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禽Ⅱ型副粘病毒各种禽源分离株的免疫原性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林果 韦平 +5 位作者 韦天超 李康然 黄淼章 黄钰缤 文艳玲 杨宗维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0-794,共5页
分别制备了源于鸡、鹅、鸽、鹌鹑、孔雀、画眉鸟、珍珠鸡的禽Ⅰ型副粘病毒(APMV-1)7个强毒分离毒株和商品弱毒疫苗株克隆30(C30)的灭活油乳剂苗,并用这8种灭活油乳剂苗和C30株的活疫苗分别在鸡、鹌鹑、鹅和鸽进行了免疫及交叉攻毒... 分别制备了源于鸡、鹅、鸽、鹌鹑、孔雀、画眉鸟、珍珠鸡的禽Ⅰ型副粘病毒(APMV-1)7个强毒分离毒株和商品弱毒疫苗株克隆30(C30)的灭活油乳剂苗,并用这8种灭活油乳剂苗和C30株的活疫苗分别在鸡、鹌鹑、鹅和鸽进行了免疫及交叉攻毒保护试验。免疫后(PI)分别测定试验禽血清的新城疫病毒(NDV)血凝抑制(HI)抗体的滴度,并于PI5周用强毒株进行攻毒。结果表明,鸽的HI抗体几何平均滴度(MAT)为9.00~10.0log2,鸡的为7.13~7.63log2,鹌鹑的为5.OO~5.13log2,鹅对灭活油乳剂苗的为5.63~6.38log2、而对C30株活疫苗的仅为3.38log2;除了C30株活疫苗免疫鹅提供的保护率比较低(20%)外,8种油乳剂苗都能对同源或者异源强毒株的攻毒提供比较高的保护率(66.75%~100%)。研究结果表明,经典疫苗株C30与近年来从各种不同禽类分离的致病性APMV-1野毒株之间、不同禽源分离株之间的抗原性,以及各种不同禽源分离株的之间的免疫原性差异均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Ⅰ型副粘病毒 免疫原性 抗原性 血凝抑制抗体滴度 免疫交叉保护试验
下载PDF
鹅常见病毒性疾病的快速诊断技术的建立及其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虞德屏 韦平 +5 位作者 韦天超 李康然 刘禄 李斌 冯超 甘甲忠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63-366,共4页
根据 3种病原基因组相关基因的序列特征设计了三对 PCR引物 ,用于鹅常见的病毒性疾病包括鹅副粘病毒病、鸭瘟、小鹅瘟的鉴别诊断 .三对引物均能从各自的参考毒株扩增出与预计片段大小一致的产物 ,而对其它的病原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 ;应... 根据 3种病原基因组相关基因的序列特征设计了三对 PCR引物 ,用于鹅常见的病毒性疾病包括鹅副粘病毒病、鸭瘟、小鹅瘟的鉴别诊断 .三对引物均能从各自的参考毒株扩增出与预计片段大小一致的产物 ,而对其它的病原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 ;应用建立的 PCR方法对来自广西不同地方的 3 8份临床可疑病例分别进行诊断 ,DPV、APMV-1和 GPV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 66.6% ( 1 0 /1 5 )、5 5 .6% ( 1 5 /2 7)和 75 % ( 6/8) ,二重及三重混合感染的占 42 .8% ( 9/2 1 ) .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 PCR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粘病毒病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疾病诊断 PCR技术
下载PDF
禽Ⅰ型副黏病毒各种禽源分离株对4种禽类的致病性
3
作者 韦天超 韦平 +6 位作者 韦正吉 韦信贤 王林果 磨美兰 黄淼章 黄钰缤 李康然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8-102,共5页
选取从临床感染禽Ⅰ型副黏病毒(APMV-1)的鸡、鹅、鸽、鹌鹑、珍珠鸡、孔雀、画眉鸟等7种禽类病例分离到的9个代表性毒株,分别对鸡、鹌鹑、鹅和鸽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结果,除鸽源毒株gxp22对鸡和鹅无致病力外,其他8个分离毒株对鸡... 选取从临床感染禽Ⅰ型副黏病毒(APMV-1)的鸡、鹅、鸽、鹌鹑、珍珠鸡、孔雀、画眉鸟等7种禽类病例分离到的9个代表性毒株,分别对鸡、鹌鹑、鹅和鸽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结果,除鸽源毒株gxp22对鸡和鹅无致病力外,其他8个分离毒株对鸡、鹌鹑和鹅都有较强的致病力,死亡率为60%~100%,试验鸡表现的症状和病理变化特征最明显,鹅的比较明显,鹌鹑的则最不明显;3个鸽源分离株对鸽的致病力都很强,死亡率均为100%。所有毒株对4种禽类的致病性与其临床特征相符。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所用的9个分离株除鸽源分离株gxp22外,均为泛嗜性的新城疫强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Ⅰ型副黏病毒 致病性 人工感染试验 死亡率
下载PDF
广东鸽源禽Ⅰ型副黏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蔡绍鑫 焦培荣 +7 位作者 高诗敏 何琴 刘大伟 薛国聪 张桂红 辛朝安 廖明 任涛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7-351,共5页
为了解广东地区鸽源禽Ⅰ型副黏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选择从该地区分离到的4株鸽源禽Ⅰ型副黏病毒(SD-55株、JM-11株、SZ-14株、ZQ-17株)进行了F基因的扩增及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这4株病毒的F蛋白裂解位点均符合禽Ⅰ型副黏病毒强毒株裂... 为了解广东地区鸽源禽Ⅰ型副黏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选择从该地区分离到的4株鸽源禽Ⅰ型副黏病毒(SD-55株、JM-11株、SZ-14株、ZQ-17株)进行了F基因的扩增及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这4株病毒的F蛋白裂解位点均符合禽Ⅰ型副黏病毒强毒株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的分子特征,与中国大陆鸽源APMV-1分离株Pigeon/YN-P1相比,相似率在95%以上。将其与GenBank中的18株鸽源禽Ⅰ型副黏病毒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并绘制系统进化树,发现分离株SD-55株、JM-11株、SZ-14株位于以意大利分离株Pigeon/Italy/1166/00为代表的欧洲进化分支,而ZQ-17株位于以美国分离株Pigeon/U.S.(TX)/98为代表的美洲进化分支,经鉴定以上4株病毒均为基因Ⅵb1型禽Ⅰ型副黏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源禽Ⅰ型副黏病毒 F基因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鹅新城疫病毒P基因的RNA编辑及其相关蛋白的分子特征
5
作者 钟登科 魏建超 +4 位作者 张训海 黄兵 于可响 路振香 王立克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9期779-783,共5页
应用RT-PCR方法对鹅新城疫病毒安徽分离株WF00GP基因进行了RNA编辑分析,发现WF00GP基因在保守的编辑位点上插入一个G,使得P基因增加编码V蛋白,而且它的最大ORF的长度为1188 bp,编码395个氨基酸的P蛋白。WF00G株和参考毒株的P基因的同源... 应用RT-PCR方法对鹅新城疫病毒安徽分离株WF00GP基因进行了RNA编辑分析,发现WF00GP基因在保守的编辑位点上插入一个G,使得P基因增加编码V蛋白,而且它的最大ORF的长度为1188 bp,编码395个氨基酸的P蛋白。WF00G株和参考毒株的P基因的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WF00G株与水禽源毒株NA-1、ZJ1、FP1/02、PX2/03、Duck/1/05和SF02等亲缘关系较近,与传统疫苗株或弱毒株HB92、LaSota和Clone30以及F48E9等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进一步对其V蛋白羧基端序列分析发现,虽然编辑位点氨基酸序列(132KKG134)和羧基端的5个Cys残基位点是高度保守的,但是V蛋白C末端氨基酸存在较大变异,APMV-1毒株V蛋白羧基端氨基酸的突变呈现"基因型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新城疫病毒 P基因 RNA编辑 V蛋白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禽Ⅰ型副黏病毒不同禽源株P基因编码蛋白的分子特征分析
6
作者 钟登科 魏建超 +2 位作者 黄兵 于可响 张训海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21-726,共6页
采用RT-PCR技术对禽Ⅰ型副黏病毒鸡源分离株(WF00C)、鹅源分离株(WF00G)和鸽源分离株(WF00P)P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毒株的P基因最大ORF的长度均为为1188bp,编码395个氨基酸。P蛋白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显示,WF00C株... 采用RT-PCR技术对禽Ⅰ型副黏病毒鸡源分离株(WF00C)、鹅源分离株(WF00G)和鸽源分离株(WF00P)P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毒株的P基因最大ORF的长度均为为1188bp,编码395个氨基酸。P蛋白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显示,WF00C株和WF00G株与NA-1、ZJ1、FP1/02、PX2/03、Duck/1/05、SP02和SRZ03的同源性较高,WF00P株与意大利鸽源分离株IT-227/82、2736/00和法国鸽源分离株99106、99299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且WF00C株、WF00G株和WF00P株均与传统疫苗株或弱毒株HB92、LaSota、Clone30和B1以及国内标准强毒株F48E9的遗传距离较大,这预示目前流行的APMV-1已经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异。V蛋白羧基端氨基酸比对分析发现,APMV-1V蛋白的特有序列有较高的一致性,即氨基酸序列(132KKG134)和V蛋白羧基端的5个Cys残基位点在所有的毒株中是高度保守的,但在138~170位和201~240位存在较大的变异,APMV-1毒株V蛋白羧基端氨基酸的突变呈现"基因型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Ⅰ型副黏病毒 P蛋白 V蛋白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