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u Jiegang’s “Discussion of Ancient History” Movement and It Relationship with Developments in Western Sinology
1
作者 Li Changyin Ge Hongquan(译)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19年第1期134-155,共22页
The scholarship in modern China is closely related to Western sinology in terms of school ties.Gu Jiegang’s launching of the"Discussion of Ancient History"movement centered on the"theory of the accumul... The scholarship in modern China is closely related to Western sinology in terms of school ties.Gu Jiegang’s launching of the"Discussion of Ancient History"movement centered on the"theory of the accumulated cre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history"was a representative example.At the beginning of the movement Hu Shi and Gu Jiegang proposed the notion that,"there was no history before the Eastern Zhou Dynasty"which was indebted to the historical skepticism by Philip Van Ness Myers(American scholar)and Friedrich Hirth(German sinologist)of the same period.The idea that"the Shang Dynasty is still in the late Stone Age"advocated by Hu and Gu was also directly influenced by J.G.Andersson’s An Early Chinese Culture.Conversely,American sinologist Arthur W.Hummel Sr played a key role in introducing and evaluating the first volume of Discussion of Ancient History to Western academia.Paradoxically,while Swedish sinologis Bernhard Karlgren wrote On the Authenticity and Nature of the Tso Chuan to refute Kang Youwei’s re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an Classics(The Forged Classics of the Wang Mang Period),his work however became of value for Chinese historic doubt scholars to reaffirm the value of New Text Confucianism and advance the"Discussion of Ancient History"movement.If we would like to choose a saying to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Discussion of Ancien History"movement and Western Sinology,the Chinese proverb,"Stones from other hills may serve to polish jade of this one,"may be an appropriate cho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stern SinOLOGY 'Discussion of Ancient history' MOVEMENT history of academic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下载PDF
Zhu Huan and the Textbook Compilation of the World History in China
2
作者 Wang Jinxin 《World History Studies》 2020年第2期74-82,共9页
Zhu Huan(朱寰,1926-2020)was a famous historian and history educator in China.As a member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Chinese world history scholars,he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Ch... Zhu Huan(朱寰,1926-2020)was a famous historian and history educator in China.As a member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Chinese world history scholars,he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ancient world history,especially the medieval world history.In many academic fi elds,such as Columbus and the Great Navigation,the origin of ancient Russian 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history academic
原文传递
改革开放后华北的教育学人:1978—1999(一)
3
作者 郭戈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6,共14页
改革开放之后,华北地区以北京为中心,是全国教育学科研究和教育科学发展的高地。华北教育学人以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为龙头,以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师范... 改革开放之后,华北地区以北京为中心,是全国教育学科研究和教育科学发展的高地。华北教育学人以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为龙头,以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校,与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教育科学研究所、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以及河北、山西、内蒙古的教育科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为骨干,在几乎所有教育学科领域都位于全国前列,或处于领跑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人 华北地区 群像学人 教育学术史 改革开放时期
下载PDF
论九一八事变后民国学人的东北“学术戍边”
4
作者 张丹丹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9,180,共11页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全面入侵我国东北地区。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傅斯年为代表的中国学人希望以学术研究的方式,为国家在国际联盟的调查中提供有力证据。此后“禹贡”学人也顺应时代将研究重心由地理沿革转向边疆史地。全面抗...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全面入侵我国东北地区。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傅斯年为代表的中国学人希望以学术研究的方式,为国家在国际联盟的调查中提供有力证据。此后“禹贡”学人也顺应时代将研究重心由地理沿革转向边疆史地。全面抗战爆发后,金毓黻著《东北通史》进一步证明东北是中国固有领土,完成“学术戍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中国学者关于东北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现,体现了一代爱国学人群体的家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戍边 东北史 《东北史纲》 《禹贡半月刊》 《东北通史》
下载PDF
改革开放后华东的教育学人:1978—1999(一)
5
作者 郭戈 《教育史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4-22,共19页
改革开放后,华东教育学人以华东师大为首,以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南京师大、山东师大、曲阜师大、福建师大、厦门大学、江西师大、安徽师大、上海师大、苏州大学、徐州师院(现江苏师大)、浙江师大、杭州师大等高校以及省市教育学院、... 改革开放后,华东教育学人以华东师大为首,以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南京师大、山东师大、曲阜师大、福建师大、厦门大学、江西师大、安徽师大、上海师大、苏州大学、徐州师院(现江苏师大)、浙江师大、杭州师大等高校以及省市教育学院、教育科研机构为骨干,在大多数教育学科领域都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在教育基本理论(含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和教育哲学)、德育原理、中外教育史、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学前教育学、特殊教育学、职业教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评估学、教育教材学、学校管理学、学科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和心理学史、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居于全国领跑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人 华东地区 群像学人 改革开放 教育学术史
下载PDF
中国目录学史研究
6
作者 王新才 谢鑫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3,21,共10页
中国目录学史研究聚焦中国目录学的标志事件、代表人物、经典著作和核心思想,全面呈现其整体发展历程,总结经验与不足,探讨规律与原因,阐发影响与意义。该研究是展示目录学学科形象并提供学科认同,补足中国思想和学术史研究系谱,繁荣中... 中国目录学史研究聚焦中国目录学的标志事件、代表人物、经典著作和核心思想,全面呈现其整体发展历程,总结经验与不足,探讨规律与原因,阐发影响与意义。该研究是展示目录学学科形象并提供学科认同,补足中国思想和学术史研究系谱,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课题。文章回顾相关研究成果,阐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目录学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目录学史研究的基础理论、中国目录学发展内外部要素及其联系、古今目录学传承衔接、中西目录学对比融通等重要问题;另外,文章还介绍了课题的总体框架、研究方法和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目录学 学术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下载PDF
民国诗学对传统的继承和超越
7
作者 王睿 《天中学刊》 2024年第5期108-115,共8页
在中外学术交流融合的背景下,民国时期产生了大量关于“诗学”的学术著作,标志着中国诗学从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西新旧诗学都融入了现代化的学术体系。民国诗学对中国文学传统既有继承,又有超越。这种学术上的“超越”主要表现在新... 在中外学术交流融合的背景下,民国时期产生了大量关于“诗学”的学术著作,标志着中国诗学从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西新旧诗学都融入了现代化的学术体系。民国诗学对中国文学传统既有继承,又有超越。这种学术上的“超越”主要表现在新旧融通的诗学理念、由创作论向本体论的拓展、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学理性和艺术性兼具的学术语言四个方面。民国诗学处于从传统学术走向现代学术的重要转型期,在学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诗学 诗歌 学术史
下载PDF
中国儿童文学学术史研究的机理与构想
8
作者 吴翔宇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98-108,128,共12页
中国儿童文学学术史是“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学术史”彼此重构的学术史,其逻辑前提是中国儿童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被确认,这就要求在知识学科化的框架内开掘出学术史发展的内在生成机理。既然是学术史研究,就要遵循历史研究的方法... 中国儿童文学学术史是“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学术史”彼此重构的学术史,其逻辑前提是中国儿童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被确认,这就要求在知识学科化的框架内开掘出学术史发展的内在生成机理。既然是学术史研究,就要遵循历史研究的方法,学术编年、学术思潮和断代学术史的整合都是重构中国儿童文学学术史的方略。中国儿童文学学术史具有批判性与建构性的双重特质,它既是中国现代学术转型的产物,又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现代学术转型的进程。现代汉语写作是中国儿童文学学术史研究的原点,对文化史、思想史、政治史、革命史等大系统的区别与融通彰显了其本体价值。基于同源性的机制,中国儿童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学术实践具有同一性,但也在学术现代化的过程中锻造了自己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中国 儿童文学 学术史 内在机理 理论构想
下载PDF
论“三个务必”对唯物史观的创新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小培 《特区经济》 2024年第11期33-36,共4页
“三个务必”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宝贵经验的总结,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走好赶考之路的政治要求。就其形成基础而言,“两个务必”是其形成的理论之根,党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是其历史之脉,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成就是其现实之... “三个务必”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宝贵经验的总结,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走好赶考之路的政治要求。就其形成基础而言,“两个务必”是其形成的理论之根,党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是其历史之脉,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成就是其现实之基。就其内在结构而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其作风保障,“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其实践方法。基于此,“三个务必”不仅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责任要求、焕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观的表征方式、诠释了马克思主义斗争学说的策略性,还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新的时代内涵,体现了对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务必 唯物史观 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苏区时期中共的马克思主义学术建设述论
10
作者 吴汉全 方舒婷 《苏区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107-128,共22页
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和有力组织下,苏区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学术建设始终围绕着中国革命逻辑而展开,并从社会历史变迁的视角论证中共开展民主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自觉将中共领导全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与文... 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和有力组织下,苏区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学术建设始终围绕着中国革命逻辑而展开,并从社会历史变迁的视角论证中共开展民主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自觉将中共领导全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与文化使命相融合,所形成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表征出“革命话语”中的学术诉求及其使命。苏区时期,在中共“思想创新”引领下,马克思主义者们积极研究并阐发新民主主义革命,并以“学术创造”论证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创新,表现出“思想创新”与“学术创造”的互动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和学术方针政策引导下,这一时期形成了“文化发展与政治斗争相结合”的学术运行机制。苏区时期中共开展的马克思主义学术建设,成就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使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进入新阶段,在百年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发展进程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学术建设 苏区时期 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
下载PDF
中西比较视域下的华夏传播研究前后看——从《华夏传播研究学术史》说起
11
作者 王笋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9期162-167,共6页
《华夏传播研究学术史》对整个华夏传播研究进行了梳理,行文内容具有很强的启发性,指出了华夏传播研究“向后看”与“向前看”的研究取向。华夏传播要立足本土、面向全球,因此华夏传播研究的前后看问题理应在横向对比、纵向梳理的视角... 《华夏传播研究学术史》对整个华夏传播研究进行了梳理,行文内容具有很强的启发性,指出了华夏传播研究“向后看”与“向前看”的研究取向。华夏传播要立足本土、面向全球,因此华夏传播研究的前后看问题理应在横向对比、纵向梳理的视角下展开。从中西文化比较视域出发,对华夏传播研究进行反思,华夏传播研究向后看与向前看的现实意义在于:从向后看中找华夏传播研究应遵循的学术传统,关注先秦文化,从联系中把握“做”,保持中国学术传统赓续,保持华夏传播研究特色;从向前看中望未来,将历史作为中介,用一种整体观、共同体观照见华夏传统、关注当下,进而从历史中把握华夏传播研究的未来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传播研究学术史》 华夏传播 中西比较
下载PDF
新中国体育学术(科技)期刊发展研究 被引量:47
12
作者 李晓宪 邱剑荣 +5 位作者 李晴慧 郑芳 何培森 姚峰 詹东 李伟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3,共21页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学术(科技)期刊的发展阶段及特点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研究认为,新中国体育学术期刊的发展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初创时期(1949—1965年);停滞时期(1966—1978年);恢复与调整时期(1978—1994年);迅速发展时期(1...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学术(科技)期刊的发展阶段及特点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研究认为,新中国体育学术期刊的发展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初创时期(1949—1965年);停滞时期(1966—1978年);恢复与调整时期(1978—1994年);迅速发展时期(1995年至今)。对近年来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的学术环境、办刊理念、学术期刊评价及自身发展规律等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讨论,在对未来发展做出基本判断的基础上提出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体育 中国 历史 现状 发展
下载PDF
新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13
作者 高鹏 王华倬 刘昕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3-88,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对新中国学校体育思想(体育教育思想)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建国以来,有关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成果日益丰富,不仅对学校体育思想的基本概念、不同流派和人物的学校体育思想进行探讨,而且还形成一定的研究范式,其学科基础...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对新中国学校体育思想(体育教育思想)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建国以来,有关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成果日益丰富,不仅对学校体育思想的基本概念、不同流派和人物的学校体育思想进行探讨,而且还形成一定的研究范式,其学科基础也正在拓展。但与此同时,学校体育思想的基本理论及梳理方式、中外学校体育思想的比较、国外学校体育思想的本土化等研究主题亟需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思想 学术史 中国 综述
下载PDF
《西北学术》的科技内容及其主旨 被引量:9
14
作者 姚远 徐象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3-495,共3页
运用科学史研究方法,对《西北大学学报》的前身之一《西北学术》的科技史价值和办刊宗旨进行讨论。认为该刊为20世纪40年代西北大学的最高学术论坛,其有关西北国防文化、西北学术思想、西北地理、西北物理学会的研究和活动等内容,突出... 运用科学史研究方法,对《西北大学学报》的前身之一《西北学术》的科技史价值和办刊宗旨进行讨论。认为该刊为20世纪40年代西北大学的最高学术论坛,其有关西北国防文化、西北学术思想、西北地理、西北物理学会的研究和活动等内容,突出了西北大学的区域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学术》 西北科学考察 科学技术史 科技期刊史
下载PDF
中国东南亚研究面临的学术挑战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朝翰 赖洪毅 张鹏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23,共8页
本文探寻了中国东南亚研究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发展轨迹,回顾了主要从事东南亚研究的学术机构之现状。通过对中国东南亚研究重要刊物的载文分析,指出其研究重心和兴趣的转变。文末,作者还点明了中国东南亚研究所面临的学术挑战。
关键词 东南亚研究 中国 学科 评述
下载PDF
预流、立场与方法——追寻文史研究的新视野 被引量:23
16
作者 葛兆光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4,共14页
通过对学术史的回顾,本文讨论当下中国文史学界,可以如何通过改变研究视野、研究立场以及研究方法,来开拓传统文史研究的新局面。作者尝试提出:第一,从周边看中国,可以改变过去以自我为中心想象天下的时代和以西方为唯一镜子的时代的中... 通过对学术史的回顾,本文讨论当下中国文史学界,可以如何通过改变研究视野、研究立场以及研究方法,来开拓传统文史研究的新局面。作者尝试提出:第一,从周边看中国,可以改变过去以自我为中心想象天下的时代和以西方为唯一镜子的时代的中国自我认识;第二,通过对海外中国学的批评和研究,了解他们与中国本土研究者在方法和思路上的差异,可以明确中国文史研究的问题意识和自觉立场;第三,提倡交错的文化史研究,可以避免研究领域和研究资料的偏狭。以上构想,也许可以拓展文史研究的新视野,追寻中国文化和历史研究的新资料、新方法和新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史研究 学术史 从周边看中国 海外中国学 交错的文化史
下载PDF
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建设的基本依据、科学内涵及推进路径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凌云 王建国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5-172,共8页
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设立有着深刻的政治、历史和现实原因。这一一级学科的设立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需要,更是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巩固党的全面领导地位,完成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设立有着深刻的政治、历史和现实原因。这一一级学科的设立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需要,更是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巩固党的全面领导地位,完成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要。要高质量建设这一新的一级学科,需要厘清其学科属性与学科定位、学科基本问题与学科基本方法、学科基本范畴与基本论域。坚持政治高度和学术高度相统一,科学认识和把握这一学科的学科属性和学科内涵,突出学科交融,强调学科贯通,构建和完善这一新的一级学科的学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党史党建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下载PDF
唯物史观研究范式的转换 被引量:9
18
作者 何萍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60,共7页
唯物史观的研究范式随着社会结构变化而转换。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政治哲学的兴起,知识分子、性别等问题研究的展开,挑战了原有的唯物史观的研究范式。当前,中国学术界开展新一轮的唯物史观研究,就是对中国社会... 唯物史观的研究范式随着社会结构变化而转换。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政治哲学的兴起,知识分子、性别等问题研究的展开,挑战了原有的唯物史观的研究范式。当前,中国学术界开展新一轮的唯物史观研究,就是对中国社会结构变化和学术挑战的一种回应。就中国当代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学术发展的路向而言,唯物史观研究范式转换的主要方向是:变革已有的技术理性的研究范式,建立文化理性的研究范式。要建立文化理性的研究范式,哲学必须开展文化哲学的认识论研究,以文化活动为中心的认识模型来改造原有的唯物史观的研究范式,实现唯物史观研究范式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文化哲学 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当代中国问题
下载PDF
中国电影研究学术发展史纲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陈犀禾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59,共23页
有关中国电影的学术研究可以分为中文和外文两个部分,其中中文是主体。中文发表的中国电影研究学术文献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这些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零星的,之后进入了一个繁荣阶段,一直延续至今。由于政治、... 有关中国电影的学术研究可以分为中文和外文两个部分,其中中文是主体。中文发表的中国电影研究学术文献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这些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零星的,之后进入了一个繁荣阶段,一直延续至今。由于政治、历史和工业的原因,三地的中国电影研究在一段时间内都以本地区作为重点,同时对其他地区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加以研究。在方法上,大陆电影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以政治和意识形态为主要切入点,到八九十年代则转向以美学、文化和工业为切入点;香港和台湾的电影研究以工业、历史和类型作为主要关注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两岸三地的电影研究对彼此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关注和互动。在新世纪,"华语电影"这一超越政治边界、涵盖两岸三地中国电影的新概念为中国电影研究提供了新的学术视野。以外文发表的中国电影研究主要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其中在欧美以英文发表的成果居多。它自9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日益成熟,并对本土研究产生影响。今天,中国电影研究(或"华语电影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学术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研究 华语电影研究 学术史
下载PDF
中国古代市民史研究述评 被引量:13
20
作者 吴铮强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6-100,116,共6页
援引“市民社会”理论研究中国古代市民阶层的各种尝试明显带有“传统——现代”两分的现代化模式的印痕。中国古代市民史的研究应该建立在“将中国的历史经验或现实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的基础之上。史学界对中国古代市民阶层有一些初步... 援引“市民社会”理论研究中国古代市民阶层的各种尝试明显带有“传统——现代”两分的现代化模式的印痕。中国古代市民史的研究应该建立在“将中国的历史经验或现实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的基础之上。史学界对中国古代市民阶层有一些初步的研究,但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中国小说史研究中的某些成果能给市民史的研究提供启示。市民社会与宗法社会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市民史研究的基本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市民史 市民社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