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1篇文章
< 1 2 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stragali Radix on diabetic foot:a clinical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1
作者 Zheng-Ju Du Hong-Gang Ni +1 位作者 Qian Guo Li-Dan Zhang 《TMR Modern Herbal Medicine》 2023年第3期25-30,共6页
Objective: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Astragalus on diabetic foot,as well as the effects on the levels of serum VEGF,bFGF,MMP-2,and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patients,an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Objective: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Astragalus on diabetic foot,as well as the effects on the levels of serum VEGF,bFGF,MMP-2,and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patients,an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wit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tragalus.Methods:By taking 100 cases of diabetic foot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metabolic internal medicine division of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et the criteria of natriuresis during April 2021-April 2023 as the study subjects,and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method,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In the control group,only basic treatment was carried out,whi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Astragalus injection was added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After 8 weeks of treatment,the clinical efficacy,serum VEGF,bFGF,MMP-2,and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pectively.Results:The total clinical efficiency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χ^(2)=5.01,P<0.05).The inflammatory factor indexes decreased substantially in both groups.However,the decrea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serum VEGF and bFGF were considerab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while MMP-2 was significantly lower(P<0.05).Conclusion:Astragali Radix is clinically effective in the diabetic foot,which can induce vascular endothelial repair and reduce the level of inflammatory factors,to improve the inflammatory state of patients and promote the restoration of ulcerated wound tissue,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ragali Radix diabetic foot VEGF BFGF inflammatory factor
下载PDF
Study on mechanism and molecular docking verification of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 and Astragali Radix in treating ischemic stroke
2
作者 Da-Yuan Zhong Hui Cheng +8 位作者 Hong-Sheng Luo Yi-Hui Deng Huan-Jie Li De-Liang Liu Xue-Ming Ou Ping-Wen Liu Jia-Rong Li Xiang-Bo Kong Jia-Qi Chen 《TMR Modern Herbal Medicine》 2023年第2期9-17,共9页
Background: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has been shown to be effective in treating ischemic stroke(IS),and the combination of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ASR)and Astragali Radix(AR)is a core TCM prescription that is ... Background: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has been shown to be effective in treating ischemic stroke(IS),and the combination of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ASR)and Astragali Radix(AR)is a core TCM prescription that is widely acknowledged for its efficacy in IS treatment.This study utilized network pharmacology methods to explor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 and Astragali Radix in IS treatment,with preliminary validation conducted through molecular docking.Methods:Information on the structure,targets,main biological functions,and pathways of the active components in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 and Astragali Radix was collected using databases such as PubChem,PharmMapper,UniProt,and GeneCards.The results were visualized using software such as Cytoscape 3.6.1,Ledock,and pymol.Results:We retrieved 20 active components and 149 targets associated with the compatibility of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 and Astragali Radix from various databases,and GeneCards database was used to search 3350 IS-related gene targets,including 78 key targets of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 and Astragali Radix for the treatment of IS.Enrichment analysis of these 78 targets using gene ontology(GO)and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revealed the involvement of 48 GO terms in the treatment of IS,mainly in bi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metabolism,biological regulation,and stress response.The composition of biological devices such as supercavitary membrane,cell fluid,and extracellular space was also involved.The biological functions mainly included protein binding,ion binding,hydrolytic enzyme activity,and others.The identified pathways were estrogen signaling pathway,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signaling pathway,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RAP1 signaling pathway,P53 signaling pathway,PPAR signaling pathway,FOXO signaling pathway,RAS signaling pathway,prolactin signaling pathway,HIF-1 signaling pathway,and TNF signaling pathway.Molecular docking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17 key active components of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 and Astragali Radix had strong binding activity with 13 IS key targets.Conclusion: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network pharmacology methods,it was found that the use of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 and Astragali Radix for treating ischemic stroke mainly targets the MAPK and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s,involving several crucial compounds and genes.Nevertheless,additional in vitro and in vivo studies are needed to verify these fin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 astragali Radix ischemic stroke network pharmacology molecular docking
下载PDF
黄芪对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李自云 庄新娟 +2 位作者 季业 田海荣 殷峻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5,共8页
目的·探讨黄芪对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12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接受治疗且资料完整的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黄芪对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12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接受治疗且资料完整的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为碘适宜状态饮食,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黄芪药液口服(150 mL/次,2次/d)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6、IL-10],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以及甲状腺功能及自身抗体、肝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观察黄芪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应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变化幅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最终纳入118例患者,每组各59例。治疗6个月后,干预组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IL-2、TNF-α、IL-6、IL-10、hs-CRP、ESR、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水平均较治疗前及其同期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应用黄芪、CD4^(+)T细胞、CD4^(+)/CD8^(+)比值升高幅度及hs-CRP下降幅度均是TPOAb下降幅度的独立影响因素(β=−0.393,P=0.029;β=−0.513,P=0.010;β=−0.351,P=0.035;β=0.434,P=0.023)。结论·黄芪可改善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CD4^(+)T细胞、IL-2、TNF-α、IL-6、IL-10水平及CD4^(+)/CD8^(+)比值,且安全性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黄芪 T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下载PDF
组学技术在黄芪质量评价及药理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4
作者 陆国弟 侯嘉 +1 位作者 强正泽 杨扶德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57-1265,共9页
黄芪为补气之要药,临床应用广泛。但因各种因素导致黄芪质量参差不齐现象突出,且现行评价方法难以从整体上把控黄芪药材的质量优劣,未能有效的与不同复方中黄芪功效定向关联,严重影响其临床疗效及安全用药。针对上述问题,探索具有整体... 黄芪为补气之要药,临床应用广泛。但因各种因素导致黄芪质量参差不齐现象突出,且现行评价方法难以从整体上把控黄芪药材的质量优劣,未能有效的与不同复方中黄芪功效定向关联,严重影响其临床疗效及安全用药。针对上述问题,探索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特点的组学技术在中药材黄芪质量优劣性评价中的应用迫在眉睫。鉴于此本文查阅近年文献,对组学(代谢组学、转录组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技术应用于中药材黄芪质量控制(品种、产地、种植方式、逆境、炮制加工)以及药理作用(抗疲劳、抗心衰、防治内分泌疾病、抗肿瘤)机制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与趋势,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建立其全面系统的质量评价体系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学技术 黄芪 质量评价 药理作用 机制
下载PDF
益生菌发酵黄芪对LPS诱导的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5
作者 王萍 王长福 +2 位作者 韩士林 匡海学 王秋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64-1471,共8页
探究益生菌发酵黄芪(fermented Astragali Radix,F-As)与黄芪(Astragali Radix,As)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肠道细胞NCM-460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利用MTT法确定了LPS、As和F-As的工作浓度;分别检测并比较了... 探究益生菌发酵黄芪(fermented Astragali Radix,F-As)与黄芪(Astragali Radix,As)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肠道细胞NCM-460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利用MTT法确定了LPS、As和F-As的工作浓度;分别检测并比较了LPS组、As+LPS组和F-As+LPS组,细胞中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抗氧化相关基因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与Con组相比,LPS组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增加(P<0.01),而细胞的存活率、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以及细胞中的抗氧化基因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而As+LPS组和F-As+LPS组,细胞中的ROS和MDA水平降低(P<0.01),细胞的存活率GSH、SOD、T-AOC以及抗氧化基因在转录和蛋白水平得到恢复(P<0.01),且与As+LPS组相比,F-As+LPS组恢复得更显著(P<0.05)。研究结果提示,As和F-As均可以通过激活抗氧化基因的表达,清除细胞内过多的ROS和MDA,从而对LPS诱导的细胞氧化损伤起到保护作用,且F-As优于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益生菌发酵 脂多糖 NCM-460细胞 氧化损伤
下载PDF
黄芪莪术不同比例配伍后莪术4种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变化研究
6
作者 谭喜莹 刘顺 +2 位作者 陆媛 孙程 张忠华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究黄芪莪术不同配伍比例中,莪术挥发油中抗肿瘤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方法:水蒸气蒸馏法对挥发油进行提取,运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单味莪术及黄芪莪术配伍比例为1∶1、2∶1、3∶1、5∶1、1∶2中β-榄香烯、莪术醇、吉马酮、新莪术二... 目的:探究黄芪莪术不同配伍比例中,莪术挥发油中抗肿瘤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方法:水蒸气蒸馏法对挥发油进行提取,运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单味莪术及黄芪莪术配伍比例为1∶1、2∶1、3∶1、5∶1、1∶2中β-榄香烯、莪术醇、吉马酮、新莪术二酮的含量。采用HP-5气相色谱柱,程序升温法,进样口温度为250℃,FID检测器温度为280℃;内标物质是水杨酸甲酯。结果:β-榄香烯、莪术醇、吉马酮、新莪术二酮4种挥发油分别在0.0030~0.1920 mg·mL^(-1)(r=0.9969)、0.0233~2.9790 mg·mL^(-1)(r=0.9993)、0.0059~0.3760 mg·mL^(-1)(r=0.9994)、0.0175~1.1180 mg·mL^(-1)(r=0.9943)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黄芪、莪术以2∶1的比例配伍时,各成分溶出量最高。结论:随着黄芪莪术配伍比例的不同,挥发油中抗肿瘤成分含量有所变化,以2∶1、3∶1的配伍比例为佳,为临床应用和药效学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莪术 气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谢德聪教授活用黄芪药对治疗子宫腺肌病经验撷英
7
作者 刘倩 陈琴 +1 位作者 翁佳慧 吴冬梅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38-41,共4页
本文对谢德聪教授运用黄芪药对治疗子宫腺肌病(AM)的经验进行总结。谢教授认为AM属本虚标实,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治宜气血并重,通补同用,分期论治,灵活选用黄芪药对。经前期及经期益气化瘀为主,攻补兼施,因势利导,以黄芪-红藤药对最为... 本文对谢德聪教授运用黄芪药对治疗子宫腺肌病(AM)的经验进行总结。谢教授认为AM属本虚标实,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治宜气血并重,通补同用,分期论治,灵活选用黄芪药对。经前期及经期益气化瘀为主,攻补兼施,因势利导,以黄芪-红藤药对最为常用,湿热瘀阻证使用黄芪-败酱草药对,合并盆腔炎、宫颈炎时则使用黄芪-肿节风药对,气滞证常用黄芪-枳壳药对,气血两虚兼血瘀证予黄芪-当归药对。经后期血海空虚,扶正祛瘀之外还需补肾养血,因症状表现各异,故治法又有不同,围绝经期AM患者兼有阴虚内热者选用黄芪-鳖甲药对,AM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运用黄芪-皂角刺药对,痛经症状较剧或经后小腹疼痛不解者予黄芪-莪术药对,血瘀有寒者予黄芪-桂枝药对,湿热瘀阻者予黄芪-浙贝母药对。临证加减,取效迅捷,并附验案一则,以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德聪 子宫腺肌病 黄芪药对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基于FTIR的黄芪药材质量评价研究
8
作者 郝彩琴 周莹 +1 位作者 刘明嘉 孙国祥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5期1329-1333,共5页
目的 建立黄芪药材的红外原始指纹图谱与量子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集35批黄芪药材的红外指纹图谱,经数据处理建立黄芪的红外量子指纹图谱,采用系统指纹定量法以及t检验比较两种指纹图谱是否... 目的 建立黄芪药材的红外原始指纹图谱与量子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集35批黄芪药材的红外指纹图谱,经数据处理建立黄芪的红外量子指纹图谱,采用系统指纹定量法以及t检验比较两种指纹图谱是否存在差异,并对量子指纹图谱的共有量子峰面积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黄芪药材的红外指纹图谱与量子指纹图谱间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系统指纹定量法将35批黄芪分为8个质量等级,系统聚类分析表明35批黄芪的质量可聚为两类。结论 红外量子指纹图谱能够提供大量特征信息,系统指纹定量法能够全面、准确、直观地将黄芪药材分为8个质量等级,两者结合可以实现对黄芪等中药材质量的全面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量子指纹图谱 系统指纹定量法
下载PDF
黄芪、木香微型饮片切制工艺优选
9
作者 林桂梅 来有雪 +1 位作者 鞠成国 侯斌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的:优选黄芪、木香微型饮片切制的工艺条件。方法:以饮片的粒径、片厚、润制时间和干燥方式为考察因素,以休止角、醇溶性浸出物及黄芪中指标成分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木香中指标成分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含量为指标,采... 目的:优选黄芪、木香微型饮片切制的工艺条件。方法:以饮片的粒径、片厚、润制时间和干燥方式为考察因素,以休止角、醇溶性浸出物及黄芪中指标成分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木香中指标成分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选黄芪、木香微型饮片切制条件。结果:黄芪、木香微型饮片切制的最佳工艺均为润制4 h,切制粒径为7~8 mm,厚度为4 mm,采用阴干方法干燥。结论:黄芪、木香微型饮片切制工艺合理可行,为微型饮片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木香 微型饮片 正交设计
下载PDF
超声波法提取恒山黄芪叶茶黄酮最佳工艺研究
10
作者 张永芳 杨文华 +3 位作者 张东旭 李侠 郭浩然 王碧玉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85-90,共6页
目的探索超声波法提取黄芪叶茶中黄酮的最优方法。方法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提取恒山黄芪叶茶中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因素影响力排序: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得... 目的探索超声波法提取黄芪叶茶中黄酮的最优方法。方法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提取恒山黄芪叶茶中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因素影响力排序: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35 g/mL,乙醇浓度为60%,超声波功率为280 W,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45 min。结论在此最佳条件下,恒山黄芪叶茶中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4.3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辅助提取 恒山黄芪 叶茶 黄酮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黄芪苦参配伍治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
11
作者 董晓茜 郑迪 +2 位作者 邱兆丹 马进 陈贺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7期16-18,I0001-I0003,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苦参药对配伍治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中药系统药理学据库分析平台(TCMSP)筛选黄芪、苦参的所有活性成分;通过TCGA、GeneCards、OMIM得到结肠癌靶点基因;然后利用Cytoscape3.8.2等软件...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苦参药对配伍治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中药系统药理学据库分析平台(TCMSP)筛选黄芪、苦参的所有活性成分;通过TCGA、GeneCards、OMIM得到结肠癌靶点基因;然后利用Cytoscape3.8.2等软件,建立“药-效物质-靶标”模型。利用PPI进行蛋白质交互作用的网络图谱;使用ClusterProfiler对靶点基因进行进一步GO、KEGG分析。对筛选出的黄芪和苦参的关键活性成分和主要靶点利用AutoDock Vina(1.1.2)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生信分析,共筛选获得37个活性成分,167个药物治疗结肠癌的交互靶点基因,2616条GO条目;将涉及的排位前20的主要信号通路作图。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IL6、TNF、TP53、AKT1、IL1B靶点之间有较好的结合力。结论初步揭示了黄芪、苦参药对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为其治疗结肠癌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苦参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结肠癌
下载PDF
黄芪黄酮类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何嘉郡 秦晨 +5 位作者 贺廉清 王盼盼 曹惠妍 刘维丽 刘秀波 马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12-119,共8页
黄芪是豆科黄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中药黄芪历史悠久,作为中国传统中药之一,具有应用范围广、药用价值高等特点。黄芪的化学成分主要包含黄芪甲苷、黄芪多糖、黄芪黄酮、氨基酸等。近年来药理研究表明黄芪中黄酮类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 黄芪是豆科黄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中药黄芪历史悠久,作为中国传统中药之一,具有应用范围广、药用价值高等特点。黄芪的化学成分主要包含黄芪甲苷、黄芪多糖、黄芪黄酮、氨基酸等。近年来药理研究表明黄芪中黄酮类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抗病毒、免疫调节、降血糖等多种药理作用,其抗肿瘤作用效果显著,成为近年来学者们广泛研究的热点。文章对黄芪黄酮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相关文献进行搜集、检索、查阅、归纳与整理,并进行系统概括与总结,以期为黄芪黄酮类成分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黄酮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黄芪治疗高血压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世杰 张诗雨 +5 位作者 李雪 崔琳 高原 谢世阳 邢作英 王幼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112,共5页
高血压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医学认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交感神经兴奋性的升高、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是导致高血压肾病的主要病理学机制,而肾脏纤维化是其最常见的病理学特征。目前... 高血压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医学认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交感神经兴奋性的升高、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是导致高血压肾病的主要病理学机制,而肾脏纤维化是其最常见的病理学特征。目前认为,控制血压是治疗高血压肾病的关键,在临床治疗中通常通过应用降压药控制高血压肾病的发生和发展。但是,有研究报道指出,强化降压对改善高血压所导致的肾功能损害和肾脏纤维化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探明高血压肾病的发病机制并寻求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中医学认为,高血压肾病以气虚血瘀为基本病机,益气活血为其主要治法。黄芪具有补气及“逐恶血”的作用,常用于益气活血方中。诸多研究表明,黄芪及其制剂具有多种药理学作用,其中包括调节血压、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调节血管活性物质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及抑制纤维化。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联合中药在治疗慢性肾脏病方面更具优势。然而,针对黄芪治疗高血压肾病,尚缺乏系统的阐述。因此,从传统医学及现代医学方面系统地论述黄芪治疗高血压肾病的药理学机制,从而为更好地促进黄芪及其制剂在高血压肾病的临床应用提供坚实的药理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高血压肾病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氧化应激 炎症
下载PDF
药食同源中药治疗胃癌癌因性疲乏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红瑶 杨仁义 +1 位作者 郜文辉 曾普华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0-855,共6页
目的:通过对文献的数据挖掘,初步探讨干预胃癌癌因性疲乏(CRF)的药食同源中药用药规律,并结合CRF中医病机及现代药理学研究进行分析。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筛选自建立数据库开始至2022年4... 目的:通过对文献的数据挖掘,初步探讨干预胃癌癌因性疲乏(CRF)的药食同源中药用药规律,并结合CRF中医病机及现代药理学研究进行分析。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筛选自建立数据库开始至2022年4月10日期间治疗胃癌CRF的临床文献,借助Microsoft Excel 2021及SPSS Modeler 26.0统计软件,以2018年卫健委公布的110种药食同源中药为参考,对收集文献所涉及的药食同源中药进行频数频率、性味归经、药效分类、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根据统计结果探讨药食同源中药干预胃癌CRF的用药规律。结果:收集文献中共有药食同源中药43味(占2018年卫健委所公布110种药食同源中药的39.09%),出现频数376次(占文献全部165味中药出现频数的49.41%);频数≥10次的药食同源中药共14味,按频数降序排列依次为黄芪、茯苓、当归、甘草、党参等;干预胃癌CRF的药食同源中药四气以平、温为主,五味以甘味药为主,归经以归脾经最多;发掘出21组治疗胃癌CRF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支持度最高的组合是黄芪-当归;聚类分析提取获得3个核心聚类群。结论:药食同源中药干预胃癌CRF以健脾和胃为基本治则,辅以补肺滋肾,养血生津,理气燥湿为法,常用药食同源中药为黄芪、茯苓、当归等,可将这些药食同源中药用于胃癌CRF的治疗及保健食品的开发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因性疲乏 虚劳 胃癌 药食同源中药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黄芪
下载PDF
黄芪在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中的应用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古豫蕾 刘文礼 徐江雁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519-521,共3页
黄芪作为补气诸药之最,在消渴中运用广泛,尤其是中、下消之证,而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可归属于消渴中的下消范畴。本文通过气阴关系,探讨黄芪在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中的应用,认为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以益气之力填补五脏之虚,推动调节脏腑... 黄芪作为补气诸药之最,在消渴中运用广泛,尤其是中、下消之证,而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可归属于消渴中的下消范畴。本文通过气阴关系,探讨黄芪在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中的应用,认为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以益气之力填补五脏之虚,推动调节脏腑的功能活动;二是通过补脾气以生后天肾精、益肾气以固肾中精微,使肾精充而有源、固而不泄;三则秉执阳中求阴,以补肺、脾、肾之气,促动机体阴复津生。总以颐养肾元、兼顾五脏,可谓治疗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特色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糖尿病肾脏疾病 消渴 功效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及实验验证研究黄芪提取物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丽娅 李丽华 毕思童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0-527,共8页
运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黄芪提取物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平台(TCMSP)、UniProt、GeneCards和OMIN数据库获得黄芪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 运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黄芪提取物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平台(TCMSP)、UniProt、GeneCards和OMIN数据库获得黄芪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和基因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得HIE的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黄芪提取物“活性成分-药物靶点”网络。应用PDB和TCMSP数据库获取分子结构,使用SYBYL-X2.1软件进行模拟分子对接。建立大鼠动物试验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关键蛋白的表达情况。根据TCMSP数据库,共得到黄芪提取物的70个活性成分及其350个相关靶点,去除重复靶点和基因注释后,最终获得“黄芪提取物”有效成分的120个靶点。通过将黄芪提取物的120个靶点与HIE的前242个靶点(相关性分数>5)相映射,筛选出黄芪提取物治疗HIE的18个潜在靶点,发现4-羟基肉桂酸、顺式阿维酸、黄芪紫檀烷苷、常春藤皂苷元、华良姜素为关键活性成分。将18个潜在靶点输入STRING中进行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共发现3个核心靶点(degree值>30),分别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2(nitric oxide synthase 2,NOS2)、前列腺素氧化环化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超氧化物歧化酶1(superoxide dismutase 1,SOD1)。动物实验显示,黄芪提取物能够降低大鼠模型海马组织内的NOS2、PTGS2、MAPK4、CASP8蛋白表达。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和实验验证得出黄芪提取物能够通过多靶点、多通路起到抑制神经元凋亡、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提取物 缺血缺氧性脑病 分子对接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慢性肾脏病的关系及中医药干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琪 刘童童 占永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75,共5页
慢性肾脏病作为一种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进行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疾病缠绵难愈,病情预后不佳。近年来,随着对肠道菌群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胃肠道微生物群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及身心健康上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肠道、肾脏可通过... 慢性肾脏病作为一种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进行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疾病缠绵难愈,病情预后不佳。近年来,随着对肠道菌群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胃肠道微生物群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及身心健康上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肠道、肾脏可通过肠道菌群相互影响,双向调控,形成肠-肾轴平衡,维持机体健康,肠-肾轴失衡与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关联。中医药具有多靶点、多通路、多途径的特点,临床补虚泻实、扶正祛邪,对慢性肾脏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效果,其中以大黄、黄芪颇为显著。故该文基于肠-肾轴探讨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病的可能作用机制,发现大黄、黄芪可调节肠道菌群结构,降低致病菌的表达,促进益生菌的生成,维持菌群平衡,延缓肠源性内毒素的移位,修复肠道黏膜的损伤,维持肠道屏障的完整。此外还能减轻局部及周身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减轻肾脏损伤,恢复肾功能。但临证之时还需谨守病机,三因制宜,辨证论治,灵活配伍,斟酌剂量。肠道菌群可能是防治慢性肾脏病的关键靶点,但慢性肾脏病病机复杂,与多个系统相关联,所以基于肠道菌群加强慢性肾脏病与多学科中医药研究将是未来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大黄 黄芪 慢性肾脏病
下载PDF
黄芪对脊髓损伤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迪 钟绵森 +3 位作者 李日波 刘顺康 陆楷成 钟远鸣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14-118,共5页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指由于多因素导致的脊髓与神经根的损伤,并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功能障碍,肌张力及病理反射等异常改变,如治疗不当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并遗留神经症状。目前治疗脊髓损伤尚缺乏统一...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指由于多因素导致的脊髓与神经根的损伤,并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功能障碍,肌张力及病理反射等异常改变,如治疗不当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并遗留神经症状。目前治疗脊髓损伤尚缺乏统一有效的方法,手术减压和药物等治疗目前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中药黄芪作为补益类药,具有补气生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等功效,其中的多糖类、黄酮类以及皂苷类等主要化学成分可通过发挥抑制神经炎症、抗神经元凋亡、抑制脂质过氧化、调节自噬、促进神经细胞再生、保护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强机体免疫、抑制胶质瘢痕形成等作用而达到保护脊髓损伤的作用,且广泛应用于心、肺、脑等疾病中,近年来黄芪应用于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面越来越引起众多学者的重视。该文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成果,为临床运用黄芪治疗脊髓损伤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脊髓损伤 药理作用 综述
下载PDF
超滤膜技术对黄芪水提物理化性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19
作者 王悦彤 刘红波 +5 位作者 徐思宁 唐志书 宋忠兴 刘欢 史鑫波 李国龙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4期695-701,共7页
目的:考察超滤膜技术对黄芪水提物理化性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0、30、50kDa的超滤膜对黄芪水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处理,考察超滤膜技术对黄芪水提物的溶液理化性质、皂苷类成分保留性及其吸湿性、油水... 目的:考察超滤膜技术对黄芪水提物理化性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0、30、50kDa的超滤膜对黄芪水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处理,考察超滤膜技术对黄芪水提物的溶液理化性质、皂苷类成分保留性及其吸湿性、油水分配系数等的影响。同时,采用体外抗氧化实验考察超滤膜技术对黄芪水提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超滤膜技术可降低黄芪水提物溶液的浊度,显著改善溶液的澄明度。经不同超滤膜分离纯化处理后,黄芪水提物中黄芪甲苷保留率>90%,总皂苷类成分保留率>85%,其总皂苷纯度提高了14%~19%。超滤膜技术可降低黄芪水提物的吸湿性,提高其抗氧化活性,并影响其皂苷类成分的油水分配系数。综合考虑杂质去除、有效成分保留及抗氧化活性,30kDa超滤膜对黄芪水提物的分离纯化效果较好。结论:超滤膜技术提高了黄芪水提物中皂苷类成分含量,增强了其生物活性,为中药的分离纯化提供了一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超滤 膜技术 分离纯化 理化性质 抗氧化
下载PDF
三补方对自然衰老小鼠认知功能及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
20
作者 王小菊 王智贤 +6 位作者 张文将 易健 陈博威 盛望 李宇翔 刘柏炎 王行宽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57-364,共8页
目的观察三补方对自然衰老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潜在病理因素和三补方(Sanbu Decoction,SBD)的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18只18月龄自然衰老健康SPF级野生型C57BL/6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衰老组(WT-Aged)、多奈哌齐组(WT-Donepez... 目的观察三补方对自然衰老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潜在病理因素和三补方(Sanbu Decoction,SBD)的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18只18月龄自然衰老健康SPF级野生型C57BL/6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衰老组(WT-Aged)、多奈哌齐组(WT-Donepezil)、三补方组(WT-SBD),另选6只3月龄小鼠为青年对照组(WT-Young)。WT-Young小鼠不灌胃,WT-Aged小鼠用蒸馏水灌胃,其余用相应药物处理,灌胃45 d。灌胃结束前6日采用水迷宫实验,记录潜伏期时间、穿越平台次数和平台所在象限游泳路程。用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小鼠脑海马组织Tau、p-Tau、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uroepithelial stem cell protein,Nestin)表达水平,检测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与WT-Young相比,第2日起WT-Aged逃逸潜伏期延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和平台所在象限经过的路程减少(P<0.05);与WT-Aged相比,WT-Donepezil第3~5日和WT-SDB第4~5日逃逸潜伏期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和在平台所在象限经过的路程增多(P<0.05)。WT-Aged小鼠出现海马神经元排列紊乱和大面积的神经元坏死,细胞质嗜酸性增强,细胞核固缩、溶解、消失。与WT-Aged小鼠相比,WT-Donepezil和WT-SDB小鼠神经元损伤减少,排列较为紧密,退化固缩的细胞数量则明显减少,少部分细胞可见核固缩及细胞浆嗜酸性变。与WT-Young相比,WT-Aged Tau、p-Tau和GFAP表达增多(P<0.05),Nestin表达减少(P<0.05),SOD、GSH-Px活性降低(P<0.05),MDA含量升高(P<0.05)。与WT-Aged相比,WT-Donepezil和WT-SDB p-Tau、GFAP表达减少(P<0.05),WT-SBD SOD、GSH-Px活性升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三补方可以降低自然衰老小鼠脑海马组织p-Tau表达,减弱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水平,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发挥脑保护抗衰老作用,提高老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改善衰老小鼠的衰老状态,延缓衰老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衰老 认知功能 脂质过氧化损伤 三补方 枸杞子 黄芪 茯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