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lasma-Lyte 148: A clinical review 被引量:5
1
作者 Laurence Weinberg Neil Collins +2 位作者 Kiara Van Mourik Chong Tan Rinaldo Bellomo 《World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16年第4期235-250,共16页
AIM To outline the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pecific clinical uses of Plasma-Lyte 148 as choice of solution for fluid intervention in critical illness, surgery and perioperative medicine.METHODS We performed an e... AIM To outline the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pecific clinical uses of Plasma-Lyte 148 as choice of solution for fluid intervention in critical illness, surgery and perioperative medicine.METHODS We performed an electronic literature search from Medline and Pub Med(via Ovid), anesthesia and pharmacology textbooks, and online sources including studies that compared Plasma-Lyte 148 to other crystalloid solutions. The following keywords were used: "surgery", "anaesthesia", "anesthesia", "anesthesiology", "anaesthesiology", "fluids", "fluid therapy", "crystalloid", "saline", "plasma-Lyte", "plasmalyte", "hartmann's", "ringers" "acetate", "gluconate", "malate", "lactate". All relevant articles were accessed in full. We summarized the data and reported the data in tables and text. RESULTS We retrieved 104 articles relevant to the choice of Plasma-Lyte 148 for fluid intervention in critical illness, surgery and perioperative medicine. We analyzed the data and reported the results in tables and text.CONCLUSION Plasma-Lyte 148 is an isotonic, buffered intravenous crystalloid solution with a physiochemical composition that closely reflects human plasma. Emerging data supports the use of buffered crystalloid solutions in preference to saline in improving physicochemical outcomes. Further larg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ssessing the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PlasmaLyte 148 and other crystalloid solutions in measuring clinically important outcomes such as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re nee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gery Anesthesia Fluid therapy CRYsTALLOIDs sALINE Plasma-Lyte Hartmann’s ringers acetATE GLUCONATE LACTATE
下载PDF
ICP-MS法测定五层共挤输液用袋中8种元素在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中的迁移量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文宇 李飞 +5 位作者 兰婉玲 赵代国 李勇 张加宇 赖朋 李玉锋 《海峡药学》 2020年第11期47-52,共6页
目的考察五层共挤输液用袋中锂、铝、铬、铜、砷、镉、锡、铅8种元素在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中的迁移情况。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先对模拟试验溶液进行半定量分析以确定待测金属元素,再对样品溶液中各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射频... 目的考察五层共挤输液用袋中锂、铝、铬、铜、砷、镉、锡、铅8种元素在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中的迁移情况。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先对模拟试验溶液进行半定量分析以确定待测金属元素,再对样品溶液中各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射频功率为1550 W,载气流量为1.01 L·min-1,雾化泵转数0.1 r·s-1,雾化室温度为2℃,采样深度为8 mm,采样锥类型为Ni,采样锥孔径为1mm,采样间隔为105 s,重复次数为3次,积分时间为0.1 s。结果样品在加速试验条件下〔温度:(40±2)℃、相对湿度:75%±5%〕储存0、3、6个月后样品溶液中锂、铝、铬、铜、砷、镉、锡、铅的最大迁移量分别为<0.02、3.62、1.88、<0.09、<0.05、<0.02、2.22、<0.03μg/袋。结论五层共挤输液用袋中的锂、铝、铬、铜、砷、镉、锡、铅在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中的迁移量均符合有关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 五层共挤输液用袋 有害元素 迁移量
下载PDF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测定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中氯化钙的含量
3
作者 宁丽娟 《海峡药学》 2014年第11期70-71,共2页
目的建立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测定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中氯化钙的含量。方法将样品稀释5倍后,加入5%硝酸镧2m L,采用AAS法测定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中氯化钙的含量,检测波长为422.7nm;燃气类型为空气-乙炔;灯电流:6m A;狭缝宽度:0.5nm。结... 目的建立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测定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中氯化钙的含量。方法将样品稀释5倍后,加入5%硝酸镧2m L,采用AAS法测定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中氯化钙的含量,检测波长为422.7nm;燃气类型为空气-乙炔;灯电流:6m A;狭缝宽度:0.5nm。结果 Ca^2+在5~15μg·m L^-1范围内与对应的吸光度值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1;定量限为0.5μg·m L^-1;氯化钙回收率在97.2%~102.8%之间(n=9),RSD为1.7%。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中氯化钙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 醋酸钠林格注射液 氯化钙
下载PDF
碳酸氢钠林格液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郭卫东 高尚兰 姚童翔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比较碳酸氢钠林格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用于脓毒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80例,分为A、B组,每组40例。A组接受碳酸氢钠林格液注射液限制性液体复苏,B组接受复方氯化钠... 目的:比较碳酸氢钠林格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用于脓毒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80例,分为A、B组,每组40例。A组接受碳酸氢钠林格液注射液限制性液体复苏,B组接受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限制性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复苏处理后0、1、3、6、12、24、48 h乳酸清除率,复苏第0、6、12、24、48 h电解质指标(K^(+)、Na^(+)、Cl^(-)),血流动力学恢复稳定时间(中心静脉压恢复时间、平均动脉压恢复时间),ICU住院时间,死亡率以及0、6、12、24、48 h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评分),48 h内所用液体总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0~48 h,两组乳酸清除率均呈升高趋势,A组高于B组(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K^(+)、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水平有随时间升高的趋势,且A组12、24、48 h Cl^(-)水平低于B组(P<0.05)。与B组相比,A组中心静脉压恢复时间、平均动脉压恢复时间、ICU住院时间更短,死亡率更低(P<0.05)。qSoFA评分有随时间降低的趋势,且A组12、24、48 h qSoFA评分低于B组(P<0.05)。A组48 h内所用液体总量少于B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4)。结论:碳酸氢钠林格液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脓毒性休克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氢钠林格液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脓毒性休克 液体复苏
下载PDF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测定复方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中钠、钾、镁、钙离子的含量
5
作者 刘倩云 丁极武 +2 位作者 李恩澳 陆荣政 刘荣华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24年第5期501-505,共5页
目的:建立复方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中钠、钾、镁、钙离子含量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3AFG-12型A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XS205DU型、XP6型电子天平,以氯化铯作为测定钠离子和钾离子时的电离抑制剂,氯化镧为测定镁... 目的:建立复方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中钠、钾、镁、钙离子含量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3AFG-12型A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XS205DU型、XP6型电子天平,以氯化铯作为测定钠离子和钾离子时的电离抑制剂,氯化镧为测定镁离子和钙离子时电离抑制剂,分别在589.3、766.5、285.2、422.7 nm处测定钠、钾、镁、钙离子含量,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4种离子分别在0.15~1.20、0.2~1.6、0.05~0.4、1.014~5.069μ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96、r=0.9993、r=0.9996、r=0.9990;4种离子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98.1%,93.2%,95.0%;测定注射液样品5批,钠、钾、镁、钙离子含量分别在3.186~3.221、0.155~0.160、0.023~0.026、0.056~0.059 mg·mL^(-1)范围内。结论:经方法学验证,所建立的方法重现性强、准确度高,适用于复方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中钠、钾、镁、钙离子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复方醋酸钠林格注射液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复方醋酸钠林格注射液制备工艺研究
6
作者 李恩澳 丁极武 +1 位作者 陆荣政 刘荣华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0期40-42,47,共4页
目的:优选复方醋酸钠林格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注射液的性状、pH值、5-羟甲基糠醛、葡萄糖含量等作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对pH值、溶解温度、滤膜材质、灭菌工艺以及包装形式进行考察。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80℃溶解葡萄糖酸钙,... 目的:优选复方醋酸钠林格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注射液的性状、pH值、5-羟甲基糠醛、葡萄糖含量等作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对pH值、溶解温度、滤膜材质、灭菌工艺以及包装形式进行考察。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80℃溶解葡萄糖酸钙,注射液pH值调节至6.1,在非PVC三层共挤膜软袋基础上,加装外阻隔袋121℃热压灭菌15 min,即得复方醋酸钠林格注射液。结论:优选的制备工艺可行,制得的产品质量稳定,可为复方醋酸钠林格注射液的工业化开发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醋酸钠林格注射液 制备工艺 单因素试验
下载PDF
阴离子交换色谱法同时测定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中乳酸钠和总氯含量
7
作者 徐浩 朱静 +1 位作者 戴冬艳 陈剑秋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20期76-78,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中乳酸钠和总氯含量的阴离子交换色谱法。方法分析柱为Dionex IonPac^(TM)AS11-HC柱(250 mm×4 mm),保护柱为AS11-HC柱(50 mm×4 mm),淋洗液为10 mmol/L氢氧化钾溶液,流速为1.0 mL/min,检测器...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中乳酸钠和总氯含量的阴离子交换色谱法。方法分析柱为Dionex IonPac^(TM)AS11-HC柱(250 mm×4 mm),保护柱为AS11-HC柱(50 mm×4 mm),淋洗液为10 mmol/L氢氧化钾溶液,流速为1.0 mL/min,检测器温度为35℃,柱温为30℃,电导检测器,抑制器抑制电流为25 mA,进样量为25μL。结果乳酸根离子、氯离子质量浓度分别在9.97~249.37μg/mL、15.27~381.7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7,1.0000,n=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2.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74%,100.48%,RSD分别为1.17%,1.53%(n=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测定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中乳酸钠和总氯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交换色谱法 乳酸钠 总氯 乳酸钠林格注射液 含量测定
下载PDF
碳酸氢钠林格液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的疗效分析
8
作者 韦方莹 王思媛 于秋雨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5期70-73,共4页
目的 探究碳酸氢钠林格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应用于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8月—2023年10月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接受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组,对比对照组(n... 目的 探究碳酸氢钠林格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应用于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8月—2023年10月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接受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组,对比对照组(n=35,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与观察组(n=35,碳酸氢钠林格液)在乳酸清除情况、电解质平衡状态上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用药后1、3、6 h乳酸测量值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48 h观察组Cl-水平(106.23±3.17)mmol/L低于对照组(110.94±2.7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71,P<0.05)。结论 在脓毒性休克的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之中,推荐选择碳酸氢钠林格液,相比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可有效清除体内乳酸、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功能衰竭,促使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氢钠林格液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脓毒性休克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醋酸钠林格液用于围术期容量治疗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昆鹏 白宇 +2 位作者 白涛 刘阳 王俊科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74-476,482,共4页
目的评价醋酸钠林格液用于围术期容量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双盲研究。选择需要输液的择期手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2组(n=40),醋酸钠林格液组(AR组)和乳酸钠林格液组(LR组),病人建立... 目的评价醋酸钠林格液用于围术期容量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双盲研究。选择需要输液的择期手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2组(n=40),醋酸钠林格液组(AR组)和乳酸钠林格液组(LR组),病人建立静脉通路后2 h内输注试验药或对照药2 L,作为血容量补充剂。观察生命体征的稳定性、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频次、酸碱和离子平衡以及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凝血功能等指标。结果各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频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收缩压稳定律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两组pH值与实际碱剩余(ABE)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林格注射液能有效用于围术期容量治疗,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相比,其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及电解质平衡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输注后pH值与ABE值高于乳酸钠林格液,用于治疗乳酸血症、酸中毒和缺氧或氧代谢异常者应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钠林格液 乳酸钠林格液 容量治疗
下载PDF
复方电解质洗涤回收红细胞对酸碱平衡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汪玉林 陶国才 +2 位作者 石英 张超 邓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9-381,共3页
目的 观察复方电解质洗涤回收红细胞对红细胞携氧能力、酸碱平衡和凝血功能等的影响.方法 4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复方电解质注射液(A组)和复方乳酸钠(R组)回收自体血,检测血液回收前、输注完毕动脉血pH值、乳... 目的 观察复方电解质洗涤回收红细胞对红细胞携氧能力、酸碱平衡和凝血功能等的影响.方法 4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复方电解质注射液(A组)和复方乳酸钠(R组)回收自体血,检测血液回收前、输注完毕动脉血pH值、乳酸(Lac)、血氧饱和度50%时的氧分压(P50)、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浓度.结果 自体血输注后15 min,R组pH值较输注前降低(P〈0.05),R组Lac水平升高较A组更为显著(P〈0.05),R组P50值明显升高(P〈0.05).两组P50值与pH值输注前后变化有相关性(P〈0.05).输注后15 min两组PT、APTT较输注前均延长;Fib明显降低(P〈0.05).结论 复方电解质注射液洗涤回收红细胞有利于稳定酸碱平衡,防止血Lac水平升高,改善红细胞携氧能力,但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没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电解质 复方乳酸钠 血液回收 P50 凝血功能
下载PDF
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中乳酸钠含量的RP-HPLC测定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兆恩 王海龙 +2 位作者 孟民杰 石磊 苏桂兰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38-340,共3页
目的 :建立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中乳酸钠含量的RP HPLC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UV扫描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以YWG C18为分析柱 ,基质液 (取注射用氯化钠 6 .0 g ,注射用氯化钾 0 .3g ,注射用氯化钙 0 .2 g加水至 10 0 0ml)为流动相 ,使用... 目的 :建立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中乳酸钠含量的RP HPLC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UV扫描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以YWG C18为分析柱 ,基质液 (取注射用氯化钠 6 .0 g ,注射用氯化钾 0 .3g ,注射用氯化钙 0 .2 g加水至 10 0 0ml)为流动相 ,使用外标法。结果 :乳酸钠最大吸收波长为 (2 0 6± 1)nm。其线性范围 0 .45 16~ 5 .6 45g·L-1,r =0 .9999。两浓度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 (10 1.4± 1.5 1) % ,(10 0 .5± 0 .81) % (n =6 )。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可作为样品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钠林格注射液 乳酸钠 RP-HPLC
下载PDF
醋酸钠林格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心肌炎性介质及NF-κB、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振杰 徐志鹏 +1 位作者 陈硬 宋琦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81-285,共5页
目的:探讨醋酸钠林格液复苏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对其心肌炎性介质及NF-κB、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失血性休克未复苏组(CR组)、0.9%氯化钠溶液复苏组(NR组)、乳酸钠林格液复苏组(LR组)和醋酸钠林格液复苏组(A... 目的:探讨醋酸钠林格液复苏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对其心肌炎性介质及NF-κB、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失血性休克未复苏组(CR组)、0.9%氯化钠溶液复苏组(NR组)、乳酸钠林格液复苏组(LR组)和醋酸钠林格液复苏组(AR组),各8只。各组大鼠制备休克模型(平均动脉压维持30 mmHg),CR组不予复苏,NR组、LR组及AR组于休克后60 min应用相应液体进行复苏,复苏后观察4 h。取各组大鼠心肌组织,进行心肌组织形态学观察,并检测相关细胞因子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R组、LR组、NR组大鼠心肌组织TNF-α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CR组(P<0.01),AR组和LR组IL-10 mRNA均高于CR组(P<0.01和P<0.05),AR组IL-4 mRNA均明显高于LR组、NR组和CR组(P<0.01)。AR组、LR组、NR组大鼠p65(Ser536)磷酸化、p65(Lys310)乙酰化、JNK磷酸化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CR组(P<0.05~P<0.01),且AR组均低于NR组和LR组(P<0.05~P<0.01);AR组、LR组、NR组MKP-1乙酰化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CR组(P<0.05~P<0.01),且AR组和LR组均明显高于CR组(P<0.01)。结论:醋酸钠林格液复苏失血性休克大鼠可能通过调控NF-κB和MAPK信号的表达保护心肌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心肌组织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失血性休克 液体复苏 醋酸钠林格液 乳酸钠林格液 大鼠
下载PDF
醋酸钠林格液复苏联合乳酸菌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磊 徐志鹏 +6 位作者 夏群 邱兆磊 程峰 窦贺贺 姜海 宋琦 王振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708-712,共5页
目的:探讨醋酸钠林格液复苏基础上应用乳酸菌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作用。方法:取30只SD大鼠数字法随机分为创伤失血性休克未复苏组(THS组,n=10),醋酸钠林格液复苏组(AR组,n=10),醋酸钠林格液联合乳酸菌复苏组(AL组,n=10),其... 目的:探讨醋酸钠林格液复苏基础上应用乳酸菌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作用。方法:取30只SD大鼠数字法随机分为创伤失血性休克未复苏组(THS组,n=10),醋酸钠林格液复苏组(AR组,n=10),醋酸钠林格液联合乳酸菌复苏组(AL组,n=10),其中AL组大鼠建立休克模型前在正常喂养的基础上加服用乳酸菌素片1周(按照体积面积换算,大鼠每次服用剂量108 mg/kg,每天3次)。THS、AR组及AL组制备成休克模型[平均动脉压维持(35±5)mmHg],AL组及AR组于休克后60 min应用醋酸钠林格液进行30 min液体复苏,复苏后观察4 h取大鼠回肠组织,THS组不予复苏,于休克观察4 h后取回肠组织。利用ELISA检测大鼠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4、及IL-10含量;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回肠组织ZO-1、Claudin-1、TLR4、p38磷酸化及JNK磷酸化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THS组相比,AL组大鼠外周血TNF-α、IL-6含量降低,IL-4、IL-10含量升高,AR组TNF-α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R组比较,AL组大鼠外周血TNF-α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细胞因子水平AR组和A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肠组织中,与THS组相比,AR组大鼠外周血TLR4、P-P38、P-JNK含量降低,AL组ZO-1、Claudin-1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R组相比,AL组ZO-1、Claudin-1含量升高,TLR4、P-JNK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肠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AL组回肠组织损伤程度轻于THS组与AR组。结论:在醋酸钠林格液复苏创伤失血性休克基础上,应用乳酸菌可能进一步抑制TLR4-p38MAPK/JNK炎性信号通路的表达,逆转休克造成的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的表达失衡,减轻了创伤失血性休克肠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失血性休克 醋酸钠林格液 乳酸菌 肠损伤
下载PDF
醋酸钠林格注射液应用于新生儿腹腔镜手术中补液对血糖及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杜真 屈双权 +2 位作者 危思维 阳巧云 禹二友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醋酸钠林格注射液在新生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新生儿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术中分别输注醋酸钠林格注射液和钠钾镁钙葡... 目的:探讨醋酸钠林格注射液在新生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新生儿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术中分别输注醋酸钠林格注射液和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补液。于术前和手术结束时测定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观察患儿血糖、乳酸、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补液前后血糖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且术后血糖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后,两组患儿的血p H值、BE值、电解质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和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相比,醋酸钠林格注射液能够更好地维持新生儿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血糖水平,可作为新生儿腹腔镜手术中安全、有效的补液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腹腔镜手术 醋酸钠林格注射液 血糖 电解质 乳酸
下载PDF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应用于失血性休克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崇汉 黄锦联 卢贵明 《现代医院》 2009年第8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HSH)对失血性休克的扩容效果。方法外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组(H组),复方乳酸钠组(R组),每组各35例。H组患者30分钟内输注HSH10ml/kg,R组患者相同时间内输注Ringe...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HSH)对失血性休克的扩容效果。方法外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组(H组),复方乳酸钠组(R组),每组各35例。H组患者30分钟内输注HSH10ml/kg,R组患者相同时间内输注Ringer’s10ml/kg。分别于输注前、输注结束和输注后30min三个时间点监测中心静脉压(CV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检测血浆Na+、Cl-、K+浓度。结果经快速扩容后,两组CVP、SBP、DBP、HR和SpO2较输注前均有改善,H组较R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钾离子轻度降低,钠离子和氯离子略有升高,但与R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HSH(10ml/kg)应用于失血性休克患者,扩容效果较复方乳酸钠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 复方乳酸钠 失血性休克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中离子含量测定
16
作者 王乐 黄国英 +3 位作者 许宏民 李洁 陶琳 刘胜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65-67,共3页
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羟乙基淀粉130/0.4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中Ac-、Cl-、Na+、K+、Mg2+和Ca2+离子的方法。将羟乙基淀粉130/0.4醋酸钠林格注射液样品稀释一定倍数后分别直接进样分析,利用优化的实验条件,6种离子的检出限(S/N=3)为0.9μg/L... 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羟乙基淀粉130/0.4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中Ac-、Cl-、Na+、K+、Mg2+和Ca2+离子的方法。将羟乙基淀粉130/0.4醋酸钠林格注射液样品稀释一定倍数后分别直接进样分析,利用优化的实验条件,6种离子的检出限(S/N=3)为0.9μg/L^6.1μg/L,线性范围跨越两个数量级以上,连续6次进样RSD值小于0.54%,加标回收率为98.88%102.09%,可以给实际羟乙基淀粉130/0.4醋酸钠林格注射液生产线提供可靠的产品质量检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羟乙基淀粉130 0 4醋酸钠林格注射液 阴离子 阳离子
下载PDF
醋酸林格氏液对肝移植术中病人动脉血-呼气末CO_2分压差的影响
17
作者 陈明全 靳三庆 张辉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研究原位肝移植(OLT)术中输注醋酸林格氏液(勃脉力A)对术中动脉血-呼气末CO2分压差(Pa-ETCO2)的影响。方法44例全麻下OLT中病人随机分为2组,术中分别静脉输入勃脉力A(PA组)和乳酸林格氏液(LR组),术中晶体液的输注速率为6~8 ml/(kg.h... 目的研究原位肝移植(OLT)术中输注醋酸林格氏液(勃脉力A)对术中动脉血-呼气末CO2分压差(Pa-ETCO2)的影响。方法44例全麻下OLT中病人随机分为2组,术中分别静脉输入勃脉力A(PA组)和乳酸林格氏液(LR组),术中晶体液的输注速率为6~8 ml/(kg.h)。于麻醉前(T1)、门静脉阻断前(T2)、下腔静脉阻断后10 min(T3)、下腔静脉开放后10 min(T4)、手术结束时(T5)采动脉血测动脉CO2分压(PaCO2),同时记录相应的呼气末CO2分压(PETCO2),计算PaCO2和PETCO2的差值(Pa-ETCO2)的大小。结果两组间Pa-ETCO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Pa-ETCO2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T1比较,两组在T3、T4上升明显(P<0.05)。结论在OLT术中输入勃脉力A和乳酸林格氏液对PETCO2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但在阻断和开放后都有增大的趋势,需增大每分钟通气量,以增加CO2的排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林格氏液 肝移植 CO2分压差
下载PDF
醋酸钠林格液与乳酸钠林格液用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家海 杨春 王桂林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929-933,共5页
目的探讨醋酸钠林格液与乳酸钠林格液用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复苏液体采用醋酸钠林格液,对照组复苏液体采用乳酸钠林格液,复... 目的探讨醋酸钠林格液与乳酸钠林格液用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复苏液体采用醋酸钠林格液,对照组复苏液体采用乳酸钠林格液,复苏方法均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比较2组患者复苏时间、输液总量及平均动脉压。分别于复苏前、液体复苏30 min及复苏1 h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以及动脉血的乳酸值(lactic acid,Lac)、外周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结果观察组复苏时间、输液总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Lac呈逐渐降低趋势,观察组Lac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LT、FIB呈逐渐降低趋势,PT呈逐渐升高趋势,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IL-4、IL-6、IL-10、TNF-α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观察组IL-4、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使用醋酸钠林格液较乳酸钠林格液能更好地抑制外周血炎症因子的表达,进一步降低血Lac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创伤性 醋酸钠林格液 乳酸钠林格液
下载PDF
复方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中无水葡萄糖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及葡萄糖转化现象的探讨
19
作者 章娟 石颖 +1 位作者 邱娟 李玮玲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14-19,共6页
目的建立复方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中无水葡萄糖含量测定方法,并针对方法建立中发现的葡萄糖转化问题开展研究。方法采用氨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以乙腈-水-氨水(体积比75∶25∶0.1)为流动相;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流速为1.0 mL/min... 目的建立复方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中无水葡萄糖含量测定方法,并针对方法建立中发现的葡萄糖转化问题开展研究。方法采用氨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以乙腈-水-氨水(体积比75∶25∶0.1)为流动相;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流速为1.0 mL/min,柱温和检测池温度均为40℃。结果无水葡萄糖浓度在0.4125~8.249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定量限为101μg/L,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为0.5%,采用该测定法发现样品中少量葡萄糖转化为果糖。结论建立的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不受葡萄糖转化现象的干扰,适用于复方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中无水葡萄糖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醋酸钠林格注射液 无水葡萄糖 葡萄糖转化
下载PDF
HPLC-CAD同时测定复方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中钠、钾、镁、钙的含量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琴 袁军 +1 位作者 刘峰 钱广生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2-76,共5页
该文建立一种HPLC-CAD方法同时测定复方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中钠、钾、镁、钙离子的含量。采用SiELC Primesep A柱,以0.1%三氟乙酸水溶液-0.25%三氟乙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量1 mL/min,柱温30℃,电雾式检测器(CAD)参数:数据采集频率10... 该文建立一种HPLC-CAD方法同时测定复方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中钠、钾、镁、钙离子的含量。采用SiELC Primesep A柱,以0.1%三氟乙酸水溶液-0.25%三氟乙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量1 mL/min,柱温30℃,电雾式检测器(CAD)参数:数据采集频率10 Hz,滤波5 s,雾化器温度50℃。检测结果表明钠、钾、镁、钙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60μg/mL、3~60μg/mL、0.5~10μg/mL、1.2~24μg/mL,线性关系良好(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7%、98.41%、99.28%、99.73%(n=9)。该文建立的HPLC-CAD方法可用于复方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中的钠、钾、镁和钙离子的含量测定,研究结果可为复方醋酸钠林格注射液的质量评价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电雾式检测器 复方醋酸钠林格注射液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