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疏肝补肾结合调经促孕针刺治疗卵巢早衰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周紫琼 杜雪莲 +2 位作者 黄剑美 凌舒艺 郑月慧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3-66,共4页
目的观察疏肝补肾结合调经促孕针刺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医院收治的65例卵巢早衰患者(2022年1月—2022年8月收治)进行随机分组研究,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与治疗组(3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坤泰胶囊治疗,治疗... 目的观察疏肝补肾结合调经促孕针刺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医院收治的65例卵巢早衰患者(2022年1月—2022年8月收治)进行随机分组研究,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与治疗组(3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坤泰胶囊治疗,治疗组患者口服坤泰胶囊治疗,并结合疏肝补肾法+调经促孕针刺法治疗,两组数据观察: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各项积分(闭经或月经紊乱、阴道干涩、烦躁易怒、性欲减退等)变化、卵巢体积与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性激素水平变化、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变化、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94%,31/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5.00%,24/32),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中医证候各项积分(闭经或月经紊乱、阴道干涩、烦躁易怒、性欲减退等)、卵巢体积与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以及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雌二醇(estradiol,E_(2))等性激素水平、免疫功能指标(CD_(4)^(+)、CD_(8)^(+)、CD_(4)^(+)/CD_(8)^(+))、SDS评分等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各项积分(闭经或月经紊乱、阴道干涩、烦躁易怒、性欲减退等)、卵巢体积与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LH及FSH、E_(2)、免疫功能指标(CD_(4)^(+)、CD_(8)^(+)、CD_(4)^(+)/CD_(8)^(+))、SDS评分均改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积分(闭经或月经紊乱、阴道干涩、烦躁易怒、性欲减退等)、卵巢体积与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LH及FSH、E_(2)、免疫功能指标(CD_(4)^(+)、CD_(8)^(+)、CD_(4)^(+)/CD_(8)^(+))、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各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疏肝补肾法结合调经促孕针刺法治疗卵巢早衰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症状及卵巢功能、免疫功能及心理状态均改善,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疏肝补肾法 调经促孕针刺法 疗效 性激素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从“肝郁”探究调神针法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引起的群体性焦虑 被引量:5
2
作者 刘鑫 招敏虹 +3 位作者 蔡伟桐 谢晓燕 庄礼兴 庄珣 《中医药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50-52,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为2019年首次在武汉爆发的肺炎,其因发展迅速、传播范围广、波及人群多的特点,使民众陷入焦虑恐慌之中。强烈的心理应激会导致躯体化症状。本文从“肝郁”出发,探究调神针法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引起的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为2019年首次在武汉爆发的肺炎,其因发展迅速、传播范围广、波及人群多的特点,使民众陷入焦虑恐慌之中。强烈的心理应激会导致躯体化症状。本文从“肝郁”出发,探究调神针法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引起的群体性焦虑,为中医药防治群体性焦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肝郁 调神针法 群体性焦虑
下载PDF
调肝升阳益气针法联合穴位按摩促进神经性耳鸣患者康复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传立 王麒颖 符永鋆 《针灸临床杂志》 2019年第8期44-47,共4页
目的:研究调肝升阳益气针法联合穴位按摩促进神经性耳鸣患者康复效果。方法:本研究共纳入96例神经性耳鸣患者,均由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8例)给予甲钴胺、盐酸氟桂利嗪等常... 目的:研究调肝升阳益气针法联合穴位按摩促进神经性耳鸣患者康复效果。方法:本研究共纳入96例神经性耳鸣患者,均由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8例)给予甲钴胺、盐酸氟桂利嗪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48例)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调肝升阳益气针法及穴位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耳鸣耳聋、腰酸膝软及心悸气短、头晕目眩等症状积分、耳鸣分级量化评分、治疗后患者听力障碍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6个月后疾病复发情况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92%)高于对照组(85.42%),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耳鸣耳聋、腰酸膝软及心悸气短、头晕目眩等症状积分、耳鸣分级量化评分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耳鸣耳聋、腰酸膝软及心悸气短、头晕目眩等症状积分、耳鸣分级量化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听力障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观察组为2.08%,对照组为4.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疾病复发率(0.00%)低于对照组(8.33%),治疗满意率(97.92%)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显著(P<0.05)。结论:调肝升阳益气针法联合穴位按摩可较好促进神经性耳鸣患者康复,患者临床疗效提升,症状改善,恢复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患者6个月疾病复发率低,满意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性耳鸣 调肝升阳益气针法 穴位按摩 听力障碍 康复
下载PDF
石学敏院士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思路辨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茸 许军峰 俞晓阳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总结石学敏院士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临证记录及参阅文献,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临证治疗特色三个层面总结石学敏院士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经验,并附医案佐证。[结果]石学敏院士认为中风后吞咽障... [目的]总结石学敏院士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临证记录及参阅文献,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临证治疗特色三个层面总结石学敏院士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经验,并附医案佐证。[结果]石学敏院士认为中风后吞咽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本虚标实,即风、火、痰、瘀等邪趁虚而入,破坏人体阴阳平衡而致神窍阻遏,神机失用,关窍闭阻,故将治疗立足于"醒脑""醒神""调神",将治则概括为调神导气、滋补三阴、通关利窍三方面,创立了以内关、人中、三阴交、风池、完骨、翳风为主穴的"通关利窍"针刺法。石院士认为中风病多责于神,故提出"调神"是核心;强调整体与局部相结合,标本同治,因人而异;并将针刺手法量学化。所举验案以中风后吞咽障碍、左侧肢体不遂为主,治以调神导气、滋补三阴、通关利窍,以标准"通关利窍"针刺法操作,随症加减,疗效确切。[结论]石学敏院士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谨守"醒脑、调神"之大法,强调整体与局部相结合,标本同治,因人而异,临床疗效满意,并将针刺手法量效化,便于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吞咽障碍 醒脑 调神 利窍 针刺手法量化 医案 名医经验 石学敏
下载PDF
中医对小儿脑性瘫痪的认识和治疗特征 被引量:26
5
作者 容国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认识小儿脑性瘫痪的研究进展及其治疗技术的特征。资料来源: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94-01/2004-12和清华同方中文系列数据库1994-01/2004-12关于小儿脑性瘫痪中医治疗的文章,检索词“小儿脑性瘫痪、中医、针灸”,并... 目的:探讨中医认识小儿脑性瘫痪的研究进展及其治疗技术的特征。资料来源: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94-01/2004-12和清华同方中文系列数据库1994-01/2004-12关于小儿脑性瘫痪中医治疗的文章,检索词“小儿脑性瘫痪、中医、针灸”,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通过文献检索,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针灸治疗、中药治疗、推拿治疗、中西医综合治疗等6个方面选取近10年与中医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相关文献,然后筛除明显不随机临床试验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进一步判断是否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纳入标准为①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无论是否为单盲,双盲或非盲法。②符合小儿脑性瘫痪诊断标准,适合非手术治疗。排除标准:重复的同一研究或一般性的经验总结和综述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08篇关于小儿脑性瘫痪的文献,22篇符合标准。排除的86篇文献因是重复的同一研究及一般性的经验总结和综述文献。对剩余22篇关于小儿脑性瘫痪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资料综合:中医学认为小儿脑性瘫痪主要由于先天胎禀不足,肝肾亏损,后天失养,气血虚弱或受寒,阴气不运,肌肤失其温煦所致。辨证分型施治是中医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特点之一,中医治疗脑性瘫痪方法很多,如中药、推拿按摩、针灸等,目前多采用2种以上方法综合应用。现代康复在抑制异常姿势与异常运动模式,促进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功能恢复具有独特优势,中西医结合是国内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发展趋势。结论:中药、推拿按摩、针灸一体的中医综合疗法对小儿脑性瘫痪具有显著作用,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避免不良预后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疗效。但也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①脑性瘫痪的中医分型、诊断、疗效没有统一标准,难以做出客观准确的疗效比较。②小儿脑性瘫痪治疗的临床研究较多,实验室的机制研究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中医疗法 综述文献 儿童 治疗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