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白喉乌头中4种生物碱的分离鉴定及含量测定
1
作者 曹星星 古丽达力·赛里克 赵翡翠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68,共6页
采用硅胶柱层析、硅胶柱色谱法等手段对白喉乌头的95%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通过^(1)HNMR、^(13)CNMR对分离得到的4种生物碱的结构进行了鉴定,并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了其含量。结果表明,从白喉乌头的95%乙醇提取物中共... 采用硅胶柱层析、硅胶柱色谱法等手段对白喉乌头的95%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通过^(1)HNMR、^(13)CNMR对分离得到的4种生物碱的结构进行了鉴定,并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了其含量。结果表明,从白喉乌头的95%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4个二萜生物碱,分别鉴定为:8-去氧刺乌头碱、异刺乌头碱、高乌甲素、冉乌头碱,其中异刺乌头碱为首次从白喉乌头中分离得到;3批白喉乌头药材中8-去氧刺乌头碱、异刺乌头碱、高乌甲素、冉乌头碱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26 mg·g^(-1)、0.124 mg·g^(-1)、1.143 mg·g^(-1)、0.561 mg·g^(-1),其中高乌甲素的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喉乌头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二萜生物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及白喉乌头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张俊宇 杜文静 +3 位作者 吉鹏 刘青 罗莉 罗德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794-2799,共6页
背景:目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的药物有慢作用抗风湿药、生物制剂及植物药物,植物药因价格便宜、不良反应小而越来越受到瞩目。目的:观察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大鼠滑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表达及白喉乌头对其表达的影响。... 背景:目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的药物有慢作用抗风湿药、生物制剂及植物药物,植物药因价格便宜、不良反应小而越来越受到瞩目。目的:观察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大鼠滑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表达及白喉乌头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造模组37只,造模组于大鼠足跖及尾根部多点皮内注射牛Ⅱ型胶原乳剂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选取24只造模成功大鼠进行后续实验,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公藤组和白喉乌头组,每组各8只,每周对3个造模后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共4组大鼠进行关节炎评分。经过灌胃给药治疗4周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在滑膜中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后白喉乌头组、雷公藤组关节炎评分明显降低(P<0.05)。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在模型组滑膜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白喉乌头组、雷公藤组中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结果证实,白喉乌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骨及关节损伤模型 白喉乌头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白喉乌头总生物碱抑菌杀虫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迪 吴卫 李冠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20-624,共5页
以平皿法和凹玻片法测定白喉乌头总生物碱提取物对稻瘟病菌、意大利青霉、甜瓜枯萎病菌、瓜类腐皮镰孢菌、黄瓜疫霉病菌5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测定提取物对棉蚜的触杀活性、拒食活性和内吸活性。初步研究表明,白喉乌头总生物碱对5种... 以平皿法和凹玻片法测定白喉乌头总生物碱提取物对稻瘟病菌、意大利青霉、甜瓜枯萎病菌、瓜类腐皮镰孢菌、黄瓜疫霉病菌5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测定提取物对棉蚜的触杀活性、拒食活性和内吸活性。初步研究表明,白喉乌头总生物碱对5种植物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甜瓜枯萎病菌、瓜类腐皮镰孢菌、黄瓜疫霉病菌的孢子萌发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对稻瘟病菌和意大利青霉无抑制作用。对棉蚜的触杀活性测定表明药后244、8和72 h LC50分别为14.30、9.30和7.84 mg/mL;100 mg/mL浓度下药后24和48 h拒食率分别为87.63%和93.81%;同时未观察到有内吸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喉乌头总生物碱 抑菌活性 杀虫活性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白喉乌头中高乌甲素、乌头碱、新乌头碱 被引量:6
4
作者 王伟 赵翡翠 +1 位作者 陈良 聂继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96-799,共4页
目的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白喉乌头中氢溴酸高乌甲素及乌头碱、新乌头碱的量。方法采用XBridgeTMC18生物碱专用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0.05%冰醋酸(三乙胺,调pH为7.25)-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检测... 目的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白喉乌头中氢溴酸高乌甲素及乌头碱、新乌头碱的量。方法采用XBridgeTMC18生物碱专用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0.05%冰醋酸(三乙胺,调pH为7.25)-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35 nm,进样量10μL。结果白喉乌头中同时含有氢溴酸高乌甲素、乌头碱、新乌头碱生物碱类成分,其中氢溴酸高乌甲素的量相对较高,有一定的应用开发前景。结论本办法结果可靠,操作简便,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喉乌头 氢溴酸高乌甲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围栏内外白喉乌头刈割防除探索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卫 安沙舟 +5 位作者 李宏 张鲜花 娄水清 赵德良 塔勒哈提 董莉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64-870,共7页
【目的】探明不同刈割次数在围栏内外对白喉乌头的防除效果。【方法】设置围栏内外刈割次数实验,采用方差分析比较法(Duncan新复极差法)对围栏内外不同刈割次数样地内白喉乌头的密度、高度、株丛径、有性繁殖丛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目的】探明不同刈割次数在围栏内外对白喉乌头的防除效果。【方法】设置围栏内外刈割次数实验,采用方差分析比较法(Duncan新复极差法)对围栏内外不同刈割次数样地内白喉乌头的密度、高度、株丛径、有性繁殖丛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不同的生境下采取不同的刈割次数进行防除,当年导致处理间的白喉乌头各监测指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1)短时间的围栏封育对白喉乌头的防除效果并不明显。(2)三次刈割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其有性繁殖带来的蔓延危害。(3)当年的三次刈割即在人为干扰下的长期竞争中使白喉乌头处于劣势,实现防除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喉乌头 刈割 围栏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新疆白喉乌头不同部位氢溴酸高乌甲素的含量
6
作者 王伟 赵翡翠 +1 位作者 胡睿 聂继红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1577-1579,共3页
目的比较新疆尼勒克地区白喉乌头不同部位(根、茎、叶)中氢溴酸高乌甲素的含量。方法采用X Bridge C18生物碱专用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0.04mol/L醋酸铵-乙腈(63∶37)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0.8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为252... 目的比较新疆尼勒克地区白喉乌头不同部位(根、茎、叶)中氢溴酸高乌甲素的含量。方法采用X Bridge C18生物碱专用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0.04mol/L醋酸铵-乙腈(63∶37)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0.8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为252nm,进样量10μL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喉乌头根、茎、叶中氢溴酸高乌甲素含量。结果白喉乌头中氢溴酸高乌甲素在根中含量为0.203 8mg/g,在叶中的含量为0.061 1mg/g,在茎中的含量为0.011 1mg/g。结论白喉乌头根中氢溴酸高乌甲素含量高于叶和茎中,为白喉乌头资源的进一步利用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喉乌头 不同部位 氢溴酸高乌甲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不同防除措施对那拉提草地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净彤 安沙舟 +2 位作者 王卫 张鲜花 邓丽茸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34-1341,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措施防除有毒植物白喉乌头(Aconitum leucostomum Worosch)对草地植物群落的影响,探究不同防除措施下白喉乌头与草地群落植物变化规律。[方法]应用草地生态学、草地资源学的理论及方法,选取7个不同措施处理的典型样地实... [目的]研究不同措施防除有毒植物白喉乌头(Aconitum leucostomum Worosch)对草地植物群落的影响,探究不同防除措施下白喉乌头与草地群落植物变化规律。[方法]应用草地生态学、草地资源学的理论及方法,选取7个不同措施处理的典型样地实地调查,2010年7月中旬测定植被相关指标,运用方差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结果](1)各处理样地中白喉乌头种群的结构各指标在1%、5%水平下存在显著差异。(2)白喉乌头种群结构指标最小值均出现在放牧刈割及围栏挖除样地;围栏刈割与放牧挖除两个样地的处理对白喉乌头种群的控制效果次之。(3)各样地中的各经济类群重要值的方差比较显示,围栏刈割处理对草地植物群落有较好影响,样地中单子叶植物重要值能达到0.366±0.031的较高水平,豆科植物重要值达到0.057±0.023;围栏挖除控制毒草重要值的效果最好,能控制在0.02的较低水平;放牧刈割样地控制毒草重要值效果其次,能达到0.03。(4)草场质量指数分析发现,围栏处理及对毒草的各种控制措施对各样地的草场质量均存在1%水平下的显著影响,并且在1%水平下的呈现显著交互作用;草场质量指数最大值出现在围栏刈割样地1.296 2±0.049 6,围栏下再配合各种防治手段能较好的提高草地质量。[结论]放牧刈割、围栏挖除处理对白喉乌头种群控制效果较其他处理效果好;围栏刈割处理中草地优良牧草能达到较好水平;围栏挖除控制毒草重要值的效果最好;围栏刈割处理样地草场质量指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喉乌头 围栏封育 挖除 化学防除 刈割防除
下载PDF
不同产地哈药白喉乌头基因多态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高福春 孙芸 +1 位作者 张静 张帆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白喉乌头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情况,并为乌头类药材之间的准确鉴定提供本质特征。方法:利用植物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DNA,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DNA的浓度和纯度,使用60个引物分别对10个不同产地的白喉乌头野生种群样... 目的:探讨白喉乌头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情况,并为乌头类药材之间的准确鉴定提供本质特征。方法:利用植物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DNA,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DNA的浓度和纯度,使用60个引物分别对10个不同产地的白喉乌头野生种群样本的基因进行ISSR分析,应用POPGEN32和NTSYS-PC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不同产地白喉乌头的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采用非加权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60个引物中筛选出11个条带清晰、多态性明显并且重复性好的引物用于扩增,共扩增得到101个条带,其中多样性条带89条,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88.1%,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5298,遗传相似系数(H)为0.3648,观察等位基因数(Na)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1.8911和1.6555,遗传一致度在0.4950~0.6931之间,遗传距离范围在0.3666~0.7031之间;根据ISSR聚类结果可将10个不同产地的白喉乌头聚为5大类群。结论:白喉乌头种质资源间具有很高的多态性,遗传变异较大;可为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提供分子水平的依据,为构建DNA指纹图谱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喉乌头 毛茛科 乌头属 ISSR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新疆白喉乌头及其炮制品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梅海霖 赵翡翠 +2 位作者 李娟 卢军 聂继红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918-921,共4页
目的研究新疆白喉乌头及其不同炮制品水煎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通过对小鼠腹腔注射白喉乌头及其3种不同炮制品(2010版《药典》法炮制品、文献法炮制品、哈萨克族法炮制品)水煎液,观察并记录小鼠7d内的活动情况及中毒反应;采用改良... 目的研究新疆白喉乌头及其不同炮制品水煎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通过对小鼠腹腔注射白喉乌头及其3种不同炮制品(2010版《药典》法炮制品、文献法炮制品、哈萨克族法炮制品)水煎液,观察并记录小鼠7d内的活动情况及中毒反应;采用改良寇氏法(Karber法)计算白喉乌头及其炮制品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新疆白喉乌头生品及2010版《药典》法炮制品(药典法)、文献法炮制品(文献法)、哈萨克族法炮制品(哈萨克族法)的对小鼠的LD50依次为1.558、7.706、4.196、10.402g/kg,毒性大小顺序为生品>文献法炮制品>《药典》法炮制品>哈萨克族法炮制品;白喉乌头及其3种炮制品对小鼠的毒性表现基本相似,都有部分小鼠出现自由活动量减少,运动失调,抽搐,惊厥,反应低下,后肢强直,呼吸频率加快,心跳过快,腹泻,眼球突出,死前角弓反张等毒性症状。结论新疆白喉乌头生品毒性较大,可通过炮制降低毒性,其中以《药典》法和哈萨克族法炮制品的毒性较小,初步表明哈萨克族法对白喉乌头的减毒作用最好,有关白喉乌头炮制减毒的机制还有待于进行更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喉乌头 炮制品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量(LD50)
下载PDF
白喉乌头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模型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晨曦 葛畅 +4 位作者 丛珊 王灵锐 文清慧 罗剑 罗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588-593,共6页
目的探讨白喉乌头总生物碱、单体1(Delvestidine)、单体4(氨茴酰牛扁碱)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CD11c^(+)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表面MHC-II分子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 目的探讨白喉乌头总生物碱、单体1(Delvestidine)、单体4(氨茴酰牛扁碱)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CD11c^(+)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表面MHC-II分子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6~8周龄,体重(200±20)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总生物碱组、单体1组及单体4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处理外,其余组大鼠经胶原诱导建立CIA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灌胃给药4周,用药期间每周测量左后足踝关节肿胀度、关节炎指数(Arthritis index,AI)评分;HE染色观察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 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法检测踝关节滑膜组织中CD11c^(+)DCs表面MHC-II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关节肿胀度显著加重(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总生物碱组、单体1组和单体4组大鼠关节肿胀度明显减轻(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IL 4、IL-10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总生物碱组、单体1组和单体4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IL-4、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D11c^(+)DCs表面MHC-II分子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总生物碱组、单体4组大鼠CD11c^(+)DCs表面MHC-II分子表达量降低(P<0.05~0.01)。结论白喉乌头可能通过抑制CD11c^(+)DCs表面MHC-II分子的表达,抑制DCs分化与成熟,调节相关炎症因子的释放,显著改善CIA大鼠模型的关节症状及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喉乌头 类风湿关节炎 树突状细胞
下载PDF
白喉乌头中生物碱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艾星 单连海 周先礼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4期335-338,共4页
目的研究白喉乌头Aconitum leucostomum Worosch.中的生物碱。方法采用柱色谱法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通过多种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10个生物碱,分别为:高乌甲素(Ⅰ)、dehydroacosanine(Ⅱ)、冉乌碱(Ⅲ)、宋果灵(Ⅳ)、... 目的研究白喉乌头Aconitum leucostomum Worosch.中的生物碱。方法采用柱色谱法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通过多种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10个生物碱,分别为:高乌甲素(Ⅰ)、dehydroacosanine(Ⅱ)、冉乌碱(Ⅲ)、宋果灵(Ⅳ)、乌头碱(Ⅴ)、新乌头碱(Ⅵ)、去氧刺乌头碱(Ⅶ)、spicatine A(Ⅷ)、印乌碱(Ⅸ)、puberuline C(Ⅹ)。结论化合物Ⅴ~Ⅹ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属 白喉乌头 乌头碱 高乌甲素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生物碱 柱色谱法
原文传递
白喉乌头挥发油的GC-MS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艾克拜尔江.阿巴斯 李冠 +1 位作者 王强 安里菲热.安尼瓦尔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56-1759,共4页
目的:分析鉴定白喉乌头挥发油的组成组分,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取白喉乌头干粉250g,加蒸馏水1L,用电热套加热回流制备其挥发油,然后对挥发油直接进行GC-MS分析。色谱条件:RTX-5MS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m×0.32mm×... 目的:分析鉴定白喉乌头挥发油的组成组分,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取白喉乌头干粉250g,加蒸馏水1L,用电热套加热回流制备其挥发油,然后对挥发油直接进行GC-MS分析。色谱条件:RTX-5MS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m×0.32mm×1.0μm);升温程序:60℃保持1min,以10℃.min-1升至300℃,保持5min;载气(99.999%He),流速1.0mL.min-1,压力3.4kPa,进样量1μL;分流比30∶1。质谱条件:电子轰击(EI)离子源,电子能量70eV,传输线温度250℃,离子源温度200℃,质量扫描范围m/z30~500。采用Nist147谱库及Wiley7谱库进行检索。结果:分离出105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72个化合物,已鉴定出的化合物占总挥发油质量的86.81%。其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顺,顺-亚油酸(占29.48%)和n-棕榈酸(占21.08%);含量较高的成分有芳姜黄酮(4.78%)、十五烷酸(3.3%)、1,4-顺-1,7-反-菖蒲烯酮(2.85%)、2-羟基环十五烷酮(2.83%)、亚油酸甲酯(2.5%)、亚油酸乙酯(1.55%)和棕榈酸甲酯(1.41%)。结论:分析结果表明,白喉乌头挥发油中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比较高,二者含量超过50%,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喉乌头 GC-MS 挥发油
原文传递
新疆草原毒草白喉乌头高光谱特征提取与分析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温阿敏 郑江华 +3 位作者 穆晨 吴秀兰 轩俊伟 王卫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1,共7页
以新疆伊犁州伊宁县托乎拉苏草原的典型毒草白喉乌头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ASD公司的FieldSpec Pro FR型便携式地物光谱仪测得其高光谱数据,通过Savitzky-Golay平滑滤波处理、光谱微分、包络线去除处理,提取并分析其高光谱特征,对变换处... 以新疆伊犁州伊宁县托乎拉苏草原的典型毒草白喉乌头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ASD公司的FieldSpec Pro FR型便携式地物光谱仪测得其高光谱数据,通过Savitzky-Golay平滑滤波处理、光谱微分、包络线去除处理,提取并分析其高光谱特征,对变换处理后的光谱运用马氏距离法提取出最佳识别波段,分析其冠层光谱特征。结果表明,白喉乌头与牧草在750~1 150 nm波段范围内具有明显差异,且白喉乌头在不同生长状况下,其反射率曲线差异也较大;通过光谱分析,白喉乌头有不明显的"双峰",而牧草只有1个峰,红边参数表现为白喉乌头〉牧草;去包络线处理后发现,不同植被类型在光谱吸收谷具有明显差异;通过最佳识别波段分析,得到了白喉乌头与牧草的最佳识别波段;植被指数分析发现,RVI差异最大,可以用于遥感影像植被指数分析及白喉乌头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喉乌头 牧草 高光谱 光谱特征 测定
原文传递
白喉乌头及其炮制品生物碱成分变化与细胞毒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吐尔克扎提·帕利哈提 聂继红 +2 位作者 张海英 王德玺 兰卫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9期1630-1635,共6页
目的:比较白喉乌头生品、炮制品生物碱成分的含量变化及其细胞毒性。方法:将白喉乌头生品及哈萨克法炮制品(以下简称"炮制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比较,测定炮制前后各提取... 目的:比较白喉乌头生品、炮制品生物碱成分的含量变化及其细胞毒性。方法:将白喉乌头生品及哈萨克法炮制品(以下简称"炮制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比较,测定炮制前后各提取液生物碱成分的变化;用MTT比色法分析比较不同浓度白喉乌头生品及炮制品提取液的细胞毒性。结果:白喉乌头经炮制,乌头碱及次乌头碱峰面积显著减少,降低率分别为45.1%和74.5%;去乙酰高乌甲素峰面积明显升高,升高率为62.2%;高乌甲素、冉乌头碱及去乙酰冉乌头碱峰面积基本不变;同时,有新的色谱峰产生,说明经炮制有新成分产生;白喉乌头生品及炮制品提取液浓度分别为在5000、2500、1250、625、312.5μg/mL给药48h,与白喉乌头生品提取液相比,其炮制品提取液细胞抑制率明显降低(P<0.05),白喉乌头生品及炮制品的IC50分别是1826.70μg/mL、3192.48μg/mL。结论:白喉乌头经炮制,主要成分的色谱峰面积发生了变化,同时有新色谱峰产生,其毒性成分乌头碱、次乌头碱峰面积明显减少,说明乌头碱、次乌头碱含量减少,通过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毒性,证明其达到减毒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喉乌头 炮制品 高效液相色谱法 毒性 H9C2心肌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