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ncreatic Body Fracture does not Necessarily Imply Loss of Ductal Integrity Following Blunt Trauma Abdomen—A Rare Image 被引量:1
1
作者 Disha Syal Arindam Ghosh 《Surgical Science》 2011年第5期246-247,共2页
Pancreatic injuries can result in significant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f missed or unnoticed and also pose a great challenge in term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e present a case of an 11 year old boy presenting with... Pancreatic injuries can result in significant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f missed or unnoticed and also pose a great challenge in term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e present a case of an 11 year old boy presenting with history of blunt trauma abdomen following handle bar injury. He had signs of abdominal distension and CECT of the abdomen showed transection of the pancreas in the region of jun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tail. On exploratory laparotomy there was rupture at junction of body and tail of pancreas with intact pancreatic duct and a spleen preserving distal pancreatectomy was performed. In the presence of an intact pancreatic duct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should be offered however this patient underwent spleen preserving distal pancreatectomy because of pancreatitis and necrosis ensuing in the pancreatic remnant margin. Hence, complete transection does not necessarily mean loss of ductal integrity and decision to preserve or remove the distal pancreas should not be based merely on ductal integrity but probably other factors also i.e. pancreatitis and nec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UNT trauma abdomen PANCREATIC BODY FRACTURE Management Intact PANCREATIC Duct
下载PDF
Contribution of EFAST Ultrasound in the Management of Chest and Abdomen’s Blunt Trauma in the City of Parakou, Benin
2
作者 Tchaou Blaise Adelin Savi De Tovè Kofi-Mensa +3 位作者 Tchégnonsi N’vènonfon Charles Frederic Gandji Elohonnan Wilfred Ngamo Deugoue Gabriel Marie Allodé Salako Alexandre 《Open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2020年第11期388-407,共20页
<b><span>Background:</span></b><span> Blunt thoracic and abdominal traumas are frequent and have a poor prognosis in the absence of prompt diagnosis and adequate management. An ultra... <b><span>Background:</span></b><span> Blunt thoracic and abdominal traumas are frequent and have a poor prognosis in the absence of prompt diagnosis and adequate management. An ultrasound performed in the emergency room allows a precise diagnosis and a better orientation of the victims.</span><span> </span><b><span>Objective:</span></b><span> To assess the contribution of EFAST ultrasound in the management of blunt thoracic and abdominal traumas.</span><span> </span><b><span>Patients and method:</span></b><span> Cross-sectional descriptive and analytical study with prospective data collection carried out from February 20</span><sup><span style="vertical-align:super;">th</span></sup><span> to August 20</span><sup><span style="vertical-align:super;">th</span></sup><span>, 2017 in the emergency and intensive care units of the Parakou University Hospital Centre. An ultrasound machine fitted with a 3.5 MHz convex probe was used to search for post-traumatic effusion by the EFAST technique on admission and then as needed over 24 hours and after surgery.</span><span> </span><b><span>Results:</span></b><span> Sixty-three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with an 85.71% male predominance. The average age was 31.36 ± 13.29 years. The time to perform the EFAST ultrasound was 7 ± 3 min. EFAST was positive in 50.79% of patients. Five patients (7.93%) received emergency treatment for hemodynamic instability and positive EFAST within an average of 3.46 ± 2 hours. Eighteen patients (27.58%) received after monitoring by EFAST, surgery within 9 hours 12 minutes (hemoperitoneum) and 27 hours 58 minutes (hemothorax). Two patients were tested positive</span><span>ly</span><span> for EFAST after surgery.</span><span> </span><b><span>Conclusion:</span></b><span> The introduction of an EFAST ultrasound as a sorting tool in an environment with limited resources is desirable and feasible.</s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ERGENCIES Blunt trauma EFAST THORAX abdomen
下载PDF
术前ALB、FIB表达与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皮瓣修复后皮瓣失活的相关性
3
作者 高金丽 郑绪珠 时波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458-460,共3页
目的:探讨白蛋白(Albumin,ALB)、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表达与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皮瓣修复后皮瓣失活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9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97名健康体检者设为... 目的:探讨白蛋白(Albumin,ALB)、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表达与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皮瓣修复后皮瓣失活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9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97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健康对照组。分析比较观察组和健康对照组的ALB、FIB水平。所有患者均接受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统计患者术后皮瓣存活情况,并根据术后皮瓣存活情况分为皮瓣存活组和皮瓣失活组。分析比较皮瓣存活组和皮瓣失活组ALB、FIB水平,并使用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检验ALB、FIB表达与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皮瓣修复后皮瓣失活的关系。结果:观察组ALB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FIB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14例术后发生皮瓣失活,占比14.58%。皮瓣失活组ALB水平低于皮瓣存活组,FIB水平高于皮瓣存活组(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发现,FIB水平与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皮瓣修复后皮瓣失活呈正相关(r>0,P<0.05),ALB水平与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皮瓣修复后皮瓣失活呈负相关(r<0,P<0.05)。结论:ALB、FIB表达与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皮瓣修复后皮瓣失活相关,术前ALB低表达、FIB高表达会增加患者皮瓣修复后皮瓣失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 软组织缺损 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 白蛋白 纤维蛋白原 皮瓣失活
下载PDF
五行音乐联合正念减压疗法对急腹症急性应激性障碍100例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金亚军 王明君 +1 位作者 张青松 郑景珍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2429-2433,共5页
目的探讨五行音乐联合正念减压法对急腹症急性应激性障碍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唐山市第三医院普外科急腹症急性应激性障碍病人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 目的探讨五行音乐联合正念减压法对急腹症急性应激性障碍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唐山市第三医院普外科急腹症急性应激性障碍病人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五行音乐联合正念减压训练法。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评分、自尊水平、正念水平、焦虑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和干预前、干预1周、干预结束时的疼痛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SASRQ评分以及焦虑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试验组[(29.13±13.62)分、(6.52±3.17)分]低于对照组[(47.83±17.04)分、(8.33±3.11)分](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自尊水平、正念水平及各维度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试验组[(31.62±2.33)分、(68.67±9.66)分]高于对照组[(28.55±2.11)分、(58.26±10.24)分](P<0.05);两组病人干预1周、干预结束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结束时VAS评分低于干预1周(P<0.05),且VAS评分试验组干预1周(5.17±1.11)分、干预结束(4.12±1.22)分均低于对照组[(6.17±2.04)分、(4.78±1.26)分](均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花费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行音乐联合正念减压疗法对急腹症急性应激性障碍病人干预效果显著,能促进病人术后康复,是值得临床推广的干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腹症 应激 生理学 创伤和应激相关障碍 焦虑 正念 五行音乐 干预效果
下载PDF
Abdominal Trauma Management: About 62 Cases at the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of Hôpital SominéDOLO de Mopti, Mali
5
作者 Djibril Traoré Bréhima Traoré +12 位作者 Fodé Mory Keita Dramane Cissé Modibo Coulibaly Mory Koné Abdoul Karim Djimdé Kiffery Ibrahim Korotimi Mallé Abdoulaye Traoré Oumar Guindo Mathias Diassana Pierre M. Coulibaly Bakary T. Dembélé Pierre A. Togo 《Surgical Science》 2021年第6期204-210,共7页
We undertook a prospective and descrip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on abdominal trauma from February 1, 2016 to August 31, 2017.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identify the typology and management of abdominal trauma cases i... We undertook a prospective and descrip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on abdominal trauma from February 1, 2016 to August 31, 2017.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identify the typology and management of abdominal trauma cases in our surgery department. Overall, abdominal trauma represented 3.54% (62/1751) of all surgerie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Among the 62 cases, men accounted for 59 and women for 3. The sex ratio was 19.67. The mean age was 24 ± 15 years. Road accidents were the most represented with 43.5% of cases. The couple of signs, hypovolemic shock and abdominal pain and decrease on blood pressure were the prominent clinical symptoms with 100.0%, and 50.0% of cases, respectively. Abdominal ultrasound and abdominal x-ray without contrast were performed in 67.0% and 18.0% of cases, respectively. Abdominal trauma was divided into two entities: contusion 68% and wounds 32%. Medical treatment was sufficient in 23.00% of cases. Laparotomy as a surgical approach was performed in 77.0% of cases. Local hemostasis plus drainage (27.08%), splenectomy (25.00%), suture (14.58%), hemostasis by tamponade (8.33%) and colostomy (2.08%) were undertaken as surgical procedures when it came to deal with contusions. Debridement of wounds plus suture and hemostasis by tamponade was performed in 18.73% and 4.16 cases, respectively. The most observed lesions were those of the spleen with 27.42% and those of the small bowel with 24.19%. The postoperative follow-up was straightforward in 83.33% of cases. The overall mortality was 4.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uma-abdomen-Emergency-Hôpital Sominé DOLO de Mopti
下载PDF
急诊胸腹部创伤中DR与螺旋CT诊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从学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10期1803-1805,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胸腹部创伤中数字化X射线摄影术(DR)与螺旋CT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医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诊治的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中选取90例作研究对象,分别实行DR、螺旋CT检测,就DR、螺旋CT对急诊胸腹部创伤的诊断准确率进... 目的:探讨急诊胸腹部创伤中数字化X射线摄影术(DR)与螺旋CT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医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诊治的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中选取90例作研究对象,分别实行DR、螺旋CT检测,就DR、螺旋CT对急诊胸腹部创伤的诊断准确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评估急诊胸腹部创伤的螺旋CT典型图像。结果:(1)螺旋CT对急诊胸腹部创伤的诊断准确率是93.33%,高于DR的62.22%(χ^(2)=25.200,P=0.000);(2)本组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的螺旋CT影像图比较清晰,关于23例肋骨骨折、17例脾脏损伤、22例肾脏损伤、22例肝脏损伤的影像图清晰可辨。结论:急诊胸腹部创伤中螺旋CT的诊断准确性较高,且图像清晰、容易辨认,适宜用于急诊胸腹部创临床诊断中,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胸腹部创伤 螺旋CT DR 影像图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平扫对急性少见腹部创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军 赵建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1162-1165,共4页
目的:进一步认识16层螺旋CT平扫对急性腹部创伤少见脏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990例急性腹部创伤患者,在未口服造影剂情况下行16层螺旋CT平扫,分析其CT图像,发现肾上腺、胰腺、空腔脏器和系膜血管等少见损伤,所有病例均经剖腹术或CT随访... 目的:进一步认识16层螺旋CT平扫对急性腹部创伤少见脏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990例急性腹部创伤患者,在未口服造影剂情况下行16层螺旋CT平扫,分析其CT图像,发现肾上腺、胰腺、空腔脏器和系膜血管等少见损伤,所有病例均经剖腹术或CT随访,把CT初诊结果与手术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观察CT平扫诊断腹部创伤少见脏器损伤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990例腹部创伤患者中,初诊肾上腺损伤12例,胰腺损伤17例,空腔脏器或系膜损伤26例。与手术及随访结果比较,发现肾上腺的假阳性0例,假阴性0例,诊断敏感性为100%,胰腺损伤的假阳性2例,假阴性3例,诊断敏感性为83.3%;空腔脏器损伤的假阳性7例,假阴性6例,诊断敏感性为76%。结论:多层螺旋CT对急性腹部创伤少见脏器损伤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对肾上腺损伤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对空腔脏器及系膜血管损伤诊断的敏感性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创伤 螺旋CT 平扫
下载PDF
洗涤回收式自体输血对腹部创伤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朱文献 王毅鑫 +3 位作者 苏文利 金戈 陆景伟 张慧妍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2年第10期800-804,共5页
目的:探讨洗涤回收式自体输血对腹部创伤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2006年6月—2011年5月收治需手术治疗并输血的腹部创伤患者共386名。应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193例。研究组采用洗涤回收式自体输血,对照组用同种异体输血。... 目的:探讨洗涤回收式自体输血对腹部创伤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2006年6月—2011年5月收治需手术治疗并输血的腹部创伤患者共386名。应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193例。研究组采用洗涤回收式自体输血,对照组用同种异体输血。记录腹部创伤患者急救期的回收血量、洗涤血量和回输血量,分别监测其输血前、输血后1 h及输血后24 h生命体征和凝血功能指标的动态变化;输血前、输血后24 h及输血后5 d T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研究组193例患者腹腔内积血和术中出血全部回收和回输成功,患者术中平均回收血量(2 196±620)mL,平均洗涤红细胞悬液量(5 172±615)mL,回收率为89.3%。对照组193例患者输血量400-2 200 mL,平均(910+276)mL。2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生命体征平稳,研究组和对照组各项监护指标值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CD8+、CD4+/CD8+显著减少,研究组CD8+、CD4+/CD8+也有所减少,但减少幅度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IL-6、IL-8均升高,但研究组与术前比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IL-6、IL-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洗涤回收式自体输血对腹部创伤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输血 免疫功能 创伤 腹部
下载PDF
腹部开放性创伤患者手术后医院感染病原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李璐宏 王勇 +2 位作者 曹红军 刘春 肖川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2期80-84,共5页
目的:探讨腹部开放性创伤患者手术后医院感染病原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00例腹部开放性创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情... 目的:探讨腹部开放性创伤患者手术后医院感染病原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00例腹部开放性创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情况,并对相关的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为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500,P<0.05)。腹部开放性创伤术伤口感染菌株以表皮葡萄球菌较多,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等。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Ⅲ类伤口类型、重度伤、住院时间>21 d和年龄>60岁均为腹部开放性创伤术后伤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2.957,OR=1.051,OR=2.781,OR=3.463;P<0.05)。结论:腹部开放性创伤术后伤口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对腹部开放性创伤患者进行全面治疗,可以降低术后伤口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开放性创伤 伤口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免气腹腹腔镜在急腹症和腹部外伤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姚健 郑捍东 赖俊谕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7-509,513,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免气腹腹腔镜诊断和治疗外科急腹症及腹部外伤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7年11月~2010年4月因急腹症和腹部损伤需手术治疗且生命体征较平稳、无明显腹腔内大出血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二氧化碳(CO2)气腹组(n=33)(对照组)... 目的探讨应用免气腹腹腔镜诊断和治疗外科急腹症及腹部外伤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7年11月~2010年4月因急腹症和腹部损伤需手术治疗且生命体征较平稳、无明显腹腔内大出血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二氧化碳(CO2)气腹组(n=33)(对照组)和免气腹组(n=45)(实验组)。结果两组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各有中转开腹1例,术中、术后生命体征均正常,术中常规安放血浆引流管,术后24~48h内拔除,5~7d痊愈出院。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45例免气腹组患者中有19例在不明病因的情况下由腹腔镜确诊,确诊率为100%,其中18例在免气腹腹腔镜下治疗,1例中转开腹;26例在明确病因下用免气腹腹腔镜治疗。结论免气腹腹腔镜技术在外科急腹症诊断及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既可明确诊断,又能同时进行治疗,操作较气腹腹腔镜简单,无气腹腹腔镜并发症,损伤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气腹腹腔镜 急腹症 腹部损伤
下载PDF
螺旋CT胸腹联合扫描在急性创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贺成 廖治河 强金伟 《中国临床医学》 2003年第4期491-492,共2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胸腹联合扫描在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86例急性外伤病人进行螺旋CT胸腹联合扫描并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2 86例中发现胸或腹部创伤 175例 (检出率为 6 1.2 % ) ,其中胸部损伤 14 5例 ,腹部损伤 78例 ,胸... 目的 :探讨螺旋CT胸腹联合扫描在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86例急性外伤病人进行螺旋CT胸腹联合扫描并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2 86例中发现胸或腹部创伤 175例 (检出率为 6 1.2 % ) ,其中胸部损伤 14 5例 ,腹部损伤 78例 ,胸部和腹部均有损伤者 4 8例。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胸腹联合扫描 急性创伤 影像学诊断
下载PDF
外伤性急腹症应用腹腔镜治疗21例体会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华 杨培 +3 位作者 匡铭 胡朝辉 邓澜 黎前德 《四川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170-171,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外伤性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外伤性急腹症的患者进行腹腔镜探查和治疗。其中肝破裂修补4例,脾破裂修补2例,脾切除3例,胃穿孔修补2例,肠穿孔修补2例,小肠部分切除1例,横结肠系膜血管结扎止血1例,横结肠修补1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外伤性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外伤性急腹症的患者进行腹腔镜探查和治疗。其中肝破裂修补4例,脾破裂修补2例,脾切除3例,胃穿孔修补2例,肠穿孔修补2例,小肠部分切除1例,横结肠系膜血管结扎止血1例,横结肠修补1例,单纯探查引流2例,中转开腹手术3例。结果21例全部治愈,并发症5例(穿刺孔感染2例,腹腔积液3例)。手术时间为30-250min,住院时间7-28d。结论外伤性急腹症应用腹腔镜探查及手术具有明显优越性,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并根据病情及操作者的能力及时决定是否中转开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 急腹症 腹腔镜
下载PDF
腹腔镜在急腹症和腹部外伤诊治中的体会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剑 徐大华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4年第6期479-481,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诊断和治疗外科急腹症及腹部外伤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在58例外科急腹症和腹部外伤应用中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中有27例在不明确病因的情况下由腹腔镜得到确诊,确诊率为100%,其中24例在腹腔镜下治疗,3例中...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诊断和治疗外科急腹症及腹部外伤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在58例外科急腹症和腹部外伤应用中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中有27例在不明确病因的情况下由腹腔镜得到确诊,确诊率为100%,其中24例在腹腔镜下治疗,3例中转开腹;31例病例在已明确病因下用腹腔镜治疗,内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后出现腹腔脓肿。31例中有3例死亡,其中1例胃穿孔因延误了手术时机而死于感染性休克,2例死于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症,其余均痊愈出院,治疗成功率为90.3%。结论:腹腔镜技术在外科急腹症诊断及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既可明确诊断,又能同时进行治疗,且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急腹症 腹部外伤
下载PDF
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腹外伤59例体会 被引量:10
14
作者 田浩 黄宗海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64-265,共2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DCS)在治疗严重腹外伤的临床价值并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1~2009-12采用DCS救治59例严重腹外伤患者的情况。结果:全组治愈47例(79.66%),死亡12例(20.34%),死亡原因均与手术无关。结论:对于严重腹外...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DCS)在治疗严重腹外伤的临床价值并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1~2009-12采用DCS救治59例严重腹外伤患者的情况。结果:全组治愈47例(79.66%),死亡12例(20.34%),死亡原因均与手术无关。结论:对于严重腹外伤患者积极采用DCS,是安全有效的,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性手术 创伤 腹部
下载PDF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红亮 冯聪 +3 位作者 王静 郭程娱 王俊康 黎檀实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1262-1264,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的增多,交通伤等多种复杂致伤因素导致的创伤病例越来越多。近年来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用于创伤治疗,提高了严重多发伤患者抢救的成功率。本文主要介绍损伤控制性手术的发展历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的增多,交通伤等多种复杂致伤因素导致的创伤病例越来越多。近年来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用于创伤治疗,提高了严重多发伤患者抢救的成功率。本文主要介绍损伤控制性手术的发展历程,阐述其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性手术 创伤 开放腹腔 外科复苏 外科感染
下载PDF
严重胸腹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械通气治疗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国寿 白祥军 《创伤外科杂志》 2007年第5期388-390,共3页
目的总结和探讨严重胸腹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机械通气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90例严重胸腹伤并发ARDS的诊治经过。根据机械通气策略和方法的不同将本组病例分成两组:传统机械通气组38例,肺保护性通气组52例。比较两组通气... 目的总结和探讨严重胸腹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机械通气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90例严重胸腹伤并发ARDS的诊治经过。根据机械通气策略和方法的不同将本组病例分成两组:传统机械通气组38例,肺保护性通气组52例。比较两组通气时间、氧合状况、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ALI)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传统机械通气组通气时间平均(7.56±2.49)天,氧合指数为276.58±24.20,VALI发生率44.74%,病死率34.21%;肺保护性通气组通气时间平均(5.47±2.81)天,氧合指数为362.38±27.66,VALI发生率19.23%,病死率13.46%。与传统机械通气相比,肺保护性通气治疗能缩短通气时间,改善氧合状况,降低VALI发生率及病死率。结论对严重胸腹伤并发ARDS患者,肺保护性通气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机械通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伤 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下载PDF
组合评分在急诊创伤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7
作者 金霞 胡三莲 张妮娜 《上海护理》 2011年第3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组合评分在急诊创伤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 2010年1—6月,对1 328例急诊创伤患者采用CRAMS评分和NISS评分,与2009年1—6月采用RTS评分的1 126例患者进行对比,包括伤情判断的正确率,平均急诊抢救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结果 CRAM... 目的探讨组合评分在急诊创伤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 2010年1—6月,对1 328例急诊创伤患者采用CRAMS评分和NISS评分,与2009年1—6月采用RTS评分的1 126例患者进行对比,包括伤情判断的正确率,平均急诊抢救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结果 CRAMS联合NISS评分对重症创伤患者的伤情判断正确率为46.15%,创伤患者急诊抢救时间平均(144.9±88.1)min,抢救成功率97.74%,与RT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AMS联合NISS评分不仅可作为急诊创伤患者的分拣及护理分级的首选评分,同时也对创伤护理和评估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创伤 CRAMS评分 NISS评分 RTS评分
下载PDF
利多卡因腹腔内麻醉止痛对家兔早期腹部创伤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彦顺 杨蕾 +3 位作者 周红兵 李丙所 党军强 窦科峰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53-355,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早期腹腔内注射利多卡因止痛对腹部创伤急性腹膜炎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家兔,随机分为单纯创伤组和利多卡因处理组,手术制作由锐器伤引起的胆囊破裂和肠内容物流入腹腔而形成的较为严重的腹膜炎和开放性腹部...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早期腹腔内注射利多卡因止痛对腹部创伤急性腹膜炎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家兔,随机分为单纯创伤组和利多卡因处理组,手术制作由锐器伤引起的胆囊破裂和肠内容物流入腹腔而形成的较为严重的腹膜炎和开放性腹部损伤模型。单纯创伤组腹腔内注射无菌生理盐水,利多卡因处理组腹腔内注射利多卡因,测定2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介质的浓度。结果创伤后2组实验兔血液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TNF-α均有升高,同一时间点利多卡因处理组各观察指标平均值均小于单纯创伤组,其中术后5 h中性粒细胞百分比、1 h、3 h、5 h TNF-α浓度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利多卡因处理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TNF-α浓度随时间呈下降趋势。结论早期腹腔内注射利多卡因止痛能够减轻炎症反应程度,改善患者全身状态,有利于促进炎症的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急性 腹部 止痛 炎症反应 利多卡因
下载PDF
急诊外科腹部创伤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及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叶卓敏 吴绍飞 《浙江创伤外科》 2015年第6期1076-1078,共3页
目的探究急诊外科腹部创伤手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等临床状况,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院内进行外科腹部创伤手术患者210例纳入本次研究,采用病例对照法,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术后切口感染)和对照组(术后切口... 目的探究急诊外科腹部创伤手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等临床状况,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院内进行外科腹部创伤手术患者210例纳入本次研究,采用病例对照法,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术后切口感染)和对照组(术后切口未感染)。纳入指标包括研究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抗菌药物使用、手术时间等,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年龄、创伤类型及术前抗生素使用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多因素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急诊外科腹部创伤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切口类型、创伤类型以及年龄等。结论在进行急诊外科腹部创伤手术时,应进行术前患者机体状况评估,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术后感染危险因素,手术前后进行消毒、清理,同时需要抗菌药物,降低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手术后恢复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腹部创伤 手术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36例严重胸腹部多发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康黎军 崔华中 +3 位作者 韩溟 黄铿 蔡新琦 蔡桂嘉 《现代医院》 2004年第7期23-25,共3页
目的 提高严重胸腹部多发伤的诊断和救治水平。方法 对 36例严重胸腹部多发伤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临床体检和诊断性胸腹腔穿刺以及B超、X线、CT检查术前诊断率达 91 4 %。保守治疗 17例 ,其中胸腔闭式引流 16例 ,胸腔穿刺 1例... 目的 提高严重胸腹部多发伤的诊断和救治水平。方法 对 36例严重胸腹部多发伤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临床体检和诊断性胸腹腔穿刺以及B超、X线、CT检查术前诊断率达 91 4 %。保守治疗 17例 ,其中胸腔闭式引流 16例 ,胸腔穿刺 1例。手术治疗 19例 ,其中闭合伤开胸探查 2例 ,闭合伤开腹探查 5例 ;开放伤开胸探查 2例 ,开放伤开腹探查 10例。治愈 31例 ,生存率 86 1% ,死亡 (包括病情加重自动出院在院外死亡 ) 5例 ,病死率 13 9%。结论 严重胸腹部多发伤应强调急救处理 ;体格检查、胸腹腔穿刺、B超、X线及CT对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争取时间及早手术、重视术后处理、防治并发症是提高救治水平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部多发性创伤 急救处理 X线检查 CT检查 B超检查 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穿刺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