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dovascular Application of Magnetic Resonance Double Mismatch Technique for Acute Anterior Circulation Large Vessel Occlusion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in an Unknown Time Window
1
作者 Xiangkong Song Qing Zhang +2 位作者 Lilin Gao Jie Qi Guoqing Wang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20年第5期43-46,共4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applying the magnetic resonance double mismatch technique to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acute anterior circulation,large vessel occlusion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in an ...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applying the magnetic resonance double mismatch technique to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acute anterior circulation,large vessel occlusion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in an unknown time window.Methods:The research work was carried out in our hospital,the work was carried out from November 2018 to November 2019,the patients with acute anterior circulation large vessel occlusion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is period,100 patients,50 patients with an unknown time window and 50 patients with definite time window were selected,and they were named as the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given different examination methods,were given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Results:Patients’data on HIHSS score before treatment,the incidence of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and rate of Mrs≤2 rating after 90 days of treatment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which was not meaningful.The differences in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erning HIHSS scores were relatively significant before,and after treatment(P<0.05).Conclusion:The magnetic resonance double mismatch technique will be applied in the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acute anterior circulation large vessel occlusion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of unknown time wind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resonance double mismatch technique Unknown time window acute anterior circulation large vessel occlusion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Therapeutic effect
下载PDF
鼻饲时机对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后卒中相关肺炎的影响
2
作者 方敏 干克娜 +2 位作者 刘卉 曾宏亮 罗征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36-39,43,共5页
目的探讨鼻饲时机对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后卒中相关肺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0)、B组(n=30)和... 目的探讨鼻饲时机对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后卒中相关肺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0)、B组(n=30)和C组(n=30),三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24 h留置胃管,比较三组并发症发生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mRS)评分。结果A组肺部感染发生时间短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及低蛋白血症发生率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三组入院第7天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3个月A组NIHSS评分均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入院3个月mRS评分均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时,于手术前开展鼻饲,能够降低肺部感染相关发生率,有助于促使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活状态,整体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饲时机 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 脑梗死 卒中相关肺炎
下载PDF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联合estroke人工智能评估在晚时间窗急性脑梗死动脉取栓术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李绍发 黄晓 +5 位作者 李登星 黄志志 廖宝 杨再职 黄宇基 巫颖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7期14-17,共4页
目的分析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联合estroke人工智能评估在晚时间窗急性脑梗死(AIS)动脉取栓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104例晚时间窗AIS患者,所有患者经多模态MRI联合estroke人工智能评估后均可进行动脉... 目的分析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联合estroke人工智能评估在晚时间窗急性脑梗死(AIS)动脉取栓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104例晚时间窗AIS患者,所有患者经多模态MRI联合estroke人工智能评估后均可进行动脉取栓,根据eStroke人工智评估结果,将患者按照梗死体积分为低梗死组(梗死体积<21ml)、中等梗死组(21mL<梗死体积<31mL)及较大梗死组(31mL<梗死体积<51mL)。另同期选取于本院进行急诊取栓的时间窗内AIS患者30例,纳入对照组。术后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评估血管再通情况。统计患者取栓次数、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统计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出院后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统计患者90 d死亡情况及脑卒中再发情况。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结果与低梗死组比,较大梗死组血管再通率降低(P<0.05),与较大梗死组比较,对照组血管再通率升高(P<0.05);与低梗死组比较,对照组血取栓次数增加(P<0.05);与低梗死组比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升高(P<0.05);与术前比较,4组患者术后3个月mRS评分、NIHSS评分均降低(P<0.05);与低梗死组比较,中等梗死组及较大梗死组mRS评分、NIHSS评分升高(P<0.05),与中等梗死组比较,较大梗死组mRS评分、NIHSS评分升高(P<0.05),与较大梗死组比较,对照组mRS评分、NIHSS评分降低(P<0.05),低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mRS评分、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态MRI联合estroke人工智能评估晚时间窗AIS动脉取栓术中具有良好的血管再通率,有利于减少取栓次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于神经功能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estroke人工智能 晚时间窗 动脉取栓
下载PDF
不同治疗时间窗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效果
4
作者 李钰 陈寒艳 林桂芬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时间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对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14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其中70例患者发病后至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时间<3 h作为<...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时间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对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14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其中70例患者发病后至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时间<3 h作为<3 h组,70例患者发病后至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时间为3~8 h作为3~8 h组。术后,复查冠脉造影观察病变血管狭窄程度改善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3 h组总有效率(98.57%,69/70)高于3~8 h组(84.29%,59/70)(P<0.05)。<3 h组治疗后心肌损害指标低于3~8 h组(P<0.05)。<3 h组治疗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少于3~8 h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52.36±4.24)%、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early diastolic peak blood flow velocity of mitral valve opening/late diastolic peak blood flow velocity,E/A)(1.33±0.18)高于3~8 h组[(47.13±5.16)%、(1.29±0.20)](P<0.05)。随访6个月,2组均未见病死者;<3 h组心绞痛、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次数均低于3~8 h组(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发病早期尽早实施冠脉介入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临床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时机 时间窗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急诊 冠脉介入 左心室射血分数
下载PDF
不同时间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梅霞 王冬梅 赵岩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1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3年10月医院救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溶栓时间窗对患者进行分组,各41例。观察组于发病3 h内进行溶栓治疗,对照组于发病3-4.5 h进行溶栓治疗。...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3年10月医院救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溶栓时间窗对患者进行分组,各41例。观察组于发病3 h内进行溶栓治疗,对照组于发病3-4.5 h进行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溶栓效果、神经功能、认知功能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溶栓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d与7 d后,两组NIHSS、MESS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NIHSS、MESSS评分比对照组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3 h内与3-4.5 h进行溶栓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且患者出血等不良反应较少。但在发病后3 h溶栓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时间窗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甘露醇对初诊急性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继发脑水肿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常勇 李莉 +1 位作者 陈琳 曾超胜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6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甘露醇对初诊急性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MCI)继发脑水肿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神经内科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MCI继发脑水肿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甘露醇对初诊急性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MCI)继发脑水肿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神经内科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MCI继发脑水肿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血管内介入取栓联合去骨瓣减压手术及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并予甘露醇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加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静脉滴注。两组均连续治疗15 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45%(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脑水肿体积显著缩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钙结合蛋白β、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7.27%比12.73%,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甘露醇治疗初诊急性前循环MCI继发脑水肿,能明显缩小脑水肿体积,改善神经功能,抑制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 甘露醇 初诊 急性脑梗死 前循环 大面积脑梗死 脑水肿 神经功能 炎性反应
下载PDF
超时间窗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卢鸿 代津津 韩桃 《当代医学》 2024年第6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超时间窗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需行超时间窗溶栓治疗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动脉... 目的探讨超时间窗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需行超时间窗溶栓治疗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动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机械取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时间(TT)],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T长于对照组,TT短于对照组,Fg、hs-CRP、Ox-LDL、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ESS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管再通率、≤30%残余狭窄率均高于对照组,颅内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时间窗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凝血指标,降低炎症反应及脂蛋白水平,提高血管再通率,减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时间窗机械取栓 动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血管再通率 凝血功能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时间窗内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
8
作者 陈石胡 王莹 刘艳琴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24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采用时间窗内行介入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9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T2DM患者时间窗内行介入治疗,在随访3个月后根据患者预后效果进行分组,分析影响患者的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30例(33.3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采用时间窗内行介入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9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T2DM患者时间窗内行介入治疗,在随访3个月后根据患者预后效果进行分组,分析影响患者的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30例(33.33%),预后良好组60例(66.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NIHSS评分、T2DM病程、基底动脉梗死、HbAlc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针对预后影响因素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对患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2型糖尿病 时间窗 介入治疗 预后影响
下载PDF
胞磷胆碱钠胶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9
作者 陈思文 党肖萍 +1 位作者 张龙飞 雷华斌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1期1862-1867,共6页
目的探讨胞磷胆碱钠胶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3年8月期间在铜川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1例超出治疗时间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观... 目的探讨胞磷胆碱钠胶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3年8月期间在铜川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1例超出治疗时间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男17例、女24例,年龄(52.23±9.06)岁,病程(37.65±18.77)h;梗死部位:基底节16例、小脑13例、脑干12例;采用胞磷胆碱钠胶囊(每天3次,每次1~2粒,治疗14 d)联合替罗非班[滴注起始30 min内,速率为0.4μg/(kg·min),之后调节为0.1μg/(kg·min),持续泵入48 h]。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50.68±9.76)岁,病程(38.46±19.20)h;梗死部位:基底节14例、小脑12例、脑干14例;仅采用替罗非班(同观察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与治疗14 d后的脑血流指标[峰流速(Vp)、平均流速(Vm)、脉动指数(PI)]、血小板参数[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生活自理能力[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采用t、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6%(40/41),高于对照组的82.50%(33/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2,P<0.05);观察组Vp、Vm、PI分别为(73.11±8.22)cm/s、(35.08±3.53)cm/s、(0.71±0.12),对照组分别为(64.35±7.19)cm/s、(32.35±2.97)cm/s、(0.88±0.13),观察组Vp、Vm高于对照组,PI低于对照组(t=5.100、3.762、6.118,均P<0.05);观察组PCT、PLT、MPV分别为(0.35±0.08)%、(255.08±38.53)×10^(9)·L^(-1)、(8.71±0.92)fl,对照组分别为(0.29±0.06)%、(225.35±35.97)×10^(9)·L^(-1)、(10.88±1.03)fl,观察组PCT、PLT高于对照组,MPV低于对照组(t=3.811、3.588、10.006,均P<0.05);观察组NIHSS、FIM评分分别为(3.58±1.17)分、(108.11±15.80)分,对照组分别为(4.36±1.21)分、(93.58±13.33)分,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IM评分高于对照组(t=2.950、4.468,均P<0.05)。结论胞磷胆碱钠胶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水平和血小板参数,减轻神经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超溶栓时间窗 胞磷胆碱钠胶囊 替罗非班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程序化急诊急救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李莹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2期1535-1536,F0003,共3页
急性脑梗死(ACI)是近年来中老年患者常发疾病,具有发病人数多、发病急、危害大、致残率高的特点,且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ACI患者的静脉溶栓时间窗给临床急诊急救带来极大的挑战,特别是急诊急救的速度与... 急性脑梗死(ACI)是近年来中老年患者常发疾病,具有发病人数多、发病急、危害大、致残率高的特点,且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ACI患者的静脉溶栓时间窗给临床急诊急救带来极大的挑战,特别是急诊急救的速度与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生命状况及预后状况,优化ACI患者的急诊急救措施势在必行。文章首先概述了ACI的发病现状,分析了ACI的急诊急救要求,总结了ACI急诊急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程序化急诊急救在ACI患者中的应用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化急诊急救 ACI 医患沟通 一体化 静脉溶栓时间窗
下载PDF
机械取栓治疗超时间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近、远期疗效评估
11
作者 张晓磊 陈博谦 +1 位作者 牛明磊 代云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834-1836,共3页
目的:探究机械取栓治疗超时间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20年5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8例超时间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98例超时间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根据取栓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机械取栓治疗超时间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20年5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8例超时间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98例超时间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根据取栓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静脉溶栓,n=47例)与观察组(机械取栓,n=51例)。分析对比两组的血管再通率、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近期疗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m,观察组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静脉溶栓,机械取栓对超时间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更佳,能提高血管再通率,提升患者的近期、远期疗效,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取栓 超时间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 近、远期疗效
下载PDF
尤瑞克林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张奎 田玉娟 杨玉博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4期88-91,共4页
目的:分析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应用尤瑞克林联合替罗非班的临床效果,并观察血清中的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濮阳油田总医院脑血管病病区收治的超溶栓时间... 目的:分析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应用尤瑞克林联合替罗非班的临床效果,并观察血清中的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濮阳油田总医院脑血管病病区收治的超溶栓时间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尤瑞克林治疗,观察组给予尤瑞克林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4 d、30 d,观察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观察组患者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已超过溶栓时间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尤瑞克林、替罗非班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替罗非班 尤瑞克林 超溶栓时间窗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强 崔小丽 +4 位作者 蒋锋 胡军 李志伟 刘军 张虹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4期25-29,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MT)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以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和3~6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各46... 目的分析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MT)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以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和3~6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各46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并对单因素分析显示P<0.05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MT预后的因素。结果两组的性别、居住地、婚姻状况、2型糖尿病、心房颤动、饮酒史、术前收缩压、术前舒张压、初级卒中中心转入、桥接、急性卒中治疗Org 10172试验(TOAST)分型、出血性转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年龄、高血压、吸烟史、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2b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NIHSS评分、术后第3天NIHSS评分是影响MT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NIHSS评分和术后第3天NIHSS评分较高会增加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MT不良预后的发生率,临床应充分关注不同时间点NIHSS评分,以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 机械取栓 预后 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
下载PDF
巴曲酶序贯替罗非班治疗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文鑫 李鑫 +3 位作者 梁小清 吴学良 方金萍 陈镇楷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巴曲酶序贯替罗非班治疗超静脉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普宁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巴曲酶序贯替罗非班治疗超静脉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普宁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予以巴曲酶序贯替罗非班治疗24 h,在替罗非班治疗结束前4 h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7、14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记录两组治疗前、出院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2分的例数以及治疗前、治疗后48 h的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和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1 d的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7 d的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14 d的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7、14 d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时间和组别交互效应影响下,两组的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856,P<0.0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组的NIHSS评分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大。治疗前两组mRS≤2分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两组mRS≤2分的例数均多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3个月,治疗组mRS≤2分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48 h的FIB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48 h的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48 h的PT、APTT、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序贯替罗非班治疗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且不增加症状性出血,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曲酶 替罗非班 急性脑梗死 超溶栓时间窗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费娜 李超生 桂树华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711-717,共7页
目的:探究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22年7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机械取栓治疗;n=41)与研究组(替罗非班联合... 目的:探究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22年7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机械取栓治疗;n=41)与研究组(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治疗;n=44)。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短期预后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结果:研究组血管再通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0.73%(P<0.05);2组治疗后红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及全血高切黏度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MBI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90 d预后良好率为68.18%,高于对照组的43.90%(P<0.05);治疗后90 d内,2组颅内出血、再闭塞发生率与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血管再通率更高,有利于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 替罗非班 机械取栓 血管再通率 预后
下载PDF
尤瑞克林注射液对前循环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神经功能等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志军 王秀芬 郭红玲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818-1821,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基础上使用尤瑞克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科128例老年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分组,64例常规组患者接受阿替普酶常规静脉溶栓治疗,64例联合组患者加用尤瑞克... 目的:分析老年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基础上使用尤瑞克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科128例老年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分组,64例常规组患者接受阿替普酶常规静脉溶栓治疗,64例联合组患者加用尤瑞克林注射液,对比临床疗效、脑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相关因子水平、炎性因子水平、认知功能相关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 w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神经相关因子水平均高于常规组,脑血液流变学指标、炎性因子和认知功能相关因子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替普酶常规静脉溶栓治疗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可有效改善患者相关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相关血清因子和脑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且安全性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急性脑梗死 尤瑞克林 老年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血管介入术后开通良好患者的脑保护作用
17
作者 高亚军 宋倩 +2 位作者 刘春霞 吴瑞 郭改艳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4期3513-3517,共5页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血管介入术后开通良好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血管介入术后(支架取栓+中间导管抽吸术)开通良好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血管介入术后开通良好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血管介入术后(支架取栓+中间导管抽吸术)开通良好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凝、抗感染及神经营养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治疗,均连续治疗两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簇(ROS)]、炎性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五聚素3(PTX3)]、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MR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DA、SOD、ROS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DA、SOD、ROS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分别为(39.81±3.26)μmol/L、(122.67±9.35)U/mL、(453.98±10.86)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87±5.31)μmol/L、(142.96±12.37)U/mL、(506.72±12.67)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s-CRP、LP-PLA2、PTX3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s-CRP、LP-PLA2、PTX3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分别为(9.58±1.23)mg/L、(7.30±2.16)μg/L、(2.85±0.91)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67±2.39)mg/L、(9.86±2.85)μg/L、(5.37±1.06)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M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MR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分别为(3.21±0.36)分、(1.96±0.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68±1.87)分、(2.37±0.8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16%,略低于对照组的14.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管介入术后的脑神经,减少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 脑梗死 依达拉奉右莰醇 脑保护 血管介入术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穿支动脉梗死的脑小血管病影像总负荷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王超 许冬华 吴菲菲 《系统医学》 2023年第3期107-110,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前循环穿支动脉梗死的脑小血管病患者影像总负荷、认知功能损害程度二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9月宜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前循环穿支动脉梗死的100例脑小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蒙特利尔认... 目的分析急性前循环穿支动脉梗死的脑小血管病患者影像总负荷、认知功能损害程度二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9月宜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前循环穿支动脉梗死的100例脑小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结果将其患者分作CI组(认知功能损害患者,70例)与NCI组(认知功能未损害患者,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影像学检测,同时用Fazekas量表评估患者脑实质中脑白质损伤的程度,进行脑小血管(CSVD)总负荷评分,对比组间差异性,同时探讨脑小血管病总负荷与认知功能损害情况的相关性。结果CI组患者MoCA认知功能评分(21.17±1.45)分明显低于N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29,P<0.05),同时CI组患者脑小血管病影像总负荷评分、深部白质高信号评分、脑室旁白质高信号评分均明显高于NCI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脑小血管病影像总负荷、深部白质高信号、脑室旁白质高信号均与认知功能损害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急性前循环穿支动脉梗死患者的脑小血管病影像总负荷与认知功能损害存在密切相关性,而影像总负荷与白质病变有关,提示脑小血管的损伤是导致认知功能损害的可能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穿支动脉梗死 脑小血管病影像总负荷 认知功能 蒙特利尔认知量表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后无效再通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吉云鹏 刘泳欣 +1 位作者 何爽 张云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22期77-80,85,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后无效再通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21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脑卒中中心登记系统内176例急性前循环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血管内治疗成功实现血管造影再通[改...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后无效再通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21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脑卒中中心登记系统内176例急性前循环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血管内治疗成功实现血管造影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2b],并根据术后90 d功能独立性分为无效再通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3~6分]和有效再通组(mRS评分为0~2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血管内治疗后无效再通的预测因素。结果176例患者中,93例患者发生无效再通,83例患者为有效再通。无效再通组与有效再通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心房颤动、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缺血时间、桥接治疗、出血转化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高NIHSS评分(OR=0.815,95%CI:0.760~0.874,P<0.001)和缺血时间(OR=1.232,95%CI:1.020~1.488,P=0.030)是无效再通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急性前循环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后无效再通的发生率较高,而年龄、性别、心房颤动、入院高NIHSS评分、缺血时间、桥接治疗和出血转化是AIS患者行血管内治疗无效再通的危险因素,其中入院高NIHSS评分和缺血时间是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无效再通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闭塞 血管内治疗 无效再通 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下载PDF
不同时间窗支架取栓系统治疗前循环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钟川 田永攀 +1 位作者 吴继祥 覃国勇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窗支架取栓系统对前循环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前循环ACI患者102例,根据患者症状至股动脉穿刺时间分为时间窗内组64例(≤6 h)以及超时间窗组38例(>6 h),...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窗支架取栓系统对前循环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前循环ACI患者102例,根据患者症状至股动脉穿刺时间分为时间窗内组64例(≤6 h)以及超时间窗组38例(>6 h),比较两组手术治疗相关参数、神经功能、扩散加权成像(DWI)梗死体积及预后。结果 时间窗内组患者症状至影像检查、症状至动脉穿刺、动脉穿刺至再通时间均短于超时间窗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完全通畅率、取栓次数、桥接/直接取栓比值、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以及治疗3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时间窗内组患者梗死体积增长小于超时间窗组(P<0.05);治疗2周后时间窗内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低于超时间窗组(P<0.05),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高于超时间窗组(P<0.05)。结论 时间窗内以及超时间窗进行支架取栓系统治疗,均可有效改善前循环ACI的临床症状,时间窗内患者短期内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更佳,而中远期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急性脑梗死 支架取栓系统治疗 时间窗 血管完全通畅率 改良RANKIN量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