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br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La modified AZO powders via a gaseous penetration processing
1
作者 郝素娥 付秋月 +1 位作者 李佳龙 米南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S1期158-160,共3页
A new kind of AZO powders were synthesized by co-precipitation method with the doping content of Al was 3.0 wt%. Further modification of La to the powders was done via a gaseous penetration processing. Changes in cons... A new kind of AZO powders were synthesized by co-precipitation method with the doping content of Al was 3.0 wt%. Further modification of La to the powders was done via a gaseous penetration processing. Changes in constitution,structure,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caused by doping and penetration were characterized. The doping of Al lowered the resistivity of AZO powders from over 1×1014(ZnO made domestically) to 4.24×107 Ω·cm. But more effective modification via gaseous penetration processing decreased the resistivity of La penetrated AZO powders to the lowest point of 2.45×105 Ω·cm. The optimal penetration conditions coordinated by orthogonal test were that La3+ content of the penetration solvent was 2.0 wt.%,and that the penetration processing lasted for 5 h at the temperature of 480 oC. XRD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doping process of Al only leaded to the changes of the peak width and intensity without new phases appearing. Yet,new phases appeared after the processing of gaseous penetration of La,which indicated that La enter the AZO powders thus complex reactions occurred to form the extra compounds. EDAX analysis,coupling with XRD,provided the evidence that La did exist in the penetrated AZO powders and the potential sign of the generation of extra compounds. Through SEM images,it was illustrated that the gaseous penetration processing progressed the growth of grain size in the shape of rod and generated distinguishable phases of extra compou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ductive powders gaseous penetration electrical properties azo rare earths
原文传递
聚丙烯酰胺凝胶法制备氧化锌铝(AZO)粉体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志勇 彭超群 +2 位作者 王日初 王小锋 刘兵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80-486,共7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法制备Al掺杂ZnO(AZO)前驱体,在500和600℃下煅烧获得AZO粉体。采用DSC、XRD、SEM、UV-vis吸收和荧光发光(PL)对粉体进行表征,研究Al掺杂浓度对AZO粉体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0℃煅烧温度下,Al3+的固溶度可高...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法制备Al掺杂ZnO(AZO)前驱体,在500和600℃下煅烧获得AZO粉体。采用DSC、XRD、SEM、UV-vis吸收和荧光发光(PL)对粉体进行表征,研究Al掺杂浓度对AZO粉体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0℃煅烧温度下,Al3+的固溶度可高达8%(摩尔分数),掺杂后的AZO粉体晶粒尺寸明显减小;随着掺杂浓度提高,AZO粉体的紫外吸收波长先"蓝移"而后"红移",当Al掺杂浓度为5.5%(摩尔分数)时,紫外吸收波长最短,为367 nm(3.38 eV);未掺杂与Al掺杂的ZnO粉体均具有406 nm的近边紫外峰和430 nm的蓝光发射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o粉体 UV-vis吸收 光致发光 聚丙烯酰胺凝胶法 紫外发射 蓝光发射
下载PDF
粉末靶磁控溅射制备AZO/Ag/AZO透明导电薄膜的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思宁 周艳文 +1 位作者 吴川 吴法宇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37-943,共7页
室温下采用射频磁控溅射粉末靶,在玻璃基底上制备了掺铝氧化锌/银/掺铝氧化锌(AZO/Ag/AZO)三层透明导电薄膜。通过优化中间银层厚度,优化了三层透明导电薄膜的光电性能。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别对薄膜的形貌和结构进行检测分... 室温下采用射频磁控溅射粉末靶,在玻璃基底上制备了掺铝氧化锌/银/掺铝氧化锌(AZO/Ag/AZO)三层透明导电薄膜。通过优化中间银层厚度,优化了三层透明导电薄膜的光电性能。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别对薄膜的形貌和结构进行检测分析;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霍尔效应仪分别对薄膜的光电性能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三层膜表面平整,颗粒大小错落均称;三层膜呈现多晶结构,AZO层薄膜具有(002)择优取向的六方纤锌矿结构,Ag层薄膜具有(111)择优取向的立方结构;当三层薄膜为AZO(20 nm)/Ag(12 nm)/AZO(20 nm)时,在550 nm处的透光率为88%,方块电阻为4.3Ω/□,电阻率为2.2×10^(-5)Ω·cm,载流子浓度为2.8×1022/cm^3,迁移率为10 cm^2/(V·s),品质因子为3.5×10-2Ω^(-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o/Ag/azo 多层透明导电薄膜 六方纤锌矿结构 粉末靶 射频磁控溅射
下载PDF
纳米级氧化锌铝的导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崔升 沈晓冬 +2 位作者 蔡永明 黄杏芳 李凤雷 《无机盐工业》 CAS 2004年第5期16-17,20,共3页
采用非均相成核法,在氢氧化锌的晶种上均匀生长Al掺杂的氢氧化锌,制备出纳米氧化锌铝粉末,并用X-ray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少量氧化铝在氧化锌中形成了固溶体。对影响电阻性能的因素如掺杂浓度、pH、水与乙醇比(体积比,下同)、烧成... 采用非均相成核法,在氢氧化锌的晶种上均匀生长Al掺杂的氢氧化锌,制备出纳米氧化锌铝粉末,并用X-ray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少量氧化铝在氧化锌中形成了固溶体。对影响电阻性能的因素如掺杂浓度、pH、水与乙醇比(体积比,下同)、烧成温度等进行正交实验设计,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实验结果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纳米氧化锌铝粉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多孔芳香骨架吸附剂-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辣椒粉中4种偶氮类染料 被引量:10
5
作者 闻威 张文芬 +2 位作者 张岩皓 赵无垛 张书胜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1-498,共8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辣椒粉中对位红、酸性橙Ⅱ、苏丹红Ⅰ和苏丹红Ⅱ4种偶氮染料的方法。以多孔芳香骨架-6(PAF-6)材料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考察并获得了影响自制固相萃取柱的萃取效率和吸附容量等主要因素。在优化条件...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辣椒粉中对位红、酸性橙Ⅱ、苏丹红Ⅰ和苏丹红Ⅱ4种偶氮染料的方法。以多孔芳香骨架-6(PAF-6)材料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考察并获得了影响自制固相萃取柱的萃取效率和吸附容量等主要因素。在优化条件下,4种目标分析物的检出限(LOD)为1.5~7.0μg/L(信噪比S/N=3),定量限(LOQ)为5.0~22.1μg/L(S/N=10),加标回收率为76.5%~89.8%,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大于5.3%(n=6)。此外,基于量子化学计算,考察了PAF-6与目标分析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目标分析物可以稳定地吸附在PAF-6分子上。该方法准确可靠,具有良好的回收率和较高的灵敏度,可用于辣椒粉中4种偶氮类染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芳香骨架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偶氮染料 辣椒粉
下载PDF
粉末活性炭对偶氮染料的吸附特性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婷婷 杨艳玲 +4 位作者 李星 姜伊凡 王男 冀思扬 周志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938-2947,共10页
研究不同种类粉末活性炭(PAC)对2种偶氮类染料(直接耐晒桃红BK和活性橙X-GN)的吸附特性和影响因素,表征3种不同材质PAC的理化特性,分析PAC对典型偶氮类染料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对偶氮染料吸附效果最佳的... 研究不同种类粉末活性炭(PAC)对2种偶氮类染料(直接耐晒桃红BK和活性橙X-GN)的吸附特性和影响因素,表征3种不同材质PAC的理化特性,分析PAC对典型偶氮类染料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对偶氮染料吸附效果最佳的PAC具有比表面积最大、烧结现象少、以中孔和大孔结构为主、表面氧元素含量高并以C=O, OH和 COOH等酸性官能团为主等特点。偶氮染料的吸附是不均匀吸附,包括表面吸附、外部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偶氮染料分子主要吸附于PAC的中孔(大孔)中,初始阶段为快速吸附,后期以扩散作用为主导,吸附动力学均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修正的Freundlich方程。偶氮染料在PAC上的吸附机制主要以化学吸附作用为主,表现为PAC表面官能团与染料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范德华力和静电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活性炭 偶氮染料 吸附特性 吸附动力学 吸附等温线
下载PDF
Al_2O_3复合磨粒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7
作者 麻鹏飞 蒋春东 +1 位作者 吴疆 张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354-3359,共6页
为了提高Al2O3超微粉在水介质中的分散稳定性,先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Al2O3进行表面改性,再对Al2O3粒子锚固偶氮引发剂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AIBA),进而引发丙烯酰胺(AM)单体聚合而制备聚丙烯酰胺(PAM)/Al2O3复合粒子。利用XPS、FT-IR... 为了提高Al2O3超微粉在水介质中的分散稳定性,先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Al2O3进行表面改性,再对Al2O3粒子锚固偶氮引发剂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AIBA),进而引发丙烯酰胺(AM)单体聚合而制备聚丙烯酰胺(PAM)/Al2O3复合粒子。利用XPS、FT-IR、激光粒度仪、微电泳仪、分光光度计、SEM及XRD等对Al2O3复合粒子结构及分散性能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40℃下加入水溶性偶氮引发剂,可以得到在水介质中分散稳定性良好,以聚丙烯酰胺为壳,以Al2O3为核的复合磨粒。与未改性的Al2O3超微粉相比,经AM接枝聚合改性后的颗粒表面团聚现象得到改善,颗粒的D50减小;接枝改性后Al2O3的等电点IEP发生迁移,在pH值为9时颗粒表面Zeta电位绝对值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超微粉 偶氮引发剂 分散性 表面改性 复合磨粒
下载PDF
自发热货物标准测试方法对偶氮类染料粉末适用性
8
作者 王高俊 吴昊 聂文磊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23-826,共4页
在海上运输过程中,自发热物质是造成海运事故最多的原因之一。鉴别货物是否属于自发热物质的方法,是采用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中的标准测试方法 N.4。标准测试方法 N.4是基于“热篮法”模型,同时参考碳类... 在海上运输过程中,自发热物质是造成海运事故最多的原因之一。鉴别货物是否属于自发热物质的方法,是采用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中的标准测试方法 N.4。标准测试方法 N.4是基于“热篮法”模型,同时参考碳类物质自发热规律发展而来的。标准方法 N.4对偶氮类染料的适用性缺少相关验证数据。通过对偶氮类染料粉末的自发热现象进行探究,发现“热篮法”模型可用于描述偶氮类染料的自发热过程;偶氮类染料的自发热反应活化能为129.6 J/mol;标准测试方法N.4不适用于偶氮类染料可能出现“假阳性”的误判。建议相关标准测试方法或管理法规,对自发热特性得到充分研究的化学品货物给予更为精细的管理,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类染料 自发热物质 热篮法
下载PDF
铁粉和过氧化氢不同比例对偶氮脱色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琛 戴士博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9年第2期59-62,共4页
以水溶性的单偶氮染料橙黄G和双偶氮染料刚果红为研究对象,以两种偶氮染料的脱色率为指标,分析铁粉和过氧化氢在不同比例下橙黄G和刚果红两类偶氮染料脱色效果,为采用非均相Fenton法处理偶氮染料废水提供铁粉和过氧化氢用量比例提供依据。
关键词 非均相Fenton法 铁粉 过氧化氢 偶氮燃料 脱色率 用量比例
下载PDF
溶胶-凝胶-燃烧法中双功能络合剂对掺铝氧化锌性能影响的研究
10
作者 孔德茹 刘靖 +2 位作者 杨晓林 孙冬兰 张进康 《材料导报》 2025年第1期149-155,共7页
本工作通过溶胶-凝胶-燃烧法在不同的双功能络合剂——乙醇胺(MEA)、柠檬酸(CA)或乙酰丙酮(ACAC)辅助下制备了(002)取向的掺铝氧化锌(AZO)粉末。对所制备粉末的物相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进一步利用所制备的AZO粉末对亚甲基蓝溶... 本工作通过溶胶-凝胶-燃烧法在不同的双功能络合剂——乙醇胺(MEA)、柠檬酸(CA)或乙酰丙酮(ACAC)辅助下制备了(002)取向的掺铝氧化锌(AZO)粉末。对所制备粉末的物相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进一步利用所制备的AZO粉末对亚甲基蓝溶液(MB)进行光催化降解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络合剂时,所有样品均为沿(002)方向择优取向的AZO粉末;其中以ACAC作络合剂时制备的AZO粉末呈粒径27.8 nm左右的球形结构,禁带宽度为3.129 eV,光致发光强度优于其他两种粉末,降解MB溶液的效率可达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o粉末 溶胶-燃烧-煅烧法 络合剂 光催化
下载PDF
氧化锌铝陶瓷靶材制备工艺研究
11
作者 唐培新 吕周晋 +1 位作者 车立达 吴战芳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2-26,共5页
AZO靶材是一种透明导电氧化锌合金靶材,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透明度,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液晶显示器、光电器件等领域。实验采用喷雾干燥工艺制备粉末+冷等静压成形+常压烧结法制备了掺铝氧化锌AZO陶瓷靶材。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对氧化... AZO靶材是一种透明导电氧化锌合金靶材,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透明度,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液晶显示器、光电器件等领域。实验采用喷雾干燥工艺制备粉末+冷等静压成形+常压烧结法制备了掺铝氧化锌AZO陶瓷靶材。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对氧化锌铝陶瓷靶材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喷雾干燥制粉+冷等静压成形+1 300℃无压烧结,可以制备致密度达到99%,平均晶粒尺寸为20μm左右,电阻率为10-3Ω·cm,含有少量ZnAl2O4物相的AZO靶材。热等静压实验发现,热等静压可以将烧坯密度从97.2%提升至100%,达到理论密度。超高致密靶材可以承受更高功率、长时间溅射而不开裂,可以大幅提高溅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o陶瓷靶材 烧结 电阻率 喷雾干燥 热等静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