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甲基富勒烯衍生物[6,6]-苯基-C_(61)丁酸甲酯的密度泛函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材荣 陈宏善 +2 位作者 陈玉红 魏智强 蒲忠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53-1358,共6页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亚甲基富勒烯衍生物[6,6]-苯基-C61丁酸甲酯(PCBM)的几种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几何结构、电子结构、电荷布居与成键,以及IR、Raman和电子吸收光谱.自然键轨道方法的结果表明,大约有0.11个电子通...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亚甲基富勒烯衍生物[6,6]-苯基-C61丁酸甲酯(PCBM)的几种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几何结构、电子结构、电荷布居与成键,以及IR、Raman和电子吸收光谱.自然键轨道方法的结果表明,大约有0.11个电子通过成键由分子的一部分苯基和丁酸甲酯基团(电子给体)转移到富勒烯笼(电子受体).最强的IR和Raman谱峰来自于不同的振动模式,分别位于1773和1492cm-1处.计算的各向同性极化率、极化率各向异性不变量以及超极化率分别是577.7、96.9、-22.8a.u..基于含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并分析了PCBM的电子吸收谱,在349nm处的吸收峰与实验结果符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富勒烯衍生物 结构与胜质 密度泛函理论 吸收光谱
下载PDF
中国岫岩玉的致色机理及色度学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永亚 干福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305-2310,共6页
通过岫岩玉的成分、过渡金属离子的价态及配位状态来研究岫岩玉的致色机理。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结果显示样品中除了铁和锰,几乎没有其他过渡金属元素。电子顺磁共振谱(EPR)则揭示了位于八面体晶格上的Mn2+和位于四面... 通过岫岩玉的成分、过渡金属离子的价态及配位状态来研究岫岩玉的致色机理。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结果显示样品中除了铁和锰,几乎没有其他过渡金属元素。电子顺磁共振谱(EPR)则揭示了位于八面体晶格上的Mn2+和位于四面体和八面体晶格上的Fe3+,而吸收光谱(OAS)则证实了Fe2+和Fe3+的共同存在。分析结果表明Fe2+对岫玉的绿色起主要作用而岫玉的黄色则是由Fe2+和Fe3+的共同作用决定的。此外通过漫反射光谱(DRS)计算出岫玉的色度坐标,对比发现人眼感觉颜色类似的样品其实色度坐标有很大差异。因此可以通过色度坐标来定量区分岫玉颜色的差异,这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岫岩玉 色度坐标 致色机理 顺磁共振 吸收光谱
下载PDF
荧光素衍生物水杨醛荧光素腙的合成及对铜(Ⅱ)离子的检测 被引量:4
3
作者 武鑫 马骏 +2 位作者 南明 双少敏 董川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7-363,共7页
以荧光素酰肼与5-溴水杨醛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荧光素衍生物5-溴水杨醛荧光素腙(BSFH),采用红外、核磁、质谱、元素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吸收光谱考察了在水溶液中BSFH对常见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响应,发现BSFH在可见光区几... 以荧光素酰肼与5-溴水杨醛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荧光素衍生物5-溴水杨醛荧光素腙(BSFH),采用红外、核磁、质谱、元素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吸收光谱考察了在水溶液中BSFH对常见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响应,发现BSFH在可见光区几乎无吸收,当加入常见金属离子时,吸收光谱上除了Cu2+之外的其它金属离子在496 nm处出现非常弱的吸收,而当Cu2+存在时,可以裸眼看到溶液颜色迅速从无色变为黄色,吸收光谱上在496 nm处出现了相对很强的吸收峰,并且随着Cu2+浓度的增加溶液的吸收强度不断增强,说明在水溶液中BSFH对Cu2+有很好的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与Cu2+的化学计量比为1∶1,Cu2+浓度线性范围为0.30-10μmol/L,许多常见的金属离子不干扰Cu2+的测定,检测限为0.30μmol/L,说明在水溶液中BSFH对铜离子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据此,BSFH可以简单、快速、灵敏地在水溶液中识别和检测低浓度的铜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素衍生物 水杨醛荧光素腙 CU2+ 吸收光谱 检测
下载PDF
大功率LED对水生动植物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景发 杜明月 +4 位作者 温翠娇 白璐 国唯唯 郭建立 刘记祥 《照明工程学报》 2012年第3期47-51,共5页
为探究光照条件对水生动植物的影响,基于水生动植物是在全谱太阳光下进化、生长,选择性接收各种平衡光质的事实,进行了单色LED光源对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影响,以及紫外线对藻类栖息影响的实验。通过实验得到了LED水族照明灯具的设计参数。
关键词 大功率单色LED 水生动植物 选择性吸收光谱 全谱太阳光 水族照明
下载PDF
叔丁基对苯二酚及其氧化产物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军 毕艳兰 +1 位作者 孙尚德 丁一冉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3-140,共8页
采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及其氧化产物叔丁基对苯二醌(TQ)与牛血清蛋白(BSA)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TBHQ和TQ与BSA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并形成新的聚合体;TBHQ和TQ与BSA的荧光猝灭均属于静态猝灭机制。TBHQ... 采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及其氧化产物叔丁基对苯二醌(TQ)与牛血清蛋白(BSA)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TBHQ和TQ与BSA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并形成新的聚合体;TBHQ和TQ与BSA的荧光猝灭均属于静态猝灭机制。TBHQ和TQ与BSA之间的结合常数均大于10~4L/mol,表明它们之间形成的配合物结合较为牢固;TBHQ和TQ与BSA之间的结合位点数均为1;通过热力学参数方程计算得出:AH<0、AS>0和△G<0,表明它们之间结合的主要作用力是氢键和疏水作用力,此过程是自发进行的。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供能体(BSA)与受能体(TBHQ和TQ)之间的结合距离r分别为3.13和3.73 nm。研究结果表明,TBHQ和TQ与BSA的结合引起了BSA的构象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叔丁基对苯二酚 叔丁基对苯二醌 牛血清蛋白 紫外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下载PDF
水介质中N,N-二甲基-2-叠氮乙胺盐酸盐的合成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2
6
作者 孙甜甜 厉刚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52,共4页
N,N-二甲基-2-叠氮乙胺(DMAZ)是一种可替代肼类推进剂的新型低毒液体燃料。为了提高DMAZ的合成效率,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测定法研究了水介质中N,N-二甲基-2-氯乙胺盐酸盐与叠氮化钠反应合成N,N-二甲基-2-叠氮乙胺盐酸盐的动力学过程。结果... N,N-二甲基-2-叠氮乙胺(DMAZ)是一种可替代肼类推进剂的新型低毒液体燃料。为了提高DMAZ的合成效率,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测定法研究了水介质中N,N-二甲基-2-氯乙胺盐酸盐与叠氮化钠反应合成N,N-二甲基-2-叠氮乙胺盐酸盐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该反应为二级反应,337.15,347.15,357.15 K温度下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1.337×10-3,3.403×10-3,7.082×10-3L·mol-1·min-1,表观活化能Ea为83.5 kJ·mol-1,指前因子k0为1.19×1010L·mol-1·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 液体推进剂 N N-二甲基-2-叠氮乙胺(DMAZ) 水介质 紫外吸收光谱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Eu^(3+)对槲皮素与BSA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怀斌 张晓帆 李怀祥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12期46-50,共5页
运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光谱等研究了槲皮素(Quercetin,Que)与BSA的结合作用,并从Eu3+与Que的竞争作用、热力学参数的变化、配位化合物的生成三个方面分析了Que与BSA结合作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Que对BSA的荧光光谱具有猝... 运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光谱等研究了槲皮素(Quercetin,Que)与BSA的结合作用,并从Eu3+与Que的竞争作用、热力学参数的变化、配位化合物的生成三个方面分析了Que与BSA结合作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Que对BSA的荧光光谱具有猝灭作用,其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BSA发射峰显著蓝移;Eu3+的存在使得BSA发射峰蓝移程度降低,猝灭常数、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减小,但没有改变Que与BSA的作用机制;在较大浓度Eu3+存在下,Que与BSA作用的相关系数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牛血清白蛋白 Eu3+ 荧光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 红外光谱
下载PDF
零式株型与长果枝型海岛棉叶片光合色素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明 范君华 《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 1995年第1期9-16,共8页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零式株型和长果枝型海岛棉两种株型9个品种的叶片光合色素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零式株型海岛棉叶片的叶绿素a、b、(a+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色素总量以及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之比分别高于长果枝型海岛棉10....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零式株型和长果枝型海岛棉两种株型9个品种的叶片光合色素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零式株型海岛棉叶片的叶绿素a、b、(a+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色素总量以及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之比分别高于长果枝型海岛棉10.8%、150%、12.2%、4.8%、10.1%、7.5%,零式株型海岛棉叶片的叶绿素a/b值和叶绿素与蛋白质结合度分别低于长果枝型海岛棉3.6%、13.9%;零式株型海岛棉叶片的未知色素、紫黄质、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的层析迁移速率分别高于长果枝型海岛棉41.2%、20.5%、18.7%、17.3%、3.9%、o.2%;与长果枝型海岛棉相比,零式株型海岛棉的光合色素具有较高的可见光吸苏光谱和较低的紫外光吸收光谱。因而,零式株型海岛棉光能利用率高,光合速率高,能够积累较多的光合产物,有利于早熟丰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棉 光合色素 叶绿素 蛋白质结合度
下载PDF
Study of blood sugar concentration based on serum UV absorption spectra*
9
作者 ZHU Wei-hua ZHAO Zhi-min +2 位作者 GUO Xin WANG Le-xin CHEN Hui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08年第1期62-66,共5页
UV absorption spectrum and neural network theory was used for the analysis of blood sugar concentratio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absorption spectrum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in the wave band of ... UV absorption spectrum and neural network theory was used for the analysis of blood sugar concentratio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absorption spectrum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in the wave band of 200-300 nm: (1) The absorption spectrum is of complex shape, there is more absorption peak in UV-band, it shows that there is a complex absorption phenomenon in blood group macromolecules; (2) The curve shapes of absorption spectra are similar to different samples ,the reason is that the spectrum is synthesis of some group macromolecules absorption spectrum; (3) There is a degree of displacement of absorption peak to different samples; (4)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absorbance and blood sugar concentration at 278 nm, but random. Based on the wave band of 280 nm to 300 nm, a neural network model was built to determine the blood sugar concen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od sugar concentration UV absorptionspectrum Neural Network (NN) SERUM
下载PDF
1,4-萘醌的太赫兹,远红外及低频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广锋 王卫宁 《光散射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0-195,共6页
本文对1,4-萘醌进行了太赫兹时域光谱,远红外吸收光谱及低频拉曼散射谱的测试研究。1,4-萘醌的太赫兹吸收光谱与远红外谱仪测得的光谱取得了在1.75 THz(58.3 cm-1)/1.63 THz(54.3 cm-1)等处吸收峰位基本相同、两者相互佐证和补充的结果... 本文对1,4-萘醌进行了太赫兹时域光谱,远红外吸收光谱及低频拉曼散射谱的测试研究。1,4-萘醌的太赫兹吸收光谱与远红外谱仪测得的光谱取得了在1.75 THz(58.3 cm-1)/1.63 THz(54.3 cm-1)等处吸收峰位基本相同、两者相互佐证和补充的结果。将太赫兹和远红外吸收谱与低频拉曼散射谱进行比较,表明两种选择机制不同的光谱在1.04,1.72和4.59 THz等处的峰位基本重合,结合群论的不可约表示理论分析,表明该样品在低频波段具有拉曼活性和红外活性的振动属性(A1、B1或B2)。采用Gaussi-an03软件的密度泛函理论B3LYP函数和6-311基组模拟单分子红外与拉曼光谱,结合实验分析,对部分分子基团或原子振转模式给与了指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时域光谱 远红外吸收谱 拉曼散射谱 正则振动模式
下载PDF
盐酸川芎嗪的光谱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丽平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5期38-39,43,共3页
研究了盐酸川芎嗪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在pH〈5时,盐酸川芎嗪水溶液的荧光强度随pH的升高而增大;在pH 5~12范围内,荧光强度达到最大且基本稳定,在377 nm处形成一等荧光点.从盐酸川芎嗪的紫外吸收光谱看,随pH的升高吸光度逐渐降低且最... 研究了盐酸川芎嗪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在pH〈5时,盐酸川芎嗪水溶液的荧光强度随pH的升高而增大;在pH 5~12范围内,荧光强度达到最大且基本稳定,在377 nm处形成一等荧光点.从盐酸川芎嗪的紫外吸收光谱看,随pH的升高吸光度逐渐降低且最大吸收波长发生蓝移,从301 nm蓝移至294 nm,在287 nm处形成一等色点,表明盐酸川芎嗪随pH的变化发生了型体的转化,即发生了质子离解,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法测得其解离常数分别为pKa=3.71和pKa=3.70,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川芎嗪 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电离常数
下载PDF
中药八角茴香水浸液的荧光光谱 被引量:4
12
作者 史训立 张琳 李路华 《光谱实验室》 CAS 2013年第3期1300-1304,共5页
为深入研究中药八角茴香的荧光成分,测试了八角茴香沸水浸取液的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发现水浸液中主要存在两种荧光组分,一种组分的荧光激发波长为228nm和275nm,发射波长为304nm,另一种组分的荧光激发波长为260nm,发射波长为348nm... 为深入研究中药八角茴香的荧光成分,测试了八角茴香沸水浸取液的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发现水浸液中主要存在两种荧光组分,一种组分的荧光激发波长为228nm和275nm,发射波长为304nm,另一种组分的荧光激发波长为260nm,发射波长为348nm。两种组分的荧光发射峰相距44nm,可以不经分离而分别测量。当溶液pH升高时,两种组分的荧光强度都随之改变,表明发生了质子离解。两种组分的荧光强度与浓度之间都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可对两种组分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茴香 三维荧光光谱 紫外光谱
原文传递
刚玉晶体中铁钛离子的吸收作用及山东蓝宝石的改色途径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萍 李国昌 《山东建材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9-13,共5页
阐述了刚玉晶体中铁钛离子的吸收作用和山东蓝宝石颜色深、透明度低的主要原因,探讨了对其改色的途径。
关键词 刚玉晶体 铁离子 钛离子 蓝宝石 吸收光谱
原文传递
利用K-K关系计算量子点玻璃的介电函数
14
作者 陈钢 徐军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94-898,共5页
为了得到PbSe量子点(QD)玻璃的光学常数,为实验制备QD材料提供定性和定量参考,本文利用实验中测量的吸收光谱,结合米氏散射理论和克拉默斯-克勒尼希(K-K)关系,通过多次迭代运算,从吸收光谱中分离出相应的介电函数的实部和虚部,最终获得... 为了得到PbSe量子点(QD)玻璃的光学常数,为实验制备QD材料提供定性和定量参考,本文利用实验中测量的吸收光谱,结合米氏散射理论和克拉默斯-克勒尼希(K-K)关系,通过多次迭代运算,从吸收光谱中分离出相应的介电函数的实部和虚部,最终获得材料的光学常数。为了使矩阵迭代运算能够快速收敛,设计了一种快速、不产生奇异矩阵的简便方法。计算得给出的PbSe QD玻璃的介电函数与实验测量得到的胶体QD介电函数分布非常相似,表明本文方法能够用于快速测定QD玻璃的介电函数。本文方法可以推广到其他液体、固体和气体材料光学常数的测量中,为纳米材料制备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QD)玻璃 克拉默斯-克勒尼希(K-K)关系 介电函数 吸收光谱
原文传递
Impact of the CoFe microstructure etched surface oxidation on Co spin and orbital moment
15
作者 GUO YuXian ZHANG ZiJun +2 位作者 WANG Jie FU ShaoJun XU PengShou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3年第3期588-592,共5页
Patterned ferromagnetic thin film shows promising applications in ultra-high density magnetic storage,magnetoresistive transducer,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and many other devices.Since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dev... Patterned ferromagnetic thin film shows promising applications in ultra-high density magnetic storage,magnetoresistive transducer,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and many other devices.Since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devices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etched patterns,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freshly etched surface oxidation on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patterned microstructures.In the current work,were carried out an X-ray Magnetic Circular Dichroism(XMCD) study on a 50 nm Co 0.9 Fe 0.1 continuous thin film and a related patterned Co 0.9 Fe 0.1 grating structure etched with a 2 μm period.Based on the sum rules,the spin and orbital moments were calculated for these two samples,respectively.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pin and orbital moments of grating structure(1.34μ B and 0.24μ B,respectively) decreased 17.3% compar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continuous film(1.62μ B and 0.29μ B,respectively).We proposed that the moment decreasing of the patterned grating structure was mainly caused by the etched surface oxidation during the pattern manufacture process.The oxidation ratio of Co element in the patterned grating structure is 14.4% calculated from X-ray absorption spectroscopy(XAS) measurement.Considering the oxidation ratio,we amend the spin and orbital moment of Co and the amended result is basically in accordance with that of continuous film,demonstrating that the difference of the spin and orbital moments between the sub-micron grating unit and the continuous film is really caused by the oxid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grating structure X-ray Magnetic Circular Dichroism (XMCD) spin moment orbital moment absorptionspectrum fitt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