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鱼冰藏期间ATP关联物含量变化及其鲜度评价 被引量:109
1
作者 杨文鸽 薛长湖 +2 位作者 徐大伦 竺巧玲 楼乔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17-222,共6页
以养殖大黄鱼为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冰藏期间鱼肉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关联物含量进行分析,同时结合鱼类鲜度指标(K值)、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 T-VBN)和感官性状的变化对其鲜度... 以养殖大黄鱼为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冰藏期间鱼肉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关联物含量进行分析,同时结合鱼类鲜度指标(K值)、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 T-VBN)和感官性状的变化对其鲜度进行评价,旨在为大黄鱼冰藏保鲜提供指导.结果表明:冰藏1 d内大黄鱼ATP、腺苷二磷酸(Adenosine Diphosphate, ADP)含量快速下降,此后变化平缓;腺苷酸(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MP)含量一直维持在一个低水平;肌苷酸(Inosinic acid, IMP)含量在冰藏1 d时达到最大值,随后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直至8 d后下降速度加快;次黄嘌呤核苷(Inosine, HxR)含量在冰藏1 d内快速上升,随后呈下降趋势;次黄嘌呤(Hypoxanthine, Hx)含量在冰藏前8 d内上升速度缓慢,8 d后上升趋势加剧,由8 d时的0.97 μmol/g上升到13 d时的3.10 μmol/g;冰藏期间大黄鱼鱼肉的鲜度指标(K值)和T-VBN含量一直呈现上升趋势.结合感官评定结果,在冰藏4d内大黄鱼处于一级鲜度范围;冰藏11 d后鱼肉出现腐败.冰藏大黄鱼的贮藏期限为10~11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鱼肉 atp关联物 总挥发性盐基氮 鲜度评价
下载PDF
草鱼贮藏期间肌肉ATP关联物及K值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欧阳芳芳 王建辉 +4 位作者 陈奇 王发祥 李向红 俞健 刘永乐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7-140,159,共5页
为了明晰冷藏(4℃)过程中草鱼宰杀后背腹部肌肉ATP关联物含量变化与鲜度变化的关联,研究了贮藏期间草鱼背腹部肌肉ATP关联物及K值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冷藏期间草鱼背腹部肌肉ATP关联物的变化趋势相似,但相对含量有明显区别... 为了明晰冷藏(4℃)过程中草鱼宰杀后背腹部肌肉ATP关联物含量变化与鲜度变化的关联,研究了贮藏期间草鱼背腹部肌肉ATP关联物及K值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冷藏期间草鱼背腹部肌肉ATP关联物的变化趋势相似,但相对含量有明显区别,背部和腹部肌肉肌苷酸(IMP)含量先增加后减少,而草鱼背部IMP含量远大于腹部;次黄嘌呤(Hx)和次黄嘌呤核苷(HxR)含量均随贮藏时间延长不断增加;新鲜草鱼背、腹部肌肉K值分别为7.72%,7.78%,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K值不断增大,6d时,两者均接近60%。故4℃贮藏条件下草鱼的货架期为6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背腹部肌肉 鲜度 atp关联物 K值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鱼肉中的ATP关联物 被引量:3
3
作者 贾鹏禹 孙蕊 +3 位作者 俞龙浩 何淑清 张盟 张宇宁 《肉类研究》 2012年第4期24-27,共4页
建立同时测定鱼肉组织中6种ATP关联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模式,使用Sepax Bio-C18(250mm×4.6mm,5μm,200A。)色谱柱,以60mmol/L磷酸二氢钾、60mmol/L磷酸氢二钾组成的缓冲液(pH6.68)为流动相等比洗脱,流... 建立同时测定鱼肉组织中6种ATP关联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模式,使用Sepax Bio-C18(250mm×4.6mm,5μm,200A。)色谱柱,以60mmol/L磷酸二氢钾、60mmol/L磷酸氢二钾组成的缓冲液(pH6.68)为流动相等比洗脱,流速0.6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54nm,带宽为16nm。6种组分在20min内基线分离,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8.3%~104.1%之间,线性范围为1~400mg/L,检出限在15~40μg/L之间。该方法简便、准确,易于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atp关联物 鱼肉
下载PDF
不同冰藏处理对鲈鱼品质、ATP关联物及微生物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皖君 蓝蔚青 +3 位作者 赖晴云 张菊 邱伟强 谢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35-42,共8页
探究3种冰藏处理下鲈鱼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关联物、微生物的变化规律,分析其与鲈鱼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以碎冰为对照组(CK),流化冰(slurry ice,SI)与酸性电解水冰(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 ice,AEWI)为处理组,... 探究3种冰藏处理下鲈鱼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关联物、微生物的变化规律,分析其与鲈鱼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以碎冰为对照组(CK),流化冰(slurry ice,SI)与酸性电解水冰(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 ice,AEWI)为处理组,对鲈鱼进行相关指标测定。贮藏中后期,SI和AEWI处理能有效维持样品的质构特性,抑制TVB-N、K值、菌落总数、假单胞菌数和希瓦氏菌数的升高。SI、AEWI组样品的ATP、肌苷酸(inosine monphosphate,IMP)含量和鲜度指标Fr值高于CK组,次黄嘌呤(hypoxanthine,Hx)显著低于CK组(P<0.05),表明流化冰和酸性电解水冰可有效抑制鲈鱼ATP降解过程。鲈鱼微生物指标与质构、IMP指标间呈显著负相关,与次黄嘌呤核苷(hypoxanthine nucleotide,HxR)及Hx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可用于表征鲈鱼冰藏期间的鲜度变化。流化冰和酸性电解水冰可代替传统碎冰,用于保持鲈鱼品质,这为从ATP降解、微生物抑制角度优化水产品保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藏 鲈鱼 品质 atp关联物 微生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ATP关联化合物 被引量:22
5
作者 汤水粉 钱卓真 +1 位作者 罗方方 吴成业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0-116,共7页
建立了水产品中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腺苷酸(AMP)、肌苷酸(IMP)、次黄嘌呤核苷(HxR)和次黄嘌呤(Hx)6种ATP关联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中的ATP关联物经高氯酸提取并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6.0-6.4后,以AQ-C18(25... 建立了水产品中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腺苷酸(AMP)、肌苷酸(IMP)、次黄嘌呤核苷(HxR)和次黄嘌呤(Hx)6种ATP关联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中的ATP关联物经高氯酸提取并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6.0-6.4后,以AQ-C18(250 mm×4.6 mm,5μm)柱为分析柱,0.02 mol/L KH2PO41-0.02 mol/L K2HPO4(V/V=1/1)的缓冲液为流动相进行洗脱,在254 nm波长下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研究表明,ATP、ADP、AMP、IMP和HxR线性范围为0.2-40.0μg/ml,Hx线性范围为0.1-20.0μg/m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0;ATP、ADP、AMP、IMP和HxR检出限为5.00 mg/kg,Hx检出限为2.5 mg/kg(S/N=3);对真鲷、鱼师鱼、鲑鱼、凡纳滨对虾和梭子蟹5种水产品进行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实验,回收率在85.5%-10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2.9%。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准确,适合于水产品中ATP关联物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关联物 水产品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鲢鱼片在微冻贮藏中品质、ATP关联物及关联酶活性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龙腾 吕健 +1 位作者 李清正 罗永康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7-83,共7页
为更好地了解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在微冻贮藏过程中的相关品质变化,对微冻条件(-3℃)下生鲜鲢鱼片品质指标,ATP关联产物及ATP关联酶活性的变化规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微冻条件下,挥发性盐基氮的质量分数呈现不断上... 为更好地了解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在微冻贮藏过程中的相关品质变化,对微冻条件(-3℃)下生鲜鲢鱼片品质指标,ATP关联产物及ATP关联酶活性的变化规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微冻条件下,挥发性盐基氮的质量分数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在30d贮藏时间内未超过国家规定的二级新鲜度标准(20mg/100g);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菌落总数的对数值不断增加;而感官分值、盐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Ca2+-ATPase活性、质构特性(弹性、硬度、内聚性)等呈现下降趋势。此外,三磷酸腺苷(ATP)、肌苷酸(IMP)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显著下降(P<0.05);次黄嘌呤核苷(HxR)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并在第9天时达到最大值;次黄嘌呤(Hx)含量不断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酸性磷酸水解酶(ACP)和腺苷脱氨酶(ADA)的活性变化不能表征ATP关联物含量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鲢鱼 微冻 品质 atp关联物 atp关联
原文传递
冻结方式对不同部位草鱼呈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方林 施文正 +2 位作者 刁玉段 王锡昌 汪之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9-204,共6页
以草鱼腹肉、背肉和红肉为研究对象,采用-40℃速冻、-20℃乙醇液体冻结和-20℃静止空气冻结对草鱼进行冻结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氨基酸自动分析法以及电子舌测定不同冻结方式的鱼肉中呈味物质含量变化,并测定各部位鱼肉的乳酸含量... 以草鱼腹肉、背肉和红肉为研究对象,采用-40℃速冻、-20℃乙醇液体冻结和-20℃静止空气冻结对草鱼进行冻结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氨基酸自动分析法以及电子舌测定不同冻结方式的鱼肉中呈味物质含量变化,并测定各部位鱼肉的乳酸含量。结果表明,冻结方式对鱼肉的鲜度和呈味物质含量有一定影响。肌苷酸(inosine monphosphate,IMP)和一磷酸腺苷(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与冻结速率呈正相关,但乳酸、次黄嘌呤核苷(insoine,Hx R)和次黄嘌呤(hypoxanthine,Hx)的含量与冻结速率呈负相关,在-20℃冻藏条件下贮藏3 d后,-40℃速冻组K值最小,-20℃静止空气冻结组K值最大。红肉部分IMP、AMP含量低,而Hx R和Hx含量较高,其滋味和鲜度较差,3种冻结方式中红肉的K值分别为28.99%、40.92%、46.58%;腹肉与背肉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相近,且高于红肉部位,但红肉中天冬氨酸、谷氨酸含量明显高于腹肉和背肉;红肉中乳酸含量显著高于腹背肉,且不同冻结方式对其影响较大。电子舌能有效区分不同冻结方式和不同部位的草鱼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冻结方式 atp关联物 游离氨基酸 乳酸
下载PDF
两种鲟鱼卵的鲜味相关物质含量比较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高露姣 夏永涛 +4 位作者 黄艳青 宋超 庄平 张涛 师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30-233,共4页
比较分析俄罗斯鲟和西伯利亚鲟鱼卵的鲜味氨基酸、ATP(腺苷三磷酸)及其关联物、甜菜碱含量,评价两种鲟鱼卵的营养及鲜味特性。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分析氨基酸组成、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ATP及其关联物的含量和色谱法分析甜菜碱的含量。结果表... 比较分析俄罗斯鲟和西伯利亚鲟鱼卵的鲜味氨基酸、ATP(腺苷三磷酸)及其关联物、甜菜碱含量,评价两种鲟鱼卵的营养及鲜味特性。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分析氨基酸组成、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ATP及其关联物的含量和色谱法分析甜菜碱的含量。结果表明:俄罗斯鲟鱼卵的氨基酸总量(∑AA)显著高于西伯利亚鲟鱼卵(P<0.05),必需氨基酸(∑EAA)和非必需氨基酸(∑NEAA)的含量均略高于西伯利亚鲟鱼卵,并且俄罗斯鲟鱼卵的鲜味氨基酸(DAA)含量明显高于西伯利亚鲟鱼卵,其鲜味氨基酸总量分别为83.84mg/L和80.53mg/L。IMP(肌苷酸)对鲟鱼卵的鲜味有很大贡献,在俄罗斯鲟鱼卵和西伯利亚鲟鱼卵中分别为4.33mg/100g和3.83mg/100g。俄罗斯鲟鱼卵中甜菜碱的含量明显高于西伯利亚鲟鱼卵。两种鲟鱼卵中均含有丰富的鲜味物质,但从DAA、IMP和甜菜碱的含量来看,俄罗斯鲟鱼卵的以上营养价值均优于西伯利亚鲟鱼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鲟 西伯利亚鲟 鱼卵 鲜味氨基酸 atp及其关联 甜菜碱
下载PDF
HPLC法分析加热对草鱼红肉中滋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邱霞琴 岳都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研究加热前后草鱼红肉中滋味物质的变化。[方法]分别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了草鱼红肉中加热前后核苷酸类物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新鲜草鱼红肉中核苷酸总量为1 088.809μg/g。新鲜草鱼红肉中ATP... [目的]研究加热前后草鱼红肉中滋味物质的变化。[方法]分别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了草鱼红肉中加热前后核苷酸类物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新鲜草鱼红肉中核苷酸总量为1 088.809μg/g。新鲜草鱼红肉中ATP含量为358.640μg/g,加热后为0。加热后ADP、AMP、IMP、HxR和Hx的含量分别增加15.502、4.232、7.689、44.917和74.688μg/g。新鲜草鱼红肉中游离氨基酸总量为3 129.106μg/g,加热后游离氨基酸总量减少了852.161μg/g。其中,含量增加的游离氨基酸有天冬氨酸、谷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含量降低的游离氨基酸有苏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等。[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草鱼热制品的风味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红肉 atp及其关联 游离氨基酸
下载PDF
大菱鲆冷藏过程中新鲜度评价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婷婷 刘剑侠 +2 位作者 李学鹏 胡文忠 励建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90-195,共6页
为研究大菱鲆冷藏过程中的新鲜度变化规律,以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腺苷三磷酸关联物和K相关值(K、Ki、H、Fr、G和P值,鱼肉新鲜度的参考指标)... 为研究大菱鲆冷藏过程中的新鲜度变化规律,以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腺苷三磷酸关联物和K相关值(K、Ki、H、Fr、G和P值,鱼肉新鲜度的参考指标)为指标,结合感官评定,探究大菱鲆在20 d贮藏期内的品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肌苷酸和Fr与贮藏时间呈显著负相关(r=-0.870,r=-0.887);K值随贮藏时间延长显著升高直至趋于稳定(r=0.895)。因此,菌落总数、TVB-N含量、K值、感官评定适宜作为冷藏大菱鲆的新鲜度评价指标,且K值的灵敏度要高于菌落总数和TVB-N含量;TBA值不适宜作为冷藏大菱鲆的新鲜度指标;4℃冷藏环境下的大菱鲆货架期为1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冷藏 鲜度变化 atp关联物
下载PDF
不同宰杀方式对草鱼肉呈味水溶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剑岚 邵琳雅 +1 位作者 施文正 陈舜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7-31,共5页
以不同宰杀方式草鱼的背部肉为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氨基酸自动分析法研究不同宰杀方式(自然、急杀、去鳃)对草鱼背部肉核苷酸类化合物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并测定背部肉p H值、糖原和乳酸的含量。结果表明:自然、急杀、去鳃3... 以不同宰杀方式草鱼的背部肉为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氨基酸自动分析法研究不同宰杀方式(自然、急杀、去鳃)对草鱼背部肉核苷酸类化合物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并测定背部肉p H值、糖原和乳酸的含量。结果表明:自然、急杀、去鳃3种宰杀方式的草鱼背肉苦味氨基酸含量占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78.95%、68.60%、69.44%,部肉的鲜度K值分别为20.28%、15.49%、12.13%,自然死亡组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含量最低,肌苷酸含量最低,鲜度最差。草鱼背肉中p H值的变化与乳酸含量的变化呈负相关,乳酸含量的变化与糖原含量的变化呈负相关,自然死亡的草鱼肉乳酸含量最高,pH值最低。不同宰杀方式对草鱼背肉呈味水溶性成分影响较大,自然死亡的草鱼肉滋味最差,急杀致死和去鳃致死组滋味差别不明显。因此,在加工过程中,要避免鱼血渗入肌肉,造成鱼肉土腥味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致死方式 游离氨基酸 atp关联物 乳酸
下载PDF
冷冻对不同部位草鱼肉鲜度和滋味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施文正 陈青云 +1 位作者 万金庆 汪之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334-336,341,共4页
以不同部位草鱼肉(背肉、腹肉、红肉)为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氨基酸自动分析法测定了冷冻前后草鱼肉水溶性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的鱼肉以及冷冻前后其ATP关联物、鲜度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各不相同。新鲜草鱼背肉、腹... 以不同部位草鱼肉(背肉、腹肉、红肉)为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氨基酸自动分析法测定了冷冻前后草鱼肉水溶性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的鱼肉以及冷冻前后其ATP关联物、鲜度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各不相同。新鲜草鱼背肉、腹肉、红肉的K值分别为1.82%、2.71%、7.38%,在-18℃下冷冻48h之后,背肉、腹肉的K值没有明显的变化,红肉K值有增加;游离氨基酸对滋味贡献较大,新鲜草鱼背肉和腹肉中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于红肉,但背肉和腹肉中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显著低于红肉,组氨酸含量显著高于红肉;冷冻后,背肉和腹肉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有所增加,但红肉中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冷冻对草鱼红肉部分鲜度和滋味的影响要大于对背肉和腹肉的影响,因此在草鱼冷冻和加工中要对红肉部分特别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atp关联物 鲜度 游离氨基酸
下载PDF
不同贮藏温度对草鱼肉滋味和鲜度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剑岚 施文正 +1 位作者 陈舜胜 陈舒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29-333,共5页
以草鱼背肉、腹肉和红肉为原料,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氨基酸自动分析法,研究了4、-20和-80℃贮藏条件对草鱼肉各部位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核苷酸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20和-80℃贮藏条件下,草鱼背肉呈味氨基酸的含量占总游离氨... 以草鱼背肉、腹肉和红肉为原料,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氨基酸自动分析法,研究了4、-20和-80℃贮藏条件对草鱼肉各部位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核苷酸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20和-80℃贮藏条件下,草鱼背肉呈味氨基酸的含量占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百分比分别为41.69%、41.84%、42.40%,腹肉中分别为38.39%、39.91%、40.29%,红肉中分别为31.34%、32.34%、32.82%。贮藏温度越低,呈味氨基酸含量的百分比越高。草鱼背肉中的K值分别为25.60%、15.45%和14.92%,腹肉中分别为33.27%、19.60%和16.29%,红肉中分别为90.39%、48.72%和45.41%。贮藏温度越低,鲜度越好。相同贮藏温度下,红肉中的呈味氨基酸含量偏低,鲜度最差。因此,在加工过程中宜选用快速冻藏,以保持较好的滋味和鲜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游离氨基酸 atp关联物 鲜度
下载PDF
季节对草鱼肉滋味和鲜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剑岚 方林 +1 位作者 施文正 陈舜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31-35,共5页
以草鱼背肉、腹肉和红肉为原料,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氨基酸自动分析法,研究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对草鱼肉各部位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核苷酸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夏、秋、冬四季中,草鱼背肉呈味氨基酸的含量占总游离氨基... 以草鱼背肉、腹肉和红肉为原料,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氨基酸自动分析法,研究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对草鱼肉各部位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核苷酸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夏、秋、冬四季中,草鱼背肉呈味氨基酸的含量占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百分比分别为27.79%、13.92%、26.99%和36.82%,腹肉中分别为30.68%、13.98%、25.34%和32.85%,红肉中分别为34.32%、24.88%、31.45%和39.09%。气温越低,呈味氨基酸含量的百分比越高。草鱼背肉中的K值分别为6.77%、21.82%、20.11%和1.80%,腹肉中分别为7.86%、27.02%、23.81%和2.85%,红肉中分别为30.57%、58.04%、54.08%和12.72%。气温越低,鲜度越好。同一季节,草鱼红肉部位鲜度最差,呈味氨基酸含量最低。因此,草鱼的最佳食用期是冬春季,有较好的滋味和鲜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季节 游离氨基酸 atp关联物 鲜度
下载PDF
基于电子舌快速检测冷藏双斑东方鲀的新鲜度 被引量:7
15
作者 贾哲 陈晓婷 +3 位作者 潘南 蔡水淋 张怡 刘智禹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20-229,共10页
为研究双斑东方鲀在冷藏过程中滋味物质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冷藏双斑东方鲀的鲜度的方法,本文通过对不同冷藏期(0℃和4℃)双斑东方鲀的滋味物质进行测定分析,并以菌落总数(TVC)的测定结果为鱼肉新鲜度的判别标准,电子舌传感... 为研究双斑东方鲀在冷藏过程中滋味物质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冷藏双斑东方鲀的鲜度的方法,本文通过对不同冷藏期(0℃和4℃)双斑东方鲀的滋味物质进行测定分析,并以菌落总数(TVC)的测定结果为鱼肉新鲜度的判别标准,电子舌传感器响应值为因变量,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R)和多元线性回归(MLR)法建立能够用于区分不同冷藏期双斑东方鲀新鲜度的TVC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PLSR和MLR模型都能对不同冷藏时期鱼肉的新鲜度进行预测,其中MLR模型的拟合度较高,0℃和4℃组TVC预测模型的训练集(Rc2)分别为0.98和0.99,预测集的决定系数(Rv2)为0.97和0.99,训练集的均方根误差(RMSEV)为0.40和0.08,预测及的均方根误差(RMSEP)为0.44和0.08;外部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测试集的正确率为100%,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以上结果表明电子舌技术可做为双斑东方鲀在冷藏过程中新鲜度的快速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斑东方鲀 游离氨基酸 atp及其关联 电子舌 新鲜度 快速检测
下载PDF
生长环境对草鱼肉鲜度的影响
16
作者 陈剑岚 《现代食品》 2020年第9期133-134,共2页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养殖与野生草鱼背肉、腹肉、红肉3部位肌肉中核苷酸类物质的含量。据此得出,野生草鱼各部位的鲜度优于养殖组,生长环境对草鱼肉鲜度的影响较大,特别要注意红肉部位的加工方式。
关键词 草鱼 atp关联物 养殖 野生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后熟过程对封鳊鱼风味物质及氨基酸、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蓓蓓 吴向骏 +3 位作者 张雷 陈小雷 吴明林 蒋阳阳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8-127,共10页
为探讨后熟加工工艺对封鳊鱼风味、营养等品质指标的影响,对鲜鳊鱼、后熟前封鳊鱼及后熟后封鳊鱼10种ATP关联物及核苷酸、蛋白水解氨基酸、脂肪酸及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封鳊鱼主要的鲜味核苷酸为GMP和IMP,且后熟对其含量... 为探讨后熟加工工艺对封鳊鱼风味、营养等品质指标的影响,对鲜鳊鱼、后熟前封鳊鱼及后熟后封鳊鱼10种ATP关联物及核苷酸、蛋白水解氨基酸、脂肪酸及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封鳊鱼主要的鲜味核苷酸为GMP和IMP,且后熟对其含量变化几乎没有影响;后熟使封鳊鱼谷氨酸、天冬氨酸等鲜味氨基酸显著增加,赋予产品丰富鲜美的滋味;后熟使封鳊鱼单不饱和脂肪酸相对百分含量显著上升且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下降;封鳊鱼加工产生了新的醇、酯类挥发性化合物,使封鳊鱼的香味更柔和、浓郁及醇厚,3种样品均含有的关键风味化合物包括己醛、正庚醛、辛醛、壬醛、(E)-2-辛烯醛和1-辛烯-3-醇共6种,后熟后新产生的关键风味化合物为芳樟醇,这可能是由水产品发酵所产生的一种重要的呈香物质。综上,后熟对封鳊鱼独特风味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显著影响氨基酸、脂肪酸等营养价值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熟 封鳊鱼 鲜鳊鱼 atp关联物及核苷酸 水解氨基酸 脂肪酸 挥发性成分
原文传递
缢蛏冰藏保活期间呈味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35
18
作者 杨文鸽 徐大伦 +3 位作者 孙翠玲 王延辉 周星宇 卢佳芳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1-186,共6页
目的:分析冰藏期间缢蛏存活率及其呈味物质的变化,为缢蛏冰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析缢蛏冰藏保活期间ATP及其关联物、游离氨基酸组成、糖原和甜菜碱含量,并进行感官评定。结果表明:缢蛏冰藏13d后的存活率达... 目的:分析冰藏期间缢蛏存活率及其呈味物质的变化,为缢蛏冰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析缢蛏冰藏保活期间ATP及其关联物、游离氨基酸组成、糖原和甜菜碱含量,并进行感官评定。结果表明:缢蛏冰藏13d后的存活率达80%;冰藏第8天缢蛏肉ATP含量达最大值1.89μmol/g,AMP含量较高且变化平缓,而IMP含量较低。缢蛏糖原初始含量较高,冰藏1d内迅速降至9.86mg/g,随后变化缓慢;游离氨基酸以Ala、Ser、Glu和Arg为主。结论:冰藏期间糖原、甜菜碱、游离氨基酸、AMP对缢蛏鲜美的风味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冰藏 atp及其关联 游离氨基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