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cial nerve palsy, headache, peripheral neuropathy and Kaposi's sarcoma in an elderly man
1
作者 Dimitrios Daoussis Elisabeth Chroni +1 位作者 Athanassios C Tsamandas Andrew P Andonopoulos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14年第6期235-239,共5页
We present a case of an elderly man, who initially presented with right facial nerve palsy, ipsilateral headache, elevated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 and no fever. A presumptive diagnosis of giant cell arteri... We present a case of an elderly man, who initially presented with right facial nerve palsy, ipsilateral headache, elevated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 and no fever. A presumptive diagnosis of giant cell arteritis was made and the patient was treated with highdose steroids. A temporal artery biopsy was negative. Several months later, while on 16 mg of methylprednisolone daily, he presented with severe sensorimotor peripheral symmetric neuropathy, muscle wasting and inability to walk, uncontrolled blood sugar and psychosis. A work-up for malignancy was initiated with the suspicion of a paraneoplastic process. At the same time a biopsy of the macular skin lesions that had appeared on the skin of the left elbow and right knee almost simultaneously was inconclusive, whereas a repeat biopsy from the same area of the lesions that had become nodular, a month later, was indicative of Kaposi'ssarcoma. Finally, a third biopsy of a similar lesion, after spreading of the skin process, confirmed the diagnosis of Kaposi's sarcoma. He was treated with interferon α and later was seen in very satisfactory condition, with no clinical evidence of neuropathy, normal muscle strength, no headache, normal electrophysiologic nerve studies, involution of Kaposi's lesions and a normal ES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cial nerve palsy peripheral NEUROPATHY VASCULITIS PARANEOPLASTIC syndrome Kaposi’s SARCOMA
下载PDF
Control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Acupuncture Therapy to the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Facial Neuritis in Acute Phase and Its Nursing
2
作者 Zhaoxia XI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5年第7期77-79,共3页
关键词 针刺治疗 神经炎 急性 应用 实验 控制 护理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电针结合化风丹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观察
3
作者 严佳 唐晓斌 +4 位作者 顾金花 曾怡 吕虹宇 邱瑾铭 孙德利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2期298-301,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化风丹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7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9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及电针疗法,观察组加用化风丹口服。在治疗前、治疗4周、8周时,通过House-Brackman(H-B)...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化风丹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7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9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及电针疗法,观察组加用化风丹口服。在治疗前、治疗4周、8周时,通过House-Brackman(H-B)面神经功能分级系统和改良后的面神经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治疗各时间点的H-B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面神经功能评分均较上一时间点有所降低,相邻两时间点之间的面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面神经功能的评分方面,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及8周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显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化风丹综合治疗和单纯电针治疗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恢复都有显著的疗效,电针与化风丹的联合应用能使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更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周围型面瘫 电针 化风丹 针药结合
下载PDF
火龙罐综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伴抑郁、焦虑的效果
4
作者 郑琳芳 郁明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145-148,157,共5页
目的 探讨火龙罐综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PFP)伴抑郁、焦虑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9月杭州市中医院150例急性期PFP伴抑郁、焦虑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火龙罐组和参照组,每组7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参照组... 目的 探讨火龙罐综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PFP)伴抑郁、焦虑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9月杭州市中医院150例急性期PFP伴抑郁、焦虑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火龙罐组和参照组,每组7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参照组予以穴位贴敷治疗,火龙罐组予以火龙罐综合灸和穴位贴敷治疗,均治疗28 d。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面瘫改良Portmann评分、面部残疾指数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火龙罐组疗效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14、28 d后改良Portmann、面部残疾躯体功能(FDIP)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两组治疗28 d后改良Portmann、FDIP评分均高于治疗14 d后(P<0.05);两组治疗14、28 d后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分低于治疗前,两组治疗28 d后FDIS评分低于治疗14 d后(P<0.05)。治疗14、28 d后,火龙罐组改良Portmann、FDIP评分高于参照组,FDI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14、28 d后SAS、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两组治疗28 d后SAS、SDS评分均低于治疗14 d后(P<0.05)。治疗14、28 d后,火龙罐组SAS、SD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急性期PFP伴抑郁、焦虑患者采用火龙罐综合灸治疗效果显著,能更有效改善面部残疾指数及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罐综合灸 穴位贴敷 急性期周围性面瘫 抑郁 焦虑
下载PDF
针灸综合疗法较激素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结局指标的Meta分析
5
作者 马涵 庞永强 +1 位作者 张茜 徐彦龙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9期100-106,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综合疗法较激素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差异。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PubMed、C...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综合疗法较激素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差异。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PubMed、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检索语言为中文和英文。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1月21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4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病例数896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①针灸综合疗法治疗急性期PFP的愈显率高于激素疗法(OR=2.36,95%CI[1.43,3.90],Z=3.35,P=0.0008);②针灸综合疗法对于急性PFP患者H-B面神经功能的改善优于激素疗法(WMD=-0.27,95%CI[-0.49,-0.06],Z=2.50,P=0.01);③针灸综合疗法治疗急性期PFP的治愈时间短于激素疗法(WMD=-0.63,95%CI[-0.92,-0.34],Z=4.22,P<0.0001);④纳入文献中仅有2篇报道了并发症发生率的观察指标,且两组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故无法判断哪种疗法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⑤在病情发展方面,针灸综合疗法介入后的急性期PFP进展过程要慢于当激素介入时(OR=0.34,95%CI[0.17,0.67],Z=3.08,P=0.002)。结论:基于本次Meta分析,针灸综合疗法治疗急性期PFP安全有效,可以提高愈显率,改善面神经功能,缩短痊愈所需时间,而其在上述各指标方面与激素的比较中占有优势,故当以针灸综合疗法干预急性期PFP时,可以考虑不执着于选择激素,但此次系统评价仍较为局限,未来还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临床对照试验为针灸与激素干预急性期PFP时的差异性比较提供更加客观明确的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针灸综合疗法 激素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火龙罐综合灸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袭络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郁明明 张秀红 +1 位作者 杨媛媛 郑琳芳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3期468-472,共5页
目的评价火龙罐综合灸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PFP)(风寒袭络证)的临床疗效及对面部神经电生理和面部血流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火龙罐... 目的评价火龙罐综合灸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PFP)(风寒袭络证)的临床疗效及对面部神经电生理和面部血流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火龙罐综合灸法,疗程均为7 d。进行治疗前后神经电生理检查和面部血流动力检测;比较治疗前后医生报告结局指标和患者报告结局;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的动作电位M波的异常率和眼轮匝肌R1的异常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FP患者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动作电位M波的波幅高于对照组、潜伏期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s、Vd高于对照组,RI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FP患者H-B量表评分和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风寒袭络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FP患者WHOQOL-BREF、FDIP和FD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龙罐综合灸法治疗PFP(风寒袭络证)患者可改善面部神经电生理和面部血流量,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确切及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急性期 风寒袭络 火龙罐综合灸法 神经电生理 血流量
下载PDF
靶肌肉注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面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
7
作者 倪萍 费静 +4 位作者 肖阳 段坤岭 宋雪城 廖娜 李雷激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77-83,共7页
目的 通过靶肌肉注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观察其对面神经压榨损伤后大鼠功能恢复、神经形态学及GDNF在中枢面神经元中表达的影响,探讨经靶肌肉注射GDNF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可行性及作用机理。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只... 目的 通过靶肌肉注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观察其对面神经压榨损伤后大鼠功能恢复、神经形态学及GDNF在中枢面神经元中表达的影响,探讨经靶肌肉注射GDNF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可行性及作用机理。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只暴露右侧面神经主干)、模型组(面神经主干压榨)、实验对照组(面神经主干压榨+颊肌注射生理盐水)和实验组(面神经主干压榨+颊肌注射GDNF),通过颊肌电生理、面瘫症状评分观察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Masson染色观察颊肌纤维形态学变化、甲苯胺蓝染色观察面神经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面神经元中GDNF的表达。结果 (1)大鼠面瘫症状评分:假手术组无面瘫表现,评分为0分,造模后各组大鼠均出现周围性面瘫表现,评分均为5分;术后第28天,实验组大鼠面瘫症状已基本完全恢复,模型组及实验对照组较前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未完全恢复,评分均>3分;(2)颊肌电生理:各组造模后与假手术组相比,峰潜伏期有不同程度延长、最大振幅有不同程度下降;随时间的推移,实验组峰潜伏期较模型组及实验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最大振幅较其明显上升(P<0.05);(3)甲苯胺蓝染色:模型组、实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均出现神经纤维形态不规则,外膜不连续不清晰,轴突数量减少。术后第28天,实验组面神经形态与假手术无明显差异,较模型组及实验对照组有明显恢复;(4)Masson染色:各组造模后肌纤维数量减少,肌肉组织占比面积减少;实验组肌纤维形态较模型组及实验对照组恢复快,至术后第28天,肌纤维形态接近正常(P<0.05);(5)Western Bolt检测:各组造模后中枢面神经元组织GDNF的蛋白表达下降,观察期内逐渐增强;与模型组及实验对照组相比,术后各时间点,实验组中枢面神经元组织GDNF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1)。结论 靶肌肉注射GDNF可作为改善周围神经损伤的有效给药方式之一,促进神经纤维修复、靶肌肉功能的恢复及中枢神经系统对周围损伤神经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电生理 面神经损伤 面神经元
下载PDF
手术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及面神经梳理术治疗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大明 黄琛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4期74-76,80,共4页
目的 探讨经乳突面神经管次全程减压术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及面神经梳理术治疗后遗症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2年11月,我院神经外科经乳突面神经管次全程减压术治疗46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及19例面神经梳... 目的 探讨经乳突面神经管次全程减压术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及面神经梳理术治疗后遗症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2年11月,我院神经外科经乳突面神经管次全程减压术治疗46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及19例面神经梳理术治疗后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H-B)分级Ⅵ级10例,Ⅴ级10例,Ⅳ级15例,Ⅱ~Ⅲ级11例,其中,面瘫后遗症患者13例,多为Ⅱ级6例,Ⅲ级4例,Ⅳ级3例;伴随联带运动和(或)鳄鱼泪20例。术后1、3、6、12、24个月随访,大部分恢复良好,顽固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H-B级别降低为Ⅱ~Ⅲ级,后遗症患者H-B级别大多数降低为Ⅰ~Ⅱ级,面部发紧及联带运动明显减轻。将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至Ⅰ、Ⅱ级为优,Ⅲ~Ⅳ级为良,Ⅴ、Ⅵ级为差。结果 术中见外伤患者面神经损伤位于膝状神经节至锥曲段,表现为神经水肿或卡压,无明显断裂伤。非外伤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表现为神经水肿或卡压,粘连,有4例面瘫后遗症多年患者,术中见面神经仍水肿明显。46例患者中,术中出现水平半规管局部破损1例,上鼓室开放2例,眩晕2例,半月减轻,2个月痊愈,头晕10例,1周改善。术后听力下降5例,耳鸣10例,1~2个月好转。乙状窦术中轻微渗血2例,外耳道轻度破损、出血2例,鼓膜下淤血1例,1个月好转。术后无脑脊液漏,无感染等严重并发症。46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2~24个月(平均16.84个月)。至末次随访,46例患者中,H-B分级为Ⅰ级5例,Ⅱ级19例,Ⅲ级8例,Ⅳ级为5例,Ⅴ4例,Ⅵ级4例;疗效:优24例(52.17%),良13例(28.26%)。结论 经乳突面神经管次全程减压术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及面神经梳理术治疗后遗症可有效促进面神经恢复及后遗症症状改善,该方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面瘫后遗症 联带运动 减压术 面神经梳理术
下载PDF
毫火针浅刺法治疗急性期面瘫(风寒型)
9
作者 张旭 冶尕西 +1 位作者 庞雨倩 陈夏暄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9期79-81,共3页
面瘫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多表现为患侧眼睑不能闭合,眼裂变大,口眼歪斜,可有眼泪溢出,不能做蹙额、皱眉、噤鼻、龇牙、鼓腮等动作,患侧额纹消失,口角下垂歪向健侧,说话漏风,漱口漏水,口角流涎等症状。针灸治疗面瘫是一种常见的、有效的... 面瘫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多表现为患侧眼睑不能闭合,眼裂变大,口眼歪斜,可有眼泪溢出,不能做蹙额、皱眉、噤鼻、龇牙、鼓腮等动作,患侧额纹消失,口角下垂歪向健侧,说话漏风,漱口漏水,口角流涎等症状。针灸治疗面瘫是一种常见的、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在治疗时,针灸的具体操作方法及介入治疗的时机,众医家的观点各不相同。对于该病导师将急性期(发病后1~7 d)主要分为风寒、风热证型,在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急性期的证型为风寒证型。导师根据临床经验,运用“毫火针”浅刺治疗急性期面瘫(风寒型)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火针 周围性面瘫 浅刺法 急性期
下载PDF
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宏伟 于薇薇 戴晓红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3期5-9,共5页
目的探究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东北林业大学医院内科收治的80例贝尔氏麻痹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西医疗法联合电针灸治... 目的探究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东北林业大学医院内科收治的80例贝尔氏麻痹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西医疗法联合电针灸治疗,比较两组HB、TFGS评分,Latency、Amp的变化,临床疗效及FDI评估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23,P<0.05)。治疗后,观察组HB评分低于对照组,TFGS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Latency值低于对照组,Amp值高于对照组,FD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结合常规西医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面部神经功能和肌电图指标,促进面部功能和社会生活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功能
下载PDF
四物牵正散联合针刺治疗风寒袭络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朱艳艳 项叶萍 柳刚 《河南中医》 2023年第2期281-285,共5页
目的:观察四物牵正散联合针刺治疗风寒袭络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风寒袭络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四物牵正散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刺... 目的:观察四物牵正散联合针刺治疗风寒袭络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风寒袭络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四物牵正散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facial disability index physical function, FDIP)评分、面部残疾指数社会功能(facial disability index social function, FDI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FaCE量表评分、免疫功能水平(CD3^(+)、CD4^(+)、CD8^(+)、CD4^(+)/CD8^(+))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1.39%,试验组有效率为93.02%,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面神经功能评分、FDIP评分、FDIS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较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aCE量表各项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3^(+)、CD4^(+)及CD4^(+)/CD8^(+)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物牵正散联合针刺治疗风寒袭络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能够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急性期 风寒袭络证 四物牵正散 针刺疗法
下载PDF
靳三针结合温和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思聆 袁青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886-892,共7页
【目的】观察靳三针结合温和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靳三针结合温和灸治疗,每天治疗1次,6 d为1个疗程,休息... 【目的】观察靳三针结合温和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靳三针结合温和灸治疗,每天治疗1次,6 d为1个疗程,休息1 d后继续下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分、Portmann评分及面部残疾指数[FDI,包括躯体功能评定(FDIP)和社会生活功能评定(FDI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9%(31/32),对照组为75.0%(24/32),组间比较,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分及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ortmann评分及躯体功能(FDIP)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对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分和FDIS评分的降低幅度以及对Portmann评分和FDIP评分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见相关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安全等级均为Ⅰ级。【结论】靳三针结合温和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疗效确切,其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靳三针 温和灸 急性期周围性面瘫 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分 Portmann评分 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
下载PDF
动物模型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李佳明 韩雪梅 +2 位作者 张文静 吴柳赓 刘玮 《转化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215-218,共4页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目前已有大量实验研究围绕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治疗展开。然而在实验研究中动物模型尤为关键,神经损伤的方式及损伤程度直接影响了后续治疗的有效性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由于目前建立动物模型缺乏统一的操...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目前已有大量实验研究围绕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治疗展开。然而在实验研究中动物模型尤为关键,神经损伤的方式及损伤程度直接影响了后续治疗的有效性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由于目前建立动物模型缺乏统一的操作标准,本文对现有实验研究的造模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与神经元标本电镜观察进行详细描述,为实验研究中造模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炎症 动物实验 模型 动物 新西兰兔 面神经损伤 病理过程 造模方法
下载PDF
透刺法联合麦粒灸治疗周围性难治性面瘫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可 张良善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2期184-187,共4页
目的分析周围难治性面瘫患者采用透刺法联合麦粒灸治疗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句容市中医院收治的90例周围性难治性面瘫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透刺法联合麦粒灸治疗... 目的分析周围难治性面瘫患者采用透刺法联合麦粒灸治疗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句容市中医院收治的90例周围性难治性面瘫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透刺法联合麦粒灸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联合红外线治疗。比较两组症状评分、面神经功能、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37,P<0.05)。观察组面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4,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P<0.05)。结论透刺法联合麦粒灸治疗后,患者表现出典型临床症状明显好转,面神经功能得到改善,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刺法 麦粒灸 周围性难治性面瘫 面神经功能
下载PDF
针刺联合臭氧水翳风穴穴位注射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何凝 冯雯琪 +2 位作者 赵泳超 唐春艳 周钰 《智慧健康》 2023年第9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臭氧水翳风穴穴位注射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自于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9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药物联合针刺),观察组(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针刺联合医用臭氧...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臭氧水翳风穴穴位注射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自于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9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药物联合针刺),观察组(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针刺联合医用臭氧水翳风穴),各45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House-Brackmann面神经分级Ⅰ级的患者比例与对照组相比较高,组间相比,治疗1周、1个月、3个月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为下降趋势,且其中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FDIP评分、FDIS评分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观察组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臭氧水翳风穴穴位注射可以促进患者面部神经组织的快速,提高新陈代谢,减轻疼痛症状,且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炎 急性期 周围性 针刺 臭氧水 翳风穴
下载PDF
电针疏密波干预治疗面瘫急性期临床研究
16
作者 姜庆庆 杨爱春 赵建新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21期141-145,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疏密波干预治疗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面瘫急性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2组均行常规对症治疗方案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选择连续波,观察组选择疏密波。连续治疗6 d... 目的:观察电针疏密波干预治疗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面瘫急性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2组均行常规对症治疗方案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选择连续波,观察组选择疏密波。连续治疗6 d后休息1 d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4个疗程,后遗症期间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电话随访。评估2组随访结束后的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T0)、进入恢复期第1天(T1)、进入后遗症期第1天(T2)时面神经F波运动潜伏期时限和诱发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波幅以及面神经传导速度。比较2组治疗前及随访结束后的面部残疾指数(FDI),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86.00%(P<0.05)。T1、T2时,观察组F波时限和F波波幅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侧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束后,2组躯体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升高,社会生活功能障碍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躯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社会生活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IgA、IgG、IgM含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IgA、IgG、IgM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疏密波干预对面瘫急性期患者疗效较好,可有效降低面肌麻痹程度,减少机体炎症反应从而改善神经水肿和促进神经损伤修复,进而改善面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急性期 电针 疏密波 神经水肿 神经损伤修复
下载PDF
拔罐联合针刺在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应用
17
作者 王思 叶美娜 许斌 《华夏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究拔罐联合针刺在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1月乐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针刺治疗,观察组采取拔罐联合针刺治疗。... 目的:探究拔罐联合针刺在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1月乐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针刺治疗,观察组采取拔罐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面部残疾指数(FDI)、面神经功能(HB)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社会功能评分(FDIS)、躯体功能评分(FDIP)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B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罐联合针刺可改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减轻面部残疾程度,增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急性期 拔罐 针刺 面部残疾指数
下载PDF
贝尔氏面瘫急性期低频电针介入对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创 刘志丹 +4 位作者 李晓燕 陈春兰 谭倩 张玲 沈卫东 《针灸临床杂志》 2018年第3期8-15,共8页
目的:综合运用神经功能量表、电生理检测、影像学技术的方法,研究电针急性期介入对贝尔氏面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6例贝尔氏面瘫患者根据急性期是否给予电针,随机分为电针组(治疗组)、针刺组(对照组)两组,针刺治疗隔日1次直... 目的:综合运用神经功能量表、电生理检测、影像学技术的方法,研究电针急性期介入对贝尔氏面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6例贝尔氏面瘫患者根据急性期是否给予电针,随机分为电针组(治疗组)、针刺组(对照组)两组,针刺治疗隔日1次直至患者痊愈。每次治疗时均用House-Brackman、Sunnybrook量表评价患者面神经功能。发病3天内完成面神经MRI检测,观察健、患侧信号强度;1周内完成面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发病后1月,或不满1月但面瘫病即将痊愈时予以复查面神经MRI、面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患者发病至开始恢复的时长(即House-Brackman量表评分开始下降的时长)、病愈所需时长、House-Brackman/Sunnybrook量表评分动态变化、MRI检测阳性率、面神经传导速度检测阳性率、面神经传导速度中延迟时间、波幅、波幅比的差异。结果:两组受试者发病至开始恢复的时长、病愈所需时长、治疗过程中的House-Brackman/Sunnybrook量表评分动态变化、治疗后MRI检测阳性率、治疗前后面神经传导速度检测阳性率、面神经传导速度中延迟时间、波幅、波幅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贝尔氏面瘫急性期在面部穴位给予低频电针治疗对面神经无明显损害,不影响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电针 面瘫 急性期 贝尔氏面瘫 磁共振 面神经传导速度
下载PDF
电揿针疗法联合面肌运动训练对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面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徐纬 叶文雄 +2 位作者 孙丹 李世民 王方园 《上海针灸杂志》 2022年第10期990-995,共6页
目的 观察电揿针疗法联合面肌运动训练对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面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90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30例。3组均采用相同的药物治疗,对照1组予电揿针疗法,对照2组予面肌运动训练,... 目的 观察电揿针疗法联合面肌运动训练对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面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90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30例。3组均采用相同的药物治疗,对照1组予电揿针疗法,对照2组予面肌运动训练,综合组采用电揿针疗法联合面肌运动训练。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用改良Portmann评分和表面肌电图(患健侧面肌RMS比值)观察3组患者面神经功能,采用House-Brackmann(H-B)评级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3组改良Portmann评分和各肌群患健侧面肌RMS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改良Portmann评分和各肌群患健侧面肌RMS比值均较同组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改良Portmann评分和患健侧面肌RMS比值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义(P<0.05),且综合组均高于其余两组。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综合组高于其余两组。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电揿针疗法联合面肌运动训练能有效促进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面肌功能的恢复,疗效优于单一方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埋针 揿针 面瘫 急性期 面肌功能
下载PDF
红外线照射联合穴位注射加电针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徐正梅 李保兰 马素兰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5-55,57,共2页
目的:探讨红外线照射联合穴位注射加电针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电针治疗,观察组采取红外线照射联合穴位注射加电针治疗,治疗2个疗... 目的:探讨红外线照射联合穴位注射加电针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电针治疗,观察组采取红外线照射联合穴位注射加电针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的治愈率分别为33.96%、81.13%,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70%、96.23%。结论:红外线照射联合穴位注射加电针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安全可靠,能提高其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线照射 穴位注射 电针 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