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难治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AT_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患者降压疗效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林双 向光大 +6 位作者 徐琳 廖玉华 侯洁 孙慧伶 乐岭 周子华 林萱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30-34,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AT1受体拮抗剂对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的难治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降压疗效。方法应用ELISA技术检测237例人血清抗AT1受体自身抗体,其中难治性高血压病合并IGT患者91例(为A组),非难治性高血压病伴...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AT1受体拮抗剂对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的难治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降压疗效。方法应用ELISA技术检测237例人血清抗AT1受体自身抗体,其中难治性高血压病合并IGT患者91例(为A组),非难治性高血压病伴IGT患者106例(为B组),健康对照组40例(为C组)。A组中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者39例为A1治疗组,阴性者52例为A2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口服:尼群地平10mg/tid;氢氯噻嗪12.5mg/d;肠溶阿斯匹林100mg/d;缬沙坦160mg/d;卡托普利25mg/tid。正常对照组40例。结果①难治性高血压合并IGT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为57.1%(52/197),明显高于非难治性高血压伴IGT的15.1%和正常对照组的12.5%,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②难治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A1组降压疗效明显优于A2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③临床降压效果评定,A1组总有效率为84.6%,明显高于A2组51.9%,两组比较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难治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通过抗AT1受体自身抗体检测,有针对性选择降压药物缬沙坦且降压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高血压并糖耐量减低 at_1受体自身抗体 降压治疗
下载PDF
运动性肥大心脏心肌血管紧张素Ⅱ AT_1受体基因表达降低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昭波 高云秋 +1 位作者 崔志澄 唐朝枢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08-210,共3页
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运动性肥大心脏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受体数目减少,但对这种变化的调控是否可发生在基因转录水平上目前尚不清楚。本实验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 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运动性肥大心脏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受体数目减少,但对这种变化的调控是否可发生在基因转录水平上目前尚不清楚。本实验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NR)方法对运动性肥大心脏心肌AngⅡAT1受体工型mRNA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鼠游泳运动8周后,心系数比对照组大鼠提高24%(p<0.05)。琼脂糖电泳结果表明心肌AbgⅡAT1受体亚型RT-PCR产物条带密度比对照组降低30%,面积降低61%(p<0.05)。说明运动性肥大心脏心肌AngⅡAT1受体基因表达降低。提示运动性肥大心脏心肌AngⅡ受体数目减少的调控机制可发生在基因转录水平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基因表达 心肌肥大 运动
下载PDF
转换酶抑制剂及AT_1受体拮抗剂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冀珍 胡亚蓉 +3 位作者 刘小苹 杜俭 崔永耀 王尔民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本文探讨转换酶抑制剂及AT_1受体拮抗剂对血管紧张素 Ⅱ(AngⅡ)受体的作用方法:SHR与WKY大鼠服用两种不同药物(benaxepril和losartan),检测动物肾皮质AT_1mRNA表达情况和AT_1受体... 目的:本文探讨转换酶抑制剂及AT_1受体拮抗剂对血管紧张素 Ⅱ(AngⅡ)受体的作用方法:SHR与WKY大鼠服用两种不同药物(benaxepril和losartan),检测动物肾皮质AT_1mRNA表达情况和AT_1受体密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benaxepril或losartan后检测血小板AT_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SHR喂用benazepril后肾脏AT_1mRNA和AT_1受体密度均无明显变化,而喂用losartan后肾脏AT_1mRNA及AT_1受体密度则明显降低。SHR肾AT_1受体密度在benazepril组无明显变化,而在losartan组明显降低。相应的高血压患者服用 benaxeeril后血小板 AT_1 mRNA无明显变化,而 losartan组benaxepril后血小板AT_1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AT_1RA能下调AngⅡ受体密度而 ACEI则无此作用,ACEI和AT_1RA对肾皮质RAS系统作用机制是不同的。测定人血小板的AT_1mRNA是反映AT_1受体状况的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受体 转换酶抑制剂 药理
下载PDF
The Effect of Dehydroepiandrosterone on the Expression of AT_1 receptor and TNF-induced ICAM-1 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4
作者 吴赛珠 王子东 +6 位作者 周忠江 周可祥 吴炎贤 孙飞 容志毅 马瑞 WeiHeming 《South China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05年第1期22-27,共6页
Objectives To further invest- ig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vasoprotective role of dehydroepiandrosterone (DHEA), we examined DHEA on AT1 receptor and ICAM-1 gene expression 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s).... Objectives To further invest- ig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vasoprotective role of dehydroepiandrosterone (DHEA), we examined DHEA on AT1 receptor and ICAM-1 gene expression 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s). Methods RT-PCR and Western Blot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hange of the expressions of mRNA and protein of AT1 and ICAM- 1 when given various concentration dehydroepian- drosterone. Results 1.AT1 was abundant under the basal condition. The expression of AT1 mRNA and protein decreased after stimulated by DHEA (at 10- 10mol/L , 10-8 mol/L, 10-6 mol/L) , and the effects of DHEA on AT1 protein was dose-dependent. ER inhibitor Tamoxifen and AR inhibitor Flutamide enhanced AT1 protein expression, but did not influence the mRNA expression. 2. The exp-ression of ICAM-1 gene was low under the basal condition.It increased when induced by TNF-α,but decreased when induced by DHEA (at 10-10 mol/L, 10-8 mol/L, 10-6 mol/L) , and the effects of DHEA on ICAM-1 gene expression were dose-dependent. Conclusion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DHEA modulates AT1 and inflammatory factor induced ICAM-1 gene expression in VSMC, but further studies are necessary in the mecha-nism of DHEA 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hydroepiandrosterone Receptor at_1 ICAM-1 Smooth muscle cells Atherosclerosis
下载PDF
非肽类AT_1受体选择性抑制剂的最新进展
5
作者 张贞发 闻韧 《天津药学》 1999年第3期1-3,共3页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非肽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抗高血压药物,综述最近两年非肽类AT1选择性抑制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AT1受体抑制剂 抗高血压药物
下载PDF
AT_1受体抗体对大鼠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金珠 王瑾 +2 位作者 张文慧 王小芳 支建明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2-206,共5页
实验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ngiotensin type-1 receptor autoantibody,AT_1R-AA)对大鼠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选用2月龄健康SD大鼠,用合成的AT_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肽段(165-191)对其进行主动免疫,对照组只用免疫佐剂。ELIS... 实验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ngiotensin type-1 receptor autoantibody,AT_1R-AA)对大鼠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选用2月龄健康SD大鼠,用合成的AT_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肽段(165-191)对其进行主动免疫,对照组只用免疫佐剂。ELISA法检测AT_1 R-AA滴度,大鼠尾动脉血压计测量血压和心率;实验结束时进行在体心功能和心脏形态学检测;应用Protein A亲和层析法,从大鼠血清中提取AT_1 R-AA,作用于培养的心肌细胞,用BCA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含量、显微测微器测定心肌细胞直径。结果显示,6周时大鼠免疫组血清中可检测到高滴度的AT_1 R-AA,与对照组相比血压升高,心功能指标中LVSP,+dp/dt max,-dp/dt max均明显增强,左心室与体重比值增加;AT_1 R-AA可使培养的细胞蛋白合成增加、体积增大。提示AT_1 R-AA在体内外均可引起心肌肥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免疫 抗体 at_1受体 心功能 心肌结构
原文传递
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与抗AT_1受体自身抗体及临床常见指标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程征 周子华 陈玺军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06-810,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中血压节律与抗AT_1受体自身抗体、血同型半胱氨酸、心率、血尿酸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等临床常见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1例高血压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将其分为非杓型组(71例)...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中血压节律与抗AT_1受体自身抗体、血同型半胱氨酸、心率、血尿酸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等临床常见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1例高血压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将其分为非杓型组(71例)、杓型组(120例)。所有患者测定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及血尿酸等生化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检测抗AT_1受体自身抗体,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动态血压参数的差异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1非杓型组的心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清尿酸水平、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夜间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高于杓型组(P<0.05),非杓型组夜间收缩压、舒张压下降率均低于杓型组(P<0.05)。2非杓型患者抗AT_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为(42.3%),高于杓型患者(25.8%),P<0.05。3二项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非杓型血压形态与血尿酸水平、心率、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有关系(P<0.05)。结论:非杓型血压患者中抗AT_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者更多,非杓型血压形态与心率、超敏C反应蛋白、血尿酸水平之间具有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杓型血压 尿酸 C反应蛋白 心率 at_1受体自身抗体
原文传递
糖尿病心肌病患者与抗G-蛋白偶联型受体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和肾上腺素能α_1受体自身抗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林双 廖玉华 +6 位作者 王敏 曹红艳 周子华 向光大 侯洁 乐岭 夏邦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 :探讨抗G 蛋白偶联型受体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受体 )和肾上腺素能α1受体 (α1受体 )自身抗体是否与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有关。方法 :以合成的AT1与α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 ,检测 196例住院及门诊体... 目的 :探讨抗G 蛋白偶联型受体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受体 )和肾上腺素能α1受体 (α1受体 )自身抗体是否与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有关。方法 :以合成的AT1与α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 ,检测 196例住院及门诊体检者血清中抗G 蛋白偶联型受体AT1和α1受体自身抗体 ,其中糖尿病心肌病患者 46例 (糖尿病心肌病组 ) ,2型糖尿病 5 2例 (糖尿病组 ) ,高血压无靶器官受损患者 5 8例 (高血压组 )及正常对照组 40例。结果 :糖尿病心肌病组抗AT1受体自体抗体阳性率和抗α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 ,明显高于糖尿病组、高血压组以及正常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0 0 1)。结论 :免疫学机制可能参与糖尿病心肌病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抗G-蛋白偶联型受体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 自身抗体
下载PDF
淡水淹溺致兔肺水肿模型肾素 丙二醛 心钠素 一氧化氮 血气等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谦 刘伯仁 +3 位作者 周厚荣 杨秀林 刘丹 何国庆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08-510,共3页
目的研究淡水淹溺致兔肺水肿模型(PE-W)发病后30min动脉血浆肾素(AT1)、丙二醛(MDA)、心钠素(ANP)、一氧化氮(NO)、呼吸频率(RR)、血气多点变化。方法将淡水灌入兔肺内复制出淡水淹溺肺水肿模型,于灌水前后30min取股动脉血查AT1、MDA、... 目的研究淡水淹溺致兔肺水肿模型(PE-W)发病后30min动脉血浆肾素(AT1)、丙二醛(MDA)、心钠素(ANP)、一氧化氮(NO)、呼吸频率(RR)、血气多点变化。方法将淡水灌入兔肺内复制出淡水淹溺肺水肿模型,于灌水前后30min取股动脉血查AT1、MDA、ANP、NO、血气,并记录RR。结果AT1、MDA、NO、RR显著异常(P<0·05),酸碱平衡及血氧正常,ANP无显著异常(P>0·05)。结论淡水淹溺致兔肺水肿早期,AT1增加并不导致ANP增加;尽管MDA增加较早,但由于机体自身调节能力,尚能维持血氧的正常,NO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水肿模型 血浆肾素 丙二醛 心钠素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大鼠颅脑损伤后血管紧张素及其受体变化与β受体阻断剂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彩霞 杜凤和 +2 位作者 张立克 陈瑞芬 孙异临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99-302,共4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心肌损害、循环和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受体的变化以及预先应用β受体阻断剂(β-RB)对其的影响。方法建立颅脑损伤及药物干预模型,测定血浆AngⅡ水平和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isoen-zymeofcreatinekina...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心肌损害、循环和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受体的变化以及预先应用β受体阻断剂(β-RB)对其的影响。方法建立颅脑损伤及药物干预模型,测定血浆AngⅡ水平和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isoen-zymeofcreatinekinase,CK-MB)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AngⅡ和血管紧张素受体1(AT1R)表达,并观察心肌HE染色及超微结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大鼠颅脑损伤后血浆AngⅡ、心肌组织AngⅡ和AT1R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CK-MB含量显著增高,HE染色和超微结构的病理观察可见心肌损害。预先应用比索洛尔,血浆AngⅡ和血清CK-MB水平比单纯损伤大鼠显著降低(P<0.05),HE染色和超微结构可见心肌损伤程度减轻。结论颅脑损伤可引起明显的心肌损害。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可能是参与颅脑损伤后心肌损害的机制之一。β-RB具有防止颅脑损伤后心肌损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后 Β受体阻断剂 大鼠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血管紧张素受体 病理形态学改变 心肌损害 超微结构 HE染色 心肌损伤程度 预先应用 药物干预 方法建立
下载PDF
1-芳基-3-烷基-1,4-二氢-4-取代-5H-1,2,4-三唑啉酮-5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进宜 周宇昕 +2 位作者 吴晓明 唐康 王秋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32-337,共6页
为寻找新的高效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AⅡ)受体括抗剂,以SC-51316为先导,运用生物电子等排和拼合原理,设计并合成了9个1-芳基-3-烷基-1,4-二氢-4-取代-5H-1,2,4-三唑啉酮-5衍生物。所有目的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IR、1HNMR和MS... 为寻找新的高效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AⅡ)受体括抗剂,以SC-51316为先导,运用生物电子等排和拼合原理,设计并合成了9个1-芳基-3-烷基-1,4-二氢-4-取代-5H-1,2,4-三唑啉酮-5衍生物。所有目的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IR、1HNMR和MS鉴定。初步体外药理实验表明:在抑制AⅡ诱发的兔主动脉收缩反应模型中,化合物17h具有较好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1受体拮抗剂 三唑啉酮 合成 降压药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剂量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早期干预对心功能和神经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辉 赵旭兰 +4 位作者 郝玉明 王建华 李建华 乔丽敏 谢文丽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724-727,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剂量的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拮抗剂早期干预对心功能和神经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所有病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包括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随机分为卡...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剂量的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拮抗剂早期干预对心功能和神经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所有病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包括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随机分为卡托普利(C)组40例,口服卡托普利12.5~25mg,每日3次;缬沙坦(D1)组40例,口服缬沙坦80mg,每日1次;缬沙坦(D2)组40例,口服缬沙坦160mg,每日1次。分别于治疗1、6、12、18个月对所有患者的心功能有关指标进行检测,并同时检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浓度。结果治疗12、18个月,缬沙坦D1、D2组与卡托普利组比较,心功能各项指标(除外缬沙坦D1组12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用药18个月缬沙坦不同剂量组间比较,D2组较D1组上述指标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两组和卡托普利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治疗6、12、18个月均较治疗前升高,其中缬沙坦两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血浆醛固酮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6个月时开始降低,治疗12个月时卡托普利组逐渐升高,缬沙坦两组仍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AT1受体拮抗剂缬沙坦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一样,早期应用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保护心功能,其远期疗效可能优于卡托普利,且随着剂量增加疗效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室功能 AT1受体拮抗剂 醛固酮
下载PDF
Effect of Microinfusion of Angiotensin Ⅱ into the RVLM in Rats on the Baroreceptor Reflex Sensitivity 被引量:4
13
作者 ZHANGFeng GAOXing-ya ZHUGuo-qing ZHONGWan-hua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04年第3期121-124,共4页
Objective: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icroinfusion angiotensin Ⅱ(Ang Ⅱ),Ang Ⅱ type 1(AT_1)receptor antagonist losartan into the rostral ventrolateral medulla(RVLM)on the barorecept... Objective: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icroinfusion angiotensin Ⅱ(Ang Ⅱ),Ang Ⅱ type 1(AT_1)receptor antagonist losartan into the rostral ventrolateral medulla(RVLM)on the baroreceptor reflex sensitivity(BRS)in urethane-anesthetized rats. Methods: Reflex changes in heart rate(HR)were elicited by bolus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phenylephrine before and during RVLM microinfusion of saline(0.5 μl/h),Ang Ⅱ (1.5 nmol/h),losartan(250 nmol/h),and Ang Ⅱ(1.5 nmol/h)pretreated with microinjection of losartan (50 nmol/0.51 μl)into the RVLM.The average ratio between changes in HR in beats per minute(beats·min -1)and changes in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mmHg(1 mmHg=0.133 kPa)] was used as an index of BRS. Results: Ang Ⅱ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he BRS for reflex bradycardia compared with control(-2.1±0.1 vs-3.9±0.4 beats·min -1·mmHg -1).Microinfusion of losartan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BRS for reflex bradycardia.The effect of Ang Ⅱ was almost completely abolished by pretreatment with microinjection of losartan. Conclusion: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ogenous Ang Ⅱ in the RVLM produces inhibitory modulation of BRS,which is mediated by AT_1 receptor.However,AT_1 receptor in the RVLM is not involved in the tonic control of B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tensin at_1 receptor baroreceptor reflex rostral ventralateral medulla
下载PDF
氯沙坦对兔动脉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卉 盛小刚 +1 位作者 张元春 李玉光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2832-286,共1页
目的 :观察 AT1 受体拮抗剂氯沙坦 (L os)对家兔髂动脉球囊损伤新生内膜的影响。方法 :家兔 30只 ,随机分为 3组 :对照组 (Con组 )、试验组 (L os组 ,30 mg· kg- 1 · d- 1 )、卡托普利组 (Cap组 ,30 mg· kg- 1 · d-... 目的 :观察 AT1 受体拮抗剂氯沙坦 (L os)对家兔髂动脉球囊损伤新生内膜的影响。方法 :家兔 30只 ,随机分为 3组 :对照组 (Con组 )、试验组 (L os组 ,30 mg· kg- 1 · d- 1 )、卡托普利组 (Cap组 ,30 mg· kg- 1 · d- 1 )。 1wk后行髂动脉球囊损伤手术 ,wk5取髂动脉测定内膜面积。结果 :L os组新生内膜面积 (0 .0 97± 0 .0 19) mm2较 Con组 [(0 .16 9± 0 .0 32 ) mm2 ,P<0 .0 1]和 Cap组 [(0 .12 3± 0 .0 2 4) m m2 ,P<0 .0 5 ]均明显减少。结论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膜增生 氯沙坦 髂动脉球囊损伤 药物治疗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AT_(1)-R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15
作者 方宁远 张怡 +3 位作者 陆惠华 邬亦贤 郑迪辉 郑道声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491-493,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EH)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R)基因A/C1166多态性的特征。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检测 87例汉族老年EH患者和 5 5例正常老年人的AT1-R基因A/C1166多态性分布。 结果... 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EH)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R)基因A/C1166多态性的特征。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检测 87例汉族老年EH患者和 5 5例正常老年人的AT1-R基因A/C1166多态性分布。 结果 87例老年EH患者的C1166等位基因频率为 0 .115 ,5 5例正常老年人为 0 .0 36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结论老年EH的患者C1166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升高 ,可能为EH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基因多态性 AT_(1)-R 老年人
下载PDF
Effect of adenoviral vector-mediated rat antisense AT1B gene transfer on neointima proliferation after rat carotid injury
16
作者 欧阳平 许顶立 +4 位作者 黄洪莲 刘伊丽 侯玉清 宋后燕 戴云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99年第4期261-265,共5页
Objective: Angiotensin Ⅱ is a growth-promoting factor for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in culture andin the intact animal.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angiotensin Ⅱ are manifested only by binding to specific receptors... Objective: Angiotensin Ⅱ is a growth-promoting factor for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in culture andin the intact animal.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angiotensin Ⅱ are manifested only by binding to specific receptors oncell membranes. In the study, we observed that the effect of rat antisense AT1B gene transfer mediated by adenoviral vector-on neointimal proliferation following rat carotid injury. Methods: Antisense AT1B gene was transductedinto the carotid by adenoviral vector after carotid bal1oon injury and the restenosis model was established in SD rat.We measured neointima/media area ratio in local artery at day 21 after gene transfer. Results: Rat antisense AT1Bgene was successfully transducted into local carotid after the carotid balloon injury. Neointima/media area ratio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47 %, P<0. 01) at day 21 after gene transfer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uggest it is possible that antisense AT1B gene transfer a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approach prevent neointimal hyperplas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sense AT_(1B) adenovirus vector RESTENOSIS neointima hyperplasia gene therap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