌基因组DNA,利用ant(6)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对阳... 目的检测ant(6)基因在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金菌中的分布,为该菌链霉素耐药性的快速检测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浙江省3家三级甲等医院的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金菌66株临床分离菌,提取细菌基因组DNA,利用ant(6)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对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比对。结果 66株菌中,ant(6)基因阳性61株,阳性率为92.4%,其中4株(6.3%)ant(6)基因检测阳性,但对链霉素不耐药。5株(7.6%)ant(6)基因检测阴性,但是对链霉素耐药。结论 ant(6)基因检测阳性的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金菌,90%以上的菌株有耐药表型,少数菌株携带基因,但无耐药表型;ant(6)基因检测阴性,但是有链霉素耐药表型,可能是由其他耐药机制介导,因此,临床应结合耐药基因快速检测和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苷类核苷转移酶 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金菌 耐药基因ant(6)
下载PDF
蜜蜂腺苷酸转移载体基因(ant)的基因组序列克隆与分析
4
作者 陈大福 《中国蜂业》 2006年第5期4-6,共3页
本文通过设计特异引物,克隆到全长为5774bp的蜜蜂(Apismellifera)腺苷酸转移载体基因(ant)基因组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Y568009)。利用GeneFinder软件分析发现,蜜蜂ant基因组序列内有3个内含子,分别位于第1717 ̄3078位、第3341 ̄3442位... 本文通过设计特异引物,克隆到全长为5774bp的蜜蜂(Apismellifera)腺苷酸转移载体基因(ant)基因组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Y568009)。利用GeneFinder软件分析发现,蜜蜂ant基因组序列内有3个内含子,分别位于第1717 ̄3078位、第3341 ̄3442位和第3678 ̄3760位,且剪切位置均符合“GT-AG法则”,大小分别为1362bp、102bp和83bp;4个外显子分别位于第1525 ̄1716位、第3079 ̄3340位、第3443 ̄3677位和第3761 ̄4322位,大小分别为192bp、261bp、235bp和562bp,其ORF横跨全部4个外显子。分析蜜蜂ant基因ORF上游1553bp基因组DNA序列的启动子区域,结果发现存在2个启动子,分别位于第1076 ̄1126位和第1242 ̄1292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Apis mellifera) 腺苷酸转移载体基因(ant) 结构分析
下载PDF
松毛虫DpKettin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初步定位研究
5
作者 牛宝龙 翁宏飚 +2 位作者 何丽华 沈卫锋 孟智启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23-828,共6页
对于ZW型鳞翅目昆虫,雄性为ZZ,雌性为ZW;细胞内Z染色体数与常染色体组数之比在雌雄间存在差异,雄性为2Z∶2A=1.0,雌性为Z∶2A=0.5,如果某物种一个基因(假如K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另一个基因(假如N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雄体中2K∶2N=1.0... 对于ZW型鳞翅目昆虫,雄性为ZZ,雌性为ZW;细胞内Z染色体数与常染色体组数之比在雌雄间存在差异,雄性为2Z∶2A=1.0,雌性为Z∶2A=0.5,如果某物种一个基因(假如K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另一个基因(假如N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雄体中2K∶2N=1.0,雌体中K∶2N=0.5。研究利用家蚕、棉铃虫等昆虫Kettin基因序列,克隆了松毛虫的同源基因(DpKettin)片段,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以松毛虫的ANT基因为参照基因,检测松毛虫雌雄不同个体间DpKettin基因与腺苷酸转移酶基因(ANT)的拷贝数之比,结果表明:雄体DpKettin∶ANT=1.0,雌体DpKettin∶ANT=0.5,说明DpKettin基因位于松毛虫Z染色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Kettin基因 ant基因 荧光定量PCR Z染色体 松毛虫
下载PDF
超量表达PhWRIL1基因抑制矮牵牛叶片外植体再生不定芽 被引量:1
6
作者 梁玲鸽 杨霞 +3 位作者 王浩 李政 李名扬 郭余龙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61-1969,共9页
许多研究发现AP2/ERF家族euANT支基因超量表达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和离体再生。但尚未有关于与euANT支亲缘关系很近的AP2/ERF基因basalANT进化支基因超量表达对离体培养中不定芽再生影响的研究。本研究中从矮牵牛中克隆了一个basalANT基因... 许多研究发现AP2/ERF家族euANT支基因超量表达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和离体再生。但尚未有关于与euANT支亲缘关系很近的AP2/ERF基因basalANT进化支基因超量表达对离体培养中不定芽再生影响的研究。本研究中从矮牵牛中克隆了一个basalANT基因,命名为PhWRIL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PhWRIL1的m RNA在矮牵牛各种组织中均有表达,表达量处于中等水平,在成熟组织中比幼嫩组织中更高。超量表达PhWRIL1的矮牵牛植株严重矮化,但开花时间没有显著变化。测定再生能力的结果表明:PhWRIL1超量表达的转基因植株叶片外植体的愈伤组织和芽的诱导与生长明显减少。这些结果表明PhWRIL1在矮牵牛中超量表达抑制了离体培养过程中不定芽的再生能力,在植物发育过程中basalANT和euANT基因可能发挥相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牵牛 AP2/ERF BASAL ant基因 离体再生 植物生长
原文传递
重型肝炎患者苏云金杆菌的耐药机制研究
7
作者 苏智军 明德松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64-665,共2页
目的研究重型肝炎患者苏云金杆菌(Bt)的耐药机制。方法应用美国BD公司的Phoenix NMIC/ID-55鉴定/药敏板进行鉴定与细菌药敏试验,应用PCR法检测Bt的耐药基因,并经测序及同源性分析证实其分布。结果该株病原菌经16SrRNA测序及同源性分析(G... 目的研究重型肝炎患者苏云金杆菌(Bt)的耐药机制。方法应用美国BD公司的Phoenix NMIC/ID-55鉴定/药敏板进行鉴定与细菌药敏试验,应用PCR法检测Bt的耐药基因,并经测序及同源性分析证实其分布。结果该株病原菌经16SrRNA测序及同源性分析(GenBank注册号为FJ932761)证实为Bt;对氨苄西林、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环丙沙星、呋喃妥因、四环素、夫西地酸、利奈唑胺敏感,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头孢西丁、莫匹罗星等药耐药;PCR扩增1种AMEs耐药基因阳性,经测序和同源性分析证实为ant(3″)-Ⅰ,于GenBank注册号为FJ644661。结论Bt对氨基糖苷类耐药机制主要与ant(3″)-Ⅰ基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苏云金杆菌 ant(3″)-Ⅰ基因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