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风回春片对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影响
1
作者 郭东玲 金鑫 董艳丽 《临床研究》 2025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将中风回春片应用于急性脑梗死(ACI)恢复期患者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6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ACI恢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3,常规西药治疗)和试验组(n=... 目的将中风回春片应用于急性脑梗死(ACI)恢复期患者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6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ACI恢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3,常规西药治疗)和试验组(n=43,采用中风回春片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营养指标[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神经损伤指标[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S-100B蛋白(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72.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TGF-β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GF、BDNF、IGF-1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损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FABP、S100B、NSE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回春片联合常规西药可有效提高ACI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恢复期 中风回春片 神经营养 神经损伤
下载PDF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便秘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罗清清 陈欣彦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7期135-139,共5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便秘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福建省某三甲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222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负性情绪、血常规、血生化及排便情况等,分...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便秘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福建省某三甲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222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负性情绪、血常规、血生化及排便情况等,分析患者便秘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便秘发生率为3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偏瘫、吞咽困难、插胃管、焦虑、抑郁、神经功能缺损状况、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糖化血红蛋白水平(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等是便秘的危险因素。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焦虑是便秘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curve)显示,本次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便秘发生率处于中等水平。临床医务人员可根据患者便秘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关的措施,预防便秘的发生,以减少便秘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便秘 急性期 发生率 影响因素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探讨电针治疗不同年龄段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赵镇涛 王之湄 安军明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7期48-55,共8页
目的:回顾分析电针治疗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3例接受电针治疗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病历资料,将患者病历按年龄分为青中年组和老年组,对两组患者病历中两个访视点的相关诊疗数据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青中年组... 目的:回顾分析电针治疗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3例接受电针治疗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病历资料,将患者病历按年龄分为青中年组和老年组,对两组患者病历中两个访视点的相关诊疗数据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青中年组和老年组患者病历中的基线资料,除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冠心病史和动脉硬化情况这5项具有明显的差异外,其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电针干预启动时机为发病后3~8 d,电针治疗总天数多落在5~9 d。老年组电针干预启动时机为发病后3~6 d,电针治疗总天数多落在5~10 d;两组患者脑梗死急性期针刺时上肢部腧穴常选曲池、合谷、外关、内关及手三里,下肢部腧穴常选足三里、丰隆、阳陵泉、悬钟、解溪、太溪及太冲,其他腧穴常选百会。上肢常用的电针组穴分别是曲池加外关和手三里加外关,下肢常用的电针组穴是足三里加丰隆、足三里加解溪和阳陵泉加丰隆。电针波型常选择疏密波,其次是连续波,极少选用断续波;青中年组和老年组患者经过电针治疗后NIHSS评分、mR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干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疗效显著,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明显改善;不同年龄段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电针的启动时机和干预总天数不同;不同年龄段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电针干预方案趋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脑梗死 电针 不同年龄段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4
作者 许荥洁 黄彬舟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4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以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对认知功能、血管内皮功能以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48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以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对认知功能、血管内皮功能以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48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尤瑞克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定向力、选项、抽象能力、视空间功能、命名、注意力、语言评分分别为(4.94±0.48)、(5.04±0.47)、(1.90±0.48)、(4.67±1.05)、(2.76±0.76)、(5.13±0.95)、(2.66±0.86)分,高于对照组的(3.51±0.32)、(3.89±0.28)、(0.95±0.28)、(3.42±0.48)、(1.90±0.47)、(4.27±0.66)、(1.93±0.47)分(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ET-1(77.26±10.96)ng/L、NO(33.81±5.63)μmol/L、NOS(13.59±4.53)μmol/L、VEGF(212.96±24.45)ng/L低于对照组的(107.71±11.58)ng/L、(49.74±8.99)μmol/L、(26.32±6.33)μmol/L、(278.87±28.94)ng/L,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丙二醛(MD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MMP-9(122.72±26.04)U/ml、MDA(3.08±0.44)μmol/L低于对照组的(161.63±28.66)U/ml、(4.14±0.97)μmol/L;血清总抗氧化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T-AOC(12.10±0.61)U/ml、SOD(96.17±13.35)U/ml高于对照组的(10.52±0.67)、(80.53±28.97)U/ml,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以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认知功能,减轻血管内皮损伤,改善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期 尤瑞克林 丁苯酞 认知功能 血管内皮功能 氧化应激
下载PDF
骨盆辅助式机器人训练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步行与躯干控制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王卫国 杨延辉 +3 位作者 张光明 邢小桐 赵欣贻 曹乾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4期564-567,574,共5页
目的:探讨骨盆辅助式机器人训练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步行与躯干控制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2020年5月—2023年4月陕西省康复医院收治的216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8,采用常规训练)和研究组(n=1... 目的:探讨骨盆辅助式机器人训练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步行与躯干控制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2020年5月—2023年4月陕西省康复医院收治的216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8,采用常规训练)和研究组(n=108,采用骨盆辅助式机器人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步行功能、步态参数、平衡功能和躯干控制功能。结果:与训练前相比,训练2个月后两组患者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分级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训练2个月后的FAC分级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训练前比较,训练2个月后两组患者步态参数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训练2个月后患者步态参数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训练前比较,训练2个月后两组Berg平衡量表(BBS)和躯干控制能力测试(TCT)评分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训练2个月后BBS评分和TCT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盆辅助式机器人训练可改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步行功能、平衡功能和躯干控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辅助式机器人 脑梗死 急性期 步行功能 躯干控制功能
下载PDF
芪归化痰消梗汤联合丁苯酞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效果
6
作者 李敬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6期92-94,98,共4页
目的:观察芪归化痰消梗汤联合丁苯酞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68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 目的:观察芪归化痰消梗汤联合丁苯酞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68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丁苯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芪归化痰消梗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全血高切黏度(HBV)]水平、血清学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81/84),高于对照组的86.90%(73/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症、次症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V、HB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S100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归化痰消梗汤联合丁苯酞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改善血清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丁苯酞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期 芪归化痰消梗汤 丁苯酞 中医证候积分 血液流变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脑梗死急性期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90
7
作者 江思德 唐明山 +2 位作者 肖静 潘成德 邹耀兵 《医学综述》 2016年第8期1513-1515,共3页
脑梗死是目前临床高发病率的疾病之一。脑梗死急性期是治疗的重点和关键,也是临床研究工作者近年来研究的重点。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治疗方法有所创新,但总体突破不大。该文对脑梗死急性期治疗方法进行有序的整理和分类,对"时... 脑梗死是目前临床高发病率的疾病之一。脑梗死急性期是治疗的重点和关键,也是临床研究工作者近年来研究的重点。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治疗方法有所创新,但总体突破不大。该文对脑梗死急性期治疗方法进行有序的整理和分类,对"时间窗"内溶栓、分类抗栓、神经保护剂、外科手术和其他疗法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近年的临床研究进展予以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期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急性期缺血性脑梗塞患者CT与MRI检查结果比较分析 被引量:36
8
作者 高聚 姜华 +1 位作者 肖展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3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期缺血性脑梗塞患者CT与MRI检查结果。方法对患者进行CT扫描和MRI扫描。观察患者检出病例数目、大小、时间、病灶直径大小、病理部位、征象。结果 60例患者中,CT不能够检出发病6h内的AICI,MRI检出21例;6-24h内CT检出2例,MR... 目的探讨急性期缺血性脑梗塞患者CT与MRI检查结果。方法对患者进行CT扫描和MRI扫描。观察患者检出病例数目、大小、时间、病灶直径大小、病理部位、征象。结果 60例患者中,CT不能够检出发病6h内的AICI,MRI检出21例;6-24h内CT检出2例,MRI检出35例,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d CT检出19例,MRI检出20例,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者中,随着病情的进展,MRI和CT图像显示的病灶数量显著增加,但MRI检出病灶数量显著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和CT对病灶的检出能力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征象包括脑实质密度减低、灰白质界面模糊、脑沟裂和脑池变浅、消失等。MRI征象包括DW1序列高信号和FLAIR序列动脉线样高信号。结论采取MRI对急性期缺血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检测,其诊断效果比CT好,在发现病症、病灶数量、病灶的检出能力方面,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缺血性脑梗塞 CT MRI 检查结果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的认知功能障碍特点分析 被引量:26
9
作者 李丹 刘婷 +6 位作者 刘佳 房江山 马娜 杜帅 张燕 张玉洁 孟新玲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016-1020,共5页
目的探索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析不同梗死部位认知域损害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脑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13例,根据神经心理量表测评结果分为卒中后无认知障碍组(NCI)、卒中后... 目的探索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析不同梗死部位认知域损害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脑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13例,根据神经心理量表测评结果分为卒中后无认知障碍组(NCI)、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非痴呆组(PSCIND)、卒中后痴呆组(PSD),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达78.4%;MMSE评分显示:非优势侧大脑梗死的延迟回忆能力受损明显[非优势/优势(1.80±1.05)/(1.55±1.11);P=0.025];额叶梗死语言复述受损明显[有/无(0.32±0.30)/(0.63±0.41);P=0.008];顶叶梗死即时记忆[有/无(1.91±1.09)/(2.99±1.12)分;P=0.04]和语言复述[有/无(0.22±0.3)/(0.59±0.5)分;P=0.012]受损明显。MOCA评分显示:非优势侧大脑半球梗死的MOCA总分高于优势侧大脑[非优势/优势(17.54±6.65)/(16.65±6.40);P=0.041]。优势侧大脑半球梗死与非优势侧梗死语言功能、延迟回忆受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额叶梗死的语言功能[有/无:(1.41±0.91)/(2.32±1.02)分;P=0.014]、命名[有/无:(1.90±1.03)/(2.94±1.26)分;P=0.019]和定向[有/无:(2.15±1.10)/(4.28±1.36)分;P=0.000]受损明显;顶叶梗死延迟回忆[有/无:(1.32±1.10)/(0.91±0.94)分;P=0.000]、注意力[有/无:(2.2±0.4)/(2.5±0.6)分;P=0.038]、语言[有/无:(1.5±1.2)/(2.3±1.1)分;P=0.009]功能受损。基底节区梗死语言功能[有/无:(1.52±1.31)/(2.52±1.06)分;P=0.001]、定向[有/无:(2.73±1.37)/(3.71±1.68)分;P=0.006]受损。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额叶(,P=0.008)、颞叶(P=0.020)、小脑(P=0.008)梗死增加认知功能障碍风险。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认知域损害特点与梗死部位具有相关性;额叶、颞叶、小脑梗死增加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急性期 梗死部位 认知功能障碍 神经心理量表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联合头颈CTA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0
作者 吴菊芳 梁立华 +2 位作者 陈志军 梁韬 冯晓荣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2期108-111,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脑CT灌注(CTP)成像联合头颈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及时处理脑卒中患者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收集神经内科诊治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已完成64层CT平扫和CTA、CTP检查... 目的探讨脑CT灌注(CTP)成像联合头颈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及时处理脑卒中患者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收集神经内科诊治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已完成64层CT平扫和CTA、CTP检查。30 d后复查头颅CT或MRI平扫。结果与对侧正常对照区相比,脑梗死区及缺血半暗带区CBF明显降低,MTT显著增加(P<0.05);脑梗死区CBV及CBF明显低于缺血半暗带区,MTT显著长于缺血半暗带区(P<0.05);CTA共显示14例患者存在脑动脉局限性狭窄。结论 CTP能够快速直观区分梗死区与半暗带区,对于较大的闭塞血管,CTA能找到梗死责任血管,为不能溶栓的患者介入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期 脑灌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双侧头针或患侧头针同步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效果比较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丽华 王艳君 +2 位作者 张姝 张爱玲 张霞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1-914,共4页
【目的】探讨双侧头针或康复训练同步治疗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脑梗死急性期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包括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体针治疗),试... 【目的】探讨双侧头针或康复训练同步治疗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脑梗死急性期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包括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体针治疗),试验组同时采用双侧头针与康复训练同步治疗,对照组同时采用患侧头针与康复训练同步治疗。2组针灸和康复训练均每日1次,6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对2组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的FMA评分、MBI评分均显著提高,NDS评分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2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8天,2组间FMA评分及NDS评分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I评分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头针与康复训练同步治疗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针灸疗法 急性期 运动功能障碍 头针 康复训练
下载PDF
蕲蛇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Ⅲ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桂萍 赵玉宾 +3 位作者 李美琳 曹美英 慕蓉慎行 季晓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1-372,共2页
目的 通过 期临床试验评价蕲蛇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4 5岁以上 (包括 4 5岁 ) ,发病 1周内的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 1346例 ,静脉点滴蕲蛇酶注射液 ( 1ml溶于 5 0 0 ml生理盐水中 ) ,每日一次 ,共... 目的 通过 期临床试验评价蕲蛇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4 5岁以上 (包括 4 5岁 ) ,发病 1周内的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 1346例 ,静脉点滴蕲蛇酶注射液 ( 1ml溶于 5 0 0 ml生理盐水中 ) ,每日一次 ,共 14 d。应用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基本痊愈 17.7% ,显著进步 5 7.9% ,进步 18.6 % ,基本痊愈 +显著进步为 75 .6 % ,基本痊愈 +显著进步 +进步为 94 .2 %。不良反应主要为血小板计数下降 ,停药后绝大部分均可很快自行回升。极个别病例出现轻度的粘膜、皮肤出血及皮疹 ,停药后症状自然消失。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蕲蛇酶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的药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蕲蛇酶注射液 治疗 急性脑梗死 不良反应 有效性
下载PDF
脑梗死急性期使用中医临床路径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叶思文 林晓敏 +1 位作者 张小玲 李亦聪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2005-2008,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脑梗死急性期使用中医临床路径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7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与常规治疗组(各35例),常规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与支持治疗,临床路径组采... 目的:探讨分析脑梗死急性期使用中医临床路径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7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与常规治疗组(各35例),常规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与支持治疗,临床路径组采用中医临床路径模式进行治疗,随访观察3个月。结果:临床路径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43%)远高于常规治疗组(71.43%),NHSS评分、住院时间与治疗费用皆远低于常规治疗组,3个月内再住院率(11.43%)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中医临床路径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提高临床治疗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降低再住院率,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期 中医临床路径 NHSS 疗效
下载PDF
双侧头针与康复训练同步治疗脑梗死急性期运动功能障碍50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艳君 张丽华 +2 位作者 张姝 张爱玲 张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1121-1122,共2页
目的:探讨双侧头针与康复训练同步治疗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0例脑梗死急性期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双侧头针与康复训练同步治疗,治疗前后采用修订的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及神经... 目的:探讨双侧头针与康复训练同步治疗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0例脑梗死急性期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双侧头针与康复训练同步治疗,治疗前后采用修订的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明显优于治疗前,50例患者基本痊愈5例,显著进步32例,进步13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双侧头针与康复训练同步治疗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头针 康复训练 同步治疗 脑梗死 急性期 运动功能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骨桥蛋白和氧化应激指标水平与患者神经损伤和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13
15
作者 郭忠伟 岳媛媛 +2 位作者 邹哲华 伊双艳 李笑蕾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12期1307-131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骨桥蛋白(OPN)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与患者神经损伤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全科医疗科收治的发病时间在48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5例作为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骨桥蛋白(OPN)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与患者神经损伤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全科医疗科收治的发病时间在48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50例受检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OP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以及治疗7 d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治疗90 d的改良mRS量表(mRS)评分。分别以NIHSS≥7分与mRS<2分为预后标准进行分组,对比血清指标并探讨各项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OPN(8.31±2.65 ng/ml vs.5.04±2.17 ng/ml)、MDA水平(14.62±4.31 nmol/ml vs.2.22±0.48 nmol/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OD(167.25±17.33 U/ml vs.376.67±21.58 U/ml)与GSH-Px(43.29±5.85 U/L vs.124.18±13.17 U/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NIHSS≥7分以上患者的血清OPN(10.31±3.41 ng/ml vs.5.32±2.08 ng/ml)、MDA(17.84±4.39 vs.10.08±3.79 nmol/ml)水平均明显高于NIHSS评分<7分的患者(P<0.05),SOD(154.69±14.26 nmol/ml vs.186.23±20.36 U/ml)与GSH-Px(38.78±5.89 vs.52.34±6.27 U/L)水平明显低于NIHSS评分<7分的患者(P<0.05)。mRS评分≥2分患者的血清OPN(10.33±3.11 ng/ml vs.7.20±2.27 ng/ml)、MDA(20.31±5.27 nmol/ml vs.12.12±4.22 nmol/ml)水平均明显高于mRS评分<2分的患者(P<0.05),SOD(147.63±17.22 U/ml vs.179.12±21.23 U/ml)与GSH-Px(34.96±5.18 U/L vs.48.31±6.35 U/L)水平明显低于mRS评分<2分的患者(P<0.05)。OPN、MDA水平与NHISS、mRS评分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706、0.734、0.561、0.604,P<0.05),SOD、GSH-Px水平与NHISS、mRS评分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r=-0.742、-0.822、-0.597、-0.631,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血清OPN以及氧化应激指标都会明显改变,上述指标对神经功能以及预后预测有较高的作用,可以作为神经功能与预后判定的关键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急性期 骨桥蛋白 氧化应激 神经损伤 预后
下载PDF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miR-493表达水平及其与溶栓后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康梅娟 温昌明 +5 位作者 张保朝 孙军 刘义锋 张东焕 黄芳 赵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清微小RNA-493(microRNA-493,miR-493)表达水平及其与溶栓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70例ACI患者作为研究组,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研究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前、...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清微小RNA-493(microRNA-493,miR-493)表达水平及其与溶栓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70例ACI患者作为研究组,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研究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前、治疗后3 d、7 d血清miR-493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比较研究组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治疗前血清血管生长因子、炎性因子及miR-493水平,分析血清miR-493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清血管生长因子、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及与预测预后的价值。结果研究组治疗前、治疗后3 d、7 d血清miR-49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血清miR-493水平与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研究组预后良好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 d、7 d血清miR-493水平均高于预后不良患者(P<0.05);治疗前、治疗后3 d、7 d血清miR-493预测ACI患者溶栓治疗预后为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8、0.851、0.879,其中治疗后7 d血清miR-493预测的AUC最大,预测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3.68%、88.24%。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miR-49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与患者溶栓后预后有关,在辅助临床预测患者预后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期 微小RNA-493 溶栓治疗 预后
下载PDF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CT及MRI影像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30
17
作者 刘建 陈昱灿 李俊鹏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5期18-21,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影像学特点。方法按纳入排除标准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80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 目的分析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影像学特点。方法按纳入排除标准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80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88例自发病至入院检查时间<6h(超急性期)、6-24h 240例(急性期)、1d-14d 272例(亚急性期);回顾性分析其CT、MRI影像学资料及临床病历,比较CT、MRI对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MRI在急性期脑梗死任意时段,脑梗死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P<0.05);且超急性期CT常无明显异常表现,急性期及亚急性期可出现早期低密度影,皮质、白质边界不清,豆状核和脑岛带征,脑沟回、脑室及脑池改变,并在大血管闭塞后出现大脑中动脉或基底动脉高密度征等影像表现;超急性期MRI可见病变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e,DWI)上呈明显高信号,但TIWI、T2WI、FLAIR均无明显异常信号;急性期MRI亦可见DWI高信号,且TIWI低信号,T2WI、FLAIR高信号,T2WI、FLAIR信号强度弱于DWI;亚急性MRI可见DWI高信号,TIWI低信号,T2WI、FLAIR高信号,且T2WI、FLAIR信号强度较DWI信号强。结论急性期脑梗死任意时间段行CT及MRI均可为其临床诊治提供更完整的影像学依据,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 脑梗死 CT MRI 影像学
下载PDF
脑梗死与血浆和肽素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朱佩华 李东辉 +3 位作者 谢睿 解长艮 姚万青 王瑜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和肽素水平与脑梗死相关性。方法对60例脑梗死急性期和55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浆和肽素水平检测,分析血浆和肽素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相关性。结果脑梗死急性期血浆和肽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脑梗死... 目的探讨血浆和肽素水平与脑梗死相关性。方法对60例脑梗死急性期和55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浆和肽素水平检测,分析血浆和肽素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相关性。结果脑梗死急性期血浆和肽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脑梗死病灶越大,和肽素水平越高(p<0.05)。NIHSS评分中者血浆和肽素水平明显高于轻者(p<0.05);评分重者血浆和肽素水平明显高于轻者(p<0.01);评分重者血浆和肽素水平明显高于中者(p<0.01);评分中-重者血浆和肽素水平明显高于轻者(p<0.01)。结论血浆和肽素水平与脑梗死急性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是判断脑梗死预后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期 和肽素 预后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急性期证候演变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艳昕 鲍远程 +6 位作者 方朝晖 蔡永亮 童建兵 侯志峰 许珍晶 徐磊 徐明安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36-41,共6页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证候的演变规律。方法共纳入102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分别在发病第3天(72h内)、第7天、第15天采集患者的四诊信息,对四诊变量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对不同时点的证候要素进行动态分析。结果层...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证候的演变规律。方法共纳入102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分别在发病第3天(72h内)、第7天、第15天采集患者的四诊信息,对四诊变量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对不同时点的证候要素进行动态分析。结果层次聚类分析结果提示,发病第3天证候可聚为阴虚、内风、气虚血瘀、痰热四类,发病第7天的证候可聚为气阴两虚、痰热、血瘀、痰湿、内风五类,发病第15天的证候可聚为血瘀、气阴两虚、痰热、痰湿四类。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急性期不同时点的证候要素与文献报道相似,发病72h内以内风较为突出,而后则以痰热、痰湿、血瘀证候为主,气阴两虚贯穿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急性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脑梗死 急性期 证候要素 聚类分析
下载PDF
牙周感染对脑梗死患者APP及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正 张莉 +1 位作者 郑友丽 马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反应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APP)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变化,以及牙周感染的全身抗体反应对脑梗死患者APP及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首次发作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健康对照组40例...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反应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APP)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变化,以及牙周感染的全身抗体反应对脑梗死患者APP及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首次发作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健康对照组40例,并依据牙龈卟啉单胞菌IgG抗体(P.g-IgG)水平高低分为Pg-IgG抗体阳性[Pg-IgG(+)]组与Pg-IgG抗体阴性[Pg-IgG(-)]组。分别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各组受试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以及IL-6的血清浓度。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Hs-CRP、Fg以及IL-6明显高于健康受试者;Pg-IgG(+)组Hs-CRP和IL-6明显高于Pg-IgG(-)组;Hs-CRP和IL-6与Pg-IgG正相关。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全身扩散或其引起的全身抗体反应可通过促进Hs-CRP和IL-6水平的升高而增加脑梗死的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牙周炎 抗体 急性期反应蛋白 白介素-6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