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对小儿脑性瘫痪的认识和治疗特征 被引量:26
1
作者 容国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认识小儿脑性瘫痪的研究进展及其治疗技术的特征。资料来源: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94-01/2004-12和清华同方中文系列数据库1994-01/2004-12关于小儿脑性瘫痪中医治疗的文章,检索词“小儿脑性瘫痪、中医、针灸”,并... 目的:探讨中医认识小儿脑性瘫痪的研究进展及其治疗技术的特征。资料来源: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94-01/2004-12和清华同方中文系列数据库1994-01/2004-12关于小儿脑性瘫痪中医治疗的文章,检索词“小儿脑性瘫痪、中医、针灸”,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通过文献检索,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针灸治疗、中药治疗、推拿治疗、中西医综合治疗等6个方面选取近10年与中医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相关文献,然后筛除明显不随机临床试验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进一步判断是否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纳入标准为①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无论是否为单盲,双盲或非盲法。②符合小儿脑性瘫痪诊断标准,适合非手术治疗。排除标准:重复的同一研究或一般性的经验总结和综述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08篇关于小儿脑性瘫痪的文献,22篇符合标准。排除的86篇文献因是重复的同一研究及一般性的经验总结和综述文献。对剩余22篇关于小儿脑性瘫痪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资料综合:中医学认为小儿脑性瘫痪主要由于先天胎禀不足,肝肾亏损,后天失养,气血虚弱或受寒,阴气不运,肌肤失其温煦所致。辨证分型施治是中医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特点之一,中医治疗脑性瘫痪方法很多,如中药、推拿按摩、针灸等,目前多采用2种以上方法综合应用。现代康复在抑制异常姿势与异常运动模式,促进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功能恢复具有独特优势,中西医结合是国内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发展趋势。结论:中药、推拿按摩、针灸一体的中医综合疗法对小儿脑性瘫痪具有显著作用,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避免不良预后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疗效。但也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①脑性瘫痪的中医分型、诊断、疗效没有统一标准,难以做出客观准确的疗效比较。②小儿脑性瘫痪治疗的临床研究较多,实验室的机制研究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中医疗法 综述文献 儿童 治疗特征
下载PDF
前庭康复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禹超南 吕楠 +2 位作者 李东晓 万凯 尚清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2年第6期468-472,共5页
脑性瘫痪是以运动障碍、姿势异常、肌力和肌张力改变为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前庭系统的主要功能为维持头部及躯干稳定,保持身体平衡及动作协调,脑瘫患儿的前庭功能损害会导致平衡功能受损、姿势控制不良、眼球运动困难、头眼协调能力差及... 脑性瘫痪是以运动障碍、姿势异常、肌力和肌张力改变为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前庭系统的主要功能为维持头部及躯干稳定,保持身体平衡及动作协调,脑瘫患儿的前庭功能损害会导致平衡功能受损、姿势控制不良、眼球运动困难、头眼协调能力差及运动发育延迟等。前庭康复训练是一种个体化的非药物性的康复治疗项目,其主要通过前庭适应、前庭习服、前庭代偿等机制,通过反复强化前庭感受器,提高神经细胞兴奋性,促进损伤的脑组织区域产生新的神经通路,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姿势控制、平衡能力、肌力和肌张力、眼球运动等。目前,前庭康复训练在成人中已被广泛应用于帕金森、脑卒中、脊髓损伤、阿尔茨海默病等患者,在儿童中也被应用于孤独症谱系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全面发育迟缓等患儿,对脑性瘫痪患儿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少。基于上述背景,文章对前庭康复训练机制以及国内外有关前庭康复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治疗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总结,以期为更好地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生活质量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前庭康复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针刀调整电生理线路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研究报告 被引量:4
3
作者 任月林 任旭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年第4期107-109,115,共4页
目的:研究针刀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针刀共治疗观察36例3岁- 16岁患者,与19例针灸治疗组进行对照。结果:经2个月治疗,针刀治疗组有效率为88.9%,而针灸治疗组有效率为47.4%,结果表明,针刀治疗组与针灸对照组有极显... 目的:研究针刀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针刀共治疗观察36例3岁- 16岁患者,与19例针灸治疗组进行对照。结果:经2个月治疗,针刀治疗组有效率为88.9%,而针灸治疗组有效率为47.4%,结果表明,针刀治疗组与针灸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针刀治疗使得人体电生理线路功能恢复,从而抑制了高位运动中枢的异常兴奋,针刀是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痉挛型脑瘫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脑瘫步态康复机器人研究进展
4
作者 朱志浩 石斌 王晶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6-640,共15页
脑瘫步态康复机器人可以克服传统步态康复手段治疗师人数、精力、经验不足等缺点,提供持续、高特异性和高强度的康复辅助治疗。本文总结了初步临床的脑瘫步态康复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相关技术的不足与发展方向。首先,对脑瘫病理... 脑瘫步态康复机器人可以克服传统步态康复手段治疗师人数、精力、经验不足等缺点,提供持续、高特异性和高强度的康复辅助治疗。本文总结了初步临床的脑瘫步态康复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相关技术的不足与发展方向。首先,对脑瘫病理特点、运动症状和传统康复手段的不足进行了介绍。然后,对14款典型脑瘫步态康复机器人从机械结构、病例特性及临床实验设计等3个方面进行综述。进而,从脑瘫步态康复机器人的设计思路、整体结构、辅助形式和辅助关节以及临床试验的受试者、辅助策略、实验设计和临床评估等方面讨论分析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并对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步态康复 下肢机器人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脑瘫患儿家庭支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5
作者 李平 李泽楷 邓爱玲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5-367,共3页
脑瘫(Cerebral Palsy,CP)是脑部在生长发育完成之前受到损伤或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是儿童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脑瘫发病率世界各地报道不一,全球脑瘫发病率为1%o~5%。我国脑瘫发生率约为4%... 脑瘫(Cerebral Palsy,CP)是脑部在生长发育完成之前受到损伤或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是儿童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脑瘫发病率世界各地报道不一,全球脑瘫发病率为1%o~5%。我国脑瘫发生率约为4%0,全国病例400万-500万,每年新发病例约6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家庭关系 临床护理研究
原文传递
运动康复训练结合补肾健脑针法治疗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3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钱月芳 《中医儿科杂志》 2017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观察运动康复训练结合补肾健脑针法治疗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补肾... 目的观察运动康复训练结合补肾健脑针法治疗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补肾健脑针法,治疗2月后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1月、治疗2月时的Ashworth评定量表(MAS)评分和脑瘫患儿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以及病情改善程度。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为93.33%,2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儿MAS评分、ADL评分在治疗1月、治疗2月时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2月时下降幅度大于治疗1月时(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治疗1月、治疗2月时显著下降(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后病情轻度者占53.33%,重度者占6.67%;治疗组轻、重度分别占66.67%,6.67%,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且治疗组轻度患儿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康复训练结合补肾健脑针法能明显改善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手足徐动型 小儿 补肾健脑针法 运动康复训练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