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SXL2和ZBTB7A基因突变及其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冰 梁立新 +4 位作者 辛小海 令狐锐 李青青 齐云晓 顾孟孟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第7期1185-1188,共4页
目的探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ASXL2和ZBTB7A基因突变及其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84例,测序分析ASXL2和ZBTB7A基因突变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84例AML患者中27例(32.14%)发生AS... 目的探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ASXL2和ZBTB7A基因突变及其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84例,测序分析ASXL2和ZBTB7A基因突变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84例AML患者中27例(32.14%)发生ASXL2突变,8例(9.52%)发生ZBTB7A突变。ASXL2和ZBTB7A突变和野生型患者在年龄、性别或其他并发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SXL2突变患者的白细胞数量显著高于野生型患者(P<0.05),其他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ML患者ASXL2和ZBTB7A突变的C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XL2野生型患者的OS率、EFS率均显著高于突变型(P<0.05);ZBTB7A突变与OS率无相关性(P>0.05);ZBTB7A野生型患者的EFS率显著高于突变型(P<0.05)。结论急性髓系白血病ASXL2和ZBTB7A突变型患者的预后较差,ASXL2和ZBTB7A突变有可能成为预后不良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asxl2 ZBTB7A 基因突变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ASXL2和ZBTB7A基因突变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曹慧琴 拓进宝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50-455,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ASXL2和ZBTB7A基因突变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2例t(8;21)AML患者,对其骨髓样本进行ASXL2和ZBTB7A基因测序,并分析携带ASXL...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ASXL2和ZBTB7A基因突变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2例t(8;21)AML患者,对其骨髓样本进行ASXL2和ZBTB7A基因测序,并分析携带ASXL2和ZBTB7A突变的AML患者的遗传特征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在t(8;21)AML患者中发现了ASXL2(33.3%)和ZBTB7A(9.5%)突变。ASXL2突变与野生型患者相比,突变型患者诊断时的白细胞数量显著较高[(9.49±1.85)×10^(9)/L vs(8.3±1.14)×10^(9)/L,P=0.042],性染色体缺失的频率更低(分别为21.43%vs 71.43%,P=0.002),ASXL2突变与ASXL1突变互斥(P=0.035),ASXL2突变患者中染色质修饰基因ATRX和BCOR突变比例较高(P=0.032,P=0.005)。此外,ASXL2和ZBTB7A突变对总体或无事件生存率无明显影响。结论:在t(8;21)AML患者中检测到ASXL2和ZBTB7A突变。ASXL2和ZBTB7A基因突变对AML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xl2 ZBTB7A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预后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n系统构建Asxl2基因敲除的NIH3T3稳定细胞系 被引量:3
3
作者 方佳萍 赵秀娟 +3 位作者 齐艳 王玺 吴旭东 娄建石 《天津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1104-1107,1219,共4页
目的利用CRISPR/Cas9n系统在NIH3T3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系中敲除Asxl2基因。方法设计一对靶向小鼠Asxl2基因第5个外显子的小向导RNA(sg RNA),分别克隆进p X462载体。将测序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染至NIH3T3细胞中,利用有限稀释法得到单细... 目的利用CRISPR/Cas9n系统在NIH3T3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系中敲除Asxl2基因。方法设计一对靶向小鼠Asxl2基因第5个外显子的小向导RNA(sg RNA),分别克隆进p X462载体。将测序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染至NIH3T3细胞中,利用有限稀释法得到单细胞,通过培养获得单克隆细胞系。提取单克隆细胞系基因组DNA,ge-notyping PCR扩增出靶位点附近的DNA片段并测序。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株中Asxl2的敲除效果。结果成功构建靶向Asxl2的CRISPR/Cas9n重组质粒。将2个重组质粒共转染NIH3T3细胞,嘌呤霉素筛选后得到亚克隆细胞系,并且经genotyping PCR测序验证得到一株正确的单克隆细胞系。Western blot证实敲除Asxl2后,该NIH3T3细胞系中Asxl2蛋白表达缺失。结论通过这个系统得到了靶向Asxl2的CRISPR/Cas9n重组质粒及稳定敲除Asxl2的NIH3T3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xl2 CRISPR/Cas9n CRISPR系统 表观遗传
下载PDF
ASXL2基因突变与伴AML1-ETO融合基因的AML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及C-KIT基因突变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崔鹏 徐冬 +2 位作者 邢恬 任国华 马尚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5-129,共5页
目的:分析ASXL2基因突变与伴AML1-ETO融合基因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及C-KIT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本院63例伴有AML1-ETO融合基因的初发AM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CR直接测序技术对患者ASXL2基因突... 目的:分析ASXL2基因突变与伴AML1-ETO融合基因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及C-KIT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本院63例伴有AML1-ETO融合基因的初发AM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CR直接测序技术对患者ASXL2基因突变情况进行检测。比较ASXL2基因突变(A组)患者与无突变患者(B组)的临床特征、c-kit基因突变率及预后状况。结果:63例患者中,发生ASXL2基因突变8例(12.70%)。A组患者初诊时外周血血红蛋白水平较B组患者明显下降(P<0.01),2组性别、年龄、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淋巴结肿大、外周血白细胞数和血小板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且2组患者均无中枢神经系统、肝、脾浸润病例的出现。A组CD33表达较B组明显降低(P<0.05),而2组其它免疫表型分析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缓解率和中位生存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c-kit基因突变检出率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伴AML1-ETO融合基因的AML患者中,ASXL2基因突变占有一定比例,且该病患者外周血血红蛋白浓度和CD33表达往往较低,同时ASXL2基因突变与c-kit基因突变可能并无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asxl2 AML1-ETO C-KIT 基因突变
下载PDF
伴AML1-ETO融合基因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SXL2基因突变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赵俊霞 陈秀花 +12 位作者 李建兰 潘杰 覃艳红 徐智芳 任方刚 张耀方 许晶 李木青 李娟 张娜 常建梅 王晓娟 王宏伟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76-681,共6页
目的探讨伴AML1-ETO融合基因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ASXL2基因突变情况、突变阳性患者临床特征及ASXL2基因突变与c-kit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扩增产物片段直接测序分析法,检测59例伴AML1-ETO融合基因初发AML患者ASXL2基因... 目的探讨伴AML1-ETO融合基因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ASXL2基因突变情况、突变阳性患者临床特征及ASXL2基因突变与c-kit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扩增产物片段直接测序分析法,检测59例伴AML1-ETO融合基因初发AML患者ASXL2基因第11、12外显子编码区突变情况,比较ASXL2基因突变阳性和阴性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存及c-kit基因突变情况。结果59例患者中7例存在ASXL2突变,突变率为11.9%。ASXL2基因突变阳性组患者初诊时外周血红蛋白浓度中位数为56.2(38.0-72.0)g/L,显著低于ASXL2突变阴性组患者的69.0(37.2-154.0)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外周血WBC、PLT、嗜酸粒细胞比例、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与ASXL2突变阴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均未见肝、脾、中枢神经系统浸润;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但ASXL2基因突变阳性、阴性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9)。免疫表型分析显示:ASXL2基因突变阳性组CD33表达显著低于阴性组(P=-0.033);两组患者均未表达cCD3,CD117、cMPO、HLA—DR、CD34、CD38、CD13、CD44、CD15、CD64、CD11b、CD56、CD19、cCD79a、CD7两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SXL2基因突变阳性与阴性组患者总缓解率、总生存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O.577、0.631)。两组c-kit基因突变检出率分别为14.3%和2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7)。结论该组伴AML1--ETO融合基因AML患者ASXL2基因突变率为11.9%。ASXL2突变阳性患者外周血红蛋白浓度、CD33表达方面呈现一定的临床特征。ASXL2基因突变与c-kit基因变突可能没有特定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基因 asxl2 DNA突变分析
原文传递
伴ASXL2基因突变的RUNX1-RUNX1T1融合基因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6
作者 高媛 王宏炜 +5 位作者 郝壮辉 朱静 任桓莹 冯劲宜 陈秀花 王宏伟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2年第11期644-649,共6页
目的:探讨RUNX1-RUNX1T1融合基因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ASXL2基因的突变情况,以及伴ASXL2突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21年3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145例初发RUNX1-RUNX1T1阳性AML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RUNX1-RUNX1T1融合基因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ASXL2基因的突变情况,以及伴ASXL2突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21年3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145例初发RUNX1-RUNX1T1阳性AM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anger测序检测其基因突变情况。根据有无ASXL2基因突变将患者分为突变组及未突变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基因突变及预后情况。结果:145例RUNX1-RUNX1T1阳性的初发AML患者,检出c-kit突变59例(40.7%)、ASXL2突变30例(20.7%)、N/KRAS突变23例(15.9%)、FLT3突变18例(12.4%)、ASXL1突变17例(11.7%)、TET2突变16例(11.0%)、NPM1突变8例(5.5%)、DNMT3A突变3例(2.1%)。30例ASXL2基因突变患者中共检出18个突变位点,包括5个点突变和13个移码突变,分别分布在第12、13号外显子。30例伴ASXL2突变患者初诊时乳酸脱氢酶(LDH)低于ASXL2未突变患者(Z=2.34,P=0.020),凝血酶原时间(PT)高于未突变患者(Z=1.99,P=0.047)。30例ASXL2突变患者中,21例(70%)患者同时伴有其他基因突变;ASXL2突变型患者RAS突变的发生率高于未突变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0.0%(9/30)比12.1%(14/115),χ^(2)=4.41,P=0.036]。ASXL2突变和未突变患者完全缓解率[86.7%(26/30)比74.8%(86/115)]、复发率[43.3%(13/30)比31.3%(36/11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9,P=0.534;χ^(2)=0.54,P=0.432)。ASXL2突变与未突变患者中位总生存(OS)时间分别为26个月(1~135个月)、30个月(1~120个月),中位无病生存(DFS)时间分别为14个月(0~60个月)、13个月(0~94个月),两组OS、D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0.822;χ^(2)=0.34,P=0.562)。ASXL2基因突变阳性患者的OS、DFS均高于ASXL1基因突变阳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07);与c-kit、RAS、FLT3、TET2、NPM1、DNMT3A基因突变阳性患者的OS、D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伴ASXL2突变的RUNX1-RUNX1T1阳性患者具有低LDH和高PT的临床特点,且常与RAS突变共存,其预后好于ASXL1基因突变阳性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突变预后asxl2基因
原文传递
Shashi-Pena综合征1家系遗传学分析
7
作者 史停停 任增果 +6 位作者 杨科 秦利涛 雷星星 霍晓东 张冰 廖世秀 王莉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6期618-622,共5页
目的 分析1家系Shashi-Pena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其遗传学病因,对该家系进行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方法 2022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治1家系Shashi-Pena综合征患儿,收集临床资料,采集先证者及其父母外周血,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及... 目的 分析1家系Shashi-Pena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其遗传学病因,对该家系进行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方法 2022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治1家系Shashi-Pena综合征患儿,收集临床资料,采集先证者及其父母外周血,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及全外显子组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可疑致病性突变位点,检索ExAC、1000Genomes、gnomeAD数据库对基因突变位点进行比对,采用Sanger测序法验证致病基因突变情况。应用UCSC软件分析人、黑猩猩、恒河猴、狼、牛、小鼠、大鼠7个物种基因突变位点的保守性,应用Swiss-Model软件分析基因突变位点的蛋白结构,依据ACMG指南对突变进行致病性评级。采集先证者母亲羊水,行基因检测并培养羊水细胞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胎儿出生后随访至6个月龄。结果 先证者存在智力障碍、语言运动发育迟缓、大头畸形及特殊面容等表现。先证者存在ASXL2基因c.1230delA(p.Lys410Asnfs*13)杂合突变;先证者父母该位点均为野生型,该突变为首次报道的新发突变。人、黑猩猩、恒河猴、狼、牛、小鼠、大鼠7个物种ASXL2基因编码的第410位氨基酸均呈高度保守;ASXL2基因c.1230delA位点突变为移码突变,导致ASXL2蛋白结构改变;该突变在ExAC、1000Genomes、gnomeAD数据库均未见收录;ACMG指南评级为致病性突变。结合该家系患儿临床表现、遗传特征、基因测序及致病性分析结果,诊断为ASXL2基因突变引起的Shashi-Pena综合征。胎儿未携带ASXL2基因c.1230delA突变,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见明显异常;出生后随访至6个月龄,未出现特殊面容,发育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ASXL2基因c.1230delA(p.Lys410Asnfs*13)杂合突变是该家系Shashi-Pena综合征患儿的遗传学病因,可为该家系夫妇遗传咨询及胎儿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shi-Pena综合征 asxl2基因 全外显子组测序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