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念、兴趣与制度——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文化 被引量:3
1
作者 梁燕玲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3-29,108,共8页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文化的核心问题在于坚持真正的学术研究,根本在于培养真正的研究者。为此,确立学术信念,完善学术制度,关键在于激发学术兴趣;正是这一个性化的力量推动着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文化的结构演进;在这个多元文化空间,学术信念...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文化的核心问题在于坚持真正的学术研究,根本在于培养真正的研究者。为此,确立学术信念,完善学术制度,关键在于激发学术兴趣;正是这一个性化的力量推动着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文化的结构演进;在这个多元文化空间,学术信念无疑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文化的核心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信念 高等教育 教育研究文化 中国 学术研究 学术制度 多元文化空间
下载PDF
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文化哲思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涛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4-89,共6页
学科文化是学科发展成熟的标志,借助学科文化相关理论,分别从知识、学者和学科三个方面考察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工作,既有检验其学科建设进展的功能,也有推动其学科健全发展的作用。通过完善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建立其学者群体行动理性... 学科文化是学科发展成熟的标志,借助学科文化相关理论,分别从知识、学者和学科三个方面考察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工作,既有检验其学科建设进展的功能,也有推动其学科健全发展的作用。通过完善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建立其学者群体行动理性以及呼吁其"一级学科"行动情境,将有助于早日实现高等教育研究学科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学 学科文化 学科建设
下载PDF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文化渗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4
3
作者 宫照敏 《辽宁高职学报》 2013年第7期32-35,共4页
文化渗透是传播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渠道之一。高职学生不应只具备职业技能,也应该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高职应用文写作课教学应体现出文化渗透的观念,体现出大语文的观念,既培养学生职业需求的应用写作能力,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 文化渗透是传播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渠道之一。高职学生不应只具备职业技能,也应该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高职应用文写作课教学应体现出文化渗透的观念,体现出大语文的观念,既培养学生职业需求的应用写作能力,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情怀。教学时应遵循实用性、相关性和适度性原则,通过对比、模拟、赏析和讨论等方法,将传统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自然巧妙地渗透进高职应用文写作课当中,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与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应用文写作课程 教学 文化渗透 研究实践
下载PDF
饮食文化与学术能力培养--基于哈佛大学课外研讨活动的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敦福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3-26,105,共5页
基于在哈佛大学的实地参与观察,作者认为: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学术研讨活动并共同餐饮,有助于师生之间多方面关系的深入和加强;促进师生平等交流,对学生批评性学术能力的养成作用巨大;使大学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文章提出,教... 基于在哈佛大学的实地参与观察,作者认为: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学术研讨活动并共同餐饮,有助于师生之间多方面关系的深入和加强;促进师生平等交流,对学生批评性学术能力的养成作用巨大;使大学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文章提出,教育嵌入于社会,应与社会融合、向社会开放,才有利于学生分析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比较而言,国内虽有领风气之先的做法,但普及不够,个中真味体现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饮食文化 课外研讨活动 学术能力养成
下载PDF
应用型大学学报研究的站位与视角
5
作者 冯虹 刘斌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83-86,共4页
应用型大学学报作为学术期刊的一个门类,是一种具有物质形式的文化产品,其文化功能主要体现于对人类文化的横向的交流与传播和纵向的积累与传递,但更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应用型大学学报又是一种高校主办的学术期刊,其教育功能具有... 应用型大学学报作为学术期刊的一个门类,是一种具有物质形式的文化产品,其文化功能主要体现于对人类文化的横向的交流与传播和纵向的积累与传递,但更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应用型大学学报又是一种高校主办的学术期刊,其教育功能具有作为学术期刊的普遍意义和作为高校学报的具体意义,但更追求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统一、和谐。应用型大学学报还是一种应用性学术期刊,其学术功能主要表现为学校的学术园地、学术窗口、学术动力,特别要注意处理好学术与应用、创新与应用、学科与应用、应用与规范等几个关系。应用型大学学报办刊模式研究要以其文化品位、教育品格、学术品质为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大学学报 办刊模式 文化传播与积淀 高等教育 学术研究
下载PDF
燕赵文化在高职语文课程中的传承探究
6
作者 李斯 米静 杨燕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2年第4期84-88,共5页
燕赵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语文课程的拓展资源。将燕赵文化融入高职语文课程中,结合不同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拓宽语文课程内容,推动了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学生了解燕赵历史文化和人文风俗,加深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受到爱国... 燕赵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语文课程的拓展资源。将燕赵文化融入高职语文课程中,结合不同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拓宽语文课程内容,推动了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学生了解燕赵历史文化和人文风俗,加深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受到爱国、创新、守信、和合的燕赵人文精神熏陶,逐步形成正确的职业观,成为高素质人才,推动当地社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赵文化 传承 高职语文 教学研究 育人
下载PDF
教育价值观和逆境信念在家庭经济压力与初中生学业成就之间的作用 被引量:22
7
作者 赵力燕 李董平 +2 位作者 徐小燕 王艳辉 孙文强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9-417,共9页
大量研究表明,家庭经济压力对青少年学业成就具有显著的不利影响。但是,目前学界对家庭经济压力"怎样"(中介机制)以及"何时"(调节机制)影响青少年学业成就仍知之甚少。本研究在整合贫困文化模型及心理韧性理论的基... 大量研究表明,家庭经济压力对青少年学业成就具有显著的不利影响。但是,目前学界对家庭经济压力"怎样"(中介机制)以及"何时"(调节机制)影响青少年学业成就仍知之甚少。本研究在整合贫困文化模型及心理韧性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青少年教育价值观(读书是否有用)在家庭经济压力与学业成就之间的中介作用,同时检验中国文化逆境信念对该中介路径的调节作用。采用随机整群抽样,选取四川省9所普通中学1613名初中生(平均年龄13.42岁,SD=1.22)作为研究对象。被试匿名填写家庭经济压力问卷、教育价值观问卷、中国文化逆境信念量表以及学业成就问卷。结果表明:(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等人口学变量后,家庭经济压力显著负向预测学业成就。(2)教育价值观在家庭经济压力与学业成就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3)积极逆境信念能缓冲家庭经济压力对教育价值观的消极作用,进而减少对学业成就的不利影响。本研究证实了"读书无用论"是经济困难与学业成就的重要联系机制,并肯定了中国文化逆境信念对经济困难青少年的保护作用。这一内在保护机制的揭示对教育实践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经济压力 学业成就 教育价值观 逆境信念 初中生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德育创新研究
8
作者 黄庆贵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74-75,98,共3页
针对我国的思想道德的存在的问题,准确理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德育创新的辩证关系,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精髓,推动高职院校德育创新,探索高职院校德育创新中如何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路径。
关键词 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高职德育 德育创新 研究
下载PDF
高职院校学术文化建设内涵及策略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月英 《镇江高专学报》 2012年第2期25-28,共4页
学术文化建设之于高职院校,是一项较艰难、却极为迫切的工作。较之于普通高校,高职院校学术文化建设有其独特的内涵,即:以"应用性"为突出特点,以教育教学研究和技术应用研究为主要内容,以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为主要途径。结... 学术文化建设之于高职院校,是一项较艰难、却极为迫切的工作。较之于普通高校,高职院校学术文化建设有其独特的内涵,即:以"应用性"为突出特点,以教育教学研究和技术应用研究为主要内容,以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为主要途径。结合目前学术文化建设的形势和高职院校独特的学术文化内涵,高职院校学术文化建设宜采取的策略为:以"质量工程"建设为主要抓手,以学术制度建设等为基本保障,搭建校企合作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平台,狠抓"学风建设",造就高职教育领域自己的大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术文化 学术制度 教育教学研究 技术应用研究
下载PDF
国立北平图书馆学术服务策略(1929—1937)
10
作者 陈明颖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6-112,F0003,共8页
1929—1937年,国立北平图书馆在各委员会以及全体馆员的通力协作下,夯实现代图书馆各项基础业务,提高学术服务质量,拓宽学术服务领域,并借助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的平台,进一步扩大学术服务群体,成为当之无愧的学术文化重镇。
关键词 国立北平图书馆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 中国营造学社 学术服务
下载PDF
国内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分析报告(2013-2017)——基于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洁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19年第2期75-79,共5页
文章基于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选取核心期刊,以2013-2017年为分析周期,对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科研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发文量、论文被引量、发文来源、优秀学者发文量及其成果被引等数据,结合当前国家战略与政策重点,分析近年来高等教... 文章基于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选取核心期刊,以2013-2017年为分析周期,对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科研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发文量、论文被引量、发文来源、优秀学者发文量及其成果被引等数据,结合当前国家战略与政策重点,分析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趋势,以衡量该学科的产出能力与创新力,以及相关学者在其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2013-2017年间发表在高等教育学科领域核心期刊上的论文体现以下特征:发文量随着国家政策的发布及战略的需求浮动;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加强了大数据、教育技术、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等方向的研究;高产量及高被引学者持续关注高等教育重大改革方向;高被引论文的研究主题与高等教育创新等热点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科 中国引文数据库 学术研究趋势
下载PDF
深切怀念范伯群老师——兼谈范伯群先生晚年的学术著作
12
作者 章俊弟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58-62,共5页
范伯群先生在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原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很多重要的学术著作,如《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2000版,2010年再版),《填平雅俗鸿沟—范伯群学术论著自选集》(2013版),《中国现代通俗文学与通俗文化互文研究》(2017版)以及... 范伯群先生在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原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很多重要的学术著作,如《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2000版,2010年再版),《填平雅俗鸿沟—范伯群学术论著自选集》(2013版),《中国现代通俗文学与通俗文化互文研究》(2017版)以及《中国近现代通俗小说史略》("经典中国外译项目",待出版)。作者既为范伯群先生的学生,又是这一系列学术著作的责任编辑,见证了它们出版的全过程。文章回忆了与作为老师和作者的范伯群先生的交往细节,呈现了范先生为人、为师、为文点滴之间的高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伯群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中国通俗文学 《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 《填平雅俗鸿沟——范伯群学术论著自选集》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与通俗文化互文研究》 学术史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学术研究及陕西的贡献——基于“关注”视角的实证分析
13
作者 雷润玲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9-21,共13页
民办高等教育学术研究的发展过程,体现或部分体现了民办高等教育实践的发展过程。运用文献计量、在线分析、数据可视等方法,在实证分析基础上,从"关注"视角,通过"学术关注程度""学术传播程度""用户... 民办高等教育学术研究的发展过程,体现或部分体现了民办高等教育实践的发展过程。运用文献计量、在线分析、数据可视等方法,在实证分析基础上,从"关注"视角,通过"学术关注程度""学术传播程度""用户关注程度""区域关注程度"四个维度,观察改革开放40年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学术研究的成就与发展、传承与影响、效用与反响,以及陕西的努力与成效。分析显示:发展情况即学术关注程度年均学术成果656.18件,影响情况即学术传播程度件均被引用6.61次,反响情况即用户关注程度件均下载113.60次。结果表明:学术研究成效显著,但已进入"衰减"期;依附发展曲线,影响曲线和反响曲线也有阶段性特征;学术关注不仅是学术传播和用户关注的起点,且在程度上存在"正向倍增"关系;区域贡献陕西第一,但质量有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 学术研究 学术关注 学术传播 用户关注 区域关注
下载PDF
Chinese Students’ Perspectives on the Role of Language Learning Advisors in Fostering Learner Autonomy in a UK University
14
作者 LU Xinyang 《外语教育》 2016年第1期246-256,共11页
As language learning advisors become familiar figures in self-access centers,their role in language learner autonomy(LLA)has attracted various researchers’ attention.However,higher education students travelling abroa... As language learning advisors become familiar figures in self-access centers,their role in language learner autonomy(LLA)has attracted various researchers’ attention.However,higher education students travelling abroad to study are less likely to be familiar with advisors, especially if they are from a country where language advisory service is uncommon, such as in China. Nonetheless, we know very little about what these students think about advisors. Therefore,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perspectives these students may have on the role of advisors,enabling their learning needs to be better recognised and supported. This case study involves 120 masters’ students originally from China's Mainland on a pre-sessional course at a research institute in the UK,as well as students at the end of their one-year study, employing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to collect data.The results show that before the course,over 80% of the students reckon advisors are monitors to supervise them or advisors are teachers to teach them. However, throughout the course,the students gradually realize advisors play complex roles in developing students’ learner autonomy. Additionally, during the first week on the course, 62% of the students perceive learner autonomy as'to study by oneself, without others’ help'. Nevertheless, at the end of their one-year study, 75% of them perceive learner autonomy as'the attitudes and abilities toward life-long learning'. Overall,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Chinese students’ transition to the British academic culture deepens their perceptions of learner autonomy, and bridges their ga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earner autonomy, but also helps them gain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 nature of the advisor ro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ademic culture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higher education LANGUAGE learner autonomy LANGUAGE ADVISING Students’ PERSPECTIVES
原文传递
Turning Scars into Stars:A Reconceptualized View of Modern University Development in Beijing,Hong Kong,Taipei,and Singapore
15
作者 YANG Rui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2019年第1期1-32,共32页
Since the 19th century,Chinese societies,as latecomers to modernization,have prioritized Western learning.Modelled on European and North American experiences,modern universities were created to serve this purpose.Havi... Since the 19th century,Chinese societies,as latecomers to modernization,have prioritized Western learning.Modelled on European and North American experiences,modern universities were created to serve this purpose.Having little linkage to their indigenous cultural traditions,they operate in Confucian socio-cultural contexts,with constant and longstanding struggles with their cultural identity.In recent decades,these societies have progressed remarkably well in higher education.Their experience could be seen as a cultural experiment that is placed highly on thei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gendas.The products of their modern education systems especially at the elite level have demonstrated a grasp of both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knowledge,with their very best universities well positioned to combine Chinese and Western ideas of a university in everyday operation.Such a bi-cultural condition contrasts sharply to the still largely mono-cultural(Western only)university operating environment in the West.The integration opens further space for their universities to explore an alternative to the Western academic model that has long dominated world higher education.Based on fieldwork at premier universities in Beijing,Hong Kong,Singapore,and Taipei,this article calls for a reconceptualized view of modern university development in Chinese societies.It argues that the experiment enables their top universities to bring back their cultural traditions to integrate with Western values and contribute to inter-civilizational dialog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er education chinese societies modern universities biculturality inter-civilizational dialogue cultural experiment Western academic model
原文传递
What are universities for?
16
作者 Geoffrey BOULTON Colin LUCA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1年第23期2506-2517,共12页
Governments worldwide rightly regard universities as fundamental to the achievement of many national priorities. But it is the paper’s contention that many misunderstand their true benefit to society. Investments in ... Governments worldwide rightly regard universities as fundamental to the achievement of many national priorities. But it is the paper’s contention that many misunderstand their true benefit to society. Investments in universities are increasingly based on the belief that the science labs in particular of research-intensive universities can be the source of a continuous stream of people and ideas that will spawn innovative and fast growing companies to form the nexus of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This belief is a source of misconceived policies that offer only ultimate disillusion. It is the totality of the university enterprise that is important, as the only place where that totality of ourselves and our world is brought together, and which makes it the strongest provider of the rational explanation and meaning that societies need. In research, universities create new possibilities; in teaching, they shape new people. Its graduates learn to seek the true meaning of things: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true and the merely seemingly true, to verify for themselves what is stable in that very unstable compound that often passes for knowledge. It is the complex, interacting whole of the university that is the source of the separate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and utilitarian benefits valued by society. It needs to be understood, valued and managed as a whole. These perceptions are a direct challenge to not only to governments but to university administrators who have been either cowed or seduced into the slipshod thinking that is leading to demands that universities cannot satisfy, whilst obscuring their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he challenge to both is to permit autonomy without oppressive accountability, and to give staff and students the freedom to think, speculate and research. These are the very conditions of the personal and collective creativity that are the sources of a university’s deepest benefits to its soci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社会需要 经济关系 工作人员 社会根源 不稳定 管理员 实验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