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与分析补阳还五汤加味对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老年患者脑血流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诊治的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老年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抽签1∶1原则把患者随...目的探讨与分析补阳还五汤加味对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老年患者脑血流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诊治的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老年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抽签1∶1原则把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医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脑血流(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及血清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变化情况。结果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明显低于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中医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PY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前,且中医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在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老年患者中的应用能促进改善脑血流状况,也可提高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神经缺损状况,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丁苯酞序贯治疗急性脑梗死并大脑中动脉血流轻中度增快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并大脑中动脉血流轻中度增快患者9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目的探讨丁苯酞序贯治疗急性脑梗死并大脑中动脉血流轻中度增快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并大脑中动脉血流轻中度增快患者9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研究组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结束后继续口服丁苯酞软胶囊。比较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及临床转归。在治疗后90 d随访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自评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临床转归,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估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共有92例患者按照要求完成所有观察指标,其中研究组48例,对照组44例。两组人口统计学、血管危险因素、实验室检查、NIHSS评分、ADL评分及病变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90 d,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4.00±1.95)分比(4.91±2.08)分;t=-2.16,P=0.033]、ADL评分[(82.71±9.56)分比(76.25±11.47)分;t=2.94,P=0.004]及转归良好率[70.83%(34/48)比50.00%(22/44);χ^(2)=4.18,P=0.041]较对照组显著改善;研究组患者病变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ystolic velocity,Vs)[(152.33±9.58)cm/s比(157.41±11.77)cm/s;t=2.27,P=0.025]及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Vm)[(90.00±8.30)cm/s比(94.45±9.07)cm/s;t=-2.46,P=0.016]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搏动指数(pulsitility index,PI)[(0.97±1.06)比(1.01±1.21);t=1.69,P=0.0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转归不良组比较,转归良好组患者出院后NIHSS评分及ADL评分均降低(均P<0.001),且转归良好组患者采用序贯疗法比例更高[60.70%(34/56)比38.90%(14/36);χ^(2)=4.18,P=0.041]。结论丁苯酞序贯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并大脑中动脉血流轻中度增快患者,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病变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并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显著改善作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与分析补阳还五汤加味对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老年患者脑血流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诊治的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老年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抽签1∶1原则把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医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脑血流(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及血清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变化情况。结果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明显低于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中医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PY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前,且中医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在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老年患者中的应用能促进改善脑血流状况,也可提高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神经缺损状况,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文摘目的探讨丁苯酞序贯治疗急性脑梗死并大脑中动脉血流轻中度增快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并大脑中动脉血流轻中度增快患者9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研究组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结束后继续口服丁苯酞软胶囊。比较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及临床转归。在治疗后90 d随访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自评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临床转归,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估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共有92例患者按照要求完成所有观察指标,其中研究组48例,对照组44例。两组人口统计学、血管危险因素、实验室检查、NIHSS评分、ADL评分及病变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90 d,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4.00±1.95)分比(4.91±2.08)分;t=-2.16,P=0.033]、ADL评分[(82.71±9.56)分比(76.25±11.47)分;t=2.94,P=0.004]及转归良好率[70.83%(34/48)比50.00%(22/44);χ^(2)=4.18,P=0.041]较对照组显著改善;研究组患者病变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ystolic velocity,Vs)[(152.33±9.58)cm/s比(157.41±11.77)cm/s;t=2.27,P=0.025]及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Vm)[(90.00±8.30)cm/s比(94.45±9.07)cm/s;t=-2.46,P=0.016]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搏动指数(pulsitility index,PI)[(0.97±1.06)比(1.01±1.21);t=1.69,P=0.0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转归不良组比较,转归良好组患者出院后NIHSS评分及ADL评分均降低(均P<0.001),且转归良好组患者采用序贯疗法比例更高[60.70%(34/56)比38.90%(14/36);χ^(2)=4.18,P=0.041]。结论丁苯酞序贯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并大脑中动脉血流轻中度增快患者,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病变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并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显著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