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性污泥3号模型(ASM3)简介 被引量:6
1
作者 杨青 甘树应 +1 位作者 陈季华 刘振鸿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26-30,共5页
1999年IAWQ在ASM 1基础上推出了ASM 3,它修正了ASM 1的缺陷 ,包括有机基质贮藏的新过程 ,用内源呼吸过程替代了溶胞过程。ASM 3可预测溶解氧消耗、污泥产量、活性污泥系统的硝化。
关键词 asm3 ASM1 贮藏 内源呼吸 活性污泥系统
下载PDF
活性污泥3号模型(ASM3)的修正过程 被引量:2
2
作者 徐伟锋 顾国维 +1 位作者 张芳 李咏梅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9-31,共3页
 介绍了对活性污泥3号模型的修正过程,同时描述了其结构框架。在修正后的ASM3中,包括了基于易生物降解的直接生长这种情况,认为易生物降解基质的贮存过程和基于水中原基质的增殖过程是同时发生的,并且这两个过程相互竞争基质和电子受...  介绍了对活性污泥3号模型的修正过程,同时描述了其结构框架。在修正后的ASM3中,包括了基于易生物降解的直接生长这种情况,认为易生物降解基质的贮存过程和基于水中原基质的增殖过程是同时发生的,并且这两个过程相互竞争基质和电子受体。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原有基质的生长繁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物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m3模型 直接生长 模型修正
下载PDF
活性污泥3号模型(ASM3)的强化生物除磷模块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松良 林华东 王鹏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年第15期168-170,共3页
在ASM3的校正版本的基础上,提出了再增加一个强化生物除磷预测模块的设想,并对此模块进行了系统的校正。
关键词 asm3 强化生物除磷 EAWAGBio-P模块 校正
下载PDF
活性污泥3号模型(ASM3)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赵金保 杨海真 《云南环境科学》 2004年第2期45-47,共3页
IAWQ又于1999年推出ASM3,它不以水解作用为重点,更深入考虑了胞内存贮过程,并考虑环境因素对衰减过程的修正,把溶解性、颗粒性有机氮的降解与微生物的水解、衰减和生长结合在一起。带有EAWAG生物除磷模块的ASM3能预测除磷效果;通过校正... IAWQ又于1999年推出ASM3,它不以水解作用为重点,更深入考虑了胞内存贮过程,并考虑环境因素对衰减过程的修正,把溶解性、颗粒性有机氮的降解与微生物的水解、衰减和生长结合在一起。带有EAWAG生物除磷模块的ASM3能预测除磷效果;通过校正的ASM3能预测脱氮除磷、污泥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模型 asm3 污水处理
下载PDF
基于ASM3模型的一体式MBR出水水质模拟分析
5
作者 张新慧 陈兆波 吴德东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57-62,共6页
将活性污泥3号模型(ASM3)与一体式MBR结合,采用Matlab/Simulink自行开发了可视化的仿真模拟程序,构建了活性污泥系统模型.将此程序应用于一体式MBR工艺,对其进行了稳态模拟、灵敏度分析和参数校正,并取得了与实测值较为一致的结果.同时... 将活性污泥3号模型(ASM3)与一体式MBR结合,采用Matlab/Simulink自行开发了可视化的仿真模拟程序,构建了活性污泥系统模型.将此程序应用于一体式MBR工艺,对其进行了稳态模拟、灵敏度分析和参数校正,并取得了与实测值较为一致的结果.同时利用模型分析了不同进水水质下反应器的出水水质结果,模拟结果与实际状况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m3模型 一体式MBR MATLAB SIMULINK
下载PDF
活性污泥模型ASM1与ASM3比较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潘耀祖 王红涛 《山西建筑》 2008年第24期27-28,共2页
比较了活性污泥模型1号(ASM1)和活性污泥模型3号(ASM3)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总结了模型的最新进展情况,预测了可能的发展趋势,从而促进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改造及运行管理,以及更好地选择和应用模型。
关键词 污水处理 ASM1 asm3 数学模型
下载PDF
ASM3应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模拟研究
7
作者 李松良 王鹏 马希博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41-45,共5页
建立了活性污泥3号模型应用于氧化沟工艺的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数值模型,并利用Matlab语言编制了模拟程序,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自养菌的产率系数UA最为敏感,对这个参数调整之后,用该模型对一实际工程的出水情况进行... 建立了活性污泥3号模型应用于氧化沟工艺的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数值模型,并利用Matlab语言编制了模拟程序,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自养菌的产率系数UA最为敏感,对这个参数调整之后,用该模型对一实际工程的出水情况进行模拟,模拟值和实测值取得了较好的吻合。该模型能够反映污水处理的实际运行状况,为模拟污水处理、预测出水水质、优化污水处理厂运行方案提供了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灵敏度分析 数值模拟 优化
下载PDF
基于ASM3的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模型的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
8
作者 艾斯 马苏德 +1 位作者 李永峰 李雨霏 《中国甜菜糖业》 2020年第2期25-34,共10页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一种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反应器相结合的水处理系统国际水协会开发的活性污泥模型(ASM)为MBR的设计、优化和运行提供了有价值的工具本研究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编制了基于ASM3的MBR工艺流程,并将其应用于MBR反应器...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一种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反应器相结合的水处理系统国际水协会开发的活性污泥模型(ASM)为MBR的设计、优化和运行提供了有价值的工具本研究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编制了基于ASM3的MBR工艺流程,并将其应用于MBR反应器出水水质分析开发了可视化的ASM3-MBK污水处理模拟系统,该系统具有界面直观、含义清晰、数据输入方便等优点本研究在模型建立、模型组成划分、灵敏度分析和模型标定验证后,对ASM3-MBR进行了修正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m3 MATLAB/SIMULINK 膜生物反应器 建模 仿真
原文传递
城市下水道污水水质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江峰 李适宇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0-127,共8页
建立了下水道水质转化概念模型,以ASM3(活性污泥3号模型)为基础开发了下水道污水水质数学模型,通过模拟试验,运用遗传算法和曲线拟合技术进行了模型率定与参数估值.模型经现场试验验证可较好地模拟下水道中的ρ(DO)与ρ(TOC)的变化.应... 建立了下水道水质转化概念模型,以ASM3(活性污泥3号模型)为基础开发了下水道污水水质数学模型,通过模拟试验,运用遗传算法和曲线拟合技术进行了模型率定与参数估值.模型经现场试验验证可较好地模拟下水道中的ρ(DO)与ρ(TOC)的变化.应用该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了初始ρ(DO)和水力停留时间(HRT)等可控因素对下水道中微生物作用及有机质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下水道中设置曝气点,可提高污水的ρ(DO),能有效地提高微生物增殖速率,强化有机物的生化降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水道 水质模型 活性污泥3号模型(asm3)
下载PDF
活性污泥3号模型对实际工艺的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玲 彭党聪 朱南文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7年第11期81-86,共6页
将活性污泥3号模型(ASM3)与Takács二沉池模型以及反应池流态模型相结合,构建了活性污泥系统模型,并采用V isual Basic 6.0语言编写了计算机模拟程序。将此程序应用于分段进水A/O脱氮工艺中试工艺,分别对其进行了稳态模拟和动态模拟... 将活性污泥3号模型(ASM3)与Takács二沉池模型以及反应池流态模型相结合,构建了活性污泥系统模型,并采用V isual Basic 6.0语言编写了计算机模拟程序。将此程序应用于分段进水A/O脱氮工艺中试工艺,分别对其进行了稳态模拟和动态模拟,并取得了与实测值较为接近的结果。同时利用模型分析了运行控制参数对出水水质的影响,模拟结果与实际状况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m3 分段进水A/O脱氮工艺 稳态模拟 动态模拟 运行控制参数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蛋白废水的建模与预测
11
作者 孔维鹏 张新慧 +1 位作者 梁乾伟 李永峰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6期698-703,共6页
建立了一体式MBR,用于处理蛋白废水,在活性污泥3号数学模型(ASM3)的基础上,在Matlab平台下建立了适用于一体式MBR的数学模型仿真系统,并将其应用于一体式MBR的出水水质分析中.研究了一体式MBR数学模型的建立、模型的灵敏度分析和参数校... 建立了一体式MBR,用于处理蛋白废水,在活性污泥3号数学模型(ASM3)的基础上,在Matlab平台下建立了适用于一体式MBR的数学模型仿真系统,并将其应用于一体式MBR的出水水质分析中.研究了一体式MBR数学模型的建立、模型的灵敏度分析和参数校正,并运用所建立的模型对一体式MBR不同进水水质下的运行进行了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asm3 蛋白废水 数学建模
下载PDF
活性污泥过程数学模型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姚重华 刘勇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21-527,共7页
介绍了活性污泥过程模型ASM1 ,ASM2及ASM3的建模方法 。
关键词 活性污泥过程 数学模型 废水处理 生物技术
下载PDF
下水道中高盐度生活污水的微生物反应研究与水质转化数学模拟 被引量:6
13
作者 江峰 李适宇 LEUANG Ho-wai Derek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7-101,共5页
通过72 h的连续批量实验,分析高盐度生活污水在下水道环境中的主要微生物反应以及这些微生物反应对水质的影响。实验共进行两组,每组均在3种不同条件的反应器中进行,各反应器中均进行连续72h小时的取样和监测,确定摄氧率(OUR)、硝态氮(N... 通过72 h的连续批量实验,分析高盐度生活污水在下水道环境中的主要微生物反应以及这些微生物反应对水质的影响。实验共进行两组,每组均在3种不同条件的反应器中进行,各反应器中均进行连续72h小时的取样和监测,确定摄氧率(OUR)、硝态氮(NOX)、氨氮(NH3)和溶解态有机碳(DOC)随时间的浓度变化。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高、低盐度生活污水在下水道环境中的影响污染物降解的主要微生物反应都是异养微生物的好氧增殖以及有机颗粒物的水解。但与低盐度污水不同的是,高盐度污水中的①硝化反应作用较为明显;②反硝化速率较快,而且由于硝化作用明显,可提供足够的硝氮,因此反硝化反应也不可忽略。根据此分析结果,以活性污泥3号模型(ASM3)为基础,综合考虑复氧、水力和环境温度影响,建立了下水道污水水质模型。经验证,模型可较好地模拟溶解氧、溶解性有机碳、氨氮和硝氮等物质的下水道中的浓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水道 高盐度 生活污水 水质模型 活性污泥3号模型
下载PDF
CAST工艺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模拟
14
作者 张本龙 左剑恶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2-64,共3页
 以ASM3模型为基础,分析和研究了CAST工艺中的各个动力学过程,建立了CAST工艺的动力学模型。采用VB6.0和数据库技术开发了以动力学模型为核心的模拟系统,并利用它对小试CAST工艺进行了参数的辨识、估计和动态模拟,结果表明,对主反应区...  以ASM3模型为基础,分析和研究了CAST工艺中的各个动力学过程,建立了CAST工艺的动力学模型。采用VB6.0和数据库技术开发了以动力学模型为核心的模拟系统,并利用它对小试CAST工艺进行了参数的辨识、估计和动态模拟,结果表明,对主反应区在曝气阶段的DO、SCOD、氨氮和硝态氮等的模拟结果与实际运行数据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工艺 动力学模型 asm3模型 模拟系统
下载PDF
对ASME Ⅷ-3─—高压容器建造的另一规程的介绍
15
作者 丁伯民 《化工设备设计》 1999年第1期53-58,共6页
本文对初次公布的ASMEⅧ-3压力力容器建造规程——高压容器建造的另一规程进行介绍,并就其和ASMEⅧ-1、Ⅷ-2的主要区别和联系作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 高压容器 ASMEⅧ-3 压力容器 规程
下载PDF
考虑蠕变作用的2.25Cr-1Mo-V钢加氢反应器设计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万里平 李宇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2-69,共8页
以某台2.25Cr-1Mo-V钢加氢反应器为例,从工程角度介绍现行设计方法与ASME Code Case 2605-3在反应器设计中的应用,说明过去留有一定余量的设计是设备安全运行的原因之一。探讨了压力和温度载荷对蠕变参数的影响,其中压力对三轴度系数影... 以某台2.25Cr-1Mo-V钢加氢反应器为例,从工程角度介绍现行设计方法与ASME Code Case 2605-3在反应器设计中的应用,说明过去留有一定余量的设计是设备安全运行的原因之一。探讨了压力和温度载荷对蠕变参数的影响,其中压力对三轴度系数影响较大,而温度对蠕变松弛影响显著。最后提出在业主非强制要求进行完整分析的前提下,ASME Code Case 2605-3在工程上的简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反应器 2.25Cr-1Mo-V 蠕变疲劳 ASME Code Case 2605-3
下载PDF
ASME SA508 Gr.3 Cl.2管板锻件焊接裂纹分析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伟华 范春和 郭铁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1-53,共3页
材料为ASME SA508 Gr.3 Cl.2的锻件表面堆焊镍基合金后容易产生裂纹,基本原因是焊前预热规范、后热时机以及锻件本身有残余应力且氢含量偏高。为了使管板锻件焊后满足质量要求,应考虑锻件本身残余应力及氢含量偏高等因素的基础上。通过... 材料为ASME SA508 Gr.3 Cl.2的锻件表面堆焊镍基合金后容易产生裂纹,基本原因是焊前预热规范、后热时机以及锻件本身有残余应力且氢含量偏高。为了使管板锻件焊后满足质量要求,应考虑锻件本身残余应力及氢含量偏高等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改进工艺等方式制定并实施合理的焊接技术。分析了管板锻件堆焊后产生缺陷的情况,通过3个原因分析提出有效预防此类缺陷产生的工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ME SA508 Gr.3 Cl.2锻件 堆焊镍基合金 焊后裂纹原因分析
下载PDF
分段进水A/O工艺运行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庆彩 史江红 +2 位作者 李泽兵 吴唯 李军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3-76,共4页
基于Stella 9.0.1软件建立分段进水A/O工艺的ASM3水处理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简化,引入反映污泥中异养菌和自养菌活性的参数PXH和PXA。在HRT=10 h、VA/VO=2/6、R=75%及三级进水分配比N1∶N2∶N3=3∶4∶3的工艺状态下,由实测数据得出PXH和PX... 基于Stella 9.0.1软件建立分段进水A/O工艺的ASM3水处理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简化,引入反映污泥中异养菌和自养菌活性的参数PXH和PXA。在HRT=10 h、VA/VO=2/6、R=75%及三级进水分配比N1∶N2∶N3=3∶4∶3的工艺状态下,由实测数据得出PXH和PXA的校正值分别为0.8 gCOD/gMLSS和0.05 gCOD/gMLSS。通过校正后的模型讨论了各种操作条件对出水COD、NH4+-N及NO3--N的影响。结果表明:HRT是影响出水COD浓度的最主要因素;增大污泥回流比R及缺、好氧池的容积比VA/VO都会减小出水NO3--N浓度;为保证出水的NH4+-N浓度较低,除提供充足的溶解氧和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外,第三段的进水分配比也不宜过大。综合考虑,较优的工艺参数值为HRT=14 h、R=50%、VA/VO=2/6及N1∶N2∶N3=1∶2∶1。将该参数运用于实际操作中,最终使系统对COD的去除率从77.6%提高到了94.1%,对TP的去除率也从30.2%提高到81.2%,实现了同步脱氮除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进水A/O工艺 参数优化 asm3 同步脱氮除磷
原文传递
气升回流一体化中试反应器的污泥减量化
19
作者 徐军 潘杨 +1 位作者 黄勇 刘伟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15-720,共6页
为了减少分散型污水处理设施中剩余污泥的产量以及解决其维护频率高和运行设备复杂等问题,开发了一种集去除有机物、脱氮及污泥减量于一体的气升回流一体化反应器。该反应器由缺氧区、好氧区、沉淀区及气升区组成。中试反应器规模为10.3... 为了减少分散型污水处理设施中剩余污泥的产量以及解决其维护频率高和运行设备复杂等问题,开发了一种集去除有机物、脱氮及污泥减量于一体的气升回流一体化反应器。该反应器由缺氧区、好氧区、沉淀区及气升区组成。中试反应器规模为10.31 m^3,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研究其污泥减量机理。结果表明,当进水容积负荷在0.14~1.39 kg COD·(m^3·d)^(-1)之间时,系统对COD、NH_4^+-N、TN及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6%、93%、66.9%和93%,其污泥表观产率系数Yobs为0.139 g TSS·(g COD)^(-1),表明该工艺具有良好的污泥减量化效果。根据稳态—ASM3号模型及氨氮的物料衡算分析可得:通过细胞裂解—隐性生长作用去除的污泥量占反应器污泥减少总量的77.6%,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捕食的污泥量约占系统污泥减少总量的22.4%。该系统污泥自消解速率为0.44 kg TSS·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升回流一体化反应器 污泥减量化 污泥消解速率 污泥表观产率系数 稳态—asm3号模型
原文传递
表观气速对好氧污泥颗粒化过程中生化动力学模型参数变化的影响
20
作者 范文雯 袁林江 +1 位作者 马远征 黄浩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44-1956,共13页
在高径比120/6,结构相同的2个SBR反应器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并以修订ASM3模型为基础进行反应过程模拟,并分析表观气速(2.0 cm·s^(-1)和3.0 cm·s^(-1))对好氧污泥颗粒化过程中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器运行初期(t=4 ... 在高径比120/6,结构相同的2个SBR反应器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并以修订ASM3模型为基础进行反应过程模拟,并分析表观气速(2.0 cm·s^(-1)和3.0 cm·s^(-1))对好氧污泥颗粒化过程中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器运行初期(t=4 d),表观气速2.0 cm·s^(-1)时的半饱和系数K_(S)、基质降解动力学参数v_(max)、污泥衰减系数K_(d)、污泥比增殖速率μ_(H)和污泥的产率系数Y_(H)均大于表观气速3.0 cm·s^(-1)时的参数值,说明微生物在表观气速2.0 cm·s^(-1)时更易适应环境变化。然而,随着初始好氧颗粒的形成(t=10~28 d),各参数值在表观气速3.0 cm·s^(-1)时变得更高,尤其对K_(S)、μ_(H)及K_(d)的影响更明显。修订的ASM3可模拟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溶解氧DO、好氧速率OUR、COD、NH_(4)^(+)-N的变化,说明模型预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反应器内表观气速不同,影响了微生物生长的各动力学参数和反应器内的流态,从而导致污泥的特性和结构发生了变化,最终使得SV_(30)/SV_(5)、污泥粒径、污泥密实度D_(2)和规则程度D_(pf),COD和NH_(4)^(+)-N等参数出现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运用数学模型反映生物反应器中参数变化以优化反应过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SBR 动力学参数 asm3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