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草乌中生物碱成分及其对H9c2细胞毒性研究
1
作者 何健民 严园锋 尹田鹏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5-400,共6页
为了解我国特有药用乌头种紫草乌(Aconitum episcopale)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及其对大鼠心脏细胞H9c2的细胞毒性,从紫草乌中分离出10个C19-二萜生物碱,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其结构分别鉴定为滇乌碱(1)、粗茎乌头碱甲(2)、黄草乌碱丙(3... 为了解我国特有药用乌头种紫草乌(Aconitum episcopale)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及其对大鼠心脏细胞H9c2的细胞毒性,从紫草乌中分离出10个C19-二萜生物碱,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其结构分别鉴定为滇乌碱(1)、粗茎乌头碱甲(2)、黄草乌碱丙(3)、黄草乌碱甲(4)、丽乌亭(5)、猎鹰乌头碱(6)、14-O-乙酰萨卡可尼亭(7)、萨卡可尼亭(8)、查斯曼宁(9)和展毛黄草乌碱A(10)。化合物5、6和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6~7和9~10对大鼠心脏细胞H9c2增殖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63.8~341.6μg/mL,表明紫草乌中的生物碱对H9c2细胞具有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乌 乌头属 二萜生物碱 核磁共振波谱 毒性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彝药“都拉”抗心律失常药理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梁俊玉 严铸云 +2 位作者 陈新 万德光 杨晓春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108-2109,共2页
目的通过研究彝族民间药物"都拉"5种基源植物和1种商品"都拉"抗心律失常的药效,为"都拉"的安全使用和药效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解毒药药效筛选的常规方法。结果几种"都拉"抗心律失常的药效... 目的通过研究彝族民间药物"都拉"5种基源植物和1种商品"都拉"抗心律失常的药效,为"都拉"的安全使用和药效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解毒药药效筛选的常规方法。结果几种"都拉"抗心律失常的药效各不相同,西南乌头Aconitum episcopale Lévl.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最明显。结论西南乌头应该为"都拉"的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拉” 心律失常 西南乌头
下载PDF
紫乌头中的二萜生物碱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丁立生 吴凤锷 陈耀祖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1年第4期19-23,共5页
从紫乌头(Aconitum episcopale Levl.)全草中分离出五个二萜生物碱,其中一个为首次从自然界得到,通过光谱分析鉴定为 deacetylbeterophy-lloidine(?),其余四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heterophylloidine(?),song-orine(?),talatisamine(?),14-... 从紫乌头(Aconitum episcopale Levl.)全草中分离出五个二萜生物碱,其中一个为首次从自然界得到,通过光谱分析鉴定为 deacetylbeterophy-lloidine(?),其余四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heterophylloidine(?),song-orine(?),talatisamine(?),14-acetyltalatisamine(?),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莨科 紫乌头 二萜生物碱
下载PDF
黄花乌头叶片诱导植株再生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昌禹 王英平 +2 位作者 臧埔 卢淑波 宋婷婷 《特产研究》 2005年第2期34-36,共3页
以MS为基本培养体系,附加2,4-D、BA、NAAI、BA及KT,对黄花乌头叶片进行愈伤组织诱导、成苗及植株再生研究。建立了黄花乌头快繁体系:①愈伤组织诱导体系:M1(MS+2,4-D2mg/L+KT1mg/L);②成芽培养体系:M5(MS+BA4mg/L);③分化体系:M12(MS+BA... 以MS为基本培养体系,附加2,4-D、BA、NAAI、BA及KT,对黄花乌头叶片进行愈伤组织诱导、成苗及植株再生研究。建立了黄花乌头快繁体系:①愈伤组织诱导体系:M1(MS+2,4-D2mg/L+KT1mg/L);②成芽培养体系:M5(MS+BA4mg/L);③分化体系:M12(MS+BA2mg/L+NAA0.2mg/L);④生根体系:M16(MS+IBA1.0mg/L)。本研究为黄花乌头种源的大量供给和优异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乌头 叶片 植株再生
下载PDF
丽江紫乌头中一种新型C-19二萜生物碱的单晶结构解析
5
作者 龚元 李咏梅 +1 位作者 朱楠 姜艳萍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4期45-47,共3页
本实验对丽江紫乌头中的二萜生物碱进行研究,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分离手段,从中分离得到一种新型C-19二萜生物碱,利用溶剂缓慢挥发法得到单晶并对其进行结构解析,通过CCDC数据库查询为一新型晶体结构,CCDC:2007957。
关键词 丽江紫乌头 新型C-19二萜生物碱 晶体结构
下载PDF
大理紫乌头的二萜生物碱成分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沈晓静 马俊蓉 +3 位作者 王志斌 毛林江 徐佳宇 范江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8-311,共4页
为了研究大理紫乌头的二萜生物碱成分,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通过NMR方法对其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大理紫乌头含6个二萜生物碱成分,包括5个C19-乌头碱型:塔拉萨敏(1)、14-乙酰塔拉萨敏(2)、黄草乌碱丙(3)、8-去... 为了研究大理紫乌头的二萜生物碱成分,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通过NMR方法对其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大理紫乌头含6个二萜生物碱成分,包括5个C19-乌头碱型:塔拉萨敏(1)、14-乙酰塔拉萨敏(2)、黄草乌碱丙(3)、8-去乙酰滇乌碱(4)、印乌碱(5)和1个C20-海替定型宽乌宁(6)。其中化合物3~6为首次从该物种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紫乌头 毛茛科 乌头属 二萜生物碱
下载PDF
丽江紫乌头中的二萜生物碱 被引量:2
7
作者 龚元 李咏梅 +2 位作者 赵静峰 羊晓东 李良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6-569,共4页
对丽江紫乌头中的二萜生物碱进行研究.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分离手段从中分离鉴定了6个二萜生物碱:查斯曼宁(chasmanineⅠ),塔拉萨敏(talatizamineⅡ),草乌甲素(crassicauline AⅢ),丽江乌头碱(foresaconitineⅣ),acoforestinine... 对丽江紫乌头中的二萜生物碱进行研究.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分离手段从中分离鉴定了6个二萜生物碱:查斯曼宁(chasmanineⅠ),塔拉萨敏(talatizamineⅡ),草乌甲素(crassicauline AⅢ),丽江乌头碱(foresaconitineⅣ),acoforestinine(Ⅴ),滇乌碱(yunaconitineⅥ).其中化合物Ⅰ、Ⅲ、Ⅳ、Ⅴ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紫乌头 二萜生物碱 乌头属
原文传递
紫乌头中二萜生物碱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咏梅 龚元 +2 位作者 姜艳萍 杨勤 李良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51-954,共4页
目的对丽江产紫乌头Aconitum episcopale中的二萜生物碱进行研究。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丽江紫乌头中分离得到了10个二萜生物碱,分别鉴定为塔拉萨敏(1)、查斯曼宁(2)、草... 目的对丽江产紫乌头Aconitum episcopale中的二萜生物碱进行研究。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丽江紫乌头中分离得到了10个二萜生物碱,分别鉴定为塔拉萨敏(1)、查斯曼宁(2)、草乌甲素(3)、丽江乌头碱(4)、acoforestinine(5)、滇乌碱(6)、3-去氧-8-去乙酰基滇乌碱(7)、leucanthumsineD(8)、pengshenine B(9)、macrorhynine B(10)。结论其中化合物2~5、7~10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乌头 二萜生物碱 查斯曼宁 丽江乌头碱 3-去氧-8-去乙酰基滇乌碱
原文传递
长白山区3种乌头属植物对3种农作物螟虫触杀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8
9
作者 顾地周 巴春影 谢艳君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6-299,共4页
[目的]基于均匀设计法探讨黄花乌头、北乌头和高山乌头的水蒸气蒸馏液对大螟、玉米螟和大豆荚螟的触杀作用。[结果]对大螟的24 h触杀结果表明:3种乌头对大螟均有较强触杀作用,触杀活性顺序为北乌头>黄花乌头>高山乌头。48 h时黄... [目的]基于均匀设计法探讨黄花乌头、北乌头和高山乌头的水蒸气蒸馏液对大螟、玉米螟和大豆荚螟的触杀作用。[结果]对大螟的24 h触杀结果表明:3种乌头对大螟均有较强触杀作用,触杀活性顺序为北乌头>黄花乌头>高山乌头。48 h时黄花乌头和北乌头对大螟保持着较好的触杀作用,触杀活性顺序为北乌头>黄花乌头。72 h仅北乌头还保持着较强的触杀作用。24、48、72 h致死中浓度LC50值分别为12.72、5.43、1.44 mg/L,校正死亡率分别达85.7%、88.9%、98.2%;对玉米螟的24、48 h触杀结果表明:北乌头和高山乌头对玉米螟均有较强的触杀作用,触杀活性顺序为北乌头>高山乌头。72 h仅北乌头保持着较强的触杀作用。24、48、72 h致死中浓度LC50值分别为15.97、15.17、1.71 mg/L,校正死亡率分别达92.3%、95.0%、99.4%;对大豆荚螟的24、48、72 h触杀结果表明:北乌头和高山乌头对大豆荚螟均有较强的触杀作用,触杀活性顺序均为北乌头>高山乌头。其24、48、72 h致死中浓度LC50值分别为17.27、17.18、12.39 mg/L,校正死亡率分别达90.0%、91.8%、99.0%。[结论]3种乌头对大螟均有较强触杀作用,北乌头和高山乌头对玉米螟和大豆荚螟表现出较强的触杀效果,黄花乌头对玉米螟和大豆荚螟的触杀效果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乌头 北乌头 高山乌头 大螟 玉米螟 大豆荚螟 均匀设计 触杀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