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AR-EGARCH-M模型对中国股市波动性的拟合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胡海鹏 方兆本 《系统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36,共6页
利用 AR(m) - EGARCH(p,q) - M模型 ,以 1996年 12月 16日— 2 0 0 1年 9月 2 8日上证综指和深圳成指收盘价为样本 ,对我国股市的波动性进行拟和分析 ,并对实证结果给予了解释 。
关键词 ar-egarch-m模型 中国 波动性 拟合分析 股票市场 投资者 风险
下载PDF
基于GED分布下EGARCH模型的SHIBOR方差时变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欧阳利锋 孙英隽 《科技与管理》 2014年第5期60-64,共5页
对2012年1月4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SHIBOR隔夜品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SHIBOR隔夜利率序列不服从正态分布,且具有尖峰厚尾及右偏的特征;2经过反复试算,发现在假设扰动项服从GED分布的情况下,AR(2)-EGARCH(1,1)-M模型能更好的拟合原... 对2012年1月4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SHIBOR隔夜品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SHIBOR隔夜利率序列不服从正态分布,且具有尖峰厚尾及右偏的特征;2经过反复试算,发现在假设扰动项服从GED分布的情况下,AR(2)-EGARCH(1,1)-M模型能更好的拟合原序列,而且模型估计结果证明SHIBOR的波动存在反杠杆效应,说明"好消息"能比"坏消息"产生更多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利率 ar(2)-egarch(1 1)-m模型 反杠杆效应
下载PDF
宏观经济信息宣告的股市收益及波动性效应——基于改进的AR(1)-EGARCH(1,1)-M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8
3
作者 冯玉梅 董合平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64-71,共8页
基于改进的AR(1)-EGARCH(1,1)-M模型,从收益率和波动性两个方面考察各类宏观信息宣告对股票市场价格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对股票市场的收益有负向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公开市场... 基于改进的AR(1)-EGARCH(1,1)-M模型,从收益率和波动性两个方面考察各类宏观信息宣告对股票市场价格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对股票市场的收益有负向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变动率和企业景气指数对股票市场的收益有正向影响;公开市场操作公告会导致股票市场条件收益率显著增加;其余各类宏观信息因素对股票市场收益的波动性并不存在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信息 改进的ar(1)-egarch(1 1)-m模型 股市收益 波动性
原文传递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MGM-多维AR(p)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熊萍萍 檀成伟 +1 位作者 闫书丽 姚天祥 《系统科学与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31-1149,共19页
由于受到外界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导致实际数据偏离模拟的趋势,使得灰色多变量MGM(1,m)模型预测效果不佳,而多维平稳序列自回归模型(AR(p))能够有效反应具体数据与整体趋势之间产生的偏差,从而可以掌握外界环境对目标数据发展趋势带来... 由于受到外界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导致实际数据偏离模拟的趋势,使得灰色多变量MGM(1,m)模型预测效果不佳,而多维平稳序列自回归模型(AR(p))能够有效反应具体数据与整体趋势之间产生的偏差,从而可以掌握外界环境对目标数据发展趋势带来的影响.由此文章首先利用卡尔曼滤波对给定的小样本数据做平滑处理,消除数据观测时产生的噪声误差,然后根据MGM(1,m)模型对处理后的数据建模,将得到的模拟预测值作为样本数据的趋势项,并将残差作为样本数据的随机项,再通过多维AR(p)模型对随机项进行分析,最后将MGM(1,m)模型的趋势项与多维AR(p)模型模拟的随机项相加得到基于卡尔曼滤波的MGM-多维AR(p)模型的模拟预测值.将该模型和MGM(1,m)模型,多维AR(p)模型和GM-AR组合模型分别应用于衡量杭州市雾霾程度的相关指标中建模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组合优化模型相比其他3个模型,拟合效果更佳,预测结果更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曼滤波 mGm(1 m)模型 多维ar(p) 组合模型 mGm-多维ar(p)模型
原文传递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趋同特征与演化路径 被引量:10
5
作者 唐升 孙皓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1-153,共13页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是消费需求持续扩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1981—2018年城乡居民8大类消费支出数据,构建与应用非线性MS(M)-AR(p)模型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非线性趋同演化特征与路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乡...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是消费需求持续扩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1981—2018年城乡居民8大类消费支出数据,构建与应用非线性MS(M)-AR(p)模型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非线性趋同演化特征与路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总体消费结构和具体支出的趋同演化过程中包含3种非线性趋同演化路径,交通通信、医疗保健等高层次消费项目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趋同的贡献逐渐强化,居民消费倾向、收入水平等因素对趋同性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需要通过提高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等途径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与趋同,激发消费市场潜力,发挥消费对居民生活和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消费结构 转型升级 趋同特征 演化路径 mS(m)-ar(p)模型
下载PDF
三次产业与城镇化的结构演进比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闫超 杜睿 隋建利 《数量经济研究》 2021年第3期90-111,共22页
本文运用非线性MS(M)-AR(p)模型,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拉动率及城镇化速度进行结构演进状态划分及转移概率分析,以探索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化与升级及其与城镇化进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78~2017年,第一产业拉动率在三次产业中最小,... 本文运用非线性MS(M)-AR(p)模型,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拉动率及城镇化速度进行结构演进状态划分及转移概率分析,以探索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化与升级及其与城镇化进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78~2017年,第一产业拉动率在三次产业中最小,在较长时期处于“低拉动区制”和“中拉动区制”。1978~2013年,第二产业拉动率在三次产业中最大,并于样本区间初期不断在“低拉动区制”与“高拉动区制”之间频繁变迁。第三产业拉动率于2014~2017年取代第二产业,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第三产业拉动率在三种区制状态之间的变迁比第一、第二产业拉动率更为频繁,并倾向于保持对GDP的中高拉动作用。中国城镇化整体上表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并未发生陡升陡降的频繁变迁,虽然中国城镇化水平较难维持高速增长,但实现了相对稳定的发展。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在许多时域内出现区制维持的一致性和区制变迁的同步性,揭示出产业结构升级和城镇化进程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产业 城镇化 结构演进 非线性mS(m)-ar(p)模型
下载PDF
中国城乡文化消费与城乡人均收入的动态演化路径及耦合协同效应 被引量:2
7
作者 闫超 杜睿 隋建利 《数量经济研究》 2020年第3期102-128,共27页
本文运用非线性MS(M)-AR(p)模型,对1994~2017年中国城乡文化消费与城乡人均收入的动态演化路径进行对比分析,刻画中国城乡文化消费及城乡人均收入的波动状况、趋势特征及区制状态,揭示城乡文化消费与城乡人均收入之间所存在的耦合协同... 本文运用非线性MS(M)-AR(p)模型,对1994~2017年中国城乡文化消费与城乡人均收入的动态演化路径进行对比分析,刻画中国城乡文化消费及城乡人均收入的波动状况、趋势特征及区制状态,揭示城乡文化消费与城乡人均收入之间所存在的耦合协同效应。结论表明:(1)1994~2017年,中国城乡文化消费与城乡人均收入整体上呈现较为相似的变化情况,二者的增长率动态轨迹具有较高的趋势一致性,同时具有十分相似的波动特征;(2)城乡文化消费增长率与城乡人均收入增长率处于"低速增长区制"与"中速增长区制"时的持续性与可能性均高于"快速增长区制",二者均倾向于保持中低增长速度,不易发生向更高区制状态的转移;(3)城乡文化消费增长率与城乡人均收入增长率处于"中速增长区制"与"低速增长区制"的总体持续时间远长于处于"快速增长区制"的持续时间,二者在转移至高速区制时呈现缓慢的变迁态势,且均倾向于保持中低速增长状态;(4)城乡文化消费增长率与城乡人均收入增长率呈现较为一致的区制转移规律与区制变迁特征,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耦合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文化消费 城乡人均收入 动态演化路径 耦合协同效应 非线性mS(m)-ar(p)模型
下载PDF
受侧向冲击的混凝土墩柱本构模型对比
8
作者 杨帅 魏明晖 方从启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8-203,共6页
采用ANSYS建模和LS-DYNA显式动力分析的方式,分别使用HJC、脆性损伤、盖帽和混凝土损伤等4种混凝土本构模型,对钢筋混凝土墩柱的侧向冲击过程进行仿真。从系统能量的角度验证数值计算的正确性;并将冲击过程中的冲击物块加速度和钢筋应... 采用ANSYS建模和LS-DYNA显式动力分析的方式,分别使用HJC、脆性损伤、盖帽和混凝土损伤等4种混凝土本构模型,对钢筋混凝土墩柱的侧向冲击过程进行仿真。从系统能量的角度验证数值计算的正确性;并将冲击过程中的冲击物块加速度和钢筋应变的历时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进一步证实仿真计算的正确性。从各本构模型的计算结果、模拟所耗费的计算时间以及所需的参数数量等方面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墩柱 混凝土本构 冲击 HJC本构 脆性损伤本构 盖帽本构 混凝土损伤本构
下载PDF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动态趋同与碳排放效应研究
9
作者 潘烨 孙皓 杨月梅 《宏观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4-95,共12页
扩大居民绿色消费需求,提高绿色消费经济比重,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本文构建与应用Markov区制转移模型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趋同特征和碳排放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趋同碳排放效应演化路径中存在“减... 扩大居民绿色消费需求,提高绿色消费经济比重,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本文构建与应用Markov区制转移模型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趋同特征和碳排放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趋同碳排放效应演化路径中存在“减排区制”、“稳定区制”和“增排区制”三种区制;多数消费项目支出具有更高的由“稳定区制”向“减排区制”转移概率,“减排区制”相对“增排区制”具有更强的演化优势;农村居民对绿色消费品的消费偏好逐渐增加,促进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绿色趋同。需要通过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塑造良好绿色消费环境等途径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绿色消费需求,强化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绿色趋同,推动经济持续绿色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结构 动态趋同 碳排放效应 消费倾向 mS(m)-ar(p)模型
原文传递
中国旅游经济的周期划分与增长预测 被引量:15
10
作者 隋建利 刘金全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3-123,共11页
本文基于国内和国际旅游收入增长率年度数据,利用非线性MS(M)-AR(p)模型,刻画中国旅游经济周期多阶段性的复杂动态变迁过程,并对未来三年内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可能走势及其所处区制进行预测。结论表明:(1)中国旅游经济周期处于"中... 本文基于国内和国际旅游收入增长率年度数据,利用非线性MS(M)-AR(p)模型,刻画中国旅游经济周期多阶段性的复杂动态变迁过程,并对未来三年内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可能走势及其所处区制进行预测。结论表明:(1)中国旅游经济周期处于"中速增长区制"的可能性最大、持续性最强,处于"快速增长区制"的可能性最小、持续性最弱,处于"低速增长区制"的可能性居中、持续性也居中;(2)国内旅游经济在2000-2003年、2008-2010年处于"低速增长区制",在2004年、2011年处于"快速增长区制",在1996-1999年、2005-2007年、2012-2013年处于"中速增长区制";(3)国际旅游经济在1989-1990年、2002-2003年、2008-2013年处于"低速增长区制",在1991-1995年、2004年处于"快速增长区制",在1982-1988年、1996-2001年、2005-2007年处于"中速增长区制";(4)国内旅游经济增长率将在2014年达到17.10%,在2015年攀升至17.80%,在2016年提高到18.06%。在未来三年,虽然国内旅游经济增长率仍将维系在"中速增长区制"中,但却呈现出由"中速增长区制"向"低速增长区制"变迁的征候;(5)国际旅游经济增长率将在2014年达到11.99%,在2015年上升至13.96%,在2016年上浮至15.98%。在未来三年,尽管国际旅游经济增长率表现出由"低速增长区制"向"中速增长区制"和"快速增长区制"变迁的征兆,但仍将在"低速增长区制"中徘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周期 旅游经济增长 非线性mS(m)-ar(p)模型 非线性预测
原文传递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演进的结构性转变与时变性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闫超 杜睿 隋建利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15,共5页
基于非线性MS(M)-AR(p)模型,对中国工业经济周期进行波动测度与阶段性划分,研究发现:中国工业经济除了个别年份均徘徊在"中速增长区制"与"快速增长区制"之间;中国工业经济处于"低速增长区制""中速... 基于非线性MS(M)-AR(p)模型,对中国工业经济周期进行波动测度与阶段性划分,研究发现:中国工业经济除了个别年份均徘徊在"中速增长区制"与"快速增长区制"之间;中国工业经济处于"低速增长区制""中速增长区制"及"快速增长区制"时,具有明显的惰性特征,倾向于保持所处区制状态不变,工业经济维持"中速增长"的可能性最大,保持"低速增长"的可能性最小,维系"快速增长"的可能性居中;工业增加值增速相对较低时对应较小的不确定性,工业增加值增速处于较高水平时也相应地会面临更大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道路 结构性转变 时变性特征 非线性mS(m)-ar(p)模型
原文传递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异的路径演化识别 被引量:2
12
作者 闫超 吴琼 隋建利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1-73,共13页
基于非线性MS(M)-AR(p)模型,刻画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城镇化建设和城乡收入差异之间关系路径演化进程中的具体形态,测度中国城镇化建设和城乡收入差异之间关系动态变化区制状态下各阶段波动程度和转移变迁机制。结果显示:(1)改革开放以来... 基于非线性MS(M)-AR(p)模型,刻画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城镇化建设和城乡收入差异之间关系路径演化进程中的具体形态,测度中国城镇化建设和城乡收入差异之间关系动态变化区制状态下各阶段波动程度和转移变迁机制。结果显示:(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速度多次经历维持“高速增长”,而后保持“中速增长”,最后又维系“低速增长”的过程。(2)1980年至1984年期间中国城乡收入差异持续维持在“低速增长区制”,仅在个别年份跳跃至“中速增长区制”,并均在次年迅速攀升至“高速增长区制”。(3)中国城镇化和城乡收入差异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我们发现在多个时间阶段内均呈现出城镇化速度保持“低速增长”而城乡收入差异维系“高速增长”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40年 城镇化 城乡收入差异 非线性mS(m)-ar(p)模型
原文传递
中国金融市场风险状况甄别——结构转变点判断与阶段性变迁测度 被引量:7
13
作者 隋建利 尚铎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6-86,共11页
本文基于中国银行、股票、外汇和外部市场中的重要微观指标,构建各市场压力指数,旨在表征金融市场风险状况,利用非线性MS(M)-AR(p)模型甄别金融市场风险区制,透析金融风险多阶段变迁的可能性。结论表明:外汇和外部市场在低风险区制持续... 本文基于中国银行、股票、外汇和外部市场中的重要微观指标,构建各市场压力指数,旨在表征金融市场风险状况,利用非线性MS(M)-AR(p)模型甄别金融市场风险区制,透析金融风险多阶段变迁的可能性。结论表明:外汇和外部市场在低风险区制持续性最大,银行和股票市场在中风险区制持续性最大;与其他市场相比较,银行市场在高风险和低风险区制持续性最弱,股票市场在中风险和高风险区制持续性最强,外汇市场在低风险区制持续性最强;银行和外部市场以较稳定的概率徘徊于低风险与中风险区制之间,以较为波动的概率步入高风险区制;股票和外汇市场除了在2008年和2015年前后跃入高风险区制以外,在其余时间都在低风险与中风险区制之间转移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市场风险 结构转变点 阶段性变迁 非线性mS(m)-ar(p)模型
原文传递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演化趋势研究——基于β趋同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逸初 孙皓 《价格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7-110,共4页
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助于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本文基于β趋同理论视角,构建与应用MS(M)-AR(p)模型分析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动态演化轨迹,识别其中的趋同性和非线性特征。通过研究发现:城乡居民消费结构逐渐升级... 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助于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本文基于β趋同理论视角,构建与应用MS(M)-AR(p)模型分析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动态演化轨迹,识别其中的趋同性和非线性特征。通过研究发现:城乡居民消费结构逐渐升级的同时,两者差距逐渐缩小,呈现趋同升级特征;具体消费支出趋同升级的动态过程可以划分为“趋同”“趋异”和“稳定”三种转移区制;多数消费项目支出在“趋同区制”中的趋同强度相对较大,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演化路径具有趋同与趋异的非对称性;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制转移体现了收入水平、消费倾向等因素影响的阶段性变化。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城乡居民消费倾向,是促进消费结构趋同和生活水平趋同的必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消费结构 消费倾向 Β趋同 mS(m)-ar(p)模型
原文传递
西格玛趋同视角下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演化的区制转移
15
作者 孙皓 宋平平 《系统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48,共9页
构建非线性MS(M)-AR(p)模型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西格玛趋同演化的区制转移过程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演化总体上具有西格玛趋同性,并且趋同性变化可以划分为“趋异区制”、“稳定区制”和“趋同区制”三... 构建非线性MS(M)-AR(p)模型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西格玛趋同演化的区制转移过程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演化总体上具有西格玛趋同性,并且趋同性变化可以划分为“趋异区制”、“稳定区制”和“趋同区制”三种区制;多数消费支出在“趋同区制”下的变化强度大于“趋异区制”,具有非对称性;各项消费支出基本上逐步转向变化强度较小的“稳定区制”,并且总体上具有趋同性;各项消费支出的三种区制具有一定稳定性,并且区制间更可能发生相邻区制转移;不同区制间的转移受到消费倾向等因素影响。需要通过有效政策设计强化城乡居民消费趋同性,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结构 西格玛趋同 演化路径 影响因素 mS(m)-ar(p)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