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effect of enriching qi,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clearing away dampness and heat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 A meta-analysis
1
作者 Zheng-Mei Zhang Zi-Long Shen +1 位作者 Mei-Jie Wang Jing Li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22年第10期33-41,共9页
Objective:To systemically review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about the method of enriching qi,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clearing away dampness and heat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herapy of patients with idi... Objective:To systemically review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about the method of enriching qi,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clearing away dampness and heat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herapy of patients with idiopathy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Methods:We collected th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of enriching qi,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clearing away dampness and heat for the treatment of IMN from 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Wanfang Data and Wiper Databases.Bias of risk of retrieval literature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Cochrane Collaboration standard,and Review Manager 5.3 software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Fourteen trials(836 participants)were included in the meta-analysis.This ki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thod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IMN exerted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reducing 24-hour urinary protein[WMD=-0.97,95%CI(-1.30,-0.65),Z=5.86(P<0.00001)]and elevating serum albumin[WMD=3.83,95%CI(2.10,5.57),Z=4.33,P<0.0001],lowering serum cholesterol[WMD=-0.82,95%CI(-1.08,-0.56),Z=6.18,P<0.00001],triglycerides[WMD=-0.39,95%CI(-0.67,-0.11),Z=2.77,P=0.006]and reducing the risk of adverse events[OR=0.29,95%CI[0.16,0.50],Z=4.35,P<0.0001]in the patients with IMN as compared with controls.However,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ethod and controls when combining all trials in serum creatinine[WMD=-5.52,95%CI(-18.06,7.03),Z=0.86,P=0.39],when combining all trials in urea nitrogen[WMD=-0.90,95%CI(-2.22,0.41),Z=1.35,P=0.18].Conclusion:The method of enriching qi,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clearing away dampness and heat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exerts certain advantages and better safety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IMN.However,for the inferiority of the included studies,the conclusion still needs high-quality and large-sample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to verif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 META-ANALYSIS Enriching qi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Clearing away dampness and heat
下载PDF
Chinese Drugs That Invigorate Spleen to Remove Dampness and Activate Blood Circulation to Eliminate Turbid for Retarding Progression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
2
作者 YU Yue-ming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2001年第3期183-185,共4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hinese drugs (CD) that invigorate Spleen to remove Dampness and activate the blood circulation to eliminate Turbid for retarding progression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Meth...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hinese drugs (CD) that invigorate Spleen to remove Dampness and activate the blood circulation to eliminate Turbid for retarding progression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Methods: Thirty-nine patients with CRF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t random: the 18 patients in group A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ow protein diet and controlling blood pressure and 21 patients in group B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similarly with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additional CD. Levels of serous creatinine (SCr), blood urea nitrogen (BUN), blood albumin (Alb), total cholesterol (TC), triglyceride (TG),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 and hemoglobin (Hb) were checked every two months and the rate of progression of CRF was estimated by slope of the creatinine reciprocal (1/SCr) with time (months).Results: Levels of SCr and BUn in group B were lower and HDL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A significantly,P < 0.05. Mean slopes of the creatinine reciprocal with tim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markedly different,P < 0.01.Conclusion: Additional CD treatment based upon the low protein diet and controlling blood pressure could retard the rate of progression of CRF evide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renal faiure invigorating Spleen to remove dampness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 eliminate Turbid renal function blood lipid
原文传递
中药相关性肝损伤潜在可疑中药识别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恒鑫 顿文亮 +3 位作者 胡婧文 李青 赵泽玉 骆天炯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0期1130-1136,共7页
目的探讨通过医院大数据平台发现药物性肝损伤风险信号的方式,筛选出可能会诱发肝损伤的相关中药,分析中药相关性肝损伤的易感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6月1日至2023年6月1日数据,对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先确认存在肝损伤,其次除外其他肝病,... 目的探讨通过医院大数据平台发现药物性肝损伤风险信号的方式,筛选出可能会诱发肝损伤的相关中药,分析中药相关性肝损伤的易感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6月1日至2023年6月1日数据,对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先确认存在肝损伤,其次除外其他肝病,再通过Roussel-Uclaf因果关系评估法(RUCAM)对药物与肝损伤的因果关系进行量化评估;再剔除合并用药中致药物性肝损伤使用化药(主要是A类及B类的药物)的住院患者,发现并整理出可疑中药品种,分为可能、有可能、不太可能、不可能4类。结果共收集肝功能异常患者2056例,筛选出可能中药相关性肝损伤患者142例,其中可能及有可能药物种类主要包括解表药、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等。结论可疑中药种类涉及范围较广,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可能与人体机体状态、药物本身有关,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机制可能与免疫炎症促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相关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 中药 解表药 清热解毒药 活血化瘀药 祛风湿药 临床特征 机制
下载PDF
陈以平“斡旋三焦”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经验
4
作者 邢巧凤 王琳 陈以平(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9期1000-1005,共6页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根本病机与三焦气化失司密切相关。三焦不通则全身水液输布排泄障碍,痰湿、瘀血内生,病理产物堆积,郁久化热,进而导致肺、脾、肾三脏俱损。因而使三焦通在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中尤为重要,故陈以平教授通过“斡旋三焦...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根本病机与三焦气化失司密切相关。三焦不通则全身水液输布排泄障碍,痰湿、瘀血内生,病理产物堆积,郁久化热,进而导致肺、脾、肾三脏俱损。因而使三焦通在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中尤为重要,故陈以平教授通过“斡旋三焦”治疗本病,并创益气活血化湿专方。“斡旋三焦”通过益气活血化湿治疗大法实现三焦气机通畅。此法旨在通过补益肺脾肾之气、清热化湿、活血化瘀,促进气的推动、温煦、固摄及气化等功能的恢复,使三焦功能归常,从而促进疾病向愈。附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斡旋三焦 益气活血化湿 三焦气化 陈以平
下载PDF
名中医温建民治疗拇外翻术后经验
5
作者 陈雨欣 王文 +3 位作者 程大鹏 许东升 危一飞 蒋科卫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9期1249-1252,共4页
拇外翻是指拇趾向外偏斜超过正常生理范围的一种足部畸形,是前足最常见的病变之一,温建民教授采用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在术后根据“二期分治”骨折病理念,综合考虑患者术前“肝肾亏虚,阴阳失衡”、术后早期“血瘀水停,骨折筋... 拇外翻是指拇趾向外偏斜超过正常生理范围的一种足部畸形,是前足最常见的病变之一,温建民教授采用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在术后根据“二期分治”骨折病理念,综合考虑患者术前“肝肾亏虚,阴阳失衡”、术后早期“血瘀水停,骨折筋伤”、晚期“肝肾亏虚,筋骨未坚”的基本病机,遵循标本兼治的原则,术中充分松解外侧结构,术后应用补肝肾、强筋骨类药物强健筋骨,嘱咐患者避免进行久立、久行相关的活动,减少拇外翻的复发,在早期应用愈骨一号方活血利水,晚期应用愈骨二号方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以达到加速拇外翻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微创手术 标本兼顾 活血利水 补益肝肾 骨折病
下载PDF
关国华辨治岭南地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经验
6
作者 罗英子 郑香悦 俞晓艺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759-763,共5页
总结关国华教授辨治岭南地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证思路。关国华教授根据“黄斑属脾”理论,同时结合岭南地区的地域、气候和人群体质特征,提出脾虚湿困是岭南地区CSC发病的根本病机,CSC中后期则逐渐累及肝肾,可致血... 总结关国华教授辨治岭南地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证思路。关国华教授根据“黄斑属脾”理论,同时结合岭南地区的地域、气候和人群体质特征,提出脾虚湿困是岭南地区CSC发病的根本病机,CSC中后期则逐渐累及肝肾,可致血瘀水停。治疗CSC发病之初,重在治脾,方药采用二陈汤为基础方加减以健脾利湿;中后期则强调肝脾肾同治,水血同治,方药以驻景丸合五苓散为基础方,补益肝肾,健脾活血利水。倡导治脾贯穿治疗全程,同时随证化裁、用药通权达变,以收显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岭南地区 健脾利湿 补益肝肾 活血利水 关国华
下载PDF
基于玄府调控生殖轴理论探讨风药在月经病中的运用
7
作者 邓泽之 魏绍斌 《河南中医》 2024年第6期844-848,共5页
风药具有风之轻扬上升、发散开泄、善行而无处不至的特性,能开通全身上下内外之玄府,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类开通玄府药物。因此,在月经病中辨明病因、病位以及玄府闭塞的程度后,可用风药从多角度开通生殖轴玄府,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外感... 风药具有风之轻扬上升、发散开泄、善行而无处不至的特性,能开通全身上下内外之玄府,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类开通玄府药物。因此,在月经病中辨明病因、病位以及玄府闭塞的程度后,可用风药从多角度开通生殖轴玄府,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外感风寒型月经病祛风以通玄,常用药物有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生姜等;气郁玄府型月经病理气以通玄,常用药物有柴胡、枳壳、青皮、香附、木香等;血瘀型月经病活血以通玄,常用药物有桂枝、川芎、荆芥、刺蒺藜、白芷、细辛、羌活、葛根等;痰湿型月经病化湿以通玄,常用药物有升麻、葛根、柴胡、羌活、独活等;虚实相兼型玄府病变补虚以通玄,常用药物有羌活、独活、防风、白芷等。通过正确的药物配伍,在月经病中灵活运用风药,可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府 生殖轴 风药 月经病 祛风以通玄 理气以通玄 活血以通玄 化湿以通玄 补虚以通玄
下载PDF
健脾利湿、活血化浊中药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 被引量:19
8
作者 余月明 崔建强 +4 位作者 张凡 王涛 张人杰 郭东阳 陈昭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727-728,共2页
目的 :观察健脾利湿、活血化浊中药对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进展的延缓作用。方法 :39例患者分为两组 ,A组采用低蛋白饮食、控制高血压治疗及对症处理 ;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利湿、活血化浊中药治疗 ,并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 目的 :观察健脾利湿、活血化浊中药对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进展的延缓作用。方法 :39例患者分为两组 ,A组采用低蛋白饮食、控制高血压治疗及对症处理 ;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利湿、活血化浊中药治疗 ,并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血脂变化 ,计算血清肌酐倒数与时间的直线回归斜率作为评估CRF的进展速度。结果 :治疗后B组血清肌酐、血尿素氮明显低于A组 (P <0 0 5) ,而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A组 (P <0 0 1) ;直线回归斜率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在低蛋白饮食和控制高血压基础上加用健脾利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健脾利湿 活血化浊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清热利湿活血综合疗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12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唐晓颇 姜泉 +12 位作者 刘维 王义军 张俊莉 何东仪 钟明 李凤珍 康俊萍 任文肖 黄传兵 朱婉华 李爱民 焦娟 王海隆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11期978-981,共4页
目的验证清热利湿活血综合疗法对湿热痹阻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关节症状体征评分、晨僵时间、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评分)、健康评价调查表指数(HAQ)、ACR疾病疗效评价、安全性指标等,对12家医院212例湿热痹阻型活动期... 目的验证清热利湿活血综合疗法对湿热痹阻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关节症状体征评分、晨僵时间、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评分)、健康评价调查表指数(HAQ)、ACR疾病疗效评价、安全性指标等,对12家医院212例湿热痹阻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清热利湿活血综合疗法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4周后,关节屈伸不利积分从治疗前的(1.78±0.84)分降低为(1.24±0.65)分,晨僵时间从治疗前的(117.5±227.31)min降低为(58.37±52.43)min(P<0.01),肿胀积分从治疗前的(1.92±0.69)分降低为(1.50±2.93)分(P<0.05)。治疗12周后,患者的HAQ指数从29.24±15.30降低为10.55±6.89(P<0.01);DAS评分从6.43分降低为4.52分(P<0.01);ACR20/50/70的达标率分别为72.64%、40.56%、9.91%;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清热利湿活血综合疗法可迅速改善湿热痹阻型活动期RA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疾病活动性,提高疾病疗效,安全性较好,体现了中医药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利湿活血法 综合疗法 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 疗效
下载PDF
从“湿”辨治高尿酸血症及其并发症理论探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静 徐鹏 +3 位作者 黎创 曾艳秋 毛炜 胡天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1810-1815,共6页
分析高尿酸血症及其并发症的中西医演变规律,认为“湿邪为患”在该病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且具有湿在血脉、湿侵关节、湿入脏腑等的传变规律;湿邪易与他邪相兼为患,可表现为湿浊、风湿、湿热、痰湿、湿瘀等。在“既病防变”治疗原... 分析高尿酸血症及其并发症的中西医演变规律,认为“湿邪为患”在该病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且具有湿在血脉、湿侵关节、湿入脏腑等的传变规律;湿邪易与他邪相兼为患,可表现为湿浊、风湿、湿热、痰湿、湿瘀等。在“既病防变”治疗原则的指导下,结合分析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提出治疗高尿酸血症当分以下阶段:若湿在血脉,当健脾利水渗湿;若湿侵关节,可祛风除湿、清热利湿、化痰活血;若湿入脏腑,当清热利湿通淋、补肾活血利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湿邪 并发症 健脾利水渗湿 祛风除湿 清热利湿 补肾活血利水
下载PDF
清热化湿活血法辅助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对IL-22和HSP70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侯丽娟 臧莉 +2 位作者 王宏伟 段树鹏 宋新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3-185,共3页
目的分析清热化湿活血法辅助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对患者白细胞介素-22(IL-22)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清热化湿活血法辅助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对患者白细胞介素-22(IL-22)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治疗,观察组给予清热化湿活血法辅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1.11%,41/45)高于对照组(75.56%,34/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乙肝病毒DNA(HBV-DNA)、肝功能指标、白细胞介素-12(IL-12)、IL-22、HSP70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BV-DNA(2.48±0.91)lgcopies/m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74.65±14.96)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62.89±12.11)U/L、总胆红素(TBIL)(32.02±10.74)μmol/L、IL-22(58.98±10.85)ng/L、HSP70(2.85±1.31)μg/L水平低于对照组,IL-12(32.11±6.22)pg/m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化湿活血法辅助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可保护肝脏,调节IL-12、IL-22、HSP70的表达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化湿活血法 肝胆湿热型 慢性乙型肝炎 热休克蛋白70
下载PDF
补气活血利水法配合功能康复训练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康复进程及凝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郑晓明 王康振 +2 位作者 张会良 黄伟彦 韩海宁 《陕西中医》 CAS 2022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究应用补气活血利水法,自拟消肿活血汤配合功能康复训练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康复进程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两组患者的手术方案基本一致,... 目的:探究应用补气活血利水法,自拟消肿活血汤配合功能康复训练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康复进程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两组患者的手术方案基本一致,对照组术后视患者情况予以下肢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补气活血利水法,给予自拟消肿活血汤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术后1 d、术后4周后踝关节主动活动度、肿胀值、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等凝血功能指标和关节疼痛、瘀斑、关节肿胀及关节红热等证候积分的差异,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02%和76.74%,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4周,两组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角度均较治疗前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3、7 d及4周,治疗组的踝关节肿胀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术后4周,PT、APTT均高于对照组,FIB、D-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术后4周后各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补气活血利水法自拟的消肿活血汤配合功能康复训练可促进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改善患者术后凝血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术后踝关节主动活动度,疗效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消肿活血汤 功能康复训练 康复进程 凝血指标 补气活血利水法
下载PDF
陈以平教授“微观辨证”学术思想在膜性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66
13
作者 王琳 陈以平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9-31,共3页
陈以平教授长期致力于肾脏病理与中医辨证关系的研究,在总结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微观辨证的学术思想,并倡导以益气活血化湿方案为主治疗膜性肾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膜性肾病 微观辨证 益气活血化湿
下载PDF
中药清热凉血新法治疗温病湿热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艺平 韩鹏 +4 位作者 刘诚 马国亮 李贞 刘仕昌 彭胜权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对南方战区常见病证温病湿热证的作用,并从微观角度探讨温病湿热证血瘀的客观性。方法:采用复合因素复制的新西兰兔温病湿热证模型,设立黄连解毒汤组(A组),黄连解毒汤加丹参、赤芍组(B组),王氏连朴饮组(C ...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对南方战区常见病证温病湿热证的作用,并从微观角度探讨温病湿热证血瘀的客观性。方法:采用复合因素复制的新西兰兔温病湿热证模型,设立黄连解毒汤组(A组),黄连解毒汤加丹参、赤芍组(B组),王氏连朴饮组(C 组),王氏连朴饮加丹参、赤芍组(D 组),湿热证模型组(E 组),正常对照组(F 组)。观察各组症状及体温变化、血浆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IL-1)、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凝血功能、血栓素B_2(TXB_2)、6-酮-前列腺素F_(1a)(6-keto-PGF_(1a))等指标变化。结果:黄连解毒汤加丹参、赤芍组症状表现较轻,黄连解毒汤组及黄连解毒汤加丹参、赤芍组体温升高较小,药物治疗各组ET、TNF、IL-1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0.01),黄连解毒汤组,黄连解毒汤加丹参、赤芍组ET、IL-1的含量尚低于王氏连朴饮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湿热模型组血液流变学各参数、血小板数及聚集率、凝血指标、TXB_2、6-keto-PGF(1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黄连解毒汤加丹参、赤芍组,王氏连朴饮加丹参、赤芍组在改善上述指标效果较好,优于黄连解毒汤组、王氏连朴饮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对于南方战区常见温病湿热证具有较好的治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证 清热解毒 凉血化瘀 黄连解毒汤 王氏连朴饮 丹参 赤芍
下载PDF
中药治疗高脂血症100方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路 高晟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7期910-913,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文献检索,查询到100首治疗高脂血症方剂,将方剂中所涉及中药进行分类统计、比较,以探讨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用药规律。方法用Excel表格将100首方剂中涉及中药进行统计,再将中药按功效进行分类,统计出各类中药出现... 目的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文献检索,查询到100首治疗高脂血症方剂,将方剂中所涉及中药进行分类统计、比较,以探讨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用药规律。方法用Excel表格将100首方剂中涉及中药进行统计,再将中药按功效进行分类,统计出各类中药出现频次及频率。结果治疗高脂血症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有山楂、丹参、泽泻、首乌、黄芪、茯苓等,多为活血化瘀、利水渗湿、益气养血类中药,可根据患者伴随症状配伍调理气机、清热、化痰、滋阴、收涩等药物,其中活血化瘀类中药出现频次最多。结论为中药治疗高脂血症提供用药参考,同时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活血化瘀 利水渗湿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药临床应用策略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多加 吴效科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36-1841,共6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异质性内分泌疾病,病因以神经内分泌紊乱为主要特征。中医药对于PCOS的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PCOS患者临床中药的应用以补肾类、健脾祛湿类、活血类中药为主。本研究对三类中药在PCOS患者治疗上的用药特点及...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异质性内分泌疾病,病因以神经内分泌紊乱为主要特征。中医药对于PCOS的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PCOS患者临床中药的应用以补肾类、健脾祛湿类、活血类中药为主。本研究对三类中药在PCOS患者治疗上的用药特点及优势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中药对于PCOS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补肾 健脾祛湿 活血
下载PDF
陈氏肾9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春崧 杨铭 陈以平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6期37-39,43,共4页
目的观察陈氏肾9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治疗,治疗组予陈氏肾9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比较24 h... 目的观察陈氏肾9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治疗,治疗组予陈氏肾9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Alb)、血肌酐(Scr)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总缓解率分别为76.7%、59.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后,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Alb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cr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陈氏肾9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满意且不良反应较少,尤其适用于常规西药治疗不敏感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陈氏肾9方 益气活血化湿 专病专方 水蛭
下载PDF
补气活血利水法防治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肾损伤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邹传兵 朱子军 +2 位作者 丁永峰 朱伟 吴得利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9-240,共2页
目的:探讨补气活血利水法对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肾损伤防治。方法:随机选择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病人98例,分4组:常规处理组、碎石宝煎剂组、络活喜组及排石颗粒组,在ESWL前、后24h(内)、7天及14天测量肾叶间动脉血流指数、肾皮质厚度及尿潜... 目的:探讨补气活血利水法对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肾损伤防治。方法:随机选择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病人98例,分4组:常规处理组、碎石宝煎剂组、络活喜组及排石颗粒组,在ESWL前、后24h(内)、7天及14天测量肾叶间动脉血流指数、肾皮质厚度及尿潜血情况。结果:碎石宝组ESWL后24h(内)、7天及14天患侧肾脏RI较ESWL前降低,能减轻肾皮质水肿,缩短尿潜血时间。提示:补气活血利水法能减轻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气活血利水法 体外冲击波碎石 肾损伤
下载PDF
清热利湿活血方对HBV转基因小鼠的抗病毒作用及对TKB1-IRF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传涛 廖婷婷 +5 位作者 黄群 张技 辜海英 杨鸿 黄晓群 王芳瑜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490-495,共6页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活血方对乙型肝炎病毒(HBV)转基因小鼠的抗病毒作用及对肝组织TANK结合激酶1(TKB1)、干扰素调控因子3(IRF3)表达的影响,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建立清热利湿活血方的HPLC指纹图谱。再将HBV转基因小鼠随机分...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活血方对乙型肝炎病毒(HBV)转基因小鼠的抗病毒作用及对肝组织TANK结合激酶1(TKB1)、干扰素调控因子3(IRF3)表达的影响,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建立清热利湿活血方的HPLC指纹图谱。再将HBV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组,苦参素组,清热利湿活血方高、低剂量组,每组8只。苦参素组小鼠给予灌胃剂量为0.15 g·kg^(-1)·d^(-1)的苦参素混悬液,清热利湿活血方高、低剂量组小鼠分别给予灌胃剂量为7、2 g·kg^(-1)·d^(-1)的清热利湿活血方混悬液,给药共5周。治疗结束后,采用酶链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及肝组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采用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血清中HBV DNA及肝组织中HBV DNA、TKB1 mRNA、IRF3 mRNA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TKB1、IRF3的蛋白表达。【结果】标定14个特征峰构成清热利湿活血方的指纹图谱,其中1号峰为没食子酸,8号峰为柯里拉京,9号峰为虎杖苷,10号峰为鞣花酸,13号峰为甘草酸,14号峰为齐墩果酸。高剂量清热利湿活血方可减轻肝细胞轻度脂肪变性、肝细胞轻度水肿及Kuffer细胞增生等病理改变,显著降低HBV转基因小鼠肝脏和血清中的HBsAg、HBV DNA水平(P<0.05或P<0.01),显著增强小鼠TKB1、IRF3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0.05或P<0.01)。【结论】清热利湿活血方有抗HBV作用,其抗病毒机制可能与增强TKB1、IRF7 mRNA及蛋白表达,进而影响干扰素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利湿活血方 乙型肝炎病毒 TANK结合激酶1 干扰素调控因子3 转基因小鼠
下载PDF
李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撷菁 被引量:8
20
作者 胡洪贞 齐振强 李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260-262,共3页
李伟教授认为肾气虚血瘀是慢性肾脏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湿热浊毒潴留是重要的病理因素,临证中益气补肾活血贯穿疾病治疗的始终,并擅长应用清泄法,以延缓疾病进展,同时注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重视肾脏病的全程干预与多途径干预,临床疗效显... 李伟教授认为肾气虚血瘀是慢性肾脏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湿热浊毒潴留是重要的病理因素,临证中益气补肾活血贯穿疾病治疗的始终,并擅长应用清泄法,以延缓疾病进展,同时注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重视肾脏病的全程干预与多途径干预,临床疗效显著。文章介绍了李师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气虚血瘀 湿热浊毒 益气活血清泄 全程干预 多途径干预 李伟 经验撷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