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垂直面型AngleⅡ^1错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何科 任嫒姝 戴红卫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361-1363,共3页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垂直面型AngleⅡ1错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特征。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正畸科收治的恒牙初期AngleⅡ1错患者121例,测量比较不同垂直面型组治疗前的头颅定位侧位片,包括线距、角度、面积、比值等。结果...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垂直面型AngleⅡ1错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特征。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正畸科收治的恒牙初期AngleⅡ1错患者121例,测量比较不同垂直面型组治疗前的头颅定位侧位片,包括线距、角度、面积、比值等。结果 (1)线距:低角者前牙区牙槽骨与基骨厚、颌骨高度低,中切牙根尖点到唇舌(腭)侧骨皮质板的距离较远;高角则相反。(2)角度:上颌相对于前颅底平面及腭平面、下颌相对于下颌平面,低角者前牙区牙槽骨及切牙比高角者更唇倾。(3)面积:不同垂直面型,上下颌切牙区颌骨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比值:某一垂直面型上下颌切牙区颌骨高度的代偿方向一致,但代偿量不同,上颌大于下颌。结论不同垂直面型颌骨形态结构不同,治疗方法、预后及注意事项也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 安氏 切牙 颌骨形态 头影测量
下载PDF
PancherzⅡ类错矫正分析方法评价Activator的治疗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牛百平 叶湘玉 +1 位作者 王晓荣 司新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7-199,共3页
目的 :探讨 Activator对生长发育期 类 1分类患者的牙和颌骨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 Pancherz 类错牙合矫正分析法 (Class correction analysis)结合传统测量项目对 2 2例 (男 8例 ,女 14例 ,年龄男 10~ 13岁 ,女 9~ 12岁 ) ANB角大... 目的 :探讨 Activator对生长发育期 类 1分类患者的牙和颌骨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 Pancherz 类错牙合矫正分析法 (Class correction analysis)结合传统测量项目对 2 2例 (男 8例 ,女 14例 ,年龄男 10~ 13岁 ,女 9~ 12岁 ) ANB角大于 5°、前牙覆盖大于 7mm、磨牙完全远中或尖对尖远中关系患者的治疗前后 X线头影测量分析项目进行配对 t检验。结果 :SNA减小 ,Go- Me增大 ,NSL / ML增大 ,ANB角减小 ,前后面高增加 ,下颌位置 Pg/ OL P前移均有显著性差异。上中切牙角变小 ,下切牙角度变大 ,下磨牙前移 ,磨牙关系得到改善。结论 :Activator对下颌骨的矫形作用比较复杂 ,下颌骨的绝对长度增加 ,下颌平面角加大 ,SNB角无变化 ;Activator可以改善前牙的覆盖 ,后牙的 类关系及 类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类错He 功能性矫治器 activator 治疗
下载PDF
肌激动器矫治AngleⅡ类1分类错前后颌面部硬组织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孙莉莉 陈敏 王建国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81-284,共4页
【目的】评价肌激动器矫治AngleⅡ类1分类错治疗前后颌面部硬组织变化情况,探讨其作用机理和效果。【方法】对30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AngleⅡ类1分类错畸形的患者用肌激动器矫治,对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片的17个硬组织测量项目进... 【目的】评价肌激动器矫治AngleⅡ类1分类错治疗前后颌面部硬组织变化情况,探讨其作用机理和效果。【方法】对30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AngleⅡ类1分类错畸形的患者用肌激动器矫治,对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片的17个硬组织测量项目进行分析,对比治疗前后硬组织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通过早期的功能矫治治疗,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后X线头影测量指标接近正常值范围。下颌骨长度增加,上切牙内收,前牙覆盖减少。【结论】大多数患者在矫治后X线头影测量值接近正常,下颌骨长度增加,但部分患者仍需进行二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激动器 angle 类1分类错殆 头影测量
下载PDF
Twin block矫治器矫治恒牙初期Ⅱ类错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漫 程祥荣 彭友俭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 :观察 Twin block矫治器矫治恒牙初期安氏 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 :在临床随机选择 2 0名安氏 类错牙合用 Twin block矫治器进行矫治 ,以 X线头影测量分析法评价疗效。结果 :Twin block矫治器可促进下颌生长 ;同时引起上切牙舌倾 ... 目的 :观察 Twin block矫治器矫治恒牙初期安氏 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 :在临床随机选择 2 0名安氏 类错牙合用 Twin block矫治器进行矫治 ,以 X线头影测量分析法评价疗效。结果 :Twin block矫治器可促进下颌生长 ;同时引起上切牙舌倾 ,下切牙唇倾。结论 :Twin block矫治器可产生明显的生长改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活动矫治器 安氏类错He 恒牙 矫治 正畸治疗
下载PDF
两种方法治疗骨性Ⅱ类错作用机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牛百平 叶湘玉 +2 位作者 王晓荣 司新芹 李湘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34-436,共3页
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acti-vator,activator结合headgear(ACHG)治疗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Ac-tivator组患者11例,男5例,女6例,ACHG组,患者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均为男10~13岁;女9~12岁,ANB角大... 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acti-vator,activator结合headgear(ACHG)治疗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Ac-tivator组患者11例,男5例,女6例,ACHG组,患者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均为男10~13岁;女9~12岁,ANB角大于5°。覆盖大于7mm,后牙远中关系,收集治疗前后X钱头影测量侧位片,测量项目28项,在SAS统计分析软件中进行结果分析,结果:①两组上颌骨的生长均受到抑制,ANB角均减小,ACHG组变化更为明显,两组下颌骨均显著生长。②ACHG组下颌平面角得以保持,面A组明显增大,两组间有差异。③两组上切牙均内收,A组下切牙唇倾,而ACHG组保持不变,ACHG组上颌磨牙有后移,而A组不变。结论:Activator的齿代偿性变化明显,而ACHG则相对的表现出骨性改善的明显,且控制了下颌平面角及下切牙的唇倾度。不失为治疗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HE 安氏类错He 矫治术
下载PDF
安氏Ⅱ-1类患者下颌前伸运动时的接触情况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端强 林焱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182-186,共5页
目的研究安氏Ⅱ1类患者在下颌前伸运动过程中的接触情况,探讨前伸干扰情况的存在并分析其牙颌颅面形态结构的特点。方法对60名未经过正畸治疗的安氏Ⅱ1类患者进行常规错畸形临床检查,并采用T-ScanⅡ咬合分析系统记录并分析其前伸... 目的研究安氏Ⅱ1类患者在下颌前伸运动过程中的接触情况,探讨前伸干扰情况的存在并分析其牙颌颅面形态结构的特点。方法对60名未经过正畸治疗的安氏Ⅱ1类患者进行常规错畸形临床检查,并采用T-ScanⅡ咬合分析系统记录并分析其前伸运动中的接触情况,根据前伸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干扰分为A、B两组,测量两组样本的模型及头颅侧位X线片上表示牙颌颅面形态特点的相关数据,利用SPSS 12.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样本间比较显示,在Y轴角、MP-FH、U1-L1、A-ptm、上下牙弓前段长度的比值、磨牙近远中向指数上存在差异。Logistic多元回归显示,MP-FH是促成前伸干扰发生的危险因子,而A-ptm为其保护因子。结论 (1)高角的安氏Ⅱ1类错人群容易发生前伸干扰,较大的下颌平面角是干扰发生的危险因素。(2)上颌骨长度与前伸干扰的发生呈负相关,较小的上颌骨长度是干扰的发生危险因素。(3)磨牙尖对尖关系较完全远中关系更容易发生前伸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 安氏 下颌骨 颞下颌关节 计算机 牙 平衡 正畸学 颌关系记录
下载PDF
Mini-twin block矫治器与肌激动器早期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庄颖 尹通广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23期70-72,75,共4页
目的探讨Mini-twin block矫治器和肌激动器对于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处于生长高峰期及生长高峰前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患者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9~14岁。随机分成两组... 目的探讨Mini-twin block矫治器和肌激动器对于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处于生长高峰期及生长高峰前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患者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9~14岁。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Mini-twin block矫治器(28例)和肌功能矫治器(28例)进行治疗,治疗前后进行X线投影测量,分析并评价其疗效。结果采用Mini-twin block矫治器治疗组平均治疗时间(9.5个月)较肌激动器治疗组(11.8个月)更短。两组患者矫治后SNB角增加,ANB角明显减少,磨牙及尖牙达到中性关系或基本中性关系,前牙覆颌/覆盖达到正常或接近于正常,面型得到明显改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矫治方法都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但Mini-twin block矫治器治疗时间更短,制作成本更低廉,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类1分类错颌 Mini-twin block矫治器 肌激动器
下载PDF
安氏Ⅱ~1类人群下颌侧方干扰的情况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林焱 张端强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207-211,共5页
目的研究安氏II1类人群在下颌左右侧方运动过程中的接触情况,探讨侧方干扰情况的存在与否及其与牙颌颅面形态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0名未经过正畸治疗的安氏II1类受试者进行检查,采用T-ScanII咬合分析系统记录并分析其侧方运动中的... 目的研究安氏II1类人群在下颌左右侧方运动过程中的接触情况,探讨侧方干扰情况的存在与否及其与牙颌颅面形态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0名未经过正畸治疗的安氏II1类受试者进行检查,采用T-ScanII咬合分析系统记录并分析其侧方运动中的接触情况,在模型及头颅侧位片上分析牙颌颅面的形态,利用SPSS12.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双侧侧方干扰和无侧方干扰在A-ptm、U1-SN、上下前段牙弓的长度、磨牙近远中向指数上存在差异。结论上颌骨长度与侧方干扰的发生呈负相关,较小的A-ptm是干扰发生的危险因素;磨牙尖对尖关系较完全远中关系更容易发生侧方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安氏^1类 下颌骨 颞下颌关节 计算机 牙[牙合]平衡 颌关系记录 正畸学
下载PDF
肌激动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畸形的临床应用体会
9
作者 许丽辉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1年第12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肌激动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1年3月采用改良肌激动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畸形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观察,反映上、下颌骨矢状向位置变化的SNA角、SNB角治疗后明显增加(P<0.05)... 目的探讨肌激动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1年3月采用改良肌激动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畸形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观察,反映上、下颌骨矢状向位置变化的SNA角、SNB角治疗后明显增加(P<0.05),说明上、下颌骨相对于前颅底的位置前移。反映上、下颌骨矢状向相对位置的ANB角治疗后明显减少(P<0.05),说明下颌骨前移量大于上颌骨前移量。反映颅面骨矢状面生长方向的Y轴角治疗后明显增加(P<0.05),说明下颌骨向下生长的趋势增大。反映下颌骨旋转角度的FH-MP治疗后明显增加(P<0.05),说明下颌骨发生顺时针旋转。结论肌激动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畸形的临床效果好,可有效改善面部形态,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激动器 安氏类错[牙合]畸形 颌骨
下载PDF
Twin block矫治器矫治替牙期Ⅱ类错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怀希 王大为 《河北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Twinblock矫治器矫治替牙期安氏Ⅱ类借[牙合]的效果。方法:在临床随机选择18名安氏Ⅱ类错[牙合]病例,年龄8.5~10岁平均9.8岁,男6例,女12例,全部病例用Twinbloek矫治器进行矫治,以X线头影测量分析法评价疗效。结果:Twi... 目的:观察Twinblock矫治器矫治替牙期安氏Ⅱ类借[牙合]的效果。方法:在临床随机选择18名安氏Ⅱ类错[牙合]病例,年龄8.5~10岁平均9.8岁,男6例,女12例,全部病例用Twinbloek矫治器进行矫治,以X线头影测量分析法评价疗效。结果:Twinblock矫治器可促进下颌生长。结论:Twinblock矫治器可产生明显的生长改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活动矫治器 安氏类错[牙合] 替牙期
下载PDF
MRC肌功能矫治器干预治疗儿童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杨善麟 杨番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9期1836-1840,共5页
目的探讨MRC肌功能矫治器干预治疗儿童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8月上海沪东医院收治的80例替牙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患儿采用合适的软质MRC肌功能矫治器进... 目的探讨MRC肌功能矫治器干预治疗儿童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8月上海沪东医院收治的80例替牙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患儿采用合适的软质MRC肌功能矫治器进行错颌畸形矫治,设为研究组;35例患儿采用传统的功能性矫治器进行错颌畸形矫治,设为对照组。两组矫治疗程均为9~15个月。统计并比较两组患儿矫治结束后的口腔不良习惯改善情况、矫治效果主观评价情况,以及矫治前后的头影测量情况。结果研究组口腔矫治不良习惯改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6.67%(39/45)比68.57%(24/35)](P<0.05)。研究组佩戴顺利、佩戴舒适性、佩戴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13±0.28)分比(3.56±0.24)分、(3.85±0.27)分比(3.12±0.28)分、(3.54±0.23)分比(3.22±0.21)分](P<0.01)。研究组治疗后蝶鞍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SNB)、下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连线的垂直距离(L1-NB)、下颌平面角(FH-MP)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增加(P<0.05),上下齿槽座角(ANB)、上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连线的垂直距离及交角(U1-NA)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结论与传统的功能性矫治器相比,MRC肌功能矫治器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矫治方面的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地纠正患儿口腔不良习惯,患儿接受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类Ⅰ分类错颌畸形 MRC肌功能矫治器 早期矫治
下载PDF
两种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的比较研究
12
作者 罗伟民 王昊 +3 位作者 杨玉茹 王琦 龚蕾 张志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361-363,共3页
目的:探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过程中,采用主动结扎关闭间隙时,两种施力方式关闭拔牙间隙对牙齿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配对设计,对30例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的安氏Ⅱ类1分类病例进行配对,共配成15对,分为A、B两组... 目的:探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过程中,采用主动结扎关闭间隙时,两种施力方式关闭拔牙间隙对牙齿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配对设计,对30例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的安氏Ⅱ类1分类病例进行配对,共配成15对,分为A、B两组,两组均采用主动结扎法关闭间隙,A组施力于弓丝上(弓丝法),B组施力于牙上(牙列法),对两组患者进行上颌牙齿移动的测量研究。结果:两种方法关闭间隙时,在所耗时间、前牙后移比率和消耗支抗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垂直方向上,弓丝法压低前牙0.5mm,牙列法压低前牙0.25mm,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主动结扎关闭拔牙间隙时,采用施力于牙列上或施力于弓丝上的方式都可以,两种方法都能有效的关闭间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丝弓 滑动法 主动结扎 安氏类1分类
下载PDF
肌激动器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福燕 霍雷 李玉如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725-729,733,共6页
肌激动器是功能矫治器的一类,主要用于矫治生长发育高峰前期或高峰期的安氏Ⅱ类错畸形,并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从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对此类矫治器的矫治时机、临床应用的注意问题、改良设计、对骨和牙槽骨的效应、对颞下... 肌激动器是功能矫治器的一类,主要用于矫治生长发育高峰前期或高峰期的安氏Ⅱ类错畸形,并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从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对此类矫治器的矫治时机、临床应用的注意问题、改良设计、对骨和牙槽骨的效应、对颞下颌关节和咀嚼肌运动的影响及其稳定性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激动器 安氏类错畸形 功能矫治器
下载PDF
头帽肌激动器联合矫治安氏II类一分类骨性错牙合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晓芳 李永明 +2 位作者 陈学鹏 郭向红 魏亚丽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6期713-715,i0008,共4页
目的:探讨头帽肌激动器联合应用对生长期安氏II1类骨性错牙合的牙、颌、颅面的影响。方法:选择11例早期安氏II1类骨性错牙合采用头帽肌激动器联合矫治的患者,对其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结果:11例患者经过6~8个月的治疗,抑制... 目的:探讨头帽肌激动器联合应用对生长期安氏II1类骨性错牙合的牙、颌、颅面的影响。方法:选择11例早期安氏II1类骨性错牙合采用头帽肌激动器联合矫治的患者,对其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结果:11例患者经过6~8个月的治疗,抑制上颌骨发育,促进下颌骨生长效果显著。ANB角、U1-NB距、U1-NA距、wits值、覆牙合、覆盖减小,SNB角、U1-L1角、Po-NB距显著增加(P<0.05),上下颌间关系协调。磨牙关系为I类或偏Ⅲ类关系。结论:头帽牵引和肌激动器联合矫治适用于骨性安氏II1错牙合的早期矫治,可快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侧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帽肌激动器 安氏^1类错[牙合] 早期矫治
下载PDF
FRⅡ型功能矫治器与肌激动器对儿童安氏Ⅱ~1类错矫治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金婕 陈钰文 +2 位作者 朱玉 王健 阎秀林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668-671,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FRⅡ型功能矫治器与肌激动器对儿童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临床矫治效果。方法 2008—2012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26例安氏Ⅱ1类患儿分别采用FRⅡ型功能矫治器(13例)和肌激动器(13例)进行功能性矫治,在矫治前... 目的比较分析FRⅡ型功能矫治器与肌激动器对儿童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临床矫治效果。方法 2008—2012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26例安氏Ⅱ1类患儿分别采用FRⅡ型功能矫治器(13例)和肌激动器(13例)进行功能性矫治,在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选择指示颅面部软硬组织形态位置特征的17项指标定点测量,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矫治后所有患儿侧貌得到明显改善,磨牙关系达中性或偏近中。两组矫治器均能有效促进下颌生长,回收上颌切牙,减小前牙覆(牙合)、覆盖,但对上颌骨生长的抑制作用均不明显,肌激动器能有效地控制下切牙的倾斜度。两组矫治器矫治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RⅡ型功能矫治器和肌激动器均能有效改善上下颌骨及牙弓的Ⅱ类关系,改善患者侧貌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型功能矫治器 肌激动器 安氏1类错(牙合)畸形 X线头影测量分析
原文传递
肌激动器和FRⅡ型功能矫治器对青少年高角骨性Ⅱ类错畸形的影响对比 被引量:12
16
作者 马艳 李金超 +4 位作者 施优灵 杨磊 鲍玮玮 曲幸辉 庞光明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对比肌激动器和FRⅡ型功能矫治器对青少年高角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影响,为临床选择合适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1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口腔正畸科进行治疗的青少年高角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52例,... 目的对比肌激动器和FRⅡ型功能矫治器对青少年高角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影响,为临床选择合适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1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口腔正畸科进行治疗的青少年高角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52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FRⅡ型功能矫治器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肌激动器进行治疗,矫治观察时间为3个月,观察2组畸形预后情况,统计与计算上下颌骨关系和软组织侧貌改善的定量指标。结果 2组患者经过矫治后,患者的牙齿排列整齐,开口度、开口型正常,无咬合干扰,磨牙和尖牙建立中性关系,上下唇均得到明显回收,侧貌得到明显改善。2组患者矫治后的下牙弓总长度明显高于矫治前(P<0.05),同时观察组矫治后的下牙弓总长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矫治前后的上牙弓总长度组间与组内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SNA角无明显改变外(P>0.05),2组患者矫治后的SNB角明显增大,ANB角明显减小,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肌激动器和FRⅡ型功能矫治器对青少年高角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都有很好的矫治效果,特别是肌激动器更加有利于改善上下颌骨关系,促进软组织侧貌改善,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角骨性类错牙合畸形 肌激动器 FR型功能矫治器 青少年
原文传递
改良Twinblock矫治器与多曲方丝弓技术联合矫治骨性Ⅱ类错软硬组织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鹏 惠英 +1 位作者 苏哲君 刘锐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1期5046-5048,共3页
目的:将改良Twinblock矫治器与多曲方丝弓技术联合以矫治早期骨性Ⅱ类错[牙合],评价其对软硬组织的改变。方法:对21例11-15岁下颌发育不足为主的骨性安氏Ⅱ1错患者设计双期矫治,给予改良Twinblock功能矫治和多曲方丝弓技术治疗,调... 目的:将改良Twinblock矫治器与多曲方丝弓技术联合以矫治早期骨性Ⅱ类错[牙合],评价其对软硬组织的改变。方法:对21例11-15岁下颌发育不足为主的骨性安氏Ⅱ1错患者设计双期矫治,给予改良Twinblock功能矫治和多曲方丝弓技术治疗,调整咬合关系至正常后,给予保持。结果:治疗后正、侧面轮廓明显改善,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磨牙关系为Ⅰ类,头影测量下颌骨的变化显著,矢状关系改善。结论:对下颌后缩型Ⅱ类错[牙合],一期改良Twinblock治疗可纠正骨骼矢状关系不调,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二期采用多曲方丝弓技术治疗,对牙位及咬合关系精细调整,矫治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 安氏类/治疗 矫形外科固定装置 人类
原文传递
骨支抗摆式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8
作者 龙宝军 张栋杰 +1 位作者 叶金梅 王洪涛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9年第3期238-242,共5页
目的探讨骨支抗摆式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口腔科选择符合摆式矫治器治疗适应证患者12例,每例患者在硬腭前部放置2个种植钉,位置在切牙孔后6~9 mm,离开腭中,停止加... 目的探讨骨支抗摆式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口腔科选择符合摆式矫治器治疗适应证患者12例,每例患者在硬腭前部放置2个种植钉,位置在切牙孔后6~9 mm,离开腭中,停止加力。每例患者在移动磨牙前(T1)、磨牙移动到位时(T2),皆拍摄头颅侧位片。对每例患者各个阶段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结果矫治器加力时间7个月,磨牙基本到位。治疗后,第1磨牙远中移动7.07 mm,远中旋转9.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第1双尖牙分别远中移动5.44 mm和4.09 mm,远中旋转5.22°和3.95°,治疗前后改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牙腭向倾斜1.66°,切缘腭向移动0.93 mm。结论骨支抗摆式矫治器通过用微种植钉,可有效推动上颌磨牙向远中移动,不会造成双尖牙近中移动和前牙唇倾,相比传统摆式矫治器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 安氏 矫正装置 牙种植 骨支抗摆式矫治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