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tive compression-decompressi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versus standard CPR for cardiac arrest patients:a meta-analysis 被引量:10
1
作者 Xu-rui Luo Hui-li Zhang +2 位作者 Geng-jin Chen Wen-shu Ding Liang Huang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CAS 2013年第4期266-272,共7页
BACKGROUND:Active compression-decompressi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ACDCPR) has been popular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ardiac arrest(CA).However,the effect of ACD-CPR versus conventional standard CPR(S-... BACKGROUND:Active compression-decompressi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ACDCPR) has been popular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ardiac arrest(CA).However,the effect of ACD-CPR versus conventional standard CPR(S-CRP) is contriversial.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CD-CPR versus S-CRP in treating CA patients.METHODS:Randomized or quasi-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published from January 1990 to March 2011 were searched with the phrase "active compression-decompressi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cardiac arrest" in PubMed,EmBASE,and China Biomedical Document Databases.The Cochrane Library was searched for papers of meta-analysis.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 rate,survival rate to hospital admission,survival rate at 24 hours,and survival rate to hospital discharge were considered primary outcomes,and complications after CPR were viewed as secondary outcomes.Included studies were critically appraised and estimates of effects we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model of fixed or random effects.Inconsistency across the studies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I2 statistic method.Sensitivity analysis was made to determine statistical heterogeneity.RESULTS:Thirteen studies met the criteria for this meta-analysis.The studies included 396 adult CA patients treated by ACD-CPR and 391 patients by S-CRP.Totally 234 CA patients were found out hospitals,while the other 333 CA patients were in hospitals.Two studies were evaluated with high-quality methodology and the rest 11 studies were of poor quality.ROSC rate,survival rate at 24 hours and survival rate to hospital discharge with favorable neurological function indicated that ACD-CPR is superior to S-CRP,with relative risk(RR) values of 1.39(95%CI 0.99-1.97),1.94(95%CI 1.45-2.59) and 2.80(95%CI 1.60-5.24).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survival rate to hospital admission and survival rate to hospital discharge for ACD-CPR versus S-CRP with RR values of 1.06(95%CI 0.76-1.60) and 1.00(95%CI 0.73-1.38).CONCLUSION:Quality controlled studies confirmed the superiority of ACD-CPR to S-CRP in terms of ROSC rate and survival rate at 24 hours.Compared with S-CRP,ACD-CPR could not improve survival rate to hospital admission or survival rate to hospital dischar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e compression-decompressi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ardiac arrest META-ANALYSIS
下载PDF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在县域急诊急救的应用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开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3期195-198,共4页
本文主要对县域急诊急救人员应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AACD-CPR)救治心脏骤停(CA)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合当前社会医疗现状,借鉴《现代心肺复苏学》理论,归纳整理出AACD-CPR的应用特点、提出针对性建议,期望能提升我国广大县域对CA患者... 本文主要对县域急诊急救人员应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AACD-CPR)救治心脏骤停(CA)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合当前社会医疗现状,借鉴《现代心肺复苏学》理论,归纳整理出AACD-CPR的应用特点、提出针对性建议,期望能提升我国广大县域对CA患者的救治水平,为我国心肺复苏术(CPR)的发展进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 县域 急诊急救
下载PDF
腹部心肺复苏创新技术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彦立 张思森 +3 位作者 张存庆 李静 宋维 王立祥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5期773-775,共3页
目的评估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AACD-CPR)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救治的75例呼吸、心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AACD-CPR组(38例)和STD-CPR组(37例),给予入组患者置入气管插管及中... 目的评估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AACD-CPR)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救治的75例呼吸、心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AACD-CPR组(38例)和STD-CPR组(37例),给予入组患者置入气管插管及中心静脉导管,人工辅助通气,监测一般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根据需要给予患者电除颤。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合指标。结果 (1)血流动力学、氧合指标:复苏前,两组血流动力学和呼吸氧合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成功时及复苏成功30 min,两组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pO_2、p H、PaO_2、Lac、PaCO_2、SvO_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OSC及ROSC 30 min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氧合指标变化趋势:复苏前至复苏成功30 min,两组SpO_2、p H、PaO_2、ScvO_2均呈上升趋势,Lac、PaCO_2呈下降趋势;AACD-CPR组SpO_2、p H、PaO_2、Lac、PaCO_2、ScvO_2变化趋势明显。结论腹部提压CPR复苏效果较好,ScvO_2可能是一个简便快捷的反映复苏过程中氧供需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 血流动力学 标准心肺复苏
下载PDF
心脑复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邵诗幻 于学忠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2-576,共5页
心肺复苏(CPR)术是国际公认的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技术,但抢救成功率低.近年来,部分美国学者开始推广心脑复苏(CCR)术,并在当地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就CCR的概念、适用范围、具体内容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对CCR这一新型急... 心肺复苏(CPR)术是国际公认的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技术,但抢救成功率低.近年来,部分美国学者开始推广心脑复苏(CCR)术,并在当地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就CCR的概念、适用范围、具体内容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对CCR这一新型急救理念的临床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复苏(CCR) 心肺复苏(CPR) 单纯胸外按压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法
下载PDF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创新技术理论与临床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彭丹洋 岑颖欣 +1 位作者 张思森 王立祥 《医学争鸣》 CAS 2019年第2期1-5,共5页
传统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方法存在缺陷:胸壁畸形、肋骨骨折及血气胸等情况影响了胸外按压的效果;不能很好地结合呼吸和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主循环恢复率。据此,中国急救专家王立祥教授等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及临床实践,创建和发明了腹... 传统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方法存在缺陷:胸壁畸形、肋骨骨折及血气胸等情况影响了胸外按压的效果;不能很好地结合呼吸和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主循环恢复率。据此,中国急救专家王立祥教授等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及临床实践,创建和发明了腹部心肺复苏学新理论和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新技术。本文通过对腹部提压与胸部按压CPR(STD-CPR)的产生缘由、作用机制、操作方法、环节应用等四个方面来相互对比分析,阐述胸部按压与腹部提压两种方法的精髓,为医务人员从事急诊急救工作提供重要参考。腹部提压CPR技术(AACDCPR)是对传统STD-CPR的补充和延伸,是推动全球CPR急救核心技术发展的直接思路和行动。科学合理地把握运用AACD CPR创新技术,展现中国智慧和方案,为世界急救水平提升和急救事业发展做出应有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心搏骤停 腹部提压 胸部按压
下载PDF
腹部提压CPR对心搏骤停患者氧代谢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8
6
作者 沙鑫 张思森 +4 位作者 汪宏伟 岑颖欣 宋维 李静 王立祥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17-1121,共5页
目的分析腹部提压心肺复苏(AACD-CPR)与标准心肺复苏(STD-CPR)对心搏骤停(CA)患者氧代谢和预后的影响,以评估AACD-CPR的救治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CA时间〈30 min、无STD-CPR和AACD-CPR... 目的分析腹部提压心肺复苏(AACD-CPR)与标准心肺复苏(STD-CPR)对心搏骤停(CA)患者氧代谢和预后的影响,以评估AACD-CPR的救治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CA时间〈30 min、无STD-CPR和AACD-CPR禁忌证的呼吸心搏骤停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TD-CPR组和AACD-CPR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相同抢救措施,需要电除颤者给予除颤;STD-CPR组按照2015美国心脏协会(AHA)CPR指南进行操作;AACD-CPR组使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进行复苏。记录两组患者复苏过程中氧代谢、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及预后指标。结果共收入69例患者,STD-CPR组34例,AACD-CPR组35例。① 氧代谢:与STD-CPR组比较,AACD-CPR组复苏过程中动脉血氧含量(CaO2)、动-静脉血氧含量差(avDO2)、氧载量(DO2)、氧耗量(VO2)均显著升高〔CaO2(mL/L):156±15比142±19,avDO2(mL/L):83±14比73±13,DO2(mL/min):248±51比208±54,VO2(mL/min):134±29比118±32,均P〈0.05〕,而心排血量(CO)、混合静脉血氧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 血流动力学和动脉血气: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pH值、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乳酸(Lac)基础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复苏过程中,两组MAP、pH值、SpO2、PaO2均呈上升趋势,PaCO2、Lac呈下降趋势;除STD-CPR组MAP略高于AACD-CPR组外,AACD-CPR组各指标变化更为明显〔pH值差值:0.10±0.15比0.02±0.13,SpO2差值:0.311±0.255比0.159±0.232,PaO2差值(mmHg,1 mmHg=0.133 kPa):12.96±21.84比3.01±13.56,PaCO2差值(mmHg):-9.91±11.17比-3.52±13.87,Lac差值(mmol/L):-0.64±0.61比-0.31±0.58,均P〈0.05〕。③ 预后:与STD-CPR组比较,AACD-CPR组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略有升高(22.9%比8.8%,P〉0.05),但ROSC时间明显缩短(min:9.59±2.67比11.83±3.05,P〈0.01),1、2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明显下降(分:26.45±6.42比30.73±7.38,19.25±6.27比22.64±5.63,均P〈0.05),2周生存率略有升高 (17.1%比5.9%,P〉0.05)。结论AACD-CPR在改善CA患者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作用与STD-CPR相当,但在组织器官血氧供应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患者神经功能预后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腹部提压 心搏骤停 氧代谢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胸部按压CPR与腹部提压CPR 被引量:30
7
作者 王立祥 宋维 张思森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57-1061,共5页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法(AACD-CPR)是对胸部按压禁忌证患者心肺复苏(CPR)的有效补充和延伸,是强化《201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所强调的高质量CPR的有力保障,将二者互为补充相向而行,是落实《2016中国心肺复苏...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法(AACD-CPR)是对胸部按压禁忌证患者心肺复苏(CPR)的有效补充和延伸,是强化《201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所强调的高质量CPR的有力保障,将二者互为补充相向而行,是落实《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的具体行动,可谓是中国CPR智慧方案的重要部分。通过对以胸部按压为主的标准CPR(STD-CPR)与AACD-CPR的产生缘由、作用机制、操作方法、环节应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为准确领悟CPR中胸部按压与腹部提压技术的精髓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腹部提压 胸部按压
原文传递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詹峰 宋维 +2 位作者 张君 黎敏 陈文腾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8-231,共4页
目的探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AACD-CPR)对心搏骤停患者的复苏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收治的心搏骤停患者,纳入符合AACD-CPR适应证、无腹部提压禁忌证、体重40~150 kg、年龄>16岁者。所有患者均给予... 目的探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AACD-CPR)对心搏骤停患者的复苏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收治的心搏骤停患者,纳入符合AACD-CPR适应证、无腹部提压禁忌证、体重40~150 kg、年龄>16岁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气管插管人工通气及常规药物抢救;同时,使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进行AACD-CPR,腹部提压节律100次/min,按压与提拉时间比为1∶1,按压力度约50 kg,提拉力度约30 kg。记录患者复苏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血乳酸(Lac)等指标,并评价患者复苏及自主循环恢复(ROSC)情况。结果 41例心搏骤停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15~89岁,平均(66.5±18.8)岁;心搏骤停原因包括:心源性10例、非心源性18例、原因不详13例。实施AACD-CPR患者的ROSC率为19.5%(8/41)。复苏过程中,所有患者的HR、MAP和SpO2均较复苏前明显改善〔HR(次/min):67.0(48.0,105.0)比0.0(0.0,11.5),MAP(mmHg,1 mmHg=0.133 kPa):23.0(16.0,37.0)比0.0(0.0,0.0),SpO2:0.79(0.45,0.90)比0.00(0.00,0.32),均P<0.01〕。对于ROSC患者,复苏过程中及ROSC后0.5 h各指标均较复苏前明显改善〔HR(次/min):88.5(53.8,105.0)、94.5(72.5,129.3)比0.0(0.0,17.3),MAP(mmHg):48.0(4.13,66.0)、54.0(42.0,72.5)比0.0(0.0,0.0),SpO2:0.74(0.64,0.80)、0.89(0.81,0.93)比0.00(0.00,0.42),均P<0.05〕;此外,复苏过程中及ROSC后0.5 h时Lac水平并未较复苏前升高(mmol/L:4.44±1.66、3.71±1.33比3.95±1.71,均P>0.05)。另外,心搏骤停发生于院前或急诊室的患者ROSC率〔11.1%(2/18)〕低于心搏骤停发生在急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EICU)患者的ROSC率〔26.1%(6/23)〕;在标准胸外按压后出现胸肋骨骨折并发症后用AACD-CPR复苏者中,发生于院前或急诊室者ROSC率〔10.0%(1/10)〕也低于心搏骤停发生在EICU者〔20.0%(4/20)〕,但二组间ROSC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ACD-CPR用于抢救存在单纯胸外按压禁忌证的心搏骤停患者效果肯定,弥补了常规胸部按压CPR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腹部提压术 自主循环恢复
原文传递
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刘婷 张思森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9年第6期355-359,共5页
目的探讨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郑州人民医院进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60名学员为研究对象,根据学员工号,采用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实验组学员... 目的探讨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郑州人民医院进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60名学员为研究对象,根据学员工号,采用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实验组学员采用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对照组学员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培训结束后采用考核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实验组学员理论成绩为(89.83±5.33)分,对照组学员理论成绩为(86.17±6.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员技能成绩为(84.17±5.43)分,对照组学员技能成绩为(78.50±5.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在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深化学习印象、增强思考主动性、强化理论与临床桥接方面的满意度均优于传统教学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应用于全科医师的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培训,有利于提高学员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增强思考主动性、增加学习兴趣、深化学习印象和强化理论与临床桥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式立体教学 全科医师 规范化培训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
原文传递
《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之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临床操作指南 被引量:27
10
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 李鑫 +1 位作者 刘亚华 王立祥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5-389,共5页
《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凸显的中国心肺复苏(CPR)生存环,即心搏骤停前期预防、预识、预警的"三预"方针,心搏骤停中期标准化、多元化、个体化的"三化"方法,心搏骤停后期复生、超生、延生的"三生"方... 《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凸显的中国心肺复苏(CPR)生存环,即心搏骤停前期预防、预识、预警的"三预"方针,心搏骤停中期标准化、多元化、个体化的"三化"方法,心搏骤停后期复生、超生、延生的"三生"方略,是对CPR本质规律认识的中国智慧。把握CPR的要点和精髓,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病而为地运用标准化、多元化、个体化方法是复苏成功的关键。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从心搏骤停患者实际出发,结合实地环境,通过临床实践特颁布《〈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之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操作指南》,详细介绍了腹部提压心肺复苏(AACD-CPR)临床操作的标准化、多元化、个体化方法,为临床开展AACD-CPR技术提供指导性参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
原文传递
PETCO2对腹部提压CPR救治效果及血清S100B蛋白对脑功能预测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汪宏伟 沙鑫 +6 位作者 张思森 焦宪法 赵龙现 岑颖欣 宋维 李静 王立祥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对腹部提压心肺复苏(AACD-CPR)的复苏效果及血清S100B蛋白对成功复苏患者脑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实施AACD-CPR的142例院内心搏骤停...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对腹部提压心肺复苏(AACD-CPR)的复苏效果及血清S100B蛋白对成功复苏患者脑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实施AACD-CPR的142例院内心搏骤停(IHCA)成人患者,根据自主循环恢复(ROSC)与否将患者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再根据复苏成功后1个月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CPC)分级将复苏成功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CPC 1~2级)和预后不良组(CPC 3~5级)。分析患者复苏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指标、PETCO2、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变化(以25例健康者S100B蛋白水平作为正常参考值);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ETCO2对AACD-CPR的复苏效果及血清S100B蛋白对成功复苏患者脑功能的预测价值。结果①根据传统定性指标如触及大动脉搏动、口唇及四肢末梢变红润、可见胸廓自行上下起伏、瞳孔较前缩小、对光反射存在等判断,142例IHCA患者成功复苏54例;通过PETCO2指导CPR,最后成功复苏57例,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3,P=0.715)。142例IHCA患者随AACD-CPR的进行,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有不同程度改善;ROSC 20 min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PaO2、PaCO2均较复苏过程中进一步改善。复苏开始时,成功组和失败组PETCO2约为10 mmHg(1 mmHg=0.133 kPa);成功组PETCO2随CPR的进行逐渐上升到20 mmHg以上,而失败组则在2~5 min内稍升高后逐渐下降至20 mmHg以下,两组CPR各时间点PETC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CPR 20 min PETCO2预测复苏结局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69,95%可信区间(95%CI)为0.943~0.995(P=0.000),最佳临界值为24.25 mmHg时,敏感度为90.7%,特异度为96.6%。②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ROSC 0.5 h时S100B蛋白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而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后不良组S100B蛋白于ROSC 3~6 h内达峰值,然后逐渐降低,至ROSC 72 h时仍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预后良好组S100B蛋白则逐渐降低,并于ROSC 72 h内恢复至正常范围。用ROSC 3 h血清S100B蛋白水平预测脑功能预后不良的AUC为0.925,95%CI为0.867~0.984(P=0.000),最佳临界值为1.215 μg/L时,敏感度为85.2%,特异度为85.5%。结论PETCO2可作为预测IHCA患者AACD-CPR成功与否的客观评判指标,血清S100B水平可作为预测复苏成功患者脑功能预后不良的客观指标,两者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提压 心肺复苏 自主循环恢复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S100B蛋白
原文传递
对比腹部提压CPR与胸外按压CPR对窒息性心脏停搏患者术后脑功能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岑颖欣 张思森 +6 位作者 焦宪法 汪宏伟 沙鑫 赵龙现 刘婷 王立祥 李静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49-553,共5页
目的比较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AACD-CPR)与标准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术(STD-CPR)对窒息所致心脏停搏(CA)患者术后脑功能的预后。 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纳入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三门峡市中... 目的比较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AACD-CPR)与标准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术(STD-CPR)对窒息所致心脏停搏(CA)患者术后脑功能的预后。 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纳入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因溺水、异物吸入等窒息引起的CA成人患者。在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ACD-CPR组和STD-CPR组。于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1、6、12、24、48 h抽取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S100B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3个月后行脑功能分级(CPC分级)。 结果共入选183例患者,其中CPR后ROSC 78例;剔除CA〉8 min、抢救时间〉1 h者,最终纳入69例ROSC患者(STD-CPR组36例,AACD-CPR组33例)。两组ROSC后血S100B蛋白和NSE水平逐渐升高,均于6 h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AACD-CPR组ROSC后各时间点S100B蛋白和NSE含量均明显低于STD-CPR组〔S100B蛋白(μg/L):1 h为1.62±0.52比1.88±0.46,6 h为1.71±0.41比2.02±0.58,12 h为1.24±0.37比1.52±0.59,24 h为1.05±0.23比1.28±0.37,48 h为0.82±0.29比1.05±0.36;NSE(μg/L):1 h为24.76±3.02比26.78±4.29,6 h为58.78±5.58比61.68±5.44,12 h为53.87±4.84比56.78±5.68,24 h为40.96±3.52比43.13±4.50,48 h为33.23±2.89比35.54±3.44,均P〈0.05〕。AACD-CPR组患者3个月后CPC分级明显低于STD-CPR组(平均秩次:28.86比42.46,Z=-3.375,P〈0.001)。 结论对于因窒息所致的CA患者,AACD-CPR比STD-CPR更有利于脑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性心脏停搏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 脑功能预后 S100B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脑功能分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