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64
1
作者 杨森 林国书 +3 位作者 周文明 刘盛秀 王红艳 张学军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1-102,共2页
目的 了解更昔洛韦 (ganciclovir)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予更昔洛韦 0 .2 5 2次 /d静脉滴注 ;对照组予阿昔洛韦 0 .2 5每 8h静脉滴注 ;1、2、3、5、7天观察症状、体征 ,两组疗程均为 7天。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 目的 了解更昔洛韦 (ganciclovir)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予更昔洛韦 0 .2 5 2次 /d静脉滴注 ;对照组予阿昔洛韦 0 .2 5每 8h静脉滴注 ;1、2、3、5、7天观察症状、体征 ,两组疗程均为 7天。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 85 .7%、6 6 .4%,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治疗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重症带状疱疹及以疼痛为主的带状疱疹是一个安全、高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昔洛韦 阿昔洛韦 带状疱疹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7
2
作者 江文 刘冬先 +1 位作者 邹耘 陈兴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 评价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带状疱疹 80例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0例用更昔洛韦针剂 0 .2 5g/d静脉滴注治疗 ,对照组 30例用阿昔洛韦针剂 0 .5 g/d静脉滴注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 治疗后第 7天随访 ,治疗... 目的 评价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带状疱疹 80例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0例用更昔洛韦针剂 0 .2 5g/d静脉滴注治疗 ,对照组 30例用阿昔洛韦针剂 0 .5 g/d静脉滴注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 治疗后第 7天随访 ,治疗组有效率为 82 .0 % ,对照组有效率为 70 .0 % ,经ridit检验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两组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是安全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昔洛韦 带状疱疹 临床疗效 安全性 抗病毒药物
下载PDF
阿昔洛韦白蛋白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秀岭 张志清 +2 位作者 董立 李素民 樊德厚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676-678,共3页
目的 优化阿昔洛韦白蛋白微球的制备工艺 ,并对其形态学性质、载药量、体外释药进行考察。方法 用乳化热固化法制备微球 ,用动态透析法进行体外释药。结果 微球平均粒径为 (0 .94± 0 .15 ) μm ,载药量为 (16 .0 7± 1.0 4)... 目的 优化阿昔洛韦白蛋白微球的制备工艺 ,并对其形态学性质、载药量、体外释药进行考察。方法 用乳化热固化法制备微球 ,用动态透析法进行体外释药。结果 微球平均粒径为 (0 .94± 0 .15 ) μm ,载药量为 (16 .0 7± 1.0 4) % ,体外释药方程 1-Q=0 .815e-0 .664 0 2t+0 .16 2 5e-0 .0 1657tt1/ 2α=1.0 44h ,t1/ 2 β=41.82h。结论 微球外观圆整、均匀 ,体外释药符合长效制剂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昔洛韦 白蛋白 微球 制备 体外释药
下载PDF
阿昔洛韦眼用凝胶基质对兔疱疹性角膜炎药效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何群 张明亮 +2 位作者 张湘晖 谭海波 李智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62-264,共3页
目的:通过药效试验论证卡波姆凝胶用作阿昔洛韦眼膏基质的可行性。方法:选用市售阿昔洛韦眼膏作为对照组,阿昔洛韦眼用凝胶剂为实验组,比较两者治疗实验性家兔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药效差异。结果:实践组与对照组皆在平均治疗9d后角膜病... 目的:通过药效试验论证卡波姆凝胶用作阿昔洛韦眼膏基质的可行性。方法:选用市售阿昔洛韦眼膏作为对照组,阿昔洛韦眼用凝胶剂为实验组,比较两者治疗实验性家兔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药效差异。结果:实践组与对照组皆在平均治疗9d后角膜病变减轻;两组有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卡波姆凝胶对阿昔洛韦治疗实验性家兔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药效与油性基质相同,无干扰作用,不影响主药发挥疗效,可用作该眼膏的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昔洛韦眼用凝胶基质 疱疹性角膜炎 药效 影响
下载PDF
阿昔洛韦联合奥卡西平对单纯性疱疹病毒性脑炎伴癫痫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20
5
作者 方红军 胡文静 +4 位作者 江志 杨赛 冯枚 王平 杨理明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4期345-349,共5页
目的探究阿昔洛韦联合奥卡西平对单纯性疱疹病毒性脑炎伴癫痫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4年7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经临床确诊为单纯性疱疹病毒性脑炎伴癫痫的9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 目的探究阿昔洛韦联合奥卡西平对单纯性疱疹病毒性脑炎伴癫痫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4年7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经临床确诊为单纯性疱疹病毒性脑炎伴癫痫的9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联合左乙拉西坦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昔洛韦联合奥卡西平口服混悬液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血清NSE及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患儿的生活质量改善效果以及后遗症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84%vs.65.31%,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NSE及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较对照组患儿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日常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儿出现高热、颅内高压、意识障碍、抽搐和锥体外系反应等后遗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6.12%vs.30.61%,P<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单纯性疱疹病毒性脑炎伴癫痫患儿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提升患儿的日常生活质量,降低患儿的后遗症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疱疹病毒性脑炎 癫痫 阿昔洛韦 奥卡西平
下载PDF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联合应用热毒宁和阿昔洛韦的疗效 被引量:24
6
作者 陈俊 季鹏 +4 位作者 赵劭懂 张琴 江涛 缪红军 李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3103-3107,共5页
目的观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应用热毒宁联合阿昔洛韦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病房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6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纯阿昔洛韦治疗患儿95例为常规治疗组,热... 目的观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应用热毒宁联合阿昔洛韦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病房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6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纯阿昔洛韦治疗患儿95例为常规治疗组,热毒宁联合阿昔洛韦注射液治疗的患儿72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一般临床症状,临床表现和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淋巴结缩小、肝功能恢复和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儿一般临床病程和发热、咽颊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皮疹和眼睑浮肿构成比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常规和血生化肝肾功能、心肌酶谱指标两组间患儿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热毒宁+阿昔洛韦)和常规治疗组(阿昔洛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白细胞、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均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LDH出院前仍有不同程度增高,分别(355.63±116.89)U/L和(347.79±106.74)U/L。其中,观察组退热时间为(2.97±2.56)d,淋巴结缩小时间(9.08±1.54)d,肝功能恢复时间为(8.67±2.35)d,白细胞恢复时间(6.76±2.96)d,住院时间(11.10±3.00)d,较常规治疗组能明显缩短,分别为(4.38±2.70)d,(10.48±3.62)d,(11.50±3.71)d,(9.15±3.24)d,住院时间(12.32±3.6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两组治疗后发热、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增多、肝功能损害指标和乳酸脱氢酶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和降低。热毒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患儿有较好临床疗效,可缩短患儿发热、淋巴结缩小时间和白细胞恢复时间,特别是伴有肝功能损害患儿能缩短其恢复时间,临床应用安全,可作为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效治疗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热毒宁 阿昔洛韦注射液 肝功能损害
下载PDF
注射用加替沙星与注射用阿昔洛韦配伍的稳定性考察及其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继章 刘瑞琴 +1 位作者 杨树民 昝淑红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101-1103,共3页
目的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与注射用阿昔洛韦分别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20±1)℃条件下,分别观察和测定8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变化,并对配伍液中沉淀物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第1h内配伍液出现... 目的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与注射用阿昔洛韦分别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20±1)℃条件下,分别观察和测定8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变化,并对配伍液中沉淀物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第1h内配伍液出现白色絮状沉淀,用红外光谱分析沉淀为一新物质。结论注射用加替沙星与注射用阿昔洛韦存在配伍禁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替沙星 阿昔洛韦 配伍 稳定性 红外光谱
下载PDF
荔枝核提取物体外抗病毒活性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辉 陶小红 +3 位作者 王洋 黄雪松 郭国庆 沈伟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7-441,共5页
目的:研究荔枝核提取物(LSE)的体外抗病毒活性,并初步研究其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减少法和MTT法检测LSE对柯萨奇B3病毒(CoxB3)、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以及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HSV-1和HSV-2)的体外抗病毒活性,... 目的:研究荔枝核提取物(LSE)的体外抗病毒活性,并初步研究其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减少法和MTT法检测LSE对柯萨奇B3病毒(CoxB3)、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以及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HSV-1和HSV-2)的体外抗病毒活性,并通过观察直接杀病毒作用、对宿主细胞的保护作用、抑制病毒吸附作用以及在病毒感染后不同时间加入实验,对LSE抑制HSV-1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结果:LSE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它不能抑制CoxB3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但对RSV、HSV-1和HSV-2表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抗病毒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32.3,27.9和20.4μg/mL。该提取物预培养Vero细胞后不能保护细胞免受HSV-1感染,但它对HSV-1有直接的灭活作用。LSE可影响HSV-1对Vero细胞的吸附,当浓度为31.3μg/mL时对病毒吸附的抑制率为51。LSE对HSV-1在细胞内的增殖表现出很强的抑制活性。结论:LSE具有较强的体外抗RSV和HSV活性,它对HSV的抑制作用可能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核提取物 呼吸道合胞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抗病毒活性 阿昔洛韦
下载PDF
阿昔洛韦治疗基本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两种用药途径的比较 被引量:9
9
作者 汪洁 倪宁华 +1 位作者 杨峥嵘 韩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349-351,共3页
目的:评价阿昔洛韦眼液及口服片剂在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中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方法选择60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30例用阿昔洛韦眼液,为A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7~61(平均33.9)岁;30例用阿昔洛韦口服片... 目的:评价阿昔洛韦眼液及口服片剂在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中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方法选择60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30例用阿昔洛韦眼液,为A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7~61(平均33.9)岁;30例用阿昔洛韦口服片剂,为B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10~65(平均38.2)岁。A组用1g/L阿昔洛韦眼液,点眼5~8次/d,2滴/次。基本痊愈后减为3次/d,维持8wk。B组用阿昔洛韦口服片,0.2g5次/d,基本痊愈后减为2次,0.4g/次,维持8wk。评价其症状体征的改善率、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7d时总有效率为30%和87%,P <0.01;治疗14d后A组总有效率为90%,B组为100%,P >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阿昔洛韦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药物。局部及全身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其它药物,且疗程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昔洛韦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用药途径 剂型 病毒性眼病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伐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初发生殖器疱疹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赖伟红 韩国柱 +5 位作者 张传福 王千秋 姜文华 薛华忠 张树文 叶顺章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 评价伐昔洛韦治疗初发生殖器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8 例初发生殖器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伐昔洛韦治疗组和阿昔洛韦对照组。治疗后第1 、2 、3 、5 、7 、10 天分别作临床观察,对部分病例作治疗后病毒培养。结果 ... 目的 评价伐昔洛韦治疗初发生殖器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8 例初发生殖器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伐昔洛韦治疗组和阿昔洛韦对照组。治疗后第1 、2 、3 、5 、7 、10 天分别作临床观察,对部分病例作治疗后病毒培养。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症状消失时间、皮损愈合时间、治疗后病毒排放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5) 。两组病例不良反应相似且轻微。结论 伐昔洛韦是治疗初发生殖器疱疹的安全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器疱疹 伐昔洛韦 阿昔洛韦 药物疗法
下载PDF
盐酸万乃洛韦人血浆浓度的HPLC-荧光法测定及其药物动力学 被引量:8
11
作者 施孝金 张莉莉 +2 位作者 李东 张静华 王宏图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8-131,共4页
建立了盐酸万乃洛韦 (1)体内活性代谢物阿昔洛韦 (2 )浓度的蛋白沉淀 -荧光检测 HPL C法。采用 Genesis C1 8柱 (10 0× 3mm ,3μm ) ,流动相为 0 .1m ol/ L磷酸 (0 .6 m l/ m in,恒流速 )和乙腈 (0 .0 0 5~ 0 .1m l/ m in,变速 ) ... 建立了盐酸万乃洛韦 (1)体内活性代谢物阿昔洛韦 (2 )浓度的蛋白沉淀 -荧光检测 HPL C法。采用 Genesis C1 8柱 (10 0× 3mm ,3μm ) ,流动相为 0 .1m ol/ L磷酸 (0 .6 m l/ m in,恒流速 )和乙腈 (0 .0 0 5~ 0 .1m l/ m in,变速 ) ;柱温35°C;荧光激发波长 2 85 nm,发射波长 370 nm。最低检测浓度 10 ng/ ml,最低定量浓度 (L OQ) 2 0 ng/ m l,2 0~ 15 0 0ng/ m l浓度范围线性良好。 8名志愿者口服 30 0 m g 1片后 ,t1 /2 为 3.19± 0 .36 h,AUC为 95 73.37± 16 40 .0 9h· ng· m l- 1 ,Cmax为 2 5 87.0 4± 710 .16 ng/ ml,Tmax为 1.2 5± 0 .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万乃洛韦 阿昔洛韦 HPLC 荧光检测 药物动力学 测定
下载PDF
阿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46例贝尔面瘫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1
12
作者 陈伟良 杨朝晖 黄志权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90-592,共3页
目的:评价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aciclovir)联合糖皮质激素泼尼松(prednisone)治疗贝尔面瘫的疗效。方法:46例贝尔面瘫病者被随机分成阿昔洛韦联合泼尼松组(A+P组,n=23)和泼尼松治疗组(P组,n=23)。A+P组口服阿昔洛韦每日3次,每次0.4g和泼... 目的:评价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aciclovir)联合糖皮质激素泼尼松(prednisone)治疗贝尔面瘫的疗效。方法:46例贝尔面瘫病者被随机分成阿昔洛韦联合泼尼松组(A+P组,n=23)和泼尼松治疗组(P组,n=23)。A+P组口服阿昔洛韦每日3次,每次0.4g和泼尼松每日一次,每次50mg,P组口服泼尼松每日一次,每次50mg,连续5d,接着各组均将泼尼松减量为隔日一次,每次20mg。面神经功能指数(facialnerve functional index,FNFI)作为评判疗效指标。结果:治疗后第3周A+P组中有12例(52.1%)面神经完全恢复(FNFI=1),P组为5例(21.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后第4周,A+P组21例(91.3%)和P组18例(78.3%)面神经完全恢复(P>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贝尔面瘫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疗程比单纯用泼尼松治疗有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面瘫 单纯疱疹病毒 糖皮质激素 阿昔洛韦 面神经功能指数
下载PDF
穿心莲提取物和阿昔洛韦对EB病毒抗原表达抑制作用的对比实验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晓红 叶树清 +8 位作者 周玲 李黎 张忠浩 刘力戈 杨春霞 郑杨 王新佳 詹少彬 王绮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45-447,共3页
目的观察穿心莲提取物(炎琥宁)和阿昔洛韦(aciclovir)对EB病毒抗原表达有无抑制作用,并比较两者对EB病毒的作用强弱。方法免疫酶法测定炎琥宁及阿昔洛韦对Raji细胞早期抗原(early antigen,EA)的表达,分别计算出两者的阻断率(IR)。结果... 目的观察穿心莲提取物(炎琥宁)和阿昔洛韦(aciclovir)对EB病毒抗原表达有无抑制作用,并比较两者对EB病毒的作用强弱。方法免疫酶法测定炎琥宁及阿昔洛韦对Raji细胞早期抗原(early antigen,EA)的表达,分别计算出两者的阻断率(IR)。结果炎琥宁在无毒的浓度下,对Raji细胞EB病毒EA抗原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阿昔洛韦在无毒的浓度下,对EB病毒EA抗原表达也有抑制作用。结论炎琥宁抑制EB病毒抗原的表达,其作用较阿昔洛韦为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琥宁 阿昔洛韦 EB病毒 抗原表达 阻断
下载PDF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和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疗效对比 被引量:16
14
作者 孙伟峰 秦海峰 顾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797-1799,共3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角膜炎应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3-05/2014-10我院收治的84例101眼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更昔洛韦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和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2wk后观察疗效。结果... 目的:探讨病毒性角膜炎应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3-05/2014-10我院收治的84例101眼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更昔洛韦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和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2wk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病毒性角膜炎各症状(畏光、流泪、疼痛、异物感)及各体征(睫状充血、角膜上皮缺损、角膜基质水肿、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有显著改善,更昔洛韦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更昔洛韦组有效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更昔洛韦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病毒滴眼液,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角膜炎 更昔洛韦 阿昔洛韦 疗效
下载PDF
阿昔洛韦片剂和胶囊在人体的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端 杨香媛 +4 位作者 朱明 李巧云 冯宁平 吾敏之 倪焯群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65-167,共3页
10名男性受试者按交叉实验设计口服阿昔洛韦片剂和胶囊各400 mg 后,用改良的 HPLC 测定血药浓度,计算表明阿昔洛韦胶囊口服后吸收快于片剂,峰浓度也较高,但吸收程度(AUC_(0-12h))相似。
关键词 阿昔洛韦 生物利用度 药物动力学
下载PDF
嘌呤药物的热解过程及其热分解动力学(英文)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健 盛瑞隆 买文鹏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45-648,共4页
目的 研究嘌呤类药物的热解过程及非等温动力学。方法 用红外光谱技术、加速稳定性试验方法和热重仪分析方法测定分解过程 ,用Ozawa法以及Coast Redfern法和MKN法处理数据确定热分解函数。结果 确定了阿昔洛韦 (aciclovir ,Acv)、喷... 目的 研究嘌呤类药物的热解过程及非等温动力学。方法 用红外光谱技术、加速稳定性试验方法和热重仪分析方法测定分解过程 ,用Ozawa法以及Coast Redfern法和MKN法处理数据确定热分解函数。结果 确定了阿昔洛韦 (aciclovir ,Acv)、喷昔洛韦 (penciclovir,Pcv)热解过程和中间产物 ,得到热解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a、指前因子A。结论 加速稳定性试验与热重法的计算结果一致 ,喷昔洛韦的热稳定性大于阿昔洛韦 ;两者热解第一步具有相同的中间产物鸟嘌呤 ,且动力学方程相同 :dα dt =Ae-Ea RT2 (1-α) 3 2 ,均为 1 5级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昔洛韦 阿昔洛韦 鸟嘌呤 加速试验 热稳定性 热重法 非等温动力学
下载PDF
泛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生殖器疱疹的临床对比观察 被引量:9
17
作者 赖伟红 韩国柱 +3 位作者 龚向东 张传福 姜文华 薛华忠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6-107,共2页
目的 : 评价泛昔洛韦治疗生殖器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 将 15 0例病程在 4 8小时以内的初发或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病例随机分配到泛昔洛韦治疗组和阿昔洛韦对照组中。在治疗后第 7天复诊作临床评价 ,观察不良反应和部分患者治疗前... 目的 : 评价泛昔洛韦治疗生殖器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 将 15 0例病程在 4 8小时以内的初发或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病例随机分配到泛昔洛韦治疗组和阿昔洛韦对照组中。在治疗后第 7天复诊作临床评价 ,观察不良反应和部分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结果 : 无论在初发病例还是在复发病例中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时间、皮损愈合时间、自觉症状消失时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两组病例的不良反应相似且轻微。结论 : 对生殖器疱疹 ,泛昔洛韦的疗效和安全性与阿昔洛韦相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昔洛韦 阿昔洛韦 治疗 生殖器疱疹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荷转移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阿昔洛韦的含量 被引量:9
18
作者 彭小丽 白小红 +1 位作者 李宁 杨帆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00-802,共3页
目的:电荷转移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阿昔洛韦的含量。方法:电荷转移分光光度法。阿昔洛韦作为电子给体,对硝基苯酚作为电子受体,两者反应生成荷转移化合物。结果:阿昔洛韦与对硝基苯酚形成荷转移化合物的表观百分吸收系数为(503.... 目的:电荷转移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阿昔洛韦的含量。方法:电荷转移分光光度法。阿昔洛韦作为电子给体,对硝基苯酚作为电子受体,两者反应生成荷转移化合物。结果:阿昔洛韦与对硝基苯酚形成荷转移化合物的表观百分吸收系数为(503.5±20.O),测定阿昔洛韦的线性范围为10-100mg·L^-1,精密度RSD为O.9%,检测限为0.3mg·L^-1,回收率为(99.6±1.2)%。结论:阿昔洛韦与对硝基苯酚形成荷转移化合物稳定,可用于测定注射用阿昔洛韦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昔洛韦 对硝基苯酚 荷转移反应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吸附伏安法对阿昔洛韦的研究与测定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桂芬 刘英红 +2 位作者 毕淑云 李海南 李春哲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44-447,共4页
在pH3.0的B-R缓冲液中,用吸附伏安法对阿昔洛韦进行了研究与测定。阿昔洛韦在+1.25V(vs.Ag/AgCl)附近有一不可逆的氧化峰。线性范围为5×10^-6~1.5×10^-4mol/L,检出限为2.0×10^-6mol/L。用该法分析了实际... 在pH3.0的B-R缓冲液中,用吸附伏安法对阿昔洛韦进行了研究与测定。阿昔洛韦在+1.25V(vs.Ag/AgCl)附近有一不可逆的氧化峰。线性范围为5×10^-6~1.5×10^-4mol/L,检出限为2.0×10^-6mol/L。用该法分析了实际试样,并与光谱法进行了比较,测定结果令人满意。还对阿昔洛韦的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本法具有测定快速、准确,选择性好,重现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昔洛韦 吸附伏安法 玻碳电极
下载PDF
盐酸伐昔洛韦片的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5
20
作者 董亚琳 王茂义 +4 位作者 尤海生 董卫华 魏友霞 姚鸿萍 于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14-1217,共4页
目的:研究盐酸伐昔洛韦片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两制剂双周期交叉对照的研究方法,以HPLC法测定18例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600mg后血浆中阿昔洛韦的浓度变化,采用DAS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目的:研究盐酸伐昔洛韦片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两制剂双周期交叉对照的研究方法,以HPLC法测定18例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600mg后血浆中阿昔洛韦的浓度变化,采用DAS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阿昔洛韦的线性范围为0.201~12.884mg.L-1(r=0.9999),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6.0%。供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1.5±0.6)h和(1.9±0.7)h;Cmax分别为(2.7±0.5)mg.L-1和(2.8±0.7)mg.L-1;t1/2分别为(3.0±0.6)h和(3.3±0.9)h;AUC0-t分别为(10.6±1.9).和(10.6±2.4)mg.L-1.h;AUC0-∞分别为(11.5±2.0)mg.L-1.h-1和(11.7±2.6)mg.L-1.h。两种盐酸伐昔洛韦片主要药动学参数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供试制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9±14.9)%。结论:供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伐昔洛韦片 阿昔洛韦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动学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