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杆菌细胞毒导致胃癌发生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6
1
作者 胡洁 孙哲 梅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6-159,共4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导致胃癌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它的细胞毒作用。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致病岛(cytotoxin-associated gene pathogenicity island,cagPAI)和空泡毒素A(vacuolatingcytotoxin A,vacA)是Hp最典型的细胞毒代表...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导致胃癌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它的细胞毒作用。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致病岛(cytotoxin-associated gene pathogenicity island,cagPAI)和空泡毒素A(vacuolatingcytotoxin A,vacA)是Hp最典型的细胞毒代表。cagPAI可诱发促炎因子的释放及增强促上皮细胞增殖信号的兴奋程度;vacA则导致上皮空泡化和病原体黏附。明确cagPAI和vacA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将有利于全面理解Hp感染对机体造成的危害以及根治Hp感染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癌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致病岛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 空泡毒素A IV型分泌系统 EPYIA基序
下载PDF
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2
作者 马娟 刘宁 +3 位作者 陈军 鲁雅琴 杨奎 陈江君 《西部医学》 2013年第2期259-262,共4页
目的观察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头痛宁胶囊、氟桂利嗪胶囊和头痛宁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28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头痛程度及血清中电解质、血浆中5-羟色胺(5-HT... 目的观察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头痛宁胶囊、氟桂利嗪胶囊和头痛宁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28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头痛程度及血清中电解质、血浆中5-羟色胺(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浓度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3组头痛程度均有缓解,且血钾、CGRP浓度降低及血镁离子、5-HT浓度升高,联合组优于头痛宁组与氟桂利嗪组(P<0.05),头痛宁组与氟桂利嗪组相比较症状体征及上述生化指标浓度差异相当(P>0.05)。3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头痛宁组与联合组差异相当(P>0.05)。结论头痛宁胶囊可以改善偏头痛患者的头痛程度,且不良反应少,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钾离子浓度、升高镁离子浓度及降低血浆CGRP浓度、升高5-HT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头痛宁胶囊 血清电解质 5-羟色胺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下载PDF
新疆维、汉P-gp、MRP1、GST-π与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吕锡芳 李文婷 +1 位作者 徐跃勋 王英红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2期332-337,共6页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及汉族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P-gp、MRPI和GST-∏的表达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运用S-P法检测分别检测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22例和非宫颈鳞癌组织20例,汉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30例和非宫颈鳞癌组织30例,新...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及汉族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P-gp、MRPI和GST-∏的表达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运用S-P法检测分别检测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22例和非宫颈鳞癌组织20例,汉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30例和非宫颈鳞癌组织30例,新辅助化疗前后P-gP、MRPI和GST-π的表达水平。结果:①新疆维吾尔族正常宫颈、初治宫颈癌组织中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72.7%;MR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40.9%;GST-π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90.9%。P-gp、和MRP1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ST-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新疆汉族正常宫颈、初治宫颈癌组织中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56.7%;GST-π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60%,MR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86.7%。P-gp、GST-π和MRP1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中:NACT后宫颈癌组织中GST-π阳性表达显著上升(P<0.05),有统计学意义。NACT后宫颈癌组织中P-pg、MRP1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在新疆汉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中:NACT后宫颈癌组织中P-pg、GST-π阳性表达显著上升(P<0.05);有统计学意义。NACT后宫颈癌组织中MRP1阳性表达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化疗前宫颈鳞癌组织中MRP1及GST-π表达阴性和阳性患者NACT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P-gp表达阴性患者NACT有效率显著高于P-gp表达阳性患者NACT有效率(p<0.05);⑥汉族化疗前宫颈鳞癌组织中P-gp、GST-π表达阴性患者NACT有效率显著高于P-gp、GST-π表达阳性患者NACT有效率(p<0.05);化疗前宫颈鳞癌MRP1表达阴性和阳性患者NACT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pg和GST-π可作为预测汉族宫颈鳞癌化疗敏感性指标。P-pg可作为预测维吾尔族宫颈鳞癌化疗敏感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宫颈癌 P.糖蛋白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 谷胱甘肤.S-转移酶
原文传递
p53、p16、增生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在食管癌术后放化疗选择中的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忠明 李秀翠 +2 位作者 刘桂荣 孙咏梅 袁春銮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7年第10期668-670,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 p53、p16、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及其与患者病理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为食管癌患者术后放射治疗和(或)化疗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初洽食管癌病例118例,对手术切除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SP 法进行 p53、p16、P... 目的探讨食管癌 p53、p16、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及其与患者病理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为食管癌患者术后放射治疗和(或)化疗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初洽食管癌病例118例,对手术切除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SP 法进行 p53、p16、PCNA 蛋白测定。结果 118例食管癌中,p53、p16、PCNA 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80%、42%、97%,p53、PCNA 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性别、病变部位、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而 p16蛋白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密切相关性(P<0.01);p53、PCNA 蛋白同时表达70%,亦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和 P<0.01)。结论在食管癌组织中,突变 p53与 PCNA 蛋白表达,二者与患者的性别、病变部位、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均无关,不作为独立预后判断因素。食管癌 p53、PCNA 蛋白同时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其与 p16失活可视为危险预后因素,应行术后放射治疗和(或)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 p53 基因 p16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