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审伊里因科夫“观念东西”的辩证法及其激进向度
1
作者 梁潆心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2024年第1期330-348,共19页
欧美新辩证法学派以黑格尔的逻辑学方式阐释马克思的辩证法,这一方式颇为流行。实质上,将辩证法和叙述方法关联起来讨论的伊里因科夫要先于新辩证法学派,并且具有新辩证法所缺失的历史维度和主体维度。伊里因科夫的方式具体体现在:首先... 欧美新辩证法学派以黑格尔的逻辑学方式阐释马克思的辩证法,这一方式颇为流行。实质上,将辩证法和叙述方法关联起来讨论的伊里因科夫要先于新辩证法学派,并且具有新辩证法所缺失的历史维度和主体维度。伊里因科夫的方式具体体现在:首先,基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理念在对“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理解上,伊里因科夫独创性地提出了“观念东西”。其次,在将观念东西引入商品社会的分析中,从非物质性和具体劳动形式两个特性的展开,伊里因科夫指出了价值形式的观念性是观念东西的典型案例,但是这一分析并未厘清价值形式和观念东西的关系,价值形式只是观念东西的一种单向度理解。最后,观念东西作为思维的活动形式的理解蕴含着主体行动的革命力量,对伊里因科夫批判方法和革命思维的深挖体现其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霸权的反抗,但是这一反抗却在一定程度上架空了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象到具体 观念东西 价值形式 主体行动
下载PDF
AI“恐怖谷”蕴含的主体性困境及其重塑 被引量:9
2
作者 邢冬梅 赵艺涵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37,共8页
森政弘“恐怖谷”曲线揭示了人类对拟人机器的情绪变化。机器智能化发展下人类因主体性释放与“神我”崛起而产生喜悦感,因主体性被压制与“失我”放大而产生厌恶感。主体性一旦失控,“神我”幻想破灭,“失我”的“恐怖谷”由此突现,人... 森政弘“恐怖谷”曲线揭示了人类对拟人机器的情绪变化。机器智能化发展下人类因主体性释放与“神我”崛起而产生喜悦感,因主体性被压制与“失我”放大而产生厌恶感。主体性一旦失控,“神我”幻想破灭,“失我”的“恐怖谷”由此突现,人类对待人工智能的情绪发生极致反转。AI“恐怖谷”是生成主体性冲撞抽象主体性的结果,主体性在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中丢失了本体意义上的生成性,诱发了认知意义上的“恐惑谷”,人类的高度抽象能力将自己困囿于主体性失控的恐惧之中。而ChatGPT和人技共生共进的主体性重塑能够超越AI“恐怖谷”,促使“恐怖谷”上升拐点的降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恐怖谷” 抽象主体性 生成主体性 ChatGPT 人技共生共进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特质 被引量:4
3
作者 韩凤鸣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91-95,共5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内容或基质在一般的主体性提倡中仅仅是想象中的抽象物,这样的"主体性"在现实世界是不充分的,对普遍主体性的肯定及其对人性之质的回答都具有形而上学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现实"主...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内容或基质在一般的主体性提倡中仅仅是想象中的抽象物,这样的"主体性"在现实世界是不充分的,对普遍主体性的肯定及其对人性之质的回答都具有形而上学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现实"主体"既包括对理想人性的最大实现,更是指意识形态宣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后者应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绝对主体。"交互主体"的提倡不能否认不平等的主体间关系,特别是在政治主体突出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在多重身份的主体存在状态中,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的"他律"活动变成"自律"的自愿自觉活动,是主体性实现的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抽象主体 交互主体
下载PDF
颠覆与虚无:莎剧《麦克白》与《哈姆莱特》中的主观性困境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楠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4-163,共40页
本文通过对比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麦克白》与《哈姆莱特》两剧主人公的性格,从主观性的角度入手,尝试分析麦克白与哈姆莱特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缺陷如何造成其悲剧命运,并进一步揭示莎士比亚塑造这两个人物的现代性意义。麦克白... 本文通过对比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麦克白》与《哈姆莱特》两剧主人公的性格,从主观性的角度入手,尝试分析麦克白与哈姆莱特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缺陷如何造成其悲剧命运,并进一步揭示莎士比亚塑造这两个人物的现代性意义。麦克白受想象引发的欲望诱惑,犯下弑君罪行,在犯罪之后,又受同样源于想象的恐惧折磨,幻想掩盖罪行,确保安全,反而令自己的罪恶越发深重。麦克白用自己的行动不断颠覆现实,将自身放逐于自然秩序之外。哈姆莱特的困境在于,他用自己高度二元化的形而上学思维来把握世界,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起思维与存在、本质与表象、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并在双方的对立冲突中令自己陷入虚无,从而无法完成报仇的使命。莎士比亚塑造的这两个人物,正是后来现代社会中高度主观抽象的现代人的真实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悲剧 想象 虚无 主观抽象性
下载PDF
论《民法典(草案)》主体制度的双层结构与立法完善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保红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5-136,共12页
正在编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采用抽象主体与具体主体双层结构,具有进步意义,但该双层结构仍不完善,存在抽象主体不彻底、具体主体不系统以及总体上重抽象主体轻具体主体的问题。抽象主体与具体主体共同构成了当今民事主... 正在编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采用抽象主体与具体主体双层结构,具有进步意义,但该双层结构仍不完善,存在抽象主体不彻底、具体主体不系统以及总体上重抽象主体轻具体主体的问题。抽象主体与具体主体共同构成了当今民事主体的不同层次。抽象主体代表人类的平等理想,是实现私法自治的必要假设;具体主体代表人类的差异现实,是实现区别调整的必要设定。该法典应当在坚持抽象主体理想的同时着力关怀每一类具体主体。总则编的主体部分应当增加一章规定妇女、消费者、商主体等具体主体,还应创设涵盖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非自然人,以与自然人相对应。民事法律适用时,应当优先审查法律中是否有具体主体的规定,如无,则适用抽象主体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象主体 具体主体 自然人 法人
下载PDF
社会基本权理论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22
6
作者 徐振东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37,共16页
社会基本权承载着保障立宪主义下的市民宪法秩序的职责,在本质上是与自由要有同等功能的法规范。社会基本权的构成内容与范围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层面。社会基本权的目的在于要求国家积极担负起照顾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解决社会... 社会基本权承载着保障立宪主义下的市民宪法秩序的职责,在本质上是与自由要有同等功能的法规范。社会基本权的构成内容与范围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层面。社会基本权的目的在于要求国家积极担负起照顾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解决社会问题的职责来。但是,在社会基本权的具体实现时却不可避免地遭遇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障碍和困难。关于社会基本权规范效力的理论在各国宪法学界存在着广泛的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基本权 宪法 人权
下载PDF
“景”与“观”——审美主体视角下的城市景观特色“形态”偏好 被引量:2
7
作者 贺慧 余柏椿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5-108,共4页
通过从人类的自我保护意识、人类审美创造的需要、心理旋转理论等相关心理学角度分析,揭示了审美主体对抽象形态的城市景观和城市景观特色的偏好—在对城市景观,尤其是建筑类和园林小品类景观进行审美活动时,具有抽象简洁形态的景观较... 通过从人类的自我保护意识、人类审美创造的需要、心理旋转理论等相关心理学角度分析,揭示了审美主体对抽象形态的城市景观和城市景观特色的偏好—在对城市景观,尤其是建筑类和园林小品类景观进行审美活动时,具有抽象简洁形态的景观较易受到审美主体的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景观特色 抽象形态 偏好 审美主体
下载PDF
论姚名达的编目思想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春菊 《晋图学刊》 2003年第3期71-73,共3页
本文论述了姚名达关于编目的思想,主要论述了编目的八点宗旨、四种提要(叙录体、注释体、传录体和辑录体提要),主题标引的五原则等。
关键词 姚名达 编目思想 提要 主题标引 目录学
下载PDF
内隐学习研究40年 被引量:8
9
作者 朱磊 杨治良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04-809,共6页
内隐学习至今已有40年的研究历史。在这期间,内隐学习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本质特征都得到了深入和扩展。主要体现在:内隐学习的研究材料从同时性刺激走向序时性刺激;内隐学习的研究方法从主观阈限的测量逐渐扩展到客观阈限测量,又再... 内隐学习至今已有40年的研究历史。在这期间,内隐学习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本质特征都得到了深入和扩展。主要体现在:内隐学习的研究材料从同时性刺激走向序时性刺激;内隐学习的研究方法从主观阈限的测量逐渐扩展到客观阈限测量,又再回到主观阈限测量之上;内隐学习的本质特征从抽象到具体,再落脚于熟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性刺激 序列性刺激 主观阁限 客观阈限 抽象性
下载PDF
空间映射论与概念整合的认知过程 被引量:40
10
作者 王红孝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72,共7页
本文回顾了Fauconnier的空间映射论与概念整合,并对其中的有关内容进行了改进。本文强调空间映射与概念整合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相似概念提取的重要性,及隐喻和转喻形成后所提取概念缺省的必要性。同时我们认为,转喻不是简单的替代... 本文回顾了Fauconnier的空间映射论与概念整合,并对其中的有关内容进行了改进。本文强调空间映射与概念整合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相似概念提取的重要性,及隐喻和转喻形成后所提取概念缺省的必要性。同时我们认为,转喻不是简单的替代,也不是简单的概念之间的相互激活,而是遵循空间映射论,包含概念整合的认知过程。从认知语言学来看,隐喻和转喻的常规和非常规含意划分意义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映射 概念整合 主观能动性 概念提取 概念缺省
下载PDF
医学主题词的选取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弘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78-480,共3页
正确对科技论文的主题进行标引,是提高论文被引用的关键环节。为提高论文的标引质量,作者论述了医学科技论文主题词选取的一般原则和使用医学主题词表的方法,并对某些主题词的特殊表现形式加以介绍。
关键词 主题词 文摘编写 标引 信息储存 检索 医学
下载PDF
论20世纪西方绘画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徕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2-112,114,共2页
20世纪艺术现象琳琅满目,历史的规律性还令人无法捉摸。但是作为绘画,却有一种相对趋势,即具象--抽象--再抽象。本文试图对这 一趋势作出检索,通过与传统再现性绘画的比较,揭示了现代绘画不断走向抽象、获得了生命的历史线索,并对抽象... 20世纪艺术现象琳琅满目,历史的规律性还令人无法捉摸。但是作为绘画,却有一种相对趋势,即具象--抽象--再抽象。本文试图对这 一趋势作出检索,通过与传统再现性绘画的比较,揭示了现代绘画不断走向抽象、获得了生命的历史线索,并对抽象主义绘画的具体手段,作出形式 学和方法论的探索,指出色彩、构图、简化乃为现代绘画走向抽象的途径。为观照21世纪绘画艺术,提供了一面镜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象 抽象 内在创造 主观表现
下载PDF
硕士论文英文摘要中立场标记语研究——以学科教学(化学)专业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强 佟祉岳 《长春大学学报》 2020年第8期81-86,共6页
分析国内学科教学(化学)专业硕士论文英文摘要部分的立场表达标记语的使用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提高英文学术写作能力,建构作者立场和构筑学术身份。选取20篇硕士论文作为语料来源,融合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采用语料库软件AntConc 3.2.0... 分析国内学科教学(化学)专业硕士论文英文摘要部分的立场表达标记语的使用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提高英文学术写作能力,建构作者立场和构筑学术身份。选取20篇硕士论文作为语料来源,融合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采用语料库软件AntConc 3.2.0对其英文摘要部分进行检索和统计。通过分析语料库发现20位作者能够使用不同类别的立场表达标记语,但类别差异较大,存在过度使用某一类或从不使用某一类的现象。针对上述情况,本研究从学科教学和外语写作的视角为其提出两条行之有效的建议,为学者在英文摘要部分如何表达立场站位,陈述学术观点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场表达标记语 英文摘要 学科教学(化学)专业 硕士论文
下载PDF
论我国宪法解释的提请主体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福惠 杨立云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24,共8页
我国的宪法解释属于抽象解释的范畴,这一特征决定了国家机关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释宪具有重要的程序价值。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宪法解释权并不通过具体的诉讼案件启动,除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审查法规和条例的过程中主动解释宪法外。国家机关在... 我国的宪法解释属于抽象解释的范畴,这一特征决定了国家机关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释宪具有重要的程序价值。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宪法解释权并不通过具体的诉讼案件启动,除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审查法规和条例的过程中主动解释宪法外。国家机关在适用和执行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过程中,如果对所适用的法律法规产生合宪性质疑,或者对宪法条文的内容产生疑义,可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此即宪法解释的请求原则。一般来讲,国家机关和公民都是宪法解释的提请主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的规定,探讨国家机关请求解释的主体范围与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解释 提请权 提请主体 抽象解释
下载PDF
现代中药法象理论研究(Ⅰ):论药象与药性的辩证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秦林 彭欣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547-553,共7页
从哲学理论的“一般与特殊”规律,分析探讨中药性能理论与中药法象理论的辩证关系。研究发现,药性理论与法象理论既密切相关又有明显区别,二者属于“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其一,药性理论中包括中药法象的认识内容,但还有诸多特殊药... 从哲学理论的“一般与特殊”规律,分析探讨中药性能理论与中药法象理论的辩证关系。研究发现,药性理论与法象理论既密切相关又有明显区别,二者属于“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其一,药性理论中包括中药法象的认识内容,但还有诸多特殊药象及其产生的特殊功能等法象认识是药性理论不能体现、也无法替代的。其二,中药性能作为“一般”理论,是抽象、深刻和更加体现本质的普遍性理论;中药法象作为“特殊”理论,则是直观、形象而反映丰富变化的具体性理论。因此,合理地运用“一般”与“特殊”的差异,使二者相互合参,对中药研究与应用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和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法象 中药性能 一般与特殊 客观直觉 主观抽象 辩证关系
下载PDF
让美学成为一门切身的学问 被引量:1
16
作者 邓军海 《美育学刊》 2015年第5期90-98,共9页
人文学科之最大悲哀是:专业学科越分越细,却与研究者自身和他人生活不相干,只成了理论体系之搭建或学术行话之生产。美学思考要免于此虞,成为切身学问,便须谨记其感性学根基,更须谨记:无论作为思考者还是思考对象,具体的人先于抽象的人... 人文学科之最大悲哀是:专业学科越分越细,却与研究者自身和他人生活不相干,只成了理论体系之搭建或学术行话之生产。美学思考要免于此虞,成为切身学问,便须谨记其感性学根基,更须谨记:无论作为思考者还是思考对象,具体的人先于抽象的人;哲学难题都先于哲学问题,哲学问题都先于哲学课题。颠倒此次第,人文学科及研究者自身之异化,便无可避免。现代学术机制下,这一危险尤其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切身性 具体的人 抽象主体 现代性
下载PDF
对隐喻的空间映射论与概念整合认知过程的再认识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红孝 李民权 《北方论丛》 2004年第4期64-67,共4页
回顾Fauconnier的空间映射论与概念整合的认知过程,并对其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再认识。在再认识中着重强调空间映射与概念整合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相似概念提取的重要性,及隐喻形成后所提取概念缺省的必要性。结论:从认知语言学来看,... 回顾Fauconnier的空间映射论与概念整合的认知过程,并对其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再认识。在再认识中着重强调空间映射与概念整合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相似概念提取的重要性,及隐喻形成后所提取概念缺省的必要性。结论:从认知语言学来看,隐喻的常规和非常规含意划分意义不太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映射 认知过程 概念整合 主观能动性 概念提取 概念缺省
下载PDF
标点符号规范的二个原则性问题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攀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21,共8页
文章认为,主观意志与客观现实的关系、粗化与细化的关系是标点符号规范过程中的二个原则性问题,对待它们的基本原则应分别是理性大于情绪、科学性大于人文性、主观意志大于客观现实;因不同性质的问题、不同形式或同一形式不同层级的问... 文章认为,主观意志与客观现实的关系、粗化与细化的关系是标点符号规范过程中的二个原则性问题,对待它们的基本原则应分别是理性大于情绪、科学性大于人文性、主观意志大于客观现实;因不同性质的问题、不同形式或同一形式不同层级的问题诸具体情况而区别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意志 客观现实 粗化 细化
下载PDF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指导思想与理念探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华林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6年第12期74-79,共6页
"文学概论"一直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因其较高的玄奥性和思辨性被视为一门难学难教的课程。文章立足于多年的一线教学实际,从切身性体验与抽象思辨的互审、古今与中外的兼顾和对话、快感到苦感的双向转换、形... "文学概论"一直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因其较高的玄奥性和思辨性被视为一门难学难教的课程。文章立足于多年的一线教学实际,从切身性体验与抽象思辨的互审、古今与中外的兼顾和对话、快感到苦感的双向转换、形式上的美学策略与内涵上的深度策略等四个方面入手,尝试进一步探讨"文学概论"课程教学指导思想与理念,以期获得更为高效的课堂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概论”课程 切身性体验 抽象思辨 主体性 美学策略
下载PDF
爱与内在自由的双重错失——析《伤逝》的悲剧体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雷霖 《湘南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48-52,共5页
在以往大量对鲁迅《伤逝》的释读之外,从涓生的叙述策略入手,剖析“五四”时代高举理想主义旗帜的知识分子,在他们企图以爱情为自由的维度来建构一种新的伦理时,却因为错失内在自由这一根本手段,从而表现出爱与意志的双重缺憾,从而引发... 在以往大量对鲁迅《伤逝》的释读之外,从涓生的叙述策略入手,剖析“五四”时代高举理想主义旗帜的知识分子,在他们企图以爱情为自由的维度来建构一种新的伦理时,却因为错失内在自由这一根本手段,从而表现出爱与意志的双重缺憾,从而引发人们对启蒙主义的深沉的悲剧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象化抽象 自我确证 内在自由 爱与意志 悲剧体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