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T-Ⅲ活性和NT-proBNP检测联合GRACE评分对NSTE-ACS患者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王丽显 柴博兰 +2 位作者 杨颖博 王晓伟 张冬芹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12期1722-1726,共5页
目的分析抗凝血酶(AT-Ⅲ)、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联合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对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94例NSTE-ACS患者作... 目的分析抗凝血酶(AT-Ⅲ)、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联合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对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94例NSTE-ACS患者作为NSTE-ACS组,计算所有NSTE-ACS患者GRACS评分,分为三个亚组[低危组(n=39)、中危组(n=34)和高危组(n=21)]。选取同期因疑似冠心病而住院,并经冠状动脉造影术证实血管狭窄直径<50%、血流正常且临床资料完整的60例非冠心病者为对照组;比较NSTE-ACS组与对照组AT-Ⅲ活性、NT-proBNP水平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AT-Ⅲ活性、NT-proBNP水平、GRACE评分及三者联合对NSTE-ACS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NSTE-ACS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NSTE-ACS组AT-Ⅲ活性低于对照组,Lg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STE-ACS三个亚组AT-Ⅲ活性比较: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NT-proBNP水平比较: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随访结束,94例NSTE-ACS患者共26例出现MACE,68例未出现MACE,预后不良率为27.66%,分别将其分为MACE组及无MACE组。MACE组、无MACE组年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左心室射血分数、AT-Ⅲ活性、LgNT-proBNP水平、GRACE评分及吸烟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AT-Ⅲ活性、LgNT-proBNP水平、GRACE评分为影响NSTE-ACS患者出现预后不良的多因素(P<0.05)。各指标曲线下面积以联合检测最大。结论 AT-Ⅲ活性、LgNT-proBNP水平、GRACE评分为影响NSTE-ACS患者出现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三指标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并发MACE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ⅲ活性 NT-PROBNP GRACE评分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 远期预后
下载PDF
联合检测FIB、AT-Ⅲ活性、D-二聚体、HCY、hs-CRP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魏文华 林耘如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13期2749-2750,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FIB、AT-Ⅲ活性、D-二聚体、HCY、hs-CRP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试验组和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FIB、AT-Ⅲ活性、D-二聚体、HCY、hs-CRP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FIB、AT-Ⅲ活性、D-二聚体、HCY、hs-CRP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试验组和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FIB、AT-Ⅲ活性、D-二聚体、HCY、hs-CRP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FIB、D-二聚体、HCY、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AT-Ⅲ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FIB、D-二聚体、HCY、hs-CRP水平升高,AT-Ⅲ活性降低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有助于了解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和病情变化,对急性脑梗死的预防、治疗、早期诊断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FIB HCY D-二聚体 hs—CRP at-ⅲ活性
下载PDF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浆中vWF、PLG、AT-Ⅲ检测的临床意义
3
作者 郑美琴 毛丽萍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35,44,共2页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纤溶酶原 at-ⅲ活性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颖 罗晖 +1 位作者 刘坤 程龙献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141-2142,共2页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机制,各因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将7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分成血栓组(n=32)和无血栓组(n=38),检测两组患者的二尖瓣膜口面积、左心房面积、左心房收缩期内径、心房纤颤例数、左心房自发性回声...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机制,各因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将7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分成血栓组(n=32)和无血栓组(n=38),检测两组患者的二尖瓣膜口面积、左心房面积、左心房收缩期内径、心房纤颤例数、左心房自发性回声现象(SEC)例数、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NO、血清溶血磷脂酸(LPA)和CRP水平。结果与无血栓组比较,血栓组二尖瓣膜口面积较小,左心房面积和左心房收缩期内径较大,心房纤颤和SEC例数显著增加,AT-Ⅲ活性、NO水平显著降低,LPA和CRP水平显著升高。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左心房面积,左心房收缩期内径,SEC,AT-Ⅲ活性,NO、LPA和CRP水平是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风湿性心脏病左心房血栓的形成与血流的局部机械性梗阻淤滞有关,同时也与机体抗血栓能力的下降有关;左心房面积,左心房收缩期内径,SEC,AT-Ⅲ活性,NO、LPA和CRP水平是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相关因素,联合检测这些指标对左心房血栓的预防和诊断有一定作用,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血栓形成 左心房功能 at-ⅲ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