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和水分对醉马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30
1
作者 鱼小军 陈本建 +3 位作者 师尚礼 魏国斌 满元荣 马燕玲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8-221,共4页
为解释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Hance)Keng)种群繁殖扩散机理,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在不同温度和水分条件(PEG6000)下研究醉马草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30℃、25℃和30/20℃(8 h高温/16 h低温)温度条件下醉马草种... 为解释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Hance)Keng)种群繁殖扩散机理,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在不同温度和水分条件(PEG6000)下研究醉马草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30℃、25℃和30/20℃(8 h高温/16 h低温)温度条件下醉马草种子萌发较快,25/5℃、20/5℃、20/10℃条件下萌发较慢,10℃和15/5℃条件下萌发速率最慢,在5℃条件下无萌发。在供试温度中,发芽率最高的处理为20℃、15℃和25/5℃,在此温度条件下的发芽率分别达96%、94%和94%。结合发芽率和幼苗生长,萌发最佳温度为20℃。醉马草种子的发芽率随着水分渗透势的降低而呈直线下降趋势,当渗透势<-1.5 MPa时,无种子萌发。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供试种胚芽长呈逐渐下降趋势,但胚根长呈先增加而后下降的趋势,说明在轻度干旱条件下醉马草更多的生物量用于根部生长,从而能够吸收较深土壤的水分,对其在降雨后地表变干的生境中存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马草 种子萌发 温度 水分
下载PDF
醉马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孙宗玖 安沙舟 +3 位作者 李培英 靳瑰丽 位海灵 马建伟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3,18,共5页
为揭示新疆草原主要毒草醉马草种子的萌发特性及其种群扩繁机制,采用常规纸上发芽法,研究了恒温(15℃、20℃、25℃)、变温(20℃/10℃、20℃/5℃)及光照条件对4份来源于不同生境条件下醉马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全光照相比,... 为揭示新疆草原主要毒草醉马草种子的萌发特性及其种群扩繁机制,采用常规纸上发芽法,研究了恒温(15℃、20℃、25℃)、变温(20℃/10℃、20℃/5℃)及光照条件对4份来源于不同生境条件下醉马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全光照相比,恒温条件下黑暗处理显著提高了4份醉马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胚芽长(p<0.05),且25℃时萌发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平均依次为92.3%、73.6%和8.2;无论光照与否,20℃/10℃下4份醉马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长、胚芽长均显著高于20℃/5℃(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马草 海拔 种子萌发 温度 光照
下载PDF
醉马草内生真菌对3种草坪草种子与种苗的化感效应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松 黄玺 +2 位作者 柴青 李春杰 南志标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8-83,88,共7页
于2008年通过种子萌发法和盆栽法研究了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Keng.)内生真菌(NeotyphodiumgansuenseLi&Nan)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L.)、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Schreb.)和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L.)3种草坪... 于2008年通过种子萌发法和盆栽法研究了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Keng.)内生真菌(NeotyphodiumgansuenseLi&Nan)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L.)、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Schreb.)和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L.)3种草坪草化感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子萌发试验中,醉马草草粉对3种草坪草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内生真菌显著增强了醉马草草粉对多年生黑麦草发芽率和对草地早熟禾发芽率、芽长的抑制作用(P<0.05);显著降低了醉马草对多年生黑麦草的胚根长、芽长、芽重和对高羊茅的发芽率、芽长的抑制作用(P<0.05)。在盆栽试验中,醉马草草粉对3种草坪草的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内生真菌显著增强了醉马草对多年生黑麦草的初期出苗率,对高羊茅的初期出苗率、苗长和对草地早熟禾的出苗率的促进作用(P<0.05)。因此,内生真菌增强了醉马草对3种草坪草的化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化感作用 醉马草 发芽
下载PDF
超声波提取醉马草中生物碱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富科 闫乾顺 郑志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21010-21012,共3页
[目的]研究醉马草中生物碱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采用40 kHz超声波水处理醉马草草粉,水提去渣得到滤液后,分别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在回收溶剂的情况下用减压蒸馏获取生物碱,经薄层层析和红外鉴定。[结果]正交试验选取各因素... [目的]研究醉马草中生物碱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采用40 kHz超声波水处理醉马草草粉,水提去渣得到滤液后,分别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在回收溶剂的情况下用减压蒸馏获取生物碱,经薄层层析和红外鉴定。[结果]正交试验选取各因素的最佳水平组合为A1B2C2D2,即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料液比1∶7.5(g/ml)、温度60℃、超声功率250 W,超声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生物碱的提取率为2.06 mg/g;新草的生物碱的提取率为14.04 mg/g。结构鉴定结果显示,醉马草混合碱中含有苦马豆素。[结论]该方法快速有效,准确度高,可用于醉马草中生物碱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hance)keng) 苦马豆素 超声波
下载PDF
内生真菌和保存时间互作对醉马草种子的生理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兴旭 李春杰 南志标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2-257,共6页
研究醉马草种子在自然老化过程中种子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自然老化过程中,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脱氢酶和酸性磷酸脂酶的活性均随保存年限的增加而降低;根苗长也随着保存年限的增加而减少;种子可溶性糖泄露随着保存年限的增加而增... 研究醉马草种子在自然老化过程中种子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自然老化过程中,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脱氢酶和酸性磷酸脂酶的活性均随保存年限的增加而降低;根苗长也随着保存年限的增加而减少;种子可溶性糖泄露随着保存年限的增加而增加;种子浸出液的电导率值随着种子保存年限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电导率与种子劣变程度显著相关;与不带菌植株相比,内生真菌侵染可以促进醉马草的发芽,增加根苗长,减少电导率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脱氢酶和酸性磷脂酶的活性,从而有效缓解醉马草种子的劣变过程,延长种子储藏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醉马草 种子发芽 幼苗生长 种子活力
下载PDF
醉马草提取物的抑菌特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伟 李冠 田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2-94,共3页
用95%食用乙醇采用回流浸煮法提取醉马草各成分,提取物分为总生物碱和非生物碱两部分,总生物碱部分按极性大小又分4个部分。以此为供试液对大肠杆菌等6个菌种做抑菌谱、不同pH值下抑菌活性的变化和提取物热稳定性等实验。结果表明供试... 用95%食用乙醇采用回流浸煮法提取醉马草各成分,提取物分为总生物碱和非生物碱两部分,总生物碱部分按极性大小又分4个部分。以此为供试液对大肠杆菌等6个菌种做抑菌谱、不同pH值下抑菌活性的变化和提取物热稳定性等实验。结果表明供试液对供试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得到的各供试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提取物热稳定性比较好,各供试液不同pH值下的抑菌活性发生一定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马草 提取物 抑菌实验
下载PDF
醉马草致草食家畜中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阿木尔布拉格 周伟 +1 位作者 商彦 许健 《草学》 2019年第4期6-9,共4页
醉马草[Achnatheruminebrians(Hance)Keng]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多年生禾本科植物,感染Neotyphodium属内生真菌后成为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共生体植株能产生麦角类生物碱,草食家畜过量采食引起中毒。中毒牲畜出现共济失调、神情呆滞或... 醉马草[Achnatheruminebrians(Hance)Keng]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多年生禾本科植物,感染Neotyphodium属内生真菌后成为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共生体植株能产生麦角类生物碱,草食家畜过量采食引起中毒。中毒牲畜出现共济失调、神情呆滞或烦躁不安等神经症状,中毒严重者可致死。由于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具有较强的抗阻逆特性,因此针对其抗性机理的研究已成为国际上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文章主要概述了醉马草危害及防控、产毒机制和开发应用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马草 草食家畜 中毒 麦角生物碱 内生真菌
下载PDF
禾本科醉马草防除试验报告 被引量:8
8
作者 石定燧 马瑞昌 +3 位作者 韩新忠 比布拉艾 达尔加 蒋泉勤 《八一农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7-12,共6页
禾本科醉马草是天然草原上分布广,对牲畜为害最大的主要毒草之一。本试验用除草剂——草甘膦和耕作两种防除方法,结果以10%草甘膦11.25kg/ha^+皂粉3kg的防除处理最理想,禾本科醉马草死亡率达97.8%,草场质量显著改善。在年降雨量380mm以... 禾本科醉马草是天然草原上分布广,对牲畜为害最大的主要毒草之一。本试验用除草剂——草甘膦和耕作两种防除方法,结果以10%草甘膦11.25kg/ha^+皂粉3kg的防除处理最理想,禾本科醉马草死亡率达97.8%,草场质量显著改善。在年降雨量380mm以上,地形平坦的地区采用耕翻重建人工植被亦可达到消灭禾本科醉马草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马草 毒草 防除试验
下载PDF
Directional 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 cytotoxic components from Achnatherum inebrians by a combination of surface palsmon resonance and chromatography
9
作者 Wenbin Zhou Man Wang +3 位作者 Aiqin Zhang Danrong Huang Hua Guo Gangyi She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CAS 2023年第2期329-336,共8页
Objective: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directional screening of the cytotoxic components from the medicinal herb of Achnatherum inebrians by a combination of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biosensor and chromatographic is... Objective: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directional screening of the cytotoxic components from the medicinal herb of Achnatherum inebrians by a combination of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biosensor and chromatographic isolation technology.Methods:Under the guidance of bioactive assessment based on binding abilities between objects and the a-Mannosidase(a-Man)target,the active components from different solvents extracts,different polar extraction parts and fractions were screened orderly and directionally using SPR.Components with a high binding ability to a-Man can be precisely oriented in a narrower fractions range and are easy to isolate.Three human cancer cell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cytotoxic activity of component with the highest affinity to a-Man.Results:Eight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cated from A.inebrians for the first time.Deoxyvasicinone possessed the highest affinity to a-Man among them.Moreover,deoxyvasicinone showed good effects on inhibited proliferation of human hepatoma cells HepG2(IC_(50)=5.7 μmol/L),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MCF7(IC_(50)=7.21 μmol/L)and human lung cancer cells HCC827(IC_(50)=0.75 μmol/L),respectively.In particular,its inhibitory effect on HCC827 was stronger than the positive drug gefitinib(IC_(50)=1.65 μmol/L).Conclusion:A comprehensive strategy of directional screening potential cytotoxic components from herb based on biomolecular interaction and chromatography was established.Deoxyvasicinone as an effective anti-cancer component was initially isolated from A.inebrians.It is expected that this screening strategy could provide new perspectives for rapid 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active components from natural plants with the complex matri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hnatherum inebrians(hance)keng CHROMATOGRAPHY cytotoxic components deoxyvasicinon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α-Mannosidase
原文传递
醉马草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苑祥 李震源 +1 位作者 梅丽娟 张培成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37-942,共6页
目的研究禾本科芨芨草属植物醉马草Achnatheruminebrians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运用HP-20大孔树脂、ODS中压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波谱数据,并通过... 目的研究禾本科芨芨草属植物醉马草Achnatheruminebrians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运用HP-20大孔树脂、ODS中压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波谱数据,并通过对比文献报道的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醉马草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红草素(1)、金丝桃苷(2)、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基-(3′→O-3′′′)-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3)、3?-甲氧基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4)、异鼠李素-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5)、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6)、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基-7-O-α-L-吡喃鼠李糖苷(7)、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8)、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9)、8-甲氧基槲皮素-3-O-β-吡喃葡萄糖苷(10)、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基-7-O-β-D-吡喃葡萄糖苷(11)、5,7,3?-三羟基-8,4?,5?-三甲氧基黄酮(12)、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苷-6??-甲酯(13)、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苷(14)和金圣草黄素(15)。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醉马草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马草 黄酮 异红草素 金丝桃苷 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苷 金圣草黄素
原文传递
基于石墨烯纳米酶效应构建民族药醉马草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11
作者 董旭 郭华 +2 位作者 兰玮妃 周文斌 申刚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246-3252,共7页
目的利用石墨烯纳米酶优良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构建药物抗氧化活性测定新方法;并实际用于民族药醉马草抗氧化活性的测定。方法在优化H2O2浓度和反应时间的基础上,对18批醉马草样品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同时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 目的利用石墨烯纳米酶优良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构建药物抗氧化活性测定新方法;并实际用于民族药醉马草抗氧化活性的测定。方法在优化H2O2浓度和反应时间的基础上,对18批醉马草样品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同时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作为方法对照。使用Bland-Altman、Passing-Bablok回归法,对2种方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利用纳米酶法,测得18个批次醉马草的抑制率在37.28%~71.58%,平均值为50.87%,中位数为47.09%;利用DPPH法,测得的自由基清除率在36.06%~83.11%,平均值为54.89%,中位数为50.83%。统计结果显示,纳米酶法和DPPH法的测定值相近;2种方法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且可以通过Passing-Bablok回归法实现不同方法的相互转化。结论成功将石墨烯纳米酶应用到抗氧化活性检测,避免了试剂光敏感问题,缩短了反应时间,减少了药材用量,且结果与经典DPPH法一致。同时也显示了醉马草具有抗氧化活性,为进一步探究其生物活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酶 石墨烯 醉马草 抗氧化活性 一致性检验 民族药 DPPH法 Bland-Altman回归法 Passing-Bablok回归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