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对传统主体概念的颠覆
1
作者 柴玉芳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3年第2期63-70,347,共9页
自柏拉图的理念论伊始,人的现实性便属于超感性世界,"自我意识"由"我思"发展至绝对精神,人之本质意蕴亦始终被置放于超感性领域并与感性对立.马克思以"活动"的方式去规定"感性",在对象性的活... 自柏拉图的理念论伊始,人的现实性便属于超感性世界,"自我意识"由"我思"发展至绝对精神,人之本质意蕴亦始终被置放于超感性领域并与感性对立.马克思以"活动"的方式去规定"感性",在对象性的活动中克服主客的二元对立,在感性对象性的关系中领会和把握人之本质意蕴.感性世界是对象性活动的产物,现实的个人唯有在感性世界中才能实现自身的现实性与力量.随着思维与存在、超感性与感性等抽象对立在实践中的消解,现实的个人必将扬弃自身的抽象发展,在对现存世界的彻底革命中实现自身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的个人 感性活动 抽象对立 自由个性
下载PDF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普世价值”观念的批判与启示论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舒毅彪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18,共4页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推崇的民主、自由、抽象人性等思想观念进行了批判,并提出防止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战略思想,可以为新时期批判"普世价值",了解"普世价值"的本质,防止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渗透和颜色革命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毛泽东 民主 自由 抽象人性 “普世价值” 和平演变
下载PDF
“逍遥游”与道商的人生境界
3
作者 葛荣晋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0-40,285,共11页
本文站在时代精神的高度,从"游方之内"的相对自由、"游方之外"的绝对自由和追求"逍遥游"的"坐忘"之路三方面,在理论上全面深刻地揭示了庄子"逍遥游"的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的哲学意蕴... 本文站在时代精神的高度,从"游方之内"的相对自由、"游方之外"的绝对自由和追求"逍遥游"的"坐忘"之路三方面,在理论上全面深刻地揭示了庄子"逍遥游"的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的哲学意蕴,在实践上也阐释了它的现代价值。对于构建现代人的心灵境界和理想人格都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游” 相对自由 绝对自由 “坐忘”
下载PDF
从抽象道德到社会伦理——黑格尔与马克思对康德道德哲学的批判
4
作者 陈飞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66-71,共6页
康德道德哲学为现实生活提供了难以企及的道德理想,为道德哲学研究提供了作为范本的纯粹先验原理,但正因为如此,康德道德哲学陷入了黑格尔所批判的形式主义。黑格尔认为,治疗形式主义的方法就在于区分道德和伦理,并使道德向伦理过渡,赋... 康德道德哲学为现实生活提供了难以企及的道德理想,为道德哲学研究提供了作为范本的纯粹先验原理,但正因为如此,康德道德哲学陷入了黑格尔所批判的形式主义。黑格尔认为,治疗形式主义的方法就在于区分道德和伦理,并使道德向伦理过渡,赋予道德以社会、政治、经济内涵,从而使道德充满具体内容。黑格尔对康德的批判直接启发了马克思,马克思将道德问题置于政治经济学的结构关系这一广阔的背景中,道德哲学转变成了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社会伦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象道德 社会伦理 自由
下载PDF
也论抽象价值与具体价值
5
作者 罗贤娇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第5期45-47,65,共4页
从文化的意义上说,作为一种先进的价值理念的抽象价值,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作为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存在着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即抽象价值。但现实中的价值都是具体的,抽象价值要转化为具体价值,主要是通过具体价值主体(尤其是阶级)的利... 从文化的意义上说,作为一种先进的价值理念的抽象价值,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作为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存在着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即抽象价值。但现实中的价值都是具体的,抽象价值要转化为具体价值,主要是通过具体价值主体(尤其是阶级)的利益来决定,同时还要通过具体的制度模式来实现。而具体的制度模式又是由各个国家或民族的具体境遇决定的。不能把抽象价值狭隘化、经验化为现实中的具体价值,更不能狭隘化、经验化为一种"普世模式"。社会主义是在继承人类一切优秀文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对先进的价值理念是从不排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象价值 具体价值 民主自由 社会主义
下载PDF
抽象人格演进的文化解释与民法典的整合和分解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延川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24,共6页
近代抽象人格制度得以确立,实有赖于宗教、伦理、经济和哲学等各种因素的推动。抽象人格实现了近代民法典的整合,并使得民法典的价值定位在个人自由之上。现代市场机制使抽象人格的普遍性得以消解,人们逐渐被区分为强、弱两种类型。为... 近代抽象人格制度得以确立,实有赖于宗教、伦理、经济和哲学等各种因素的推动。抽象人格实现了近代民法典的整合,并使得民法典的价值定位在个人自由之上。现代市场机制使抽象人格的普遍性得以消解,人们逐渐被区分为强、弱两种类型。为了保护弱者,实现社会正义,作为抽象人格代表的民法典被分解的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象人格 民法典 近代民法 现代民法 个人自由 社会正义
下载PDF
论莱布尼茨的自由思想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育军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46,共6页
莱布尼茨将自由、选择和理性结合在一起来说明自由。首先,莱布尼茨将自由和选择联系在一起。他批判了决定论和抽象的自由,认为自由就是自由选择。第二,莱布尼茨将自由选择同理性结合在一起。他认为不管是神按照最好原则还是人按照最主... 莱布尼茨将自由、选择和理性结合在一起来说明自由。首先,莱布尼茨将自由和选择联系在一起。他批判了决定论和抽象的自由,认为自由就是自由选择。第二,莱布尼茨将自由选择同理性结合在一起。他认为不管是神按照最好原则还是人按照最主要理由或快乐原则进行选择,这种包含了道德目的性的自由选择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并且在他看来理性是人的本性,由此,莱布尼茨的自由理论事实上否证了黑格尔将自由看作是任意的自由的论断,他的自由触及到黑格尔的具体的自由层面。第三,他还在现实存在的层面上,从自由主体的角度出发指出人由于先天的不足而达不到建立在绝对理性基础上的自由,这种自由只有上帝才能拥有,但是人可以通过规范和练习趋向这种真正的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选择 理性 抽象的自由 任意的自由 具体的自由
下载PDF
所有权、契约和不法——黑格尔抽象法基本概念解读
8
作者 孟偲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9-22,共4页
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系统讨论了法的理念及其现实化的内容。而抽象法是法直接性的初步显现的阶段,在对抽象法的论述中,黑格尔分别阐述了所有权、契约以及不法三个环节的内容,这三个概念可以看作是黑格尔对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关系... 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系统讨论了法的理念及其现实化的内容。而抽象法是法直接性的初步显现的阶段,在对抽象法的论述中,黑格尔分别阐述了所有权、契约以及不法三个环节的内容,这三个概念可以看作是黑格尔对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关系及特殊意志与法本身关系的综述。自由由此而获得抽象性,进而凭借自由的抽象性,意志不断的实现自我否定,并获得规定性及定在的形式。黑格尔通过抽象法、道德以及伦理这三个定在形式逐渐实现真正的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所有权 契约 不法
下载PDF
自由在黑格尔法哲学中的演进——兼论黑格尔对自由主义自由的超越
9
作者 董伟伟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5年第2期84-89,共6页
黑格尔在他的法哲学中运用概念推演的方法考察了人类自由的实现过程,他是从独特的"关系"视角探讨自由的,认为只有在社会关系(契约、道德以及伦理)中自由才能实现,反过来说,真实的自由就体现在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在社会... 黑格尔在他的法哲学中运用概念推演的方法考察了人类自由的实现过程,他是从独特的"关系"视角探讨自由的,认为只有在社会关系(契约、道德以及伦理)中自由才能实现,反过来说,真实的自由就体现在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在社会关系中谈论自由,就必然涉及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而这正是克服传统自由主义的缺陷、重构以主体之间的相互承认为特征的自由理论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自由 抽象法 道德
下载PDF
街道:重塑自由空间的可能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宇星 《时代建筑》 2017年第6期12-17,共6页
街道可能是日常生活中最具有现实意义的自由空间,但街道正在被扭曲的资本力量所控制,成为了现代超级资本所构造的全球权力体系的一部分。人们需要重新将自由空间塑造为街道的核心价值,为此,文章提出未来街道的几种价值原型:集体街道、... 街道可能是日常生活中最具有现实意义的自由空间,但街道正在被扭曲的资本力量所控制,成为了现代超级资本所构造的全球权力体系的一部分。人们需要重新将自由空间塑造为街道的核心价值,为此,文章提出未来街道的几种价值原型:集体街道、落脚街道、"违章"街道、临时街道和原真街道。街道作为一个全面展示现代资本"自由生产"成就的巨大橱窗,已经为人们制造了最炫目多彩的奇观,但具体自由的生产(无穷无尽的物质生产、科技进步,民主权利等)并不一定会带给人们"全面自由"。我们应当从抽象自由的角度,将街道定义为抵抗"抽象权力"的主战场。也就是说:街道的真正价值,就是生产抽象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 自由空间 相互空间 空间生产 空间修复 具体自由 抽象自由
下载PDF
论“技术之思”的三条路径--兼议马克思技术批判的超越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付文军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17,共8页
技术作为与人息息相关的"事件"而备受关注。在对技术范畴的考察中,有三条值得关注的解释路线。一是以实证思维对技术的工具论阐释,它秉承了"工具主义"的传统、以"价值中性"为旗号、以"实证经验"... 技术作为与人息息相关的"事件"而备受关注。在对技术范畴的考察中,有三条值得关注的解释路线。一是以实证思维对技术的工具论阐释,它秉承了"工具主义"的传统、以"价值中性"为旗号、以"实证经验"为方法,最终落入到了"技术决定论"的窠臼之中。二是以思辨抽象原则深掘技术的原罪,它着重以"后果"为参照,抹除技术与周遭环境、主体状况等的关联并对其进行理论抽象和思辨考察,继而深掘技术的"原罪"属性和对技术展开"浪漫主义"的抽象诠释。这两种阐释模式都只是对技术范畴的单向度阐释。三是马克思所开创的技术批判论,他直面技术这一"十九世纪特征的伟大事实"本身,在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双重叙事中科学地揭示了技术的物质形态和社会形态,并确证了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的后果。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在人类社会的高度上阐发了技术的善用与自由王国的达至问题。作为一种深层的社会历史批判,马克思的技术批判论为现时代的正视、善用技术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范畴 实证思维 抽象思辨 唯物史观 自由王国
下载PDF
基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货币交换与人的存在形态的变革
12
作者 牛婷婷 刘昕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9期19-22,26,共5页
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野下,货币交换对人的存在形态的变革具有重要作用。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受自然经济的限制,货币交换处于依附地位,这对共同体的维系具有重要意义,但却使人毫无自由、平等、个性可言。伴随着资本原始积累的不... 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野下,货币交换对人的存在形态的变革具有重要作用。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受自然经济的限制,货币交换处于依附地位,这对共同体的维系具有重要意义,但却使人毫无自由、平等、个性可言。伴随着资本原始积累的不断进行,货币在促进人的依赖性关系分离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人成为"自由平等个性"的人。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及发展,货币或者作为资本的货币就作为一种绝对性的力量统摄着社会。人的自由、平等、个性仅仅限于形式,在实质上却是不自由、不平等以及抽象化。货币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充分有效地利用发挥货币交换与人的关系,能够促进人的自由平等个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交换 自由与不自由 平等与不平等 个性与抽象化
下载PDF
论我国教师伦理内涵的不合理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智斌 张瑞杰 《当代教师教育》 2013年第2期12-15,共4页
长期以来,人们常常为建构合理的教师伦理内涵而努力设置一定的规范,以有形的法律制度,或者无形的道德约束为形式,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监控,这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其目的。然而,近年来却发生了许多备受道德谴责的教师行为。这些问题行为的发... 长期以来,人们常常为建构合理的教师伦理内涵而努力设置一定的规范,以有形的法律制度,或者无形的道德约束为形式,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监控,这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其目的。然而,近年来却发生了许多备受道德谴责的教师行为。这些问题行为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伦理规范脱离了教师的个体需求:抽象性的伦理内涵没有关注到教师个体具体的实践性需要;强制性的伦理规范忽视了教师个体的教学伦理意识需要;强调利他性的伦理规范忽视了教师个体日常生活的需要。因此,建构以教师需要为中心的教师伦理内涵对于提高教师伦理水平,引导教师教学行为,遵守教师职业规范都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伦理 抽象性 具体性 强制性 自由性 利己性 利他性
原文传递
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目的”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宏政 刘沫含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51,235,共11页
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目的问题的思考为当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马克思批判了“抽象人性论”的天赋人权,重新在历史唯物主义平台上提出了世界历史目的,即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进而完成了对此前世界历史目的论的革命性变革... 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目的问题的思考为当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马克思批判了“抽象人性论”的天赋人权,重新在历史唯物主义平台上提出了世界历史目的,即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进而完成了对此前世界历史目的论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批判了康德的“大自然隐蔽计划”的自然法权的历史目的论,把康德抽象法权的“永久和平”和“民族联盟”变革为公有制生产方式的确立;马克思颠倒了黑格尔立足于“绝对精神”的世界历史目的论,把辩证法落实为人类发展的“三形态”。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目的包括三重意义:一是世界历史目的为历史进步观提供了客观依据;二是世界历史目的为社会历史客观规律提供了终极根据;三是世界历史目的为人类生命价值提供了最高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目的 马克思 自由和解放 抽象人性论
原文传递
黑格尔国家哲学的伦理阐释——从《精神现象学》到《法哲学》的文献梳理
15
作者 王曦 《私法》 2019年第2期306-351,共46页
在古典哲学的传统中,关于国家的学说,被称为伦理学,这并非人伦关系意义上的伦理学,而是哲学伦理学,也被称为纯粹伦理学。在此,我们尝试以古典哲学传统中的术语来检视黑格尔法哲学的伦理方面,也就是检视其国家哲学,这样做的理由在于,黑... 在古典哲学的传统中,关于国家的学说,被称为伦理学,这并非人伦关系意义上的伦理学,而是哲学伦理学,也被称为纯粹伦理学。在此,我们尝试以古典哲学传统中的术语来检视黑格尔法哲学的伦理方面,也就是检视其国家哲学,这样做的理由在于,黑格尔也以这样的术语建构其国家学说。由于概念、术语及其系统决定一个学科的清晰度与思维方式,因此思维方式与方法的问题是本研究的重要核心之一。在本研究关于国家概念的这部分中,在文献上,虽然也涉及其早期的一些著作,然而主要关涉《精神现象学》与《法哲学》,前者是黑格尔基本思维方式与方法,后者是其思维方式与方法在法哲学研究的具体呈现。而其思维方式与方法在学术渊源上则主要关涉康德与费希特,特别是关涉康德的道德律令,黑格尔以其不同于古典哲学的辩证法面对他们的伦理哲学(国家哲学),在批判继承其伦理哲学的必要因素的同时,发展出自己具有历史品性的法哲学与国家哲学之思想,亦即精神或绝对精神所决定的历史,也就是说,国家是绝对精神的自我展开。在此,以绝对精神作为国家基本概念的精神现象学,不仅是法哲学的基础理论,而且在法哲学中真正完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之建构,这不仅是黑格尔对作为其出发点的康德等思想的反思,而且也是德国古典哲学在方法论与思维质量上的进一步完善;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总体的哲学方法论,亦即其辩证法,将事物的辩证导入概念的辩证,将本体的辩证导入本体论的辩证,将历史辩证的方法融入他的整体的本体论、形上学的哲学探究方法中,这本质上也是其研究法哲学与国家哲学的方法,其伦理学与国家政治思想就是这一辩证历史概念的产物,就是这一辩证历史发展概念的产物。黑格尔的这一思想及其方法,极大地影响了其后包括马克思在内的法哲学与实证法思想的走向与发展,甚至纳粹法学思想的诞生与发展也一直引述黑格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哲学 伦理学 道德 意志自由 抽象法
原文传递
“抽象法”中的人格、财产权与自由——根据《法哲学原理》
16
作者 汪希 《伦理学术》 2020年第2期-,共13页
通过《法哲学原理》中"抽象法"篇,黑格尔揭示了由"人格""财产权"通往人的自由的必然性的学说,但黑格尔同时认为"抽象法"中的权利只是抽象的和有限的,"抽象法"中的意志还奠基于一种&q... 通过《法哲学原理》中"抽象法"篇,黑格尔揭示了由"人格""财产权"通往人的自由的必然性的学说,但黑格尔同时认为"抽象法"中的权利只是抽象的和有限的,"抽象法"中的意志还奠基于一种"任意的自由",它处在自由实现自身的第一个环节。"法"是把"人格""所有权""道德""家庭""国家"等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的,从拥有"人格"和"所有权"到成为伦理的"个人"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象法 人格 财产权 自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