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度对P_(204)—HCl—H_3AOH体系萃取La(Ⅲ)的机理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剑虹 常宏涛 吴文远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15-18,共4页
在pH>1、0<pH≤1、pH<0三种条件下,对P_(204)-煤油体系以及P_(204)-HCl-H_3AOH体系负载La有机相进行红外光谱测试,研究了酸度对P_(204)-HCl-H_3AOH体系萃取La(Ⅲ)的机理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pH>1时,萃取过程的实质是La离子... 在pH>1、0<pH≤1、pH<0三种条件下,对P_(204)-煤油体系以及P_(204)-HCl-H_3AOH体系负载La有机相进行红外光谱测试,研究了酸度对P_(204)-HCl-H_3AOH体系萃取La(Ⅲ)的机理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pH>1时,萃取过程的实质是La离子与P-OH置换,遵循阳离子交换机制;0<pH≤1时,萃取过程是由P=O基团与P-OH基团同时参与与La的配合作用,其配合机制为阳离子交换机制和溶剂化配合双重机制,该机制增强了对La的萃取能力使萃取容量提高;pH≤0时,萃取过程是由P=O基团与P-OH基团同时参加的配合反应,但是P=O基团占主要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_(204)-HCl-H_3aoh 酸度 分配比 LA 红外光谱 萃取机理
下载PDF
P_(204)-HCl-H_3AOH萃取Pr(Ⅲ)的动力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兴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11期33-36,共4页
采用恒界面池法以P204-HCl-H3AOH萃取氯化稀土溶液中的稀土Pr(Ⅲ),研究了萃取过程中搅拌速度、温度、比界面面积、酸度、萃取剂浓度以及配合剂柠檬酸浓度等因素对萃取速率的影响,经理论验证确定P204-HCl-H3AOH萃取Pr(Ⅲ)的过程属于扩散... 采用恒界面池法以P204-HCl-H3AOH萃取氯化稀土溶液中的稀土Pr(Ⅲ),研究了萃取过程中搅拌速度、温度、比界面面积、酸度、萃取剂浓度以及配合剂柠檬酸浓度等因素对萃取速率的影响,经理论验证确定P204-HCl-H3AOH萃取Pr(Ⅲ)的过程属于扩散控制机理,并得出萃取正向反应速率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04-HCl-H3aoh Pr(Ⅲ) 恒界面池法 萃取动力学
下载PDF
P_(204)-HCl-H_3AOH体系萃取Ce(Ⅲ)的机理与萃取平衡常数
3
作者 李剑虹 张兴 +1 位作者 常宏涛 吴文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1-73,125,共4页
在pH>1和0<pH≤1两种不同pH条件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P204-HCl-H3AOH体系萃取Ce(Ⅲ)过程两相中的Ce浓度分别考察酸度和萃取剂浓度对Ce的分配比的影响,通过对P204+煤油体系以及P204-HCl-H3AOH体系负载Ce有机相进行红外光谱测试... 在pH>1和0<pH≤1两种不同pH条件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P204-HCl-H3AOH体系萃取Ce(Ⅲ)过程两相中的Ce浓度分别考察酸度和萃取剂浓度对Ce的分配比的影响,通过对P204+煤油体系以及P204-HCl-H3AOH体系负载Ce有机相进行红外光谱测试分析,研究P204-HCl-H3AOH体系萃取Ce的机理,并确定萃取平衡常数。研究结果表明,当pH>1时,萃取过程的实质是Ce离子与P—OH置换,遵循阳离子交换机制。其萃取平衡常数KCe为10-1.63;当0<pH≤1时,萃取过程较为复杂,柠檬酸的存在阻碍了P204二聚体的形成,萃取过程是由P O基团与P—OH基团同时参与与Ce的配合作用,其配合机制为阳离子交换机制和溶剂化配合双重机制,该机制增强了对Ce的萃取能力,使萃取容量提高。其萃取平衡常数KCe为10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04-HCl-H3aoh CE 萃取机理
下载PDF
酸度对P_(204)-HCl-H_3AOH体系萃取Pr(Ⅲ)的机理影响
4
作者 李剑虹 张兴 +1 位作者 常宏涛 吴文远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10年第2期46-49,共4页
在pH>1、0<pH≤1、pH≤0三种不同pH条件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P204-HCl-H3AOH体系萃取Pr过程两相中的Pr浓度考察了酸度对Pr的分配比的影响,并对P204+煤油体系以及P204-HCl-H3AOH体系负载Pr有机相进行了红外光谱测试分析,以探讨... 在pH>1、0<pH≤1、pH≤0三种不同pH条件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P204-HCl-H3AOH体系萃取Pr过程两相中的Pr浓度考察了酸度对Pr的分配比的影响,并对P204+煤油体系以及P204-HCl-H3AOH体系负载Pr有机相进行了红外光谱测试分析,以探讨酸度对P204-HCl-H3AOH体系萃取Pr(Ⅲ)的机理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pH>1时,萃取过程的实质是Pr离子与P-OH置换,遵循阳离子交换机制;0<pH≤1时,P=O基团与P-OH基团同时参与了Pr的配合作用,其配合机制为阳离子交换机制和溶剂化配合双重机制,该机制增强了对Pr的萃取能力,使萃取容量提高;pH≤0时,萃取过程是由P=O基团与P-OH基团同时参加的配合反应,但是P=O基团占主要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04-HCl-H3aoh 酸度 Pr(Ⅲ) 萃取机理
下载PDF
互隔交链孢霉毒素AME和AOH合成物的诱变性
5
作者 苏堤 李玉华 +1 位作者 阮丽荣 徐友梅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1年第3期239-240,共2页
对互隔交链孢霉毒素——交链孢酚单甲醚(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AME)和交链孢酚(Alternariol.AOH)的合成物进行了细菌回复突变试验.检测其诱变性。结果表明:AME和AOH提取物和合成物(不加S_9)对鼠伤寒沙门氏菌TA102菌株和大肠菌ND... 对互隔交链孢霉毒素——交链孢酚单甲醚(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AME)和交链孢酚(Alternariol.AOH)的合成物进行了细菌回复突变试验.检测其诱变性。结果表明:AME和AOH提取物和合成物(不加S_9)对鼠伤寒沙门氏菌TA102菌株和大肠菌ND-160菌株.均显示致突变效应.而后者对AME和AOH更为敏感。用相同剂量.AOH对大肠杆菌ND—160菌株诱变比值(MR)比AME高2~7倍,表明AOH的诱变性更强。合成物与提取物相比,合成物的诱变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格孢属 霉菌毒性 AME aoh
下载PDF
麦饭石对霉菌毒素AME AOH的吸附清除实验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惠芳 裴留成 +2 位作者 丁兰萍 马莉平 芦荣华 《河南肿瘤学杂志》 2001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 研究麦饭石对有致癌作用的互隔交链孢霉毒素AME和AOH的吸附清除作用。方法 把麦饭石装入两组过滤柱中 ,把毒素配制成 0 5mg/ml浓度液体 ,加入两组的过滤柱中 ,分别测定在紫外光下荧光斑点颜色和面积 ,来记为强阳性、弱阳性。结... 目的 研究麦饭石对有致癌作用的互隔交链孢霉毒素AME和AOH的吸附清除作用。方法 把麦饭石装入两组过滤柱中 ,把毒素配制成 0 5mg/ml浓度液体 ,加入两组的过滤柱中 ,分别测定在紫外光下荧光斑点颜色和面积 ,来记为强阳性、弱阳性。结果 原液 ,对照组AME和AOH都是强阳性 ,空白组为阴性。结论 麦饭石对霉菌毒素有较强的吸附清除能力 ,吸附清除率可认为达98% ,是一种比较结合实际成本低廉的去毒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饭石 吸附 交链孢酚单甲醚 交链孢酚 食管癌
下载PDF
P_(204)-HCl-H_3AOH体系萃取Pr(Ⅲ)的机理分析与萃取平衡常数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剑虹 张兴 +1 位作者 常宏涛 吴文远 《化学与粘合》 CAS 2010年第2期65-67,共3页
在pH>1、0<pH≤1两种不同pH条件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P204-HCl-H3AOH体系萃取P(rⅢ)过程两相中的Pr浓度,分别考察酸度和萃取剂浓度对Pr的分配比的影响,通过对P204+煤油体系以及P204-HCl-H3AOH体系负载Pr有机相进行红外光谱测... 在pH>1、0<pH≤1两种不同pH条件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P204-HCl-H3AOH体系萃取P(rⅢ)过程两相中的Pr浓度,分别考察酸度和萃取剂浓度对Pr的分配比的影响,通过对P204+煤油体系以及P204-HCl-H3AOH体系负载Pr有机相进行红外光谱测试分析探究P204-HCl-H3AOH体系萃取Pr的机理,并确定萃取平衡常数。研究结果表明,当pH>1时,萃取过程的实质是Pr离子与P-OH置换,遵循阳离子交换机制。其萃取平衡常数KPr为10-1.26;当0<pH≤1时,萃取过程较为复杂,柠檬酸的存在阻碍了P204二聚体的形成,萃取过程是由P=O基团与P-OH基团同时参与与Pr的配合作用,其配合机制为阳离子交换机制和溶剂化配合双重机制,该机制增强了对Pr的萃取能力使萃取容量提高。其萃取平衡常数KPr为10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04-HCl一H4aoh PR 红外光谱 萃取机理 萃取平衡常数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粮食中互隔交链孢霉醇、互隔交链孢霉醇单甲醚及玉米赤霉烯酮 被引量:11
8
作者 罗毅 刘锋 +2 位作者 冯建林 张理汉 胡绪英 《色谱》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42-344,347,共4页
建立了粮食中互隔交链孢霉醇(AOH)、互隔交链孢霉醇单甲醚(AME)和玉米赤霉烯酮(ZEA)三个毒素的HPLC定性定量分析法和粒子束LC-MS/EI ̄+鉴定方法。采用反相色谱,以80%的甲醇水溶液作流动相,这三个毒素... 建立了粮食中互隔交链孢霉醇(AOH)、互隔交链孢霉醇单甲醚(AME)和玉米赤霉烯酮(ZEA)三个毒素的HPLC定性定量分析法和粒子束LC-MS/EI ̄+鉴定方法。采用反相色谱,以80%的甲醇水溶液作流动相,这三个毒素在C_(18)色谱柱上彼此间均获得较好的分离。方法对粮食中AOH,AME两个毒素的回收率均在79%以上。AOH,AME两个毒素的最低检出限为1×10 ̄(-9)g。用所建方法对100多个大骨节病病区、非病区的粮食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为阴性。对7个互隔交链孢霉菌培养物检测的结果表明这些培养物中不同程度地产生了AOH,AME两个毒素,含量为13.0~95.9mg/kg。并用粒子束LC-MS技术成功地对这两个毒素进行了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aoh AME ZEA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赤峰市售小麦粉交链孢霉毒素污染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代永霞 李萌萌 刘清涛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2期197-199,共3页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赤峰地区120份小麦粉中交链孢菌酮酸(TeA)、交链孢酚(AOH)、腾毒素(TEN)和交链孢酚单甲醚(AME)的含量。结果表明,TeA检出率为90%,TEN检出率为100%,AOH和AME的检出率均为96.7%。
关键词 小麦粉 交链孢菌酮酸(TeA) 交链孢酚(aoh) 腾毒素(TEN) 交链孢酚单甲醚(AME) 内蒙古赤峰
下载PDF
石英尾砂对濠河中、下游沉积物磁学性质的影响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勇 李海燕 刘慧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620-2630,共11页
为监测石英尾砂对濠河沉积物的影响,采用环境磁学方法进行研究.在濠河中、下游采集了三条典型沉积物剖面,通过详细的岩石磁学参数与SiO_2质量分数(w(SiO_2))测量,结果表明濠河中、下游沉积物中的主要磁性矿物是磁铁矿.三条典型沉积物剖... 为监测石英尾砂对濠河沉积物的影响,采用环境磁学方法进行研究.在濠河中、下游采集了三条典型沉积物剖面,通过详细的岩石磁学参数与SiO_2质量分数(w(SiO_2))测量,结果表明濠河中、下游沉积物中的主要磁性矿物是磁铁矿.三条典型沉积物剖面在纵向上按磁性参数曲线的变化特征均可分成四个磁性层,第二、第三、第四层沉积物受石英尾砂稀释作用的影响显著,W(SiO_2)的平均值高达80%,这三层沉积物的磁学性质由石英尾砂控制.濠河中、下游沉积物的磁性参数(χ、SIRM和χ_(ARM))随w(SiO_2)增加而减少,两者存在负相关关系(-0.88≤R≤-0.81),表明磁性参数可用于分析石英尾砂对濠河沉积物的影响.同时,沉积物磁性参数的变化也能指示沉积环境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尾砂 沉积物 环境磁学 濠河
下载PDF
交链孢酚对人胚食管DNA结合作用的研究及其结合键型的鉴别 被引量:2
11
作者 郝慧灵 张鹏 +4 位作者 董子明 刘桂亭 秦秀生 甄应中 苗健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71-374,共4页
本文应用吸收光谱分析法研究了交链孢酚(AOH)与人胚食管DNA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两者在37℃条件下反应迅速而稳定,显示吸收程度下降和最大吸收峰向长波方向明显位移,且幅度随另一方的浓度增大而增大,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合部位可能... 本文应用吸收光谱分析法研究了交链孢酚(AOH)与人胚食管DNA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两者在37℃条件下反应迅速而稳定,显示吸收程度下降和最大吸收峰向长波方向明显位移,且幅度随另一方的浓度增大而增大,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合部位可能在碱基,但无明显的碱基特异性,结合的最大分子比例(以AOH:脱氧磷酸核苷计)为5:1000;反应的平衡常数K=3.4×10~6。DNA热变性后结合增强,盐离子可严重干扰,而脲无明显影响,提示AOH与DNA主要以离子键结合,这种结合方式可能在ADH的诱变/致癌活性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链孢酚 脱氧核糖核酸 食管肿瘤
下载PDF
链格孢霉醇和链格孢霉醇单甲醚产生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1
12
作者 匡开源 史士英 +1 位作者 罗毅 冯建林 《真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9-113,共5页
本文对分离自小麦、马铃薯、番茄和茄子上链格孢霉属(Alternaria)2个种(链格孢和茄链格孢)的96个菌株,用枯草杆菌生长抑制试验筛选链格孢霉醇(AOH)和链格孢霉醇单甲醚(AME)的产生菌株,有48株产生毒性作用(占所测菌株的50%)。18株产强... 本文对分离自小麦、马铃薯、番茄和茄子上链格孢霉属(Alternaria)2个种(链格孢和茄链格孢)的96个菌株,用枯草杆菌生长抑制试验筛选链格孢霉醇(AOH)和链格孢霉醇单甲醚(AME)的产生菌株,有48株产生毒性作用(占所测菌株的50%)。18株产强、中毒性菌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有13株产AOH和AME(占所测菌株的72.2%)。链格孢的产毒素菌株率比茄链格孢低。但产毒素含量却是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其中产AOH和AME的最高含量,链格孢菌株XA-8分别为280和5140mg/kg,而茄链格孢菌株SA-10分别为95.9和94.3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格孢霉醇 单甲醚 链格孢 真菌毒素 真菌 筛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